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動態報導

[第24期] 動態報導

◎ 教師榮譽
1. 陳良基教授榮獲「95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特此恭賀。
2. 95學年度電資學院教學優良教師遴選案已完成審議程序,投票表決結果本學群教師獲獎如下(依姓名筆劃排序),特此恭賀。
     (1) 教學傑出獎:黃鐘揚助理教授
(2) 教學優良獎:李致毅助理教授、林宗賢助理教授、張時中教授、張耀文教授、莊晴光教授、許博文教授、連豊力助理教授、陳俊雄教授、廖婉君教授、鍾孝文教授、闕志達教授
3. 闕志達教授榮獲台大「奇景講座」,聘期一年,特此恭賀。
4. 王暉教授榮獲台大「洪敏弘學術講座」,聘期一年,特此恭賀。
5. 陳宏銘教授榮獲台大「矽統科技講座」,聘期一年,特此恭賀。
6. 陳光禎教授榮獲台大「何宜慈講座」,聘期一年,特此恭賀。
7. 吳安宇教授獲邀擔任「IEEE Trans. Circuits Systems, Part I」Assoc. Editor,特此恭賀。
◎ 學生榮譽
1.2007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活動競賽,電機系於法律、公衛、電資、生命四學院評比中榮獲第一名院長獎,特此恭賀。
2.本院博士班學生劉承榮(指導教授黃寶儀教授)、吳尚鴻(指導教授陳銘憲教授)、游創文(指導教授朱浩華教授)等三位榮獲2007年「IBM博士生獎學金計畫」獎助,特此恭賀。

E66畢業四十週年 Reunion 雜記

[第24期] 同學會記實 — E66畢業四十週年 Reunion 雜記
嚴雨田

屈指一算,自1962年進入台大電機系至今竟已有44年了,當年同班的同學現今都已是六甲老翁啦!真不可思議。

這次在台北舉辦的同學會,有三十位同學參加,有些帶著另一半,參加歡迎晚宴的人數多達四十多位,場面相當熱鬧。10月23日的晚宴在盛世王朝 Sun World Hotel舉行,由張虔生作東,現任台大校長李嗣涔亦賞光蒞臨,氣氛相當好。這次同學會能有此完美的結果,功臣首推龍偉業,他不遺餘力、熱心至極,早在壹年多前即開始用心策劃這次同學會。在台北的幾位同學包括伍道沅、賈玉輝、鄭守成、梁耕三、陳亮及洒家本人,曾聚餐多次開會討論。

若以地區而論,台灣地區參加人數最多,有何有蘭、賈玉輝、金陽和、潘世華、張虔生、鄭守成、梁耕三、伍道沅、龍偉業和洒家本人共十位。據我所知,在台灣的同學尚有詹益光、孟儀華及陳亮。詹益光似乎比較不熱衷,又因其父有疾,沒來參加;孟儀華已久不見其人,早已無影無蹤;陳亮本欲現身,結果因多年前中風行動不便,臨時取消。除了台灣地區,第二大勢力應屬美國舊金山灣區, 共八位,有祝開景、謝樂、曹建華、劉作凱、張永課、溫俊明、吳秉渝和柯文川, 其中祝柯二人的夫人也攜手參加。值得特別提的是葉廉耀,本人雖在加拿大蹲移民監,卻心在台北同學會,由夫人Nancy代表出席。

許多同學自從1966年畢業於台大後,此次是40年來首度再見面,若是在街上碰巧照面,可能會認不出來了。人老了,樣子難免變形,像洒家本人就已滿頭白髮,還蓄滿鬍鬚,若非經自我介紹,大部分同學必已不認得我了。不過洒家還是有其瀟灑一面,40多年闖蕩江湖、東征西討,結婚兩次、離婚兩次。第一次婚姻在西方美國,第二次在東方台灣,如今卻落單了。不過寶刀未老,現又結交一位年方27的異國美少女,是遠征馬來西亞的成果。她是華裔,今年剛去加拿大University of Victoria攻讀研究所,巧的是她也是唸電機的。因此,以後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往Victoria度假,若有同學適時去加拿大Vancouver附近,歡迎前來探聚。我和她最後結果會如何,尚難預料,說不定明年此時又分道揚鑣了,到底年齡相去太遠。

老同學裡目前從事教職者,據我所悉,大概有陳騮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此次未來;金陽和在清華,黃鎧在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此次亦未參加;還有詹益光及洒家本人在淡江。另有少數已偏離電機本行者,例如彭楚淳在San Francisco City Government當公務員,何友蘭和夫婿成立文教基金會, 從事品格教材設計,教育青年。我是萬萬沒料到這次會見到本系的系花何友蘭, 她倒是看來未老,若是在街上遇見,我是會認出她來的。我更不知他九年前便回台灣了,這次她和老公Paul Chen同來參加,伉儷情深,育有三女一男。我想其他的同學可能都從事和電機行業多少有關的工作,有工程師、有在電機方面自行創業者,其中最有成就的當屬張虔生,日月光半導體是現今全球最大的IC Packaging廠商。當然也有許多同學已經退休享清福了,23日晚坐在我左手邊的黃克義即是一例,他原先在Bell Lab., Homdell, New Jersey工作,如今過著悠閒寫意的日子。很抱歉!實在太久不見大家,人數眾多,我未必能一一枚舉,就此打住。

23日晚餐畢,一些同學意猶未盡,於是再由大亨張虔生領軍到台北安和路一家高級鋼琴酒廊 Sex and City 歡唱飲酒。我大約記得有包括祝開景夫婦、伍道沅、謝樂、劉作凱、吳秉渝、曹建華等十數人前往。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們都已是歷盡滄桑,走在人生最後一程,身體應該是最重要的了。這幾年經常收到紅白帖子,紅帖是後一輩的喜事,白帖卻是平輩的老友。所以在此,我祝大家,包括我自己,能持續保持身體健康。

1966級電機系四十週年同學會記

[第24期] 同學會記實 — 1966級電機系四十週年同學會記
祝開景

我們這屆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出了校門已歷四十年了。畢業的95位同學中,大部份都出了國,其中有相當一部份這一、二十年來又紛紛回到台灣或大陸工作、定居。有些位同學還不只在一處維持著住處。目前來講,在美西金山灣區的有23 位,是人數最多的;其次是在台灣的,有17位。
畢業以來,舉行了幾次較大規模的同學會:1991年在美西金山灣區及Lake Tahoe辦了一次25週年的;1996年在台北辦了一次30週年的;2001年又在洛杉磯上船,辦了一個到聖地牙哥及墨西哥Ensenada等地坐遊輪的35週年活動。許多這些過去的活動照片,在我們班上的網站http://home.att.net/~chu4上都有登載。
這次40週年的是第四次的大聚會。先由熱心同學柯文川、龍偉業,賈玉輝及本人發起,擬訂本(2006)年10月23~26日舉行,地點則又選回了台灣,特別安排了要回台大參訪。有許多同學畢業 40年來還沒回過母校一次呢!早在一年多前開始籌劃,由整理及加強email及電話的聯絡做起。特別是在台灣的同學,以龍偉業為首,開了許多次會,對當地的旅館、餐會、到台東的行程、旅行社,以及參訪母系等做了許多詳盡的計劃安排,讓同學們尚未成行之際已感到相當踏實,又心嚮往之了。同學們現時均已屆「耳順」之年,許多位都已退休或半退休了,含飴弄孫之際,休閒時間一般也比較多,加上籌備有方,這次40年的同學會報名相當踴躍。
同學會的首晚歡迎餐會在23日,選在許多海外返台同學下榻的台北敦化北路「台北盛世王朝飯店」舉辦。有29位同學帶13位眷屬參加。這次豐盛熱鬧的晚宴由我們的同學,日月光集團的董事長張虔生做東。現任台大校長李嗣涔教授也慨然光臨,為我們三天後返校之先預作了些有關台大的近況介紹。
參加的同學及眷屬裏,除了台灣本地和美加地區來的,還有長居北京的謝家崧和泰國的邱忠潔,有許多人真是40年來才首次見到面,如今是鶴髮已然,仍童心未泯地大談當年同窗舊事。許多位以前少參與同學會的,在這晚也紛紛作了些自我介紹。把這40年來的個人工作、家庭、志趣、多多少少作了點報告。餐後柯文川、何友蘭主持抽獎助興。張虔生又繼續做東,邀了些興猶未盡的,到市內鋼琴酒廊「Sex and City」繼續把酒言歡。
二十四日一大早,龍偉業夫婦、女兒和其他17位回台的同學,連同家屬一共29人,開始了兩天的台東之旅。搭乘的是從台北火車站8時出發的「溫泉公主號」觀光火車。火車寬敞舒適,一路經過碧綠的蘭陽平原、花東縱谷。車上有餐車和一節的卡拉OK專門車廂,給我們同學幾乎全包下了。一路說說唱唱,幾小時在不覺間就到了台東車站。
在台東市區裏,大伙兒參觀了台東區原住民卑南族的博物館,而後駛往西邊知本溪上的「老爺飯店」入住。知本以溫泉著名,老爺飯店裏每間房裏都有小溫泉浴池,外面有著裝的大眾池,還有天體式分開的「男湯」和「女湯」。知本溫泉不同於北投、陽明山的,硫磺味低,水溫舒適。大眾池還分成許多不同溫度的,或翻湧、或寧靜、或加上不同的花精香料的各個分池。許多同學和夫人們都在飯後去泡這些「美人湯」了。
第二天25日,大伙先到龍田地區騎自行車遊覽。此區多為菠蘿田、釋迦田和曠草地,空氣清新、田野寬闊,對長時居於擁擠城市地區的人來說,不啻是個很好接近自然的體驗。
其後,我們馳車到北邊的鹿野鄉,這處是布農族的聚居地。參觀了他們的「布農部落」,觀賞了頗有特色的布農族表演,享用了午餐和咖啡。在上火車離開台東之前,大伙還紛紛在車站前選購這兒的特產釋迦菓回台北。
二十六日上午在台北的同學一起回訪台大母校,先到電機二館,有25位同學加上眷屬,共37人參加。我們畢業以來,電機系已逐年擴大,脫離原工學院,成立電機資訊學院。其後擴建的大樓也由「電機一館」而「電機二館」而「博理館」,以及今年年底可啟用的「明達館」。電資學院包括電機系、資訊系及光電、電信、電子、網媒以及生醫電資等研究所,專任教師逾百人,學生近三千。貝蘇章院長在歡迎會上對電資學院這些年來的發展作出了簡括的介紹;隨後電機系吳瑞北主任對系務,尤其是近年來新校舍空間的使用及人才延攬又作了些報告。系所發展改變之大,進展之速,即使是在台北的老校友都不一定了解,更別說在海外四十年沒有返台的系友了。會上我們致贈母系題有「卓越領航」的水晶飛鷹一座,以為此次回訪的紀念。
離開了電機系,我們到校園內的「鹿鳴堂」用午餐。特別難得的是我們邀請到在台北已退休的老教授-盛慶琜(1954-1963系主任),白光弘,和郭德盛(1975-1981系主任)。三位教授依然神采奕奕,與同學共餐合影,同話當年,又殷殷惜別。
餐後部份同學繼續徜徉於臺大校園中,不捨得離去。校園這40年來改變太大,新建築不勝枚舉。傅園、傅鐘依舊;瑠公圳、總圖書館早換新顏。老圖書館樓上現已改為校史館,有專人替大家解說建校以來的興革。學校、台灣社會,以及我們同學各個人生都已經歷數不盡的變化。我們這批四十年後回來的老學生,坐在當年老圖書館的書桌前,看到了比自己子女還年幼的台大學生,思前憶後,回首向來處,不勝唏噓。

後記:
離開台北後,遊興未減,邱忠潔、溫俊明二位又繼續他們的阿里山之遊;廖耀琦夫婦又繼續他們的帛琉之旅。
此次同學會相聚後,大伙依依不捨。以後小規模的相聚肯定會不少;大規模的相聚,再等五年,一般感覺似嫌太久。只要有人號召舉辦,定會有人響應。目前有人提到的目的地有美加東北部、夏威夷、或溫哥華區。我們拭目以待以後精彩的再聚。

電機之夜大二劇

[第24期] 學生近況報導 — 電機之夜大二劇
蘇倚恩

 當初剛結束的時候寫的那一篇心得,處處透露著剛結束的熱情與悸動,現在事隔半年重新回想當初的種種,剩下的只有省思與淡淡的回味。

 事情要回到我和彭國倫答應電機之夜總召扛下大二劇的責任那天。好巧不巧,那天晚上陳嘉偉跟我說,他想要弄一個很屌的劇,把一些意念傳達給觀眾,讓觀眾感動。我說可以,但是還是要以搞笑為前提,不然太過冒險,而且也不符合電機大二劇的風格,畢竟電機之夜大二劇一直有招牌、有傳統壓力。小龜說那就弄一個可以讓觀眾又笑又哭的劇,我覺得很困難,甚至認為憑我們的實力可以說是不可能…。我們聊了很久很久,聊到很晚,然後,因為我們兩個都是基督徒,所以我們禱告。

 隨後,在整個編戲、導演、排戲…的過程中,在沒有刻意安排的情況下,我們走到了最後那個結果。中間有兩次把所有的劇本全部修掉,把整個劇情和演員特色,甚至是主要演員的人選全部大換血;歷經很多波折,甚至有很多人想要放棄,或準備接受失敗。最後,一直到正式上演前一天,有一位學姊在前半場笑得很開心,並且在最後掉淚了。我們才發現,有機會挑戰那個當初我以為不可能達到的夢想。感覺起來,就像是上帝在暗中一步一步地帶領我們走,每一步都顯得那麼自然,就這樣沒有猶豫地一步一步走到最後。

 我覺得,一齣劇要好,就是要讓觀眾可以感受出表演者的心意,表演者想要讓這齣劇完美的用心,在演員的每個動作、每個走位、每個表情和聲音、電影配樂以及那些富麗堂皇到誇張的道具、每個時間的的掌握中流露出來,並且真真實實地傳達給觀眾,讓觀眾感動。

 我們的劇情融合最近的暢銷魔法小說「哈利波特」與中國傳統的「梁山泊」。故事的主人翁接到一封梁山泊來的入學通知書,從此開始了梁山泊之旅。再以梁山泊的英雄好漢擔任學院的老師做背景下,開始了一趟在梁山泊上尋找寶藏的旅程。在故事的最後,主角發現每天欺負打壓,並且一直懷疑是壞人的一位同學,一直把主角當成是唯一的朋友,並且暗中策劃一場生日派對要給他一個驚喜,而卻因為主角對他的懷疑而死於非命。故事的結尾,主角衝出舞台跑到整個表演場的外面,在雨中奔馳,最後在地上嚎啕大哭。後面這一段跑出場地是事先用攝影機拍好的,也算是電機之夜戲劇上的一種突破。倒是感覺從之後的某某之夜開始,
一天到晚看到…

 最後在主角跑出去的影片中,我們加了一段旁白:

我們總是驕傲的認為                                                                          
只要去追~~
未來會是我們勾勒的形狀
於是…
我們匆匆忙忙   從這裡… 到那裡…                                                                               
回過神來  發現…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擁有了什麼??  又錯過了什麼??
妳~~
想找個人聊聊
而他  變了  變的不再是你所認識的樣子
你說你留下是回憶  不過  你是不是  也會
~~想念
所以
當你哈哈大笑  當你覺得溫暖  幸福
不妨  向你身邊的朋友  說一聲
                    ~謝謝你

這可以算是我們整齣劇最想要表達給觀眾的意念了吧。

當整齣劇結束的時候,「謝謝你」的聲音此起彼落。之前每個我們想要搞笑的部分,或是不想搞笑的部分,觀眾都笑得出乎意料的開懷,我想我們是成功了。很高興在大學四年間有機會完成這樣一個挑戰,我想不管過了多久,這都會是一個難以取代的回憶。並且,我也了解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當你相信,並且願意勇敢去迎向挑戰的時候,將一切交托給神,並且一步一步不猶疑,專心去實行,不可能也將化為可能。
蘇倚恩,現為電機系大三學生。

銀翼孤雛

[第24期] 理性與感性 — 銀翼孤雛
陳德玉 林育政

小黃是我國小四、五年級的同班同學。我對他印象很深,我們經常一起玩。他是個儀容整潔,個性隨和的小孩。他爸爸是一個英俊挺拔的空軍飛官,當時在屏東空軍基地服役。黃伯伯為人風趣,點子很多,我們那群小孩玩伴都喜歡他。記得有一次,他帶我們溜進機場看飛機起降,還送給我們以架駛艙玻璃刻成的心型裝飾品。小黃母親是一名優雅時髦的婦女,記得當時每到中午,黃媽媽送來便當時我們都忍不住想多看她幾眼,順便也調侃一下小黃。我們去過他家,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黃伯伯如雷的笑聲以及黃媽媽高雅的笑容。記得有一次放學後黃伯伯來接他,順便帶了一個手掌般大小的收音機,頓時老師學生圍成一團好奇的看。那可能是台灣最早出現的電晶體收音機。後來我將此事告訴了我父親,但他不相信有這麼小的收音機,更不信不用插電,不過仍要我打聽哪裡買得到。問了之後才知市面上買不到,它是黃伯伯在美國受訓時買的。這段回憶真是甜美。

不久,823金門砲戰爆發。一開始,戰爭離我們似乎非常遙遠,只從報紙上或收音機知道金門遭到慘烈炮轟,以及我方空軍擊落多架米格機。戰爭對我們生活上唯一的影響是經常聽到F86戰鬥機和C46運輸機低空掠過時,那雷鳴般的巨響。這段期間常聽到小黃說他爸爸很少回家。記得有一天,到了午飯時間仍不見黃媽媽送便當來。我們幾位玩伴還讓小黃分享了午餐。三個便當四個小孩輪流吃,各省口味都有,而且便當有冷的、有熱的,吃得我們的胃像洗三溫暖,大家樂融融並誓言以後要常玩這種遊戲。但隔日壞消息傳來,黃伯伯的C46座機在一次補給任務中不幸被擊落,黃伯伯生死不明。一開始大家雖然震驚、焦慮,但並無悲痛。小孩們都認為黃伯伯這麼強壯,怎麼可能死,再來就是幻想他可能被俘或漂浮海上。過不了多久、學期還沒結束,小黃就消失無蹤,我們只知道他與母親已遷離屏東。

幾年後,我上了台北的高中,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們竟然在台北街頭相遇。我立刻認出他來,此時他已長得跟他父親一模一樣。這次的重逢雖有驚訝卻沒有喜悅,我們沒聊什麼,也找不到話說。他告訴我他所就讀的高中但我已無法記得,是個不太容易記住的校名。此次見面,幾分鐘就冷冷分手,我內心有幾分難過。其實,那時我們已經是不同類型的人了。從他的眸子深處我似乎看到焦慮與忿怒,我心想我們之間的友情大概就到此為止。誰會想到三十多年後,有一年夏天我回台灣時竟然再度不期而遇。地點是在台北金山南路上的一家叫”銀翼”的餐廳。除了頭髮變得灰白,他幾乎沒有改變。只是年長了,也成熟了,不再是個眼神充滿了忿怒和仇恨的年輕人,他變得謙善溫和,笑容中充滿了信心和喜悅。他說他還記得三十幾年前在台北街頭相遇時的窘態。我們這次重逢有來自心底的喜悅,但也有無可避免的傷感。

父親過世之後,他與母親搬到台北。原來活潑的小黃開始變得沉默。不久,他母親改嫁給一位高中老師。這件事引起的傷痛深烙在他的青少年時期。也許是出於對自己父親的忠誠,他無法接受母親的再婚。剛開始時,只是與繼父有小爭執,可憐的母親經常夾在兩人中間,不知道如何調解。時間越久,誤解越深。家沒溫暖,加上青春期叛逆,導致他加入不良少年幫派(士林幫)。就在某夜,因士林幫內的權力鬥爭,他殺傷了一個競敵,因此進了監獄三個月。出獄之後,即使是母親的苦苦哀求,也無法阻止他與幫派繼續來往。他曾想過新生活,但無法如願。幫內成員繼續找他,家也不是他安歇的地方。因害怕惹來更多的麻煩,他的繼父要他轉學去唸軍校,以切斷所有與道上的關係。他的母親極力反對,再加上一些誤解,使得他與繼父原已脆弱的關係更加無法修補。

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是意料中的事,他入伍,在中壢附近當兵,終於斷絕了與幫派的關係,但在軍中與同袍仍時有衝突。在這段期間,他交上了一位伙食士官並成了好友。這位士官將在他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此事容後段再詳述。小黃退伍之後,聽了伙食士官的勸勉及鼓勵,考上了空軍官校,最後成了一位飛行員。十年的飛官生涯退役之後,他在華航擔任機師,一直到多年前退休。

前述伙食士官比小黃年長許多。小黃多次在軍中惹禍時,他都挺出解圍,因此甚得小黃的心。士官本身沒有親人,因此視小黃為己出。他是個能幹的人,頗有交際手腕。因主管伙食他有機會接觸長官甚至成為朋友。在廚房裡,總是有許多的剩菜剩飯,他利用這些剩菜飯養了幾頭豬。長官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這些豬終究將成為他們加菜的材料。從這經驗之中,他得到一靈感,就是在退休後,想養豬以維持生計。不久後,他從軍中退休,並在附近找了一塊地,以便取得軍營中的剩飯菜,想就這樣經營養豬場。因為缺錢,他向小黃求援,小黃靠著母親的一點積蓄,成了養豬場的合夥人。這些事都是發生在小黃當兵的期間。他出錢,與其說是為賺錢,不如說是幫助朋友。誰也沒想到多年後這養豬場變成了值錢的地段,高價售出後,兩人都相當富有。

談話中,我問起他母親。他帶點感傷:「她已去世多年…。」也許是見到了我使他想起過去那一段快樂的童年。他繼續說:「小學的幾年,是母親與我最甜美的回憶…」接著他嘆了一口氣,低著頭說:「我父親的去世是母親痛苦的開始…,我們搬到台北後,日子難過。我母親再嫁之後,我們關係也起了變化…她為我而自責,我卻對她有很深的誤解,要不是為了我,她本可以過得快樂一點…。我當時年少無知,把我所受的痛苦與委曲全加在她身上…。」我靜默了一會兒,不知該說些什麼。他臉上雖沒流露情緒,但我知道,他的心在淌血,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只能在思念中悔恨與惋惜。悔恨誤會了母親的心意,惋惜沒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霎時有一陣子,我的心彷彿回到了過去,回想到我自己蠟筆塗鴉年華、我頑皮好動少年期、以及後來青春叛逆期,一幅一幅的景象,都有母親的身影。比起小黃,我幸福多了,我有一個歡樂的童年及正常的成長。但想起往事,我仍是感到一絲的失落,到底,童年的時光已去,母親也已不在人間。這一段短暫的緬懷突然被小黃的話打斷:「其實,我的繼父並不是我過去所想的這麼壞。自己當了爸爸之後,才知道即使是在正常的家庭,叛逆期的孩子有多麼的難教導,更不要說我當時的處境…。記得,一個下雨的夜裏,我繼父來到中壢軍營,告訴我母親突然過世的消息,他全身濕透,帶著淚水,目光恍然。令我驚訝的是,他竟請求我的原諒。當時,初聞母喪,驚痛之餘帶點憤恨,以致於完全忽略了他所表達的善意。」

談到此,我心中還有許多的疑問,但我不想再問下去了。小黃說這股憤恨後來還折磨了他很多年。但在伙食士官的引導之下,他與繼父在多年前已和好。繼父重病離世前的幾個月,都是他在照顧。他感慨的說:「…再怎麼說,我繼父也曾經帶給母親一點安定及快樂…」我們又沉默了一陣子。想到我早年對黃家的遭遇雖然同情,但無法體會。這次與小黃會面之後才深刻地感受這悲劇,對他們的犧牲,除了同情之外,多了一點歉意及感激。這也使我想起在小學一、二年級時,發生的一些事情。有一天清晨,經過公園上學時,看到芒果樹上自殺吊死的空軍士兵。之後我至少又看過三次士兵自殺事件,都在同一樹上。吊死屍體,頸部及手掌全瘀青血,臉下垂,軍帽掉地上,褲子濕了大半,黑青舌頭外露,狀至可怕。我還因此做過惡夢。我父母親也為此要我改道上學。多年後,我在美國長居時常想起這件事,心裏一直不解為何當時有這麼多年輕士兵自殺事件。後來算一算年代才想到那時正是國民政府來台四、五年。這些年輕的士兵多隻身來台,心智不見得成熟,幾年下來回家無望,或許軍旅生活難熬,再加上些不如意的事,心情憂鬱,無法解脫,加上當時的社會也不知如何處理這種事件,讓許多無辜的年輕人走上不歸路。我每次提起這些自殺士兵,長輩們總是責備的多,同情的少。多年後,自己當了爸爸,將心比心,只能感慨戰爭的無情及世事的無奈。在本故事中,慶幸的是伙食士官的及時出現,帶領小黃走出了困境,阻止了黃家悲劇的延續。

當天我們分手前,小黃說他最後一次見到他母親是為了養豬場的那筆錢。那筆小錢卻奇蹟似的在日後變成一筆不小的財富,我心想這一定是他的母親的心意。他母親在天上,仍然默默地守護著她深愛的孩子。小黃退休後,一直是國軍遺族單位的義工。

英文作者:陳德玉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1969年畢業,現為台大電機系教授
翻譯: 林育政-現為電機所碩士班二年級學生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第24期] 世代對話 —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許炳堅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成功做準備)

前言:
我在2006年教師節,很幸運地獲得教育部為從教育崗位上退休或離開而仍然能夠從其他角度繼續貢獻於現代教育的教師們所設立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台大校友會刊」於2006年11月該期有小篇幅報導,並轉寄「台大電機之友」參考,「電機之友」總編輯江簡富教授很感興趣地邀請我為該刊撰文。2007年初台大電機系的幾位教授們,還有遠在美國Princeton University的貢三元教授、以及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黃義方教授等也贊同我的看法。我想能夠幫年輕一代做一些創新的事情,也是人生快意一樁;再加上廖錦土老師以及吳明麗老師的連番鼓勵,所以我就提筆為文。

在此我要聲明,這一篇文章主要是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一代而寫,因為他們的可塑性高,未來也充滿了變數。至於三十多歲、或者四十多歲的一代,一方面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閱歷,另一方面也多少定了型,所以本文的內容就比較用不上。本文不是學術論文,當中引用了很多報紙的報導;我們都知道報社的記者有時候為了吸引讀者,會用比較誇張的敘述。但是同一件事情如果屢次被不同的報章雜誌所報導,根據統計學上的原理,綜合各方的報導其可信度可能會比較高些。

我希望藉著撰寫這篇文章拋磚引玉,歡迎有興趣的同仁們共同為年輕的一代著想,一起探討這個主題。對一個新的主題來說,第一篇文章最難寫;往後的文章,不論是持相同或者相反的看法,因為有前例可循、可以依托、可以批判,就比較容易下筆。因此,請大家往後多多發表高見。

本文:
 在時間軸上,以今天做為分界點,昨天或者以前的就是已知的過去,是屬於歷史的一部份;明天或者以後的,屬於不可知的未來。

 在20世紀中期,國際交流頻繁,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年輕學子到歐美各國留學、深造。當他們獲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時,有很多人進入歷史悠久的大公司,如AT&T貝爾實驗室、IBM華生研究中心、HP惠普公司實驗室等去從事尖端的研發工作。有不少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工作四十年,然後順利地退休。當時的台灣社會,情況也是如此。例如從師範大學或者師範學院畢業,就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教職,在教育崗位上任滿四十年而榮退的,每年都有好幾百位。

在20世紀後期,情況有了激烈的轉變。先是亞洲四小龍興起,接著是人口眾多的中國與印度向全世界提供充沛的廉價勞力,分別成為硬體與軟體生產的世界工廠;到了21世紀初期,又有金磚四國的興起,世界經濟體系因此起了空前的變化。電子、資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快速進步,也促成世界產業的重新排列組合。

電腦設備及使用能力的大幅提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年前,在台灣只有工學院的學生們才可以優先選修電腦課程;還必須先把軟體程式打在紙卡上,然使用讀卡機輸入電腦,運算的結果用印表機列印出來而沒有桌上型的螢幕,非常不方便。當時在台灣的電機系仍屬於工學院,而大部分的計算機系、資訊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或者電腦系都還沒有設立。

在21世紀的今日,資訊產業何其發達!網際網路促進了全球各地人們的溝通,所需要的資料,大部分只要上網就查得到。厚厚的大英百科全書,其內容可以存在一片光碟裡。按照在半導體業界普遍通行的Moore’s Law(摩爾定律):一個半導體晶片裡的電晶體數目每一年半大約會擴充兩倍,因此三十年左右就增為一百萬倍,這是指數函數式的增加。但是我們在學校教育方面的改善,只是等差函數式的緩慢進步,科技步伐與教育步伐兩者的差距勢必愈來愈大。

一位幼童在7歲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時,政府和教育單位都會為他規劃,在十六年之後正好大學畢業。然而一位18歲的年輕人進入某一所大學就讀時,該大學是否能幫助他規劃在16年後要如何地成功?如何在產業界擁有全球的競爭力?一般大學只是著眼於大學部的4年,或者再加上研究所碩士班的兩年,再往後的10年就得靠每一位年輕人自己去摸索。可惜的是,大學裡對於畢業以後的情況討論得很少,也缺乏專門的課程來探討在實際社會上會遇到的各種難題,更談不上長遠的規劃。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在2006年11月的「遠見雜誌」有一篇報導,其中提到「策略到底是什麼?」有一次台積電總經理兼總執行長蔡力行先生問他的老闆張忠謀先生,什麼叫做策略?張忠謀說得很簡捷扼要:「策略就是看得遠一點、想得廣一點。」

如果諸位能夠為往後15年在高科技社會裡要達到成功而做好準備、規劃,那就是很好的對策,也是本文的主題。

I. 我們所處的變動環境
讓我們客觀地從各個角度來看一看有關的報導。所引用的內容,我用【】符號前後括起來,一方面可以體現原文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和我的觀點區隔或印證。

(I-A) 國人普遍擔心缺乏競爭力
【台灣學生只會跟著潮流走,缺乏企圖心與開創性。】(2006-03-10 商業周刊 第955期)

【龍應台女士在清華大學演講:台灣國際觀屬「第三世界」等級。許多在台下排隊提出問題的大學生都提問:「那我們該怎麼辦?該如何做?」】(2006-03-23中國時報)

【Googl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表示,東方教育欠缺啟發性,難以激勵創意,台灣雖然有不少優秀的企業,卻難產生真正世界一流的創新。】(2006-04-27中央社)

【交大袁建中教授說:『30幾年前,很多人畢業後一份工作做到退休,很少人會想換工作。到了1980年代,調查報告指出一份工作的平均壽命是一年八個月;1990年,我回到台灣,到交大任教,第一屆畢業的學生中,有一位三年換了九個工作。從30年前的終身工作,到現在平均兩年換一個工作。』】(2004-12-17 經濟日報 A16版)

【建中電腦科梁志堅老師在2006年1月說:『許炳堅榮譽教授:感謝您的讚賞,關於教育的未來我可能沒有您樂觀,“短視”是主因。站在基層的教育崗位更是經常有一種無力感。』『太精采了,台灣大多數的學生窮其半生 (22歲以前) 都是為考試而讀書,要他們思考一下和考試無關的東西就怠惰,他們都應該看一下您的這篇講稿 (或親自聆聽),我會在徵文競賽結束後再放到我的網頁上。』】

 (I-B) 也擔心教育內容跟不上時代
【僵化的體制:四十年不變的大學:台灣的「系」有固定的員額編制,一個「班」規定配置四名教員和一名職員,因此,開一門新課程,就必須關一門舊課程,影響許多人的飯碗。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課程也只能「四十年不變」。】(2005-03-31 遠見雜誌 第226期)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主編盧智芳昨天說,上月調查一千三百多名理工科系大學生與研究生發現,國內科技教育出現課程不符時代與工作需要,也無法啟發科學興趣等三大危機。】(2004-10-04 蘋果日報 A7版)

【一項「2004台灣科技教育大調查」中指出,80%的理工科系學生認為課程設計不符時代需求,所學無法與實際就業接軌。】(2004-10-03 台灣日報)

【一項科技人才教育滿意調查發現,台灣科技教育存在「學校教育難以啟發學生科學興趣」、「學非所用,工作發揮機會少」,以及「學生不用功」等3大危機。】(2004-10-03 民生報 A2版)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昨天針對提升大學競爭力等議題進行分組討論。台大校長李嗣涔也說,現在台灣做的都是「me, too」的研究。像是美國開始研究針灸、中藥之後,台灣的學界才開始進行,但這些領域原本該是台灣的優勢。學術界「不敢嘗試」的心態,讓台灣學術研究世界一流,總是差了一截。 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說,台灣學界很多research(研究)是名副其實的重新搜尋,只是重新去發現別人已經找過的東西。

清大校長陳文村也說,很多台灣研究都是跟從國外研究,沒有新元素在其中。大學應該是各種創新研究的源頭,不能總是跟著美國研究的腳步走,才有機會做到世界第一。】(2007-01-13 聯合報)

【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國立成功大學發表演說時,擔心時下年輕人取得資訊容易,卻正在喪失生存的能力,不知競爭的基礎在那裡;身處資訊邏輯複雜的環境中,不知如何去釐清一件事情。很多老師受限於教育制度,進入學校後,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形下授課,年復一年教授同樣的東西,結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一出校門就過時了。】(2006-12-01中央社)

II. 大家的警覺和省思:多元化與國際觀

(II-A) 需要加強國際觀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與台灣杜邦公司昨舉辦「創造科學奇蹟」青年論壇,與會的產官學界代表提出建言,他們建議有心投入科技產業的社會新鮮人,除了充實專業知識,一定要加強國際觀和語言能力。】(2004-10-03 台灣日報)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先生說:台灣人才,只有五年優勢;這幾年,台灣社會缺乏一種領導力量,一種領導社會往對的方向走的力量。需要訂下目標:唸大學的時候就該做好準備,培養國際觀,避免變成井底之蛙。】(2005-01-10聯合報A10版)

【前經濟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現任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先生於 2006年 4月 22 日在加州矽谷地區參加由「台美產業科技協會」舉辦的年度研討會致辭,他的演講題目是:『創新與競爭力,新世紀、新思維、新台灣』。】(2006-04-19 美國加州 世界日報)

(II-B) 提倡多元化
【讓不同自我多元存在。】(2005-08-29商業周刊 第927期)

【大學在產業環境下的教學功能,從學習終點轉變為學習中程的加油站,變成個人終生教育的停駐站,大學教育中最珍貴的人文、博雅等理想主義色彩是否會因此逐漸褪色?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問題。】(2006-12-03 經濟日報 C1版)

【交大EMBA執行長楊千教授:『資源運用能力從哪裡來? 二個人對奕,一開始棋盤上雙方的資源是相同的,但運用資源的能力卻不同。能力不同,當然導致不同的結局。』】(2005-02-27 經濟日報C2版)

【要教出會思考的小孩。小孩不能一直命令,命令久了,就沒有自己想事情的能力了。從今以後要練習不對孩子說「命令句」。「她不只是在談怎麼教小孩思考,更重要也更核心的是讓自己重新意識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覺得很棒!」】(2005-03-13 聯合報)

【建中電腦科梁志堅老師於2006年表示,這幾天在討論的這個議題,我試著以一個高中老師的觀點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從建中、非主流的角度):在建中只要經歷過教改前和教改後 (聯考入學前和多元入學後) 的老師都可以發現“學生的討論風氣、思考習慣、誠實的學習態度”都發生很大的改變,當任何一所學校 (在任何層級的學校) 的辦學績效是以升學率、學生得獎件數 (科展、各種競賽活動等等) 來做為評比的依據時,那麼學習落後的學生將會成為學習的棄兒 (可能求救於補習班),學習績效好的學生則有些會被迫成為得獎的工具 (從此可能就專注於某一領域,而忽略了人生的其他);以升學來說,現在升大學推甄、申請都已經結束,已經有大學入學許可的學生,可以想像他們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極有可能成為班上的公差使者,可見就是升學導向),學生從高一進來就是為了進好的大學而讀書,因為高一、二的成績關係到升學,所以參加社團的學生變少了、花在社團的時間也變少了,大部分的學習以升學為導向,因此不考試的科目便成為上學的花絮、可有可無。
   
個人認為,辦學的良窳應該由一個學校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精神、公德心等等面向去評比,而不只是升學率、不是專注於得獎的數量,在上位者更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質的下一代。】

【建中畢業的東華大學張瑞雄副校長,平日教導學生們要注意:『1、讀書是為自己而讀,2、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3、不必對自己苛求完美,4、不斷自我超越,5、邏輯性的思考,6、懷疑和批判的精神,7、樂觀和自嘲的態度,8、活到老學到老,9、掌握最基本的東西,10、瞭解變與不變,11、欣賞生命中的美好,同情生命中的不幸。』『對於大部分資質普通的學生們,教導他們基本的知識比較實用。對於比較聰明的學生們,則教導他們如何去自動自發地學習,如何去發揮才能,如何去增進情緒智商 EQ,這樣子比較有用。我很敬佩許炳堅榮譽教授對於年輕一代的熱心付出。』】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最難忘的一堂課,就是在哈佛大學修習的人文課程 「西洋文化變遷」。教授選讀西洋古典名著,做為不同時代的象徵,從書上描繪的情景去感受不同時代的背景,進而掌握西洋文化的演進。張忠謀回憶,這堂 「西洋文化變遷」的通識課讓他體驗了什麼才是 「活的學問」,這體驗至今受用。】(2005-03-31 遠見雜誌 第226期)

【『我的博士落第經驗給你什麼啟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在「與大師有約」論壇講完故事,當場給近千名學子出題目;各種答案紛紛出爐,不過,「半導體之父」張忠謀覺得都不夠有創意,乾脆自行宣布答案:「成功不必只走一條路,轉個彎再走另一條路也有機會」。張忠謀則談人生的挫折經驗。張忠謀說,他認為價值觀比學歷重要,所以他主持面試的時候,會想知道對方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2005-10-23聯合報)

【不過各企業一致強調,畢業的學校不是最重要的,高度學習意願、穩定度和抗壓性、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才是最重要的。】(2005-04-14大紀元報)

【如果有機會,多做一些嘗試是不會錯的。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先生說:『我認為抱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很重要,技術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學得到,但是,文學、戲曲、西方文化以及宗教也應該廣泛涉獵。除此之外,廣泛閱讀國外的媒體或國內翻譯外國的報導,也可增廣大家對全球事務的了解。』】 (2006-05-01 今周刊 第488期)
 
【要確認自已是否提出正確的問題,進而栽培構想的種子,並發展解決之道罷了。這就是愛因斯坦思考的祕密。】(2005-12-30 中國時報)

【台積電總經理兼總執行長蔡力行先生認為,關鍵在於「選最對的,而不是最好」。講俗氣點,不能賣錢就沒有用。「把事情做對的方法」有兩種。work hard(認真工作)和work smart(聰明工作),孰先孰後?因此我強調,要先work smart,再講求work hard,兩個都有就贏了(you’ll win)。若只有一個,很快就會被追上。第三個就是right people。最「對」的人和最「好」(best)的人是不同的,在美國,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方向卻都不一樣。這就像數學的向量一樣,不同方向的作用會把力量抵消,甚至變成負的。如果大家做事的方向大致相同,結果反而更好。統統都是最聰明的人,點子太多,反而會無所適從。】 (2006-11 遠見雜誌)

III.  21世紀的成功哲理 在哪裡?

 閱讀了以上各個報章雜誌在近幾年來發人深省的報導,在工程學系裡鑽研的我們,正可以發揮分析與統合的專長,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且提出最佳的對策。首先,我們要面對實際的問題;不可以因為教科書裡沒有描述到,就把它忽略過去。

我們經常使用的工程教科書,大多是描寫A加B等於C之類有固定而且是唯一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要把相關的原理或者理論弄清楚,然後套用適當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所要的答案。這種傳統的工程教科書,基本上是把工程學 (Engineering) 當作是一種應用科學 (Applied Science);也就是說把工學院當作是理學院的延伸。例如,加州洛杉磯大學 UCLA就設立了「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這種作法是基於下述的假設: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大公司裡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因此每一次只要專注於解決一個小範圍的工程問題即可。同時,不同公司的大小、良窳也很清楚;有點像是台灣各個學系在大學聯考的排行一樣,一目了然。在20世紀中期,這種作法或許可以行得通,然而這種作法在20世紀後期及目前21世紀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一個人在公司工作的報酬,已經由傳統的以每個月的薪水和年終獎金為主,轉換成在台灣的高科技公司的每年profit-sharing (分紅)、和在美國的stock option (股票選擇權) 為主。在台灣就要想辦法加入每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的公司。在美國,如何有眼光地加入一個將來會成功的小公司,比加入營業穩定的傳統大公司來得重要,而且加入的先後時機影響也很大。當一家小公司經營遇到瓶頸和困難時,到底是要跟著撐下去、或者是換到另外一家公司?也一再地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與運氣。所以說,預先對未來數年、或者十數年有長遠規劃與對策的人,就會做出比較明智的選擇;較不會在怱忙之中被迫做出倉促的決定。

在現代教育裡,通識教育被描述得非常重要,就好比戰鬥機對於空軍的重要性。然而通識教育課程也必須是適合全球化競爭力的「21世紀現代化通識教育課程」才合用。舉例來說,法律知識對於現代的產業非常重要。在美國,有不少高科技公司,因為專利的侵權問題、或者軟體程式的抄襲問題,打官司敗訴而被迫賣給其他大公司或者競爭對手。如此一來,不只是原來的股東權益受到影響,原來的經營團隊被解散,基層的員工們也有可能被裁員或者被分派到不理想或是沒有前途的工作,原公司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法律知識對於現代社會以及高科技產業界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在佛里曼所著的「這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by Thomas Friedman)一書裡 (註1),他很清楚地告訴大家:在21世紀裡,新的遊戲規則已經建立;全球化的競爭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不可以再依靠20世紀的老方法來應付、敷衍。我們需要勇敢地面向未來,不斷地創新。

(III-A)  21世紀高科技工程學的時代性
在2005年8月12日於花蓮市舉行的“VLSI Design/CAD”年度大會,我受邀請參加座談會,當時我曾提出這一方面的看法 (註2)。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有兩大因素:一種是系統化 (確定性) 的因素、另一種是散亂 (不確定) 的因素。在20世紀工程學被看作是理學的延伸,例如電機系是電學的延伸、土木系和機械系是力學的延伸、化工系是化學的延伸。可是在21世紀裡,優質的工程學就必須綜合理學、商學、法律、哲學、人文、或者醫學等相關知識,還必須建立專業的知識、良好的表達能力、處理人際事務的技能、以及服務社會的心態。

(III-B) 普渡大學工學院院長往前看到2020年
在2007年1月31日舉行的“DesignCon”國際設計大會,美國普渡大學工學院院長、也是2007年IEEE「國際電機電子學會」總會會長的「莉雅‧賈蜜生」教授被邀請在大會開場時演講 (註3)。她指出,21世紀的一流大學要教導學生們有關「創造力、領導力、彈性的態度、對商機的洞察力」等等。她提到,21世紀的工程教育所以需要大幅度的改變是因為幾項重大的原因:「跨領域的科技興起、高科技的快速變化、全球化、還有產業外移」等。工程知識的半衰期已經降到5年左右;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時,他在大一所學的一半工程知識已經過時而派不上用場了。

她也引用美國「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為2020年高科技社會所做的報告說:為往後15年的成功做準備,這一代的大學生們需要學得「分析的能力、合適的道德觀、發明與創新的才能、領導力、豐富的哲學思考、行動敏捷、還有彈性的態度」;可惜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並沒有包括在現今的工程教育裡。她指出,只學會了基本的電子學或者訊號處理的理論是不夠的,還要加上溝通的技巧、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所以暑期實習、創業經驗傳承、學習服務等就變得非常重要。在20世紀裡,大家專注於「工程科學」(Engineering Science),視工程學為科學的延伸。在21世紀裡,我們則要強調「工程經驗」(Engineering Experience),要重視工程學與周邊各種事物的互動,而且終身學習變得非常重要。

(III-C) 普林斯頓大學貢三元教授的多元化建議
 「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 」是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的貢三元教授於2006年12月在北京的微軟Microsoft亞洲研究院及附近幾所大學演講的主要講題 (註4)。他指出,現在青年們尤其需要重視知性與感性的平衡教育,他們最需要加強的不是「智力商數」IQ (Intelligent Quotient) 而是「情緒商數」EQ (Emotional Quotient) 和「逆境商數」AQ (Adversity Quotient)。他說,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華人似乎習慣於以一元化的價值觀看待別人,而國外則是推崇多元化的人格培養;因此,造成華裔學生們大多數顯得拘謹、難以放鬆、不夠自信。

他認為,高的情緒商數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人際和事業博弈中勝出。至於AQ,有時翻譯爲“逆商”或是“挫折商數”,是衡量某人在遭遇挫折時解決麻煩、超越困難的能力的一個標準。“臨危不亂”的人、“虛心、泰然處事”的人的逆商都比較高。他們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危機的性質,如果面對的是“實質逆境”,他們會坦然接受,並找出最好的應對方法;倘若只是“虛擬逆境”,其影響可能是一時的自尊心受傷,便只需要忍耐、自省以求解決。貢教授還有一篇相關的文章,是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的演講,論述非常精闢 (註5)。

(III-D) 蔣尚義博士看研發人才趨勢,聰明認真還不夠
 在2007年1月31日的「電子時報」有一篇台積電前資深研發副總經理蔣尚義博士的文章。蔣先生於196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1974年獲得史丹福大學的電機博士學位。他認為,過去大家對於「好的研發人才」的看法就是在學校裡把書唸得好、很會考試的聰明學生。不過在21世紀裡,研發的目的不再局限於科學真理的無限追求,而是替公司找到最省錢、又最合用的方法;因此需要把眼光放大、放遠,去做全盤的考量。

他舉半導體製程裡的「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做例子,金屬導線和旁邊絕緣體的磨損速度不一樣,會造成晶片的表面凹凸不均勻。如果硬著頭皮去研究怎樣改變研磨製程才能把晶片的表面磨得又快又平,很可能要耗上兩年以上的時間,效果又不保證一定會很好。恰好,有人從晶片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一條導線的左右兩側可以填上不通電的啞線,這樣子可以提供研磨時的機械支撐、又不影響晶片作用時的電氣特性;只要請「電子設計軟體」的開發商加強軟體功能即可。因此,善於利用跨領域的知識來找出最快、最省錢的方法,比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愈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蔣尚義博士認為,在21世紀,聰明認真還不夠;更需要比別人更快、更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能夠跨領域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創新。

IV.  我們在台灣相關努力的扼要報導

中研院院士、前交大校長張俊彥教授在2004年的新聞報導裡曾經語重心長地提醒過大家:『台灣現在要更為風險地去衝,不然沒有機會了。即使風險擺在眼前,還是硬著頸子衝過去。』

(IV-A) 全球化領袖型推動委員會
我們這一群學者為提昇國內在電機、資訊領域的「全球化競爭力」努力不懈,累積了不少寶貴的心得。為了加速經驗傳承,以便讓年輕一代學者們有系統化的法則可以遵循,於2002年創立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GLPPC(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Teachers Promotion Council)。主要參與者包括我自己、交大吳重雨校長 (當時是電資學院院長)、交大林進燈教務長 (當時是副院長)、柯明道教授、成大劉濱達教授 (前電機系系主任)、謝錫堃電腦中心主任 (當時是電機系系主任)、楊家輝所長、詹寶珠工廠主任、聯合大學的陳榮堅副教授、賴瑞麟副教授、戴正芳教授等,還有其它幾位在台北、高雄的教授們。

中國時報於2004年有一篇有關「躋身國際學術界 教授大團結」的詳盡報導,引述於下:
【躋身國際學術殿堂,何妨「大家一起來」!為協助學者成為世界級學會會士(Fellow),交大、清大、台大等十餘所大學教授擬組成「台灣 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委員會」(Taiwan GLPPC)由資深教授傳承經驗與人脈,搭起一條與國際學術交流的高速公路,引導更多國內學者邁向世界。

包括交大、中山等近十所大學,甚至連中研院已準備成立 GLPPC分會,其上再組成總會,並拜會過教育部,獲得支持與認可。GLPPC訂於2004年12月舉行大型研討會,討論運作事宜。

「以前大家好像只是在台前看人家表演,其實更該走到後台去看看怎麼回事」,曾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及生物工程系教授、也是IEEE會士的許炳堅榮譽教授說,即使是長年在國外任教的學者,若無適當幫助,也很難擠進國際學術舞台的核心。

特別在資訊工程領域中,要躋身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心,更加不容易。他舉例,許多理學院的學者,總可以追隨一位「大師級」學者做博士後研究,一路依其人脈、走過的軌跡進入國際學術舞台,但電機資訊或其它應用性較強領域,許多博士一畢業就有非常好的工作在業界等待,師生間無法建立親密長遠關係,以致回頭想在國際學術組織追求一席之地時,只能孤身奮戰。

許炳堅說,要躋身國際學術界,本身的學術研究成果一定要很好,但這只是基礎,就像產品要上市,品質保證只是第一步,之後仍須其它行銷。他舉例,電機資訊學界的論文,被擺在什麼學術研討會、和什麼主題放在一起討論,都會影響某論文是否引起國際注意。

他還說,有些人認為在國外任教的學者可能會認識較多國際知名學者,較有機會獲得其支持加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其實未必,許多國外任教的國內學者,仍要摸索了幾十年,才知道該怎麼做。他說,很多國內學者總認為「只要東西夠好,世界就該來認識我」,但在學術論文一日千里時代,確實該用些方法才不會被埋沒;成立 GLPPC就是要讓國內學者除了競爭力,更有效率。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陳榮堅說,過去他參加的國際級學術會議中,常常只是發表論文後就呆坐在會場,很難引起注意。但在有計畫的幫助下,他可在參加會議時認識更多國際知名學者、介紹自己的研究,除了有利自己進入世界學術組織核心,更能將台灣的研發成果被世界看見。另一位教授則說,曾得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在國內非常突出,也很想進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多年來就是沒辦法。台大前教務長,也是電機系教授李嗣涔則說,成立 GLPPC盼能提供幫助。】(2004-10-18 中國時報)

這些年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已經展現它的相關成效。例如,交大的吳重雨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全球會議副總裁、也是IEEE會士;林進燈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副總主編、也是IEEE會士。成大的劉濱達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亞太區副總裁、也升格為IEEE會士;楊家輝所長擔任了「多媒體期刊」的編輯委員、也升格為IEEE會士。成大的詹寶珠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客座編輯、也獲選為學術會的參議委員。類似的全球化競爭力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在美國的知名高等學府裡,如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資訊系、還有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機系等,也有類似的「教授推動委員會」,而且已經運行非常多年了。

(IV-B) 高中學生創新徵文比賽
 除了在教授、教師群的推動之外,我們也希望對於年輕學子們有直接的助益。在2005年下半年,有幾位熱心的高中老師們來共同參與,其中包括了建中梁志堅老師、丘聖光老師、梅文慧老師,師大附中李啟龍老師、林俊卿老師,和北一女中陳怡芬老師等。全台共有212篇的學生投稿,比賽的題目就採用我在2005年2月的演講題目再加上「之我見」三個字而成為:「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 之我見」。經過縝密的評審,選出10篇優等、25篇佳作,分別頒與獎牌以及獎品 (註6)。這一次的相關經費,由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交通大學資訊學院、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成功大學電機系、東華大學教務處、長庚大學電子設計實驗室、以及聯合大學電資學院等共同提供。

 以後,如果可以籌募到適額款項,我們會和梁志堅老師、彭國亮老師、何昇平老師等為年輕學生們再舉辦下去。

(IV-C) 『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編書
 為了方便讀者們,我們在2006年把相關的資料整理成一本書,書名取為『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註7)。其內容包含了徵文的10篇優等、25篇佳作,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的序言「開創新局面的國際化競爭力推動會」,以及吳重雨教授的前言「堅持卓越、開創新局面」。

 在我所寫的原創者的話「21世紀之路:活潑新思維、新作為」(該書1-3頁到1-13頁),也探討了「科技」與「科學」的分野,「競賽」與「選舉、遴選」、還有「抽獎」,慎選「益友」與慎選「競爭對手」等重要議題。另外,在該書第四部份參考資料,也有兩篇文章值得細讀,分別是「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該書4-3頁到4-6頁),以及「21世紀成功哲學:不怎麼對!該怎麼辦?尋找、再尋找」(該書4-18頁到4-27頁)。至於投影片的內容,含有相當深的哲理;如果二十幾歲的時候不能參透,則過個幾年等遇到障礙時再來翻閱也可以。

(IV-D) 重新釐清什麼是21世紀好的大學生、好的研究生?
 因為篇幅的限制,有些比較深入而需要釐清的議題來不及在本文詳細闡述。在此,我們先把它們點出來,有興趣者可以先自行探討。以後有機會時,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對於這些議題的相關見解。

(1)  不少學生們心裡有些困惑:『別人都叫我們認真讀書,可是台塑的王永慶、微軟的Bill Gates比爾‧蓋茲、戴爾電腦的Michael Dell麥可‧戴爾、鴻海的郭台銘等,他們又是如何成功?似乎不靠只會讀書、拿高分取勝!』

20世紀裡大家普遍接受的簡單觀念是:『學科成績越高的就是越好的學生』。所以把教科書唸得滾瓜爛熟的、以及常常在圖書館裡K書的,就是好學生。當時因為產業界的變動很小、而且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長,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很高,所以這種做法可以行得通。

然而在21世紀裡,產業界的變動很大、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短、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未必很高,『是否學科成績好到某一程度,再往上反而會有轉折的反效果?』這個議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以非線性數學模型做比喻,如果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局限在一個energy well(能量井)裡,那麼利用微分計算找出gradient descent (傾斜式斜坡下降的) Newton-Ralphson Method (牛頓解題法) 最有效,這就是為什麼20世紀的簡單觀念可以行得通。

但是在21世紀裡,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局限在一個能量井裡,而是會出現在分佈於各地的很多個能量井裡。因此在找答案時,傾斜式斜坡下降的牛頓解題法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有時候,需要做反吸引力的hill climbing (逆坡而上) 才能從原有的能量井脫困,而移到另一個能量井裡去繼續找尋更好的答案。因此,simulated annealing (模擬退火法)或者genetic algorithm (基因運算法) 等可以幫助移轉到其它能量井的方法在某些情況更合用。

(2) 另外一個議題則是在研究所方面,包括碩士班與博士班。一般說來,大學部學校還會提供共通科目給學生們,可是到了研究所,就只剩下專業科目。博士班時,更是一頭栽進研究題目裡,連續打轉好幾年。與上一個議題同樣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建立能夠從單一的能量井退出來而順利移到另一個能量井的能力?也就是深度、廣度、與彈性的平衡要如何去拿捏?
 
 近幾年很流行的大學「不分系」招生,頗有「避免一頭栽下去,而被卡在一個能量井」的意味。所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亂度」randomization,打掉學系與學系之間嚴謹的界限,讓學生們可以在不同的能量井之間遊走。然而,這是沒有找到「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好對策之前的權宜措施,並非21世紀裡的萬靈丹。而且,不分系的比率也不可能太高,要不然全校都是不分系,就等於全校合起來成了一個超級大系,會有實際運作的困難。

接下來我們再看些相關的報導,或許可以更容易瞭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深意。

【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台灣面臨的是國際的人才競爭,交大前校長張俊彥教授表示,現在企業該尋找的不是「考試考得好」的人才,而是多元化的人才,惟有企業擁有各領域優秀的人才,才能以創新、研發、品牌來提高產業競爭力。】(2005-08-25 中國時報 B2版)

【中央大學數學系畢生顏妤芳說,大學課程只訓練邏輯思考與演算能力,不符合時代需求,杜邦公司全球微電路事業部總裁鄭憲誌也說,大學教育過於重視分數,但分數不能完整呈現學生真實能力;對業界來說,能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職場能力及真正會做實驗者,才是產業界需要的人才。】 (2004-10-04 蘋果日報 A7版)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在台大演講時表示,只注重考試的教育,將教出缺乏創造力的學生,台灣學校「訓練」重於教育,結果教出許多考試能手,並非好現象。教育與訓練的不同點在於教育是教導一個人學習思考,想辦法解決人類從未解決過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別人已經解決過的事,而訓練是教導人重複別人已經會的事情,李遠哲認為教育不應以考試為導向,而應教導學生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李遠哲勉勵台大學生,在急遽轉變的社會裡,藉由交流把意見告訴別人,比死讀書重要,學生不能把所有時間浪費在考試上,也不能讓學校佔有所有時間,應作自己的主人,培養學習的習慣,並拓展視野,才能培養完美個體。】(2005-03-02 中央社)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溫肇東教授兼所長在《創業家精神》一文裡提到:『領導社會、改變世界是大學之責;學術排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培養出多少的改變世界的精英與企業。』哈佛大學的設校宗旨,也是在訓練可以「改變世界」的領導人。】(2006-04-12 工商時報 D3版)

【一般大學應為社會訓練什麼樣的人才?】(2006-12-03 經濟日報 C1版)

V. 結語

 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有兩種不同的對應方法。一種是把它當作 「胡亂的、毫無章法的」 (random)現象,而採取亂槍打鳥的作法;例如,古代的「看天田」等著天下雨,或者是用高射炮盲目射擊來防空。另一種是把它當作「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systematic) 現象;例如,建水庫儲水、再利用溝渠來灌溉,或者使用可以瞄準、鎖定、追蹤的飛彈來防空。

 「21世紀的年輕人如何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全球化競爭力做更具體的準備?」這麼大的一個題目,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裡就完全解說得非常完整。我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幾個重要的法則:
第一, 21世紀裡充滿了新挑戰、新機會,千萬不要只是沿用20世紀的舊方法去應付。
第二, 很多從表面上看起來像是胡亂的、毫無章法的現象,經過仔細的分析與綜合,可以發現它所包含的系統性和相關脈絡。這樣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增強我們的全球化競爭力。
第三, 除了在專業知識多加強之外,在跨領域的方法以及methodology (方法論與流程) 方面,也要多掌握。
第四, 人類成功的經驗,貴在流傳。我們要樂於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樂於接受他人的成果。單獨一個人,有明顯的時間與空間限制;群策群力,才能有長遠的功效。

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激起你(妳)對此一題目的興趣與迴響,大家一起來多說、多寫、多演講、多討論。謝謝大家!

參考文件:
1. Thomas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21st Centur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er,New York,2005。
2. B. Sheu 許炳堅,“21世紀全球化高科技競爭、對策”,VLSI Design/CAD Conference, 花蓮市,2005;http://www.ee.ncku.edu.tw/chinese/index.htm,點「系所簡介」,然後「國際化競爭力」。
3. EE Time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epares for 2020”,Feb. 1, 2007,http://www.eetimes.com/
4. S. Y. Kung貢三元,“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5. S. Y. Kung貢三元,“IQ, EQ and AQ”,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6. 第一屆 GLPPC 高中學生徵文比賽,contact:http://toedu.ck.tp.edu.tw 以及 建中梁志堅老師http://www.ck.tp.edu.tw/~ccliang/index.html
7. 吳重雨、許炳堅編著,“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交大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專案處長。
2006年教師節,許炳堅博士領取杜正勝部長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

重視品格教育 培育社會領導人才

[第24期] 新聞檔案 — 重視品格教育 培育社會領導人才
電機系辦公室

重視品格教育  培育社會領導人才 —96推甄入學準新鮮活動後記

    接連數天陰冷潮濕的天氣,4月26日終於轉為溫暖。當天一大早,博理館101演講廳出現一群充滿活力的高中生,他們是今年本系錄取的推甄入學準新鮮人。在家長的陪同下,這群新力軍踏進本系大門。
    由於從小學到高中並無特別專門介紹電機的課程,這群準新鮮人對電機系可能有許多問題希望獲得解答,比如:想知道在電機系學些什麼?為何有這麼多人想要唸電機?為何眾多本系系友成為台灣產業的領導人?唸電機系未來會有那些出路呢?為此,從去年開始,本系特別規劃一個準新鮮人活動,邀請推甄入學錄取學生與其父母或師長一同前來認識本系。在參與成員的用心準備之下,學生及家長反應十分熱烈,也成功地達到預期的活動效果。今年,推甄入學錄取的89位同學中,共計69位同學、58位家長出席,出席率將近八成。高雄中學及高雄女中的同學們因要參加學校段考,無法出席準新鮮人活動,系主任則一一致電同學,表達祝賀及歡迎之意。
    活動一開始,由電資學院貝蘇章院長、本系吳瑞北主任及鍾孝文教授為同學及家長們簡報,分別介紹院況、系況及課程等主題。午餐交流時間及師長座談會,則由本系呂學士副主任、陳永耀副主任、呂良鴻教授、黃寶儀教授及葉丙成教授,解答學生及家長所提出的各項問題。另外,也安排系學會的學長姐與準新鮮人進行經驗交流,分享他們在本系的學習生活及讀書心得。
    吳瑞北主任簡報時,強調本系提供了豐富的課程和優秀師資,但更重視培養學生的領導人特質,積極帶領學生從專業邁向領導之路。吳主任表示,爲了培育未來社會領導人才,本系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終身學習的習慣;積極倡議進行品格教育、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透過實驗課程小組合作及專題研究報告,訓練學生的表達及溝通能力;同時也主動爭取出國交流機會,並安排國家型科技計畫系列演講等活動,以擴展同學的國際觀及科技視野。在簡報中,吳主任也強調,一個學校的成就不只是來自師資或設備資源,最重要的是系友與學生的表現。本系不只教學、研究深受肯定,畢業系友評價也相當高,成就跨足官、產、學各個領域,行跡更分布於全球各地。所以各位準新鮮人無須再感猶豫,本系是第一選擇。
    鍾孝文教授的講演主題為「台大電機系的教育理念與課程訓練」,鍾教授幽默風趣、妙語如珠的講演內容,引起現場笑聲不斷。聽完鍾教授的課程介紹,即有同學表示:「鍾教授說得太好了,幾乎所有同學都被說服一定要選擇台大電機系。」而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也有許多同學反應「課程簡介時間太短了」、「可以再給鍾教授多一點的時間」,足見鍾教授的講演十分受到同學的歡迎。
    座談會時間,學生及家長提出許多修課相關問題,涵蓋學校比較、科系選擇、課程規劃、學分數計算、交換學生申請、學生競賽等各個層面。教授們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爲學生及家長們解答心中的疑惑,並鼓勵同學們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請家長不要低估自己小孩的能力。黃寶儀教授更以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她的學習心得,證明女孩子也可以選擇理工科系。
    實驗室參觀讓這群準新鮮人感到雀躍不已。在本系助教的帶領下,準新鮮人們分成5個小組,參觀了電腦音樂、網路與系統、IC設計、核磁共振影像頻譜及有機光電元件與顯示技術等實驗室。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們更認識到本系研究領域的廣博與深入。
    在大學部學長姊經驗分享時段,系學會幹部賣力地介紹台大校園及社團活動,播放電機之夜、杜鵑花節的精采活動照片,學姊們熱情火辣的舞蹈打扮、學長們逗趣嚇人的反串造型,在在呈現出大學生活的多采多姿,也讓這群準新鮮人開始了對大學生活的無限想像與期待。
    經過一天的活動,學生及家長們對本系有了大致上的認識,從所填寫的問卷回應中,許多準新鮮人及家長都對今年本系的準新鮮人活動印象深刻。有家長寫道:「貴系強調品格是重要核心價值之ㄧ,也有實際的安排與作法,高瞻遠矚的教育家胸懷,令人佩服。」、「教授們都非常優秀,表達能力強、富幽默感,希望孩子在這種學習環境中,也能成為傑出人才。」由此可見,本系的用心已獲得學生及家長的認同及讚賞。
    走過六十個年頭的台大電機系,自1970年起來已蟬聯36年理工科系的第一志願,面對來自國內外各大學系的競爭,除了強調優秀的師資、紮實的訓練、以及豐厚的系友人脈之外,也主動積極地招攬學生。吳主任強調,本系用心舉辦準新鮮人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透過活動,增加對本系教學環境及研究風氣的認識,為自己做出一個最正確的選擇。

新進教師介紹

[第24期] 系所近況報導 — 新進教師介紹

陳奕君助理教授:
陳奕君教授出生於台北市,於1996和1998年分別自台大機械系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畢業後即赴美求學,於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研究課題以軟性電子材料、電子元件及其相關製程為主,包括非晶矽與奈米矽晶材料以及其薄膜電晶體於軟性塑膠和金屬基板的製造與特性之研究。在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陳教授續留於該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方向除延續軟性電子材料與元件本身的研究外,並與其他學術與工業研究機構合作,進一步整合軟性驅動電子背板與前端功能性材料,包括電子墨水和有機發光元件等。2007年2月回國投入教學研究之行列,於台大光電所擔任助理教授。

何志浩助理教授:
何志浩教授於199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陳力俊教授與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王中林(Zhong L. Wang)教授共同指導下,於2005年取得清華大學博士學位。於2005年至2007年其間,在清華大學與喬治亞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在2007年二月,進入台灣大學光電所與電機系擔任教職。
何教授的博士論文是以設計前瞻的奈米材料系統,利用其半導體化合物奈米線的尺度與特殊形貌、摻雜技術、與奈米材料的控制成長技術,來探索其電子、光電特性。在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負責開發高敏感度與高識別度的奈米線之場效電晶體或發光二極體之研究,來偵測蛋白質。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刊登在著名的奈米科學工程期刊,並曾獲得多次的新聞報導,其研究成果引起高度注目。

吳育任助理教授:
吳育任教授於1998年畢業於台大物理系,於2000年取得台大電信所電波組之碩士學位,服役期滿後,在原分所就任短期研究助理,並於2002年赴密西根大學就攻讀博士學位,2006年取得博士學位後繼續擔任博士後研究,於2007年回台灣大學電資學院光電工程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
吳教授研究的領域為奈米光電元件之分析設計、發光二極體和太陽能電池之研究、高功率微波電晶體之設計、和鐵電性材料之應用設計。其實驗室著重在元件物理之研究,並發展各種適當之數值分析軟體,來分析光電子元件之特性。

于天立助理教授:
于天立助理教授於1997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服兵役兩年後,於1999年回到電機系擔任大學部電路實驗的助教,於2000年至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就讀,並於2003年及2006年分別取得電腦碩士及博士學位。
于教授的研究興趣主要在基因遺傳演算法的理論分析及設計。基因遺傳演算法在科學研究及工程上最佳化的問題上一直都有著不錯的表現,過去于教授也曾與美國空軍合作,應用基因遺傳演算法進行天線的最佳化設計。展望未來,隨著科學及工程上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基因遺傳演算勢必要和其它最佳化程序相結合,並利用機器學習以及資料探勘的技術來解構問題,期使基因遺傳演算法能有更好的效率來解決各領域可能遇到的最佳化問題。

畢業典禮致辭

[第24期] 系所近況報導 — 畢業典禮致辭
吳瑞北

李校長、李董事長、貝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是特別的日子,晴空萬里,似也在一同祝大家鵬程萬里。今天是欣慰的日子,我們大學部的同學,將近200位同學就要畢業,走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校長、李董、院長都是我們電機系友,今天下午全校有許多系辦理畢業典禮,但校長只選擇參加電機系;今天早上校慶典禮貴賓高希鈞先生致辭時,特別推崇的溫世仁先生,他也是台大電機系友,這在在都顯示台大電機系就是不一樣。各位同學們,今天開始大家與上述這些人都將共同享有台大電機系友這個名銜,台大電機系友是一個尊榮,但也是一個責任,今天各位同學以台大電機為榮,明日台大電機希望以各位同學為榮。
五年前由於SARS,當時由於考慮避免傳染,全校不舉行畢業典禮,決定舉行網路畢業典禮。這也是一種創新,可是同學們已經?卒一年了,連畢業典禮還要上機,太沒意思了,普遍十分失望。所以單單創新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合乎客戶的需要,創新也不會成功。因此整個電機系便發起自行辦理畢業典禮的念頭,並邀集研究所一起參與,從此開始了這項活動,結果引起同學的高度回迴響,以後年年辦,成為本院的傳統盛會。而且年年參加人數增加,大概也是學生與家長們出席率最高的活動。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碰到有邊界條件,要在限制條件下發展創意,impossible,只有加上一點空間,加上一點創意,在i與m中加上一撇,在m與p中加上一個空格,就成為 I’m possible。對台大電機人而言,不要輕言impossible,要讓它成為I’m possible。今天早上畢業典禮高先生也提到要想到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希望台大電機人,就是開啟那扇門的推手。
各位同學,今天是畢業典禮,畢業典禮的英文是Commencement ceremony。Commence在英文是開始的意思,所以畢業典禮不是學業的結束,而是代表踏入社會另一階段的開始,因此我希望利用此一機會與各位同學探討如何在社會中得到成功,獲得幸福。
成功要掌握機會,但有人說,機會有四隻腳,人只有兩條腿,人去追機會,以兩條腿去追四隻腳,是追不到的,所以說機會稍蹤即逝。要獲得成功,只有隨時抱持悲天憫人的胸懷,維持對多元知識探索的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掌握機會。要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在機會來臨的時候立刻掌握,而掌握機會才會成功。
可是成功不一定會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常存感恩的心,維持隨時幫助別人的習慣,就會感受到快樂。這也是我們常說”施比受有福”的道理。同學們,想想如果沒有很多同學墊底,您今天能拿到書卷獎嗎?如果您生長在原住民部落,如果您家境貧窮還要出外打工貼補家用,如果您不是因為在明星高中,隨時有許多同學互相競爭激勵您唸書,使您維持第一名考上台大電機系,能今天畢業拿到燙金的台大電機系學位嗎?所以,不要忘了,您今天能這樣,努力固然重要 可是如果不是您運氣也不錯,那就不會這樣,所以要常懷感恩的心。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如意事者十常八九,處逆境時,莫忘自省,莫忘學習;處順境時,要常存感恩,要隨時助人;而如果猶疑不決時,那就要傾聽良知的聲音。
各位同學,就在兩年前的今天,我們一位2001年畢業的黃姓高材生,她在美國加州Channel Island泛舟意外,香消玉殞,英年早逝,慈親同悲。人生是無常的,英文中”過去”叫past,過去的事情,已無法挽回;”未來”叫future,未來的事情,也無法預料;只有”現在”叫present,present在英文有另一意思,也就是禮物,”現在”才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禮物,所以要把握當下。千萬不要等到太遲。畢業是要來感謝一些曾經幫助你的人。對與您同窗切磋四年的同學,考試前一齊K到半夜,交作業時互相觀摩,記得不要忘了今天就要給他們擁抱一下;對於授業解惑的老師,考試考得不好還會自動調分,讓您今天順利可以畢業,記得不要忘了今天就要向他們鞠躬;至於對從小到大一直養育您長大的父母,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如果您還沒向他們說,記得今天就要說:”爸媽,我愛您”。愛,它是動詞,不是形容詞,它是承擔,不是負擔,它不只是感動,更要行動,而且當下就行動。
各位同學,今天大家即將畢業,對我而言,也將畢業,缷下系主任的職位。過去這三年,雖然花了非常多時間處理系上事務,也非常辛苦;但也收獲非常大,與同學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這三年可說是我這一生最有收獲,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時間。我尤其要在這裡感謝所有家長,由於您們培育了這麼優秀的同學,讓我真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人生至樂。同時我要感謝所有出席的教師,一齊來參與同學這最後一次的盛會;我也要感謝系上的職員工同人,他們從一個月前就竭盡心力努力規劃,才能安排出這麼一個完美的活動。
最後,我要代表所有系上的教職員工,再次感謝所有貴賓、師長、以及家長的來臨。今天是一個祝福的日子,是一個欣慰的日子,是一個開始學習社會道理的日子,是一個開始負起責任的日子,是一個感恩的日子,也是一個行動的日子。祝福所有同學,勇敢的向前走,養成終身學習與幫助別人的習慣,爭取成功,獲得幸福。再次祝大家鵬程萬里,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2007/6/2 吳瑞北 於電機系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