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對21世紀年輕人的新挑戰(下)
(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成功做準備)
許炳堅
(III-C) 普林斯頓大學貢三元教授的多元化建議
「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 」是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的貢三元教授於2006年12月在北京的微軟Microsoft亞洲研究院及附近幾所大學演講的主要講題 (註4)。他指出,現在青年們尤其需要重視知性與感性的平衡教育,他們最需要加強的不是「智力商數」IQ (Intelligent Quotient) 而是「情緒商數」EQ (Emotional Quotient) 和「逆境商數」AQ (Adversity Quotient)。他說,與一些發達的國家相比,華人似乎習慣於以一元化的價值觀看待別人,而國外則是推崇多元化的人格培養;因此,造成華裔學生們大多數顯得拘謹、難以放鬆、不夠自信。
他認為,高的情緒商數可以幫助一個人在人際和事業博弈中勝出。至於AQ,有時翻譯爲“逆商”或是“挫折商數”,是衡量某人在遭遇挫折時解決麻煩、超越困難的能力的一個標準。“臨危不亂”的人、“虛心、泰然處事”的人的逆商都比較高。他們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危機的性質,如果面對的是“實質逆境”,他們會坦然接受,並找出最好的應對方法;倘若只是“虛擬逆境”,其影響可能是一時的自尊心受傷,便只需要忍耐、自省以求解決。貢教授還有一篇相關的文章,是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的演講,論述非常精闢 (註5)。
(III-D) 蔣尚義博士看研發人才趨勢,聰明認真還不夠
在2007年1月31日的「電子時報」有一篇台積電前資深研發副總經理蔣尚義博士的文章。蔣先生於196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1974年獲得史丹福大學的電機博士學位。他認為,過去大家對於「好的研發人才」的看法就是在學校裡把書唸得好、很會考試的聰明學生。不過在21世紀裡,研發的目的不再局限於科學真理的無限追求,而是替公司找到最省錢、又最合用的方法;因此需要把眼光放大、放遠,去做全盤的考量。
他舉半導體製程裡的「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做例子,金屬導線和旁邊絕緣體的磨損速度不一樣,會造成晶片的表面凹凸不均勻。如果硬著頭皮去研究怎樣改變研磨製程才能把晶片的表面磨得又快又平,很可能要耗上兩年以上的時間,效果又不保證一定會很好。恰好,有人從晶片設計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一條導線的左右兩側可以填上不通電的啞線,這樣子可以提供研磨時的機械支撐、又不影響晶片作用時的電氣特性;只要請「電子設計軟體」的開發商加強軟體功能即可。因此,善於利用跨領域的知識來找出最快、最省錢的方法,比那些只知道埋頭苦幹的人,愈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蔣尚義博士認為,在21世紀,聰明認真還不夠;更需要比別人更快、更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能夠跨領域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創新。
IV. 我們在台灣相關努力的扼要報導
中研院院士、前交大校長張俊彥教授在2004年的新聞報導裡曾經語重心長地提醒過大家:『台灣現在要更為風險地去衝,不然沒有機會了。即使風險擺在眼前,還是硬著頸子衝過去。』
(IV-A) 全球化領袖型推動委員會
我們這一群學者為提昇國內在電機、資訊領域的「全球化競爭力」努力不懈,累積了不少寶貴的心得。為了加速經驗傳承,以便讓年輕一代學者們有系統化的法則可以遵循,於2002年創立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GLPPC(Globalization Leadership Professors/Teachers Promotion Council)。主要參與者包括我自己、交大吳重雨校長 (當時是電資學院院長)、交大林進燈教務長 (當時是副院長)、柯明道教授、成大劉濱達教授 (前電機系系主任)、謝錫堃電腦中心主任 (當時是電機系系主任)、楊家輝所長、詹寶珠工廠主任、聯合大學的陳榮堅副教授、賴瑞麟副教授、戴正芳教授等,還有其它幾位在台北、高雄的教授們。
中國時報於2004年有一篇有關「躋身國際學術界 教授大團結」的詳盡報導,引述於下:
【躋身國際學術殿堂,何妨「大家一起來」!為協助學者成為世界級學會會士(Fellow),交大、清大、台大等十餘所大學教授擬組成「台灣 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推動委員會」(Taiwan GLPPC)由資深教授傳承經驗與人脈,搭起一條與國際學術交流的高速公路,引導更多國內學者邁向世界。
包括交大、中山等近十所大學,甚至連中研院已準備成立 GLPPC分會,其上再組成總會,並拜會過教育部,獲得支持與認可。GLPPC訂於2004年12月舉行大型研討會,討論運作事宜。
「以前大家好像只是在台前看人家表演,其實更該走到後台去看看怎麼回事」,曾是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系及生物工程系教授、也是IEEE會士的許炳堅榮譽教授說,即使是長年在國外任教的學者,若無適當幫助,也很難擠進國際學術舞台的核心。
特別在資訊工程領域中,要躋身國際學術組織的中心,更加不容易。他舉例,許多理學院的學者,總可以追隨一位「大師級」學者做博士後研究,一路依其人脈、走過的軌跡進入國際學術舞台,但電機資訊或其它應用性較強領域,許多博士一畢業就有非常好的工作在業界等待,師生間無法建立親密長遠關係,以致回頭想在國際學術組織追求一席之地時,只能孤身奮戰。
許炳堅說,要躋身國際學術界,本身的學術研究成果一定要很好,但這只是基礎,就像產品要上市,品質保證只是第一步,之後仍須其它行銷。他舉例,電機資訊學界的論文,被擺在什麼學術研討會、和什麼主題放在一起討論,都會影響某論文是否引起國際注意。
他還說,有些人認為在國外任教的學者可能會認識較多國際知名學者,較有機會獲得其支持加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其實未必,許多國外任教的國內學者,仍要摸索了幾十年,才知道該怎麼做。他說,很多國內學者總認為「只要東西夠好,世界就該來認識我」,但在學術論文一日千里時代,確實該用些方法才不會被埋沒;成立 GLPPC就是要讓國內學者除了競爭力,更有效率。
國立聯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陳榮堅說,過去他參加的國際級學術會議中,常常只是發表論文後就呆坐在會場,很難引起注意。但在有計畫的幫助下,他可在參加會議時認識更多國際知名學者、介紹自己的研究,除了有利自己進入世界學術組織核心,更能將台灣的研發成果被世界看見。另一位教授則說,曾得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在國內非常突出,也很想進入國際學術組織核心,但多年來就是沒辦法。台大前教務長,也是電機系教授李嗣涔則說,成立 GLPPC盼能提供幫助。】(2004-10-18 中國時報)
這些年來,「全球化領袖型教授、教師推動委員會」已經展現它的相關成效。例如,交大的吳重雨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全球會議副總裁、也是IEEE會士;林進燈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副總主編、也是IEEE會士。成大的劉濱達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學術會」的亞太區副總裁、也升格為IEEE會士;楊家輝所長擔任了「多媒體期刊」的編輯委員、也升格為IEEE會士。成大的詹寶珠教授擔任了「線路與系統期刊」的客座編輯、也獲選為學術會的參議委員。類似的全球化競爭力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
在美國的知名高等學府裡,如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電機資訊系、還有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機系等,也有類似的「教授推動委員會」,而且已經運行非常多年了。
(IV-B) 高中學生創新徵文比賽
除了在教授、教師群的推動之外,我們也希望對於年輕學子們有直接的助益。在2005年下半年,有幾位熱心的高中老師們來共同參與,其中包括了建中梁志堅老師、丘聖光老師、梅文慧老師,師大附中李啟龍老師、林俊卿老師,和北一女中陳怡芬老師等。全台共有212篇的學生投稿,比賽的題目就採用我在2005年2月的演講題目再加上「之我見」三個字而成為:「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 之我見」。經過縝密的評審,選出10篇優等、25篇佳作,分別頒與獎牌以及獎品 (註6)。這一次的相關經費,由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交通大學資訊學院、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成功大學電機系、東華大學教務處、長庚大學電子設計實驗室、以及聯合大學電資學院等共同提供。
以後,如果可以籌募到適額款項,我們會和梁志堅老師、彭國亮老師、何昇平老師等為年輕學生們再舉辦下去。
(IV-C) 『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編書
為了方便讀者們,我們在2006年把相關的資料整理成一本書,書名取為『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註7)。其內容包含了徵文的10篇優等、25篇佳作,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的序言「開創新局面的國際化競爭力推動會」,以及吳重雨教授的前言「堅持卓越、開創新局面」。
在我所寫的原創者的話「21世紀之路:活潑新思維、新作為」(該書1-3頁到1-13頁),也探討了「科技」與「科學」的分野,「競賽」與「選舉、遴選」、還有「抽獎」,慎選「益友」與慎選「競爭對手」等重要議題。另外,在該書第四部份參考資料,也有兩篇文章值得細讀,分別是「21世紀科技教育的時代性」(該書4-3頁到4-6頁),以及「21世紀成功哲學:不怎麼對!該怎麼辦?尋找、再尋找」(該書4-18頁到4-27頁)。至於投影片的內容,含有相當深的哲理;如果二十幾歲的時候不能參透,則過個幾年等遇到障礙時再來翻閱也可以。
(IV-D) 重新釐清什麼是21世紀好的大學生、好的研究生?
因為篇幅的限制,有些比較深入而需要釐清的議題來不及在本文詳細闡述。在此,我們先把它們點出來,有興趣者可以先自行探討。以後有機會時,我也願意和大家分享對於這些議題的相關見解。
(1) 不少學生們心裡有些困惑:『別人都叫我們認真讀書,可是台塑的王永慶、微軟的Bill Gates比爾‧蓋茲、戴爾電腦的Michael Dell麥可‧戴爾、鴻海的郭台銘等,他們又是如何成功?似乎不靠只會讀書、拿高分取勝!』
20世紀裡大家普遍接受的簡單觀念是:『學科成績越高的就是越好的學生』。所以把教科書唸得滾瓜爛熟的、以及常常在圖書館裡K書的,就是好學生。當時因為產業界的變動很小、而且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長,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很高,所以這種做法可以行得通。
然而在21世紀裡,產業界的變動很大、學校所教知識的半衰期很短、再加上學校所教的與產業界所使用的關聯性未必很高,『是否學科成績好到某一程度,再往上反而會有轉折的反效果?』這個議題很值得我們去探究。以非線性數學模型做比喻,如果所要解決的問題是局限在一個energy well(能量井)裡,那麼利用微分計算找出gradient descent (傾斜式斜坡下降的) Newton-Ralphson Method (牛頓解題法) 最有效,這就是為什麼20世紀的簡單觀念可以行得通。
但是在21世紀裡,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局限在一個能量井裡,而是會出現在分佈於各地的很多個能量井裡。因此在找答案時,傾斜式斜坡下降的牛頓解題法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答案。有時候,需要做反吸引力的hill climbing (逆坡而上) 才能從原有的能量井脫困,而移到另一個能量井裡去繼續找尋更好的答案。因此,simulated annealing (模擬退火法)或者genetic algorithm (基因運算法) 等可以幫助移轉到其它能量井的方法在某些情況更合用。
(2) 另外一個議題則是在研究所方面,包括碩士班與博士班。一般說來,大學部學校還會提供共通科目給學生們,可是到了研究所,就只剩下專業科目。博士班時,更是一頭栽進研究題目裡,連續打轉好幾年。與上一個議題同樣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建立能夠從單一的能量井退出來而順利移到另一個能量井的能力?也就是深度、廣度、與彈性的平衡要如何去拿捏?
近幾年很流行的大學「不分系」招生,頗有「避免一頭栽下去,而被卡在一個能量井」的意味。所以適當地「增加一些亂度」randomization,打掉學系與學系之間嚴謹的界限,讓學生們可以在不同的能量井之間遊走。然而,這是沒有找到「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好對策之前的權宜措施,並非21世紀裡的萬靈丹。而且,不分系的比率也不可能太高,要不然全校都是不分系,就等於全校合起來成了一個超級大系,會有實際運作的困難。
接下來我們再看些相關的報導,或許可以更容易瞭解他們想要表達的深意。
【在全球化的競爭之下,台灣面臨的是國際的人才競爭,交大前校長張俊彥教授表示,現在企業該尋找的不是「考試考得好」的人才,而是多元化的人才,惟有企業擁有各領域優秀的人才,才能以創新、研發、品牌來提高產業競爭力。】(2005-08-25 中國時報 B2版)
【中央大學數學系畢生顏妤芳說,大學課程只訓練邏輯思考與演算能力,不符合時代需求,杜邦公司全球微電路事業部總裁鄭憲誌也說,大學教育過於重視分數,但分數不能完整呈現學生真實能力;對業界來說,能將基礎科學轉化為職場能力及真正會做實驗者,才是產業界需要的人才。】 (2004-10-04 蘋果日報 A7版)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在台大演講時表示,只注重考試的教育,將教出缺乏創造力的學生,台灣學校「訓練」重於教育,結果教出許多考試能手,並非好現象。教育與訓練的不同點在於教育是教導一個人學習思考,想辦法解決人類從未解決過的問題,而不是解決別人已經解決過的事,而訓練是教導人重複別人已經會的事情,李遠哲認為教育不應以考試為導向,而應教導學生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李遠哲勉勵台大學生,在急遽轉變的社會裡,藉由交流把意見告訴別人,比死讀書重要,學生不能把所有時間浪費在考試上,也不能讓學校佔有所有時間,應作自己的主人,培養學習的習慣,並拓展視野,才能培養完美個體。】(2005-03-02 中央社)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溫肇東教授兼所長在《創業家精神》一文裡提到:『領導社會、改變世界是大學之責;學術排名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校能培養出多少的改變世界的精英與企業。』哈佛大學的設校宗旨,也是在訓練可以「改變世界」的領導人。】(2006-04-12 工商時報 D3版)
【一般大學應為社會訓練什麼樣的人才?】(2006-12-03 經濟日報 C1版)
V. 結語
對於不可知的未來,有兩種不同的對應方法。一種是把它當作 「胡亂的、毫無章法的」 (random)現象,而採取亂槍打鳥的作法;例如,古代的「看天田」等著天下雨,或者是用高射炮盲目射擊來防空。另一種是把它當作「系統的、有脈絡可循的」(systematic) 現象;例如,建水庫儲水、再利用溝渠來灌溉,或者使用可以瞄準、鎖定、追蹤的飛彈來防空。
「21世紀的年輕人如何為往後15年高科技社會的全球化競爭力做更具體的準備?」這麼大的一個題目,不可能在一篇文章裡就完全解說得非常完整。我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幾個重要的法則:
第一,21世紀裡充滿了新挑戰、新機會,千萬不要只是沿用20世紀的舊方法去應付。
第二,很多從表面上看起來像是胡亂的、毫無章法的現象,經過仔細的分析與綜合,可以發現它所包含的系統性和相關脈絡。這樣就可以知道如何去增強我們的全球化競爭力。
第三,除了在專業知識多加強之外,在跨領域的方法以及methodology (方法論與流程) 方面,也要多掌握。
第四,人類成功的經驗,貴在流傳。我們要樂於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也樂於接受他人的成果。單獨一個人,有明顯的時間與空間限制;群策群力,才能有長遠的功效。
希望這一篇文章可以激起你(妳)對此一題目的興趣與迴響,大家一起來多說、多寫、多演講、多討論。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環環相扣、工程學術的金鑰匙在哪裡?”請參閱 “台大校友雙月刊” 52期
http://www.alum.ntu.edu.tw/read.php?num=52&sn=1260&check=
或者 http://www.alum.ntu.edu.tw (2007年7月份),再按 e論壇2。
參考文件:
1. Thomas Friedman,“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21st Century),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ublisher,New York,2005。
2. B. Sheu 許炳堅,“21世紀全球化高科技競爭、對策”,VLSI Design/CAD Conference, 花蓮市,2005;http://www.ee.ncku.edu.tw/chinese/index.htm,點「系所簡介」,然後「國際化競爭力」。
3. EE Time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epares for 2020”,Feb. 1, 2007,http://www.eetimes.com/
4. S. Y. Kung貢三元,“青年人如何獲得成功、自信、快樂”,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5. S. Y. Kung貢三元,“IQ, EQ and AQ”,2006,contact:http://www.princeton.edu/~kung/
6. 第一屆 GLPPC 高中學生徵文比賽,contact:http://toedu.ck.tp.edu.tw 以及 建中梁志堅老師http://www.ck.tp.edu.tw/~ccliang/index.html
7. 吳重雨、許炳堅編著,“21世紀現代教育之我見”,交大出版社,2006。
第24期第7頁,本文(上),因出版社誤植,經原作者要求更正如下:
在20世紀中期,國際交流頻繁,台灣有不少優秀的年輕學子到歐美各國留學、深造。當他們獲得碩士或者博士學位時,有很多人進入歷史悠久的大公司,如AT&T貝爾實驗室、IBM華生研究中心、HP惠普公司實驗室等去從事尖端的研發工作。有不少人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工作四十年,然後順利地退休。當時的台灣社會,情況也是如此。例如從師範大學或者師範學院畢業,就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教職,在教育崗位上任滿四十年而榮退的,每年都有好幾百位。
在20世紀後期,情況有了激烈的轉變。先是亞洲四小龍興起,接著是人口眾多的中國與印度向全世界提供充沛的廉價勞力,分別成為硬體與軟體生產的世界工廠;到了21世紀初期,又有金磚四國的興起,世界經濟體系因此起了空前的變化。電子、資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的快速進步,也促成世界產業的重新排列組合。
電腦設備及使用能力的大幅提昇,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三十年前,在台灣只有工學院的學生們才可以優先選修電腦課程;還必須先把軟體程式打在紙卡上,然使用讀卡機輸入電腦,運算的結果用印表機列印出來而沒有桌上型的螢幕,非常不方便。當時在台灣的電機系仍屬於工學院,而大部分的計算機系、資訊工程系、資訊管理系、或者電腦系都還沒有設立。
作者簡介:
許炳堅博士於1978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目前擔任台積電公司專案處長。
2006年教師節,許炳堅博士領取杜正勝部長頒發的第一屆「教育奉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