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世代對話 — 台灣在微電子中的定位
郭正邦/毛明華
演講題目:台灣在微電子中的定位
演講者:郭正邦 教授
引言人:毛明華 教授
演講時間:92年4月24日 5:15 pm
演講地點:142教室
演講摘要:
台灣近十幾年來在微電子領域的發展快速,已經直逼美日等大國,受到舉世注目。我們今天從國際的觀點來看高科技發展需要那種環境。台灣成功的因素很多,首先是走和美日不同的、獨特的路線。台灣的學生同時具有美國文化中快速、平實、親切、有效率、直接了當的特質,和日本文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尊師重道等優點,同時又較少沾染美國文化中的過於現實和日本文化中的排外等缺點。此外,台灣廠商降低生產成本的能力很強。美國科技界一旦不景氣就減少研究經費,而台灣則較具師徒間的互助精神,這也是台灣競爭的優勢。學生想要成功的話,第一個是不要趕熱門;要以自己的性向、興趣為主,並努力成為該方面的專家。專業有特色、多樣化、與眾不同,競爭者就相對變少,因此容易成功。其次為語文能力的加強。語言能力是台灣國際化的命脈,而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好經常也代表他的溝通能力和包裝能力較為優良。就是面對大陸的崛起,我們應該要把台商的外移、大陸的經濟發展視為台灣實力的延伸;他們幫助台灣高科技廠商在世界舞台上站得更穩,大家其實不用太擔心台灣的未來。
問答集:
Q1:台灣的學費較美國低廉,為何大學還要擔心籌不到錢?
(郭正邦):其實台灣合理的學費應該是目前的三倍。換句話說,政府每年提供每位學生非常多的補助,所以在台灣的學生更應該要好好唸書。
Q2:請問台灣在高科技發展上的弱點?
(郭正邦):我們不講弱點,我們講講別國有的,而我們沒有的優點。首先是地狹人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太緊繃,磨擦比較大,這在地廣人稀的國家是少見的。還有就是社會還不夠開放,對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尚不能兼容並蓄。
Q3:高科技人才的養成應該要有最低要求,但是國內現在高科技人才好像太多?
(郭正邦):關於人才的質與量,現在國內已有一百多所大學,所以教學資源的分配成為嚴重的課題。例如台大的校舍、宿舍就比國外名校差,但只要有錢就好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應該要協助處理。
Q4:中國大陸即將成為世界工廠,請問台灣將來的發展?
(郭正邦):將來台灣人很有可能去大陸發展,做大陸廠的幹部等。所以台灣人應培養領導能力及語文能力。另一方面,雖然利用大陸便宜的生產成本來進行製造,可是研發工作應該要根留台灣。中國大陸的經濟若好起來,台商也有一定的貢獻。
Q5:出國唸書和在國內唸書的差異?
(郭正邦):這和學生的背景有關。如果在國內同一所學校唸太久,學生對老師太熟悉也不太好。到國外唸書的好處是生活的歷練和學習獨立,並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儘管現在因網路的普及使兩者差異縮小。不過一切的選擇還是要以自己的興趣為主,這也是多元化的真諦。
(陳良基):我覺得不管出不出國,求學的態度很重要,而態度需要長期的培養。我覺得和出國相比,更重要的是唸到博士。現在唸博士的人越來越多,以後到職場上如果沒有博士學位,可能在做事或升遷上比較容易遇到困難,所以應該趁年輕時能唸就唸。不曉得郭老師能否給同學們一些建議?
(郭正邦):我贊同陳所長的看法。尤其現在高科技界的主管都有博士學位。碩士變成通才教育,唸博士才算經過嚴謹的學術訓練。尤其在台灣唸博士又有政府的補助,可讓學生增加實力又不吃虧。還有一點就是唸博士要趁早。根據我的經驗,工作以後時程緊湊,能唸書進修的時間變少,會讓自己的能力不增反減;所以要趁年輕時一口氣唸到最高學位,比較妥當。至於了解外國文化,我建議同學多涉獵課外讀物,看你對那些方面有興趣就看那些。重點是要有開放的心胸並把握時間。
活動花絮:
這次演講活動參與的人數跟上一場一樣爆滿。原本郭老師因腳疾想要取消此次演講,不過在學生的熱情邀約下,還是帶傷上陣,精彩而生動的演講獲得滿堂的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