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幾年前,在新竹縣橫山鄉「九華會議度假山莊」舉行的國科會電子學門年度審核會議,有好幾位晶片線路設計、以及半導體製程的領導學者們參加。包括了現在擔任台灣大學校長的李嗣涔教授、現在擔任交通大學校長的吳重雨教授、現在擔任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的史欽泰教授(當時是經濟部工業研究院院長),還有曾經擔任成功大學教務長的蘇炎坤教授(目前是台南縣永康鄉崑山科技大學校長)、以及現在擔任台灣大學副研發長的陳良基教授等;我也有幸一起參與腦力激盪。其中一項主題就是:如何提昇教授們的國際化競爭力。往後數年,大家在各自的學校裡努力,也陸續地獲得選拔為『國際電機電子學會』的會士 (IEEE Fellow)。本人也有幸在1995年底獲選為1996級會士。
接著,我們在2002年成立『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會』(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 Promotion Council),希望在各個研究型大學成立互相幫助的推動會;來協助國內有決心的教授們以更有效的方法去增強國際化競爭力。這是一個非常挑戰的議題,我們遭遇了很多的困難。最主要是,不少學者們認為應該使用傳統的方法去辛苦地磨練了二、三十年,這樣子如果獲得了成果,會比較甜美;又有的人認為只要依靠在美國的當年指導教授用力提拔,時間到了自然就會被認可而順利得獎,何必花力氣去做額外的創新努力?當然還有各式各樣其他想法的人。
2008年底,在「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System-on-Chip)的內部贊助下,我們成立了『系統化啟發學術金頭腦』(Facilitating Golden Academic Brains)專案,聘請管理科學系的陳姵樺助理教授運用管理專長來為台灣高科技學界打開一條國際化競爭力的康莊大道。如果成功的話,對於台灣學術界在國際化競爭力的大力提升,可以有非常顯著的助益。
本文專注於台灣高科技學術界、或者法人機構。至於業界,因為情況的不同,文中所描述的不一定可以直接套用上去,還需要再加上各公司營運的考量才行。
主文:
在此,我們嚐試著探討在21世紀,工程領域(包括電資學院、工學院等)、管理學院、商學院等等professional schools (專業領域的學院,不包括College of Letters, Arts, Science文、理總學院)的現代教授們在國際化競爭力的某些顯著努力。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勤奮的教授們,除了在現有的方法上一直加把勁之外,也會被刺激去多多思考「方法論」(methodology) 的改進。來真正發揮Ph.D. in E.E.,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電機哲學博士)在『哲學』的形上學方面多努力;達到不只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算不是每一位教授學者都可以更上一層樓,至少能夠清楚有些人為什麼可以上得去?自己又是被卡在哪裡?
今年二月份,國科會首次舉辦『補助學者提昇國際影響力試辦方案』。分別獎勵:「 (1) 擔任國際重要學術組織理監事及執行委員、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主編、副主編等;(2) 爭取或籌備主辦國際專業學術旗艦型會議,建立相關學術社群的影響力;(3) 重要國際學術組織在台灣分會或辦公室的設立及運作;(4) 其他有助於推動學術貢獻全球化及與國際接軌的計畫。」這也直接激勵了我們寫出這一篇文章,和大家共同砥礪、切磋。
1. 台大電資學院評比IEEE Fellows數目
在學術領域裡,要找到「客觀、又有激勵性」的指標 (KPI,Key Performance Index) 並不容易。有些時候,SCI論文的數目被單獨拿來當指標;但是,這又有「重質或重量」的問題?接著,又有人拿論文的引用次數來作指標;這也牽涉到每一個領域題目是否分得過細的問題?一般說來,SCI論文的數目與論文的引用次數被合起來共同使用作為綜合性指標。
論文的評比之外,在學術會的影響力、特別是領導力 (Leadership) 也是很難明確地訂出具體指標的項目。有人以擔任SCI論文期刊的編輯委員、或者副編輯來衡量,這可以延伸到擔任專題特刊的客座編輯;再上一層,自然是總攬整個論文期刊的總編輯、甚至於創刊總編輯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參與學術會重要決策的參議委員(Board of Governors,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Member),或是學術會裡掌管所有論文期刊的「出版副會長」、掌管所有年度大會以及各項研討會的「會議副會長」、掌管所有行政事務以及財務的「行政副會長」等等,還有更上一層樓的「學術會會長」。這些無給職務的選任,有的靠的是特殊管道的安排、又有的靠的是小圈子的推薦選舉,並非全部對外廣泛地公開招募,所以也難拿來當作評比的唯一指標。
「國際電機電子學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每年公開地選出了數百位 (不超過當年會員人數的千分之一)資深會員來晉升為『會士』(IEEE Fellow),而且經年累月所累積的會士總人數不可以超過所有會員人數的百分之二。對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項極為光榮、而且重要的里程碑。
根據「IEEE 台北地區會」(Taipei Section) 最新資料統計,在20年前、也就是1989年,整個台灣地區才有五位會士。到了今天,加上2009級的六位,總共是七十三位之多;而且每年都在穩定地增加 (參考連結)。如果再加上「IEEE台南地區會」(Tainan Section)的十餘位會士,總數接近九十位之多。獲得會士的學校也由台灣大學、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領先的研究型大學,延伸到中研院、工研院、中央大學、中山大學、海洋大學等等,以及擴散到高科技業界。
在台灣大學的網站,點取「邁向頂尖大學」,然後點取「學院發展」,接著選取「電機資訊學院」。按下「97年度計劃書」,就可以看到『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邁向頂尖大學學術領域全面提升計畫書』。其主文的第七頁,明顯地標示相關知名大學IEEE Fellows人數統計。美國西岸的加州柏克萊大學125位教師中,已有68位會士,比例高達54%。美國東岸的麻省理工學院182位教師中,也有66位會士,比例是36%。至於台灣大學的電機資訊學院160位教師中,則有21位會士,比例是 13%強。台灣大學在2009級又增加兩位,比例提高到將近15%。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能夠用IEEE Fellows數目當作與國際知名大學的評比指標,一方面代表台灣的主要大學在此一指標項目已有長足的進步,可以和國際知名大學來相提並論;另一方面表示我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可以把比例由15%加一倍到30% (以便靠近麻省理工學院的比例)、或者加兩倍到45% (以便靠近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比例)。想要在短期內加大一倍、或者加大兩倍,不是只靠傳統的辛苦努力就可以達成;因為,除了我們在努力,其他國家的教授學者們也一樣在努力。
交通大學也是台灣地區在IEEE Fellows的一大重鎮。早期,由施敏教授、和張俊彥教授領頭;再加上交通大學在電機以及資訊領域的教授人數,又是國內最多,所以會士的數目也極為可觀。如果交通大學在會士的比例上也同樣地提昇到將近30% 的話,那麼台灣高科技學術界在國際化競爭力方面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力。綜合以上所述,試圖掀開『IEEE Fellows』獎項的神秘面紗,有了時間上的迫切性。
2. 抽獎、考試、或選舉?IEEE Fellow靠選舉
在東亞、特別是在台灣,大家對於『考試』最熟悉不過;心中最自然的想法就是依賴「公平的考試」來決定。從小學、國中、到高中的十二個年級裡,就是在考試中度過。即使到了大學裡,無論是在大學部、碩士班、或者博士班,也是靠考試來決定。例如,研究所入學考、博士班資格考,還有碩士、博士的學位論文考。從心裡深處就覺得「每一件事都存在著公平的考試、只要自己準備好了就可以參加該項考試」。
殊不知,離開攻讀學位之後,考試的機會愈來愈少。剩下的只有證照考、英文能力檢定,駕照考試等;這些只能測試一個人是否達到不同項目的基本要求,而不能拿來分辨一個人是否極為傑出?所以IEEE Fellow不能靠考試來取得。即如校內的助理教授升副教授、副教授升正教授的升等,也不能靠考試來決定。
人類社會決定事務的方法,可以歸納成三大類:抽獎、考試、或選舉。遠古社會,主要依靠抽獎 (或者抽籤);重要節慶、或者戰爭,都是靠占卜來決定。在現代社會裡,樂透獎、賭城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賭場的吃角子老虎,也是利用機率等抽獎的方法。台灣各公司在年終尾牙宴時,也靠抽獎來製造員工們的熱烈氣氛。
至於考試,前一段已經敘述過,大家也特別地熟悉。另外,最大、以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選舉、以及它的各種變化。這一項是我們最不熟悉,然而歐美人士卻是最拿手的了。在美國,小學生會被老師要求,定期 (可能是每星期一次)從家裡帶一樣東西到學校,然後在同學們面前從不同角度來描述、解說、或者引伸,他們稱這一項訓練叫作 「Show and Tell」(展示與講述,也就是『找東西、來說故事』)。基本上,它在訓練一個學生如何組織自己的看法,然後成功地推銷給其他人;也就是在發揮影響力,亦即最基本方式的『選舉』。美國有些學校,甚至從幼稚園大班就開始「Show and Tell」的訓練。
美國大部分學生,從小學、到國中、到高中,多是在學區裡的學校按照住家距離的遠近來就讀。由高中進入大學,雖然有些共通的測試來輔助,例如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學術評估測試);但是大學本身、或者相關學系入學的關鍵決定,還是靠學生們的申請。全美國有這麼多大學,有林林總總的各式科系,每位高中生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去申請。這個和「選舉」比較像,而和「純粹的考試」就非常地不一樣。
可以說,台灣的學生,從小學、中學、一路到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一直被灌輸「考試決定一切、考試解決一切、甚至考試萬能」的想法;而且反覆地練習,一直到內化成為本能的自然反射動作為止。相對地,歐美的學生,從幼稚園大班開始,經過小學、中學、到大學等等,都知道要「Show and Tell」,「一切靠臨場表現、一切靠選舉」。選舉,對他們來說,「天經地義、像每日三餐」一樣,已經內化、深入到血液裡去了。
從學校畢業、進入業界,每年也有『考績、考核』的評比。但是,這並非『純考試』;反而和『選舉』比較有關。『選舉』(election)的變種有『遴選』(selection),也就是把s加在election之前。『遴選』是由比較超然的一組人來進行,而非由所有的會員大眾來投票;譬如,「校長遴選委員會」是由教授、職員、學生的代表來組成。
3. 搭順風車?或者使用強力引擎?
本來有不少台灣的研究人員認為,IEEE Fellow就像美國考駕駛執照一樣;一次考不過,再考一次,經驗累積之後,特別是教學年資足夠之後,就可以換到手的。現在認清了IEEE Fellow的選舉本質,在策略上,就需要改弦更張、更積極進取來和時間賽跑。
有些人認為,所發表的學術論文(SCI期刊、加上會議文章)數目愈多愈好。似乎,發表80篇的人就比發表60篇的人更容易被選為IEEE Fellow。這一個想法,不是很有效,因為正例、反例比比皆是,沒有特殊的關連性。
就像奈米晶片設計一樣,元件縮小化後會造成元件特性的變量 (Variation)。總變化量,還可以分解成「系統性變量」(systematic variation)、與「隨意性變量」(random variation)的平方和、再開根號。同樣地,有些研究人員的運氣特別好,靠著在美國的前指導教授的大力提攜,不費多少力氣就能夠幸運地選上IEEE Fellow。又有些人所從事研究的領域特別多傑出的華人,靠著大家相互照應、以及互用人際網路,也順利地選上了IEEE Fellow。這些人,就像搭了順風車,運氣好得擋也擋不住。在「選舉學」來說,他們就像出生在政治世家、是含著金湯匙的。
他們的情形,就像是「隨意性變量」的效果一樣,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命,卻要靠著「守株待兔」的方式,是不容易成功的;也不需要過度地怨天尤人。
其他人,就要認清楚自己的命,靠自己靈巧的雙手,加上隨機應變的頭腦,也可以闖出新的一片天空。這就像奈米晶片設計裡,把「系統性變量」考慮進去、詳加運用,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且成功的經驗還可以和他人共享,開創出新的局面來。本文,就是要鼓舞大家朝著這個方向去勇敢邁進,相互提攜、相互激勵。
沒有順風車可以搭,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那麼用腳踩行不行?當然啦,自食其力的辛苦努力,沒有人會忍心來澆冷水的;但是我們卻要提醒改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採用強力引擎 (turbo engine)。用腳踩,太慢。等你到達時,在學術會裡當權的,早已換了好幾批人;新的這一批,可能再也無心去欣賞你經過幾十年慢慢累積的成果。你可能因此而一直沒有被選上為IEEE Fellow,而有真正的遺珠之憾。
既然認清楚了IEEE Fellow是靠選舉、而非靠考試、或者靠抽籤;同時也知道自己沒有順風車可搭(要不然,你也不用辛苦地閱讀本文)。接下來,就是要下定決心去做出一個強力引擎,使自己迅速地到達成功的彼岸。在這一方面,IEEE 有不少可以借鏡的資料。
4. IEEE 可以借鏡的寶貴資料
想被成功地選舉為IEEE Fellow,所要強調的不見得是已經發表的SCI論文數目;而是要多注重於幾個關鍵項目,例如:個人最突出的『成就』(accomplishment)、對學術圈的『貢獻』(Contribution)、對產業界的『衝擊』(impact)、在學術會裡的『可見度』(visibility)、還有個人在國際研究人員裡的總體『排名位置』(ranking)。
IEEE工業電子學術會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的終生會士 (Life Fellow) Bimal Bose博士熱心地撰文詳細介紹如何準備、與如何進行提名作業的各種注意事項、以及成功策略(參閱「How to be an IEEE Fellow?」)。文中的第一張圖,特別把IEEE Fellow的『選舉』(election)流程畫出來。
該文寫得極為恰到好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Bimal Bose博士對於背書者(Endorsers)的角色沒有認識透徹。所以在第二頁描述Endorsers的部分,清描淡寫地帶過;而且還錯誤地使用optional以及unnoticed字眼。在第一張圖裡,也有錯誤需要更正。正確的流程是:推薦表Nomination Form一份會送到「學術會審核委員會」;還有,背書表Endorsers Form是送到「學術會審核委員會」,而不是送到總會的Fellow Committee。該文在背書者角色的誤解,很可能是受限於IEEE工業電子學術會(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與其他學術會在運作上的差異性。
實際上,三位背書者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背書者們可以直接幫助提名者來共同影響「學術會審核委員會」的排序決定。一位被提名人(也就是選舉中的候選人)如果被「學術會審核委員會」排在很前面的有利次序,就如同在政治選舉中獲得主要政黨的大力提名與贊助,對於選舉的最終結果是有極大助益的,幾乎是十拿九穩的。
5. 中途充電站、或終點站?
有些人對於IEEE Fellow的認知與「學術會」當家主政者,有很大的出入。他們以為:「辛苦了半輩子,也在學術期刊、國際會議發表了數十篇SCI論文,總該可以換個IEEE Fellow來當;然後在自己校內、或者在國內做一些比較輕鬆愜意之事」。這像是把IEEE Fellow 當作終點站,拿到之後要好好地喘一口氣,然後退居第二線。
相反的,「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會認為,選舉新的IEEE Fellow就要選出充滿朝氣熱忱、正可以代表「學術會」在國際上來擔任更重要的工作、來實踐更多嶄新的建言與創意。「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期望新的IEEE Fellow以『充電站』精神再出發,可以飛得更高、更遠,以後在國際學術以及專業領域做出更大的貢獻。看來,『充電站』與『終點站』的對照,是有著極大的落差!
認清了「學術會」當家主政者們的期望,就比較容易理解「學術會審核委員會」(Society Evaluation Committee)將如何來審核被提名人、以及如何來排定優先次序。審核委員們如果共同地認定某一被提名人在以後可以在該「學術會」做出更巨大的貢獻、或者可以代表該「學術會」在IEEE總會去爭取更多機會、或者更多資源(譬如大力協助新期刊的成立),這一位被提名人自然會被排在前面很有利的位置。反之,如果審核委員們看不出某一位被提名人以後可以替該「學術會」做出什麼大貢獻,那麼這一位被提名人自然會被排在後面無關緊要、相對不利的位置。
選舉就是要凸顯品牌。要突出自己對IEEE、還有對所選擇的「學術會」有什麼特別的價值?自己要帶領該「學術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新價值?這正是強調『領導力』(leadership),強調如何運用影響力、與競爭力的最佳時機。
(待續)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處長。
陳姵樺博士畢業於台大心理系,目前任教於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