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教師介紹

林澤 副教授

林澤

林澤博士於1999年自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取得學士學位後,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分別取得電機與電腦工程碩士(2003)、應用數學碩士(2008)與電機與電腦工程博士(2008)。自2008年起,林博士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並於2019年轉任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擔任副教授。

林博士的研究方向包含深度學習、資料科學、通訊/生醫訊號處理、與金融科技。主要專注於結合深度學習與最佳化理論之演算法設計,以及其於通訊/生醫/金融科技領域之應用,相關研究成果多發表於國際頂尖之學術期刊,並獲得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 for 2014 GIW-ISCB-ASIA conference)、2015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2017年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等殊榮。目前為IEEE Senior Member。

林博士於教學與人才培育上亦不遺餘力,並於2012年獲得國立清華大學電資學院傑出教學獎。所指導之研究生也於2012年獲得Best Poster Awa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thematica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MIIS),以及台灣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最佳碩士論文獎(2011與2014)。

 

楊東霖 助理教授

 

東霖助理教授於2003年及2005年取得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和應用力學所碩士學位後,於2009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攻讀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201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於同年進入中央研究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楊東霖助理教授於2019年8月開始擔任台大電機系和生醫電資所合聘教師。主要研究為運用超高解析光學影像技術,探討次細胞級等重要胞器結構,超高解析影像術突破光學繞射極限,能夠觀察各種奈米級胞器微細特徵,如中心粒與主纖毛(primary cilia),並與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合作,成功發現主纖毛內負責生物訊號與纖毛生展的機制架構和中心遠端附屬物完整形態。其間多次參與國際生物物理和細胞生物會議,並發表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Biophysical Journal、Developmental Cell、Cell Reports及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楊東霖助理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 (1) 超高解析光學影像技術 (2) 中心粒與其附屬結構(distal appendages)三維形態分析 (3) 細胞主纖毛(primary cilia)生長和纖毛功能探討 (4) 超解析單分子追蹤。

 

鄭宇翔 助理教授

鄭宇翔助理教授於2011年取得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物理學系雙學士學位(八學期皆得書卷獎),並曾在2009年獲電機資訊學院薦送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擔任交換學生一學期,接著於2013年取得臺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於2019年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資訊博士學位之後,回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及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包含超快光譜學及非線性顯微術,目前研究方向為單脈衝兆赫波光譜學(single-shot terahertz spectroscopy),使用兆赫波來探測物質被強場激發後所發生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