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第24期] 世代對話 —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許炳堅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成功做準備)

前言:
我在2006年教師節,很幸運地獲得教育部為從教育崗位上退休或離開而仍然能夠從其他角度繼續貢獻於現代教育的教師們所設立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台大校友會刊」於2006年11月該期有小篇幅報導,並轉寄「台大電機之友」參考,「電機之友」總編輯江簡富教授很感興趣地邀請我為該刊撰文。2007年初台大電機系的幾位教授們,還有遠在美國Princeton University的貢三元教授、以及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黃義方教授等也贊同我的看法。我想能夠幫年輕一代做一些創新的事情,也是人生快意一樁;再加上廖錦土老師以及吳明麗老師的連番鼓勵,所以我就提筆為文。

在此我要聲明,這一篇文章主要是為二十幾歲的年輕一代而寫,因為他們的可塑性高,未來也充滿了變數。至於三十多歲、或者四十多歲的一代,一方面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閱歷,另一方面也多少定了型,所以本文的內容就比較用不上。本文不是學術論文,當中引用了很多報紙的報導;我們都知道報社的記者有時候為了吸引讀者,會用比較誇張的敘述。但是同一件事情如果屢次被不同的報章雜誌所報導,根據統計學上的原理,綜合各方的報導其可信度可能會比較高些。

我希望藉著撰寫這篇文章拋磚引玉,歡迎有興趣的同仁們共同為年輕的一代著想,一起探討這個主題。對一個新的主題來說,第一篇文章最難寫;往後的文章,不論是持相同或者相反的看法,因為有前例可循、可以依托、可以批判,就比較容易下筆。因此,請大家往後多多發表高見。

本文:
 在時間軸上,以今天做為分界點,昨天或者以前的就是已知的過去,是屬於歷史的一部份;明天或者以後的,屬於不可知的未來。

 在20世紀中期,國際交流頻繁,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年輕學子到歐美各國留學、深造。當他們獲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時,有很多人進入歷史悠久的大公司,如AT&T貝爾實驗室、IBM華生研究中心、HP惠普公司實驗室等去從事尖端的研發工作。有不少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工作四十年,然後順利地退休。當時的台灣社會,情況也是如此。例如從師範大學或者師範學院畢業,就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教職,在教育崗位上任滿四十年而榮退的,每年都有好幾百位。

在20世紀後期,情況有了激烈的轉變。先是亞洲四小龍興起,接著是人口眾多的中國與印度向全世界提供充沛的廉價勞力,分別成為硬體與軟體生產的世界工廠;到了21世紀初期,又有金磚四國的興起,世界經濟體系因此起了空前的變化。電子、資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快速進步,也促成世界產業的重新排列組合。

電腦設備及使用能力的大幅提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年前,在台灣只有工學院的學生們才可以優先選修電腦課程;還必須先把軟體程式打在紙卡上,然使用讀卡機輸入電腦,運算的結果用印表機列印出來而沒有桌上型的螢幕,非常不方便。當時在台灣的電機系仍屬於工學院,而大部分的計算機系、資訊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或者電腦系都還沒有設立。

在21世紀的今日,資訊產業何其發達!網際網路促進了全球各地人們的溝通,所需要的資料,大部分只要上網就查得到。厚厚的大英百科全書,其內容可以存在一片光碟裡。按照在半導體業界普遍通行的Moore’s Law(摩爾定律):一個半導體晶片裡的電晶體數目每一年半大約會擴充兩倍,因此三十年左右就增為一百萬倍,這是指數函數式的增加。但是我們在學校教育方面的改善,只是等差函數式的緩慢進步,科技步伐與教育步伐兩者的差距勢必愈來愈大。

一位幼童在7歲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時,政府和教育單位都會為他規劃,在十六年之後正好大學畢業。然而一位18歲的年輕人進入某一所大學就讀時,該大學是否能幫助他規劃在16年後要如何地成功?如何在產業界擁有全球的競爭力?一般大學只是著眼於大學部的4年,或者再加上研究所碩士班的兩年,再往後的10年就得靠每一位年輕人自己去摸索。可惜的是,大學裡對於畢業以後的情況討論得很少,也缺乏專門的課程來探討在實際社會上會遇到的各種難題,更談不上長遠的規劃。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在2006年11月的「遠見雜誌」有一篇報導,其中提到「策略到底是什麼?」有一次台積電總經理兼總執行長蔡力行先生問他的老闆張忠謀先生,什麼叫做策略?張忠謀說得很簡捷扼要:「策略就是看得遠一點、想得廣一點。」

如果諸位能夠為往後15年在高科技社會裡要達到成功而做好準備、規劃,那就是很好的對策,也是本文的主題。

I. 我們所處的變動環境
讓我們客觀地從各個角度來看一看有關的報導。所引用的內容,我用【】符號前後括起來,一方面可以體現原文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和我的觀點區隔或印證。

(I-A) 國人普遍擔心缺乏競爭力
【台灣學生只會跟著潮流走,缺乏企圖心與開創性。】(2006-03-10 商業周刊 第955期)

【龍應台女士在清華大學演講:台灣國際觀屬「第三世界」等級。許多在台下排隊提出問題的大學生都提問:「那我們該怎麼辦?該如何做?」】(2006-03-23中國時報)

【Google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表示,東方教育欠缺啟發性,難以激勵創意,台灣雖然有不少優秀的企業,卻難產生真正世界一流的創新。】(2006-04-27中央社)

【交大袁建中教授說:『30幾年前,很多人畢業後一份工作做到退休,很少人會想換工作。到了1980年代,調查報告指出一份工作的平均壽命是一年八個月;1990年,我回到台灣,到交大任教,第一屆畢業的學生中,有一位三年換了九個工作。從30年前的終身工作,到現在平均兩年換一個工作。』】(2004-12-17 經濟日報 A16版)

【建中電腦科梁志堅老師在2006年1月說:『許炳堅榮譽教授:感謝您的讚賞,關於教育的未來我可能沒有您樂觀,“短視”是主因。站在基層的教育崗位更是經常有一種無力感。』『太精采了,台灣大多數的學生窮其半生 (22歲以前) 都是為考試而讀書,要他們思考一下和考試無關的東西就怠惰,他們都應該看一下您的這篇講稿 (或親自聆聽),我會在徵文競賽結束後再放到我的網頁上。』】

 (I-B) 也擔心教育內容跟不上時代
【僵化的體制:四十年不變的大學:台灣的「系」有固定的員額編制,一個「班」規定配置四名教員和一名職員,因此,開一門新課程,就必須關一門舊課程,影響許多人的飯碗。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課程也只能「四十年不變」。】(2005-03-31 遠見雜誌 第226期)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主編盧智芳昨天說,上月調查一千三百多名理工科系大學生與研究生發現,國內科技教育出現課程不符時代與工作需要,也無法啟發科學興趣等三大危機。】(2004-10-04 蘋果日報 A7版)

【一項「2004台灣科技教育大調查」中指出,80%的理工科系學生認為課程設計不符時代需求,所學無法與實際就業接軌。】(2004-10-03 台灣日報)

【一項科技人才教育滿意調查發現,台灣科技教育存在「學校教育難以啟發學生科學興趣」、「學非所用,工作發揮機會少」,以及「學生不用功」等3大危機。】(2004-10-03 民生報 A2版)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昨天針對提升大學競爭力等議題進行分組討論。台大校長李嗣涔也說,現在台灣做的都是「me, too」的研究。像是美國開始研究針灸、中藥之後,台灣的學界才開始進行,但這些領域原本該是台灣的優勢。學術界「不敢嘗試」的心態,讓台灣學術研究世界一流,總是差了一截。 中央大學校長李羅權說,台灣學界很多research(研究)是名副其實的重新搜尋,只是重新去發現別人已經找過的東西。

清大校長陳文村也說,很多台灣研究都是跟從國外研究,沒有新元素在其中。大學應該是各種創新研究的源頭,不能總是跟著美國研究的腳步走,才有機會做到世界第一。】(2007-01-13 聯合報)

【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在國立成功大學發表演說時,擔心時下年輕人取得資訊容易,卻正在喪失生存的能力,不知競爭的基礎在那裡;身處資訊邏輯複雜的環境中,不知如何去釐清一件事情。很多老師受限於教育制度,進入學校後,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形下授課,年復一年教授同樣的東西,結果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一出校門就過時了。】(2006-12-01中央社)

II. 大家的警覺和省思:多元化與國際觀

(II-A) 需要加強國際觀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與台灣杜邦公司昨舉辦「創造科學奇蹟」青年論壇,與會的產官學界代表提出建言,他們建議有心投入科技產業的社會新鮮人,除了充實專業知識,一定要加強國際觀和語言能力。】(2004-10-03 台灣日報)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先生說:台灣人才,只有五年優勢;這幾年,台灣社會缺乏一種領導力量,一種領導社會往對的方向走的力量。需要訂下目標:唸大學的時候就該做好準備,培養國際觀,避免變成井底之蛙。】(2005-01-10聯合報A10版)

【前經濟部部長、行政院副院長、現任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先生於 2006年 4月 22 日在加州矽谷地區參加由「台美產業科技協會」舉辦的年度研討會致辭,他的演講題目是:『創新與競爭力,新世紀、新思維、新台灣』。】(2006-04-19 美國加州 世界日報)

(II-B) 提倡多元化
【讓不同自我多元存在。】(2005-08-29商業周刊 第927期)

【大學在產業環境下的教學功能,從學習終點轉變為學習中程的加油站,變成個人終生教育的停駐站,大學教育中最珍貴的人文、博雅等理想主義色彩是否會因此逐漸褪色?這些都是值得思索的問題。】(2006-12-03 經濟日報 C1版)

【交大EMBA執行長楊千教授:『資源運用能力從哪裡來? 二個人對奕,一開始棋盤上雙方的資源是相同的,但運用資源的能力卻不同。能力不同,當然導致不同的結局。』】(2005-02-27 經濟日報C2版)

【要教出會思考的小孩。小孩不能一直命令,命令久了,就沒有自己想事情的能力了。從今以後要練習不對孩子說「命令句」。「她不只是在談怎麼教小孩思考,更重要也更核心的是讓自己重新意識做為一個人的價值,覺得很棒!」】(2005-03-13 聯合報)

【建中電腦科梁志堅老師於2006年表示,這幾天在討論的這個議題,我試著以一個高中老師的觀點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從建中、非主流的角度):在建中只要經歷過教改前和教改後 (聯考入學前和多元入學後) 的老師都可以發現“學生的討論風氣、思考習慣、誠實的學習態度”都發生很大的改變,當任何一所學校 (在任何層級的學校) 的辦學績效是以升學率、學生得獎件數 (科展、各種競賽活動等等) 來做為評比的依據時,那麼學習落後的學生將會成為學習的棄兒 (可能求救於補習班),學習績效好的學生則有些會被迫成為得獎的工具 (從此可能就專注於某一領域,而忽略了人生的其他);以升學來說,現在升大學推甄、申請都已經結束,已經有大學入學許可的學生,可以想像他們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極有可能成為班上的公差使者,可見就是升學導向),學生從高一進來就是為了進好的大學而讀書,因為高一、二的成績關係到升學,所以參加社團的學生變少了、花在社團的時間也變少了,大部分的學習以升學為導向,因此不考試的科目便成為上學的花絮、可有可無。
   
個人認為,辦學的良窳應該由一個學校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精神、公德心等等面向去評比,而不只是升學率、不是專注於得獎的數量,在上位者更要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優質的下一代。】

【建中畢業的東華大學張瑞雄副校長,平日教導學生們要注意:『1、讀書是為自己而讀,2、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3、不必對自己苛求完美,4、不斷自我超越,5、邏輯性的思考,6、懷疑和批判的精神,7、樂觀和自嘲的態度,8、活到老學到老,9、掌握最基本的東西,10、瞭解變與不變,11、欣賞生命中的美好,同情生命中的不幸。』『對於大部分資質普通的學生們,教導他們基本的知識比較實用。對於比較聰明的學生們,則教導他們如何去自動自發地學習,如何去發揮才能,如何去增進情緒智商 EQ,這樣子比較有用。我很敬佩許炳堅榮譽教授對於年輕一代的熱心付出。』】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最難忘的一堂課,就是在哈佛大學修習的人文課程 「西洋文化變遷」。教授選讀西洋古典名著,做為不同時代的象徵,從書上描繪的情景去感受不同時代的背景,進而掌握西洋文化的演進。張忠謀回憶,這堂 「西洋文化變遷」的通識課讓他體驗了什麼才是 「活的學問」,這體驗至今受用。】(2005-03-31 遠見雜誌 第226期)

【『我的博士落第經驗給你什麼啟示?』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在「與大師有約」論壇講完故事,當場給近千名學子出題目;各種答案紛紛出爐,不過,「半導體之父」張忠謀覺得都不夠有創意,乾脆自行宣布答案:「成功不必只走一條路,轉個彎再走另一條路也有機會」。張忠謀則談人生的挫折經驗。張忠謀說,他認為價值觀比學歷重要,所以他主持面試的時候,會想知道對方的人生目標與價值觀。】(2005-10-23聯合報)

【不過各企業一致強調,畢業的學校不是最重要的,高度學習意願、穩定度和抗壓性、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術才是最重要的。】(2005-04-14大紀元報)

【如果有機會,多做一些嘗試是不會錯的。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先生說:『我認為抱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很重要,技術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學得到,但是,文學、戲曲、西方文化以及宗教也應該廣泛涉獵。除此之外,廣泛閱讀國外的媒體或國內翻譯外國的報導,也可增廣大家對全球事務的了解。』】 (2006-05-01 今周刊 第488期)
 
【要確認自已是否提出正確的問題,進而栽培構想的種子,並發展解決之道罷了。這就是愛因斯坦思考的祕密。】(2005-12-30 中國時報)

【台積電總經理兼總執行長蔡力行先生認為,關鍵在於「選最對的,而不是最好」。講俗氣點,不能賣錢就沒有用。「把事情做對的方法」有兩種。work hard(認真工作)和work smart(聰明工作),孰先孰後?因此我強調,要先work smart,再講求work hard,兩個都有就贏了(you’ll win)。若只有一個,很快就會被追上。第三個就是right people。最「對」的人和最「好」(best)的人是不同的,在美國,每個人都很優秀,但方向卻都不一樣。這就像數學的向量一樣,不同方向的作用會把力量抵消,甚至變成負的。如果大家做事的方向大致相同,結果反而更好。統統都是最聰明的人,點子太多,反而會無所適從。】 (2006-11 遠見雜誌)

III.  21世紀的成功哲理 在哪裡?

 閱讀了以上各個報章雜誌在近幾年來發人深省的報導,在工程學系裡鑽研的我們,正可以發揮分析與統合的專長,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且提出最佳的對策。首先,我們要面對實際的問題;不可以因為教科書裡沒有描述到,就把它忽略過去。

我們經常使用的工程教科書,大多是描寫A加B等於C之類有固定而且是唯一標準答案的問題。只要把相關的原理或者理論弄清楚,然後套用適當的公式,就可以計算出所要的答案。這種傳統的工程教科書,基本上是把工程學 (Engineering) 當作是一種應用科學 (Applied Science);也就是說把工學院當作是理學院的延伸。例如,加州洛杉磯大學 UCLA就設立了「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這種作法是基於下述的假設:學生畢業後可以在大公司裡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因此每一次只要專注於解決一個小範圍的工程問題即可。同時,不同公司的大小、良窳也很清楚;有點像是台灣各個學系在大學聯考的排行一樣,一目了然。在20世紀中期,這種作法或許可以行得通,然而這種作法在20世紀後期及目前21世紀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一個人在公司工作的報酬,已經由傳統的以每個月的薪水和年終獎金為主,轉換成在台灣的高科技公司的每年profit-sharing (分紅)、和在美國的stock option (股票選擇權) 為主。在台灣就要想辦法加入每年營業額會大幅成長的公司。在美國,如何有眼光地加入一個將來會成功的小公司,比加入營業穩定的傳統大公司來得重要,而且加入的先後時機影響也很大。當一家小公司經營遇到瓶頸和困難時,到底是要跟著撐下去、或者是換到另外一家公司?也一再地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與運氣。所以說,預先對未來數年、或者十數年有長遠規劃與對策的人,就會做出比較明智的選擇;較不會在怱忙之中被迫做出倉促的決定。

在現代教育裡,通識教育被描述得非常重要,就好比戰鬥機對於空軍的重要性。然而通識教育課程也必須是適合全球化競爭力的「21世紀現代化通識教育課程」才合用。舉例來說,法律知識對於現代的產業非常重要。在美國,有不少高科技公司,因為專利的侵權問題、或者軟體程式的抄襲問題,打官司敗訴而被迫賣給其他大公司或者競爭對手。如此一來,不只是原來的股東權益受到影響,原來的經營團隊被解散,基層的員工們也有可能被裁員或者被分派到不理想或是沒有前途的工作,原公司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法律知識對於現代社會以及高科技產業界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在佛里曼所著的「這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by Thomas Friedman)一書裡 (註1),他很清楚地告訴大家:在21世紀裡,新的遊戲規則已經建立;全球化的競爭時代已經來臨,我們不可以再依靠20世紀的老方法來應付、敷衍。我們需要勇敢地面向未來,不斷地創新。

(III-A)  21世紀高科技工程學的時代性
在2005年8月12日於花蓮市舉行的“VLSI Design/CAD”年度大會,我受邀請參加座談會,當時我曾提出這一方面的看法 (註2)。決定一個人的人生有兩大因素:一種是系統化 (確定性) 的因素、另一種是散亂 (不確定) 的因素。在20世紀工程學被看作是理學的延伸,例如電機系是電學的延伸、土木系和機械系是力學的延伸、化工系是化學的延伸。可是在21世紀裡,優質的工程學就必須綜合理學、商學、法律、哲學、人文、或者醫學等相關知識,還必須建立專業的知識、良好的表達能力、處理人際事務的技能、以及服務社會的心態。

(III-B) 普渡大學工學院院長往前看到2020年
在2007年1月31日舉行的“DesignCon”國際設計大會,美國普渡大學工學院院長、也是2007年IEEE「國際電機電子學會」總會會長的「莉雅‧賈蜜生」教授被邀請在大會開場時演講 (註3)。她指出,21世紀的一流大學要教導學生們有關「創造力、領導力、彈性的態度、對商機的洞察力」等等。她提到,21世紀的工程教育所以需要大幅度的改變是因為幾項重大的原因:「跨領域的科技興起、高科技的快速變化、全球化、還有產業外移」等。工程知識的半衰期已經降到5年左右;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時,他在大一所學的一半工程知識已經過時而派不上用場了。

她也引用美國「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為2020年高科技社會所做的報告說:為往後15年的成功做準備,這一代的大學生們需要學得「分析的能力、合適的道德觀、發明與創新的才能、領導力、豐富的哲學思考、行動敏捷、還有彈性的態度」;可惜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並沒有包括在現今的工程教育裡。她指出,只學會了基本的電子學或者訊號處理的理論是不夠的,還要加上溝通的技巧、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所以暑期實習、創業經驗傳承、學習服務等就變得非常重要。在20世紀裡,大家專注於「工程科學」(Engineering Science),視工程學為科學的延伸。在21世紀裡,我們則要強調「工程經驗」(Engineering Experience),要重視工程學與周邊各種事物的互動,而且終身學習變得非常重要。

(III-C) 普林斯頓大學貢三元教授的多元化建議
 「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 」是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的貢三元教授於2006年12月在北京的微軟Microsoft亞洲研究院及附近幾所大學演講的主要講題 (註4)。他指出,現在青年們尤其需要重視知性與感性的平衡教育,他們最需要加強的不是「智力商數」IQ (Intelligent Quotient) 而是「情緒商數」EQ (Emotional Quotient) 和「逆境商數」AQ (Adversity Quotient)。他說,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華人似乎習慣於以一元化的價值觀看待別人,而國外則是推崇多元化的人格培養;因此,造成華裔學生們大多數顯得拘謹、難以放鬆、不夠自信。

他認為,高的情緒商數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人際和事業博弈中勝出。至於AQ,有時翻譯爲“逆商”或是“挫折商數”,是衡量某人在遭遇挫折時解決麻煩、超越困難的能力的一個標準。“臨危不亂”的人、“虛心、泰然處事”的人的逆商都比較高。他們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危機的性質,如果面對的是“實質逆境”,他們會坦然接受,並找出最好的應對方法;倘若只是“虛擬逆境”,其影響可能是一時的自尊心受傷,便只需要忍耐、自省以求解決。貢教授還有一篇相關的文章,是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的演講,論述非常精闢 (註5)。

(III-D) 蔣尚義博士看研發人才趨勢,聰明認真還不夠
 在2007年1月31日的「電子時報」有一篇台積電前資深研發副總經理蔣尚義博士的文章。蔣先生於196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1974年獲得史丹福大學的電機博士學位。他認為,過去大家對於「好的研發人才」的看法就是在學校裡把書唸得好、很會考試的聰明學生。不過在21世紀裡,研發的目的不再局限於科學真理的無限追求,而是替公司找到最省錢、又最合用的方法;因此需要把眼光放大、放遠,去做全盤的考量。

他舉半導體製程裡的「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做例子,金屬導線和旁邊絕緣體的磨損速度不一樣,會造成晶片的表面凹凸不均勻。如果硬著頭皮去研究怎樣改變研磨製程才能把晶片的表面磨得又快又平,很可能要耗上兩年以上的時間,效果又不保證一定會很好。恰好,有人從晶片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一條導線的左右兩側可以填上不通電的啞線,這樣子可以提供研磨時的機械支撐、又不影響晶片作用時的電氣特性;只要請「電子設計軟體」的開發商加強軟體功能即可。因此,善於利用跨領域的知識來找出最快、最省錢的方法,比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愈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蔣尚義博士認為,在21世紀,聰明認真還不夠;更需要比別人更快、更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能夠跨領域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創新。

IV.  我們在台灣相關努力的扼要報導

中研院院士、前交大校長張俊彥教授在2004年的新聞報導裡曾經語重心長地提醒過大家:『台灣現在要更為風險地去衝,不然沒有機會了。即使風險擺在眼前,還是硬著頸子衝過去。』

(IV-A) 全球化領袖型推動委員會
我們這一群學者為提昇國內在電機、資訊領域的「全球化競爭力」努力不懈,累積了不少寶貴的心得。為了加速經驗傳承,以便讓年輕一代學者們有系統化的法則可以遵循,於2002年創立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GLPPC(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Teachers Promotion Council)。主要參與者包括我自己、交大吳重雨校長 (當時是電資學院院長)、交大林進燈教務長 (當時是副院長)、柯明道教授、成大劉濱達教授 (前電機系系主任)、謝錫堃電腦中心主任 (當時是電機系系主任)、楊家輝所長、詹寶珠工廠主任、聯合大學的陳榮堅副教授、賴瑞麟副教授、戴正芳教授等,還有其它幾位在台北、高雄的教授們。

中國時報於2004年有一篇有關「躋身國際學術界 教授大團結」的詳盡報導,引述於下:
【躋身國際學術殿堂,何妨「大家一起來」!為協助學者成為世界級學會會士(Fellow),交大、清大、台大等十餘所大學教授擬組成「台灣 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委員會」(Taiwan GLPPC)由資深教授傳承經驗與人脈,搭起一條與國際學術交流的高速公路,引導更多國內學者邁向世界。

包括交大、中山等近十所大學,甚至連中研院已準備成立 GLPPC分會,其上再組成總會,並拜會過教育部,獲得支持與認可。GLPPC訂於2004年12月舉行大型研討會,討論運作事宜。

「以前大家好像只是在台前看人家表演,其實更該走到後台去看看怎麼回事」,曾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及生物工程系教授、也是IEEE會士的許炳堅榮譽教授說,即使是長年在國外任教的學者,若無適當幫助,也很難擠進國際學術舞台的核心。

特別在資訊工程領域中,要躋身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心,更加不容易。他舉例,許多理學院的學者,總可以追隨一位「大師級」學者做博士後研究,一路依其人脈、走過的軌跡進入國際學術舞台,但電機資訊或其它應用性較強領域,許多博士一畢業就有非常好的工作在業界等待,師生間無法建立親密長遠關係,以致回頭想在國際學術組織追求一席之地時,只能孤身奮戰。

許炳堅說,要躋身國際學術界,本身的學術研究成果一定要很好,但這只是基礎,就像產品要上市,品質保證只是第一步,之後仍須其它行銷。他舉例,電機資訊學界的論文,被擺在什麼學術研討會、和什麼主題放在一起討論,都會影響某論文是否引起國際注意。

他還說,有些人認為在國外任教的學者可能會認識較多國際知名學者,較有機會獲得其支持加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其實未必,許多國外任教的國內學者,仍要摸索了幾十年,才知道該怎麼做。他說,很多國內學者總認為「只要東西夠好,世界就該來認識我」,但在學術論文一日千里時代,確實該用些方法才不會被埋沒;成立 GLPPC就是要讓國內學者除了競爭力,更有效率。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陳榮堅說,過去他參加的國際級學術會議中,常常只是發表論文後就呆坐在會場,很難引起注意。但在有計畫的幫助下,他可在參加會議時認識更多國際知名學者、介紹自己的研究,除了有利自己進入世界學術組織核心,更能將台灣的研發成果被世界看見。另一位教授則說,曾得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在國內非常突出,也很想進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多年來就是沒辦法。台大前教務長,也是電機系教授李嗣涔則說,成立 GLPPC盼能提供幫助。】(2004-10-18 中國時報)

這些年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已經展現它的相關成效。例如,交大的吳重雨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全球會議副總裁、也是IEEE會士;林進燈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副總主編、也是IEEE會士。成大的劉濱達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亞太區副總裁、也升格為IEEE會士;楊家輝所長擔任了「多媒體期刊」的編輯委員、也升格為IEEE會士。成大的詹寶珠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客座編輯、也獲選為學術會的參議委員。類似的全球化競爭力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在美國的知名高等學府裡,如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資訊系、還有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機系等,也有類似的「教授推動委員會」,而且已經運行非常多年了。

(IV-B) 高中學生創新徵文比賽
 除了在教授、教師群的推動之外,我們也希望對於年輕學子們有直接的助益。在2005年下半年,有幾位熱心的高中老師們來共同參與,其中包括了建中梁志堅老師、丘聖光老師、梅文慧老師,師大附中李啟龍老師、林俊卿老師,和北一女中陳怡芬老師等。全台共有212篇的學生投稿,比賽的題目就採用我在2005年2月的演講題目再加上「之我見」三個字而成為:「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 之我見」。經過縝密的評審,選出10篇優等、25篇佳作,分別頒與獎牌以及獎品 (註6)。這一次的相關經費,由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交通大學資訊學院、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成功大學電機系、東華大學教務處、長庚大學電子設計實驗室、以及聯合大學電資學院等共同提供。

 以後,如果可以籌募到適額款項,我們會和梁志堅老師、彭國亮老師、何昇平老師等為年輕學生們再舉辦下去。

(IV-C) 『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編書
 為了方便讀者們,我們在2006年把相關的資料整理成一本書,書名取為『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註7)。其內容包含了徵文的10篇優等、25篇佳作,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的序言「開創新局面的國際化競爭力推動會」,以及吳重雨教授的前言「堅持卓越、開創新局面」。

 在我所寫的原創者的話「21世紀之路:活潑新思維、新作為」(該書1-3頁到1-13頁),也探討了「科技」與「科學」的分野,「競賽」與「選舉、遴選」、還有「抽獎」,慎選「益友」與慎選「競爭對手」等重要議題。另外,在該書第四部份參考資料,也有兩篇文章值得細讀,分別是「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該書4-3頁到4-6頁),以及「21世紀成功哲學:不怎麼對!該怎麼辦?尋找、再尋找」(該書4-18頁到4-27頁)。至於投影片的內容,含有相當深的哲理;如果二十幾歲的時候不能參透,則過個幾年等遇到障礙時再來翻閱也可以。

(IV-D) 重新釐清什麼是21世紀好的大學生、好的研究生?
 因為篇幅的限制,有些比較深入而需要釐清的議題來不及在本文詳細闡述。在此,我們先把它們點出來,有興趣者可以先自行探討。以後有機會時,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對於這些議題的相關見解。

(1)  不少學生們心裡有些困惑:『別人都叫我們認真讀書,可是台塑的王永慶、微軟的Bill Gates比爾‧蓋茲、戴爾電腦的Michael Dell麥可‧戴爾、鴻海的郭台銘等,他們又是如何成功?似乎不靠只會讀書、拿高分取勝!』

20世紀裡大家普遍接受的簡單觀念是:『學科成績越高的就是越好的學生』。所以把教科書唸得滾瓜爛熟的、以及常常在圖書館裡K書的,就是好學生。當時因為產業界的變動很小、而且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長,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很高,所以這種做法可以行得通。

然而在21世紀裡,產業界的變動很大、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短、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未必很高,『是否學科成績好到某一程度,再往上反而會有轉折的反效果?』這個議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以非線性數學模型做比喻,如果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局限在一個energy well(能量井)裡,那麼利用微分計算找出gradient descent (傾斜式斜坡下降的) Newton-Ralphson Method (牛頓解題法) 最有效,這就是為什麼20世紀的簡單觀念可以行得通。

但是在21世紀裡,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局限在一個能量井裡,而是會出現在分佈於各地的很多個能量井裡。因此在找答案時,傾斜式斜坡下降的牛頓解題法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有時候,需要做反吸引力的hill climbing (逆坡而上) 才能從原有的能量井脫困,而移到另一個能量井裡去繼續找尋更好的答案。因此,simulated annealing (模擬退火法)或者genetic algorithm (基因運算法) 等可以幫助移轉到其它能量井的方法在某些情況更合用。

(2) 另外一個議題則是在研究所方面,包括碩士班與博士班。一般說來,大學部學校還會提供共通科目給學生們,可是到了研究所,就只剩下專業科目。博士班時,更是一頭栽進研究題目裡,連續打轉好幾年。與上一個議題同樣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建立能夠從單一的能量井退出來而順利移到另一個能量井的能力?也就是深度、廣度、與彈性的平衡要如何去拿捏?
 
 近幾年很流行的大學「不分系」招生,頗有「避免一頭栽下去,而被卡在一個能量井」的意味。所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亂度」randomization,打掉學系與學系之間嚴謹的界限,讓學生們可以在不同的能量井之間遊走。然而,這是沒有找到「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好對策之前的權宜措施,並非21世紀裡的萬靈丹。而且,不分系的比率也不可能太高,要不然全校都是不分系,就等於全校合起來成了一個超級大系,會有實際運作的困難。

接下來我們再看些相關的報導,或許可以更容易瞭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深意。

【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台灣面臨的是國際的人才競爭,交大前校長張俊彥教授表示,現在企業該尋找的不是「考試考得好」的人才,而是多元化的人才,惟有企業擁有各領域優秀的人才,才能以創新、研發、品牌來提高產業競爭力。】(2005-08-25 中國時報 B2版)

【中央大學數學系畢生顏妤芳說,大學課程只訓練邏輯思考與演算能力,不符合時代需求,杜邦公司全球微電路事業部總裁鄭憲誌也說,大學教育過於重視分數,但分數不能完整呈現學生真實能力;對業界來說,能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職場能力及真正會做實驗者,才是產業界需要的人才。】 (2004-10-04 蘋果日報 A7版)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在台大演講時表示,只注重考試的教育,將教出缺乏創造力的學生,台灣學校「訓練」重於教育,結果教出許多考試能手,並非好現象。教育與訓練的不同點在於教育是教導一個人學習思考,想辦法解決人類從未解決過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別人已經解決過的事,而訓練是教導人重複別人已經會的事情,李遠哲認為教育不應以考試為導向,而應教導學生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李遠哲勉勵台大學生,在急遽轉變的社會裡,藉由交流把意見告訴別人,比死讀書重要,學生不能把所有時間浪費在考試上,也不能讓學校佔有所有時間,應作自己的主人,培養學習的習慣,並拓展視野,才能培養完美個體。】(2005-03-02 中央社)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溫肇東教授兼所長在《創業家精神》一文裡提到:『領導社會、改變世界是大學之責;學術排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培養出多少的改變世界的精英與企業。』哈佛大學的設校宗旨,也是在訓練可以「改變世界」的領導人。】(2006-04-12 工商時報 D3版)

【一般大學應為社會訓練什麼樣的人才?】(2006-12-03 經濟日報 C1版)

V. 結語

 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有兩種不同的對應方法。一種是把它當作 「胡亂的、毫無章法的」 (random)現象,而採取亂槍打鳥的作法;例如,古代的「看天田」等著天下雨,或者是用高射炮盲目射擊來防空。另一種是把它當作「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systematic) 現象;例如,建水庫儲水、再利用溝渠來灌溉,或者使用可以瞄準、鎖定、追蹤的飛彈來防空。

 「21世紀的年輕人如何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全球化競爭力做更具體的準備?」這麼大的一個題目,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裡就完全解說得非常完整。我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幾個重要的法則:
第一, 21世紀裡充滿了新挑戰、新機會,千萬不要只是沿用20世紀的舊方法去應付。
第二, 很多從表面上看起來像是胡亂的、毫無章法的現象,經過仔細的分析與綜合,可以發現它所包含的系統性和相關脈絡。這樣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增強我們的全球化競爭力。
第三, 除了在專業知識多加強之外,在跨領域的方法以及methodology (方法論與流程) 方面,也要多掌握。
第四, 人類成功的經驗,貴在流傳。我們要樂於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樂於接受他人的成果。單獨一個人,有明顯的時間與空間限制;群策群力,才能有長遠的功效。

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激起你(妳)對此一題目的興趣與迴響,大家一起來多說、多寫、多演講、多討論。謝謝大家!

參考文件:
1. Thomas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21st Centur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er,New York,2005。
2. B. Sheu 許炳堅,“21世紀全球化高科技競爭、對策”,VLSI Design/CAD Conference, 花蓮市,2005;http://www.ee.ncku.edu.tw/chinese/index.htm,點「系所簡介」,然後「國際化競爭力」。
3. EE Time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epares for 2020”,Feb. 1, 2007,http://www.eetimes.com/
4. S. Y. Kung貢三元,“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5. S. Y. Kung貢三元,“IQ, EQ and AQ”,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6. 第一屆 GLPPC 高中學生徵文比賽,contact:http://toedu.ck.tp.edu.tw 以及 建中梁志堅老師http://www.ck.tp.edu.tw/~ccliang/index.html
7. 吳重雨、許炳堅編著,“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交大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專案處長。
2006年教師節,許炳堅博士領取杜正勝部長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