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 動態報導

[第11期] 動態報導

重要公告—尋找失聯系友
為加強系友間的聯繫,敬請系友們提供個人的更新資料、貴班通訊錄或在貴機關行號服務之系友名單及通訊錄,以使系友資料庫更為完善。謝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同仁獲獎
傅立成教授、 陳銘憲教授榮膺2004 IEEE Fellow及孫啟光教授榮膺美國光學學會 (OSA) Fellow,特此恭賀。目前電資學院教師榮獲共十七位IEEE 及OSA Fellow,遠超過國內其他大學如:交通大學僅十二位,請本系同仁繼續努力維護優良傳統。
郭正邦教授、王暉教授、林清富教授、劉致為教授等四位教師榮獲「國科會九十二年度傑出研究獎」,特此恭賀。上述全國傑出研究獎今年有九十八位,台灣大學共佔二十四位。
傅立成教授榮膺IEEE-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之”Distinguished Lecturer” (2004 ~ 2005),將獲邀至各地演講並開授短期課程,特此恭賀。
廖婉君教授榮獲2003 ACM李國鼎青年研究獎,特此恭賀。
陳銘憲教授榮獲 2003 李國鼎穿石研究獎,特此恭賀。

學生獲獎
吳安宇教授指導本系簡嘉宏,趙之昊,蔡詩蘅,成德鈞,徐榮德五位同學,參加「第一屆全國SOC系統晶片設計比賽」,榮獲軟硬體發平台組優等獎,特此恭賀。
電機系高奕豪同學參加「2003 ACM 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榮獲亞洲區高雄分站第二名,並將於明年代表參加世界賽,特此恭賀。 
光電所陳介偉同學及電子所黃朝宗同學榮獲本學年度第二屆聯發科技獎學金,特此恭賀。

系友獲獎
1971畢業系友呂榮聰先生榮膺2004 IEEE Fellow,特此恭賀。

一九六五年畢業同學返台小聚

[第11期] 同學會記實 — 一九六五年畢業同學返台小聚

趙榮耀

偶然看到「台大電機之友」報導學長們畢業四十年返校聚會,便會想到也快輪到我們這一班了。自從二○○二年在矽谷工作的程宇平同學首先透過Yahoo網路建置我們這一班的通聯團體後,疏於聯繫的同學們也漸漸透過Yahoo網路在中、美、台、港四地間閒話家常、縱論世界大事、熱辯兩岸發展。同學之間雖身在天涯之遠,猶如咫尺之近;感謝Cyber World之便,讓我們宛如回到恰似昨日在台大上課時互相吹牛討論一樣的場景。截至目前為止,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每日皆可經由e-mail瞭解其他同學在做些什麼事、看了那些電影、升格做了阿公、到那裡去遊玩、發現了什麼新點子等等;固有天下大事,也有不少雞毛蒜皮的人間小事。

二○○二年底,我們班上一枝獨秀的班花李珠在網路上告訴大家,她要在二○○三年十二月返台參加北一女百年校慶;於是筆者就建議她把十二月十日晚上空下來,大家可以小聚,並且建議當日下午也可空下來回台大母系看看。雖然我們這一班有部分同學曾經在畢業二十五年時回台,並與電機系老師馬雲龍、陳俊雄、郭德盛等教授在台大校友會館小聚過,但此後即未聞有班上團體回訪母系。尤其近年來母系發展迅速,更值得一訪。

這個小聚的建議迅獲同學們的支持,在匹茲堡大學的張系國教授最後建議訪問台大之後,共乘捷運往淡水,到「淡水河邊」賞夜景、吃晚飯。接著確定整個行程,小聚就從十二月十日下午兩點半在傅鐘集合開始。

李珠十二月六日就從上海回到台北,是第一位返抵台北的同學,接著張系國、鮑若田也相繼抵台,十二月十日下午三點以前,睽違多年的同學包括李珠、張系國、程宇平、陳茂金、蘇樂松、張拓三、陳科成、王吉森、楊英佑、俞進一、及鮑若田、趙榮耀兩對夫婦,終於在傅鐘前相會,並且合影留念。雖然只來了十二位同學,但有的彼此已分離近四十載;我們的班花李珠,自從畢業後迄未再見的同學至少有一半以上。同學間甚至發生叫不出名字的窘境,但在冬日暖陽下,笑語仍掩不住久別重逢的激動與感動。楊英佑同學找出三十年前曾一度出版過的幾冊班刊影本,筆者也帶了一本一九七五年出版、內有彩色照片的班刊,第一頁彩照就有李珠的倩影,也當場傳閱。四分之一世紀前的彩照及紀事,今日再讀,倒勾起不少往事的回憶。接著我們就順著椰林大道姍姍走到電機新館,門口大紅字高高掛著:「歡迎一九六五年畢業電機系系友蒞臨訪問」;大夥相當感動母系的細心,於是又在很多同學從未見過的系館前再度留下合影紀念。等進入系館,全體坐定下來時,已經較預定行程遲了半個小時。系主任郭斯彥教授為我們做了電機系及電資學院的詳細介紹。離校多年的同學對電機系已發展成為擁有一百位教授的大系,以及與資工系衍生的多個研究所在近年來研究發展上的成就感到驕傲及肯定;更對多位系友在執國內電子通訊產業的牛耳後回饋母系的作法感佩不已。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 (電機系1970年畢) 捐贈的博理館即將完工,明碁電通董事長李焜耀 (電機系1974年畢) 捐贈的另一新館也在規劃中。相信若干年後,台大電機系一定可達到亞洲第一及世界十大的水準,為我國在國際學術界揮出漂亮的一棒。

我們聽完郭主任的簡報後,郭德盛教授、陳德玉教授及電資學院院長貝蘇章教授也相繼來到會場,聽我們一一自我介紹後,表達了歡迎之意。直到下午五點半,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在夜幕中走出校門,往羅斯福路的捷運公館站搭乘地鐵直奔淡水。從海外返台的同學無不對具有國際水準的台北地鐵讚不絕口。六點五十分到了淡水,我們分乘計程車上山到真理街的「淡水河邊」餐廳。在此之前,李子壩、錢元中、于樂平夫婦也已分別趕到;之後,俞進一及張系國夫人也各自抵達,於是一個熱鬧溫馨的同學會便在此原為英國駐華總領事之官邸舉行。依山傍水、庭園幽雅,席間喧鬧有如當年,而李珠特別帶來數隻玻璃「羊雕」(我們這一班大部分屬羊) 要送給最特殊的同學。結果如下:程宇平獲最沒變獎、張拓三獲最遠距離獎 (由紐澤西州回來)、俞進一獲最恭敬獎 (對李珠同學)、錢元中獲最有成就獎,而筆者則榮獲絕「頂」聰明獎。

用過晚餐,餐廳老板特別為我們點燃庭園火炬;新雨過後,難得一輪明月照山頭,晚秋淡水,雖有一絲寒意,但吹不寒同學們心內的感情之火。在相互攝影留念及欣賞淡水河兩岸燈火瀲影後,依依不捨,並相約兩年後畢業四十周年再見,希望到時有更多的同學參加。天下沒有不的宴席,我們沿著淡水小徑慢慢走到河邊,再沿著河邊散步回到淡水捷運站,再各奔前程。

最後,我想改寫李白「送友人」詩,為我們這一次畢業三十八年聚會畫下終點:「草山橫北郭,小河繞淡水,此地一為別,萬里各奔走,浮雲遊子意,明月故人情,揮手各茲去,蕭蕭車笛鳴」。

趙榮耀,電機系1965年畢業,現任監察院監察委員。

木雞到底是??…!!

[第11期] 學生近況報導 — 木雞到底是??…!!

秦紹祁

一、 前言
紀渻子為王養 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達生〉
當初選『木雞』這個隊名的時候,是由我們的博士班學長鄧德雋所提議的,希望組員們稟持著木雞精神,縱使外界有各種情況的變化,仍舊能夠保持自我,以最佳的狀態迎擊各項可能的挑戰,成為真正戰無不勝的木雞。
台大木雞隊的主要成員是一群台大電機系的學生,平常除了在課業上努力外,對於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也有廣泛的接觸。在顏嗣鈞教授的指導協助下,我們決定參加這次的「無線通訊軟體競賽」,並從九十二年五月中即開始進行籌劃,直到八月底完成第一階段的作品並順利通過複賽。
我們在這次的比賽中,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很順利。從決定了參加比賽的題目之後,我們的團隊才真正接觸手機程式設計;也因為對它不熟悉,讓我們在比賽一開始遭遇了不少挫折。一開始選擇開發平台,我們一直猶豫著到底要選C++還是Java來當作我們的開發工具。決定選用Java之後,花了數十個晚上寫出來的程式,卻由於Java環境的限制,而無法在複賽時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水準。經過這次的打擊,隊長毅然決定更改我們的開發平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不停的追縱最新的產業消息,嘗試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藉著每次嘗試得到的經驗來調整團隊的方向。為了面對決賽中更強勁的對手,我們不斷地測試與修正,終於得以在九月的決賽時,險勝眾家高手。

二、成員
鄧德雋:CS組博士班,專長網路QoS,業界人脈廣,常常為我們爭取到許多的福利。
秦紹祁:CS組博士班,專長資源管理,現任網路與多媒體實驗助教,外號oops。
陳東傑:CS組碩士班,隊長,電腦相關知識豐富,即使小到像『宿舍的耗電量與價錢的關係』,他都可以扯出一套理論,另外還擅長『文字遊戲的冷笑話』。
劉得煌:CS組碩士班,外號Flash大神,前一陣子剛死會了,ptt上的帳號為giganano,oops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帳號。
呂孟庭:通訊組碩士班,外號RealOne Player,本組最倚賴的程式撰寫人,任何有範例的程式碼交到他手中,他就可以吸收運用,是可怕的學習王。
賴冠廷:CS組碩士班,音捷科技團隊的頭頭之一,曾獲第五屆TIC創業大賽冠軍,口才很好,很會說話。

三、 通訊軟體競賽流程
這次比賽跟一般軟硬體比賽的流程差不多,第一階段先以書面報告篩選出入圍的隊伍,然後進入第二階段的複賽。在第三階段決賽中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由主辦單位安排在五星級的大飯店裡,進行24小時的最後決賽衝刺。比賽的過程相當繁雜,林林總總的就不說了,oops只針對最後的24小時決賽衝刺,整理了以下的小故事。
在我們入關前進行檢查的時候,掏出了六支PDA與七隻手機,立刻震驚全場,當時攝影機還給我們拍攝一段特寫。經過詳細的檢查後,就到了吃午餐的時間;我們住在五星級飯店,吃的是一個兩百塊的五星級『便當』。有組員反應,這個便當吃起來跟一般七十塊的便當一模一樣;這真是太厲害啦!這時RealOne Player說話了:『我覺得小福便當比較好吃。』不過大家要了解RealOne Player是很real的,我們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去吃王品的話,一定會覺得我家牛排比王品更好吃。
吃完飯後,主辦單位再次展現了特殊的思考邏輯,接下來要我們猜拳決定『抽籤的順序』,然後依序抽籤決定報告順序。結果我們的隊長果然不負眾望,超強的猜拳技巧取得到了第一個抽籤的順位,為我們搏得好彩頭,贏得了氣勢;不過第一個抽籤卻抽到了最後一個報告,讓我們這一組最晚才能回家。
進了飯店的房間,才比較感覺到跟自己房間不一樣的地方;主辦單位給了我們一箱的泡麵與杯水,然後就把我們鎖在房內。這感覺很奇怪,以前只有不乖時被爸爸鎖在外面不准回家,拼命在外面叫:『我不敢了,讓我回家。』現在竟然淪落到被鎖在飯店裡面,還加上了封條。RealOne Player這時又說話了:『糟了!是蕃茄泡麵,我不喜歡吃蕃茄泡麵ㄟ,怎辦?』這時oops心裡頭只有一隻烏鴉飛過。
整理了一下各自的行李,大家開始使出了電機系學生的必殺技:demo前照例的熬夜。電機系的同學就是如此神奇,前兩天還恍恍惚惚、東摸西摸,給人交不出成果的感覺,可是deadline一到,大家都弄出來了;或許是在愈不利的情況下,愈能激發出超乎意料的潛能。
正當把握時間、緊鑼密鼓地準備最後決賽成品時,神秘的主辦單位又出現了,還帶了兩位攝影師,拍攝大夥努力的樣子。其實這倒還好,能夠留作紀念也不錯,只不過當時是凌晨兩三點,組員大多面有菜色,卻還要抖擻戲劇細胞,裝模作樣的擺出很有精神、很認真地衝刺的樣子,外加一段木雞隊呼。說真格的,在頒獎典禮時,看到別人有趣的花絮與隊呼,再看到自己的片段,真的『感覺很遜』,一點創意也沒有。
決賽前一刻,因為我們是最後一組報告,也不可能debug了,只好發發呆,看看別組參賽的漂亮美眉。因為剛好有認識的資管所同學也參加比賽,有組員順便和他們搭訕了一陣,不過沒有探聽到什麼有用的情報。無聊了一陣子,我們決定跑一下模擬,讓隊長練習報告個一兩次,其他人負責想想評審可能會問的問題,討論一下最好的回答。果然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竟然完全命中,真是太神奇了。
決賽demo的時候,我們趕緊架設儀器設備,順便瞄了一下評審委員的名牌。哇勒,賺到了,有蔡志宏老師的名字耶,前23小時的陰霾當場消失一空。不管怎麼說,總會罩一下自己人吧!心中會這樣想,無非也是希望上天能繼續眷顧著我們;不求比賽的好結果,只希望能將我們努力的成果,以最佳的狀態呈現出來。或許是上天聽到了祈求,不管是一開始的動畫、隊長的解說、作品的呈現,到最後的問題回答,我們充分地發揮了99%。剩下那不滿意的1%,就是在demo的時候,我們利用RealOne Player的PHS手機進行無線網路連線,結果非常的不穩,有時還斷線。後來在回家的計程車上發現,原來是RealOne Player的女朋友一直打電話過來;正常人是打個一兩通,如果不通就放棄了,她還真是有心,竟然使出了五連擊,完全把我們KO了。
木雞成員的共同體認~比賽當中的過程愈是曲折,結局的甜美愈會令人感動。

四、心得感想
事後想想,能參加這個比賽並奪標,真的是很幸運。學生當久了,大家都成了報告產生器,也愈來愈Google化;但是當你在Google中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問題是否就等於無解了呢?在比賽過程中,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資料和蒐集技術文件,有些問題甚至要自己寫信問硬體製造商才能獲得解答。在比賽當中遇到的挑戰,真的多到數不完,得獎風光的背後,隱藏著許多的辛苦,所以格外感謝許多人的幫忙,更謝謝組員們的辛勞,大家都辛苦了。
RealOne Player的心得感想: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參加軟體競賽,也不是我第一次參加無線通訊軟體競賽。但是,得到冠軍並且拿到這麼多的獎金,倒是我生平頭一遭。在這次的比賽之前,我也曾經參加過大大小小共四次的軟體競賽,可惜都沒有得到太好的成績。但是,或許就如同我們的隊員賴冠廷說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我們過去曾經遭遇過多次失敗的經驗,而這些失敗的經驗,如今都成為我們成功的助力。團隊的成員裡,有過去曾經一起奮鬥過的伙伴,也有第一次合作但是早已久仰大名的同學,更有名聞遐邇的秦助教。一起奮鬥的隊長陳東傑,在比賽中永遠都會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永遠都不會讓隊員閒著。前面提到過的賴冠廷,總會提出些獨創的意見。第一次合作的劉得煌,超強的程式功力讓人佩服。有名的秦助教,提供了我們豐富的資源。另外還要特別感謝在外面為我們借器材而四處奔走的鄧學長。
giganano的心得感想:從開始準備比賽到最後獲獎,我覺得學習到最多的大概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完整的資料蒐集和整理。回首來時路,感覺真得蠻爽的。在團體合作中,大家似乎都有相近的體會:一個優秀團隊的組成,每一個成員的實力不一定都要頂尖;重點在整體能力的全面發揮,而非成員的個別表現。也就是說:每個成員不一定都要實力超強,要點在於組起來的實力堅強,才能真正成為強隊。以往總是認為,只要自己的技術強、能力好,團體合作中應該也不會遇到什麼困難。但事實證明,當溝通無法順暢、彼此不能尊重對方的意見時,再多的人力和再強的技術也無用。所以這次的比賽,不論是團體中的互動、從零開始的資料蒐集,或是presentation的臨場演練,都對大家產生深刻的啟發。

秦紹祁,現為電機所博士班二年級學生。

「學術漫談」系列: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

[第11期] 世代對話 — 「學術漫談」系列: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

吳忠幟/楊琛喻/鄭閔仁

引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期待有「導師」或「貴人」幫助我們解決困境。對同學們而言,電機系裏傑出、熱心的教授們就近在眼前。可惜平時師生間缺少互動的機會,只有在各個實驗室裏,才有機會與自己的指導教授做較深入的對談。這對同學們是個損失,對以「作育英才」為任的教授而言,也難免產生無從著力的感覺。
多次與系裏同仁聊起此事,大家都有類似的感受。同仁有意願多費心力指導學生,讓我頗為感動,使我想起在電影「春風化雨1996 Mr. Holland’s Opus」中,賀老師和校長的對話:「教師的責任有二:一是傳授知識,一是像羅盤般指引學生方向,使他們不會妄用知識。」電機系的同學個個是英才,所需要的是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以便掌握人生的方向;而電機系的老師們正是他們人生中最好的羅盤。
「學術漫談」系列嘗試著架起師生互動的平台;希望大家挑選喜歡的題材、心儀的老師,共同來探索學術、人生的方向。此系列活動係由吳忠幟教授率領其研究團隊負責規劃及執行。謹藉「台大電機之友」的園地,與全體系友一齊分享電機系師生間精彩的對話。

演講題目: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
演講者:闕志達 教授
引言人:管傑雄 教授
演講時間:92年4月10日 5:00 pm
演講地點:142教室

演講摘要: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會陷入「枯井」裡,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秘訣就是:將「泥沙」抖落,然後站到上面去!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然後站上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裏,最終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
因此,態度就決定你的未來。例如,我們常常抱怨別人都不做事,而自己卻做的半死。但是換個角度想,做這件事就是給自己表現的機會;不管最後有沒有受到長官的賞識,進行過程中都可以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
所以,積極的態度不但讓你容易達成任務,也讓你從過程中與結局得到快樂與心靈的滿足。

問答集:
Q1:有時候我不想做某些事情,覺得它們很煩;無法投入每一件事情,但是又不得不做,請問老師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陳良基:小時候我住在鄉下,常常看到路邊的牛車;覺得牛是很厲害的動物,不管多重的東西都拖得動。但是牛一次只往前走一步。想想人也應該這樣,對於每件事情都要努力去做。有時候我會把今天想成是人生的最後一天,用這種態度過日子,做事情就會全力以赴。我不知道我做不到,所以我做到;凡事一步一步來,會時時刻刻有surprise!
陳少傑:我建議這位同學將來可以朝管理方面發展,可以指揮人做你不想做的事 (笑)。我覺得學生在唸書時要建立起人脈,尤其應和實驗室的同伴培養起革命的感情才好。
貝蘇章:我建議這位同學換個角度想,其實吃苦就是吃補。

Q2:請問老師生命中的枯井發生在何時?
闕志達:我生命中的枯井應該是我在空軍服役的這段日子吧!生活得很苦悶,不過我都是以看最近的目標來使自己好過一點;比方過了一個月,就想到又少一個月了,還剩幾個月就可以退伍等等。

Q3:老師覺得在學術界和在業界相比,那邊比較像枯井?
闕志達:我一直都待在學術界,所以無從比較學術界和業界的狀況。不過我覺得學術界的人比較單純、好相處,彼此較無利害關係,人際糾紛也少。我建議這位同學可以去看劉墉的書來尋找答案。

Q4: 一定要每件事都當第一名嗎?
貝蘇章:我建議這位同學換個角度想,人比人氣死人,拿不到第一名不要太氣餒。
管傑雄:說到第一名呢,我的經驗很多(笑),當第一名的感覺真得很不錯。當時唸書時,很多同學都參考我的作業和筆記。不過一個人不可能每一項都是第一名;我在服役時,擔任少尉輔導長,帶部隊踢正步時,隊伍後面比我會踢的大有人在。所以我覺得有時也要留一點空間讓別人來當第一名,不必每一項都要搶第一。另外我覺得做事情時,不要計較花多少時間,而是專注在是否達成目標。

活動花絮:
這次演講活動在闕志達教授個人魅力的號召下,以及電子所的強力宣傳,五點不到,就有大批學生在教室前等著進場以搶到較佳的位置。十分鐘過後,整間教室都被擠爆了!
由於演講排在晚餐的時間舉行,因此,電子所細心地替現場聆聽的老師和同學們準備了豐盛的佳餚,有披薩、炸雞、飲料等;讓大家可一邊盡情地享用美食,一邊聽著師長的演講,讓這次的活動在輕鬆的氣氛下進行。
在這次的演講中,闕老師以他豐富的人生經歷來勉勵同學們,遇到困境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再加上老師幽默風趣、妙語如珠的口才,使得會場充滿笑聲,同學們的心情沸騰到最高點。
這次演講能夠圓滿成功,除了感謝陳良基所長的大力支持外,還要感謝吳忠幟老師,從事前的策劃以及宣傳,無不鼎力協助,讓這次的學術漫談能夠順利進行。

吳忠熾,電機系1990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光電、電子研究所副教授。
楊琛喻,現為電子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
鄭閔仁,現為電子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

電信領域漫談

[第11期] 世代對話 — 電信領域漫談

林宗男/蘇炫榮/林怡成

一、 前言
電信技術一直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前人們靠著有線電話互相連絡,但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進步,現在行動電話幾乎成為人人不可或缺的產品之一。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WWW、電子郵件和即時訊息軟體大大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世界真正成為一個「地球村」。本座談會於二○○三年11月4日在電機二館142會議室舉行,其目的在探討現今電信技術的發展趨勢,並介紹台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及其參與我國及全球電信發展所扮演的角色。本次座談會由陳銘憲所長及教授們簡報各組的研究領域,學生們則透過與教授的對談以增進對未來電信產業的現況、趨勢及研究方向的了解。

二、座談會內容
台大電信所是國內電信領域數一數二的研究所,下轄『電波』及『通訊與信號處理』兩組。其中電波組有12位教師,通訊與信號處理組有21位教師。電波組的主要研究領域為電波、電磁理論、微波及毫米波電路等技術。電波組近年來的研究中以卓越計畫為最重要的大型研究計畫。台大研究團隊在陳俊雄教授的領導下,與交大電磁波領域研究團隊合作,即將完成為期四年的卓越計畫,四年來屢獲優異的研究成果及評比成績。為了進一步使國內電波領域研究水準躋身於世界頂尖研究團隊之列,陳教授於今年再次整合兩校的研究資源,提出第二期的延續計畫,定名為「前瞻性電信微波科技發展計畫」(Advanced Microwave Technologies for Telecommunications)。第二期的卓越計畫審核標準比以往更嚴格,通過的件數將是第一期的半數,目前此計畫提案已通過初審。卓越延續計畫乃是採用60GHz無線網路系統為平台,來研發微波及毫米波頻段之單一晶片系統 (System-on-Chip, SOC) 及單一構裝系統 (System-on-Package, SOP) 的核心技術,並涵蓋天線、構裝、MMIC、整合測試等各項前瞻技術。60GHz為ISM頻段,無須通信執照,適合作學術上前瞻性的研究。計畫的主要目標著重在寬頻無線傳輸的應用,一旦開發成功,可將資料傳輸速率提升至 500Mbps,大幅改善系統容量及通訊品質。另有毫米波收發模組的研究,主要是設計出適用於 D 頻段 (110-170GHz) 的無線傳送器及接收器。李學智教授及王暉教授並分別主持國科會電信國家型計畫,他們的研究在國際上都居於領先的地位。藉著這些大型研究計畫,相信將可大幅提升國內的電波研究水準。

通訊與信號處理組之主要研究領域為信號處理、光通訊及多媒體網路。光通訊研究的目標著重在電子封包之交換技術以及被動光網路 (PON) 的技術層次,而多媒體網路方面研究的目標定在建構前瞻性異質無線環境整合多媒體訊息之平台,實現數位內容處理 (Digital Content Management) 及跨WLAN、2.5G、3G 之整合訊息服務。通訊與信號處理組師資涵蓋泛圍自實體層 (Physical Layer) 的調變 (Modulation)、編碼 (Coding)、信號處理 (包含等化 (Equalization)、濾波器設計、陣列天線處理等)、網路協定、架構設計 (包含光通信、有線及無線網路),以至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的多媒體訊息壓縮、處理、接取及整合等。近來Internet的蓬勃發展,促使電信網路與電腦網路趨於整合。如何利用Internet的技術進行語音 (Voice)、數據 (Data) 乃至多媒體 (Multimedia) 通訊,已經成為通訊產業中的重要領域。整體而言,這些領域涵蓋了最先進通信系統及網路的設計、規劃及最佳化,同學們可針對自己的興趣尋求適當的教授指導。

我國電信發展演進如圖一所示。在網路通訊的基礎建設部分,已隨著科技的進步而快速發展,今後將是WLAN以及3G整合的時代。當網路底層的基礎建設日漸完善,內容應用將更顯得重要,新的應用服務如串流媒體等將充分運用網路的資源,所以Content Delivery亦是技術發展的重點。
我國在資訊及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已累積深厚的基礎與動力,電信領域之發展已列為當前重點發展項目。電信自由化將使通訊產業蓬勃發展,關鍵性零組件之掌握亦為積極努力的目標,希望能逐漸形成有利通信產業發展之環境。我國寬頻網路技術發展如圖二所示。

因應國際市場整合行動電話網路及無線區域網路的趨勢,並善用台灣無線區域網路設備產量及手機用戶皆為世界第一的優勢,行政院「新十大建設」特別規劃「M台灣計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召集人蔡清彥指出 (註1),這個計畫將打造台灣的第三兆產業。「M台灣計畫」的目標為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及發展通訊產業,希望創造「行動台灣、應用無限、躍進新世界」的未來。「M台灣計畫」的預期效益,包含提升台灣的通訊產值、打造第三兆產業、營造全民無線寬頻上網環境、提升台灣行動商務競爭力至全球前五名、推動寬頻管道建設、帶動民間投資、及落實市場自由競爭等。不但將建構 10 個具國際化的行動城市,也將縮短城鄉的數位落差。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 (NICI) 日前成立「iB3G雙網整合辦公室」,將整合無線區域網路 (WLAN) 以及無線通訊兩種網路,提供3G以外的新興服務,並將帶動數位內容產業的發展。期藉著無線上網的方便與低價,以及手機的收費與安全認證機制,培育更多數位內容或新興服務業者以帶動整體市場的發展。雙網計畫整合辦公室希望能生產全球領先的雙網整合技術、應用或服務,並提高雙網應用與服務的使用者人數。長期目標是希望讓台灣成為雙網整合技術與服務的研發重鎮。

在Q&A時段中,同學問到「以目前無線通訊蓬勃發展的趨勢來看,會不會有朝一日無線通訊將完全取代有線通訊?」許博文教授認為倒不至於如此。因其各有利弊或無法取代的地方,許教授強調「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有線的資源是無限的。」在無線的通信環境裡,用戶分享共同傳輸通道,每個用戶能分到的頻寬有限。在近距離、低功率傳輸的情形下,用戶數目少,能分到的資源也多。如果需要遠距傳輸,用戶數目隨著整個系統涵蓋面積而增大,每個用戶所分到的頻寬將不敷使用;此時如果遠距用戶間使用的是有線、獨佔傳輸通道的方式,經濟效益會提高很多。另有同學問到「為何卓越延續計畫的頻段要選在60GHz頻段?」林怡成教授回答指出,此計畫乃是藉由一60GHz無線網路系統為平台,來研發微波及毫米波頻段之單一晶片系統及單一構裝系統的核心技術,並涵蓋天線、構裝、MMIC、整合測試等各項前瞻技術。至於為何選用60GHz,主要是其為ISM頻段,無須通信執照,適合做學術上前瞻性的研究,主要目標則著重在寬頻無線傳輸的應用,一旦開發成功,可將資料傳輸速率提升至500Mbps,大幅改善系統容量及通訊品質。

針對同學們所關心,有關於通訊領域與台灣IC產業間的接軌,陳光禎教授在座談會中展示了他的實驗室在WLAN IC設計的成果。陳光禎教授強調,傳統上台灣的IC設計多半只是將現有的系統演算法則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實現成電路。這樣做雖然能產生合乎規格的IC,卻無法有更高的品質、可靠性及系統整合性與美、歐、日的大廠競爭。在回答同學有關學校所能給予的訓練以及業界的需求時,陳光禎教授及蘇炫榮教授同時指出台灣的產業已經到達必須以品質、可靠性及完整性來提昇產業的階段,現在業界所需要的人才應該對整個通訊系統有充分的瞭解,並有能力開發新的演算法及整合、規劃系統以適應這一波產業升級的需求。同學們應放寬視野,朝著這樣的自我訓練及期許努力。

展望台灣的明日產業趨勢,正由製造、代工業轉型為以研發為主的產業,這一波的轉型,需要高級研究人力的注入。尤其在電信產業方面,急需要有兼具電波專業知識及實作經驗的新血加入;藉由電波與通信兩個領域的合作,達到電信前瞻技術研究的卓越境界。

註1: 2 0 0 3 年 12 月 5 日中央社新聞稿「M 台灣計畫打造第三兆產業,明年推雙網手機」

林宗男,電機系1989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電信研究所副教授。
蘇炫榮,交通大學電機系1992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電信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怡成,電機所1989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電信研究所助理教授。

落實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 本系博士論文計點制的回顧與展望

[第11期] 特別報導 –- 落實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 本系博士論文計點制的回顧與展望

吳瑞北

一、 前言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 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北宋 蘇軾 定風波
這是北宋蘇軾有次出遊遇雨,沒有帶雨具,大家都狼狽不堪,過不了多久天氣轉晴,遂寫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詞,借在風雨中不怕風雨的心情,表達人生雖有挫折也不必畏縮,只要堅持努力最後必將得到成功。
這一首詞也可以充分表達了台大電機博士班的多數同學,為了滿足系訂論文計點辦法時那種等國外期刊editor回信的心情,許多人必須經過來來回回一次次的修改,最後終於得到accept的通知,也敲開了博士學位的入門磚,那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真可是心情最好的寫照了。

二、背景
整個論文計點制度的產生,可以上溯至 1980 年度。就其最根本的環境面,初期可以說是台大電機系為了改善其師資結構與研究風氣的一種努力,其後竟演變成為台灣各大學各學系的全民運動,相信也絕非是當時可以預測得到的。
1980年代初期,是國內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期,整個國家的工業實力逐漸起飛,政府的財政相當健全,以免學費的政策鼓勵碩博士生的研究,因此進入研究所就讀碩士甚至博士的學生漸多。可是由於國內教師薪水微薄,各系員額十分有限,又適逢中美斷交之後,師資網羅不易,偶有客座教授,期滿時亦多選擇離開,在職新任講師,不少轉向業界發展,甚至受政府補助出國獲得學位,服務期滿即離開學界亦大有人在,因此優秀師資來源出現斷層。
我們也可以從下頁附圖中看出來,該圖統計了台大電機系歷年來講師(含)以上專任教師的人數 ,其中所標示的國別,指的是教師初進入該系任教職時所獲最高學歷的國別。到1980年代初期,早期隨大陸播遷來台以及受日本教育的學術菁英已逐漸淍零,客座教師或留美學人也一直不見踴躍,整個系上的專任教師,超過三分之二是在本系唸得碩士學位留下來者,其主要的任務以教學為主。由於缺乏新血的挹注,使得系內研究風氣不盛,研究水準與先進各國有相當大的差距。
台大電機系自1970年起雄踞理工類組第一志願,收到的是全國最好的理工科系學生。當時台大工學院院長虞兆中先生就十分感慨,如果還沒有辦法好好把系上的研究風氣帶起來,怎麼對得起國家。因此當時聘請陳俊雄教授出任系主任時,即特別指示要把此項目當成施政的第一優先。筆者相信當時陳主任是深深地體會到,學術的發展要靠客座教師蜻蜓點水式的指點,或是願意共赴國難的留美少數幾位菁英孤軍作戰都是不夠的。唯有訂出明確的目標,要求師生共同致力於研究水準的國際化,才能全面提升研究風氣。也只有當本土任教者也有能力自行培養出具國際水準的優秀研究人才,國內的學術才能算是真正生根。

三、制度沿革
為此,陳主任乃首先倡議論文計點制度,並責成當時甫回國任教的張進福、李琳山教授草擬計點辦法,要求博士班學生必須要有國際一流期刊論文發表才能畢業,並於1984年5月12日通過系務會議正式實施,其後並於 1992 年11月21日、1999年10月14日、1999年12月28日、2000年12月8日等系務會議多次修正迄今。
此一制度建制伊始,根本精神其實是在於借助國外一流期刊的公正審查,實質具體達到博士論文口試把關的功能。因此要求的是以“全文期刊”為主,只要有一篇可獲國外第一流期刊接受全文刊登,即滿足該一制度之要求。由於全文論文都有完整的審查程序,在接受的過程中也會完整的reviewer意見,並需經多次的反覆論辯修改,因此學生在投稿論文的過程中,不只可培養英文的表達能力,也可充分掌握此一審查過程而提升研究成果的水準。
1992年,此一制度正式實行了七年,部分學生由於特殊情況,無法達到上述要求,難免有一些變通的處理,久而久之使得整個制度有逐漸成為個說個話,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筆者時任電機系學術委員,有鑒於此,乃於系務會議提出討論,後經決議設立學術委員會,對於特殊個案得提經適當流程給予特殊考量,而對於大多數同學則可課以較高水準期刊的要求,此一制度的理想性再度確立,此後並維繫運作七年均無改變。
1999年10月的修正,加註要求論文之計點須以本系為第一論文發表單位,同時對於計算論文順位時,指導教授是否列入,得由指導教授決定,旋即於12月再度修正,加上預核制度,規定指導教授得為博士班同學之論文接受預作保證,以解決學生已屆畢業年限但論文仍未獲接受之情形。此兩修正均為技術上的微小修正。隔年12月又再作一次修正,提高總點數的要求,至少需要兩篇國際論文。至此,實行理念有重大變革,依原計點辦法,同學能好好寫一篇國際全文論文即可,可重質而不求量,但新計點辦法,論文發表也要適用“加法”,只有一篇論文,即使品質很高也是不夠的,至少還要再加一篇湊足點數才可。

四、篳路藍縷
博士論文計點制度,實施初期,本系研究層次仍遠遜國際水準。不用說學生,連教師發表國際論文都十分困難。當時全系雖有四十餘位教師,一年能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者總計不到五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師從未有國際期刊論文發表,又如何能要求學生做到呢?
為使本制度成功,首要之務便是找有潛力人才:時由陳主任責成教師主動出擊,遊說大學部最優秀人才留在系內攻讀博士。其次訂定目標明確:規定所有博士班學生,必須有論文獲准刊登在國際第一流學術期刊上才能畢業。最後並提供具體鼓勵:首批的幾位學生畢業後,許以系上教職。在無後顧之憂的情形下,這些學生絕大多數後來均能發揮潛能,順利畢業。多人留在系上服務迄今,除筆者外,像林浩雄、胡振國、鄭士康、馮蟻剛、陳秋麟、王勝德等,他們都有很優異的表現。其間部分也經由國科會補助出國充電,都能如期返回原服務崗位。一方面,在國內為此論文計點制度確實可行,樹立典範。另方面,也為本土學術的全面生根,寫下里程碑。
從圖一也可以看出,從1980年到1990年代國內教師待遇大輻調整前止,前五年留美學人幾無增加,可說是上述這批本土研究人員獨撐大局的時候。1983年,行政院開始實施加強延攬科技人才方案,對於重點領域系所,以研究生人數作為可增聘師資人數的計算標準,本系因此可增聘的教師約廿名,反觀同一時期,美國開始出現競爭力衰退與經濟不景氣的情形,高學歷留學生在美國找事變得愈來愈困難,造成1990年以後,留美學人返國人數急遽增加,並迅速填滿國內高等教育非常有限的教師名額。至此本土培養的學生已難能在本系謀到教職,留美學人逐漸又掌握了師資比例的大部分,惟經由前面一階段的努力,本土培養的學生也建立起其研究能力與能量,各種表現與留美學人相比均不遜色。論文計點制度的推行,堪稱已完成此一學術本土化的革命,也確實在青黃不接的時期,完成了本系師資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

五、發揚光大
計點制度的進一步發揚光大,應歸諸國科會1986年起增設傑出研究獎制度的推波助瀾。時劉兆玄先生任國科會副主委,在主任委員陳履安先生的充分支持下,倡議行之多年的「研究補助費」制度,應打破平頭式獎助的作法,改就每年全國教師及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研究成果進行評比,視優良程度給予不同額獎金,尤其是其中的傑出獎,只有在各該領域送審的前百分之五以內者才可能受到考慮,堪稱國科會最高研究獎勵,對從事學術研究而發表高水準論文者,有極大的名譽與實質鼓勵。
國科會的研究獎需要就研究論文審查擇優給獎,早期只要提出專題研究報告送審即常可獲獎,惟本系由於早已實施論文計點制度,因此所提出的研究論文常常是具有國際水準的IEEE論文,在舉國一片中文報告中,可謂是鶴立雞群,因此在國科會的獎勵制度評審下成績極為突出,幾乎囊括了電機領域的傑出獎,在第一年即有陳俊雄及李琳山兩位教師獲得傑出獎,此後並逐年增加。統計至八十八學年度止,本系各教師獲傑出獎共計70人次,佔了國科會歷年工程領域總獲獎人次(自1986年起共605人次)超過九分之一,以本系教師人數在所有國立各大專院校工程科系教師所佔比例而論,此一高得獎比率穩居全國各學系的第一名。
國科會此一研究獎勵,堪稱為一全國教師最大規模的年度作文比賽,其結果也最具公信力,甚至成為許多學校升等的必備資料,各大學也莫不鼓勵同仁將研究成果送審,因此此一評估的結果可說是各單位研究是否突出的最重要指標之一。電機系自始在此一成果的評鑑中,即遙遙領先國內電機領域的其他系所,自然引起其他各校電機系甚至全國各學系紛紛起而效尤。
影響所及,學術國際水準化的努力風起雲湧,從本系而蔓延到全國各電機相關系所,以迄於其他工程相關系所,甚至是自然、生命、與人文科學各領域,目前仍方興未艾,可說是台灣本土學術發展史上的一大重大革命。計點制度會在我國學術發展史中佔了這麼重要的地位,應該是設計時所始料不及的。

六、過猶不及
重視成果的發表與發表的品質,尤其進一步將研究成果推廣與落實,俾期對社群產生正面影響,是學術研究者畢生努力的目標與宿命,這是無庸置疑的。如果只重發表,忘了發表所追求的目的在於彰顯其影響,那就大輻失去研究的積極意義。甚者如果唯國外發表馬首是瞻,只重是否發表以及發表的篇數,而不重發表的內容及品質,成為純為發表而發表,絕非學術發展所樂見。就國外第一流的學府,以計點來作為督導老師學生研究的手段,可說是絕無僅有,便可見一斑。
早期台灣研究風氣不盛的時候,使用計點機制引用外力作為提昇學生研究品質的手段,絕對有其必要。但是當如今全系博士生學生已約三四百人,還用計點制度將每一個學生都放到同一的框架中,是否是國家學術發展之福,是否還是本系大步邁向國際一流學府的助力,實在是值得有心人士思考的。
2000年年底電信所就此問題開始進行檢討,時筆者任電信所學術委員,經過幾次的意見訪查,深覺此一計點制度已達其階段性的目標,在未來經貿自由化競爭全球化的時代裡,台大電機系要引領台灣進一步跨越科技鴻溝,由緩步改善邁向以發明躍遷為基礎的科技經濟體系,實需要有新的思惟、新的作法。乃主張可以先由台大電信所適度鬆綁,期能再度開創新局,其理如下 :
1. 環境不同、問題不同,需要新的思惟、新的辦法
台大電信所不但有多位IEEE Fellow及期刊Editor,而且幾乎人人都作國際期刊的reviewer,大家都知道重視期刊論文,都有能力判斷是否有達到博士論文的水準。依2002年的統計資料,台灣刊登在EI的期刊數有5,325篇,居全球第11位,與美國57,194篇,日本24,162篇相比,每百萬人口發表篇數毫無遜色,可是台灣難道工程科技的實力真與美日相當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本系今日所面臨的挑戰已與20年前不同,不在於發表論文,而在於發表好的論文,有開創性領導性的論文,在這種新的環境、新的需求下,當然要有新的思考、新的作法。
2. 品質與速效難以得兼,『最低標準』的迷思
常常領導期刊審查嚴謹冗長,在其上發表的成果,國際能見度顯然高,是走向『卓越研究』的必要條件。但在計點辦法下,學生永遠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累積最多點數,最快滿足『最低要求』,不但多作零星片段的小研究,寫小論文,甚至把好的研究切成小塊,改變參數反覆投稿;他們研讀『目標期刊』上的論文,想一些小幅改進的點子,快快的作出來快快的投稿,自然充斥較多追隨別人腳步的小型研究,對國家的重大突破創新幫助不大。
3. 評量單一化有時會干擾學術多元化的發展
科技研發的重大特性便是不確定性,尤其是前瞻的、有領導性的研究,當學生以能否快速發表來做為研究題目選擇的依據,許多好的研究課題就已經被排除了。許多真正前瞻的有可能要等更久的時間才會受到肯定;重要突破理論或科技發展初期,其論文被領導期刊拒絕者不乏先例;開創新領域或跨領域的研究初期可能還沒有成熟的期刊;科技變化快速領域的成果常一律以會議論文呈現;建構龐大複雜的實驗室設備或軟硬體基礎建設可能需博士生耗費相當心力時間,但論文發表是許久以後;產業合作計畫成果如果發表,可能自動把核心技術公諸於世而失去商機;高難度的新系統開發可能需要投入多位博士生通力合作相當時間才能完成,卻只能發表一篇領導期刊的大論文;配合政府政策的若干重大計畫,有的一時看不到可以發表的期刊。這類研究當然不一定會走向『卓越』,但一些有機會變成『卓越』的研究在開始前期有可能是這一類的。在計點辦法下這類研究都有諸多困難,因為博士生沒有投入的動機。
4. 追求『卓越』,需要適度的鬆綁;提供教授或學生較多的選擇,是我們該走的路
面對科技變化的一日千里及國內外的激烈競爭與諸多挑戰,真正『卓越』是如何作出真正有貢獻、普遍受到肯定的研究,認定的方法絕不是數論文篇數。當研究最大主力的博士生被引導把大部分心力去作零星片段的研究,當博士生投入產學合作計畫的意願不高,將全所力量拿來追隨已有期刊的已發表論文的腳步,在正面迎向競爭、追求『卓越』的大方向上恐怕未必是最佳選擇。讓希望比照計點辦法的同仁可以繼續比照,但讓看到其他的重要方向的同仁有較多的選擇權與自由度,可以有機會說服學生朝向他所看到的方向努力,這是為了創造更多『走向卓越』的機會。
5. 計點辦法的鬆綁,容或會影響發表的數量,但不會因此影響學生或教授寫好的期刊論文,也不會因此阻礙本所發展成為『世界一流』
沒有人主張不要求學生或教授寫期刊論文,只是以計點為唯一指標相當程度限制了同仁走向『卓越』的機會,扭曲了學術多元發展的空間。主張改變計點辦法,當然不是因為學生畢不了業,而是看到太多機會在限制中流失,或看到追尋理想的同仁或學生遭遇不應有的困難,或受到不合理的質疑或屈辱。在今日學界大環境下,同仁學生都會認真寫期刊論文才能獲得肯定,不計點也不會因而懈怠或少寫,反而有機會寫出更多更好的期刊論文。以同仁的勤奮及成績,給同仁們這點信任是公平的。
6. 引領全國計點風潮的本所,宜有更寬闊的胸襟、更長遠的視野、與更領導性的作為
計點辦法當初就是電波通訊兩組同仁推出的方法,解鈴還需繫鈴人。這兩組已有一定成績,可以先行『鬆綁』,讓學生和教授都有更多的空間,增加走向『卓越』的機會。當然有的研究領域可能仍然以有計點辦法為佳,可以由個別教授對他的學生作出要求,但不宜全所一致。系內其他各組也有可能『仍需繼續努力』,可以各組自行斟酌。電信所先行『鬆綁』,也可給其他各組作為未來的方向。
依據上述理念,當時並擬出具體辦法草案提交台大電信所所務會議討論,該辦法並未否認計點制度,只是容許計點制度的鬆綁,使得進行可以發表國際期刊論文的研究,可以不是本系博士班學生進行研究時的唯一選項。唯由於部分老師將之視為否定論文計點制度,且憂心造成整體論文篇數之下降而採取強烈反對的態度,最後全案不了了之。

七、展望
找到正確的人、在正確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才能得到成功。計點制度過去在領導人的魄力之下推動,配合全系師生的努力,廿年來造成台大電機系的長足進步,更進而全面促使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確實已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
未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台大電機系繼續要領導台灣邁向世界一流的學府,就不能繼續靠著計點制度,隨著過去的腳步前進。不再倚靠博士計點制度,其後面的路雖然要重新去開闢,但筆者相信成功的道路確在其中,只要有心、用心、細心、耐心向前走,以台大電機系全體師生的聰明才智,路,是會走得出來的。

吳瑞北,電機系1979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電信研究所教授,目前借調國科會企畫處長。

「IEEE 2003年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會議」主辦心得

[第11期] 系所近況報導 –- 「IEEE 2003年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會議」主辦心得

傅立成

「IEEE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會議」為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層級最高、規模最龐大亦最被重視的年會。而由於該會接受論文的門檻極高,致使歷年來國內前往參加的教授及研究生人數僅在十人上下;與會議實際參加人數近千人相較,國內學界參與率實屬偏低。這次我國爭取到2003年會議的主辦權,國內報名參加的教授、研究生多達50幾人,為歷年來的四至五倍,成為全世界近五十個國家中報名出席人數第三多的國家;大幅提昇了我國在IEEE機器人及自動化學會中的知名度,實為本次會議最大的收獲。

「2003年國際機器人及自動化會議」主辦權的爭取其實早從一九九三年即開始。受到當時即將接任IEEE機器人及自動化學會會長Prof. T.J. Tan (任教於美國Washington Univ., St. Louis) 的鼓勵,積極擬定舉辦會議的計畫書,並於一九九四年學會的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Meeting中正式提出。當時的大會主席為台大機械系呂秀雄教授,議程主席為台大資訊系暨電機系傅立成教授。由於該會議最初由美國發起主辦,是以學會在初期規劃由美國以外的國家每三年主辦一次。當時已確定一九九五年的年會由日本主辦,因此初期的計畫書係爭取一九九八年的主辦權。但為平衡亞洲及歐洲的主辦次數,多數意見支持一九九八年的年會應在歐洲舉辦,也因此台大的提案在一九九四年遭到擱置。此後,傅立成教授每年積極地更新計畫書,並於學會的Administrative Committee會議提案。由於先前的多數意見,大會最後決定一九九八年的年會在歐洲比利時舉行。我國在策略上為強化提案團隊的實力,以利爭取二○○一年的主辦權,故邀請當時擔任中正大學工學院院長的羅仁權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憑藉著羅教授在國際學術界的名望,終於在一九九八年打破了學會的規則:每隔二年才能在美國以外的地區主辦會議,並平衡亞洲和歐洲主辦的次數;接在韓國主辦二○○一年年會之後,我們爭取到了二○○三年的主辦權。皇天不負苦心人,歷經五年不間斷地努力爭取,終於讓此一盛大的國際會議在我國舉行!

由於二○○一年ICRA在韓國漢城舉辦地相當成功,受到各國與會人士極高的評價,而兩年後又要在同屬亞洲地區的台灣再次舉辦,使得本次大會的主辦單位備感壓力,對此一艱鉅任務自始至終不敢有任何一絲輕忽懈怠!從二○○二年下半年起,即組成國內工作執行小組,除大會主席羅校長、議程主席傅教授外,尚包括Publication Chair─黃漢邦教授、Registration Chair─洪一平教授、Finance Chair─鄭芳田教授、Local Arrangement Chair─李蔡彥教授、Exhibitions Chair─鄭慕德教授,及劉吉軒教授、李祖聖教授、陳正剛教授、廖大穎教授、何瑁鎧教授、楊谷洋教授、林榮信教授及助理王佳慧小姐、林美芳小姐等。執行小組每個月至少召開工作會議乙次,以檢討分工情形、工作進度及解決遭遇的問題;莫不以臨深履薄的心情來籌畫會議的所有繁瑣細節。

歷經長達數個月的準備工作之後,原敲定 5月12 ~ 17日為會議舉行的日期,卻因SARS疫情的爆發,會議被迫延至9月14 ~ 19日召開。延期增加了額外的工作與困難度,主辦單位遭受極大的挑戰;不僅原先安排的活動及簽訂的合約均需重新洽談及重簽,所有論文的作者及議程的安排亦需重新徵詢及調整,其間增加的工作及辛苦不言而喻。幸好絕大部分的作者均能體諒並表示仍將前來參加這場盛會,這對主辦單位無異是最佳的鼓勵。當然,國科會、教育部、交通部、工研院、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等政府單位及東元電機等業界的持續贊助更令主辦單位感謝在心頭。
由於主辦單位事前縝密的規劃及廣為宣傳,此次會議所收到的投稿論文達1,176篇,為歷年來最高的一次。近700人與會,其中95%來自將近五十個國家,包括MIT、Stanford、UC Berkeley、Cambridge、University of Tokyo、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等著名教授,充分顯示本會議的國際性。主辦單位把握此次盛會的絕佳機會,不僅顯示國內相關的學術實力,亦藉機宣揚國內政、經、文化、觀光等實力;除了在正規的議程及活動 (例如,9月14、15日兩天的Workshop/Tutorial,16 ~ 18日三天的多場Plenary Speech及論文報告,17日晚上的頒獎晚宴) 之外,另於14日舉行記者會,報導及採訪部分正在Workshop /Tutorial授課的外國與會來賓,使其感受國內對此會議的重視。王金平院長於16日開幕式、陳水扁總統於17日晚宴分別蒞臨致辭,更使全體外賓對政府首長重視科技活動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為使與會者能夠體認中華文化,大會選在16日晚間於圓山俱樂部舉辦了「池畔享宴」。當晚星光閃爍,俱樂部中游泳池的倒影及圓山飯店迷人的夜景,交織成一幅絕佳的景色。主辦單位另安排了舞獅、跳梅花樁、國樂演奏及各項精采的民俗技藝,讓與會佳賓盡情欣賞,既忙著品嚐美食卻又擔心錯過精采的表演。最後在18日論文報告之後,大會於圓山頂樓的Sky Lounge舉行了 Farewell Party,出乎意料之外地,將近三分之二的與會來賓出席Party,捧場到底。大會不僅準備了上千張的照片透過投射供來賓瀏覽,來賓們除了一面享用佳餚之外,又可登高望遠,俯瞰整個台北市,另一方面又可看到五天會期中的剪影。此一情景將現場的氣氛帶到了最高點,當會議結束時,稱讚、喝采及感謝聲讓所有工作同仁們的心情真的是錯綜複雜、難以言表。由於與會來賓的高度肯定與評價,讓主辦單位多日來的心血與疲憊獲得回報,也為大會畫下了完美而成功的句點。

傅立成,電機系1981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暨資訊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