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教師介紹-劉智弘副教授

我大學其實是念資工系的,因緣際會在2005年資工系畢業後,跑到電子所念EDA組碩士班。接著一時想不開直攻了博士班,還好順利於2009年畢業。當兵一年後,決定砍掉重練,轉到計算幾何領域從頭開始。當時完全沒想到,一晃就當了12年的流浪博士。

計算幾何是理論電腦科學的基礎領域,目的在於研究幾何問題的組合性質和研發相關演算法。我的前十年主題是「Voronoi Diagrams」:簡單來說,如果知道自己的位置,要怎麼有效率找到最近的商店呢?我自得其樂地研究各式各樣的距離模型和研發出許多演算法。最近兩年,我開始做「演算法角度的機器學習」。整體來說,就是對於機器學習中的基礎數學問題,以演算法的角度去解決。

跟系上多數海歸教授不一樣的是,我流浪的地方是在歐洲。我先在德國待了五年,分別在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和波昂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後來到瑞士待了六年,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當資深研究人員。前兩所德國學校都屬於德國政府選出的十一所頂尖大學聯盟,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被認為是歐陸最好的理工大學,也曾經在電腦科學領域世界排名第一。其實我大多數的同學都是待在美國,當他們說國外怎樣怎樣時,我常常覺得跟我說認知的國外不一樣。有機會的話,會想跟系上同學分享歐洲學術環境。

我另一個特別經驗是我有Habilitation學位。跟台灣和美國不一樣,德國在博士之上,還有一個Habilitation學位。傳統上,德國並無正、副、助理教授之分,而教授職皆是完成博士學位後,在大學裡從事「研究」和「教學」多年,完成Habilitation學位論文、通過Habilitation學位演講,進而取得Habilitation學位,方能提出申請。去歐洲之前,我沒有想像過有一天,我會用德文進行學位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