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四級畢業四十週年同學會返校紀要

[第15期] 同學會記實 — 一九六四級畢業四十週年同學會返校紀要

洪敏弘

一、 緣起:我們這一屆1964級畢業生在二十五、三十五週年都在美國開過同學會,五年前相約四十週年時返台相聚。又因這是畢業後第一次在台舉行,且部分同學畢業後就不曾回台過,因此瞭解今日的母系、母校,認識現代的台灣,將過去四十年與當下串接,就成為這次返校同學會的主題。

二、 決定了主調,一年前開始規劃,就選擇十一月十五日台大校慶開始活動,一來藉校慶之便可見到師長,再則十一月的台灣屬乾季,對接續的中南部認識台灣之旅行程較不受天氣影響。計畫訂好後,幾位同學分工,負責台灣和美國的聯絡工作(同學大約是南加州、北加州、美國其他地區和台灣各佔四分之一),我則負責安排節目、交通和住宿。

三、 十一月十五日校慶,也正式開始了我們四天的同學會。在校慶大會和酒會裡,陳校長介紹了我們這一屆畢業生返校,並且與孫前校長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孫前校長以前教過我們「工業經濟」一科,是我後來改行唯一能學以致用的一門課。大家對本屆的楊祖佑同學及高行健先生兩位名譽博士的演講印象深刻;對台大校歌更覺得新鮮,因為它是在我們畢業後才創作的產物。
中午接受系裡吳主任招待,與白光弘、郭德盛、陳俊雄幾位教授聚餐,還有位特別來賓陳坤木教授,他是我在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的指導教授,正好返台,被我請來和大家見面敘舊。吳主任除了簡報系裡最近的發展以及多年一直雄居聯考第二類組的第一志願時,令同學們與有榮焉。緊接著我們邀了醫工組的王唯工教授講「氣的樂章」,以共振諧波原理講解中醫的氣脈醫理,可以解釋西方醫學的循環系統中許多無法解決的困惑。王教授的說明讓同學們瞭解很多健康保健的原理,席間陳坤木教授提出很多挑戰,王教授則一一化解,對話非常精采。只可惜王教授告訴我們他已退休,不再做這方面的研究。
在電機二館前合照後,開始遊覽學校圖書總館、舟山新校區及傅鐘等,並看了些系研究室,大家都非常驚嘆院系的發展。雖然母系的成長可觀,但我們認為台大電機系應更具前瞻性,以學術界龍頭地位繼續探索新知,因而捐了一席「學術講座」,贊助系內優秀教授在「電磁波工程領域的發展」,這是母系第一個設立的講座,亦是我們這一屆最有意義的回饋。

四、 第二天的重點在參訪桃竹地區幾位同學在專業方面的成就。首先參觀了中央大學的「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是由陳哲俊同學在二十年前創建。他曾有一陣子與林勝彥同學合作過(林在美國Exxon石油擔任遙測探勘油源工作),我們聽了簡報並目睹華衛二號越過韓、日上空即時傳回的衛星影像。
第二站則是訪問竹科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計畫室」,該室目前全力放在中華衛星三號的製造,由陳正一同學負責整個計畫。三號的特色是有六個子衛星,我們看到子衛星依序在線上做組裝、測試,這六個子衛星將疊在一起,一次打上太空後,再一個一個spin off到不同的同步軌道上,今年(2005) 的發射不容任一個環節出差錯,那就算失敗。我們要為正一祈禱一切順利!
第三站則是沒人事先預料到的「中華神學院」,院長俞繼斌是同屆同學,卻失聯四十年。原來大四時,他下決心要獻身神職,放棄了大四期末考,準備重考台大心理系當新生,當時計畫若考上,大二要轉哲學系,畢業後再轉神學院;但如果考不上將是死當,去當大頭兵。總算上帝眷顧,讓他以最後一名吊車尾考上了,一路念完並當上牧師到神學院院長。我們終於找回四十年的同學,當他談及轉換過程的艱辛時,同學們和他都淚流滿面,好感動。

五、 第三天和第四天行程較輕鬆,先體會九二一世紀大地震造成的災害與復建,再赴日月潭、鶯歌古街及三峽祖師廟等。我們先參訪霧峰原光復國中改造的地震教育區、九份二山和南投重建的學校。在南投災區已看不到地震留下的痕跡,九份二山也長出新木;看到美輪美奐的新學校,那是民間捐建與志工投入的成果,顯示出台灣人愛鄉土的熱忱和生命力,令人感動。埔里「金都飯店」的紹興宴,「中台禪寺」的宏偉建築以及久別的日月潭湖光山色,都讓大家讚嘆不已,台灣真是最適合居住的桃花源。

六、 後記:四十週年同學會劃下休止符,留給大家美好的回憶,這要感謝參與籌畫的熱心同學,更要向母系吳主任及王暉教授盛意的安排和招待道謝。唯一的遺憾是回來的同學不多,特別是四十年從沒回台的幾位還是沒回來;也許四十年(?)後再辦一次,會有更好的結果。

洪敏弘,電機系1964年畢業,現任建華金控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