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EE+人物專訪──雲象科技軟體工程陳正哲資深副總

採訪 : 卓昱辰、蘇柏翰、賀崇恩、余欣澄、陳君輔、黃語棠

撰寫 : 卓昱辰、蘇柏翰、賀崇恩、余欣澄

整理 : 黃語棠

人物介紹 :

陳正哲學長是台大電機系1997級系友,畢業後於本系就讀碩士,曾在聯發科技擔任十六年的director,目前在雲象科技擔任軟體工程資深副總。在求學與求職時期,陳正哲接觸了許多領域,如韌體、軟體、多媒體領域、生醫工程與人工智慧等。

人工智慧與病理學──雲象科技

雲象科技於2015年由葉肇元等人創立,是一家致力於以人工智慧改善醫療與人類健康照護水平的公司,也是當前台灣數位病理人工智慧系統的領頭羊,目前擁有數位病理影像平台和醫療影像AI開發平台等產品。

隨著人工智慧發展日益成熟,其與醫學與醫療的關係也逐漸密切。在醫學上,以檢驗醫學為例,陳正哲提到人工智慧可協助的範圍廣泛,除了可對癌細胞、血液細、淋巴結和大腸瘜肉等進行偵測和分類,甚至可推廣到對於身體各種組織研究的輔助。

而在智慧醫療上,陳正哲則認為可由三個醫療階段──預防、診斷和治療去分析。在預防階段,人工智慧可以分析DNA,針對高風險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去提供飲食、作息等生活方式的建議,或預防性的治療方案;在診斷階段,人工智慧以輔助醫生為主,如提供前述偵測大腸瘜肉的結果等;在治療階段,人工智慧的輔助又可分為開藥和製藥兩個小層面,在開藥方面,未來人工智慧可以扮演根據生理參數提供建議的劑量的角色,因為目前藥物的通常劑量是根據統計,但適合全體平均值的劑量卻不見得適合個人;製藥的話,則是根據DNA和生理參數,針對病人製作出專門符合這個人的藥物。

然而,距離醫療體系被人工智慧取代,仍有一段距離。陳正哲認為在開藥和製藥上,人工智慧短期內仍舊只能扮演輔助的角色,並無法取代人類。而在診斷上,陳正哲則指出醫生診斷往往得參考多種數據,並現場觀察病患,綜合各種資訊以利診斷,然而當前的人工智慧可提供診斷結果,卻無法提供判斷理由,這項缺點將來有望透過explainable的人工智慧增加病人的接受度;然而,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於倫理層面,人工智慧並無法為它的診斷負責。

尋找自己的跑道──從小而大而新創

陳正哲在大學、碩士時期的實習,便接觸了小公司、大公司和新創公司,這些實習經歷,使其瞭解到了不同型態公司的運作方式與商業模式、開發產品的過程,以及業界人才具備的能力與水準。

畢業後服役期間,由於個人專業和工作時間的偏好,進入了工研院,從事Java Virtual Machine的優化。國防役結束後,原本實習的小公司想做出一個輕薄的、可無線通訊的小筆電;然而,陳正哲判斷該公司如此發展的創新和前景有限,且成效未若華碩,ACER等筆電大廠,因此便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去面試其他公司,在獲利能力和人才素質的考量下,陳正哲選擇了聯發科。

在聯發科時,陳正哲轉換到了多媒體技術的跑道,而這一轉便是十六年,期間,他橫向帶領千人團隊開發許個手機專案,並成功開發出了許多智慧型手機的技術,如audio, video, display, graphics, camera等。但其後,陳正哲依然選擇跳離舒適圈,進入雲象科技,進入一個他以前從未涉足的生醫工程領域。這個選擇除了因為想體驗參與新創的過程外,也包括看準AI是一個持續快速發展且令人期待的技術,以及其所期許醫療所能帶給人類的正面影響。而選擇了雲象則是源於葉肇元先生有別於一般生醫公司的創始人,同時具有醫師和電腦科學專業,對於醫療界需求和產品技術都有一定的掌握。

自始而終,陳正哲尋找著適合自己的跑道,如同公司型態上,陳正哲最後選擇的新創公司雖然員工較少,但除了溝通成本低,決策速度快,也比較有機會自己動手完成一件事情,看見一個產品的全貌,擁有直接的成就感。然而,能使陳正哲不斷轉換跑道的關鍵是興趣的探索,和持續地自我精進,從大學時期的CPU、IC design,到進入業界後的web application和virtual machine,到後來的多媒體領域和生     醫領域,陳正哲所做的便是持續的接觸許多document data sheet、code和線上課程等,在確立自己的興趣的同時也可增進專業技術,而唯有增進專業能力,才能夠帶領團隊往對的方向前進。

NTUEE+成員採訪雲象科技陳正哲系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