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未來科技-王毓駒博士、蘇柏青博士、陳俊仰博士 人物專訪

鄭秀娟、林如貞

創未來科技的執行長王毓駒博士,與創業夥伴蘇柏青博士、陳俊仰博士(Scott)為臺大電機系各差一屆的學長學弟,畢業後先後至美國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攻讀博士學位。多年的情誼與長期研究的切磋合作,促成了共同創辦創未來科技的契機。本次由本系李建模教授擔任訪談人,將三位益友創業的動機、現在、與對事業的未來展望,與讀者分享。

Tron Future Tech (創未來科技) literally means “to create future technology” in mandarin Chinese. It states the long term focus of Tron Future Tech Inc. is to create never-existed technologies for the well-beings of all humankinds based on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not limited by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Tron Future Tech also derives its name from a popular sci-fi movie “Tron: legacy” due to the similarities that our founders are Caltech related.

網址: https://tronfuture.com/

請您介紹創業的動機及背景?

王毓駒博士

自Caltech畢業後,我跟柏青長期進行這方面領域的研究,而Scott更早在研究雷達演算。創未來其實是我長期做學術相關研究,再將phase array做到產品化。做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詢問度跟需求度都非常的高,某些部份來說已經可以產品化量產。

在念書時的publication有些創見,但在畢業前未能實現。畢業一段時間回頭看,產業界的產品已經實現部分功能。傳統phase array(陣列式超音波檢測)技術是用在軍用雷達跟衛星,我們覺得有很大的商業機會。現在回頭看創業那個時間點,覺得有些慶幸,business會成功,technology占很小部分,timing很重要。那個時間點正好市場有需求帶來訂單,讓創業有好成績。

蘇柏青博士

我的雷達是在Caltech跟Scott學的,其實一開始是做通訊。做信號處理大部分都是跑電腦模擬,因不太可能implement出device,都用channel model 從A點到B點,課本裡都有講,但是到底怎麼寫,永遠只能用一些統計的model。

就信號處理來說,我們在這個model的前提下,用演算法來做設計,但如果底下的model是錯的,或者這個演算法的應用是沒有市場的,這樣設計的演算法 就沒有甚麼意義。對我來說,有一陣子是在為設計演算法而設計演算法,不知道它的target是甚麼。很高興後來有機會跟毓駒做這個東西,這樣我會比較知道,至少到時候那個Channel 我有辦法自己去量。這樣我的研究比較紮實。

陳俊仰博士(Scott)

我在博士做雷達訊號,算是他們之中最早的。我是做數學模型,畢業論文很不錯有很多citation。畢業後沒做雷達,而去做軟體在Facebook工作。我認為未來國防預算的增加、無人機的威脅、訊號戰爭誰先找到誰、誰先發現誰,這比其他武器更重要,另外是創未來做的衛星通訊的商業模式是很有前景。

台灣好像對航太科技,以及軍事科技的部分都比較少接觸,是否簡單介紹公司的產品,以及未來可能的應用?

王毓駒博士

現在產品專注在雷達跟衛星通訊,使用的場域分為在Aerospace、地面上,使用相同的核心科技,等於有四種產品。在衛星有衛星通訊的酬載(酬載是飛機或運載火箭攜帶的物體)放在衛星上,以及衛星通訊的使用者終端機,主要是放在汽車上的。另外一個是放在衛星上的合成孔徑雷達,以及放在地面上無人機的偵測雷達,還有其他軍用的衍生雷達。

我們不是單純選擇關鍵模組,不會只有做天線,也不會只有做moden,phase array市場成長非常快,在aerospace跟defense 相對產品毛利比較高的。因此讓我們有機會,把商業模式建立起來,這讓我們公司跟台灣傳統企業不太一樣。

基本上 module 距離產品已經很接近,長期和柏青、Scott工作,知道 phase array不論電腦處理或architecture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加以改善做出差異化,不只讓產品更好做、使用者更好用、利潤也更好,種種因素加起來變成現在的營運模式。

陳俊仰博士(Scott)

台灣很久以來都沒有新的東西,台大電機有很大的斷層,1985年上、下幾屆很多創業的,我和那些老學長聊,像孟懷縈女士(註)是否是那一屆最有錢,她連前10都排不上,前面還有華碩創辦人施崇棠……等,我們這幾屆卻沒有這樣的人,我們要特別努力創業給學弟妹有舞台、去上班。 這題目很特別,很難module可以做成產品,產品有niche,巨頭公司不一定想來做,國防公司像雷神(美國大型國防業承包商)都能賣,因此是一個機會。我覺得就是賣國軍,台灣地位和以色列很像,以色列出了好幾家軍事公司,台灣電子科技這麼強,非常適合台灣出一家這樣公司,對自己國家好,自己生產之外搞不好還可以外銷,我們都很期待幫台灣做點事情,當然用途不止這些,可以多角化。

請您說明創業的困難、如何克服,與收穫?

王毓駒博士

創業有不同大小困難,就像念博士或Scott在FB工作面臨的困難,所以都是一樣,我個人不覺得創業的困難有什麼特別,本來就是過程中要去面對、處理的。我們團隊不把困難當作負面的事情,而是很真誠地看每件事、每個過程而提前準備。 過程中當然就有許多收穫,友誼在不斷地討論、克服困難中增進,技術、職涯、個人或公司的聲譽也有提升,這些不論在學術界或單純產業界,不是以創業型態工作是無法獲得。另外公司成長過程,希望長期在台灣產業有貢獻,這些是扣掉利潤之外,比較無形的收穫。

蘇柏青博士

創業和在學校做事方法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因為要讓整個系統能運作,除了自己專業的核心演算法之外,包括軟、硬體、介面、機械……等,這些以前對我來說不關我的事,現在要花很多時間去看,當然也借重團隊的合作,有這個機會和不同工程領域的人合作,溝通順暢時,很快就能把東西做出來。

有時不是你的專業,偏偏那部分的人就是找不到的時候,自己就要硬著頭皮去做,那時就很累,很幸運的,常在關鍵時刻很厲害的人就on board,就會順暢很多。Long term來說,還是很多挑戰。

如果沒有和毓駒合作創業,我只會自己小小領域的東西,不會珍惜自己研究的價值,不是一些美麗數學定理,而是可以證明整個系統可以運作起來。

陳俊仰博士(Scott)

我覺得最難是把產品做出來,連殼都有,而且殼還很漂亮,能運作,小小的、遠遠的就看的到。另一個困難是銷售,這些人都沒有行銷背景,基本就是王毓駒在賣產品,竟然也可以賣得掉,這也是很神的事。

請您給教授/系友/學生創業的建議

王毓駒博士

大部分的教授專業知識夠強,創業的話,整個金流loop要建起來,從核心技術到客戶願意花錢且持續購買產品,有相當程度落差,需多注意產品要落地、推到各種不同的通路上。

系友背景不同,如果做研發會有不確定是否有需求的風險,創業最終要讓bussiness成型,最困難還是如何整個落地建起來。整體來說,系友能力夠、對市場有一些想法,我覺得創業是蠻不錯的生涯選擇。

我在念大學時受到好多成功的系友林百里(廣達創辦人)……等影響,現在台大電機系學生則focus在大公司interview經驗,雖然有小的startup,和我們大學時代看到企業家成功的規模有很大的差距,我覺得如果更多人把規模越來越大的business做起來也是蠻不錯的,對系的發展也有幫助。

蘇柏青博士

我是跟王毓駒合作才踏上創業,光靠我自己的專業還不行。對教授的建議是要能自己看市場或是很厲害的partner幫忙看市場,這部分我早期是不夠敏銳,直到目前還在努力訓練追趕,會看市場後才能回過頭來,知道自己專業在市場價值,做學術會追求成果和論文品質是正確的,接下來希望有貢獻,有時在論文一兩句”designable或 promising”,論文能發表和產品能不能賣是差很多,能賣不只論文審查者看,而是要end user能買單,這部分我自己還在學習。

陳俊仰博士(Scott)

若創業要往產品端走的話,教授其實是站在光譜的另一端,教授技術離使用者的需求是很遠的,所以有時創業變成供應商賣solution,賣晶片、IT,最近我也去學校上課,看到教授們找到題目後,研究非常專甚至窄,除非有契機,有廣泛的認知、比較有可能成功。

經驗不足的學生創業也是有難度,除非做需求端,可是台灣的市場小,和美國市場不同,如果做往上成為供應商,年輕人的資源也是不足,因此兩方面都很難,我建議去一家新創的公司例如我們創未來公司,可磨練機會較多,如果你是去台積電就很難出來創業,因為分工非常細。

系友要看哪一行而不同,我自己有一家公司在台灣,跟創未來非常不一樣的生意。台灣學生還是要有創業慾望,雖然目前半導體很不錯,希望我們同時做大,而且未來有更多新創公司。

學校的課也有幫助,例如讓學生設計可以跑的車的課程,培養出做產品的人才。(註2)

王毓駒博士

鼓勵電機系學弟妹來創未來投履歷,我們team是有認真經營這家公司,不是copy 同樣模式或搶別人business或玩零和遊戲,對產業是有幫助。

 

註:1.孟懷縈博士-臺大電機系系友,創業後2年內發展出WiFi的前身無線通訊科技,公司上市不久被30億美元併購,2010年獲頒中研院院士,是當屆最年輕的院士。2015中研院士孟懷縈台大畢典演講

2.李建模老師補充:曾和柏青在大一開一門課,讓學生做一台自己的車子,學生一開始認真寫code,後來發現車子動不了,很感謝柏青幫忙花很多時間整合系統,也是讓學生認清這個事實,不是自己的部分很厲害就可以了。

受訪者接受線上採訪,左起,王毓駒博士、蘇柏青博士、陳俊仰博士(Sc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