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賦能,影響非凡

電信所辦公室

台大電信所有幸於11月25日邀請到台灣微軟 (Microsoft) 首席營運長何虹博士,前來與台大師生分享微軟自身成功文化轉型過程,與會者坐滿台大博理館101演講廳,踴躍參與整場活動。

(13_1)演講_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_01 (1)

何虹博士自2003年加入微軟團隊,主要負責大中華區與美國區域的市場,曾派駐香港、中國、新加坡、美國的她擁有豐富的跨文化交流經驗,也深諳不同國家文化下,不同市場的特色與差異,並且知道如何對應公司組織不同的轉型方法。其對於市場有著高度敏銳力,能精確地洞察客戶需求與市場結構,幫助許多客戶成功企業轉型,替微軟在此方面奠定相當好的成績。

何虹博士今天以自身經驗分享企業數位的轉型歷程,除了分析可能的困境外,也說明企業該如何在營運策略中著手,因應市場趨勢的變動。同時也分析AI人工智慧的發展,給予實質有效的建議。期許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團隊,都能實現更多想法、達成更有意義的成就。

 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趨勢

於現今大數據浪潮之下,許多企業都開始對數位轉型有所研究,根據全球數據調查,有九成的企業領導者都認為數位轉型對於公司發展有益,能夠激發創新和提高效率。然而,也有八成的企業注意到轉型改革的急迫性,必須盡快跟上數據浪潮,避免公司於時代的洪流裡淹沒、淘汰。

在全世界企業數位轉型的趨勢中,台灣企業也不落人後,何虹博士發現到,台灣企業相信AI有助於產品或服務研發上的創新,三年內至少能成長2.4倍,此外他們也相信,三年內AI能增加員工的生產力2.5倍,而企業的競爭力也能成長2.2倍。此數據高於亞太地區的平均值,顯示台灣企業對於數位AI轉型有相對多的信心和遠見。然而在這些企業之中,真正開始嘗試、接觸數位轉型的公司卻只有42%左右,大多數認為AI有著極高潛力,卻很少去實施。

她從數據中點出,要做到數位轉型的準備可以分成六大面相,分別是資料、決策、投資、文化、設備還有技術能力。目前台灣企業不論每項都落後於亞太地區的平均統計值,其中決策、設備和技術能力差距尤其大,如果企業想要彌補這些差距,得從尋找適當合作夥伴、補足設備缺陷、彌補技術不成熟之處下手,此外,企業組織文化內涵也有著不完善的地方,像是團隊領導者與職員間的合作不夠充足,或是平時領導者並沒有鼓勵員工自發地創新等等,這些文化內涵因地區而異,無法簡單概括之。

微軟數位轉型歷程

何虹博士以微軟自身數位轉型的例子,來說明組織文化內涵的轉型歷程,五年前,微軟聘請薩帝亞 納德拉 (Satya Nadella) 擔任執行長,他發現到手機時代的潮流即將來臨,也預視到微軟自身必須跳脫電腦端軟體的供應,往智慧型手機設備、AI方向轉型,才能即時跟上時代變遷。

轉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新執行長納德拉的到來可以稱為一個新的契機,然而更重要的是他重新定義了微軟的核心思想,微軟不再是以前提供軟體服務的公司,他們新的使命是幫助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實現更多、成就非凡。

為了達到新的使命,微軟的思維模式必須成長,並不過度要求完美無缺,而是肯定失敗,勇於迎接挑戰,拋開主見、大量持續地學習,包容與接納所有新的、多樣的思維。另外,提升團隊意識,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收起以往部門間的競爭意識,提倡部門間大量合作來滿足客戶需求。雖然企業轉型與更新是永無止盡的,但還是能夠從微軟目前的發展看出他們的策略已經有所成果。

AI的未來發展

AI發展關注的是如何從數據分析形成洞察結果,又如何把洞察結果轉換為行動,而目前在洞察分析、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作結果預測已有大量應用,但是觸及到轉換為行動的AI相對沒那麼廣泛,所以何虹博士認為AI的未來發展就是注重在轉換行動以及之後的延伸。例如星巴克企業目前的AI可以做到自動沖泡咖啡、由點餐狀況預測等待時間、回報機況是否該維修,而此時聘用的員工便能節省作業時間,作些像是與顧客聊天、探索他們興趣、推薦等更有意義的事情。

以前的AI主要是從深耕客戶、優化營運、激勵員工、產品轉型這四個面相取一源頭,延伸發展,然而未來AI的趨勢是將此四個面向同時考慮,彼此環環相扣,一有一個層面發生變化,便會多方回饋,作全方位的動態更新。AI目前的應用越來越廣,儼然達到數位化社會,但並不一定每個應用都要很專業、深奧,而是朝向普及化,讓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到簡單的AI應用。

結論

企業數位轉型是一個困難、但必須得作著手解決的問題,何虹博士以微軟自身的例子給予參考與建議,也點出了未來發展需注意的面相,這些內容對於今天參與的師生,尤其是對正在做人工智慧相關研究的教授與學生,都有莫大的助益,在全世界人工智慧的浪潮席捲之下能持續保持與時俱進的能力。

(13_2)演講_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_01 (2)

(13_3)演講_微軟首席營運長何虹_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