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期 動態報導

捐款芳名錄

日期 姓名 金額
97.10.21 羅玠旻(電機系2003,電信所2005) 1,000

 

系友榮譽
★ 本系系友杜俊元先生(1960年畢,華泰電子董事長)及黃肇雄先生(1981年畢,訊連科技董事長)榮獲本校第三屆傑出校友,特此恭賀。

教師榮譽
★ 貝蘇章教授榮膺第12屆教育部國家講座,今年為貝教授第2度獲選,榮膺終身國家講座之榮譽,特此恭賀。
★ 黃建璋副教授及李致毅副教授榮獲國科會97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特此恭賀。
★ 許博文教授及陳良基教授,榮獲本校97年度「研究創新傑出獎」,特此恭賀。
★ 陳宏銘教授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97年「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特此恭賀。
★ 孫啟光教授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97年「傑出電機工程師獎」,特此恭賀。
★ 黃建璋副教授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97年「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特此恭賀。
★ 陳秋麟教授榮獲本校「97學年度全校運動會泳游賽(男教職員工組)」50公尺蛙式及50公尺蝶式二項競賽雙料冠軍,特此恭賀。

學生榮譽
★ 國立臺灣大學97年度科林論文獎本學群師生獲獎名單如下,特此恭賀:

系所

得獎學生

學位

指導教授

審查結果

論文題目

電子所

謝信弘

博士

吳忠幟

優等

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之研究

光電所

王振印

碩士

黃建璋

頭等

以二氧化矽奈米粒子小球製作氮化鎵奈米柱發光二極體及其特性分析

電子所

葉宜函

碩士

李嗣涔

優等

一維金屬薄膜週期性孔洞之異常穿透現象與紅外線熱發射器之特性研究

★ 陳皇宇、許欽雄同學(電子所)、張耀文教授(臺大電子所與電機系) 研究團隊勇奪ACM/IEEE ISPD 2008國際全域繞線研發競賽亞軍,為全球唯一同時獲獎於擺置與全域繞線競賽之研究團隊,特此恭賀。

★ 孫志豪等五名同學榮獲第十九屆台灣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討會VLSI Design 組最佳論文獎 ,特此恭賀。

系所

獲獎學生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電子所

孫志豪、曹友銘、陸家恆、林昱呈、許家榮

簡韶逸教授

Low Power Multi-Core Stream Processor for Mobil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陳皇宇等二名同學榮獲第十九屆台灣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研討會CAD 組最佳論文獎 ,特此恭賀。

系所

獲獎學生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電子所

陳皇宇、周思睿

張耀文教授

Coupling-Constrained Dummy Fill for Density Gradient Minimization

★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97年度青年論文獎」獲獎名單,本學群師生獲獎名單如下,特此恭賀:

系所

獲獎學生

指導教授

論文題目

獎項

電信所

江昱嫺

王暉

毫米波放大器及帶通濾波切換器之研究

第1名

電信所

黃泰翔

陳宏銘

低液晶螢幕背光下之影像增強技術

第2名

電子所

賴力新

呂良鴻

適用於短距離通訊系統之0.6伏互補式金氧半導體混合訊號電路設計與實作

第3名

電機所

林逸侖

雷欽隆

CURTAIN:使用布隆過濾器 之感測器網路廣播認證機制

第3名

電機所

林宗翰

黃寶儀

適用於邊界偵測之低耗電室內定位系統

第3名

電機所

彭士瑋

連豊力

多功能機器床組機構設計與機電控制

第3名

★ 電波組博士班廖兆祥同學(指導教授:許博文教授)榮獲「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SAP2008)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1983 級畢業 25 週年同學會後記 / 周清江

由於家住台北市,本人常有機會回到台大校園閒逛,但 2008 年 8 月 9 日這天一早回到台大校園的心情特別興奮,因為將要見到好多位從畢業後就未曾再見的同學。本屆同學上次較大型聚會是2003年的畢業20週年同學會,當時也是在電機二館舉辦,5年稍縱即逝,真是歲月不饒人。
本屆同學在1983年畢業前就理解到最好有同學負責統籌畢業後同學聚會聯誼相關事宜,於是成立同學會,並定期改選會長,之前有劉國瑞、楊瑞祥、藍信彰、趙啟超、蔡志宏、林益正、周清江等7位同學擔任過會長,2008年新任會長為吳卓男,這次同學會是由剛卸任的本人主辦,同時辦理交接事宜。由於本屆同學在美國、台灣、馬來西亞等較多同學居住地區均設有副會長,我們平時就利用出差、返鄉、僑遷新居、婚禮等機會在各地舉辦小型聚會,最近2年間在矽谷、台北、中壢、新竹各地就有10多次的聯誼活動,每次約8-20人參加,很多同學早在1年前聚會中就表達將參加此次同學會,並希望能增加旅遊的行程,可惜後來因故未能成行,但大家都能體諒目前大多數同學仍有較重之工作及家庭負擔,寄望未來大家負擔較輕後能夠結伴成行。
本屆同學的近況整理如下:除了失聯的 11位本地生、36位僑生外,在通訊錄上的142 位同學中,目前在台灣有80位、美國55位為最多,其中有近10位同學是美國、台灣、中國大陸間的空中飛人。本屆同學共有81位博士,曾擔任過大學教授的同學有51位,目前有44位仍在美國、台灣、香港各大學任教,其中有1位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7位IEEE Fellow、1 位ACM Fellow、1位中華民國NCC委員、2位行政院科技顧問,有16 位同學正擔任或擔任過大學院系所主管。在業界方面,除了自行創業的同學外,尚有多位同學擔任美國、台灣上市公司(如Atheros、BroadVision、Teradata、華碩、威盛、友達、圓剛、國巨、宏碁等)的高階主管或顧問。
這次25週年同學會分別於台北、矽谷2地舉行,台北場日期為8月9日,矽谷則於8月24 日在孟懷瑩同學家。台北場有43位同學參加,其中余兆良同學是在矽谷網路連線,遠道特地趕來的同學有來自波士頓的潘嘉瑋,矽谷的吳卓男、陳光前、林益正,馬來西亞的廖有福,香港的陳亮光,此外,之前較少參加同學會活動的同學有王立昇、邢久仁、葉道明、林健輝、謝煥堂、汪志強、趙志宙、馬奇宏、葛一峯、張正尚、紀威宏、黃至德、周煜盛、陸承志,以及原為馬來西亞僑生,現已定居台北的郭才坤、胡金發;而參加的眷屬包括潘嘉瑋的2 位公子,汪志強的夫人及2歲雙胞胎、胡湘騏的公子。
很多同學10點鐘前就開始報到,雖然現場備有畢業紀念冊提供參考,但由於身材變胖、頭髮稀疏、頭髮變白等因素,沒多久大家就發現部份同學的名字跟長相間有蠻大的落差,只好麻煩電機系辦公室緊急支援空白名牌,讓大家可以很輕易的知道彼此的名字,化解不少尷尬。接著胡振國主任為大家簡報目前電機系的近況,同學們了解到母系在多位主任的辛勤經營下欣欣向榮,在各方面均展現不凡風範,都深覺與有榮焉。在系館前大合照後,接著同學們在台大訪客中心志工的帶領下參觀總圖書館、椰林大道、傅鐘,同學們都覺得現在的台大校園仍保有其雍容大度風格,比起我們當年唸書時規劃更為完善,對學生的照顧更周全,現在的大學生真是幸福。然後我們在綜合體育館 2樓的地中海餐廳用午餐,大家在白色背景的浪漫氛圍下,邊用餐邊敘舊,聊聊近況,欲罷不能。餐後,繞經體育館、醉月湖、小椰林大道,回到系館進行座談,途中很多同學在女八舍、女九舍前駐足良久,應該是在回想當年站崗的情境吧。
最後在電機二館142會議室的座談是這次同學會的高潮,每位同學有3-5分鐘的時間報告。外頭下著西北雨,正好給大家一種與外界隔絕、更為親密的感受。大部份同學都提到自己畢業後求學、就業等等經歷。有些同學談到當年在台大的小趣事,例如葉道明常去修別系課的緣由,又如當年在永和辦舞會被帶到警局的細節。李大嵩、陳光前兩位同學當天才發現原來彼此的太太非常熟悉,覺悟到回家後有些事還是坦白從寬比較好。陳亮光提到5年前生了女兒後,生活就像電腦reboot一樣,奶粉、尿布又再來一次,但是覺得很值得,並鼓勵同學們再接再厲,再來一個。吳啟瑞的太太最近剛生產,以事實證明我們雖然已經40多歲,但不是只剩一張嘴,還是有productivity的。葉嗣平、周煜盛、趙志宙、馬奇宏、林健輝、胡湘麒談公司經營的甘苦,陳昭榮則關心生死大事,在宗教裡找到安身立命的歸宿。吳卓男、賴瑾、陳光前、林益正跟大家分享美、中、台三地的人才差異。呂俊賢、王立昇的小孩目前在台大就讀,其中王立昇的女兒還是電機系的學妹。蔡佳璋最近離開教職,轉換跑道,追求理想的事業。廖有福談他畢業後唸亞洲理工學院工業管理碩士,在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等跨國企業擔任高階經理人,跟大多數同學的職業生涯相當不同。也有幾位同學發現彼此工作上有合作空間,當場就談論起合作細節。最令人羨慕的是已經半退休的謝煥堂,還蓋了農舍別墅,歡迎大家去住。只有大學時代的同學才能夠這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閒話家常,難怪大家都意猶未盡,希望能多講幾句話。
最後有9位同學留下來到台大立德尊賢會館Cafe 83餐廳用晚餐,繼續未完的話題,並決定5年後還要再辦一次畢業30週年大型同學會。其中有幾位同學建議電機系辦公室籌設全國性系友社團,作為電機系老師、系友間的聯誼平台,或許能碰撞出火花,匯集成更大的力量。
這次同學會承蒙胡振國主任及電機系友公關羅如芳小姐大力協助,才能圓滿完成,在此致上萬分感謝,並祝福電機系系運昌隆,老師、系友們都健康如意。
周清江,電機系1983年畢業,現任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總圖書館前合影

汪志強全家福

Come Be My Light – 寫在德蕾莎修女棺木上的請託/吳宜真

本校為鼓勵服務學習課程各開課單位提升課程品質,增進服務團隊榮譽感,並鼓勵同學於文字撰寫中反思學習,特舉辦服務學習課程系列競賽,以促進各開課單位與學生之間的觀摩與交流。
本文係獲得本校2008年服務學習徵文比賽首獎,特經作者同意,刊登此文,以饗讀者。

 

<貧式服務>
在仁愛修會做志工的人都一定知道德雷莎修女創辦修會的宗旨就是要:服務最貧的貧者。無論是去哪個機構工作,我們面對的都是一無所有的人與環境;唯一富足的是修女與志工們滿心的愛與喜樂。
雖然剛開始服務的時候會質疑修會如果可以募集到大筆資金,那麼為什麼會需要在物質方面如此吝嗇與儉樸?但是隨著服務的時間增加,我們逐漸可以體會唯有這種將我們也變成貧者的方式,才能夠在毫無階級之分的情況下零距離地服務他們;也唯有這種方式,才可以維持貧者的自尊與服務者的同理心。
有時候我們可以灑下大把的資金、提供大量的物資給需要幫助的人,但是如果我們沒有真正放下身段去實踐貧式服務,那麼可能永遠也無法將服務的心昇華至另外一種不同的層次,一種較為切身刻骨的迫切服務慾望。
<沉靜反思>
在服務時我們並非全部的時間都在與受服務者接觸,有部分的時間是單純地工作、工作再工作,諸如洗碗、洗衣、曬衣、鋪床、記帳等單純付出勞力與時間的工作;但是,這並不會減少我們學習的機會。透過這些單向的工作,我們有機會將污濁而紛亂的心靈沉靜下來,不斷反思衝擊與感動的時刻。
在印度這個於形式上遠較台灣嘈雜的環境中談沉靜似乎是天方夜譚,但確實印度給予我們的心靈一個接近真空而安和的環境。在這裡沒有太多的想法與觀念強迫你接受,也沒有太
多的約束與教條威脅你遵從;我們有很多的時間與放空的機會,讓一直以來累積的過多的情緒逐漸淡化排解。
這段日子接受到的許多感受與資訊就如同一場大雨,徹底地將內心刷洗了一番。在刷洗的過程中不斷檢視過往與現在,才發現那些不同時間點的自己像毛線球一般亂成一團;拿著清醒而沉靜後的意識梳仔細將毛線分股重編,那些不曾用心整理的自己在那瞬間重新找到了方向。

<回饋社會>
透過這次的服務經驗,我們發現原來一個微笑、一個撫觸就能夠讓彼此心裡感到平安而快樂。如果我們願意搭上六個小時的飛機去服務那些與我們沒有血緣關係的貧者,為什麼卻沒有辦法服務生活週遭的人呢?
服務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別人,更是幫助自己釐清許多原本看不見的盲點。許多人做志工卻為人詬病的癥結在於:他熱心於服務工作,卻在日常生活中怠忽職守、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這次服務活動的結尾,我們體會到這些受服務者小至兒童大至老人,年齡都和我們的家人朋友相仿;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可以為身旁的人多做一些、多想一些,那麼我認為目前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問題將會大幅減少。
這份滿滿的愛與關懷,不僅是印度人需要,更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溫暖!

<面對幸福>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生活中難以有什麼讓自己覺得衝擊、覺得感動的事情;一方面自己希望可以突破麻木的困境,另一方面卻繼續麻木地活下去。我想我們過去都是期待幸福撞上我們,所以一直站在原地等待幸福;但是,現在的我們已經進步到另外一個境地了,所以總感覺越來越少幸福降臨。
因此,或許現在我們應該要放低那個滿了的自己,重新審視目前的處境,讓自己去撞上幸福!讓自己很主動地從生活中去發現、去體會,甚至單純地放空自己,不抱任何期待與假設;當我們能夠放空自己後去看看週遭的世界,必然會發現自己既渺小卻又那麼的充滿能量,擁有足以去包容世界的寬廣胸懷。

吳宜真,現為電機系大三學生。

我真的是老師 >”<

演  講  者:黃寶儀 教授
演講時間:97年10月16日 5:30 pm
演講地點:142教室


 

演講摘要:
黃老師在大學時代念的是數學系,而在南加州大學碩博士班生涯,攻讀的是電機資工相關領域,之後在歐洲的ETHZ擔任過博士後研究員,多樣化的生活體驗,令同學們獲得不少的啟發。今晚黃老師列舉了數個自己常被問的問題,並以輕鬆幽默的演講方式,帶領大家進入她的生命經驗。
黃老師在2003年回台灣教書後,在學校上課或是在一般的生活中,最常遇到學生問起 “是不是老師?”“為何穿得像學生?”黃老師表示她僅僅是想穿得舒適,減少在學校步行的負擔。黃老師認為,她自己在大學時,是個一般的大學生,在大三時,修了資工系的演算法,意識到自己對這方面的課程能夠掌握得很好,並且更能貼近平常的生活,在興趣的驅使之下,黃老師出國念書便選擇了資訊科學相關領域。而黃老師在國外尋找指導教授時,一開始想選擇做理論的教授,但是她發現,做網路的指導教授在說明時自己卻完全聽不懂,基於認為自己應當對這方面有所要了解,便進入網路方面的研究。黃老師認為,自己屬於是叛逆型,其他人認為是奇怪的事,自己便會去實行。
身在男生較多的電機系教師群中,黃老師並不認為會有較多的困難或挑戰,反而會受到較多的關注及照顧,並鼓勵許多女同學繼續往電機領域發展。許多人認為走一條較少人走的路,會是通往成功之路。但最重要的是,要忠於自己的興趣,念自己想念的領域,走自己想走的路,這才是一件勇敢、誠實且最重要的事。
對於目前在考慮是否要出國的學生,黃老師認為如果有出國的念頭,至少要勇敢地去嘗試,並不是台大電機不夠好,而是到了國外的不同環境,遇到不同的人,自己會有更不同及更新穎的想法出現。
問答集:
Q1:老師您和廖老師做的網路分析研究有何異同?
A1:其實沒有多大不同,之前在CS的老師做的是routing(找路),也就是兩台電腦間中間接了許多的電腦,要如何找出之間的連接出來。而廖老師之前做的研究,比較是較底層一點點的scheduling,但後來廖老師回台大之後就往上做了。而我目前是往下做,例如信號分析,希望從信號中抓出距離的資訊,如此便可進而定出接收器的位置。
Q2:老師從2003年回到台灣後,對台灣有什麼樣的感想?
A2:我覺得台灣很可愛,我看事情通常會以上面的角度往下看,老實說,台灣的狀況,我在歐洲也常常見到。感覺台灣社會已經朝向多元化發展,朝已開發國家前進的跡象。另外,我在歐洲還觀察到一件事,歐洲人比較不會覺得旁人說什麼就是對的,即使別人說得很好聽,還是會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同學能夠再進步一點,問問自己︰你的想法在哪裡?在下決定或做結論時,是否有先想一想?一般大眾的想法也不一定是對的。例如之前我在念博士班時,指導教授指定我看一篇paper,看了之後,我認為這一定就是對的,最後才發現這是個negative example。台大電機系的同學都已經是最優秀的,鼓勵大家朝不同的方面提出想法。
電子所碩二陳昶亙同學記錄

不一樣的職涯:工程與教育的螺旋歷程 / 蔡嘉哲

老同學江簡富教授邀我寫一篇文章,介紹我的職涯,說是現在電機系學生的興趣遠比我們那個時代來得多元,不少同學對異於傳統的求學和工作方向有興趣,所以我才承命來個野人獻曝。
中學唸的是南部山城的教會學校,說不定是當時全國辦學最正常的中學,每天準時上下學,教育部規定的科目都上,也不用補習,寒暑假還舉辦營隊、避靜等活動,所以總覺得自己在升學準備上說不定是井底之蛙吧,也沒想到會考上電機系,更沒想到後來會走出一條和大多數電機人相當不同的一條路。
說起來和北一女中有一些些關係。其實在中學時代我最感興趣的學問是哲學,所謂是愛智之學,窮究一切知識的本源,探索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相,在教會學校的環境中又可以和宗教神學輕易接軌,除了滿足知性的好奇心之外,尚能慰藉青春期的少年對於生在這苦多樂少的娑婆世間所為何來的困惑,著實令我著迷。只是父母不了解哲學有什麼實用性,也不放心我去唸哲學。另外,我不擅強記,最怕背一堆沒有邏輯關係的資訊。當時考文科類組必須考歷史、地理,正是我的罩門,對於那個年代常見的題目,諸如千百年前宿昧平生的皇帝生於那一年,從未去過的地方地底下挖出些什麼礦產之類的考題,望之生畏;又聽說在北一女中這樣的學校,有些學生真能把文史課本從封面背到封底,絕非我能望其項背;所以絕望之下,就起了個阿Q想法,告訴自己哲學可以自修,可是學自然科學總得進實驗室吧,而不懂自然科學又怎麼能了解宇宙萬象的全貌?何況,上了大學,還有轉系一條路可走,就這樣捨哲學而就理工。
我有一個敏感度理論,認為人通常只在某些領域特別敏感、有天份,學習起來較不費勁,容易觸類旁通,遊刃有餘。進了電機系後,我慢慢發現,雖然我也喜歡數學、物理,其實喜歡的是其推導出來的結果、意義,對於數理、工程學科比較機械性、技術性的層面,我的敏感度並不是很高。
大學四年,陸陸續續在人文、心理科系旁聽了一些課,又在教會社團投入很多時間,繼續接觸神學,卻也始終沒有轉去哲學系,而且也逐漸體會到抽象的思辯,還是要歸結到對人的本質和現象的了解,才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學問,所以哲學而外,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學門在這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大四的時候發現學校的心理輔導中心提供職業興趣測驗,就去受測,測驗的結果現在找不到了,只記得最明顯的與趣傾向之一是作家。不過已經大四了,在學校裡要轉變方向不太可能,心想去服役之後,找個穩定的工作,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再徐圖後進,追求自己的興趣。耐人尋味的是自己忠實參與了四年的天主教社團送舊,相熟的主持學妹介紹畢業生,竟說我是哲學系的學生,沒想到我給人的觀感,哲學味真的是那麼重。
服役前考上海軍兵器科預官,入營接受基礎教育期間有個報考教官的機會,而且沒有科系限制。教官不用上船,並且是正常上下班的工作,是當時服役的理想職位。我想班上多少高手,像吳瑞北教授、張時中教授都分發在海軍,還有其他各校電機、電子科技的畢業生,濟濟多士,錄取電子教官的機率實在很小,仗著自己一向對英文有興趣,又有讀教會中學時打下的好根底,毅然決然報考英文教官,結果證明策略正確,與現在政治系的朱雲漢教授及一位外文系的碩士一起考上英文教官。結訓後和高我二屆的韓長蛟學長(物理教官)、王百祿同學(數學教官)及一位化工系的校友(化學教官)一同分發到通信電子學校一般組服務。
退伍後遵循自己設定的穩定工作、追尋興趣的策略,在社團好友的介紹下,進入一家半公營的財團法人工程顧問公司工作,做了一、兩年後,從高中就同班的李嘉章同學和他的夫人趙君宜放寒假由美返台,他們兩位在台大時也是天主教社團的熱心成員,我去探望他們,聊起近況,才知道圖館系畢業的趙君宜攻讀的是當時國內還未設系的教學系統科技(Instructional Systems Technology, IST, a.k.a.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sign, ISD)學位,這是一個非傳統的教育學門,應用系統工程的原則和程序、學習心理學及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以及電腦、媒體為工具來設計、製作教材和課程,在美國和法律、圖館學門類似,是學士後的課程,廣招各科系的畢業生。與我相熟的嘉章、君宜異口同聲說這個學門應該很適合我。於是就這樣與君一席談,改變了我一生的方向,步多數同學後塵,踏上留美之路。
去美選擇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除了氣候宜人、學費便宜之外,研究所的名聲響亮當然也是一大因素。到校之後,才發現簡直是押對了寶,所裡非但名教授雲集,而且教授們不只教學、研究,還成立了四、五個研發中心,承接校外多種專案計畫,所以我很快就找到了研究助理的工作,不但一路順利唸完博士學位,而且在學時就累積了不少專業工作經驗。
由於所學的學門相當新,加上研究所的名氣,快畢業時我不用去找工作,工作自己找上門來,沒有費太多力氣,就得到了四個工作機會,兩個在美國,一個在新加坡,一個在澳洲。本來打算回到亞洲華人圈,去新加坡的,可是因為公司的人事部門刁難,不肯按照聘用部門和我的約定,給我外派人員(expatriate)的待遇,我也懶得再去談判,就去了德州的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西南研究院是當時美國第三大的非營利(not-for-profit)約僱研發(contract R&D)機構,僅次於Battelle和SRI,設有十數個不同領域的研究所,來自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的研發計畫約各半。我在自動化與資訊系統研究所的訓練系統及模擬器部工作,因為是幫客戶做短期性的研發工作,我的職責介乎顧問工程師和管理顧問之間,工作五花八門,視客戶的需求和標到的案子而定,從空軍的維修手冊及電子化工作支援系統(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 EPSS)、中東海軍的電腦多媒體英語教學、福特汽車公司的工程師訓練需要調查及品質工程田口方法(Taguchi Method)的訓練規劃設計、乃至西屋公司的核廢料焚化爐比較分析等等,不一而足。因為客戶在換、專案在變,所以不斷在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也不斷在建立新的人際關係,雖然工作的範疇很廣博,但是覺得累積的深度不夠,也難以看到客戶端程序從頭到尾的全貌,所以做了五年多後,想找機會做做客戶端的工作,也想搬去華人比較多,回台灣有直飛班機的地方。(可惜畢業前找上門來的工作都不在加州,我在東岸唸書,和加州的同學疏於聯絡,也沒想到去矽谷找工作。)把教學系統設計領域介紹給我的趙君宜博士這時候已經在離紐約市不遠的AT&T貝爾實驗室工作多年,她通知我她所屬的品質程序與商業科技部門要徵聘一個訓練專家,問我有沒有興趣,於是一拍即合,我就跳槽到貝爾。
貝爾實驗室的名字翻譯的不如實,原名是Bell Labs,lab是複數,是由眾多單位組成的巨大研發組織,遠大於我原來服務的西南研究院,在全盛時期有數萬人員,每年預算幾十億美元。我進了貝爾實驗室後接到的第一個案子是從事一個大型研發計畫的專案管理,覺得用不上自己的專業背景,於是又轉到多媒體應用與人機介面部門,擔任軟體使用者功能的系統分析及人機介面的設計工作,除了曾申請留職停薪一年去幫助朋友創業之外,一做將近十年,的確如我所願,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
在貝爾實驗室的大型系統研發團隊裡面,系統分析師是一個居於樞紐地位的工作,必須和研發過程的上、中、下游每一個角色溝通、互動,這一點和我先前在西南研究院的顧問工作雷同,相當能印證所謂職場上成功的前三大要素就是「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溝通能力」的說法,也讓我體會到朋友告訴我有關 Andersen Consulting 的軼聞不是空穴來風;Andersen Consulting是Accenture的前身,幾乎只僱用名校的高材生,而且偏愛英文系的畢業生。在一個大的團隊中工作,無論你的技術知能有多強,如果你沒有辦法將你的意見清楚、適於對象程度的表達給沒有相同專業背景的團隊夥伴了解,並進而說服他們,你的專業見解可能落於無用武之地。身為系統分析師,我使用的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英文,我必須了解產品經理 (product manager) 的規劃及使用者(user)的需求,在與其他次系統的分析師和程式設計師(developer or programmer)協商之後,把定案的需求寫成具體的系統規範(requirements or specification)。由於規範文件的讀者不只是技術人員,我必須用英文而非符號語言把功能需求清楚、準確、完整的撰寫出來,再和程式設計師、測試工程師(tester)、使用者代表、甚至訓練人員(trainer)討論我的規範文件,確認他們了解、接受規範要求,沒有問題。接下來在軟體系統開發、測試、安裝以至後續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碰到任何問題,系統分析師都必須出面折衝協調,找出解決的方法。
有一次一個次系統的外包團隊來訪,我和帶隊的人聊起來,他說他的教育背景既不是科技,也不是商管,而是文史,但是因為公司裡的商管部門和技術部門有溝通障礙,經常產生雞同鴨講的現象,而他不但能理解兩邊的觀念和特有的表達方式,又能分別用雙方能了解的語言幫助他們溝通,於是逐漸變成兩個部門之間的橋樑,最後甚至成為技術團隊的領導人。
因為系統分析師上述的角色需求,技術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幾可說是平分秋色,雖然我研究所唸的不是工程科技,可是我學的訊息設計及紮實的論文報告寫作訓練就派上了用場,再加上使用者功能及人機介面的設計不只要考慮功能面(functionality),易用性(usability,又譯優使性)的考慮同樣重要,我在心理學及多媒體設計方面的背景也就大有發揮了。
我在貝爾實驗室的頂峰體驗來自一位在實驗室工作多年,大家素所欽佩的同事,她是程式設計師,也做過部門主管,退休了一陣子又回來工作,測試我設計的軟體功能,在她又離開貝爾之前來和我辭行,說我是她共事過最傑出的系統分析師。這個分享多少佐證了我的心得,也就是我在系統分析師這個角色上發揮的整體功能,是只受過一般傳統技術訓練的人很難做到的。
生命軌跡是主觀目標、策略與外在際遇、機緣互相作用的結果,常常不是自己能完全掌握的。做為一個人,尤其是知識份子,在職涯成就的追尋之中,不管過程如何,可以借助各樣知識的增長,特別是對於經歷的省思,來增益自己對人生本質的見地,以及生命意義的悟解。雖然我終究沒有走上哲學之路,但在我一路求學、做事的歷程當中,無論是大學時期必修的近代物理、旁聽的西洋哲學史,研究所時唸的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等,乃至於工作上種種人事物的接觸和體會,的確都成了長進自己對宇宙、人生識見的養料。現在我回到台灣的教育界服務,希望能對鄉土故人有一些較持久的貢獻,或許有一天在走過這條長長的非傳統之路以後,再重拾起從未忘懷的哲思、寫作之夢吧。

 

蔡嘉哲博士是電機系68級系友,曾任職於美國西南研究院及AT&T貝爾實驗室,現任天主教文藻外語學院資訊管理與傳播系教授兼教師發展中心主任。

ACM/IEEE ISPD 2008國際全域繞線研發競賽亞軍 / 陳皇宇

全球唯一同時獲獎於擺置與全域繞線競賽之研究團隊 臺大SOC中心


 

臺大電子研究所與電機系再創佳績!剛在美國奧瑞岡州波特蘭市閉幕的「ACM/IEEE ISPD 2008 國際全域繞線競賽」(ACM/IEEE ISPD 2008 Global Routing Contest),臺大電子所與電機系張耀文教授和電子所博士生陳皇宇與許欽雄所研發的 NTUgr 全域繞線器獲得了亞軍的榮耀,打敗其他來自美洲、歐洲、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區共九隊決賽隊伍,並獲全球半導體工業最重要的媒體 EE Times 週刊報導 “How the Taiwanese beat both the U.S. and Europeans in the ISPD Global Routing Contest” (2008年4月17日)。
研究團隊指出,ACM (Association for omputing Machinery) 和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是全球研究計算機科學與電機電子工程最權威的組織。此二學會所舉辦的「ACM/IEEE ISPD國際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競賽」於2005年首辦,今年為第四屆,每年 4 月於積體電路實體設計領域頂尖的會議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Design (ISPD) 舉行。每年的題目皆為目前產學界從事積體電路實體設計中的關鍵技術,從最開始兩屆的擺置(Placement)競賽到最近兩屆的全域繞線(Global Routing)競賽,皆吸引世界各國的項尖研究團隊參賽,希望能對目前產學界遇到最棘手的問題研發出解決方案。
今年獲得全域繞線研發競賽亞軍的隊員為臺大電子所博士生陳皇宇與許欽雄,由臺大電子所與電機系張耀文教授指導。由於本屆台灣隊伍傑出的成績,不但獲得EE Times特別報導,全球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大廠高層亦大受震撼並極力延攬本次獲獎的台灣隊員。值得一提的是,臺大與張耀文教授研究團隊為全球唯一同時獲獎於擺置與全域繞線競賽之學校與研究團隊,這也是臺大繼去年11月於ACM CADathlon國際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競賽獲得冠亞軍後,再次於此領域主要的國際競賽獲得殊榮,並獲得國際最重要的專業媒體關注,足見臺大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的重要地位。
這次ACM/IEEE ISPD全域繞線競賽從2008年2月初公佈競賽題目與規則開始,至2008年3月底繳交研發成果為止,歷時約兩個月的時間。參賽團隊所研發設計的全域繞線器需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共16組先進晶片的繞線設計。競賽結果由IBM和Cadence Berkeley Lab所提供的程式評分,依全域繞線器的可繞程度、繞線總長度和總繞線時間的綜合得分區分高下。這次競賽結果臺大研究團隊NTUgr擊敗了上屆冠亞軍FGR和BoxRouter(分別來自美國頂尖學校密西根大學安那堡校區和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為臺大贏得了極高的學術榮譽及國際聲望。

Adobe Systems
左起:電子所博士生許欽雄、張耀文教授、電子所博士生陳皇宇。

Adobe Systems

新進教師介紹 / 電機系辦公室

陳耀銘教授出生於南台灣的港都高雄市。1989年畢業於成大電機系,服完預官役之後,於1992年赴笈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電機工程學系攻讀,並於1993年與1997年分別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1997年回國之後,在家鄉高雄的義守大學電機系擔任助理教授。2000年轉至中正大學電機系任職。2008年進入台大電機系服務。主要研究專長為電力電子相關領域,包括各式電能轉換器的電路架構分析與控制法則改進、再生能源的電能轉換與應用等。未來希望能結合電力電子研究領域中的各項先進技術,提升目前各式電能的使用效率、開發太陽能與風能等再生能源的實際應用。

陳耀銘教授(左一)全家福。

 

郭柏齡教授於1994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醫學系,1998年取得台灣大學電機學院之碩士學位。他曾在台灣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臨床訓練,並擔任三年復健部主治醫師,隨後赴美深造,並於2008年取得哈佛大學工程科學之博士學位。他的專長包括微奈米組織工程、分析生物系統在微米尺度下的自我重組及力學行為、以及復健醫學。他目前的研究方向在於探討細胞顯微環境對於組織發生、病變、老化及修復的影響。他特別針對細胞與細胞間質、以及細胞與細胞間的力學行為分析,並研究它們對細胞骨骼、細胞及組織型態學以及分化的影響。
Adobe Systems

郭柏齡教授(右一)生活照。

專訪2008年IEEE Fellow – 汪重光教授 / 臺大SOC中心

 

IEEE美國總會於2007年11月18日完成2008年Fellow的評選工作。任教於本校電機系及電子所的汪重光教授以對「communications circuit design and for leadership in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之傑出貢獻獲得肯定,當選2008年IEEE Fellow。IEEE每年評選Fellow一次,每次獲獎人數不得超過會員總數之千分之一,評選過程極為嚴謹,獲選人數也極少,在世界學術界及工業界競爭極為激烈。汪重光教授當初是由 IEEE SSCS(Solid-State Circuits Society 固態電路協會)所推薦。

 

多元領域專長  業界工作經驗豐富
汪重光教授1947年出生於台灣。1970年在交通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1973年在中央大學取得地球物理碩士學位,並分別於1979年和198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電機工程碩士與博士學位,致力於類比電路設計。
汪教授在台灣與美國都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業界經驗與人脈都相當豐富。1973至1977年間,他在台灣ITRON公司工作,1979至1991年,他在美國加州國家半導體公司、Rockwell以及IBM公司工作,參與CMOS memory(互補式金屬氧化層半導體記憶體)、data modems(資料調變與解調器)和disk-drive integrated circuits(磁碟驅動器集成積體電路)等的研發工作。在美國IBM公司工作期間,汪教授從事disk-driver PRML read-write channel mixed-mode circuit and system design這一類先進的技術研發工作。當時這些技術在台灣才剛起步,因此剛從美國回到台灣的汪教授,擁有許多可以引進、應用的前瞻技術。
1991至1998年,他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1998年至今,他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在1991至2000年間,汪教授在工研院電通所以及Winbond公司擔任顧問。1997至2001年,則是教育部VLSI/CAD諮詢辦公室之顧問。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了類比射頻超大型積體電路與混合式系統超大型積體電路之設計,近年來更延伸研究領域至生醫電子方面,研究之主題與成果包括了生醫晶片設計製作、無線通訊系統射頻前端電路設計製作等。

 

主持聯發科技實驗室  成為ISSCC大贏家
2000年,汪教授與本為舊識的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聊天,蔡明介董事長計畫投資一億元經費給台大,致力於國內科技的研究,期望拋磚引玉讓這一億元有所影響力。汪教授在與系所內教授討論之後,成立了「台大-聯發科技無線研究實驗室」,集合了約10位台大教授與24位研究生,致力於類比射頻與基頻無線通訊系統之研究,提升國內IC設計產業水準。此實驗室擁有業界完全的經費支持,加上聯發科技並不會干涉主導研發的方向和內容,讓實驗室的師生在研究工作上有完全的自主權,可以全心投入研究。
在2007年,實驗室有高達10篇論文入選全球IC設計界最高學術指標之ISSCC(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今年也有5篇入選。ISSCC屬於IEEE SSCS下之學術會議,是全球公認最頂尖之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研討會,它的論文接受率極低,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等均當作拿博士學位之門檻,台灣從2003年以後才有論文入選。在正常情況下,入選一、二篇論文已是非常困難的事,一年中有高達10篇論文發表在ISSCC,足見這個實驗室堅強的研發能力。
台大聯發科技無線實驗室目前已創下多項研究殊榮,包括開發出首顆超寬頻(Ultra wideband)基頻處理晶片(闕志達教授)、首顆感知無線電(Cognitive radio)基頻處理晶片(闕志達教授),以及開發出目前最快CMOS鎖相迴路電路(李致毅教授),並且成功移轉了19件基頻處理及類比射頻技術,獲得國內外高達90件專利。
汪教授也在各項重要國際研討會中(包括ISSCC及A-SSCC)擔任重要委員,特別是ISSCC Executive、Technical Program Committee、Donald O. Pederson Award Committee委員,及SSCS AdCom的區域代表(IEEE Region 10)成員,並負責規劃及執行遠東地區事務(Far East Initiatives)。同時汪教授也是A-SSCC(亞洲固態電路研討會)的共同創辦者,對推廣固態電路研究不遺餘力,在他的推動下,2005年台灣成為第一屆A-SSCC舉辦國。

 

累積研究成果與人脈  默默耕耘水到渠成
獲選2008年IEEE Fellow,汪教授謙虛地表示「時間到了就有了!」他認為,在台大,每位教授都有能力獲選為IEEE Fellow,只是時間先後的問題。但事實上,要獲得IEEE Fellow,必須由五到八名IEEE Fellow推薦,再審查被推薦者的學術成就(論文質與量、業界應用與國際榮譽獎項)與學術服務,如擔任國際期刊編輯、學會理事或研討會主席等,因此,能夠被提名就已經不是簡單的事。在學界與業界,不僅要擁有良好的口碑,在IEEE學會中,「讓其他人認識你」也是很重要的,汪教授說道。
提到最想感謝的人,汪教授表示,他的碩士及博士研究指導教授Dr. Paul Gray絕對居功闕偉。 Dr. Paul Gray是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系的大師級教授,也是這次推薦汪重光教授成為的IEEE Fellow的提名者。汪教授說,指導教授對他的影響力量非常大,不僅是在學術研究上的啟發,在做人處事、日後工作上都有許多幫助及啟發。因此,汪教授認為,找到值得仰慕學習、才德兼備的指導教授,非常重要。
汪教授也認為,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特質,此外,「Always shooting the best!」,永遠追求最好的,並用誠懇紮實的做事態度去達成。

屏除雜務專攻博士  決心成就一切
當年,已年屆36歲的汪重光,毅然決然放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設計工作職位,賣掉南灣房子,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北灣UC Berkeley念博士班,這樣的決心,源自於他對學術研究的熱愛與堅持。他認為,去業界工作是一種磨練,但往往有碩士學位就已經足夠。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必須要能夠讓自己繼續進修,才會有進步。而攻讀博士可訓練一個人獨立研究的能力,因此他非常鼓勵學生進修博士學位。此外,汪教授強調,唸書的時候「基本功」最重要—數學、物理一定要強,最好還要能多吸收人文、經濟、管理、生物醫學方面的知識。他表示,理工學生往往比較缺乏人文素養和領導能力,尤其從目前的產業發展來看,美國、日本的電機領域都慢慢在式微中,理工科系學生更要多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夠與不同領域整合,使研究有更上一層樓的突破。
汪教授團隊近年來的研究領域在於communication, RF analog, mix signal方面,也積極發展在生醫電子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在「medical care」這一塊。目前汪教授正與工研院合作,研究用ultra wideband(UWB)技術,以雷達的原理,達到不需接觸人體的方式來量測脈搏。未來更希望應用UWB來偵測人體腸蠕動的情況,此技術可望運用在各種日常生活運動之中(如馬拉松長跑者),可以追蹤人體的呼吸、心跳等生理反應狀況,並配合目前國科會計劃所發展C-反應蛋白偵測系統(C-reactive protein, CRP),可大大降低運動所造成的猝死。當然,汪教授指出,這些技術的突破與應用,有賴完善的系統整合與便利、普及的網絡系統(networking),讓量測技術可以在不同人(ID)、不同地點(location)中有效追蹤每個需要監測的人。

 

世界一流的研究還不夠
要豎立世界級的「台大幫」影響力
一提起汪重光教授,不論是他個人的學術研究,或是產學合作計畫,都令人稱讚。但是,汪教授認為,儘管實驗室如此多篇論文能夠入選ISSCC,也只是代表我們台大有能力做一流的research,「我希望我們能做些世界級impact的研究」。所謂「世界級的impact」,汪教授指的是成為提出重大發明或創舉之開拓者(先驅),「就像別人一想到MOS circuit design,就會想到是「柏克萊幫」的,我希望我們也能夠讓別人一想到某樣東西,就知道是『台大幫』的!」
秉持著這個理念,汪教授在舉辦演講、增進學術交流上不遺餘力。他經常邀請國際頂尖大學的知名學者來台大演講,不管演講者是學界或業界人士,研究主題或專長往往是非常熱門且具有前瞻性的。汪教授投注這些心力,無非是希望學生能夠有機會與世界級的大師直接對話。同樣地,他也希望讓這些頂尖的國際人士瞭解台灣電機領域的學界與業界情況,促進雙方面的交流與進步。
汪教授深切地希望,從台大電機系畢業的學生,不管在學術界或在工業界,都要隨時多充實自己,多元學習,把眼光放遠,具備國際觀,才不會在全球化的競爭下被淘汰,更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建立起讓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的「台大幫」實力。

臺大電機資訊學院 院徽徵選紀實 / 電資學院院辦公室

徽章為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見證物,反映當代社會狀態、文化狀態與潮流及人們的思維方式;而院徽即濃縮學院之歷史故事、蘊含學院之精神與意義,並作為學院之代表與象徵。民國86年8月1日臺大奉教育部核准成立「電機學院」,爾後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由工學院改隸本院,並於民國89年8月1日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至今本院共兩系七所,涵蓋及整合電機工程與資訊工程領域,提供教學與學術研究上一多元、深入且資源充裕之平台,然現今尚無一圖騰用以象徵本學院之精神,貝蘇章院長鑑此於民國96年8月起舉辦一系列院徽徵選活動:

時程 活動內容
96年08月 企劃「院徽設計比賽」辦法與活動內容。
96年09-11月 公開徵求院徽設計稿件。
96年11月 彙整參賽稿件,進行投票海報編排及校稿。
印刷投票海報。
於院務會談中討論「院徽設計比賽」投票及決選方式。
於全院公佈欄及院網頁公告與展示各參賽作品。
製作「院徽設計比賽」選票。
96年11-12月 聯繫各系所辦公室與院、系學生會,說明投票作業流程。
11月26日至12月7日,以紙本選票進行全院師生投票。
96年12月 回收票箱與選票,公開統計票數。
於院網頁公告「院徽設計比賽」投票結果。
97年01月 於96學年度第1次院務會議中舉行頒獎,並決議本院院徽之作品。
97年02-08月 以院徽圖像設計院服。
以院徽與博理館之圖像設計院紙袋。
將院徽置入院簡介封面。

 

「院徽設計比賽」於貝院長積極推動與宣傳下,計有54件設計作品參賽,設計者除本院學生外,尚有教授與助理共襄盛舉,讓「院徽設計比賽」之作品更精采、更多樣化,也具體展現本院師生對院徽之想像。參加「院徽設計比賽」的作品內涵十分豐富,其中,不少作品以本院英文名稱縮寫作為設計理念與造型之主體,並融合院內專業,諸如電、光、晶圓之特色及資訊等符號,強調本院結合電機工程與資訊工程等多項領域,象徵本院整體向上、放眼國際,不斷突破以追求更卓越成就之精神。
而因參與「院徽設計比賽」之作品與設計者眾多,貝院長為求更公平與完整呈現全院師生對院徽的認同與想像,於96年11月9日院務會談中討論及訂定「院徽設計比賽」投票與決選方式,隨後自11月16日起於全院公佈欄及院網頁公告各參賽作品稿件,並於11月26日至12月7日以紙本選票舉行投票。期間,因稿件眾多,投票海報上無足夠空間完整呈現各項作品,特於院網頁展示每項作品及其設計理念,以使全院師生能詳細瞭解圖像細節與其設計理念。

Adobe Systems
「院徽設計比賽」投票海報

同時,投票期間為使全院師生便於領取及投遞選票,貝院長請各系所於辦公室設置教師組與研究所組2個投票箱,並由系所職員宣傳投票事宜及協助師生領取選票;在大學部學生方面,請電機系與資工系學生會於BBS站上宣傳投票消息,並於學生會空間設置大學部投票處,輪流派守同學協助領票及投票。歷經2週投票時間,總計「院徽設計比賽」近1千5百人參與投票。
依據院務會談討論之決選方式,「院徽設計比賽」開票以教師組、研究所組及大學部組3個群組分別計票,且將各群組排名及總排名並列,期以瞭解各群組對院徽的想像,排名結果(各取前6名)如下:
Adobe Systems
臺大電資學院「院徽設計比賽」排名名單(第1名至第6名)

由「院徽設計比賽」排名名單可發現全院師生對院徽有相當程度之共識,因此,本院「院徽設計比賽」經由師生票選、各群組之投票排名及院長決議,選出前3名優秀作品與最佳創意獎,於97年1月11日院務會議中舉行頒獎,並決議「院徽設計比賽」第1名為本院院徽。以下分別介紹「院徽設計比賽」前3名與最佳創意獎之作品及其設計理念:

「院徽設計比賽」第1名 (本院院徽)
電信所助理 魏志豪
設計理念:
以電機資訊學院的英文縮寫EECS作為設計主體,半圓弧形代表院內各系所間緊密結合,為一共榮之共同體,半圓弧形往右上衝出,含電機資訊學院不斷追求突破,勇於創新、邁向頂尖之意。
Adobe Systems

「院徽設計比賽」第2名
電機系大一 李 琦
設計理念:
臺灣圖形代表臺大的所在地─臺灣,也代表“臺灣”大學;線路圓底代表著“電機領域”和“地球”;雙環則是資訊領域的一切根源 “0” 和 “1”;EECS是電機資訊的英文縮寫;整體概念即─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成就屬世界一流。
Adobe Systems

「院徽設計比賽」第3名
電機系大四 梁立衡
設計理念:
以紀念電資學院創院元老之師長為出發點,因而選擇使用鬥牛犬的圖像。“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引自倫語,概括了中華文化學者與學生間知識傳承的理想境界,“博文”二字更有其特殊意涵,後句“禮”字特改為“理”,除彰顯電資學院的理工身份外,頭尾合成的“博理”兩字也恰好與林百里董事長贈予我們的期許呼應。”Hello World!” 乃資訊學科的經典語句,活潑的語氣使此院徽彷彿正向世界打著招呼,並顯示臺大電資學院放眼國際的恢宏視野。
Adobe Systems

「院徽設計比賽」最佳創意獎
電機系教授 王 凡
設計理念:
1.獨一無二的特色:本設計案融合中華文化符號(功夫與紅色的印章),與電機、資訊各領域的符號,表達出可普世辨識的特色。其中電機、資訊各領域的流動信號符號以想像力的方法,對應到功夫中的「氣」,表達成男女俠客的內功掌力。左上方的101101代表資訊;左下方的閃電,代表電力系統;右上方的調頻信號波,代表了電磁、通訊;右下方的方形波符號,代表了IC設計中的電路信號;而中央的綠色橫貫光束,代表了光電中的雷射。
2.團結、樂觀、奮發的未來觀:男女俠客造型充滿現代感,在電動玩具式的構圖下,剛健婀娜、活潑自信、陰陽調和。立足於印石之上,也代表了堅若磐石的承諾。各領域信號以同一個中心點向外發射,代表團結向外。

Adobe Systems

「院徽設計比賽」自徵稿、校稿、投票、開票至頒獎最終圓滿落幕,特此感謝全院師生與教職員工之參與及配合。尤其本院師生眾多、比賽作品高達54件,外加長達2週的投票時程,不論在校稿、投票及開票都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與人力,因此,再次感謝各系所辦公室與院、系學生會的協助與支持,使「院徽設計比賽」順利完成。
經由院務會議決議本院院徽後,院辦公室自4月起,陸續將院徽融入本院院簡介、院服與院紙袋設計中,期以讓更多人認識本院院徽、使其更具代表性;同時,本院擁有獲選之院徽著作權,因此,若各系所與同仁有院徽圖像之需求,歡迎向院辦公室索取電子檔。
Adobe Systems
院服成品                                        院簡介成品                      院紙袋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