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年輕人看清未來、擁抱未來、戰勝未來 (上)

許炳堅

對於中文與英文的相互「翻譯」(translate,註一),在本文有獨特的詮釋,並非沿用傳統的直譯,而是把『基本的原意』原味地展現出來。這有點像是「乒乓球比賽裡的擦邊球」,很精彩、也很刺激。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深究各種事情,才能過得愉快。所以論語泰伯篇裡,孔子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請注意,成功的人大多有不一樣的說法。大畫家畢卡索 (Pablo Picasso,1881 – 1973) 說過:「Computers are useless. They can only give answers.」 大文豪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 1616) 的劇本裡提過:「I am not bound to be pleased thee with my answer.」偉哉斯言!

在21世紀,每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定位」;更重要的,是深刻地體會到自己『適度』的努力,可以調整與改變個人的定位。

中央社2月22日報導,臺灣大學於2010年舉行新春團拜及15位臺大優良導師故事集「15堂椰林必修課」新書發表會。多位優良導師建議臺大學生,要多學做人、做事,不要只會讀書。臺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教授表示:「臺大學生從小到大一帆風順,因為各方面都很優秀,反而不知道自己未來應該做什麼?曾經有少部分臺大學生,因為害怕面對社會競爭,就只好一路往上讀,讀到博士還不想就業。」

其實,這是因為21世紀所累積的人造智慧,特別是儲存在各個公司、機關的電腦系統的功能太強了,讓不少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有使不上力的恐慌感!影響成功與否的因素很多,除了智力商數 (IQ)、情緒商數 (EQ) 之外,還有逆境商數(AQ)。(請看附錄一。)

人際關係的基本出發點是:『使用工具』、與『分工合作』,接著,自然而然地衍伸出『競爭』來。人類的發展史,經歷了四大階段。在第一階段是『人與獸爭』,所對應的是「石器時代」、與「銅器、鐵器時代」。在第二階段是『人與天爭』,所對應的是「機械時代」;蒸汽機、引擎等的相繼發明,還有水庫的興建。到了第三階段是『人與人爭』,所對應的是「20世紀的電腦時代」。進入21世紀,我們來到『人與人造智慧、累進技術爭』,所對應的是「資訊時代、以及愈來愈進步的未來」。網際網路,手機 ….等等的發明,豐富了生活;也讓單打獨鬥的個人,愈來愈處於劣勢。在台灣,不少剛畢業的學士、碩士的待業時間更加拉長。40、50歲的中、高年齡層,愈來愈難轉換職業跑道,而且失業率也相對地居高不下!

有時候,思考人生未來的方向,經常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為什麼?這是因為思考的「基準點」放得不夠遠的緣故。如何對於「人的定位問題」找到合適的答案?這是一個「大哉問」的議題。「基準點」可以放得多遠?放在無限遠的未來又如何?(請看附錄二。)

在空間上,21世紀已經是全面的國際化、全球化了。在時間上,長遠的來說,則是「人在宇宙的定位」問題;近程的來說,則是「人在21世紀的角色定位」問題。

記得唸小學時,學校老師們常提醒的兩句話:「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前者所描繪的就是近程、數十年的目標;後者所描繪的則為非常長遠的目標,是涵蓋千千、萬萬年的事情。這是某位不具名的文膽,替先總統蔣公的文告所思考出來的智慧之語。(請看附錄三。)

附錄一:智力商數(IQ)、情緒商數(EQ)、與逆境商數(AQ)

對於「智力商數」 IQ (Intelligent Quotient)、或者「情緒商數」 EQ (Emotional Quotient),大家以前聽過的機會比較多。

對於「逆境商數」、或者「挫折商數」AQ (Adversity Quotient),就相對地比較陌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系貢三元教授認為「逆境商數」是衡量某人在挫折面前解決麻煩、超越困難的能力的一個標準。「臨危不亂」的人、「虛心、泰然處事」的人的逆商都比較高。他們會冷靜、客觀地分析危機的性質,如果面對的是「實質逆境」,他們會坦然接受,並找出最好的應對方法;倘若只是「虛擬逆境」,其影響可能不過是一時的自尊心受傷,那便只需要我們忍耐、自省,妥善解決。

一個人在順境時候的表現,靠的是「時勢造英雄」,打的是順風球。無論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對自己有利,所以不需要、也無法顯現出最獨特、最強的策略、或者方法。反之,一個人真正的能力,只有在遇到逆境時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來,靠的是「英雄造時勢」,可以戰勝天時、地利、人和上的種種挑戰,來扭轉局勢、扭轉乾坤!所以三國時代諸葛亮的『空城計』、『草船借箭』、『借東風』,還有楚漢相爭時劉邦參與西楚霸王項羽的『鴻門宴』可以全身而退,以及兵學亞聖孫臏的『下駟對上駟』利用「錯位競爭」的策略贏得賽馬等等膾炙人口的傑作都是在逆境中達成的,也因此才能流傳千年。同樣地,「照相理論」就是要站在後排的人必須往旁邊移半格,才不會被站在前排的人完全遮住。

英文的名句說得好:「Do not fear the winds of adversity. Remember:A kite rises against the wind rather than without it.」也就是說,一個風箏要飛得高,一定要「逆風而上」!在科學園區的高科技業界很重視「間隙分析」(Gap Analysis):只要遇到有意義的「間隙」,對別人來說可能是頭痛的挑戰、逆境,就很有可能是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說不定就靠它在業界揚名立萬了!

管理學家勞倫斯.比得 (Lawrence Peter) 所著作的「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一書指出:「不管任何公司,每一位員工都會升遷到一個自己無法勝任的職位,才會停下來。」所以每一個人在個人工作生涯裡,必然會遇到逆境、困境。所不同的是,誰可以快速地站起來、重新再出發呢?

對於一直在大學裡求學 (無論是大學部、碩士班、或者博士班) 的年輕學子們,只是把正規教育的教科書 (或者自己專業領域的工程書) 讀好,就足夠未來職場的需要了嗎?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可能要付出二、三十年的職場摸索才能領悟,屆時可能「時不我予」而錯過了不少良機。希望你在遭遇逆境時,可以回顧本文。更重要的,希望你在遭遇逆境之前先掌握本文要點而嫻熟運用,如此就可以避免掉不少的冤枉路。

一般說來,經濟上無後顧之憂的人 (例如已經賺進「第一桶金」的人)、或者先前有過處理困境經驗的人、或是下定很大決心的人、以及充滿熱情 (passion) 的人,他們在AQ方面的表現,就會比較傑出。

附錄二:『人造智慧 (與技術的) 累進論』(Accumulation of Man-Made Intelligence and Technology)。

 

A. 一切從何而來?

生物學家達爾文 (Charles Darwin,1809 – 1882) 在『物種的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進化論裡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有機體的進化,相當地緩慢。有機體進化緩慢的原因,推動上依靠的是基因體的排列組合、與突變 (mutation)。是某種型式的「嚐試中學習」trial-and-error,非常沒有效率。譬如,人的每一代,學習得很慢,從幼稚園到研究所需要大約二十年左右才能完成,而且結果的良莠並不能絕對保證。

B. 一切往何而去?

一個人終究往何而去,兩千多年前的宗教家們已經給出了答案:佛教強調『輪迴、到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與天主教則強調『上天堂』。本文探討的則是全體人類、全體物種、千千萬萬年、多少代之後,共同往何而去?

C. 後達爾文時代 (Post-Darwin Era)

在此,我要鄭重地指出『地球物種的最可能最終歸宿』(On the Most Possible Destiny of Species on Earth),亦即『人造智慧 (與技術的) 累進論』。 「人競技術擇、適者發揚光大」,譬如:Yahoo,Google,以及Apple的iPhone等的大量流行。廣義地包括了機械、汽車、半導體晶片、光纖、Window軟體、機器人等。但絕不是狹義的傳統『人工智慧』(no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一般說來,技術的普及,由頂尖人造智慧發明算起,需要大約二十年左右才能臻於成熟。譬如,半導體的發明、光纖的發明等等,都是經歷數十年的不斷改善。然而,當技術臻於成熟時則進步得非常地快速,真是「一日千里」。更新、則更迅速,大大地增加了「生產力」。譬如,根據半導體的『摩爾定律』 (Moore’s Law):大約每兩年就會功效增強一倍。

想看看!全世界最好的金頭腦們,集合起來一起在推動「技術的累積」;(如果以千分之一來算,就有六百萬個金頭腦們)。全體人類一起利用消費來幫忙做選擇,就有60億個執行選擇的工作單元!如此,經年累月下去,結果真是驚人!

D. 為什麼會自然而然地朝著此方向奮進?

一方面是資本主義的本質,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自然造成拼全力的競爭。另一方面是,人類害怕更高等的物種會進化出來,或者更高等的物種會從外太空來到地球。前者,以恐怖電影裡的大型超能力怪獸為代表;後者,以科幻電影裡的『星際大戰』 (Star War)、『變形金剛』 (Transformers)、或者各式各樣的外星人為代表。所以,人類全體卯足了勁、和時間賽跑,拼全力在「人造智慧的創新與累積」上全速前進。也管不了有很多人因為跟不上來,而被每年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遠遠地拋在後頭。實際上,地球是一個大試驗場。

大家共同的希望是「累積的人造智慧」能夠流傳下去,或者在地球物種遇到無法抵抗的毀滅性災難時,能有一艘太空船能夠載著「累積的人造智慧」衝出大氣層、逃向太空去留傳下去。這是代表全體人類沒有白活一場的最好痕跡與證明。

附錄三:生命的新意涵

(原有的意涵) 出生、成長、衰老、死亡。指的是有機體。

(創新的意涵) 生產、吸取能量、處理資訊 (產生反應)。(未來:還會自己更換零件、或者模組)。並不限於純有機體而已。

『智慧、技術累進體』是跨地域、跨時代的不斷累積,由資本集團所掌控。政府、國家,則發揮居中協調的色。在『智慧體』的累進方面,先做輪子 (例如,汽車),再做翅膀 (例如,飛機),又做槳 (例如,船、潛水艇)。接著做人體器官:假牙、人工關節、人工心臟、未來的『人工眼球』,『智慧電子的腦袋』等等。

在工廠用機器人方面,裝配線、生產線已經使用得非常普及。未來,在藍領階層領域,會有第一代家庭用機器人來執行打掃、清潔、廚房工作,有第二代家庭用機器人來做老人照顧、家庭管理等工作,有第三代家庭用機器人擁有學習能力、以及可以累積應用經驗。至於在白領階層領域,也會有辦公室用機器人出現,來執行各種「標準作業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的工作。

聰明的『智慧體』,則是賦與機器人更大的行動力,譬如飛行能力、潛水能力,還有重新組合 (re-assemble、re-configurability) 的能力等等。未來更先進的『智慧體』,可以把『腦』裡的資料經由網際網路 (Internet)、或者無線通訊傳送到目的地,再下載到另一個『智慧體』去執行任務。根本不需要搭飛機越洋飛來飛去。

我們可以嚐試著去詳細估算三十年後、五十年後的『智慧體』,能夠有什麼樣的競爭能力?這是屬於『未來學』的範疇。也就是屆時的年輕人需要如何在『人才與技術的競合』之中來勝出?或者如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註一:

貼切的翻譯,並非只有已知的一種。例如。『airport』這個英文字,我們把它和『機場』當做相互的翻譯。但是,『seaport』是翻譯做『海港』,所以日本人把『airport』翻譯做『空港』,也蠻讓人會心地微笑!

許炳堅博士,臺大電機系1978年畢業,現擔任台積電公司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