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淑華
首先感謝陳院長為我舉辦這場餐會,讓我在退休前有機會與大家齊聚一堂。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非常幸運的人,並不比別人聰慧,卻能在青春年少時進入菁英薈萃的臺大就讀,更幸運的是畢業後還能在這兒工作,數十年來,我在這美麗、自由的校園中盡情揮灑,日日穿梭校園,年年細數花開花落,彷彿時光不曾流逝,一回首,卻是兩鬢飛霜,到了該退休的年紀。
說起來,到電資學院服務其實是一種偶然,我原本在工學院圖書館服務,有一天我的主管對我說:總圖新館蓋好後,各分館都要搬進新館,原本工學院各系所支援工圖的員額都將收回,妳的員額是電機系支援的,不過館長已經幫妳預留了缺額還給電機系,所以妳是可以留在圖書館的,但是電機系即將升格為電機學院,負責籌備的許教授問妳要不要去新成立的學院負責行政工作,所以妳多了一個選擇,可以考慮看看。
坦白說,當時的我,對圖書館以外的行政工作是毫無概念的,況且中年轉換工作是需要勇氣的,但內心又覺得不回應許教授太不禮貌,所以回家花了好幾天時間詳讀臺大組織規程、重要法規,並向其他學院的秘書請教一些工作的要點,了解一下圖書館以外的人都在幹嘛,稍稍有些概念後,就準備了三個問題,鼓起勇氣去見許教授了。
當年的我,真是孤陋又寡聞,完全不知許教授是以“魔音穿腦"的獨門絕技威震武林。我跟同事說:我去給許教授回個話,大約十分鐘就回來。見了許教授後,從創院的宗旨、艱辛歷程說到國家經濟,許教授侃侃而談,待我好不容易見縫插針告退出來,已是一個半小時以後了,當時只覺腦袋嗡嗡作響,自己的三個問題早已拋諸腦後,但又隱約覺得這創立學院像是什麼革命建國大業,而我們眷村長大的,骨子裡總有些俠義精神,覺得這樣的建國大業,不參加簡直就是沒義氣,當下一咬牙就決定轉換跑道了,沒想到這樣的人生轉折,像是為我自己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風景。
當圖書館的同事知道我的決定後,都很訝異我選擇了一條崎嶇的道路,但大家還是不停地說電機電子可是最當紅的產業,新成立的電機學院一定是全校最富有的學院…等等,彷彿我去了電機學院從此就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
那年8月1日,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新成立的電機學院,只見陋室一間,舊桌兩張,堪稱家徒四壁,許院長親切地對我說:電機系甚麼都有,妳有需要就去隔壁借用。剛開始我連台電腦都沒有,老闆一會兒要發開會通知,一會兒要發公告,我只好去隔壁電機系辦公室借用電腦。後來有了電腦,但始終沒有專線電話,每次舉辦活動要聯絡貴賓或辦理升等要聯絡外校審查委員,需要撥打長途電話時,我就搬張小板凳坐在電機系辦的傳真機前打電話,那時的我,看不到榮華富貴,倒是明白了什麼叫“篳路藍縷"。當年電機系辦的張艾、秀娟、美月、美如、咏如都非常親切熱心地協助我,我永遠感激她們當年的拔刀相助。
為了讓許院長和我的辦公桌有所區隔,我搬了兩棵盆栽放在中間當屏風,那時我對那兩棵盆栽可是殷勤灌溉、悉心照顧,唯恐葉子落了、枯萎了,我的屏風就不見了。大約學院成立一年後的某一天,陳維昭校長和孔祥重院士突然走進辦公室,陳校長看到我坐在門邊的一張小桌前,就問:「勾小姐,妳怎麼在這兒?」我說:「這是我的辦公室啊!」陳校長瞄了一眼小小的空間,噢了一聲。我馬上說:「請問兩位是要找許院長吧?我打電話請他過來。」陳校長說:「不用了,我們去院長室找他好了。」我尷尬地指著另一張桌子說:「不好意思!院長室就在這棵樹旁邊。」當時只見陳校長抿著嘴忍住笑意,而孔院士索性哈哈大笑說:「這個許院長果然厲害!想要經費、想要募款,就是要『裝窮』,你們那些大老闆系友們,如果看到自己學院的院長室長這個樣兒,誰敢不掏錢啊?」
果然,不久之後,許院長施展長才,風起雲湧地舉辦了一系列的創業講座、學術講座,不僅肯定了臺大校友在業界的主導地位,也為往後學院與業界互動與合作鋪陳出一個新的局面,更因此凝聚了畢業系友對母校的向心力,紛紛慷慨解囊,回饋母校,捐贈了一棟又一棟大樓,而資工系的加入、矽導計畫教師員額的挹注、更讓學院規模倍增,並更名「電資學院」,這一段學院蓬勃發展的歷程,在校園中像是一則傳奇,傳誦多時,而我有幸參與、見證了這段歷史,深感與有榮焉!
我覺得在電資學院服務期間,院內老師們的信賴是我最大的助力與鼓勵。當年我剛畢業在工學院圖書館工作時結識的碩、博士生,在我來到電資學院服務時,很多已是資深教授,或是系主任、所長,當年借閱、查詢資料建立的情誼,延續為今日共事時的互相支持,進而分享生活中的甘苦;年輕的新進老師們,往往因為想多了解評鑑、升等的切身問題,與我長談幾次後,也建立了公事以外的情誼,偶爾私事需要幫忙,也會找我商量。年復一年,在我的心中,電資學院就成了我的另一個家,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信賴與關懷,思量起來,是我覺得最珍貴也最值得珍惜的!
年輕的時候讀海明威的作品,看到他是這樣形容巴黎這座城市,他說:「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的時候來到巴黎,那麼他將永遠伴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那時我就想:是怎麼樣的一座城市,可以讓海明威如此魂牽夢縈?將來如果有機會出國旅遊,一定要去巴黎看看。許多年過去了,也曾走過幾個國家,卻始終沒去過巴黎,心中難免遺憾!
去年三、四月的某一天,我騎著腳踏車穿過椰林大道,看著兩旁繽紛的杜鵑以及剛剛綻放的白流蘇,忽然明白:臺大之於我,就像海明威心中的巴黎,我是如此幸運,在年輕的時候來到這裡,那麼今後無論我身在何處,這裡的點點滴滴將永遠伴隨著我,他的美好,就像一席流動的饗宴,足以讓我品味終生。而各位多年來給予我的溫暖、你我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更是我一生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謹在此謝謝大家!謝謝李校長、郭副校長及各位老師的蒞臨,謝謝許院長,沒有您的指導、沒有您的“魔音穿腦”就沒有今天的我,謝謝各位院長們對我的信賴與倚重,更謝謝所有親愛的行政夥伴們,沒有各位的包容與同心協力,很多任務是無法達成的。祈願今後好友們彼此珍重,縱然不能長相聚,也要長相憶!
本校圖書館學系畢業,於本校電機資訊學院專門委員榮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