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簡富 |
摘要︰
本文簡要地介紹一組理論模型,用以分析海嘯如何引發大氣重力波,並造成電離層電子密度的擾動。隨後採用這組模型重建蘇門答臘海嘯所造成的電離層擾動,並嘗試依此模型提出ㄧ種海嘯早期預警系統,在海嘯發生後約 15 分鐘左右偵測其出現範圍。 |
1952年前後,科學研究社群已了解在某些條件下,大規模海洋波動引發的大氣波動,其能量強度足以擾動電離層 (ionosphere)。地震、火山爆發、核爆也可能產生足夠的能量來擾動電離層。1976年前後,科學家指出可藉由觀察電離層擾動以偵測海嘯 (tunami)。1990 年代,研究人員提出運用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來偵測電離層擾動來源的構想。
如圖一所示,在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 (Sumatra) 地震發生後兩小時左右,人造衛星Jason-1酬載的海面高度儀 (altimeter) 偵測到海嘯前沿,其他衛星如Topex / Poseidon、Envisat及Geosat-Follow-On (GFO) 也陸續紀錄到其軌道下視區域的印度洋洋面高度變化。該區域上空的電離層總電子量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變動情形則被其他系統紀錄下來。海嘯在開闊海面上的傳播模式近似於淺水波,在近海岸處則受海底地形影響,波形變得較複雜。印度洋平均水深約3,900米,蘇門答臘海嘯行進波速約191米 / 秒 (700 公里 / 時),與噴射客機的巡航速度相當,周期約15分鐘,波峰至波谷的振幅約 1米。
圖二所示為沿著Jason-1衛星前進方向量測到的海嘯波形數據,及沿著震央往外傳播方向的重建海嘯波形。 圖三:海嘯波形 (下) 與被激發的大氣重力波 (上)。
圖三所示為海嘯波形與其所激發的大氣重力波,兩者沿著海平面方向的移動速度相同。海嘯波推動海面上方的空氣分子,激發大氣重力波 ( atmospheric gravity waves, AGWs),該重力波的傳播特性則決定於熱傳導、分子黏滯、高空離子牽引等因素。重力波在上昇的過程中消耗了部份的動能,致使動能密度在150公里以上呈指數下降。由於高空的氣體密度變低,重力波震盪的幅度因而增大。光照離子化率決定於大氣中各式粒子吸收日照所產生的集成效應,大氣重力波引起的粒子密度擾動隨高度呈現放大現象,前述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光照離子化率的最大值出現在某個高度。大氣重力波可視為由許多子波組合而成,各子波沿著海平面方向的波長不同,朝高空的傳播速度也不相同。主要組成子波的平均上昇速度約為167 米 / 秒,約需 30 分鐘抵達300公里的高度。各子波在抵達某ㄧ高度後,上昇速度明顯減緩,因此大氣重力波在300公里以上幾乎平行於海面前進。
大氣重力波被海嘯激發後,約 15 分鐘抵達電離層並擾動其電子密度分佈。電子密度的擾動量與離子的速度密切相關,而後者又受中性粒子速度的影響。圖四所示為電子密度擾動剖面圖及總電子量變化,此時海嘯波前已離開震央1,600公里。電子密度開始出現擾動的水平位置落後海嘯波前約150公里,相當於海嘯波及重力波前進15 分鐘的距離,重力波從海面上昇到100公里高度也花大約同樣的時間。 圖四顯示電子密度擾動在100 到450公里高度範圍內很明顯,最大擾動量達均衡電子密度的37%。總電子量變化的峰值落後海嘯波前約750公里,變化幅度約在10%以內,擾動的水平範圍約1,000公里,在海嘯通過區域上空任一位置約可持續1.5 小時。 當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受到擾動,會影響通過其上方的衛星和其下方地面站之間的連結訊號,如GPS訊號。可藉由偵知GPS訊號的異常變化,獲知電離層電子密度的擾動資訊。以目前的技術,使用分佈於全球各處大量的地面GPS接收站,每五分鐘可更新ㄧ次全球的電離層電子密度分佈。 目前建構中的海嘯監測系統之ㄧ例為 Deep-ocean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of Tsunami (DART)系統,其運作方式係將浮標及感測器固定在大陸棚或海礁上,藉由感測海床上的水壓變化來偵測海嘯的波前。該系統的缺點為離陸地過近,因此預警時間太短,且架設、維護的成本相當高。 斷層掃瞄演算技術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源於以多束X光照射待測物體,並在該物體另ㄧ側擺設許多X光感測器,以量測從不同路徑穿透的X光強度,藉以反推該物體內部不同位置的吸收係數。通常不同質地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收係數,因此可藉以估測物體內部各處的材料質地。 若將GPS 衛星比擬為X光照射源,將GPS 接收機比擬為X光感測器,GPS訊號穿過電離層時,路徑上的總電子量將影響該訊號,並可從該訊號的特性中估測。該路徑上的總電子量為沿著路徑上各處電子密度之總和,假使有夠多的GPS訊號路徑穿過待測電離層區域,則可運用斷層掃瞄演算技術推算該待測區域各處之電子密度。 接下來,依前述模型算出蘇門答臘海嘯發生時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分佈,據此可計算部署在不同地點的GPS 接收機所收到的路徑總電子量。再運用前述的斷層掃瞄演算技術反推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分佈,以檢驗此一方法做為海嘯預警技術的可行性。 經構想各種可能的GPS 接收機部署方式,並反覆進行模擬,發現將GPS 接收機部署在海嘯通過區域,也就是電子密度擾動最明顯的區域之下方海面,偵測效果最明顯。如前所述,海嘯波在開闊海面上的振幅很小,不會衝擊海面上的漂浮物體,此一部署構想似乎可行;但如何在廣袤的海域部署大量的GPS 接收機,又需考慮工程及經濟效率等因素。
圖五:GPS 接收機部署構想示意圖。
經過進一步蒐集資料,發現孟加拉灣 (Bay of Bengal) 內有三道洋流通過,如圖五所示。若在洋流的西端靠陸地處,每隔一段時間施放ㄧ枚漂流的GPS 接收機,經過數星期後,總數440枚漂流的GPS 接收機可大致均勻地分佈在孟加拉灣內。
圖六所示為海嘯發生區域上空電離層的電子密度分布剖面圖,在該區域上空200到400公里處可發現明顯的環狀電子密度擾動分佈。海嘯衝擊陸地後會產生散射波,但是該散射波的波長範圍無法激發重力波,因此不會擾動上空的電離層。 圖七:海嘯發生區域 (上) 垂直總電子量分佈圖及 (下) 推算海面上方300公里高度之電子密度擾動分佈圖,兩軸單位皆為公里。
圖七(上) 顯示海嘯發生區域上方的垂直總電子量分佈;圖七(下) 顯示在該區海面上方300公里處推算所得之電子密度擾動分佈,呈現明顯的環狀波紋,可用來判斷海嘯發生區域,提供早期預警 (early-warning) 資訊。重力波從海面傳播到電離層並開始產生環狀波紋約需時15分鐘,以斯里蘭卡 (Sri Lanka) 為例,該地距離蘇門答臘海嘯的震央約 1,700 公里,從偵知環狀波紋算起,可提供約134 分鐘的預警時間。 細節請參考: 江簡富,電機系1979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及電信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