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恩師許博文院長

陳士元

 猶記得當年剛進入電機系就讀時,第一眼看到大學「教授」,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仰之彌高的距離感,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而許博文教授在他略顯嚴肅的外表下,更是令人望之生畏,敬而遠之。到了大二下學期,我首次修習許教授開授的電磁學二,從第一堂課開始,便打破了過去對於許教授的刻板印象,個人往後的學涯發展也就此不同。

鏗鏘有力、低沈渾厚的嗓音是許教授的正字招牌,氣勢磅礡如同他的外表一般令人肅然起敬而不敢造次。他的聲音穿透力十足,連在隔壁教室的同學也都能聽到許教授在上課時講的重點或是關鍵字,當然,還有充滿許氏風格的笑話(已被學生整理成網路盛傳的「許語錄」)。此外,許教授在課堂上時常利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事物作為比喻,用以講解艱澀難懂的理論,例如他曾以「隧道」類比「波導管」來說明阻抗與模態匹配的影響,讓學生得以透過輕鬆活潑的方式理解電磁現象,而不會被複雜的數學式搞得暈頭轉向,加以許教授渾然天成的幽默敘事口吻與適時地加重語氣,讓學生在課程重點處能立即集中精神、跟上進度;而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許教授還會依據聽課學生的臨場反應,將課程內容連結到時事觀察與人生哲理,這些在課本裡學不到的事,對學生往往有如醍醐灌頂,獲益匪淺。對當時的我而言,上許教授的電磁學成為一種樂趣,也是我每個禮拜最期待的課,因為不僅可以透過輕鬆幽默的方式學習到電磁學的專業知識,還可以獲得豐富寶貴的人生經驗;漸漸地,對於許教授不再有距離感,而是崇拜感。

在當年電磁學二的最後一次上課中,許教授簡短地介紹天線一章(當時採用D. K.   Cheng教授所著之電磁學課本,最後一章為天線),並以自己早年為美國海軍所研發的波導管開槽陣列天線以及當時最夯的第二代行動通訊系統(當時國內對於第代行動通訊系統仍有管制而未全面普及,申請門號尚需排隊等待數個月之久)為例,說明天線與電磁波的諸多應用,此讓原本就對電波領域充滿興趣的我神往不已,更進一步激發我對於天線及陣列相關研究的興趣,因此,我從大三便開始選修電波領域的相關課程,並於大四上、下兩學期接連選修了許教授的專題研究,更加確定自己對於天線領域的熱愛;於是,在大四下學期甄試進入電波組,希冀教授的指導下進行天線相關研究,而我也從此與天線結下不解之緣。

由於我從大四的專題研究一路到碩士及博士論文都是在許博文教授的指導下完成,對於許教授指導學生的方式自是熟悉。許教授獨特的領導風範在他指導學生時同樣展露無遺,屬於「不怒自威」型:許教授鮮少責難學生,不刻意要求學生進度,不以「死線」緊迫盯人,在研究執行時亦尊重學生的自主權,給予充分發揮的空間,碩、博士生皆然(面臨畢業大限者除外),表面上看似無為而治,但卻會在關鍵時刻提點方向,突破盲點;而學生多能自我督促、自動自發地完成其研究工作,彼此之間也都有良好的討論互動與合作交流,往往能激發出不一樣的火花和創意,使團隊的力量最大化。此與許教授的個人特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他的行事風格與氣度能讓學生們打從心底折服,也因此,這樣的指導方式一般人實難如法炮製。

在授課方面,眾所周知許教授的研究專長是天線領域,「天線」課程也已開授二十年有餘,對於授課內容自是非常熟悉,再加上許教授的口若懸河與博聞強記,一般人往往以為他授課前理應無需準備,直接上陣,實則不然,長久以來許教授的天線課都是固定安排在週四下午,而在週四上午,即便是在許教授擔任電資學院院長期間,無論公務有多繁忙,他必定排除各種會議及庶務,一大早便到研究室,足不出戶地專心準備上課內容,數十年如一日。而這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對於教學準備的態度:務必充分準備每一次的上課內容,才不致愧對修課的學生以及自己的職責所在。

有幸回到母系擔任教職後,讓我得以透過共事的機會近距離觀察恩師許博文教授的另外一面:在各級會議中發揮其行政與領導長才,弭平歧見,凝聚共識。首先,許教授對於各項法規的解讀有其獨到之處,每當會議中有新制上路或是既有法規修訂等討論議案,許教授往往能夠迅速且仔細地逐條研讀全文,指出其中誤植或疏漏之處,並當場提出建議修改之版本,著實令人佩服。此外,他超強的記憶力每每成為會議討論的重要參考依據,上至教育部的規定,下至系所的辦法,乃至於過去相關會議之重要結論等,許教授都能清楚指出各個版本間的異同甚至是歷史源由,這不僅讓會議中的討論有所本,更確保各項法規之間不相抵觸,讓人不禁懷疑許教授究竟是法律系還是電機系的教授?最後,許教授在會議中提出的建言往往著眼於大方向,高瞻遠矚而非為一己之私,因而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還記得多年前,許教授便曾在會議中建議各研究所及研究分組應適度地降低碩博士班招生名額,以因應未來少子化、生源短缺的衝擊,當時正值各大校院相繼敞開入學窄門廣設名額之際,是故大家對於許教授的建言看法不一,如今則一一驗證其真知灼見。

教授自1984年受陳俊雄教授積極延攬返台任教迄今,投身教育奉獻已逾三十年。今年三月,電機系廖婉君主任邀請我參與籌備許教授的榮退餐會,身為許教授的學生,我責無旁貸欣然答應,也很榮幸能有機會為我的啟蒙恩師在退休前夕做些什麼。在籌備過程中,我請陳君朋博士彙整了許教授的事蹟資料,透過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我才瞭解:過去我所認識的恩師許博文教授,是位學養功深,春風化雨的教育家,但這僅是他三十一年教職生涯中的兩個軸向-教學與研究;而我僅得略知一二的第三個軸向-服務,則是他披荊斬棘、篳路藍縷開創電資學院的過程,那才是他教職生涯最精彩絕倫的篇章,其中所投注之心力與過程之甘苦,實非筆墨能形容,從榮退餐會上四位前後任校長的致詞及許教授那段真情流露、令全場為之動容的感言便足為證。此亦凸顯身為電資學院創院院長的許教授能在此三個軸向中取得如此平衡,著實不易。

真的很慶幸自己曾在許博文教授的門下學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僅可以看得更高更遠,視野角度也全然不同,對於恩師,我只有感謝。老師,謝謝您!

陳士元,2005年本校電機博士,現為本校電機系及電信所教授。

 

 2010年2月6日電波組組聚,許教授與門生合影。

 

2015年7月26日,許教授與歷屆門生聚餐後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