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養生,長壽與教育

黃嵩正

民國壹百零五年仲春歸母校與五十年前一起畢業的同學們重聚,同賞椰林道下的杜鵑,同遊花蓮台東景點,歡樂不已。也引起不少感慨—-嘆人生苦短,光陰無情。同時我也注意到大家身體健康情況非常良好。個個精神抖擻,身手靈活,談笑風生不減當年。不少人還在繼續工作為社會供獻。令人羨慕不已。

我們同學大多在七十二歲上下。在我們電機系同年畢業的120人中,已去世的只有少於10人。大家的平均年齡應高於85歲,絕無問題。這不僅高於中國人的平均值(~75歲),也超過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的標準。這屬於偶然的機率是非常低的,因而引起了我追究的好奇心。我想到幾個可能有關的因素而簡論如下與同學們共同探討。

基因:

眾所周知,長壽與基因有很大的關係。在我們同學中直親仍在的也非鮮有的。但是為何長壽基因會與唸電機工程有關,這並不容易理解。難道有長壽基因的人都會唸書考試。在考試篩選中,進了電機系的都有長壽基因? 或者有長壽基因者比較喜歡唸電機工程? 兩者都有些牽強。如真有關連,還得請高人指點。

養生:

養生會增壽也是大家公認的。在與各位同學交談中,我也得知大家都很注重養生,也很懂養生之道。不但在飲食運動方面能夠貫徹執行,在心理上也有達觀和輕松愉快的心態。讓我不解的是,為何唸電機的人特別會養生? 或者這並不止適用於電機工程, 所有台大校友,甚至於所有唸過高等教育者皆如此?

教育:

上面提到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較懂得養生,因此比較長壽。無疑的 我們在台大都受到頂尖的專業基礎教育。其中值得思考的是, 養生學並非一般高等教育的必修或選修課。但如今大家在這方面的成績都是極佳。我想這就牽連到高等教育的本質了。除了專業訓練,成功的高等教育主要還教會了大家怎樣做人,怎樣不斷學習不斷適應與創新。畢業絕對不是學習的終點。由此推論 同學們的長壽顯示台大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教育不僅是與好教師們有關,學校的文化風氣與同學間的互勉互勵,都同樣重要。

我自覺很幸運 在五十幾年前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下接受到這麼好的教育。我很感激台大的師長們的教誨和同學們的激勵與友情。在這次重聚時我在這方面的感覺越深越重。願同學們繼續互勉珍重 健康快樂 並以此激勵後進 大力發揮台大的精神。

黃嵩正 仲春寫於五十年重聚後

黃嵩正,本系1966年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