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矽導計劃」簡介

陳良基
以創造臺灣第二次產業躍昇為目標的「國家矽導計劃」,經多時的努力終於啟動了。本計劃經總統府國策顧問張俊彥校長於二○○一年七月向陳水扁總統當面建議並獲得同意,隨後得到李遠哲院長、張俊雄院長及蔡清彥政務委員的大力支持而成型。張俊彥校長隨即召集工作小組,推動各部會配合進行。目前主體計劃:「晶片系統國家型計劃」已經通過國科會審查,即將上路;其他配合措施亦已陸續展開。台大電機資訊學院在這一波計劃推動中,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及辦學績效獲得教育部增額19位教授員額,即日起將開始招募人才;相信不久的將來大家就會看到這批新血輪的成績。
為凝聚更多力量,共同為臺灣產業的未來打拼;身為工作小組的一員,在此為大家簡單介紹「國家矽導計劃」的內涵。「國家矽導計劃」的英文名稱為Si-Soft,從字義上看來就是要以今日臺灣矽製造業在Si-Hard的產業基礎上,增強在設計及系統研究的實力,使產業結構及產值貢獻,從今日的Si-Hard走向明日的Si-Soft。
台灣產業未來的希望在於建立以設計與創新價值為主體的新興產業;先逐步累積核心競爭力,進而發展以智財、設計、軟體及系統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如光電、通訊、資訊等;最終的目標為建立以臺灣IP為主體的新市場。除帶動國內新的產業發展,並以全面設計服務環境吸引國外廠商來台灣開發產品,以擴展國內製造業的力量到設計服務業。
我國半導體產業整體基礎雄厚,其中晶圓代工業名列全球第一,並已建立紮實的 0.13 微米單晶片系統製程平台,90奈米技術亦已發展中。IC 設計業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設計能力堅強,人才充沛。IC 封裝業全球排名第一,IC 光罩與測試業亦深具基礎 ;設計服務、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業、矽智財(SIP)則一應俱全。推動「國家矽導計劃」的目的就是希望改變過去以製造為核心的思維,產生以SoC的設計創新與知識經濟為主體的璀璨前景。「晶片系統國家型計劃」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到五年間為台灣建立豐富的矽智財(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 SIP)、整合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 (EDA),提供優良的設計環境供全球客戶使用;使台灣能在製造利基上繼續發揮,同時再開創出新的設計優勢,達到垂直整合的效果;從而在世界半導體、資訊電子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在規劃構想中,最關鍵的三個要素是人才、技術和環境。在人才培育方面,主要由教育部負責。以「國家矽導計劃」的預期產業規模而言,每年約需2萬名高級工程師,其中包括至少2000名高級IC設計工程師;目前全國各大專院校的培訓容量顯然不足,因此教育部除專案在電子、電機、光電、通訊及資訊領域每年增加25位教授員額外,另每年提撥60名教授員額,以廣邀SoC設計專長的教師,培育未來所需的SoC高級設計工程師,為發揮群聚效益,此60名員額將以SoC設計及其所需之光電系統、通訊系統或Embedded Software專長為限。在技術發展方面,主要由國科會及經濟部負責推動,包括前瞻產品設計、EDA平台開發、SIP核心模組發展及新興產業技術開發。目標是為建立全球共通的臺灣設計平台服務產業、建立全球獨一的IP Mall、推動兆元級產業。環境方面則由經濟部主導,除提供數十億科專經費外,並設置國家SoC/IC設計園區,協助整合EDA、SIP、Design Service、Fabless等公司進駐;使臺灣成為創意及設計的知識島和Silicon Solution Island。
「國家矽導計劃」若能具體推動相關載具產業,如矽智財、IC 自動化設計平台等的投資額為100億,估計至二○○三年即可引導出IC 設計產業 1,000億的投資;至二○○五年單晶片系統設計產業即可有一兆產值的規模;至二○一○年所有關聯創新產業如光、電、網、資、通等的產品的產值可望高達十兆元,同時將可直接或間接創造電子、電機、電信、電控、化工、材料、物理、化學、機械、土木、生醫等 20萬人的就業機會,其中 10萬人為工程師。另期望在公元二○二○年時,臺灣能有5項以上年產值達千億元的Killer Application產業、30件以上明星級的IP產品,每件年產值百億以上。
「國家矽導計劃」是電子、電機、資訊人才報效國家社會的另一次機會,期待海內外臺大人能踴躍參與計劃,尤其更期待我台大電機系友共同為人才培育及前瞻技術發展貢獻心力。

從3G到B3G-淺談行動通訊技術走向

蔡志宏
二○○○年四月,英國政府完成了第三代行動電話五張頻譜執照的拍賣,並獲得總計達224億英鎊的決標價金。此一天價十足震撼了全球整個電信事業,也激起其他經濟、金融等領域專業人士甚至政府的高度興趣,使得其他歐洲國家競相投入3G執照釋出。但是3G執照的拍賣隨後也引發了一連串骨牌效應,使許多電信公司的股價一落千丈。許多電信公司一再延遲3G網路建設,也激起大家對3G技術或服務的疑問。
而在亞洲,日本NTT DoCoMo則在一片質疑聲中領先全球開始第三代行動通訊服務的試用,希望在繼其極為成功的i-mode行動上網服務之後,以WCDMA技術推出所謂FOMA的第三代行動網路服務,並在二○○一年底正式推出一般商業服務。台灣則於二○○二年初經過180回合完成3G執照競標,總標金近490億新台幣,顯示產業界的審慎和樂觀。
3G技術服務及應用是否真有如NTT DoCOMo,或其他電信大廠如Nokia、Ericsson、Qualcomm所描繪的美好遠景?對於行動電話服務及手機製造兩個領域均有高度成長的台灣而言,不論在產業投資、研發方向及電信政策決定上務必要有更精確地掌握。
本人有幸在二○○○年三月獲邀參加交通部電信總局的「第三代行動通信業務開放規劃小組」,與電信業其他專業先進,共同探討3G發展方向相關政策建議。此一小組在本系吳靜雄教授的召集下,已順利完成3G發照的多項政策建議,對3G技術引入台灣的適當性、3G技術及使用頻譜之可行性也達成一致的看法。小組並建議在國內同時釋出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及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的頻譜,並提出3G網路建設時程高度彈性化的建議。
根據本人綜合許多專家的觀察,發現雖然3G國際標準IMT-2000文件中訂有五種空中介面,但是在3G標準TDD頻譜中,目前唯一之主流技術仍為歐規的WCDMA;而美規系統中的cdma2000主力產品短期內仍在800MHz (非國際3G標準頻段) ,但經過一段演進過程應該可衍生出各種新模式如 1x RTT EV-DO/DV等。未來二者的市場規模雖然仍難預料,但應該明顯領先於其他3G中的FDD技術。至於屬TDD頻段技術的3G服務,預期時程將比FDD延遲至少二至三年才有可能在國際上看到;而這也是國際上3G頻譜拍賣對TDD頻譜價值一般均較不重視的原因。因此在我國許多廠商與大陸電信業者進行合作發展屬於TDD技術的TDS-CDMA時,這代表另一種優勢與風險。其優勢是全世界的TDD技術均較晚成型,包括歐規TDD模式之WCDMA,故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其風險是FDD模式之WCDMA及cdma2000已成為主流,故可能在市場佔有率上僅在少許區域可能具有優勢。
到目前為止,國內對3G技術持續投入研究已有一段時間,特別在經濟部無線推動小組海外顧問群的協助下,早已規劃出我國發展3G技術的藍圖;正由各科專單位,如工研院電通所、中科院等單位依其規劃投入研究。其主要發展方向仍在WCDMA,符合全球3G技術趨勢。雖然我國大多數行動通訊製造業仍在GSM/GPRS手機領域,但WCDMA技術研發確已有起步,並有朝向基地台及手機,或各種communicator同時發展的趨勢。
最近國內外對行動通訊技術研發的方向,已經逐漸重視Beyond 3G (B3G)技術的研發。國外大廠投入此一領域的原因,是為順利讓3G演進到4G而做準備。國內發展的原因是有鑑於我國在較晚階段才投入2.5G、3G領域研發,其中許多關鍵技術及IPR早已為外國大廠所掌握。若要在第四代行動通訊,或目前暫稱為B3G的超越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中取得一定優勢,則有必要現在就開始投入。以國際無線電會議(WRC)在二○○六年WRC大會才預備確定4G或B3G頻譜的時程而言,我國科專研發單位及廠商若現在投入B3G相關關鍵技術,包括Software Defined Radio、異質多接取網路(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B3G元件、開放式服務平台(Open Service Platform)、Location Based Service等,相信對我國無線產業發展應有深遠之影響。目前國科會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已著手規劃研究方向,並且已開始派員參加相關論壇(World Wireless Research Forum, WWRF)。由於國際上電信大廠早已瞭解其3G設備及服務功能並不能完全滿足原定的IMT-2000理想目標,尚無法讓全球行動通訊使用者完全自由高速上網。為協助現有3G演進到將來真正的4G,提供前瞻研究及規格討論的空間,WWRF論壇之出現也就不意外了。
從3G到B3G,從對行動通訊遠景的高度期待到實務地投入研發,代表了過去一、二年間電信業的自省。相信全球及我國電信產業也不會停留在目前的GSM/GPRS技術太久,只是在優勝劣敗的激烈競爭下,誰是未來市場的領導者還有待觀察。
註: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電信工程所教授,同時為國科會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成員。(http://www.ntpo.nsc.gov.tw)

張立綱院士

江簡富
張立綱教授,一九三六年出生於河南省焦作縣。抗戰期間,隨家逃難奔波於大陸西南後方。勝利後,父親不幸早逝,與母親及四兄妹於一九四八年到達台灣,就讀於台中第二中學。一九五三年考入台灣大學電機系,主修電力工程;曾夢想將來能回到從未去過的東北老家,在小豐滿發電廠工作。一九五七年台大畢業後,經過兩年的空軍預備軍官訓練及服役,於一九五九年赴美國留學。一九六一年獲南卡羅林納 ( South Carolina ) 州立大學電機系電子學碩士,一九六三年獲史丹福 ( Stanford ) 大學電機系固態電子學博士。
旋即進入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在紐約州約克鎮成立不久的華生研究中心 ( Watson Research Center )。在那活力充沛、自由而富足的研究環境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科學家們切磋共事近三十年,從事半導體的研究工作。歷任分子束磊晶部經理(一九七五至一九八四年)及量子結構部經理(一九八五至一九九三年),研究領域也漸由電子器件轉為材料測製及物理特性方面。曾於一九六八至一九六九年至麻省理工學院任教。
一九九三年春,張教授離開工業界,投身教育,應聘擔任新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一九九八年返回台灣半年,加入中央研究院,負責籌畫成立「應用科學及工程研究中心」。重回香港科大後,擔任學術副校長,主掌教務及科研;同時任科大講座教授、物理系及電機電子系教授。二○○一年起,轉任榮休科大講座教授、理學院及工學院兼任教授。
張教授於一九七四年首先研製出半導體量子阱及超晶格結構,並觀察到其中的量子效應,為半導體科研工作開闢一嶄新領域。在其後的二十多年中,這一領域得到積極的發展;不僅成為物理、材料及電子多學科的前瞻研究領域,同時也擴展及機械與生物系統方面,目前統稱為奈米科技。張教授也一直參與這一領域的研發工作,並做出重大貢獻。他的成就得到科技界的肯定,屢獲殊榮;其中包括IBM發明成就獎、傑出貢獻獎及總公司獎、美國物理學會國際新材料獎、美國電機電子學會薩諾夫獎及美國富蘭克林學院巴倫坦獎章。張教授也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及電機電子學會會士,並榮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也頒予名譽博士學位。
張教授畢生從事科學研究,他認為高度的興趣及執著的態度是從事這類工作的必要條件。在漫長的研究實驗中,大部份是不成功的。雖然少數的成功結果會帶來喜悅與滿足,但往往也很短暫;因為同時又在進行或計畫下一個實驗工作。所以說科研生活常常很辛苦且令人沮喪。一個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必須對科研的本身有熱忱和興趣,而非只著眼於研究的成果與可能帶來的榮耀;否則工作既無法持久,也難取得重大的成就。
張教授覺得研究工作成功的另一要素是長期不懈的努力。一般人常說成功是七分努力和三分運氣,但什麼是運氣呢?運氣其實就是對機會的掌握,在一刻間做出正確的抉擇。每個人在工作當中都會遇到很多的機會,但只有時時努力的人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瞭解他研究領域的發展與趨勢;當機會來臨的剎那立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而緊緊地抓住它。其實不僅是科研工作,在人生其他的環境與際遇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 2001-5-1 江簡富邀稿,2001-5-14 張立綱教授提供資料,江簡富整理初稿,
2001-12-21張立綱教授校對。)

劉兆漢院士

江簡富
劉兆漢教授為湖南衡陽縣人,一九三九年在大陸出生,一九四九年來到台灣。中學就讀於師大附中實驗班,一九六○年台灣大學電機系畢業。服役後於一九六一年赴美國布朗(Brown)大學進修;一九六五年獲博士學位後,即任教於美國伊利諾大學(UIUC)。
劉教授唸師大附中實驗班時,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得以廣泛接觸新知識。其母親畢業於師範體系,特別重視子女的語文能力。劉教授喜歡運動,對打籃球特別有興趣。師大附中畢業後保送進入台大電機系。認為在台大電機系所學的課程中,影響最大的是大一、大二所學的幾門基礎課程,如微積分、力學、數學、普通物理與大一的英文。就讀於台大時,同學與老師間的互動不多;劉教授每天輒花很多時間在圖書館的參考室裏,與不同系所的同學討論或閒聊;日後深感受益於此種同儕之間的互動。在周遭都是優秀同學的環境中,能夠應付自如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足以讓人建立自信;能依照自己的想法走出一條路來,就是一件很成功的事。這種自信心的養成使劉教授在往後的生活中能夠抱持對人寬容、包容的態度。在做任何事的過程中,不要太計較誰的功勞及貢獻;應當瞭解事情做成功時,絕對會有足夠的榮耀讓眾人分享。
在美國求學時主修電機,但是所修課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物理及應用數學的課。跨領域學習的習慣,奠定劉教授學術研究的基礎;因為從其他領域產生的刺激與交流常常會激發出一些新的構想。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基礎打得穩,把自己接收知識的視野放寬的話,當機會來臨時會比別人容易掌握。
劉教授獲博士學位後的廿五年裏,專注於學術工作。雖長年任教國外,卻時時以國內人才培育及太空科學發展與全球變遷研究為懷。於一九八一及八九年曾兩次返國,分別應聘國立台灣大學及國立中央大學講座教授,積極推動我國參與世界性的日地物理、太空科學及全球變遷等研究計畫,以提昇我國的研究水準及學術地位。劉教授於一九九○年八月辭去伊大教職,返國應聘國立中央大學校長迄今。
劉教授自接掌國立中央大學十年以來,務實地奠定中大的各項發展實力。由於因緣際會,中大在台復校與一九五八年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全世界所有國家參與的「國際地球物理年」計畫有密切關聯。劉教授善加利用中大本身在這方面的歷史、傳統與國際的發展情形,開發出中大的特色;目前已有多項特色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更以跨領域的合作方式,提昇研究與教學品質;對於培育中大學生全方位的專業能力也著力甚多,為此自感欣慰。
劉教授在太空科學、電波傳播、通訊遙測等學術領域裡有卓著的國際聲譽。在極高頻雷達應用上有數項突破性的貢獻,並且首創利用衛星訊號以斷層掃瞄的方法研究電離層物理。發表學術性論文一百六十多篇,曾獲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學會(IEEE)傑出成就獎及榮譽會員(Fellow)榮銜。於一九八一年起擔任國際科聯(ITU)-日地物理科學委員會秘書處秘書長,並於一九九四年六月起獲選為委員會會長;對推動全球各區域日地能量關係、太空科學及全球變遷等研究,有卓越的成果與貢獻。同時也參與各地學術團體,並於一九九八年七月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目前並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及太空科技推動指導小組委員。
劉教授談起將近三十年前,美國卡內基高等教育委員會提出大學教育的目的為:培植個人才能、幫助經濟發展、促進健全的政府、提供社會服務、從事研究創造新知。這些項目在廿一世紀中仍然適合,但它們的內涵及執行的方法則需要新的詮釋。
劉教授認為一流的大學一定有一流的學術研究活動。在廿一世紀中,經濟的成長靠的是尖端的新知,而大學是產生這些新知的源頭。目前學術上重要的發現,大部份都是團隊合作的成果。學術界一定要找出形成團隊合作研究的機制,才能夠增加我們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的機會。
劉教授體認到產業界真正需要的人才不只擁有當時的最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學習、汲取新知、跟上時代。大學要培養這樣的人才,就必需加強基礎知識的傳授。因為大部份新的知識與技術,都起源於某些基礎原理;掌握了基礎學問,就容易在工作中隨時學習新技能。因為資訊科技提供的廣泛功能,使得教授在大學教學上扮演的角色,漸由資訊提供者轉變為促進同學學習的顧問;教導學生如何將在網路上取得的資訊,整合成為可用的知識。培育人才的工作,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同樣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及價值觀的養成。而這些工作需有一群有理想、有能力的學者,在刻意經營的學術環境中追求卓越;一方面創造新知、一方面傳道授業。
劉教授認為國際間一流大學成名的最基本策略就是發展特色。任何一所大學要建立特色,必須滿足兩項先決條件:符合學校的傳統及具有前瞻性。中大推動的教研特色有:整體大環境及永續地球、資訊科技及通識教育。中大在台復校係由地球物理開始,歷年來自然形成以地球科學、環境科技為主軸的發展背景。這個特色的建立,也可以提供全校其他領域師生們在工作及生活上,具備了如何共同營建永續地球所需的基本知識。同時中大十分重視全校資訊教育及應用的普及,尤其在遙測、地震及防災、地理資訊管理及遠距教學等項目上,這兩項中大推動的特色互補互進。當特色在校內建立而後生根,與此特色相關的一些工作將漸漸在國際學術界受到肯定。這對於整個學校來說,會產生一種向上、向前的動力,並擴散到其他領域中。透過這種互相帶動的方式及步驟,就能漸漸將一所大學帶向國際一流的境界。
劉教授在中大十分重視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目的為使同學在專業知識的吸收外,有充份的機會汲取人文、社會、生物及科技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如果我們不能培育出眾多富有人文素養、法制精神及社會公義的專業人才,從而形成健康的社會風氣,則知識經濟除帶給我們經濟成長外,也會帶來社會的不安。
劉教授深信教育的專精與博雅應該相輔相成,希望培養出一種有文化氣質、人生情調、社會關懷、科學認知、並且有生命意義的生活方式。他認為廿一世紀中人類面對的問題以及發展的機會,幾乎都是跨領域、甚至跨文化的。大學應該開始培養能在多領域、多文化的工作環境中應付自如,且能解決跨領域、跨文化問題的人才。一個完整的大學教育要讓學生自由發展,眼光放遠到整個人類進展上,並加強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能力。思想要開放以接受新的事物;這個態度十分重要,但是必須要多讀書。
( 2001-5-1 劉兆漢教授提供資料,江簡富整理,2001-12-20劉兆漢教授校對。)

郭德盛教授及陳茂盈先生榮退茶會

撰文:江簡富(台大電機系暨電信研究所教授)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十點,郭斯彥主任在電機系142會議室舉辦茶會,歡送郭德盛教授和陳茂盈先生榮退。教師及員工同仁出席非常踴躍,會議室座無虛席。同仁們充分利用這個場合,表達對郭教授和陳先生的敬意與祝福。茶會進行到下午一點,同仁們才盡興離席。謹摘要記錄茶會間同仁們回溯的點滴,以為紀念。

郭德盛教授於一九三八年一月八日出生於台灣,一九六○年台大電機系第一名畢業,服完兵役後回本系擔任助教。郭教授在任職期間兩次出國進修:於一九六三年到荷蘭Philip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Studies研習數位計算機一年;一九六六年赴美進修,並於一九六七及七○年分別獲得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電機碩士及博士學位,隨後於一九七○年到美國德州農工(Texas A&M)大學電機系擔任訪問助理教授。

郭教授於一九七五至八一年擔任電機系主任。期間延攬學人回本系任教,協助同仁出國進修,為同仁爭取空間、設備及經費,不遺餘力。自一九七五年起即開始規劃籌建電機新館(現在的電機二館);經多年的努力,終於在一九八一年暑假獲得校方將電機新館第一期建築經費以第一順位編入本校送教育部的預算之中。為加強研究所的教學及研究,將研究所分成四組招生。積極改善教學、研究設備:曾獲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資助,建立設備充裕的電子實驗室;獲國科會大力支援,積極推動微處理機應用的研究;獲教育部補助,並獲得學校配合款,購置VAX780計算機。並於一九八○年由本系自籌70多萬經費,重點支援電波組建立小型微波無反射實驗室 (mini anechoic chamber);設置於現在的土木工程系館二樓,進行天線輻射、散射量測等研究。

郭教授在系主任任內與李學養教授共同規劃資工系的成立,後來李教授受聘為資工系第一任系主任,此為資工系和電機系的淵源之一。

郭教授溫文儒雅、秉性厚道,與同仁及學生相處融洽;凡事以身作則、不苛求別人;對學生非常寬容,經常給學生表現或補救的機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對同仁和職員的昇遷與生涯發展也很重視。郭教授很樂意為學生在系上爭取經費及空間,但也不過度勉強而產生爭執。

郭教授任教電機系三十多年,深切體會其間的重大變化,並以電機系的進步為榮:一九六○年代,土木、機械、電機、化工四系共用目前的土木工程系館,電機系能使用的空間不到四百坪,到目前本系空間已擴充到約五千坪。一九六○年代,教學、研究設備甚為簡陋缺乏,目前則已相當充裕。近二十年來,師資陣容大幅提昇,教學方面有很優異的表現,研究方面也有輝煌的成果。早期本系很少發表國際水準的論文,目前同仁們發表的論文,質量皆甚優異。早期本系畢業生在國內求職不易,絕大多數出國進修,並留在國外就業。近年來本系畢業生留在國內進修、就業已佔很高的比例;且系友在國內創業者甚多,對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郭教授於一九八六至九二年擔任台大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任內推動電算中心採購全國第一部超級電腦,並率先推動網路建置。

電算中心早期和資工系共同使用一千多坪的電算中心大樓,相當擁擠。郭教授遂和當時的資工系主任林逢慶教授合作,共同提出新建築案;並獲當時任職教育部科技顧問的張進福教授協助,得以順利進行資工系館一期工程,並使電算中心得以使用電算中心大樓的大部份空間。

郭教授於一九九三至九六年擔任本校教務長。一九九四年新大學法通過,學校內部修改組織章程;郭教授獨具眼光,在教務處設立資訊組以建立教務處業務之管理資訊系統,後來發揮很大的功能。

郭教授對工程發展有先見之明:早期從事控制系統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為國內控制界最受尊重的前輩之一;領導張帆人、傅立成、馮蟻剛、張時中、陳永耀等控制組相關教授長期執行中科院大型計畫,與中科院奠定良好的合作關係。郭教授在國內最早推動資訊工程學系的成立;近期則致力於生物醫學工程的研究,推動成立本系醫工組,協助台大醫學工程中心的學術研究,並於一九九八年接受台大醫工所的合聘。

郭教授於二○○一年十二月二日榮退,並獲聘為本系兼任教授。郭教授曾發表一百多篇期刊論文及一百多篇研討會論文,並榮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優秀青年工程師獎、中山學術著作獎、中國工程師學會論文獎、教育部傑出研究獎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榮譽。

陳茂盈先生於一九六九年進入台大,並於次年進入電機系服務。歷任助理技術員、技術員、技佐、技士、技正等職位,協助歷任系主任處理總務、財務等庶務工作,條理井然、帳目清楚;深獲郭德盛、于惠中、陳俊雄、張進福、吳靜雄、李嗣涔、許博文、貝蘇章、王維新、郭斯彥等十位系主任的信任與倚重。陳先生於一九九六年當選為優秀公務人員,並於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榮退。

( 2001-12-26江簡富記錄整理,2002-1-21郭德盛教授校對。)

1960級四十週年同學會(一)(續)

由於IC製造工廠內空氣淨度要求非常高,大夥兒只能在有色的落地窗外觀看內部人員的作業情形。隨後在公司的門口照像留念,離開矽統科技時不小心把胡北山夫婦放鴿子了;原來他們還在一號未出來,只得再回去載他們了。
其次參訪嘉信光電,該公司是由我們光電權威及專家黃呈嘉博士所創設的。黃博士曾在美國Bell Labs. Murray Hills 工作,後來轉到HP;於八○年代在新澤西州先後創設兩家光電公司,對雷射二極體的磊晶技術甚有獨到之處。在六、七年前金土把他從新澤西州禮聘回國,在電信研究所擔任光電計畫的特別顧問,報請行政院特別核准原薪聘用。他設立無塵室,指導特殊研究計畫及產品,像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參加美國Fermi Labs.所需的光電轉換器幾百套,都是經由他指導完成,可以說貢獻卓著。可惜公家單位的作法不夠彈性,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據說國內傳統產業開始給他四億元資金,在新竹科學園區創設了嘉信光電,先是生產雷射光筆(Laser Pointer),後也計畫產製傳輸用發光器,及醫療用雷射。我們去參觀時他說他的公司已經被美國Luminace公司所併購,並答應他們繼續服務三年。我們在聽完了簡報及透過窗子可以看到裡面操作的情形,當然最好的紀念品是雷射光筆了。晚上是由黃呈嘉博士在我們住的煙波大飯店請大家吃飯,席開四桌;又吃又喝的,可說賓主盡歡。主人黃博士在晚上請完客後,次日即欲赴美,而吳昭明及黃定雄兩位同學也來參加晚宴,但不能隨隊南下到溪頭及墾丁。大夥兒在酒醉飯飽之後,仍然忘不了盡情的唱卡拉OK,直到十一時才結朿一天疲憊的行程。
四、 第三天以後赴溪頭及墾丁並住宿高雄
由於付梓在即,以後的行程容後再補續集,敘述金土一路掛急診的事:到了墾丁居然坐上輪椅,而且被迫搭飛機先回台北處理心血管堵塞,做了心導管汽球擴張術。除了吃得太好以外,太累是不爭的事實。欲知後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961級四十週年同學會

葉玉鉉
歲月匆匆,離開被「交流電路」、「電機機械」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日子已經很遙遠了。這次同學會,重新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盛慶?來、白光弘兩位教授,他們很是和藹可親。到底是四十年的光陰,我們已不在是每學期修二十五個學分的年輕人了。
我們這一屆,本地學生有四十餘人,僑生有七十餘人。畢業後,由於背景相近,保持聯絡的以本地同學為主。除了少數幾人留在台灣發展外,其他的同學都去了美國。為什麼這樣做?大概是一窩蜂的順應潮流吧。在洋學校畢業後,除了有幾位早已立定志向,毅然回國服務外,其他的人,都在美國定居下來。值得一提的是,竟然有十二位同學加入了IBM。不知是IBM慧眼識英雄,還是我們同學一窩蜂的習性未改。
同學們除了六人在教育界外,其他都在工業界工作。創業的雖然不多,但卓然有成的卻也有幾位;尤其是潘精中的成功,讓我們大家都分沾了他的光彩。據可靠研究,絕大多數同學們的資產雖然都微不足道;但平均下來,每人的資產在全盛時期居然高達美金七千萬元;大概也可以同電機系其他各屆系友們一較長短了。至於電機本行的研究工作,我們已有五位同學獲選為IEEE Fellow。
在畢業三十年後,從一九九一年起我們有了第一次的同學會;以後每三年一次,從一九九七年起改為每兩年一次。來日無多,看來不久就得改為每年一次了。每次在美聚會,總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參加。這一次在台灣舉行,雖然受到九一一的影響,仍然有二十位同學參加;可見同學會的吸引力仍然不減當年。
在台灣的同學們,為了四十年的聚會,由吳鐵雄主持,王水海、徐振方、蔡式生協助,不厭其煩每月開會;全部行程都用工程人員零缺失的精神,預習了一遍。使得我們四天的聚會,完滿無瑕。從美國回來的同學,除了享受到溫馨的友情外,也喚起了難以為繼的恐懼感。
十一月十二日回到母系,二十位同學和眷屬浩浩蕩蕩地從福華會館出發,沿新生南路、穿過椰林大道,迆邐來到了電機資訊學院。熟悉的景物,勾起了以前騎車遨遊的回憶;一幕幕往事,不由得浮上了眼前。大紅的橫幅「歡迎一九九一年畢業班同學」又把我們帶回了現實。郭斯彥主任熱情地招待我們,並為我們詳盡地介紹了母系的發展以及今日的盛況,讓我們也與有榮焉。過去台北三省中多年的情結,也在郭主任的入學生原畢業中學報告表中煙消雲散。如今建國中學居然佔有了過半的新生名額。何崇文同學聽了報告後,對我哈哈大笑,總算報復了當年在柏克萊人單勢孤,被附中同學逼寫不該誤入建中的悔過書的恨事。連萬年班代施超(成功中學)如此能言善道的人,也啞口無言。如果是二○○一級的話,施兄的寶位恐怕已經是建國中學的了。
在一頓豐盛的午餐招待後,我們參觀了母系各研究所,也見到了世界級的總圖書館。稍後李嗣涔教授熱心地向我們介紹了特異功能的研究。這是一個自有人類以來就引人興趣的題目。雖然爭議仍多,我們卻衷心祝福他能有突破性的貢獻。
十一月十三日,我們開始了三天的旅遊參觀節目。觀光為名,同學們聚在一起,天南地北,插科打諢,調笑譏諷才是聚會的真正目的。從故宮到陽明山、淡水。又從台北南下參觀了靜宜大學、霧峰地震展示館、日月潭、暨南大學,盡興而返。李家同盡心盡力,讓我們在靜宜和暨南得到了精彩的簡報,也為此行加上了一些書卷氣息。這次同學會在朝桂餐廳由台灣同學招待的惜別宴後,圓滿結束。兩年後,西雅圖再見。

1962級四十週年同學會公告

黃于倉
諸位62級老兄 :
從兩年前,60級的學長們創下了先例,去年61級的學長跟進,今年輪到我們了。回母系來做一個40年的Reunion吧 ! 按美國標準65歲退休,今年是最後一次的Decade  reunion before retirement ! 是不是該好好辦一辦呢?
弟當年領先回母校做助教,這次又誤打誤撞的回到學校的旁邊,做遊方和尚的顧問工作。於是和現在的系主任,郭斯彥教授聯絡了,希望大家支援我,回台灣來做40年的Reunion。
至於日期最好是在元月底以前,大家提出一點意見。(去年61級是在9月,前年60級是在11月辦的)。
有任何建議請與以下兩位聯絡,謝謝。

弟 于倉 敬上
91.01.22

賈永如 助教
02 – 23635251 # 159
傳真 : 02-23671909 or rose@cc.ee.ntu.edu.tw
02-23638247

趙芳婷 小姐
02 – 25918706
傳真 : 02-25918717
tina@kalem.com.tw

第3期 動態報導

捐款芳名錄
捐贈人 畢業年份 捐贈金額
黃盛昭 1960 US$1,000
袁漢宗 1960 US$1,000
吳小儉 1970 US$100
侯清雄 1971 NT$2,200
陳政偉 1973 US$1,000

  • 台大電機之友配合學校會計制度修訂,自即日起更改帳戶名稱為
    (91F002) 電機系系務發展基金。

研討會訊息
Globecom 2002, Taipei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為IEEE所屬第二大Society,全球會員有6萬多人;它每年有兩大flagship conferences:在5、6月間舉行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ICC)及在11、12月間舉行的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Globecom)。除了有十餘個平行的Technical Sessions發表技術論文以外,這兩個大會中也同時召開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的所有行政工作會議,例如President所主持的Board of Governors meeting、VP-Technical Affairs所主持的Technical Activities Council meeting、二十餘個Technical Committee Chairs所主持的Technical Committee meetings、Director for Journals所主持的Journals Board meeting、VP-Membership Development所主持的Membership Development Council meeting等,故這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幾乎全數到齊。在1998年雪梨召開的Globecom ‘98中,本系李琳山教授、吳靜雄教授、陳光禎教授代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成功地爭取到台北主辦Globecom ‘02的榮譽,當時中華電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所承諾的全力支持也是爭取成功的關鍵之一。2002年恰逢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成立五十週年,ICC ‘02將在IEEE總部所在地的紐約市舉行,而Globecom ‘02則在地球對面的台北舉行,更能彰顯這個學會的全球性。本次大會將由全國各單位協力共同主辦。大會日期為今年的11月17至21日,相關資訊請見網址:http://www.globecom2002.com/

系友獲獎報導

  • 盧超群博士(1975年電機系畢業,鈺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榮獲九十年度「新竹科學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獲獎產品為EL7300液晶顯示控制單晶片。

同仁獲獎報導

  • 李嗣涔教授榮膺IEEE Fellow
  • 楊志忠教授榮膺OSA Fellow
  • 郭斯彥教授榮獲Best Paper Award of “IEEE 2001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pendable Computing”
  • 陳良基教授指導DSP/IC設計實驗室成功開發 JPEG coder,技術移轉至創意電子,每月量產超過50萬顆;並獲得經濟部第八屆「產業發展創新研究獎」。

同仁動態

  • 劉深淵教授指導學生團隊參加Start-Up Asia獲第一名,並榮獲總統召見表揚。
  • 陳良基教授獲邀擔任 “Proceedings of IEEE” 期刊2002年之編輯。
  • 電機系新聘林宗男助理教授,二○○二年二月到任。

學生獲獎報導

  • 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舉辦 “DSP and Analog Challenge 2000”:江秉翰、陳摘文、林宜學、黃英慈(陳光禎教授指導)以「一個速率適應性的OFDM高速收發器」為製作主題,在全球二百四十一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亞洲區冠軍;並應邀至TI總部與歐洲冠軍和美洲冠軍進行最後總決賽及頒獎。該隊為三隊中唯一全數由大學生組成的隊伍,證明台大在通訊及訊號處理教學研究的世界一流水準。
  • 90年度中華民國資訊學會最佳碩博士論文獎:蘇銓清榮獲佳作(郭斯彥教授指導)。
  • 中華民國物理學會優良論文獎:黃英傑榮獲佳作(孫啟光教授指導)。
  • 光電所石清文及陳彥宏榮獲「台灣國際航電獎學金」。
  • 中央廣播電台「大專盃英語演講比賽」:電機系二年級林澂榮獲第三名。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九十年度「青年論文獎」獲獎名單:

名次 得獎學生 系所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第一名 林崇勳 電機所 劉致為教授 超薄氧化層電性分析與增強可靠度之氚製程研究
第二名 徐紹文 電機所 雷欽隆教授 條碼化數位浮水印之演算法設計
第二名 朱士維 光電所 孫啟光教授 新型多模態非線性顯微術之原理及應用
第三名 王逸竹 電機所 陳良基教授 MPEG-4形狀編碼之硬體架構設計與實現
第三名 曾志光 電機所 賴飛羆教授 應用於安全群播環境下金鑰管理之新架構
第三名 張景程 電信所 鄭士康教授 多層次次網格架構二維時域有限差分法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年度碩士論文獎獲獎名單:

得獎學生 系所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林崇勳 電機所 劉致為教授 超薄氧化層電性分析與增強可靠度之氚製程研究
王逸竹 電機所 陳良基教授 MPEG-4形狀編碼之硬體架構設計與實現
蘇柏青 電信所 鄭士康教授 整合式音樂辨識系統
張永昌 光電所 彭隆瀚教授 鈮酸鋰準相位匹配倍頻轉換藍、綠光雷射之研製
陳泰蓁 電子所 張耀文教授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under the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 2001台灣光電科技研討會優良論文學生獎獲獎名單:

得獎學生 系所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朱士維 光電所 孫啟光教授 Biophotonic crystals revealed by a multi-modality nonlinear spectral microscopy
黃約愷 光電所 孫啟光教授 Coherent gain and threshold behavior of phonon lasing in InGaN/ GaN MQWs
許晉瑋 光電所 孫啟光教授 Ultrahigh bandwidth and high power performances of MSM TWPDs at 0.8贡m wavelength
王志洋 電機所 江衍偉教授 Numerical calculation on band structures of photonic crystals
時定康 電機所 林浩雄教授 Strained InAsN/InGaAs/InP multiple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for mid-infrared lasers grown by GSM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