32期 動態報導

教師榮譽
★  電機學群電機工程學系(所)、光電工程學研究所、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生醫電資學研究所,通過97學年度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  林清富教授榮膺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院士,特此恭賀。
★  陳耀銘教授榮獲本校第59屆全校運動會教職員工組1500公尺第三名,特此恭賀。
★  電機系教師隊榮獲本校第59屆全校運動會教職員工組400公尺接力第二名、1200公尺混合接力第三名,特此恭賀。
★  顏嗣鈞教授榮獲國科會97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特此恭賀。
★  李致毅教授榮獲中央研究院2009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特此恭賀。
★  林巍聳教授、黃俊郎教授、吳育任教授、莊棓仰同學、簡志全技士、資工系周承復教授、資工系修丕承助教,參加97學年度工學院、電資學院暨法律學院教職員工暨眷屬羽球聯誼賽,榮獲冠軍,特此恭賀。
★  林宗賢副教授榮獲電機資訊學院97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教學傑出獎,特此恭賀。
★  許博文教授、陳良基教授、張耀文教授、李致毅副教授、謝宏昀副教授、簡韶逸副教授、李建模副教授、葉丙成助理教授、于天立助理教授、丁建均助理教授,榮獲電機資訊學院97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教學優良獎,特此恭賀。

學生榮譽 
★  張耀文教授指導學生團隊-電子所施信瑋、鄭仲鈞、何元凱等三位同學,榮獲「第五屆ACM/IEEE國際積體電路實體設計研發競賽」第一名,特此恭賀。
★  學生團隊參加本校第59屆全校運動會,榮獲獎項,特此恭賀。

系所 姓名 獎項
電子所 葉峻崧 跳高第二名
光電所 陳典聖 標槍第三名
電機系 沙政亞 5000公尺第二名
電機系 鄭宇翔 400公尺第七名
電機系 吳孟凡 100公尺第五名

★  黃建璋教授指導學生團隊參加2008國際光源研討會 2008 International Light sources workshop- 光電所鄭允瑋同學榮獲 Paper Award Oral ,潘昆懋同學榮獲 Paper Award Poster,特此恭賀。
★  吳育任教授指導學生-光電所張成宇同學參加「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cs and Photonics in Taiwan」榮獲學生論文獎 ,特此恭賀。
★  電機系鄭恆之同學參加「全國工程科技論文比賽」榮獲第一名,特此恭賀。
★  許博文教授指導學生-電信所廖兆祥同學參加「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SAP2008」,榮獲「Best Student Paper Award」,論文為【UWB Antenna Array with Comb Taper Slot Antenna Elements】,特此恭賀。

學思歷程中的點點滴滴 / 洪士灝

由於電機系江簡富教授和資工系呂育道主任的鼓勵,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在此與系友們分享個人學思歷程的點滴心得;班門弄斧與野人獻曝的部份,還請大家一笑置之。

 

人不輕狂枉少年 
自幼家父任職於電信局,曾不只一次告訴我:『你以後還是作工程師好,工作單純,憑能力做事,可以不需要招惹是非。』父親在過去動亂頻繁的時代,在數萬人的大單位裡,深知要做到『不沾鍋』,非常不容易;他也預見高科技時代中,工程師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何況,以我自幼桀傲不馴的個性,若非父親耳提面命,恐怕會走的辛苦。當時的我,特別喜歡科幻新奇的事物,自然選擇了理工之路。走在符合心性的道路上,至今雖然無所成就,但是頗為愉快,這都多虧父母的栽培與支持。
考上建國中學,正是Apple電腦流行的時候。在友人家中,生平第一次見到電腦,像是看到『世間最好玩的玩具』! 如著魔般,回家後馬上央求父親買電腦,自此與電腦結下不解之緣。高一時,每天上課時偷看電腦書,放學後走到重慶南路書店看原文電腦書,或是跑光華商場跟玩家交換『資訊』。其間參加『建中電子工藝研習社』,結識了一群熱衷電腦的同好,包括自行設計電腦語言與編譯器的翟本喬學長(後來是Google開創期間研發server平台的關鍵人物),以及對Apple的瞭若指掌,能反組譯6502處理器機器碼(machine code)的呂正平、張正豪、徐信麒學長。整個暑假,我和這群人待在電腦室裡準備全國高中科學展覽競賽,因此獲得我高中生涯唯一的獎狀,也算是不辜負那一段學習的日子!
呂張兩位後來進入台大電機就讀,在大學時還常見面;而信麒兄後來與我在師對抗演習的電腦兵棋室裡並肩作戰一個月。此謂相逢自是有緣,人生何處不相逢?
對電腦和其他『玩物』的迷戀,換來的是課業的悲劇。不把課業當回事,認為已經是電腦時代了,怎麼食古不化,還在背誦抄寫。於是,高一上的國文、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理統統當掉。高二時迷戀上攝影,請大量公假幫高三畢業班編紀念冊,在學校內外到處拍照片,或是躲在在暗房洗照片;還有對古典音樂的著迷,唱片一張接一張的買,幾乎到了玩物喪志的地步。還好,周遭的師長,不斷地關照著我,讓我在高三時得以醒悟,進而勉勵自己: 『為了更徹底更廣泛的玩,我必須考上台大電機或資訊系不可』。這個想法,將我的玩心轉化成學習與成長的動力;直到現在,我還是如此童心未泯!
回顧往事,雖是『人不輕狂枉少年』,但著實為自己捏把冷汗。在成長的歷程中,我結交許多有趣的朋友,全心投入和發展個人興趣,卻也帶給師長莫大的擔憂。還好,從小到現在,總是在我生命中各個轉捩點上,遇到啟發我的人,真是幸運!步入中年後,對此中因緣逐漸有所體悟,才開始轉化自己輕狂的習性,期許自己善盡人師之責,不負師長的辛勞。

 

大學生涯 
大學時期(1985-1989),我故態復萌,追逐新鮮刺激。新生訓練時遇見建中電研社的呂正平學長,進入『台大火箭研究社』。在這個座落於農藝館對面,許多人每天經過、很少人知道裡面在搞什麼的怪異社團裡面,社員的夢想是發射火箭:化工系的同學調配火藥製作火箭燃料、機械系的同學用工具機和鋼管製作火箭機體、電機系的負責撰寫電腦程式計算彈道和輔助火箭設計。雖是不切實際,但在火箭社幾年,我學到『工程』的概念,勤於動手做實驗,養成廣泛涉獵科技知識的癖好。
彷彿高中時代重演,我對通識科目總是興趣缺缺,大一當掉了幾門課,也不以為意。時常跑中華商場買電子元件回社團裡製作電路板,或是泡在計算機中心裡『研究』(hack)當時的VAX系統,或是裝修PC和Macintosh。由於個人興趣,大一時自修電子學和計算機結構,奠定我專業的基礎。後來大量選修有興趣的研究所課程,四年總計修了178學分,如倒吃甘蔗,大學生涯是越來越有趣。我想,能考上愛好的科系,甚至在工作中,不斷鑽研自己感興趣的學問和知識,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
台大電機,藏龍臥虎。看到同學卓越天賦,我在日後便不汲汲營營地與人競爭名利。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系上,大家各憑本事,砥礪切磋,後來大都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定位。鄭文燦同學擔任班代時即顯露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也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因此在大二就轉到社會系,如今在政壇上大放異彩;第一名畢業的賀培銘同學後來從事物理學研究,目前在台大物理系任教;駱明慶同學轉念管理學院,而後任教台大管理學院;『王排』王耀庭同學,在美創業有成;顧孟愷同學在Broadcom事業有成後回到台大在資工系教書;陳信樹和林宗男在台大電機系教書,當然還有許多優秀的同學,在各個領域上發光發熱,在此無法一一列舉。今年(2009)是我們這屆畢業二十年,已在籌備同學會,或許未來有專文介紹我們這屆同學的動態。
由於選修許多課程,認識許多系上的老師。大二開始,我嘗試將電腦能力用於『正途』,設計嵌入式控制系統,參加教育部『微電腦硬體設計競賽』得獎;大三時毛遂自薦加入詹國禎老師的實驗室,幫同步輻射中心的抽真空設備設計控制系統,再次參賽得獎;大四時,對通訊系統產生興趣,跟李琳山老師做專題研究,探討通信編碼和語音技術。透過專題研究,我與這幾位老師密切的互動,讓我有機會學習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為我日後的研究打下根基。

 

在密西根大學的八年 
大學平均成績雖然不佳,但專題研究老師的推薦,加上學業成績一年比一年好,使我能夠申請到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這個不錯的學校。(現在我也常用自己的例子來勉勵成績不好的學生)。我在密大總共待了八年,第一年時,曾經為了研究通訊系統還是電腦而猶疑不決,後來決定念電腦科學與工程(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第兩年拿到碩士學位,在第六年時取得博士學位,最後兩年作博士後研究。
在美國留學期間,開始學習獨立生活,然而並不寂寞。許多大學同窗不約而同到密大『續攤』,先後大概有不下十位之多。加上前後屆十多位的學長學弟,及其他學校來的台灣同鄉,雖在冰天雪地的北國,也常有人情溫暖。剛去時,每位同學都經濟拮据;我充當大廚,帶領幾位同學周末大半天料理出七八道中國菜,製作出大家接下來一整周要吃的便當;一年下來,我的廚藝大幅長進,受到好評;大伙兒後來生活都過得不錯,但還時常舉辦pot luck,想必是緬懷那段艱辛的日子。我很贊成現在的學生出國念書,除了專業學習之外,接受異國文化的薰陶,也培養獨立的氣質。
這段日子裡,與指導教授Edward S. Davidson的互動經驗,以及目睹多位大師的風範,是我最大的收穫。當時在密大『高等計算機結構實驗室』(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 Lab)的教授陣容極為堅強, 除了 Ed(大家都如此親切地稱呼他)之外,還有John Hayes, Yale Patt, John Meyer等重量級的IEEE Fellows,在計算機結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1990年代,使我視野大為開闊。密大有一流的計算機網路與高速電腦,也讓我的研究得到充分的支援。
Ed非常平易近人,處處為學生著想,即便再忙碌,每週仍然與我單獨會談一小時以上,惠我良多。他從不催促我的研究進度,反而是謙遜地說從我這裡學到不少,而且跟我談話非常愉快。我回台大教書之後,才覺得指導學生不容易!每每在遇到瓶頸時,想起Ed對我虛心的聆聽和盡心的指導,便能將心比心、耐著性子地去看到學生的優點。我想,Ed的身教言教,不僅是研究教學,在作人處世方面,更是我終身學習的典範。
我研究主題是平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系統的效能最佳化。80-90年代,對平行計算充滿熱情與夢想,許多人被平行計算這股熱潮沖昏頭,日本的第五代電腦計畫就是最明顯的失敗案例之一。許多研究標榜使用超過千顆的處理機,特別設計的平行電腦語言,複雜的自動平行化編譯器技術,企圖解決大型的問題。然而,Ed的研究團隊嘗試解決那些被忽視的根本及實用性的問題,例如:平行計算程式與平台的互動關係,平行計算系統效能的評估與解析方法,平行計算程式效能的最佳化方式等等。這些在當時並沒有人做出整體性的探討,後來成為我的論文題目:平行應用程式的最佳化(Optimizing Parallel Applications)。
在我的論文中,我提出一套系統化的法則,搭配我所研發的工具,探討平行計算實務上會遇到的諸多問題,評估個別問題對系統整體效能產生的影響,以此找尋合適的最佳化方法。基本上,我認為一個瞭解平行計算並且懂得使用上述系統化的法則的專家,能夠解決許多自動化技術所無力解決的問題,讓平行電腦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我的論述,涵蓋解決複雜問題的哲學,以及能夠幫助專家解決問題的各種技術。這個研究主題,有太多問題要解決,有太多技術需要開發,因此我到現在都持續地在進行研究。
在攻讀博士期間,由於強調實務,我僅僅發表幾篇會議論文。幾度想寫些小品文章投稿,都被Ed勸阻,認為沒有必要,他說:”Paper is cheap”。Ed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平行計算技術落實在普遍的應用上。由此,我看到這個領域大師所看重的是解決真正重要的問題的技術,以及論文的品質與應用性,絕非論文的產量。另外,同學都認為Ed深怕我們不夠嚴謹的論文發表出去,會毀壞他的名聲;這也讓我對論文發表,一直保持戒慎恐懼的心態。
十多年後多核心處理機已成為主流的今日,平行計算的技術仍舊是差強人意,包括作業系統在內許多的應用,都無法順利的利用到多核心的優點。如今,大多數程式設計師仍然不懂得平行程式設計,自動平行化技術仍舊是非常不成熟,學術界和業界對此仍是沒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台灣有優秀的人力資源,何不教育訓練平行程式設計人才來開拓這個方興未艾重要領域? 這是我這幾年積極努力的目標之一。

 

SUN Rise, SUN Set
90年代末,Internet Business盛極一時,資訊科技人無不心懷淘金夢。我也不例外,興沖沖到加州矽谷就業。找工作不成問題,去那一間公司?有人喜歡去新成立的小公司(Start-ups) 打拼,而我選擇去大型公司深造,想再去學一些技術。當時HP和 SUN是矽谷最大的兩家電腦系統公司,在商用電腦伺服器(Enterprise Servers)產業中,僅次於IBM。在兩家公司『競標』之下,我選擇去SUN,原因是SUN的這個研發團隊隸屬工程(Engineering)部門,擁有非常多的設備和資源。如果去HP Labs的話,大多就是做基礎研究發表論文,工作較為輕鬆,但是我擔心學不到新東西。
SUN是系統製造商,整個系統所需具備的硬體和軟體,幾乎都有自己的產品,例如著名的SPARC處理機、工作站、伺服器、週邊設備與儲存系統、Solaris Unix作業系統、Java跨平台程式語言、商用中介軟體 (Middleware),甚至 OpenOffice。在業界中,大概只有IBM有類似營運哲學。早先的HP也是如此,但後來HP放棄自己的處理機和作業系統,被當時SUN的CEO Scott McNeally嘲笑是個印表機公司。SUN始終堅持走自己的路,即使日後業績不佳,依然積極投入資源從事技術研發。因此,許多一流的工程師留在SUN工作,為的不只是高薪,而是SUN的科技人為本的文化。
我在2000年進去工作時,SUN的聲望和股價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對HP和IBM造成極大威脅。然而,2001年的911事件對全美國產生重大的衝擊,隨後Internet Business泡沫化,SUN的股價一直滑落。我在2005年離開公司,股價已不到2000年時的五分之一。(2009年,SUN被ORACLE併購)。在這個過程裡,一方面,我充分感受到業界的競爭壓力和職場的風風雨雨;另一方面,我嘗試學習平常心做事與不去計較利害得失的心態,反倒別有一番心得。
我在PA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Engineering)團隊工作。雖是工程部門,但PAE不負責主要的產品設計研發,而是著眼於改進系統整體的效能。公司營運不佳,需要提高競爭力,PAE的能見度(visibility)逐年提昇。傳統的產品研發,以設計者(designer)為中心,成敗由設計團隊負責;設計者或是閉門造車,或是欺上瞞下,做出效能不佳的產品,發現時已來不及拯救。PAE這個團隊,最早針對資料庫(database)系統硬軟體作深入分析與效能調整,使得資料庫的效能大幅領先IBM和HP的同級伺服器系統,因此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逐漸擴大編制,延展其工作範圍,把各種重要的應用(applications)都涵括進來。今天台灣產業缺乏的是硬軟體整體的規劃和設計人才,若要升級我們的資訊產業,必須注重產學合作和實務性研發,絕對不是關在象牙塔裡拼命產生期刊論文所能解決的問題。
在SUN開始工作,馬上察覺到業界人士對『博士』的曖昧觀感。我的上司在第一天對我說:『雖然你有Ph.D.,但我並不期待你在第一年會真正產出什麼重要成果,你就多聽多看多學習,適應工作。』我的上司柯亙泰是台大電機(1983畢業)的學長,本身是博士;或許出於善意的提醒,希望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或許是激將法也說不定。因此在公司裡,我從來不主動透露我Ph.D.的頭銜,放下身段,用實力來證明自己對公司和團隊的價值。一年以後,我詢問柯學長是否記得,他很高興的收回這段話。柯學長知人善任,對下屬一視同仁,在一個中國人、印度人、美國人三股勢力混雜的環境裡,如同一股清流,受到同事尊重,也是我學習的對象。
系統的問題通常牽扯廣泛,PAE的工作可以讓我的專長充分發揮,但在SUN這三萬人的大公司裡,產品眾多,還是得花費許多時間去學習。許多知識,不是輕易可以獲得的;新進人員,必須虛心學習,獲得信任之後,才能從資深人員身上吸取寶貴的經驗。我在SUN第一個任務,是評估網路產品部門的新產品–密碼加速器(Crypto Accelerator)對安全網頁伺服器效能的改進。當時的我,對SUN的系統還不大瞭解,也沒碰過網頁伺服器,更不懂網路安全所用Secure Socket Layer (SSL) 通信協定,但是在短暫時間之內,必須有所回覆。這個時候,早已把柯學長的話拋到腦後,只覺得所有的長官同事都在注意我的表現,此時真可說是練兵千日,用於一時,恨不得當初多學一點,現在一天當兩天用!
我跟同事請教實驗室的設備和設定系統的基本方法、上網去收尋相關的資料、尋找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總算是不枉費師長的教導,順利的完成任務,沒砸了密大和台大的招牌。(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我在兩週內得到初步結果,發現加速器和系統軟體的搭配不佳,無法發揮預期的效能。然而,僅僅提供負面的評估結果,可能被視為挑毛病;所以,我們找到原因,並且將原因告知產品設計人員,提出合作研擬改進方案,獲得對方信任。此後,我由一個無名小卒,突然成為公司裡密碼加速器的效能分析專家。
我慶幸大學時修過不少通信的課程,而且多年來一直『玩』電腦的經驗使我能快速的進入狀況,更因為博士的訓練讓我能有系統地分析與解決問題。我也常告訴學生我的經驗,希望他們在職場上都能順利發展。

 

回到台大再出發
2003年末,我重新評估自己的生涯規劃,決定放眼台灣,尋找適合自己的未來工作方向。這是個不小的決定:放棄高薪的工作、已建立的人脈資源、熟悉的環境、舒適的生活空間,必須重新適應睽別十二年的台北市。然而,想到能就近陪伴照顧父母,把心力奉獻給台灣這塊熟悉的土地,也是人生一大樂事。於是趁著回台灣過春節時,回台大探望幾位照顧過我的老師;也拜訪顧孟愷、陳信樹、林宗男等回到台大教書的同學。此時政府大力推動『矽導專案』,系統晶片相關硬軟體人才有機會到大學教書,原本就樂於從事研究教學的我,當然把握這個機會,嚮往一個安貧樂道的日子!
沒有知名度、沒有人脈、沒有發表過任何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期刊論文,能回台大教書,也算是獨樹一幟吧! 在美期間,從未聽說過所謂的SCI;在SUN工作期間,礙於保密規定,也不方便發表論文。資工系或許是看中我的業界經驗吧!
進入資工系後,由於我的電機背景,我第一學期教『數位電子學』,發現不少學生不喜歡甚至討厭這門課;後來教『計算機結構』,也有類似的感覺。我想,和聲光特效十足的軟體應用或是有趣玄奧的計算理論相比,硬梆梆的系統內部硬軟體組成結構似乎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相對的,資工系學生的軟體寫作的能力,往往遠超過電機系的學生。要如何把基本的理論知識教給學生,同時能激發學生對這些必修課程的興趣,是我這幾年來努力突破的課題。
在美國的許多大學裡,電機和資訊是一個系,學生可以多方面修課,身兼多項專長。國內各大學電機和資訊多半壁壘分明,甚至井水不犯河水。我想,要培育身兼軟硬體設計能力的基礎人才,或是從事高階系統整合工作,甚至是放眼資訊產業的未來,我們在台灣的學術界必須捐棄成見。我在資工系開的選修課,包括『嵌入式多核心系統與軟體』和『輸出入裝置與驅動程式』,都有不少電機的學生來修;我個人和資工、電機系的多位系統相關教授有不少的互動與合作。因此,我樂見電機資訊學院未來跨系所之間,能夠有更多的合作,師生互動更融洽。
結語 
台灣近年來強調嵌入式系統,以系統晶片來提高資訊產業競爭力,晶片設計有長足的進步,但嵌入式軟體設計人才與技術仍是大大不足。競爭力源自於人才培育,因此我在教育訓練這方面注入不少心力:增開新的研究所課程、參與教育部的嵌入式系統課程編修、訓練學生從事嵌入式系統研究。我深深覺得,在此重要時刻,不大幅的提昇競爭力,台灣的資訊產業如何能在全球化、中國大陸崛起的年代裡繼續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回台已經有四年多了,一手建立起的實驗室,培養出兩屆十六位碩士,現役的四位博士生,十四位碩士生,來自各大名校與業界。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教學相長的快樂,是筆墨難以形容的;但其幕後的艱辛,也不足為外人道。技術與知識的傳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何去與學生充分溝通相處,與公司同事間相待大異其趣。沒帶過人的我,帶領十八位研究生,如何引領入門?如何找尋研究計畫?如何管理研究進度?如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還有,如何面對台灣的學術文化?這些個個都是挑戰。
沒有挑戰,就不會學習,就不會有進步。我想,跳脫出專業領域,還有更寬廣的世界,更重要的生命課題等著我們去發掘研究。
我的學思歷程,充其量只是在起步階段,應該永遠是個進行式!

 

洪士灝,台大電機系1989年畢業系友,美國密西根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現任台大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

UIUC經驗分享 / 蘇皓瑋

 

前言 
感謝電資學院的交換計畫給我這次機會前往美國電機排名前四的名校-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成為交換學生,在這短短一學期的交換計畫裡,我體驗了美國大學生的生活,也對將來申請研究所探了路,甚至認識到一群同樣在海外過著布衣生活的留學生。

 

讀書計畫與選課指南 
每個人都懷著不同的夢想踏上美國這塊土地,有人想創業,有人想做研究,有人想拿學歷,有人想賺錢。前往異國的飛機上,心底最好已經確定你想要追求什麼,才不會白白浪費了機會。
以我自己為例,我想要往生醫電子方面發展,目前生醫電子領域發展最蓬勃的就屬生醫影像,因此我在出國之前就已經想好要選的主要課程,第一門由Prof. Z.-P. Liang開的核磁共振影像是我最想上的課,第二門數位信號處理則是由Prof. Bresler開的,是所有影像處理的基本功,另一門控制系統,還修一門實驗課,體驗一下和外國同學當實驗夥伴的經驗。另外我還修了溜冰課,還有到附近的中小學教小朋友設計樂高機器人的服務課。
一般來說,三門到四門主科剛剛好,因為作業比台大多很多,一堂課往往分一周兩到三次上。選課網頁中課號5開頭的是研究所的課,4開頭的是大學部的課。5開頭的比較難,作業也比較開放,4開頭的課屬於比較紮實的基本課,每周都有作業要教。要當個好學生,除了要認真聽講之外,教授常常會發問,有想法就盡量舉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是教授們樂見之事。之前的學長有回國時蒐集滿三封推薦信的經驗,但要請教授寫推薦信,得讓教授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考試作業表現突出外,更重要的是要讓教授認識你,常問有趣的問題跟回答教授的問題都是不錯的方法。我個人建議跟課程有關的問題當場發問,較無關或跟之後的進度比較沒關係的就在課後或是Office Hour發問,美國教授很重視Office Hour,多去和教授泡泡茶是沒有壞處的。
有關專題研究,一般教授聽到我們只留一學期,通常不太願意收為專題生,如果跟教授說好是來參與meeting,在實驗室增廣見聞的機會就大一點,真的要做點東西的話最好在學期結束後留一個月待在實驗室好好體驗。我自己運氣很好,上課的MRI教授願意讓我在他的實驗室參觀,跟著在寫review paper的學長學習。

 

多元人種及文化差異 
美國的特色之一就是多元文化跟色彩豐富的人種。UIUC 號稱Urban of Indians and Urban of Chineses,裡面的印度人跟華人數不清的,韓國人更是滿街都是,歐洲來的國際學生也有。在我認識的人裡面,觀察種族和個性之間的關係還滿有趣的,美國人很灑脫,大陸人很勤奮,韓國人很計較分數,印度人頭腦很好,台灣人很有家鄉的味道。人不親土親,自然地會很容易和自己相近的人打成一片,所以我跟學弟、交大的同學們以及台灣同學會的朋友們是最常一同出去遊玩的一群。

 

宿舍生活 
我住在Six Packs 的Western Hall,是大一學生住的地方,每層樓都有由二三年級生擔任的宿舍管理員,常會舉辦宿舍的活動或是樓層會議,這裡可以常和外國人互動。我生日的時候,同層的朋友還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平常在宿舍餐廳可以和陌生人攀談練習會話,與自己在外面租宿舍相較之下,其實還滿不錯的。每棟宿舍都有完善的設備,練琴房、健身房、廚房可以借用,也有一些零學分的文化類或舞蹈類課程可以上。住宿舍是比較容易結交外國朋友的方式。

 

圖書館系統 
UIUC擁有美國首屈一指的圖書館藏書量,系統也做得相當完善,可以請圖書館替你調想要借的書,各圖書館、甚至宿舍也都設有24小時的還書箱,相當方便。光是亞洲圖書館的中文圖書就比想像中的還豐富許多。
體育活動與文藝活動 
UIUC 有兩座體育館,而在我們宿舍旁邊新蓋的四層樓體育館ARC,裡面有室內攀岩場、溫水游泳池、籃球、羽球、排球、桌球、足球場、重訓室,周間開到晚上12點,用學生證就可以進出,對學生福利真的很好。另外周末常有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以及各種校際的比賽可以看。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到周末有美式足球比賽的話,UIUC的人們都會穿上橘衣藍字的衣服(UIUC的象徵),包遊覽車成群結隊地前往美式足球場加油。Krannert Center 是UIUC裡一棟很大的表演中心,裡面有挺高級的音樂廳及劇院,常有歌劇、管弦樂、舞蹈各類藝文表演,可以用平價欣賞到很棒的藝文表演。

結語 
交換學生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在校方及系上積極聯繫爭取之下,希望未來的名額可以越來越多,也期許學弟妹加強自己的外語能力,盡量爭取交換學生的機會,除了增加學業和文化體驗外,更訓練自己在異國獨立生活的能力。
蘇皓瑋,現為電機系四年級學生。


感恩節芝加哥出遊: 右一是蘇皓瑋,左一是馮俊崧中間三人是在UIUC認識的台灣朋友。

 


溜冰課小組合照:左一蘇皓瑋:左二馮俊崧。

 

DSCF1526.JPG
UIUC秋天的第一場雪。

立足電機,挑戰更多可能-臺大優秀青年得獎感想 / 王宏恩

在接到『臺大電機之友』對這次得獎感想的邀稿時,我感到很惶恐。一來是系上的同學與先進們皆非常優秀,自己不過是厚顏去報名參賽;二來是系上的馬躍峰學長與其它得獎者都十分傑出,相形之下自己只是運氣好了些;說要分享得獎的心路歷程,真的是班門弄斧了。不過,希望可以藉這一次的機會,感謝一直提拔並推薦我的李建模老師、養育我長大的父母、以及在大學生涯中陪在我身旁的女朋友。

 

台大優秀青年的遴選辦法為:
1.  敦品勵學,研究學術而有創見之具體事實者。
2.  舉辦愛國、愛校活動而有具體之事實者。
3.熱心公益,推展社會服務工作而有具體之事實者。
4.擔任社團幹部,致力推展社團活動而有優良之具體事實者。
5.其他優秀具體之事蹟,足資青年楷模者。

 

2009年3月7日,在台大優秀青年的頒獎典禮上,所有得獎者齊聚一堂,由司儀一個個介紹每個人的經歷:學長在了不起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學姐有著豐富的社團領導經驗、學弟實地深入山地進行仁愛服務…。一個個上台領獎的青年代表,不只顯示了台大學生多樣且強勁的活動力,也代表了台大對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重視。
在去年2008年的秋天,我與系上大四的何念一同學、周大為同學,以及一些外系的好朋友組隊參加了行政院青輔會舉辦的『青年政策研發競賽』。這個比賽要求提出一個政府沒有想過、或者是還做不太完善的政策,並且替政府研擬出更完善的方案。因為何念一同學平常會和電機系上的同學們,在課餘時一同騎腳踏車,也從騎腳踏車的路途上發現不少法規面或執行面上的問題,加上我自己雙主修政治系公共行政組,因此我們這組的推薦政策是『鐵馬向前行—我國腳踏車政策之發展』,研究我國腳踏車政策有何不足,又該何去何從。這其中有法律系的同學們提供我們法律上的諮詢、有經濟系的同學用宏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政策;而對於電機系學生來說,我們之前所學過的機率與統計、或者是因為做電路simulation而培養出的修改企劃的能力,都對我們這次的參賽幫助很大。最後,我們這一組提出的腳踏政策內容有幸受評審欣賞,獲得優勝。
另一方面,我在大四這一年,在同學們的票選下,擔任電機資訊學院的學生代表,在大學法所提倡的學生自治中,擔任一個向校方反映民意、監督校方施政與預算的一個角色。這個職位對於電機系的同學來說是陌生的,因為在我們的求學生涯中,從來對自治、代表、民意這種事較缺實際運作經驗,頂多只有選班長、討論高中園遊會之類的參與而已。可是在這一學年裡,無論是發生在我們同學之間,例如學校要撤銷系館前腳踏車位的事件,或者是發生在國際間,例如IEEE要把台灣的論文算成大陸的一部份時,民意的傳達、代表發聲的重要性,都充份的顯現。在此要感謝吳瑞北老師,代表全台灣的電機工程師向IEEE表達我們強烈的抗議。而我也在擔任學生代表的這一年,了解學校與學生之間不同的思維,並嘗試協助雙方的溝通與共進,使學校更了解學生真正要的是什麼,使學生體會學校為什麼會制定這樣的政策。
比賽優勝、擔任學生代表、以及其它一些經歷,幫助我獲得台大優秀青年這個殊榮,在此再次感謝與我參加比賽的同學們、票選支持我的同學們,以及電機系裡的所有好朋友,在大學四年裡認識你們真的很好。
現在已經進入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回首這四年,能進入電機系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系上有著各式各樣的人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獨特,也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有人是合唱團指揮,以後想要寫歌劇;有人兢兢業業,在大四就已經發表paper;更有人認真讀書,在課餘時練成扯鈴絕技。在電機系裡面,可以認識許多傑出又優秀的同學與學長姐、學弟妹,加上系上提供豐富的選課資源、軟體、硬體設備,使得我們有足夠的勇氣,並且知道自己有能力去嘗試各種事物,這在其他的系裡面不容易做到的。
因為家母也是台大電機系畢業的,我們家裡一直可以收到『臺大電機之友』雜誌。在第三十一期的封底,印著我得獎的字句,也讓父母開心的把那一期拿給許多親友同事看。很謝謝這一期的臺大電機之友可以提供我這個空間,讓我再次表達我對父母的感謝,也很高興有機會可以野人獻曝,把自己的一些感想與經驗與所有讀者分享。

王宏恩,現為電機系四年級學生。

掀開『國際電機電子學會』會士的神秘面紗(上)/ 許炳堅、陳姵樺

前言:
十幾年前,在新竹縣橫山鄉「九華會議度假山莊」舉行的國科會電子學門年度審核會議,有好幾位晶片線路設計、以及半導體製程的領導學者們參加。包括了現在擔任台灣大學校長的李嗣涔教授、現在擔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吳重雨教授、現在擔任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的史欽泰教授(當時是經濟部工業研究院院長),還有曾經擔任成功大學教務長的蘇炎坤教授(目前是台南縣永康鄉崑山科技大學校長)、以及現在擔任台灣大學副研發長的陳良基教授等;我也有幸一起參與腦力激盪。其中一項主題就是:如何提昇教授們的國際化競爭力。往後數年,大家在各自的學校裡努力,也陸續地獲得選拔為『國際電機電子學會』的會士 (IEEE Fellow)。本人也有幸在1995年底獲選為1996級會士。
接著,我們在2002年成立『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會』(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 Promotion Council),希望在各個研究型大學成立互相幫助的推動會;來協助國內有決心的教授們以更有效的方法去增強國際化競爭力。這是一個非常挑戰的議題,我們遭遇了很多的困難。最主要是,不少學者們認為應該使用傳統的方法去辛苦地磨練了二、三十年,這樣子如果獲得了成果,會比較甜美;又有的人認為只要依靠在美國的當年指導教授用力提拔,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被認可而順利得獎,何必花力氣去做額外的創新努力?當然還有各式各樣其他想法的人。
2008年底,在「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System-on-Chip)的內部贊助下,我們成立了『系統化啟發學術金頭腦』(Facilitating Golden Academic Brains)專案,聘請管理科學系的陳姵樺助理教授運用管理專長來為台灣高科技學界打開一條國際化競爭力的康莊大道。如果成功的話,對於台灣學術界在國際化競爭力的大力提升,可以有非常顯著的助益。
本文專注於台灣高科技學術界、或者法人機構。至於業界,因為情況的不同,文中所描述的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上去,還需要再加上各公司營運的考量才行。

 

主文:
在此,我們嚐試著探討在21世紀,工程領域(包括電資學院、工學院等)、管理學院、商學院等等professional schools (專業領域的學院,不包括College of Letters, Arts, Science文、理總學院)的現代教授們在國際化競爭力的某些顯著努力。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勤奮的教授們,除了在現有的方法上一直加把勁之外,也會被刺激去多多思考「方法論」(methodology) 的改進。來真正發揮Ph.D. in E.E.,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電機哲學博士)在『哲學』的形上學方面多努力;達到不只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算不是每一位教授學者都可以更上一層樓,至少能夠清楚有些人為什麼可以上得去?自己又是被卡在哪裡?
今年二月份,國科會首次舉辦『補助學者提昇國際影響力試辦方案』。分別獎勵:「 (1) 擔任國際重要學術組織理監事及執行委員、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主編、副主編等;(2) 爭取或籌備主辦國際專業學術旗艦型會議,建立相關學術社群的影響力;(3) 重要國際學術組織在台灣分會或辦公室的設立及運作;(4) 其他有助於推動學術貢獻全球化及與國際接軌的計畫。」這也直接激勵了我們寫出這一篇文章,和大家共同砥礪、切磋。

 

1. 台大電資學院評比IEEE Fellows數目 
在學術領域裡,要找到「客觀、又有激勵性」的指標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 並不容易。有些時候,SCI論文的數目被單獨拿來當指標;但是,這又有「重質或重量」的問題?接著,又有人拿論文的引用次數來作指標;這也牽涉到每一個領域題目是否分得過細的問題?一般說來,SCI論文的數目與論文的引用次數被合起來共同使用作為綜合性指標。
論文的評比之外,在學術會的影響力、特別是領導力 (Leadership) 也是很難明確地訂出具體指標的項目。有人以擔任SCI論文期刊的編輯委員、或者副編輯來衡量,這可以延伸到擔任專題特刊的客座編輯;再上一層,自然是總攬整個論文期刊的總編輯、甚至於創刊總編輯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參與學術會重要決策的參議委員(Board of Governors,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Member),或是學術會裡掌管所有論文期刊的「出版副會長」、掌管所有年度大會以及各項研討會的「會議副會長」、掌管所有行政事務以及財務的「行政副會長」等等,還有更上一層樓的「學術會會長」。這些無給職務的選任,有的靠的是特殊管道的安排、又有的靠的是小圈子的推薦選舉,並非全部對外廣泛地公開招募,所以也難拿來當作評比的唯一指標。
「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每年公開地選出了數百位 (不超過當年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一)資深會員來晉升為『會士』(IEEE Fellow),而且經年累月所累積的會士總人數不可以超過所有會員人數的百分之二。對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項極為光榮、而且重要的里程碑。
根據「IEEE 台北地區會」(Taipei Section) 最新資料統計,在20年前、也就是1989年,整個台灣地區才有五位會士。到了今天,加上2009級的六位,總共是七十三位之多;而且每年都在穩定地增加 (參考連結)。如果再加上「IEEE台南地區會」(Tainan Section)的十餘位會士,總數接近九十位之多。獲得會士的學校也由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領先的研究型大學,延伸到中研院、工研院、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海洋大學等等,以及擴散到高科技業界。
在台灣大學的網站,點取「邁向頂尖大學」,然後點取「學院發展」,接著選取「電機資訊學院」。按下「97年度計劃書」,就可以看到『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其主文的第七頁,明顯地標示相關知名大學IEEE Fellows人數統計。美國西岸的加州柏克萊大學125位教師中,已有68位會士,比例高達54%。美國東岸的麻省理工學院182位教師中,也有66位會士,比例是36%。至於台灣大學的電機資訊學院160位教師中,則有21位會士,比例是 13%強。台灣大學在2009級又增加兩位,比例提高到將近15%。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能夠用IEEE Fellows數目當作與國際知名大學的評比指標,一方面代表台灣的主要大學在此一指標項目已有長足的進步,可以和國際知名大學來相提並論;另一方面表示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把比例由15%加一倍到30% (以便靠近麻省理工學院的比例)、或者加兩倍到45% (以便靠近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比例)。想要在短期內加大一倍、或者加大兩倍,不是只靠傳統的辛苦努力就可以達成;因為,除了我們在努力,其他國家的教授學者們也一樣在努力。
交通大學也是台灣地區在IEEE Fellows的一大重鎮。早期,由施敏教授、和張俊彥教授領頭;再加上交通大學在電機以及資訊領域的教授人數,又是國內最多,所以會士的數目也極為可觀。如果交通大學在會士的比例上也同樣地提昇到將近30% 的話,那麼台灣高科技學術界在國際化競爭力方面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力。綜合以上所述,試圖掀開『IEEE Fellows』獎項的神秘面紗,有了時間上的迫切性。

 

2. 抽獎、考試、或選舉?IEEE Fellow靠選舉 
在東亞、特別是在台灣,大家對於『考試』最熟悉不過;心中最自然的想法就是依賴「公平的考試」來決定。從小學、國中、到高中的十二個年級裡,就是在考試中度過。即使到了大學裡,無論是在大學部、碩士班、或者博士班,也是靠考試來決定。例如,研究所入學考、博士班資格考,還有碩士、博士的學位論文考。從心裡深處就覺得「每一件事都存在著公平的考試、只要自己準備好了就可以參加該項考試」。
殊不知,離開攻讀學位之後,考試的機會愈來愈少。剩下的只有證照考、英文能力檢定,駕照考試等;這些只能測試一個人是否達到不同項目的基本要求,而不能拿來分辨一個人是否極為傑出?所以IEEE Fellow不能靠考試來取得。即如校內的助理教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正教授的升等,也不能靠考試來決定。
人類社會決定事務的方法,可以歸納成三大類:抽獎、考試、或選舉。遠古社會,主要依靠抽獎 (或者抽籤);重要節慶、或者戰爭,都是靠占卜來決定。在現代社會裡,樂透獎、賭城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賭場的吃角子老虎,也是利用機率等抽獎的方法。台灣各公司在年終尾牙宴時,也靠抽獎來製造員工們的熱烈氣氛。
至於考試,前一段已經敘述過,大家也特別地熟悉。另外,最大、以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選舉、以及它的各種變化。這一項是我們最不熟悉,然而歐美人士卻是最拿手的了。在美國,小學生會被老師要求,定期 (可能是每星期一次)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到學校,然後在同學們面前從不同角度來描述、解說、或者引伸,他們稱這一項訓練叫作 「Show and Tell」(展示與講述,也就是『找東西、來說故事』)。基本上,它在訓練一個學生如何組織自己的看法,然後成功地推銷給其他人;也就是在發揮影響力,亦即最基本方式的『選舉』。美國有些學校,甚至從幼稚園大班就開始「Show and Tell」的訓練。
美國大部分學生,從小學、到國中、到高中,多是在學區裡的學校按照住家距離的遠近來就讀。由高中進入大學,雖然有些共通的測試來輔助,例如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評估測試);但是大學本身、或者相關學系入學的關鍵決定,還是靠學生們的申請。全美國有這麼多大學,有林林總總的各式科系,每位高中生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去申請。這個和「選舉」比較像,而和「純粹的考試」就非常地不一樣。
可以說,台灣的學生,從小學、中學、一路到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直被灌輸「考試決定一切、考試解決一切、甚至考試萬能」的想法;而且反覆地練習,一直到內化成為本能的自然反射動作為止。相對地,歐美的學生,從幼稚園大班開始,經過小學、中學、到大學等等,都知道要「Show and Tell」,「一切靠臨場表現、一切靠選舉」。選舉,對他們來說,「天經地義、像每日三餐」一樣,已經內化、深入到血液裡去了。
從學校畢業、進入業界,每年也有『考績、考核』的評比。但是,這並非『純考試』;反而和『選舉』比較有關。『選舉』(election)的變種有『遴選』(selection),也就是把s加在election之前。『遴選』是由比較超然的一組人來進行,而非由所有的會員大眾來投票;譬如,「校長遴選委員會」是由教授、職員、學生的代表來組成。

 

3. 搭順風車?或者使用強力引擎?
本來有不少台灣的研究人員認為,IEEE Fellow就像美國考駕駛執照一樣;一次考不過,再考一次,經驗累積之後,特別是教學年資足夠之後,就可以換到手的。現在認清了IEEE Fellow的選舉本質,在策略上,就需要改弦更張、更積極進取來和時間賽跑。
有些人認為,所發表的學術論文(SCI期刊、加上會議文章)數目愈多愈好。似乎,發表80篇的人就比發表60篇的人更容易被選為IEEE Fellow。這一個想法,不是很有效,因為正例、反例比比皆是,沒有特殊的關連性。
就像奈米晶片設計一樣,元件縮小化後會造成元件特性的變量 (Variation)。總變化量,還可以分解成「系統性變量」(systematic variation)、與「隨意性變量」(random variation)的平方和、再開根號。同樣地,有些研究人員的運氣特別好,靠著在美國的前指導教授的大力提攜,不費多少力氣就能夠幸運地選上IEEE Fellow。又有些人所從事研究的領域特別多傑出的華人,靠著大家相互照應、以及互用人際網路,也順利地選上了IEEE Fellow。這些人,就像搭了順風車,運氣好得擋也擋不住。在「選舉學」來說,他們就像出生在政治世家、是含著金湯匙的。
他們的情形,就像是「隨意性變量」的效果一樣,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命,卻要靠著「守株待兔」的方式,是不容易成功的;也不需要過度地怨天尤人。
其他人,就要認清楚自己的命,靠自己靈巧的雙手,加上隨機應變的頭腦,也可以闖出新的一片天空。這就像奈米晶片設計裡,把「系統性變量」考慮進去、詳加運用,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且成功的經驗還可以和他人共享,開創出新的局面來。本文,就是要鼓舞大家朝著這個方向去勇敢邁進,相互提攜、相互激勵。
沒有順風車可以搭,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那麼用腳踩行不行?當然啦,自食其力的辛苦努力,沒有人會忍心來澆冷水的;但是我們卻要提醒改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採用強力引擎 (turbo engine)。用腳踩,太慢。等你到達時,在學術會裡當權的,早已換了好幾批人;新的這一批,可能再也無心去欣賞你經過幾十年慢慢累積的成果。你可能因此而一直沒有被選上為IEEE Fellow,而有真正的遺珠之憾。
既然認清楚了IEEE Fellow是靠選舉、而非靠考試、或者靠抽籤;同時也知道自己沒有順風車可搭(要不然,你也不用辛苦地閱讀本文)。接下來,就是要下定決心去做出一個強力引擎,使自己迅速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在這一方面,IEEE 有不少可以借鏡的資料。

 

4. IEEE 可以借鏡的寶貴資料 
想被成功地選舉為IEEE Fellow,所要強調的不見得是已經發表的SCI論文數目;而是要多注重於幾個關鍵項目,例如:個人最突出的『成就』(accomplishment)、對學術圈的『貢獻』(Contribution)、對產業界的『衝擊』(impact)、在學術會裡的『可見度』(visibility)、還有個人在國際研究人員裡的總體『排名位置』(ranking)。
IEEE工業電子學術會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的終生會士 (Life Fellow) Bimal Bose博士熱心地撰文詳細介紹如何準備、與如何進行提名作業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成功策略(參閱「How to be an IEEE Fellow?」)。文中的第一張圖,特別把IEEE Fellow的『選舉』(election)流程畫出來。
該文寫得極為恰到好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Bimal Bose博士對於背書者(Endorsers)的角色沒有認識透徹。所以在第二頁描述Endorsers的部分,清描淡寫地帶過;而且還錯誤地使用optional以及unnoticed字眼。在第一張圖裡,也有錯誤需要更正。正確的流程是:推薦表Nomination Form一份會送到「學術會審核委員會」;還有,背書表Endorsers Form是送到「學術會審核委員會」,而不是送到總會的Fellow Committee。該文在背書者角色的誤解,很可能是受限於IEEE工業電子學術會(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與其他學術會在運作上的差異性。
實際上,三位背書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背書者們可以直接幫助提名者來共同影響「學術會審核委員會」的排序決定。一位被提名人(也就是選舉中的候選人)如果被「學術會審核委員會」排在很前面的有利次序,就如同在政治選舉中獲得主要政黨的大力提名與贊助,對於選舉的最終結果是有極大助益的,幾乎是十拿九穩的。

 

5. 中途充電站、或終點站? 
有些人對於IEEE Fellow的認知與「學術會」當家主政者,有很大的出入。他們以為:「辛苦了半輩子,也在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發表了數十篇SCI論文,總該可以換個IEEE Fellow來當;然後在自己校內、或者在國內做一些比較輕鬆愜意之事」。這像是把IEEE Fellow 當作終點站,拿到之後要好好地喘一口氣,然後退居第二線。
相反的,「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會認為,選舉新的IEEE Fellow就要選出充滿朝氣熱忱、正可以代表「學術會」在國際上來擔任更重要的工作、來實踐更多嶄新的建言與創意。「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期望新的IEEE Fellow以『充電站』精神再出發,可以飛得更高、更遠,以後在國際學術以及專業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看來,『充電站』與『終點站』的對照,是有著極大的落差!
認清了「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的期望,就比較容易理解「學術會審核委員會」(Society Evaluation Committee)將如何來審核被提名人、以及如何來排定優先次序。審核委員們如果共同地認定某一被提名人在以後可以在該「學術會」做出更巨大的貢獻、或者可以代表該「學術會」在IEEE總會去爭取更多機會、或者更多資源(譬如大力協助新期刊的成立),這一位被提名人自然會被排在前面很有利的位置。反之,如果審核委員們看不出某一位被提名人以後可以替該「學術會」做出什麼大貢獻,那麼這一位被提名人自然會被排在後面無關緊要、相對不利的位置。
選舉就是要凸顯品牌。要突出自己對IEEE、還有對所選擇的「學術會」有什麼特別的價值?自己要帶領該「學術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新價值?這正是強調『領導力』(leadership),強調如何運用影響力、與競爭力的最佳時機。
(待續)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處長。
陳姵樺博士畢業於台大心理系,目前任教於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

臺大研究團隊勇奪2009年ACM/IEEE ISPD國際 積體電路時脈網路合成研發競賽第一名 (優勝) 為全球唯一同時獲獎於擺置、全域繞線、時脈網路合成競賽之研究團隊 / 張耀文、施信瑋、鄭仲鈞、何元凱

 

台大電子研究所與電機系於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再創佳績!日前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舉辦的「ACM 國際積體電路實體設計會議」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Design) 公布為期三個多月的「ACM/IEEE ISPD時脈網路合成研發競賽」(ACM/IEEE ISPD Clock Network Synthesis Contest)最終結果,台大電子所與電機系張耀文教授和電子所博士生施信瑋、碩士生鄭仲鈞與博士生何元凱等同學所研發的NTUclock積體電路時脈網路合成器獲得了第一名(優勝)的榮耀!
「ACM/IEEE ISPD 國際積體電路實體設計研發競賽」是由全球研究計算機科學與電機電子工程的權威學會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與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所舉辦的。此競賽於2005年首辦,至今年為第5屆,每年12月委由IBM公司公布研發競賽題目,3月繳交研發成果和軟體系統,由IBM公司負責提供測試電路,並測試參賽隊伍所繳交的軟體系統,最後於4月假年度「ACM 國際積體電路實體設計會議」公佈競賽結果。每年競賽題目皆為當今產學界研究積體電路實體設計流程中的重要議題,從最開始兩屆的擺置 (Placement) 競賽、再接續兩屆的全域繞線 (Global Routing) 競賽,到本屆的時脈網路合成 (Clock Network Synthesis) 競賽,皆吸引世界各地的頂尖研究團隊參賽,希望能對目前產學界遇到最棘手的實體設計問題研發出解決方案。五年來,此競賽已成為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的年度盛事,每年競賽結果皆吸引產學界高度關注,並獲半導體工業最重要的週刊「電子時報」(EE Times)的報導。
今年的競賽題目為時脈網路合成,此研發技術可直接應用於當今高速電腦設計。時脈網路是積體電路晶片同步系統運算的訊號控制核心,在同樣的晶片架構下,較好的時脈網路不但可以使得同步運算的時間誤差減小,更可以讓晶片的時脈提高,以加快其運算速度。本屆競賽從2008年12月公佈競賽題目與規則開始,至2009年3月中旬繳交研發成果為止,歷時約三個月的時間。參賽團隊所研發設計的時脈網路合成器需有效針對IBM公司所提供的7組先進晶片測試電路做最佳的時脈網路設計,依時脈網路合成器在不同電壓下的時脈延遲範圍大小(即電路同步的時間誤差)來區分高下。競賽結果並由IBM所提供的程式評分,分別對7組設計作排名後,排名總和較小的隊伍獲勝。本屆的參賽隊伍有來自全世界的27個研發團隊,不僅有各知名大學的研究團隊,更有晶片設計龍頭英特爾(Intel)和電子設計自動化第一大廠益華電腦(Cadence)等產業界的參賽隊伍。
台大電子所的研究團隊成員有學生施信瑋、鄭仲鈞與何元凱,由台大電子所與電機系張耀文教授指導,其團隊所設計的時脈網路合成器 NTUclock 經過電路模擬,在不同電壓下同步誤差平均僅約0.03奈秒左右。以目前常見的個人電腦進行一次運算約需300奈秒來看,此同步誤差是相當低的。台大電子所NTUclock的設計獲得本屆競賽的第一名優勝,排名總和平均為2.43;另外兩隊優勝隊伍為美國密西根大學與新竹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其排名總和平均分別為2.71與3.29。值得一提的是,積體電路實體設計領域最受注目的三大主題為擺置、繞線與時脈網路合成,此競賽舉辦至今恰涵蓋此三大研究主題,而台大與張耀文教授研究團隊為全球唯一獲獎於此三大主題的學校與團隊,其中台大的積體電路擺置器 NTUplace3和時脈網路合成器 NTUclock更為當今學界第一名的積體電路設計工具,足見台大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的重要地位。
由於台灣大學與國內其他大學近年來在此競賽與會議的優異表現,也使得「電子時報」(EE Times)於去年報導ISPD競賽結果時特別強調台灣的競賽隊伍打敗所有的歐美隊伍 (“How the Taiwanese beat both the US and European teams”)。而今年「國際積體電路實體設計會議」大會主席IBM公司的Gi-joon Nam博士和議程主席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的Prashant Saxena博士於大會中更提及全世界積體電路實體設計研究的重心正往台灣移動中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physical design research is moving to Taiwan.”),此實為台灣之光。

 

張耀文電機系1988年畢業,現為臺大電機系教授,鄭仲鈞、施信瑋、何元凱,現為電子所博士班學生。

 


NTUclock研發團隊成員(左起: 張耀文教授、電子所學生鄭仲鈞、施信瑋、何元凱。)

 


競賽優勝隊伍代表於ISPD會議中接受頒獎(中間為NTUclock隊代表張耀文教授。)

電機系參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之歷程 / 電機系辦公室

楔子 
為了因應國內產業的變遷,以及國際間的競爭,需建立並執行「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制度。為因應上述需求,教育部及國科會參考先進國家的做法,共同推動成立了「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iwan,簡稱IEET)。而IEET係於民國92年6月21日成立,其主要宗旨為推動國內工程及科技教育的改善,提升教育的品質,並負責我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工作,目前已獲得國科會與教育部共同授權,是我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的單一國際聯絡窗口(有關IEET之相關資訊請參閱其網站http://www.ieet.org.tw),同時自93學年度起展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工作。

 

首部曲:大學部認證
導演:吳瑞北教授
製作人:陳永耀教授
演員:電機系全體教職員生搏命演出
影評人:劉容生教授、潘晴財教授及張仲儒教授
劇情:
於94年9月間,由當時電機系主任吳瑞北教授委請副主任陳永耀教授先瞭解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相關事務,以評斷本系是否申請該認證;同年9月下旬向系主任提出本系認證計畫規劃報告書;並於9月底於午餐會談中,由吳主任向本系教師說明認證之想法與規劃,謀求本系教師參加認證之共識與認同。經獲共識後,同年11月中向系主任提出本系認證之執行規劃報告:將於95學年度申請該認證,並配合IEET規定各項時程,進行系上各項認證事務工作。
然事情並非想像那麼順利簡單。於95年3月初接獲通知:95學年度認證之相關時程,與先前獲知之時程皆提前半年(如:認證申請:原先為10/1前提出,提前為3/1前提出;繳交「自評報告書」:於隔年1/31前,提前為7/31前提出;實地訪評:於隔年3~4月間進行,提前為10~12月間進行)。但當時系上認證準備事項依原計畫時程緩慢進行,而教育目標訂定、諮詢委員會籌組與召開等皆尚在規劃中,故時程上是否來得及,似乎有很大疑問。而當時教授們又皆忙於五年五百億各項計畫,是否願意再撥出時間從事該項事務,亦是很大的挑戰。雖有種種不利之因素,因吳主任之堅持,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演」下去,在各項時限皆縮短半年的情況下,各項不可能任務接續展開:
學生學習成果資料收集:每學期委請領取A類助學金之研究生,協助系上收集所負責課程之學生學習成果(成績最好2份、中間2份、最差2份)。
教育目標制訂:首先委請張時中教授擔任召集人,於95年4~5月間邀集鍾孝文教授、彭隆瀚教授、王凡教授、吳安宇教授召開兩次研議會議,以制訂本系願景/任務/核心價值/目標/特色之初稿。同年8月28日召開本系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指導委員會議,會中邀請上級長官(呂木琳次長、汪庭安執行祕書)、師長代表(劉兆漢校長、李嗣涔校長、貝蘇章院長、陳俊雄教授)、產業代表(陳陽成總經理、劉軍廷副總經理、薛乾昌副總經理)、學術代表(劉維琪董事長、鄭天佐院士)、家長代表(羅新怡小姐、郭順仁先生)、教師代表(王暉所長、闕志達所長、李百祺所長、李學智教授、陳永耀教授)、學生代表(盧泓諭同學)等人與會,以尋求各方建議,提供本系修訂參考。同年9月25日召開第三次研議會議,參考各方提供之意見,制訂完成本系願景/任務/核心價值/目標/特色之內容。同年11月3日於本系系務會議中,通過確認本系願景/任務/核心價值/目標/特色之內容。
問卷調查:利用95年6月之畢業典禮,針對該屆大學部畢業生進行畢業生出路調查、繼續進修之校別、本系教育目標培育成效調查及IEET八項核心能力與本系施教之相關性等四個項目進行問卷調查。
自評報告書撰擬:依據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規範(AC2004)之章節,逐一分配予相關業務之職員同仁負責撰擬,並定期邀集前述同仁,以檢視及檢討其撰擬內容。
經過前述之努力,驗收期到了。IEET於95年11月13~14日來校進行本系認證之實地訪評,除了三位認證委員外,另有一位華盛頓協定(Washington Accord)代表特地來台並選定本系觀察台灣的認證過程,以作為台灣IEET是否能從準會員(Provisional Signatory)身份升格為會員(Signatory)身份之參考。雖然過程中有些小缺點,本系終於通過認證,而IEET亦於96年在美國華府召開之「第八屆華盛頓協定會議」中,獲得全體會員的支持與肯定,晉升華盛頓協定之正式會員。
整個認證過程可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因該認證係第一次參加,沒有前例之參考資訊或經驗,需自行摸索,同時因時程壓縮的緣故,很多準備事項皆趕工完成,細密度無法進一步要求,但最終還是由本系全體教職員生搏命演出完成。

95.8.28 認證指導委員會議部分與會人員合影。

95.8.28 認證指導委員會議中,吳瑞北主任簡報。

95.11.13 IEET 實地訪評本校教師與認證委員合影。

 

二部曲:研究所認證
導演:胡振國教授
製作人:馮蟻剛教授
演員:電機學群全體教職員生賣力演出
影評人:劉容生教授、詹寶珠教授及任建葳博士
劇情:
話說兩年前電機系大學部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本想可悠閒一陣子,不料IEET又公布該學會將自96學年度起辦理研究所之認證。此大事經電資學院貝蘇章院長之大力鼓吹,電機學群所有系所(電機所、光電所、電信所、電子所及生醫電資所)皆決定參加97學年之認證。
想不到兩年後同一個戲碼又要演一遍,不過導演及製作人皆已換人,時程亦較為充裕。加上已有前一次經驗,為讓演出更精彩並令人耳目一新,以獲影評人認可,認證工作細密度、深度與廣度必需加強。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根據先前之經驗,認證工作部分亦做些改進調整,簡述本次認證準備工作如下:
學生學習成果資料收集:依例仍每學期委請領取A類助學金之研究生,協助系上收集所負責課程之學生學習成果(成績最好2份、中間2份、最差2份),但繳交資料由原先之紙本及其電子檔(燒成光碟)改為僅需透過網路上傳方式繳交電子檔即可(請參閱本系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網站http:// www.ee.ntu.edu.tw/ieet/),節省資源。
教育目標制訂:於96年10~12月邀集電機所諮議會成員召開三次研議會議,以制訂電機所之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草案。97年2月1日邀請電機所全體教師修訂上述之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草案。同年3月24日召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指導委員會議,會中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會,以尋求各方建議,提供修訂參考。同年4月10日邀集電機所諮議會成員召開第四次研議會議,參考各方提供之意見,修訂並確定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之內容。
問卷調查:利用97年6月之畢業典禮,針對該屆全體畢業生進行畢業出路調查、繼續進修之校別、本系教育目標培育成效調查及IEET八項核心能力與本系施教之相關性等四個項目進行問卷調查。該問卷亦透過網站進行調查,同時也對產業界發出問卷,接收來自企業的意見,以驗證本系所之教育目標是否符合產業界的期望與發展。經分析18家公司之回函後,高達81%的企業表示本系所之教育目標符合產業界的期望與發展。
自評報告書撰擬:仍依據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規範(AC2004+)之章節,逐一分配予相關業務之職員同仁負責撰擬,並自96年8月起每月定期邀集前述同仁檢視及檢討撰擬內容。因電機學群其它系所亦參加認證,為獲取寶貴意見、避免重覆,也每月定期邀集各所相關人員召開會議,對各項認證事務進行研商。
重頭戲來了,IEET於97年10月6~7日來校進行實地訪評,這次臺大共有12個系所參加認證,共有36位認證委員、1位認證團總召集人及2位認證團聯絡人蒞校,而上述人員來校之聯繫、服務及規劃等事務,皆由本系統籌辦理。幸有上次之經驗及各受認證系所相關人員之協助,總算圓滿結束,而電機學群各系所亦獲得不錯之認證結果。

 

片尾後語 
首部曲及二部曲已相繼演出,未來三部曲、n部曲應會依規定時程陸續推出。節目終了前,再以參與演出之身分提出如下心得:
‧各系所教育目標不外是巨擘、領導者、先驅、頂尖等字眼,再加上些形容詞串接組合、修飾排列而成,學生對此類八股較不感興趣,反而是最近較夯的廣告詞:殺很大,或某家百年老店之傳家傳統:就是沒有傳統,似乎獲得較大迴響。故實地訪評時,認證委員詢問學生系所之教育目標時,常一問三不知。如何讓學生瞭解系所之教育目標將是一大挑戰。
‧該認證乃係對系上課程規劃、教學成效、回授改善等各項機制之評量,尤其注重持續改善機制及建構評量方法。若用為認證而認證之心態應付,打馬虎不求改善,未來認證將頗為坎坷。
‧通過此認證,對本系實質上會獲得何種利益或知名度?畢業學生會因此再鍍一層金?或如IEET所言:可直接獲得WA會員國承認,使畢業生的就業市場可延伸至全球,及具備考取他國工程師執照與執業的資格?目前則尚不得而知。不過已有一些私立學校將此認證視為吸引學生就讀之招生宣傳。成功機會是給有準備者,至少可將此認證視為本系眾多準備之一。
‧因通過此認證,得以免除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於本(98)年下半年對電機學群各系所之評鑑。
謝謝觀賞!
林彰仁技正撰稿。

97.3.24 認證指導委員會議中,胡振國主任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