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期 動態報導

教師榮譽

1.95學年度本校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優良教師遴選,獲獎名單如下,特此恭賀。

(1) 教學傑出獎:鍾孝文教授

(2) 教學優良獎:盧信嘉助理教授、吳安宇教授、吳瑞北教授、瞿大雄教授。

2.許博文教授榮獲96年度本校教師傑出校內服務獎,特此恭賀。

學生榮譽

1.電機系大學部楊俊儒同學參加ACM/ICPC程式設計比賽, 由全世界6600隊伍中, 入選前85強,並代表臺大參加總決賽, 榮獲全世界第14名,獲本校記小功一次,特此恭賀。

2.電機系大學部陳柏龍同學參加ACM/ICPC程式設計比賽, 在亞洲賽區表現傑出, 獲得第三名的佳績,獲本校嘉獎兩次,特此恭賀。

3.電機系大學部林泰旭、李緒頡、林君達等三名同學參加ACM/ICPC程式設計比賽, 在亞洲賽區表現傑出, 獲得第四名的佳績,獲本校嘉獎一次,特此恭賀。

4.電信所賴瑞彬同學榮獲2007年「IEEE MTT-S Graduate Scholarship」(指導教授:王暉所長),該獎項本年度全球獲獎人數共計10名,特此恭賀。

5.電信所學生參加國科會「95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獲獎名單:

獲獎學生

計畫名稱

指導教授

電信所賴瑞彬

微波雙頻帶濾波器整合開關

王暉教授

電信所粘紘

Video Streaming技術: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 with Spatial-Temporal Hybrid InterpolationPeer-to-Peer Network中之實行與討論

陳宏銘教授

6.電子所學生團隊參加第二屆鳳凰盃IC設計競賽分別榮獲以下獎項:

組別

獎項

得獎者

指導教授

A組(數位IC

優等

施信毓、詹承洲、林承鴻

安宇教授

B組(類比IC

優等

朱虹霖

劉深淵教授

C組(IC應用)

優等

張毓麟、李佳霖、蔡一民

陳良基教授

最佳創意獎

張毓麟、李佳霖、蔡一民

陳良基教授

7. 電子所學生團隊參加95學年度教育部積體電路(IC)設計競賽成績優異,獲獎名單如下:

組別

獎項

得獎者

指導教授

標準單元設計

(不分組)

特優

蔡雋永、林家華

陳良基教授

佳作

程之奇

陳良基教授

佳作

蔡松芳、陳宥任

陳良基教授

佳作

施信毓、趙之昊

安宇教授

佳作

鄭朝鐘、莊子德

陳良基教授

類比電路設計

(不分組)

特優

王懷德、陳明軒

李致毅教授

優等

陳建龍、朱虹霖

劉深淵教授

佳作

魏軍浩

呂良鴻教授

大學組可程式邏輯設計

設計完整

陳承錦、籃英誠

陳少傑教授

設計完整

吳家豪、林紹弘

劉深淵教授

設計完整

林湛斐、洪兆慶

劉深淵教授

1971級系友畢業三十五週年同學會側寫

1971級系友畢業三十五週年同學會側寫

電機系辦公室

去年12月初,接獲李學智教授的通知—1971級系友將舉行畢業三十五週年同學會。說實話,對於三十五週年同學會是什麼情景,我有點難想像。這群離開校園後各奔東西,也各自闖出一番成就的「同學們」,見面時所表現出的是大學時代的活潑親切、還是高階主管或教授的穩重威嚴?

同學會日期決定在20061215,這群分散居住於美國、澳洲、新加坡、印尼等地,以及台灣東南西北的系友們,特地為了這次同學會返回台北。最先到場的是謝文杰和蕭百合夫婦,興奮地在簽名頁上寫下自己的姓名;莊進茂、沈英儀、李德財、吳彪炳、姜少坤、李振華、張伯南、黃友佳、陳仁榮、邱敏華、宋德令等系友接著抵達。馮忠鵬、鄭逸群、李維鋒、車和道、方清裕、胡國強等多位系友帶著老婆前來參加盛會;李福賢系友由寶貝女兒凱祺陪同;郭伊凡系友是當時班上的少數族群(那時電機系的女生真的太少了),則和先生沈義德一同出席。自稱「印尼老大」的沈清平系友站在門口招呼同學,開心地拉著大家拍照,不到半小時時間,這班同學已大致到齊,招呼聲此起彼落,整間會議室顯得熱鬧非凡。

在李學智教授簡短的開場白之後,1971級系友畢業三十五周年同學會正式開始。首先,邀請電資學院貝蘇章院長及電機系吳瑞北主任進行院、系況簡報,吳主任除了向系友們介紹電機系現況之外,也強調整合系友力量的重要性,吳主任強調:「系友是台大電機系最大的資產,長久以來,本系積極經營系友網絡,努力維繫畢業系友情誼,期能系統化發揮系友優勢。此外,未來還規劃推動『學長制』的成立,由畢業系友組成義工,認養在學大學部學生,給予這些學弟妹生涯之引導。在此,希望各位系友能熱心提供協助,和我們共同完成這個理想。」聽完系主任的簡報,系友們提出許多問題,包含電機系近年來的學術表現、學生素質,及產業界對台大電機系學生的評價,也交流現今電子科技產業的概況。

接著是系友們自我介紹的時間。35年來,大家居住在不同國家,奮鬥的領域及過程也不盡相同,藉著進行自我介紹,談起了生活、也談起家庭、子女、職業,讓大家知道彼此的概況。在同學相聚的時刻,這群年過半百的台大電機人暫時丟下董事長、總經理或教授等頭銜,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每個人就像二十歲的年輕小夥子,嘻嘻哈哈、蹦蹦跳跳地互鬧著。

同學會活動持續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一群人移駕到電機二館西側大門下拍攝全體大合照,大家看到了懸掛在大門口的紅布條,上頭寫著「歡迎1971級電機系畢業系友蒞臨訪問」,現場又是一陣騷動,系友們興奮地說:「系上真是用心,歡迎紅布條上還寫著1971級,在這排字下面合照多有意義啊!」大夥兒像個孩子似地忙著找位子站,就怕前排同學擋住了自己的鏡頭。

全體大合照之後,台大訪客中心安排了兩位大學部同學,帶領這群學長、學姊們回顧台大的美麗校園。離開學校多年,再次漫步在寬廣的椰林大道,走過新圖書總館、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校史館、傅鐘和鹿鳴廣場,系友們心中不免浮現複雜的情緒。校史館裡所陳列的舊照片,更將系友們帶回35年前的時空,過去的泛黃記憶與新建的簇新景象交疊著,頓時讓大家踩踏在熟悉與陌生之間。

晚上,安排在台大尊賢會館舉行餐敘,舞臺上佈置著一幅極有意義的詩詞,那是黃友佳系友的親筆墨寶,上頭題著「台大同窗四寒暑,大道揚鏢各異邦。五更雞鳴三更火,六親指望一名揚。電光后火駒遇際,畢竟功名錦還鄉。友同妻小來相聚,會當盛況滿華堂」。將每句字首第一字串聯起來,即是「台大五六電畢友會」,意寓著此次同學會的活動主旨。

白天無法出席活動的系友們,如陳遠台、江廉文、余俊彥、林錫聰、鄭桂霖、姚亦文、吳酉明、簡文喜、張伯南、柯進忠、鍾鶴立、許朝貴、李无涯、朱紹鴻、莊進茂、李森田、蔡明介、高民環等,紛紛結束白天繁忙的業務,趕來參加同學會晚宴。李學智教授更特地邀請白光弘、楊維禎、郭德盛幾位資深教授出席,讓同學們見見睽違多年的老師們。白教授致辭時說:「你們畢業這麼多年了,辦同學會還記得找我這個老師,我真的非常非常高興。我常常說,我這個人,一輩子都很窮,到今年已經86歲了,還是窮,但我窮得很快樂、很開心。能夠教出你們這些優秀的學生,我感到很光榮。」

整場同學會活動,在贈送同學會紀念品時達到活動高潮。李學智教授告訴大家:「從確定要開畢業30周年同學會,我就一直在思考,到底要選擇什麼紀念品送給大家?想很久就是無法決定。剛好黃友佳同學和我聯絡,想到黃同學是有名的書畫藝術家,趕緊拜託他能否貢獻珍貴墨寶,而黃大書法家也慷慨允諾,更用心地以每位同學的名字寫成對聯。」對聯由黃友佳系友親自贈送給大家,並認真地說:「我寫得這麼辛苦,你們上台領取時總要說幾句話,這才公平吧!」此語一出,引起哄堂大笑。大伙兒吃吃喝喝、嘻嘻鬧鬧直到九點多,在老師、同學的祝福及勉勵下,結束這一次美好、溫馨的活動。

畢業35周年同學會,把散落各地的珠玉又串了起來,讓一群近「耳順」之年的系友們,能再拾起年輕的心。管他白髮漸增、管他體力漸衰、管他股票漲跌,只要老友們能相聚一起,事事都變得美好。

台大電機系祝福1971級畢業的每位系友—-不管在天涯或海角,都能擁有平安、健康。也盼望錯過這次三十五載難逢機會的系友們,能把握住下次再歡聚的時刻。

交換學生心得 : 美國UIUC

撰文:朱浩瑋

一、 前言

在很榮幸能夠有這個機會參與這個計畫造訪UIUC(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香檳分校)的電機系並擔任交換學生一個學期以前,我是個不甘於平凡卻也自認為還沒有什麼驚人的表現的台大電機系大四學生。因為這個計畫是第一屆舉辦,而且能成行與否,以及一些比較細節的部份始終飄搖不定,而我本身也依照我自己的生涯規劃,申請上了台灣大學電信所通信與信號處理組,準備繼續深造。不過,機會卻在這個時候令人驚喜的來到:在我大四下的時候,校方和UIUCMIT談妥了交換學生的細節,而我在和家人與指導教授的討論之下,也決定放手看看能不能把握這次機會,把自己放在一個嶄新的環境,體驗一下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學術風氣,也確認一下自己未來的方向。

決定要申請之後,在電機系吳瑞北主任和系辦處理國際事務的梁小姐的幫助下,我準備好了成績單等的各式文件,也有點倉卒的報名了托福考試並取得了合格的成績,之後也很順利的取得了UIUC的入學許可,這趟美國之旅也正式成行,嶄新的挑戰也隨之展開。和其他參與本計劃的同學的不同之處是,因為這個計畫是第一次舉辦,和UIUC方面交涉的結果,自己將要以電信所研究生的身分至UIUC的電機系成為交換學生,基於未來的考量,我決定只交換一個學期。

雖然到美國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學期,但是在這段時間中,我自認為看到了很多東西,包括見識了全美排名前幾名的學校的教授和研究環境,能和與東方人大相逕庭的人相處,最重要的是在這段獨處異鄉的半年中,在處理事情的態度上,我自認學到了不少。雖然這個計畫在某些地方的確有一些可議之處,也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是我認為這趟美國之行對我而言充滿了許多珍貴的經驗與回憶。以下的報告包含了我在美國生活上與學術上的記述與體會,算是為自己的收穫做個整理。或許會有許多不盡完美的地方,但如果這份報告能夠作為其他有志於參與此計劃的同學的參考,則甚感榮幸。

二、 出國前的準備

其實,無論和跟我同屆要出國唸研究所的同學或是其他交換學生相比,我們幾個參與菁英留學計畫的同學的準備算是相當倉促,UIUC八月底就開學,而我們則是四月才確定這個計畫的可行性,而收到入學許可,確定可以出國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底了。好在這段時間中,參與這個計畫的還有系上同學黃泰翔和張力文,與學弟王欽賢可以互相幫忙,也成功地在暑假的旅遊旺季中訂到機票。為了在美國的日子裡可以互相照應,我們也研究了選課的策略(雖然這在之後也證實了沒什麼用就是了)。然後,系上也幫我們提供了一份在地學長名單,我們連絡了大部分的學長,而令人感到窩心的是,他們大部分也都很熱情的提供我們建議和幫助,讓我們在異地不至於碰到太多麻煩。

到了暑假以後,一切都開始變的忙碌了起來。一方面在台大這邊即將要開始研究所這個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我得試著開始加緊腳步,讓自己再這一個學期能夠盡量不要在研究上空轉;另一方面還要整理UIUC的東西,包括行囊以及在學期中還沒有解決的事情,像是課程初選還有住宿等等的問題。雖然一切都有些匆忙,但一切總算都順利的搞定了。終於,在2006814日的晚上,我和實驗室的學長和教授行前交代,在家人特地從高雄趕來的陪伴和祝福下,我和其他同學到了中正國際機場,登上飛機,踏上這嶄新而未知的旅程。

三、 新階段的挑戰

雖然對國外並不是完全陌生,美國也去過幾次,但之前都是在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出發的,而這次開始就是真正的冒險之旅了。通過層層安檢之後,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們搭著新加坡航空晚上10:45的飛機往洛杉磯飛去,然後在偌大的洛杉磯機場轉機。這座機場比中正機場還大,再加上初次置身於全英語的世界中,四個人推著加起來上百公斤的行李沿著機場到處跑,差點趕不上轉機…因為人生地不熟,我想要是沒有其他人的幫忙,自己一個人的話鐵定會迷路吧!在一陣匆忙中,總算平安的在當地凌晨五點多抵達芝加哥,不過好事多磨,領行李的時候才發現泰翔跟欽賢各有一箱行李因為安檢的關係被留在洛杉磯了…初入異境就發生這些狀況,不過這或許也是賦予我們的考驗吧!結果,雖然出了不少狀況,還是成功的找到了巴士,搭了三個多小時的車,終於抵達了圍繞在玉米田中的UIUC校區。登時就有種感覺:「啊!這就是美國,這個王建民剛剛發光發熱的地方,也是我從今開始要打拼的地方」。

環繞在玉米田中的UIUC和喧囂的台北完全不同,是個四周很寧靜的地方。而在這個地大物博的環境中,初到此地的我們也有點找不到方向。好在一下車就有許多學長出現,載著我們到處跑東跑西,把該做的事情都打點好了,實在很感謝他們。然後,在學長們的帶領之下,我們在校園裡的中國餐廳吃了第一餐,當下就深深體會到了美國物價指數之高。最後,終於風塵僕僕地到了宿舍,這個即將在此生活一個學期的地方。我住在校園南方的大學宿舍PARPennsylvania Avenue Residence Hall),雖然並不像台北市那麼方便,要上學只能搭公車,不過環境還滿寧靜的,兩人一間的宿舍也比台大寬廣多了。在整理房間的時候,還碰到了我們這層樓的宿舍輔導員Ryan前來打招呼,他是個相當親切的大男孩,而我在UIUC的冒險也於焉展開。

從抵達UIUC到真正開學大概還有一個禮拜,在這個禮拜中,除了要跑外籍生的orientation或是處理檢疫等等的事情以外,剩下的時間大概都花在購物或到處看環境之類的事情上。一開始宿舍餐廳都是關著的,對我們而言問題最大的大概就是吃的問題吧!和同學們在校園中晃了幾天,路是大致上熟悉了,生活上一些其他事情大致也都沒有問題,畢竟我不是那種很講究居家生活品質的人,不過美國的餐廳都比台灣的貴上一截,而文化上也不是很適應,所以一開始倒是挺無所適從的,不過也漸漸地適應就是了。而沒有特別的事做的時候就會試著開始認路,雖然感覺上建築物的數量並不比台大多很多,佔地好像也不比較大,但是綠地還滿不少的,整體也給人一種遼闊而舒暢的感覺。或許這也印證了UIUC畢業的指導教授所說的,UIUC的娛樂不多(並不如台北市的五光十色),是個發憤唸書的好地方吧!

剛進入這個校園的時候人煙還比較稀少,到了週末,本地生開始入住宿舍,校園中各式各樣的活動也多了起來,這所學校就漸漸地展現了生氣勃勃的一面。就我這幾天的觀察和相處,美國人和台灣人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在陌生人面前,他們一般比較親切。經常可以看到走在路上的美國人和我打招呼,而在搬家的這幾天中,也常常有和不同的美國學生互相介紹。感覺上宿舍有一種社區的感覺,雖然這可能是因為住在我那一區的大多是大一新鮮人的緣故,不過相較之下台灣人還是比較怕生,我自己也不例外。在數天的等待下,我也終於見到了我的室友Belal Muhammed—一個同樣具有美國人的開朗性格的虔誠的回教徒男孩。不過,隨著周圍人群的增加,也更突顯了我自己英文聽力的不足,尤其是年輕人一輩講話速度快了許多,而且口語化的說法有很多在台灣不會聽到,得花不少時間努力習慣。

在這裡等待開學前幾天的時間,最重要也最盛大的活動應該是Quad day吧!這個活動是舉辦在UIUC最大的草皮介於Illini UnionFoellinger Auditorium間的空間所舉辦的社團盛會。在這裡,我看見了各式各樣的美國人爲了分享他們的興趣,展現出了各種創意,這規模龐大的展覽也爲這所學校添增了許多生氣。就這樣,在這個新天地,所有事物都牽引著我的目光,而等待著我的挑戰也隨著新學期的開始而展開了。

四、 UIUC的學業

過了一個禮拜的準備期後,學期終於開始了。對於美國大學學分的紮實,我早有耳聞,當時聽說美國對學分數量的要求比較低,但是作業總是很重。也因此,我抱著戰戰兢兢的態度,希望能夠拿到不辱這個交換計畫的成績。因為我在台灣是主修通信的,所以挑了一些和未來比較相關也比較有興趣的課來聽。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是用研究生的身分交換UIUC的大學生,所以研究所的課都要獲得授課教授以及系上輔導教授的許可才能修,也造成了些許不便。

在美國所聽的值得一提的第一堂課是隨機程序,開課的老師是Todd Coleman,是個剛從MIT畢業的黑人老師。因為聽力並不算好,一直很擔心會聽不懂老師上課的內容,前一天也特別多睡以養精蓄銳。不過好在是自己的本行專業,平時也看原文書,老師上課的內容倒是沒有那麼難以理解。美國的學生比較勇於問問題,而老師的回答也都很親切,和台灣相比,這裡台上與台下的互動比較熱絡,只是我自己還是放不太開,比較可惜。我另外也聽了幾門課,像是數位訊號處理和圖形辨識與人工智慧,大多都可以感受到美國學生活潑的一面和老師熱心的一面。另外,我也修習了電腦視覺,教授Li Fei-Fei是個很年輕的大陸女老師。她上課的投影片也很活潑,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門課的評分方式。這門課完全沒有期中考和期末考,取而代之的是各佔達45%的作業和期末報告,令我感覺到這裡對實作的重視。回想在台灣的時候,有滿多課都是把期中期末考應付好就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但是或許過了一兩年後,有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拋到九霄雲外,或許這就是期中期末考模式潛在的問題吧!

除了本行的通信相關的課程以外,因為本身對數學的興趣,我也選修了數學系的圖論。教授是年輕的白人老師Stephen Hartke,老師人滿健談的,上課也很喜歡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不過真正讓我想要修這門課的原因主要還是習題討論課吧!這門課其實非常非常繁重,每個禮拜都有作業加上四次期考,但是每週一次的習題討論課真的讓人收穫良多。老師都會在上課和office hour以外的時間親自指導,輪流和每一組的學生討論問題。最開始在其他組員面前我也很放不開,明明可以提出意見的時機卻一直猶豫,好不容易有機會說話的時候卻也支支吾吾。但是在一個學期的訓練之下,我也漸漸的可以放開心胸了,我覺得這門課對我表達能力的訓練,真的有很大的幫助。而在我每週花了很多時間苦思的努力下,這也成為了我在這裡的唯一一個A+,也是我自認為最充實的一門課。

另外很值得一提的課,是這裡的論文寫作課。這門課主要是開給外籍的大學生,上課的老師是個韓國的博士班學生。上課的方式相當生動有趣,在寓教於樂的上課方式中,老師很系統化地傳達了很多論文的架構方式。不過令人感覺最有趣而值得回味的是該門課的團隊報告,我和來自韓國的EricMoonyoung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Kamilah要合作設計一項校園服務並且研究市場和營運等層面,然後還要和同學們辯論並報告。在這門課中,我結識了不少外國朋友,也享受了許多合作和討論的過程,而這在台灣是不太有機會學到的。

整體而言,在UIUC這一學期所修的課中,雖然所修的總學分數不如以前多,但是我學到了很多,除了深刻的體驗到這裡作業的精實以外,我也自認為多少被外國活潑的上課風氣給渲染了。他們的期考大多不像台大的考試一樣刁鑽,給分往往也很有彈性,但是在強調在作業中學習確實讓我學到不少。最令我感觸良深的還是電腦視覺的期末報告。我和力文一起研究了有關3D物體辨識的問題。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是開放而未解的,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收集了腳踏車和吐司機的各種角度的影像,然後唸了許多論文,用Matlab寫了各種程式,雖然最後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而我們所做的期末報告的結果也不比大家好,但是在學期最後的一個多月中,我們面對著這個難題,試了各種手段,經歷了無數絕望,歷經了好幾次在令人連心臟都為之凍結的攝氏零下十幾度的凌晨兩點多等待末班公車,最後終於用我們破破的英文寫出了一份七頁整的CVPR格式的論文,還成功的在台上完成了六分鐘還算順利的全英文的報告。這一切除了感激力文的強大程式功力以外,我相信我也成長了很多吧!

五、 UIUC的生活

正如很多人所說過的,UIUC位居鄉村,週遭的娛樂並不多,是個唸書的好地方,其實我也頗有同感,整體說來這裡的娛樂的確是比在台大單純了不少。不過,因為我身處在大一宿舍,或許因為大一是個比較無憂無慮的歲月吧,我身邊的同學都蠻會玩的,大部分的人在宿舍的時候都會在電視或遊樂器面前,也常常可以看到舉辦派對。不過呆過一段時間以後,我自己覺得這裡的學生算是滿兩極化的:常常在Grainger Library待到半夜告別將近滿座的唸書人潮,上公車的時候,還會看到許多似乎剛狂歡完的學生嘈雜地聊著天,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因此,我也不太能夠呆在宿舍,而這也養成了我往圖書館跑的習慣。

雖然這麼說,這群美國人的開朗還是為我的生活添增了不少樂趣。印象最深的是在萬聖節的時候,大家都打扮的很有趣,也有人在上課的日子不顧其他人的目光穿著奇裝異服上課,而這是在台灣體會不到的樂趣。除此之外,也有過和外國人一起打籃球和溜冰的經驗,他們個個人高馬大,體能好技巧也頗不錯,真的有種望塵莫及的感覺…整體而言,雖然在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看他們會有種莫名的嫉妒感,不過在這裡,的確是很有生活樂趣。課餘之暇,也常常和台灣同學會的同學一起活動,有時候打打籃球或壘球,偶爾也會吃個飯互訴近況,逢特殊節日也會一起相聚,這對身處異鄉的過客而言也相當有親切感。

說到UIUC,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大概還是這裡的天氣吧!從小在亞熱帶地區長大的我,對這個寒帶地區還是不太習慣。才剛到這裡不久的九月,就已經領教了接近攝氏零度的氣溫了。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身體也漸漸能夠適應寒冷了,不過,聽說因為今年是暖冬的關係,校園只在半夜下過一次雪,也沒有機會親自看見白雪紛飛的場景,算是較可惜的地方,也只能在心中默默許下來年再會的心願吧!

六、 結語

回台灣也有一小陣子了,如今我已經回到台大電信所通信與信號處理組繼續我的研究所學業,開始另一階段的生活。然而,當翻開在UIUC的照片時,點點滴滴的回憶還是會湧上心頭。能夠在種種偶然下成為交換學生,實在是我生命中很大的一個轉折。能夠在這所電機方面名列前茅的學校接受各有特色的老師的教誨,和各種文化各具特色的學生相處,真得令我學到很多。雖然目前的我對於未來要走的路還是有多多少少的不確定,但是如果未來有機會,我還是希望可以有機會再赴美國到UIUC或其他學校攻讀博士學位。也希望這個計畫能夠繼續下去,讓更多的學弟妹們體驗一下另一種不同的生活。

 

陳俊雄教授榮退茶會

陳俊雄教授榮退典禮及茶會

電機系辦公室

二○○七年七月三十日下午三時,本系假電機二館105視聽教室舉行「陳俊雄教授榮退典禮」及茶會,由電機系吳瑞北主任主持,對陳教授任教本系四十五年的奉獻與成就,表達最高的謝意與敬意。

會中邀請中央研究院劉兆漢副院長、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電資學院貝蘇章院長、亞東技術學院張道治講座教授、工研院資通所呂忠心副所長、台大數學系楊維哲教授上台致辭,暨南大學張進福校長、資策會吳靜雄董事長及台大電機系教授等多位貴賓亦蒞臨參與盛會。活動歷時兩個多小時,出席人數超過150位,會場座無虛席,許多電機系職員、學生站立於走道及門邊觀禮,場面極為溫馨。

會中特別安排陳教授的首位博士班學生鄭士康教授,就陳教授的成就作專題報告,蒐集許多珍貴歷史資料,內容十分生動。陳教授致謝辭是活動之最高潮,不只感謝與會來賓,也對電機系的過往今來娓娓道來,堪稱陳教授在本系上的最後一課,與會者無不受益良多。另外,為了此次活動,本系於會前特別情邀張進福校長及本系江衍偉教授編輯「陳俊雄教授榮退紀念文集」,收錄門生故舊好友撰寫陳教授行誼共29篇文章,亦一併在典禮中由吳主任代表獻上做為榮退賀禮,在本系是創舉,也別具深意。

陳教授於本系榮退之後,旋由本校聘為資訊電子科技整合研究中心主任,繼續領導本院同人執行五年五百億計畫「前瞻資訊電子科技之研究」,為邁向世界一流大學效力。

 

陳俊雄教授簡歷

 

1937

出生

1956

畢業於建國中學

1960

畢業於台大電機系

1960

參加大專集訓

1962

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碩士班

1962-1963

服預官役

1963-1968

任台大電機系講師

1964

膺選中華民國Phi-Tau-Phi榮譽會員

1968-1972

任台大電機系副教授

1968

成為台大電機研究所首位博士班學生

1972

成為台大電機研究所首位博士班畢業生

1972-2007

任台大電機系教授

1974-1975

任美國柏克萊(Berkeley)加州大學電機與計算機工程學系客座研究員

1979

獲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

1980

獲第二十五屆教育部學術獎(工科)

1982-1985

任台大電機系第八任系主任

任內極重視系上研究風氣,推動本土研究不遺餘力。首先與系上同仁建立共識,並逐一拜訪,要求教師們努力申請研究計畫、爭取研究經費,而非僅止於教學。為對研究成果採取從嚴認定的標準,在李琳山教授與張進福教授協助下擬訂「論文計點辦法」,要求師生努力從事研究工作。同年並開始出版台大電機系的「研究成果目錄」,藉此鼓勵教師努力爭取研究經費並發表論文。繼任的幾位系主任亦採取同樣辦法,持續提振系上研究風氣。

1983

電機二館一期工程動工(1985年一期完工;1993年二期完工)

一九八三年,電機二館一期工程動土。規畫初期,校方曾要求當時系主任于惠中教授將原定坪數減半,但在陳俊雄主任等人推動研究風氣的努力下,電機系每年成長的研究成果終於擺脫台大工學院「以力學為主」的印象,遂使校方讓步,得以依原規畫施工。一九八五年八月,電機二館東半部落成,並於次年(一九八六年)一月啓用。

1983-1984

教育部傑出研究獎

1985-1994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86-1987

任美國休士頓大學電機系客座教授

1989

訪問德國慕尼黑工科大學微波所

1989-1990

科會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獎金

1990

訪問法國馬賽大學III理工學院電磁光學實驗室

1992-1996

台大計算機中心主任

1994

訪問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電機系

1995-1998

財團法人傑出人才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教授

1995-2002

國科會特約研究教授

1996

膺選IEEE Fellow

1997-2007

任台大電信所教授

1998-2001

任第二屆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1998

財團法人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

2000

IEEE千禧年獎章

2001

2001亞太微波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2002-2004

台大講座教授

2006-2008

台大講座教授

2007

自台大電機系退休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下)

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

(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成功做準備)

許炳堅

(III-C) 普林斯頓大學貢三元教授多元化建議

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 」是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的貢三元教授於200612月在北京的微軟Microsoft亞洲研究院附近幾所大學演講的主要講題 (4)。他指出,現在青年們尤其需要重視知性與感性的平衡教育他們最需要加強的不是「智力商數IQ (Intelligent Quotient) 而是「情緒商數EQ (Emotional Quotient) 和「逆境商數AQ (Adversity Quotient)他說,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華人似乎習慣於以一元化的價值觀看待別人,而國外則是推崇多元化的人格培養;因此,造成華裔學生們大多數顯得拘謹、難以放鬆、不夠自信

他認為,高的情緒商數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人際和事業博弈中勝出。至於AQ,有時翻譯爲“逆商”或是“挫折商是衡量某人在遭遇挫折時解決麻煩、超越困難的能力的一個標準。臨危不亂”的人、“虛心、泰然處事”的人的逆商都比較高。他們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危機的性質,如果面對的是“實質逆境”,他們會坦然接受,並找出最好的應對方法;倘若只是“虛擬逆境”,其影響可能是一時的自尊心受傷,便只需要忍耐、自省以求解決。教授還有一篇相關的文章,是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的演講,論述非常精闢 (5)

(III-D) 蔣尚義博士看研發人才趨勢,聰明認真還不夠

2007131的「電子時報」有一篇台積電前資深研發副總經理蔣尚義博士的文章。蔣先生於196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1974年獲得史丹福大學的電機博士學位。他認為,過去大家對於「好的研發人才」的看法就是在學校裡把書唸得好、很會考試的聰明學生。不過在21世紀裡,研發的目的不再局限於科學真理的無限追求,而是替公司找到最省錢、又最合用的方法;因此需要把眼光放大、放遠,去做全盤的考量。

他舉半導體製程裡的「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做例子,金屬導線和旁邊絕緣體的磨損速度不一樣,會造成晶片的表面凹凸不均勻。如果硬著頭皮去研究怎樣改變研磨製程才能把晶片的表面磨得又快又平,很可能要耗上兩年以上的時間,效果又不保證一定會很好。恰好,有人從晶片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一條導線的左右兩側可以填上不通電的啞線,這樣子可以提供研磨時的機械支撐、又不影響晶片作用時的電氣特性;只要請「電子設計軟體」的開發商加強軟體功能即可。因此,善於利用跨領域的知識來找出最快、最省錢的方法,比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愈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蔣尚義博士認為,在21世紀,聰明認真還不夠;更需要比別人更快、更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能夠跨領域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創新。

IV. 我們在台灣相關努力的扼要報導

中研院院士、前交大校長張俊彥教授在2004年的新聞報導裡曾經語重心長地提醒過大家:『台灣現在要更為風險地去衝,不然沒有機會了即使風險擺在眼前,還是硬著頸子衝過去。』

(IV-A) 全球化領袖型推動委員會

我們這一群學者為提昇國內在電機、資訊領域的「全球化競爭力」努力不懈,累積了不少寶貴的心得。為了加速經驗傳承,以便讓年輕一代學者們有系統化的法則可以遵循,於2002年創立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GLPPC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Teachers Promotion Council。主要參與者包括我自己、交大吳重雨校長 (當時是電資學院院長)、交大林進燈教務長 (當時是副院長)柯明道教授、成大劉濱達教授 (前電機系系主任)、謝錫堃電腦中心主任 (當時是電機系系主任)、楊家輝所長、詹寶珠工廠主任、聯合大學的陳榮堅副教授、賴瑞麟副教授、戴正芳教授等,還有其它幾位在台北、高雄的教授們

中國時報於2004年有一篇有關「躋身國際學術界 教授大團結」的詳盡報導,引述於下:

【躋身國際學術殿堂,何妨「大家一起來」!為協助學者成為世界級學會會士(Fellow),交大、清大、台大等十餘所大學教授擬組成「台灣 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委員會」(Taiwan GLPPC)由資深教授傳承經驗與人脈,搭起一條與國際學術交流的高速公路,引導更多國內學者邁向世界。

包括交大、中山等近十所大學,甚至連中研院已準備成立 GLPPC分會,其上再組成總會,並拜會過教育部,獲得支持與認可。GLPPC訂於200412月舉行大型研討會,討論運作事宜。

「以前大家好像只是在台前看人家表演,其實更該走到後台去看看怎麼回事」,曾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及生物工程系教授、也是IEEE會士的許炳堅榮譽教授說,即使是長年在國外任教的學者,若無適當幫助,也很難擠進國際學術舞台的核心。

特別在資訊工程領域中,要躋身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心,更加不容易。他舉例,許多理學院的學者,總可以追隨一位「大師級」學者做博士後研究,一路依其人脈、走過的軌跡進入國際學術舞台,但電機資訊或其它應用性較強領域,許多博士一畢業就有非常好的工作在業界等待,師生間無法建立親密長遠關係,以致回頭想在國際學術組織追求一席之地時,只能孤身奮戰。

許炳堅說,要躋身國際學術界,本身的學術研究成果一定要很好,但這只是基礎,就像產品要上市,品質保證只是第一步,之後仍須其它行銷。他舉例,電機資訊學界的論文,被擺在什麼學術研討會、和什麼主題放在一起討論,都會影響某論文是否引起國際注意。

他還說,有些人認為在國外任教的學者可能會認識較多國際知名學者,較有機會獲得其支持加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其實未必,許多國外任教的國內學者,仍要摸索了幾十年,才知道該怎麼做。他說,很多國內學者總認為「只要東西夠好,世界就該來認識我」,但在學術論文一日千里時代,確實該用些方法才不會被埋沒;成立 GLPPC就是要讓國內學者除了競爭力,更有效率。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陳榮堅說,過去他參加的國際級學術會議中,常常只是發表論文後就呆坐在會場,很難引起注意。但在有計畫的幫助下,他可在參加會議時認識更多國際知名學者、介紹自己的研究,除了有利自己進入世界學術組織核心,更能將台灣的研發成果被世界看見。另一位教授則說,曾得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在國內非常突出,也很想進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多年來就是沒辦法。台大前教務長,也是電機系教授李嗣涔則說,成立 GLPPC盼能提供幫助。】(2004-10-18 中國時報)

這些年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已經展現它的相關成效例如,交大的吳重雨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全球會議副總裁、也是IEEE會士林進燈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副總主編、也是IEEE會士。成大劉濱達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亞太區副總裁、也升格為IEEE會士楊家輝所長擔任了「多媒體期刊」的編輯委員、也升格為IEEE會士。成大詹寶珠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客座編輯、也獲選為學術會的參議委員。類似的全球化競爭力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在美國的知名高等學府裡,如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資訊系、還有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機系等,也有類似的「教授推動委員會」,而且已經運行非常多年了。

(IV-B) 高中學生創新徵文比賽

除了在教授、教師群的推動之外,我們也希望對於年輕學子們有直接的助益。在2005年下半年,有幾位熱心的高中老師們來共同參與,其中包括了建中梁志堅老師、丘聖光老師、梅文慧老師,師大附中李啟龍老師、林俊卿老師,和北一女中陳怡芬老師等。全台共有212篇的學生投稿,比賽的題目就採用我在20052月的演講題目再加上「之我見」三個字而成為:「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 之我見」。經過縝密的評審,選出10篇優等、25篇佳作,分別頒與獎牌以及獎品 (6)。這一次的相關經費,由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交通大學資訊學院、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成功大學電機系、東華大學教務處、長庚大學電子設計實驗室、以及聯合大學電資學院等共同提供

以後,如果可以籌募到適額款項,我們會和梁志堅老師、彭國亮老師、何昇平老師等為年輕學生們再舉辦下去

(IV-C) 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編書

為了方便讀者們,我們在2006年把相關的資料整理成一本書,書名取為『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7)。其內容包含了徵文的10篇優等、25篇佳作,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的序言「開創新局面的國際化競爭力推動會」,以及吳重雨教授的前言「堅持卓越、開創新局面」。

在我所寫的原創者的話「21世紀之路:活潑新思維、新作為」(該書1-3頁到1-13),也探討了「科技科學的分野,「競賽」與選舉、遴選」、還有抽獎」,慎選益友」與慎選競爭對手」等重要議題。另外,在該書第四部份參考資料,也有兩篇文章值得細讀,分別是「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該書4-3頁到4-6),以及「21世紀成功哲學:不怎麼對!該怎麼辦?尋找、再尋找」(該書4-18頁到4-27)。至於投影片的內容,含有相當深的哲理;如果二十幾歲的時候不能參透,則過個幾年等遇到障礙時再來翻閱也可以。

(IV-D) 重新釐清什麼是21世紀好的大學生、好的研究生?

因為篇幅的限制,有些比較深入而需要釐清的議題來不及在本文詳細闡述。在此,我們先把它們點出來,有興趣者可以先自行探討。以後有機會時,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對於這些議題的相關見解。

(1) 不少學生們心裡有些困惑:『別人都叫我們認真讀書,可是台塑的王永慶、微軟的Bill Gates比爾‧蓋茲、戴爾電腦的Michael Dell麥可‧戴爾、鴻海的郭台銘等,他們又是如何成功?似乎不靠只會讀書、拿高分取勝!』

20世紀裡大家普遍接受的簡單觀念是:『學科成績越高的就是越好的學生』。所以把教科書唸得滾瓜爛熟的、以及常常在圖書館裡K書的,就是好學生。當時因為產業界的變動很小、而且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長,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很高,所以這種做法可以行得通。

然而在21世紀裡,產業界的變動很大、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短、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未必很高,『是否學科成績好到某一程度,再往上反而會有轉折的反效果?』這個議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以非線性數學模型做比喻,如果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局限在一個energy well(能量井)裡,那麼利用微分計算找出gradient descent (傾斜式斜坡下降的) Newton-Ralphson Method (牛頓解題法) 最有效,這就是為什麼20世紀的簡單觀念可以行得通。

但是在21世紀裡,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局限在一個能量井裡,而是會出現在分佈於各地的很多個能量井裡。因此在找答案時,傾斜式斜坡下降的牛頓解題法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有時候,需要做反吸引力的hill climbing (逆坡而上) 才能從原有的能量井脫困,而移到另一個能量井裡去繼續找尋更好的答案。因此,simulated annealing (模擬退火法)或者genetic algorithm (基因運算法) 等可以幫助移轉到其它能量井的方法在某些情況更合用。

(2) 另外一個議題則是在研究所方面,包括碩士班與博士班。一般說來,大學部學校還會提供共通科目給學生們,可是到了研究所,就只剩下專業科目。博士班時,更是一頭栽進研究題目裡,連續打轉好幾年。與上一個議題同樣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建立能夠從單一的能量井退出來而順利移到另一個能量井的能力?也就是深度、廣度、與彈性的平衡要如何去拿捏?

近幾年很流行的大學「不分系」招生,頗有「避免一頭栽下去,而被卡在一個能量井」的意味。所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亂度」randomization,打掉學系與學系之間嚴謹的界限,讓學生們可以在不同的能量井之間遊走。然而,這是沒有找到「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好對策之前的權宜措施,並非21世紀裡的萬靈丹。而且,不分系的比率也不可能太高,要不然全校都是不分系,就等於全校合起來成了一個超級大系,會有實際運作的困難。

接下來我們再看些相關的報導,或許可以更容易瞭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深意。

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台灣面臨的是國際的人才競爭,交大前校長張俊彥教授表示,現在企業該尋找的不是「考試考得好」的人才,而是多元化的人才,惟有企業擁有各領域優秀的人才,才能以創新、研發、品牌來提高產業競爭力(2005-08-25 中國時報 B2)

【中央大學數學系畢生顏妤芳說,大學課程只訓練邏輯思考與演算能力,不符合時代需求,杜邦公司全球微電路事業部總裁鄭憲誌也說,大學教育過於重視分數,但分數不能完整呈現學生真實能力;對業界來說,能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職場能力及真正會做實驗者,才是產業界需要的人才。】 (2004-10-04 蘋果日報 A7)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在台大演講時表示,只注重考試的教育,將教出缺乏創造力的學生,台灣學校「訓練」重於教育,結果教出許多考試能手,並非好現象。教育與訓練的不同點在於教育是教導一個人學習思考,想辦法解決人類從未解決過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別人已經解決過的事,而訓練是教導人重複別人已經會的事情,李遠哲認為教育不應以考試為導向,而應教導學生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李遠哲勉勵台大學生,在急遽轉變的社會裡,藉由交流把意見告訴別人,比死讀書重要,學生不能把所有時間浪費在考試上,也不能讓學校佔有所有時間,應作自己的主人,培養學習的習慣,並拓展視野,才能培養完美個體。】(2005-03-02 中央社)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溫肇東教授兼所長在《創業家精神》一文裡提到:『領導社會、改變世界是大學之責學術排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培養出多少的改變世界的精英與企業哈佛大學的設校宗旨,也是在訓練可以「改變世界」的領導人。】(2006-04-12 工商時報 D3)

【一般大學應為社會訓練什麼樣的人才?】(2006-12-03 經濟日報 C1)

V. 結語

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有兩種不同的對應方法。一種是把它當作 「胡亂的毫無章法的」 (random)現象,而採取亂槍打鳥的作法;例如,古代的「看天田」等著天下雨,或者是用高射炮盲目射擊來防空。另一種是把它當作「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systematic) 現象;例如,建水庫儲水、再利用溝渠來灌溉,或者使用可以瞄準、鎖定、追蹤的飛彈來防空。

21世紀的年輕人如何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全球化競爭力做更具體的準備?」這麼大的一個題目,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裡就完全解說得非常完整。我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幾個重要的法則:

第一,21世紀裡充滿了新挑戰、新機會,千萬不要只是沿用20世紀的舊方法去應付。

第二,很多從表面上看起來像是胡亂的毫無章法的現象,經過仔細的分析與綜合,可以發現它所包含的系統性和相關脈絡。這樣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增強我們的全球化競爭力。

第三,除了在專業知識多加強之外,在跨領域的方法以及methodology (方法論與流程) 方面,也要多掌握。

第四,人類成功的經驗,貴在流傳。我們要樂於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樂於接受他人的成果。單獨一個人,有明顯的時間與空間限制;群策群力,才能有長遠的功效。

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激起你()對此一題目的興趣與迴響,大家一起來多說、多寫、多演講、多討論。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環環相扣、工程學術的金鑰匙在哪裡?請參閱 台大校友雙月刊” 52
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52&sn=1260&check=
或者 http://www.alum.ntu.edu.tw (20077月份),再按 e論壇2

參考文件

1. Thomas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21st Centur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erNew York2005

2. B. Sheu 許炳堅“21世紀全球化高科技競爭、對策VLSI Design/CAD Conference花蓮市2005http://www.ee.ncku.edu.tw/chinese/index.htm「系所簡介」然後「國際化競爭力」

3. EE Time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epares for 2020”Feb. 1, 2007http://www.eetimes.com/

4. S. Y. Kung貢三元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5. S. Y. Kung貢三元IQ, EQ and AQ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6. 第一屆 GLPPC 高中學生徵文比賽contacthttp://toedu.ck.tp.edu.tw 以及 建中梁志堅老師http://www.ck.tp.edu.tw/~ccliang/index.html

7. 吳重雨、許炳堅編著“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交大出版社,2006

24期第7本文()因出版社誤植,經原作者要求更正如下:

20世紀中期,國際交流頻繁,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年輕學子到歐美各國留學、深造。當他們獲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時,有很多人進入歷史悠久的大公司,如AT&T貝爾實驗室、IBM華生研究中心、HP惠普公司實驗室等去從事尖端的研發工作。有不少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工作四十年,然後順利地退休。當時的台灣社會,情況也是如此。例如從師範大學或者師範學院畢業,就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教職,在教育崗位上任滿四十年而榮退的,每年都有好幾百位。

20世紀後期,情況有了激烈的轉變。先是亞洲四小龍興起,接著是人口眾多的中國與印度向全世界提供充沛的廉價勞力,分別成為硬體與軟體生產的世界工廠;到了21世紀初期,又有金磚四國的興起,世界經濟體系因此起了空前的變化。電子、資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快速進步,也促成世界產業的重新排列組合。

電腦設備及使用能力的大幅提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年前,在台灣只有工學院的學生們才可以優先選修電腦課程;還必須先把軟體程式打在紙卡上,然使用讀卡機輸入電腦,運算的結果用印表機列印出來而沒有桌上型的螢幕,非常不方便。當時在台灣的電機系仍屬於工學院,而大部分的計算機系、資訊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或者電腦系都還沒有設立。

作者簡介: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專案處長。

2006年教師節,許炳堅博士領取杜正勝部長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

電子所未來三年展望

電子所未來三年展望

呂學士

“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這是愛因斯坦於1929年所說的至理名言,或許也是目前台灣尋求科技國力量子躍昇(quantum jump)之選擇定律(selection rule)!

電子所於前兩任陳良基、闕志達所長之領導及全體電子所師生之共同努力耕耘下,已獲致相當傲人之表現!因而也讓本人更加誠惶誠恐,不僅務必延續光輝的過去,尚須開創更燦爛之未來!為達此一目標,本人擬就「學術卓越」、「產學互動」、「專利佈局」、「人才輩出」、「公司林立」五方面來抒發對電子所未來三年之展望:

1. 學術卓越

在前兩任所長之領導及全體師生之共同努力下,電子所於電子各領域(積體電路與系統、奈米電子、電腦輔助設計)已獲得傑出之成果。舉例而言,電子所於電路設計指標性會議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論文量的表現,已從2002(及之前)0篇躍昇至2007年之9篇,就單一研究部門而言,數量乃世界第一,傲視全球,可說是 “From Zero to Hero”之最佳寫照,也引致了日經電子之大幅專題報導。為因應台大「前進百大」、「世界第一,華人頂尖」之目標,電子所應 “Think Big!” ,進一步鼓舞及支援師生進攻Nature Science。為落實此目標,需繼續爭取頂尖研發人才,鼓勵跨領域研究!事實上電子所已聘雇了曾有Nature文章發表之新血及大學部非電機領域之人才。跨領域研究已成未來發展趨勢,電子所當推動/協助所內不同組之同仁進行整合計畫之提出,以開創新的研究領域

2. 產學互動

拿破崙有言:「戰爭,第一要錢;第二要錢;第三還是要錢!」電子所師生之研究開發,亦如與國內外研究機構戰爭一般,經費之充裕極為重要。電子所除了向國家申請研究經費研究外,尚可透過產學運作,從業界取得經費,將研發能量外釋至業界,進而回饋社會,締造雙贏互惠的成果!藉由台大SOC中心之運作,電子與業界已有相當不錯的互動。過去五年來,業界投入電子所之研發經費及技轉金額均傲視全國。為進一步增進產學互動,應更進一步推動業界「早期參與」學界之研發計畫。所謂「早期參與計畫」的構想,係基於本所教師於執行研究計畫期間,預計有可供產業界參與及參酌之執行情況,為落實執行情況並加惠國內產業界,授權廠商早期參與計畫執行團隊之會議與參與討論。因此,其運作方式主要為計畫主持人或相關研發人員在申請通過國科會或經濟部等單位之ㄧ般專題研究計畫或學專計畫等各類型計畫之時或之後,即可讓相關領域廠商了解計畫目的,而有興趣了解計畫執行狀況的廠商則可與校方簽訂「早期參與計劃合約」,以少許付出,作為參與計劃的授權金。參與計畫的廠商皆有保密責任,如若廠商希望能運用計畫執行團隊的研發成果,仍須循一般技轉模式進行技轉,方可合法使用研發成果。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當計劃執行結束才將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可能會漏失掉學界苦心研究成果被運用的機會,而學界專心致力於研究的教師或研究人員,如在研究計畫執行期間有機會與產業界接觸,也可適度修正研究計畫方向,使成果更符合產業界需求,營造出雙贏的產學合作模式。

3. 專利佈局

日本日亞化學公司靠其工程師中村修二所發明之藍光二極體成長法,從不知名的小公司搖身一變為舉世知名並賺大錢的大公司。新加坡creative technology公司告蘋果公司之i-pod侵權,獲一億美元和解金。台大電子所可否有這種這麼fundamentalimpact如此大之技術?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常常我們未以專利保護而錯失了。李嗣涔校長及林浩雄教授所提出之異質接面雙極電晶體之基極護環結構加上本人所建議之磷化銦鎵材料護環結構,現在正應用各位的手機之中,只是我們均未申請專利,亦未去宣傳我們的成就。未來電子所應積極幫助電子師生進行專利申請及佈局,以專利圈住別人的產品,獲得鉅大金額之代償。

4. 人才輩出

電子所對於畢業生的素質應做最嚴格之把關,且因應國際化全球化時代之來臨,須繼續補助學生練習外語並增加學生出國機會以提昇學生英文演講及寫作能力,並增進其跨領域之知識。亦須努力邀請國外學者來我所研究講學,增進國際交流。除專業科目外,鼓勵學生修習創業與營運課程(陳良基教授已於電子所內開設)、專利取得與攻防(呂學士教授已於電子所內開設) 、專利地圖與佈局(擬開設)等課程,增加其視野及格局,使得電子所將來人才輩出。

5. 公司林立

最後,但卻非最不重要的是(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大學技術衍生公司的創辦。事實上這是最難達成的夢想!電子所應鼓勵並積極輔導師生成立台大技術衍生公司。例如,著名的Cisco公司是史丹佛大學的大學技術衍生公司。藉由開課(陳良基教授已開授高科技創業與營運) ,培養電子所學生之企業家精神,並鼓勵其創業。希望將來有許多賺錢的台大技術衍生公司是由電子所師生所成立的。

誠然,電子所與台大要全面追上美國名校所需經之路途,是艱辛而遙遠的!然則就算是如月球離地球如此遙遠,讓我們借用登月火箭之父高達(Robert Goddard)的話共勉之: “It is difficult to say what is impossible, for the dream of yesterday is reality of today and the hope of tomorrow.”

呂學士,電機系1985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及電子所教授

光電所的回顧與展望

光電所的回顧與展望

黃升龍

光電所成立於1992年,在張宏鈞、曹恆偉、楊志忠等歷任所長的精心擘劃下,已奠下優良的制度與傳統,目前共有35 位專任師資、115位博士生及206位碩士生。在學術成就上,目前已有多位同仁獲得國際上IEEEOSAFellow,在國內更是獲獎無數,執光電界之牛耳;在產業貢獻上,亦與國內半導體及光電領域之龍頭產業:如台積電、友達、奇美等,建立了長期之合作關係。

光電所的發展無疑地與光電產業息息相關,歷經10餘年的高速成長,國內光電產業的蓬勃發展已創下多項世界數一、數二的高科技產品,如:光儲存媒體、平面顯示面板、高亮度LED、數位相機等。可見的未來,固態白光照明、太陽能電池、生醫光電、精密光學元件,均有機會成為兆元產值的潛力,因此,近5年來,國內平均每年新成立34個光電系/所,使得產業所亟須的高級人才不虞匱乏,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2個光電系/所,如何繼續提昇光電研究達世界水準,已是刻不容緩,以維持光電產業長遠發展的動力源頭

目前,根據工研院經資中心的分析,國內光電產業年產值已達13仟億,接近政府的16仟億國家總預算,且光電產業每年仍以高達21%的複合成長率向上躍進,有鑑於此,國內各研究型大學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即所謂的55百億計畫)中,莫不投入極大資源於光電領域,因為有了產業與學術之相輔相成,對提昇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將收事半功倍之效。光電所擁有極為傑出之師生,然欲更上一層樓,仍受限於經費及空間之短缺,尤其相對於國內其他光電系所在校方之全力支援下,緊追不捨,因此有待校方之重視,以使臺大在光電領域能把握住產業快速發展之契機,順勢成為世界級的光電研發重鎮。

展望未來,如何進一步提昇本所之國際競爭力,並面對光電產業之快速變遷,有賴師生共同之努力,在楊志忠所長之領導下,配合校方執行中之「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本所之教學與研究能量已顯著提昇,而光電本質上是跨領域的學科,其多元化也帶來了廣闊的學術與應用空間,因此,持續推動國際學術交流及產學合作,仍應是本所未來之重要方向過去的一年間,光電所博士班學生訪問團參訪了韓國之漢城大學及新加坡之國立新加坡大學,近期亦將接待兩校博士班學生之回訪,並開展與大陸清華及南京大學、俄國莫斯科大學之師生交流。在產學合作上,將整合教師間之上、中、下游(材料、元件至模組)研究,推動成立固態照明、太陽能電池、顯示技術、高效能雷射技術等研究群,集資採購大型設備,建立共用實驗室,以強化研發能量,爭取業界早期參與並建立聯盟關係。

誠如李校長嗣涔所言:「一個大學有 30 40 個以上的國際一流的學術領域,就可以算是國際頂尖的大學,本校的指標希望在五年內能有 10 15 個學術領域能達到世界一流」,臺大光電研究已到向上邁入世界一流的轉捩點上,本所責無旁貸將推動臺大光電學術領域成為世界一流。

電機系未來三年展望

電機系未來三年展望

臺大電機系自1945年大學部成立至今,近幾年內變化之大超乎想像。在本校電機資訊學院內,由於相關研究所陸續成立(光電所1992、電信所1997、電子所2001、生醫電資所2006),因此出現電機學群之架構,加上臺大目前正積極推動「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電機系的定位及其與所、院之關係,常因彼此間有時互相依存有時卻又有所區隔而產生争議;另在本校不同學院之間,由於奈米、材料、資訊、生科及多項跨領域科技之進步,相關學系競争更是激烈,因此電機系將面臨更加嚴苛之挑戰;而他校電機相關學系,也因校際間彼此較勁,各項利多政策不斷被提出,以便能吸引優秀高中生前往就讀,臺大電機系該如何面對?許多的問題隨時在挑戰著我們,唯有誠心以對,以務實經得起考驗的政策、優異的研究成果表現、及一流的學習環境提供,來使受教者不論是在學的學生或是畢業系友均能以電機系及電機學群相關研究所為榮,相信在主任與所長間的共識及同心合作下,必可使電機系在激烈競争中仍保有優勢及聲譽,進而使電機學群之所有教師同仁願為共同擁有之電機系而努力。在此承接系主任之重任時,有感於對上述使命之認知,在未來三年內將著重於下列任務之達成。

1. 對高中生介紹電機領域之發展及研究樂趣

    許多高中生對臺大電機系之了解未必清楚,因此會產生醫學與電機如何取捨之困惑,本系當盡應有之義務,於各種機會場所邀請本系各領域專長教授,共同來對高中生介紹電機之樂趣,期使優秀且適合唸電機系之學生能進到本系就讀

2. 強化電機系大學部學生之教學品質及領域認知

本學年度(96)開始,大一新生之必修課程規劃有「生物科學通論」課程與「化學」課程兩門必選一門,這是相當前瞻重要的一步,將追蹤成效並檢討改進課程規劃。電機學群之相關領域可分成11個領域,包括自動控制(電機所)CS(電機所)、電力(電機所)、光電(光電所)、電波(電信所)、通訊與信號處理(電信所)ICS(電子所)、奈米電子(電子所)EDA(電子所)、醫學工程(生醫電資所)、生醫資訊(生醫電資所),大學部學生在畢業之前應對相關領域有所認知,才能在進入研究所前選擇最適合自己發揮的領域,這是相當重要的紥根工作。對實驗課之品質提升,將結合研究所資源投入;更新各領域之課程修課流程圖,使學生了解其課程規劃;請出各領域專家前來演講,引進相關先進技術之發展,提供給即將畢業的大學部學生參考。

3. 強化系與所主管間溝通

定期與電機所代表、光電所、電信所、電子所、及生醫電資所所長們非正式之聯繫與溝通,期使相關所務與系務工作推動能順暢,相輔相成。

4. 電機系國際化之推動

有鑑於國際化之趨勢,將配合學校政策,對於國際化相關之學術活動積極推動並請專人負責,對於各項辦法之簽訂及推展,務必以學生能實際受惠為原則,同時對於本系教師以英語授課者給予應有之鼓勵。

5. 電機學群研究空間及資源管理

電機學群至95學年度止共有專任教師123(其中佔電機系缺62位,佔其他單位缺但與電機系合聘之教師61),研究能量相當大,研究空間分布於四個館(一館6201969年啟用、二館48001985/1993年完工、博理館35002004年啟用、明達館35002007年啟用),在現有已分配使用之空間外,對於借用空間之管理、產學計畫之研究室使用、及新進與離職人員變動之空間管理等,訂定辦法使研究得以有效發揮,並能保持相當的未來發展性。

6. 電機學群研究成果之提升

電機學群之研究成果表現事關電機系之聲譽,而研究成果是與電機學群各研究所密不可分的,所有電機系之專任教師(含佔缺及合聘)均應將研究成果之提升視為應盡之義務,以配合臺大追求世界一流之總目標。至95學年度,學群教師獲有ACM Fellow 1人、OSA Fellow 3人、IEEE Fellow 17人,另外國內重要獎項如教育部國家講座3人、教育部學術獎7人、傑出人才講座3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14人、國科會傑出獎39人等,表現亮麗,相信在來年還會不斷地持續成長。

7. 教師及職員意見之反應及溝通

隨時接受各教師提出之意見,即時並反應於合理的系務改進,同時兼顧職員執行的成效及方式,在彼此尊重之原則下,使系務日趨完善。

電機系有責任培養一流的人才為業界及學術界所用,建全的組織架構是完成上述任務之基礎,身為臺大電機系之成員,有責任將電機系之各環結工作做好,相信未來的三年是充滿挑戰且具意義的,且讓我們攜手共同為國家社會教育工作而努力。

胡振國 現任臺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臺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