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編輯室報告

劉深淵教授自去年(2013)年11月間接任電子所所長,本期刊登劉所長對電子所未來三年的展望。

電機系系友e-mail聯絡網自102年11月起,由原 @cc.ee主機轉由本校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 @alumni.ntu.edu.tw 郵件主機服務。本期內文有相關介紹。

已連續創辦 10 年的亞洲創新設計大賽是頂尖學生視為最高榮譽的競技場,每年大賽皆吸引兩岸數百支優秀對伍參賽切磋。本系張宜蓁、林世傑、伍庭曄同學設計的SpeakING贏得年度總冠軍。本期由張同學撰文做心得分享。

光電所學生撰文紀錄參與歐盟碩士雙學位計畫,與參加與南京大學博士生交流活動,與系友分享。

電機週、電機系舞會及音樂會是大學部學生重要的活動,也是很多系友青春歲月時曾參與的美好回憶,讓我們藉由本期的報導,看看現在的音樂會並回味從前吧。

本系葉丙成副教授(本校MOOC 計畫執行長)記錄了聽本校歷史系呂世浩教授講授史記的體認。本校MOOC計畫 Coursera 於去年(2013年)八月三十一日開課,這是全球首批 Coursera 華語 MOOC 課程上線。呂教授於Coursera上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亦被稱為會上癮的課程。
課程連結  https://www.coursera.org/taiwan

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吳嘉麗教授至本系演講,主題為比較百年前後的科學女性處境,本期刊出演講紀錄。

畢業五十年重返母系 憶舊感懷與記趣

梁慶封、王晃三、黃伯豪、李仲同

 

歲月匆匆,自從1963年夏天從電機系畢業,不覺已經過了五十年了。早在一年之前,同學中就有人提議應該辦一次同學會,大家都已經進入古稀之年了,今後可以再相聚集的機會畢竟不會太多,很快就獲得不少迴響。雖然同學中居住在北美的居多,由於畢業五十年是件大事,所以就決定選在臺北,並且特別選在十一月十五日母校校慶的這一天。

我們當年的電機系共有同學100來位,來自臺灣的不到五十位,其他多數來自港澳、越南、菲律濱、印尼、馬來西亞,也有緬甸的僑生,畢業後,大多前往北美發展,散居美加。經過這麼多年,雖然辦過畢業20,25,30 和40 的同學會,早先大家都還在事業中打滾,約聚起來已經不容易,如今大多已經從事業退休,又是畢業五十大慶,原先以為應該出席情況會比較踴躍,不料還是距離理想甚遠。經過深入瞭解,才得知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的是健康出狀況突然喊卡,有的是臨時安排了家族聚會,更令人莞薾的是有好多位是因為孫兒孫女需要有人照顧而無法脫身,畢竟人過了七十,健康家庭和兒孫理應優先。然而,在聚會中得知:已有多位同學已經離開人間,則是令人感傷。

這次的同學會活動,從11月10日就開始展開,共分成三段,先是有為期四天三夜的花東旅遊,接下來是11月15 日上午在母校的舊地重遊的活動,然後是當天下午的「同學特別餐聚話舊」。由於多位同學在「花東之旅」玩累了,似乎體力不支,又不想錯過聚餐,所以能夠參加母校母系舊地重遊的同學和學嫂,只有十來位。

參加母校85周年慶

今年母校的校慶日,適逢日據時代建校85周年的日子,據說今年特別改變了慶典的風格,也擴大了規模,慶典在綜合體育館舉行,從國內及海外返回參加慶典的校友很多,冠蓋雲集,盛況空前,我們剛好側身其間,豈不與有榮焉?

今年的慶祝典禮比往年更具特色,大會中分別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給張忠謀,張榮發兩位知名人士,他們卓越的成就,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非凡,實至名歸。此外還在大會中表揚多名傑出校友及在校優秀同學,為慶祝活動帶來高潮。

相別五十載刮目相看

對我們來說,重回母系舊地重遊,才是此行最大的目的。

為了找到回家到母系的路,我們在校園中一路經過許多折騰,問了許多次的路,才找到母系辦公室所在的電機二館,這才知道原來電機系總共有四個系館,大家不禁為之咋舌,當年在校四年中,我們可全都窩在工程館(現今的土木工程館)之中,而且還只能擁有大約一個樓層的空間咧!

為歡迎我們這一批的名符其實的老系友,電機系特別安排一次簡報,由年青的副系主任簡韶逸教授詳盡的介紹母系近況。從中得知當年的電機系,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早已轉型發展成為電機資訊學院,並涵蓋了電子、電信、光電、資訊、網媒、和生醫等領域,目前的電機系是隸屬電機資訊學院的學系之一。目前大學部學生接近九百位,比起我們當年的500位多出一倍時,似乎還可以理解,當簡報顯示碩士生有1100位,而博士生也有757位時,大家全都瞠目結舌了,當年1963畢業時,母系連碩士班都還沒有成立,更不用說博士班了。也是因為這樣,大部份同學們只有到北美去尋求深造一途,至於有意留在國內深造的八位同學,還得投靠時國內唯一的交大電子研究所,仰賴他們收容呢!

關於學生的人數,我們最關心的還是女生的人數,當我們得知目前大學部有100位女生的時候,簡直讓我們眼紅得要命,當年,我們可是連一位女生也沒有呢!50年前工學院四系中,除了化工系外,女生讀工科可是絕無僅有。電機和機械系是難兄難弟,都是清一色的和尚班;當年的土木系只有一位女生就讀,她當然的成為該系的系花了。但今天卻完全不同了,不知從何時開始,工學院冒出了眾多女生,不但打破了男生獨霸的傳統,更不可思議的是,目前台大電機系竟是由女性系主任廖婉君教授領導!

從簡報中又得知:電機系有十個教學分組,和五個研究所,師資陣容堅強,師資就有123 位之多,簡直讓我們羡慕到要嫉妒的程度,我們當年系上的專任老師用十根手指都還數不完呢!

目前,電機系教師陣容中,有很高的比例曾獲得已有IEEE、OSA、ACM等國際學會組織之會士頭銜(Fellow)、教育部國家講座和學術獎、傑出人才講座和多位傑出青年,師資之優高居全國相關系所之首。比起50年前電機系隸屬工學院,而只有大學部的電力和電訊兩組,其間的變遷和進步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教學研究特色是系統與科學並重,軟體和硬體結合,多年來為國家和社會造就了很多的精英。台大電機系在學術上的卓越,在國外也頗負盛名,發展也邁向國際化。欣見母系的出眾發展,人才輩出,我們與有榮焉,不過由於同學們後來的專業早已跳脫當年的電力和電訊分組,早已不在當今的電機系的範圍內,因此也引發了「身份認同」的問題,不知道應該要認現在的那一個學系當作母系?

是的,時代的巨輪不斷的轉動,親眼目睹母系在各方面的躍進,變化之大實在今非昔比變化之大實在令人刮目相看。現在是高科技時代,也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很羡慕現代的大學生,在學習資料方面是唾手可得,有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作為學習的輔導工具,比起我們讀書時,考試和做功課都少不了一把計算尺,還記得這玩意嗎?恐怕現代的大學生不但未見過計算尺,甚至從未聽說過吧?想當年我們可是一尺走天下呀!

我們好奇的是母系是不是有人想到過:把我們當年使用的計算尺和真空管、電路板等舊物收集,列為歷史文物?

永不褪色的師長風範

在系上拿到一份「台大電機之友」的系友聯絡刊物,從中得知李舉賢教授在今年五月辭世的消息,不禁引發我們一陣唏噓。也因此,在一次餐聚中,話題轉到當年我們那些老師們的趣事,原來,還有一些趣事並不是人盡皆知呢!

說到教我們電子學的李舉賢老師,他在這個領域的博大精深和循循善誘,都令我們離以忘懷。記得有一回,當他上完課之後,從那個已經褪色的公事包裡掏出一枚H.F. Transistor, 是剛從日本得拿到手的,寶貴的在我們面前一揚,換來我們全體「哇!」的高聲驚歎,還真想摸摸,李老師說:「這太珍貴了,你們只可以看不可以摸。」還記得他那本陳年老舊紙張泛黃的講義吧?他也絕對不允許我們翻動。

楊進順老師教的電工數學,教得很認真,只是他的眼睛好像只有看得見黑板,所以每一次上課,只有不到十位同學代表出席上課(考前一周那次,當然幾乎全數到齊囉),雖然如此,楊老師聰慧亮麗的千金們,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大家對於楊家千金參加中國小姐的選拔臺上的綽約風姿的興緻,看來遠遠超過傅利葉函數的曲線模樣。

馬雲龍老師教我們交流電路和電機機械,每當他在黑板上畫好線路時,他的身體總會往後一退,右手舉起來,用一個很有力的大動作,由外向裡收,跟著說:「我們現在要…求…求什麼呢?」這時候,好像沒有人還會醒不過來的。

江德曜老師看似弱不禁風,可是他的電工原理,確實為我們打下了非常紮實的基礎。

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是很有福氣的,在大一入學就接受了「全英語教學」,那年剛好有位Professor Weber來台大休假,我們的微積分,就由他來教,他用的全部是英語教科書自不用說,上課後講解也全都是英語,無獨有偶,普通物理是當時的系主任許照老師教的,雖然明明是會講國語,他的課講的全部是英語,寫的也是英文的筆記。既然沒有翻譯本,也沒有退路,有了這兩位老師的鞭策,大家只好硬著頭皮拼了,大家的語文功力就這樣練出來的。

我們這一班有幸接受國內第一門「計算機概論」課程,緣起於陳之藩教授來台大休假(Sabbatical), 就在系上開了這門課程,雖然他教給我們的是類比計算機的概念,對我們而言,已經得以大開眼界領先群倫了,距離台灣引進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算是早了三年。那一年陳之藩老師的散文作品「在春風裡」剛由文星書局出版,轟動台灣,使我們這些同學在外面神氣得很,也讓我們這批電機老粗深深體會到:其實工程師也可以很文的。

那時候,讀電機系的我們,大約有1/4的學分學的是工學院的「基本」課程,除了大二有「工程圖學」和「機械畫」,此外還有「工程力學」「應用力學」「材料力學」,「機動學」和「熱力學」等機械課程,在那個半導體的影子還沒有一撇的時代,「工程材料」也都是我們的必修課程,所幸這些老師們都是強棒,讓我們上課時還不致有如坐針毯的感覺。例如:教我們「工程材料」陸志鴻老師,不只他的敬業、學者風範如今仍然深刻留在我們心中,一些諸如「肥粒鐵」之類的工程材料用語,在五十年之後,也都還留在記憶之中。

教我們「工程力學」和「材料力學」的翁通楹老師,也是「留日派」老師之一,他當場解題的深厚功力,固然讓人難忘,他那夾雜著濃重的台語腔調和日式發音的英語名詞,五十年之後仍然餘音繞樑,揮之不去。

記得「熱力學」這門課是外系老師來上的,老師曾任成功大學校長,後來六到台大機械系任教,大家其實還滿認真的,這門課整學期沒有作業,沒有小考,以一次期考定天下,在期末考的時候,只記得考試的方式很獨特,採用的是Open Notebook 的考試,大家都覺得答的很好,等成績公布時,我們全傻住了,各人的成績怎麼和大家印象中的「實力」差異竟會是如此之大呢?後來,有傳言流出:老師為了讓成績分散開來,他用電風扇把考卷吹開來,然後就按照和電風扇的距離給分數,最低分是給吹得最遠的,因為墨跡含量最少,重量最輕的緣故。

淩霄老師的機械畫,全班及格人數好像不到1/3,真是令人難忘,當年他抓著我們兩條沒有連接在一起的線條,和同一條粗細不一的線條,都可以成為要我們整張圖從頭來過的理由,這些夢魘可是畢生難忘。有同學記得到了大四下學期,機械系特別為「機械畫」仍然還沒有過關的同學補修學分,教室就選在工程館頂樓的小閣樓裡,每當老師講完課之後,就會先行離去,並交待我們留在教室繼續完成「機械畫」的作業。只是他不知道:當老師一走,我們也收拾書包一起下課了。走時,嘴裡啍著當時很流行的歌曲:I will follow you, wherever you go, I will follow you…

少小離家老大回

回到母校的心情興奮,是不言而喻。終究離開學校50年,實在是一段很長很長的日子了。想起以前大家同窗四年,一起學習,一起打拼,和一起歡笑的日子,仍歷歷在目。這裡是培育我們成長,引領我們走向開創人生前程的搖籃,也是我們的家,怎能教人不懷舊呢?

我們這一群人,都已年過七旬,但回到母校,緬懷舊時景物,勾起了很多塵封的回憶,頓時又回復了赤子之心,一路談笑風生,好不愜意!

經過了五十年,校舍景觀已經有了不小的變化,我們當年所住的第11,12,13… 等男生宿舍原地,已被改建成多功用的綜合體育館。少小離家老大回,真有物換星移的感慨。而我們這群「老大」卻有家歸不得,找不到當年生活作息的老家,頗有失落感。

當年的校園生活逸趣

想起當日在宿舍旁新生南路塯公圳的小吃夜攤,一碗牛肉麵5元,口袋較緊時,只花3元的陽春麵也能大快頤頭;冬天晚上在「大聲公」檔口吃一碗燉水魚,渾身暖烘烘的勁兒真是過癮。在宿舍裡除了憑窗苦讀之外,有時也忙中作樂。尤其是當有人發現可憐的女生,落單經過男生宿舍時,有人率先敲起鋁製洗臉盆通風報信,接著各個寢室群起響應,一時盆聲喧天,窗口伸出一個個頭顱圍觀…但這些景象,都已一一走進了歷史。

當我們參加完校慶茶會,步出禮堂時,發生了一件趣事,看到樓梯口豎起一塊看板,工整的寫著「請勿坐樓梯」,我們的哈佛小子高姓同學,發揮了當年在學的研究精神,啄磨著這究竟是不是學弟妹們學風日下國文程度低落,竟把「請勿走樓梯」電腦輸入錯誤,抑或另有深意?大家也眾說紛紜,為此議論一番,最後還得經過投票,才取得共識,認定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現今的學生,已經不再把樓梯的功用限制在通路功能,喜歡任意坐在階梯上等人、閱讀或約會談心,說不定這是一種時尚,也是代表新新人類的一種灑脫。

行經原來的體育館,仍是老樣子。許多人不約而同想起當年曾在此參加各項文娛活動的光景,一眨眼間就半個世紀了!旁邊大操場,更是班中同學在課餘經常作籃賽鬥牛的埸所。記得我們幾位志同道合的僑生,曾組成了一支「慶記」足球隊,經常練球,但終究是花拳繡腿,記憶中從未在友誼賽中羸過球。倒是在大四那年,和年青力壯的學弟們聯手,過五關斬六將,為電機系羸得了全校的總冠軍。這風光的時刻,現在只能在孫輩面前話說當年勇。

校園中最重要的標誌,代表台大精神的傅鐘,依然堅挻畢立;正中的椰林大道和杜鵑步道,浪漫情調一點不減當年,看來依然是情侶們晚上約會談心的最佳去處。綽號「李總統」的同學觸景生情,在此刻大方吐出隱藏心底多年的一段佳話:當日在這裡邂逅的一位女生,第一眼看到她時,心中只冒出一句話:”That is it!”,從此不再往天涯裡覓芳草。如今他們成了神仙眷侶,一同攜手走在事奉上帝的天路上,白首偕老。

遲來50年的畢業證書

在校園中漫步時,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途中遇見遠從加拿大回來參加同學會的馬來西亞黃姓僑生,得意洋洋的向我們展示他此行特意回校領取的時隔50年的畢業證書。一時間大家都糊塗了,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曾領過畢業證書。原來當年畢業資格的審查權責在教育部,然而審查過程奇慢無比,往往需要一年才會定案。當年同學們為了趕辦出國,大多用臨時畢業證明辦理手續,也有少數同學請親友代領,只是事過五十年,實在不確定是不是已經領回正式的畢業證書,今天既然來了,就決定碰碰運氣,於是大夥人浩浩蕩蕩衝到行政大樓。結果我們當中居然有三位同學還真的領到了遲來五十年的畢業證書!註冊組辦事人員的敬業態度、檔案整理齊全、高效率的辦事能力、和對我們這群不速的老人家禮遇有加,在在讓我們印象深刻;還有正在辦事的學生,對我們的敬老禮讓,使我們感到非常窩心,特別獻上衷心的感謝。

今次回到母校,使我們留下不少難忘和甜美的回憶。在此深深祝福母校和母系繼往開來,在百年樹人的大業中,更邁向輝煌!

我們相約:不管如何,2023年還要回母校慶祝畢業六十週年!

 

-梁慶封、王晃三、黃伯豪、李仲同,臺大電機系1963年畢業。

畢業五十重返母系。

畢業五十台大85會場。

畢業五十台大85綜合體育館前。

畢業五十重返母系。

請勿坐樓梯。

 

百年前後的科學女性

 

編輯室

 臺大電機系專題演講

時  間:102年10月9日下午3:30-5:20

地  點:博理館101演講廳

主持人:李學智教授

主講人:吳嘉麗教授

 

‧前言

說到百年前後的科學女性這個題目,要先講到近來女性在科學領域的崛起,主持人李學智教授提到組成電資學院的電機系和資工系之女性比例,比起幾十年前,近年來已大幅上升。李教授接著介紹到今天的講者吳嘉麗教授,吳教授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系,拿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學系博士,目前擔任淡江大學化學系榮譽教授,為科技領域傑出女性。而作為科技領域傑出女性代表的吳嘉麗教授,從女性、並以一個科學人的角度切入,來介紹百年前後的科學女性,可說是不二人選。

吳教授接續主持人的介紹,從電資學院很多系所由女性領軍並擔任重要角色出發,由此可見今天女性在科學領域勇於承擔之精神,今天的主題是比較百年前後的科學女性處境,,希望帶給同學們一些不同的思考。

‧1860’s─居禮夫人(Maria Sklodowska)

居禮夫人是大家較為耳熟能詳的女科學家代表,雖然居禮夫人家境不好,但她表現依舊非常傑出。居禮夫人的爸爸是物理和數學教授,媽媽則是女子學校的校長,雖然母親在她十一歲時過世了,但基本上在高中以前受到不錯的基礎教育,而大學是她在家用姊姊的參考書自修,幾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她的大學教育。

由於在放射性物質上的研究,居禮夫人和居禮先生、以及亨利•貝克勒爾於1903年一同得到物理諾貝爾獎。之後在1911年,居禮夫人個人又得到諾貝爾化學獎,這在當時是第一位得到諾貝爾獎的女性,並且多年來在科技領域獲得兩個諾貝爾獎的也只有她一位女性,可說是相當傑出。但不幸的是居禮先生於1906年車禍過世,居禮夫人之後仍繼續她的研究。當時在巴黎已經可以接受女性進入大學、研究所,因此她的幸運可說是生逢那個時代,同是又有父親給予支持的家庭背景,更幸運的是遇到居禮先生。先前居禮先生是很看不起女性的,不認為女性可以做出任何有意義的研究,但在與居禮夫人接觸後慢慢改觀了。在居禮先生的協助和支持下,居禮夫人可以很專心的致力於她的研究。在居禮先生被馬車撞死後,居里夫人依舊很幸運地得到老居禮─也就是居禮先生的爸爸的協助,他非常具有自由民主開放的想法和態度,就像居禮先生一樣非常支持媳婦的研究,並且幫忙她照顧二個女兒。

‧1870’s─Lise Meitner

說到Lise Meitner的不幸,一是在她在那個年代身為女性,另一則是她身為猶太人的身分,一生讓她遭受壓抑。在當時的年代,倘若家裡環境不好,女性根本無法讀書或是學習的,但她從小家裡環境就很好,她出生在維也納,是維也納大學剛開始開放給女生時第一批進去的。當年她讀完高中時,在維也納大學開放收女生前已經沒有學校讀了,當時的社會裡,醫師、律師或進入政府機構工作是較有前途、保障的工作,她爸爸擔心她作為一位女性,又不願意走入婚姻、和她一定要讀自然科學的願望下,堅持她要拿到教育的學分,後來也順利拿到了教師的執照。在這些年間她持續的自修,直到維也納大學開放後,憑著她的自修,成為那年維也納大學所收的五個女生之一,後來也成為維也納大學第一位女物理博士。那時,德國的物理學界是非常先進的,激起她想去柏林的渴望,但是中間歷經很多挫折,比如:某些教授不收女性等。終究她還是被柏林大學接受了,但是她只被允許在地下室工作,也不能到樓上去聽演講或看儀器,上廁還要去對街的旅館才有女生的廁所。多年後才被允許上樓,學校並建了第一間女生廁所。Meitner後來的研究越做越好,在柏林大學可以進入講堂講課,並擔任第一位物理女教授。不幸的是1933年希特勒崛起,大大壓抑德國的猶太人,大家都勸她快點離開,但她不願放棄她所有的研究設備和成果,當時她在研究核分裂上已有非常顯著的結果。在當時的環境,女性很難獨立作研究和獨自發表論文,Meitner與另一男教授漢恩Hahn合作,但是大家都知道Meitner是主導者。

更不幸的是1938年,希特勒終於攻進奧地利,奧地利成為德國的一部份,而Meitner作為奧地利的猶太人,也完全沒有國籍的保護了。於是她只好在非常倉促的情況下逃離,在科學界的朋友幫助下,經國荷蘭輾轉到了丹麥,最後落腳於瑞典。西元1944年,當時二戰還沒結束,科學家漢恩 (Otto Hahn) 由於在核分裂上的貢獻得到諾貝爾物理獎,但是大家都知道核分裂主要的結果是由 Meitner貢獻,結果卻是由Hahn獨得諾貝爾獎,在當時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Hahn也完全沒提及Meitner的貢獻。對此眾說紛紜,有的說因為當時對猶太人的身分非常恐懼,另外一說就是對於Meitner身為女性之考量。在那個年代很多Meitner的研究,都把Hahn的名字放在前面,因為若是由女性領先投稿,多半會被打壓而不易被接受。二戰後她拒絕回到德國,在瑞典待一陣子後到英國定居,最終在英國過世。對這部分若同學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牛頓出版社出版的〈諾貝爾獎女性科學家〉。

‧1890’s─Iréne Joliot-Curie

居禮夫人有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致力於科學,二女兒則喜愛音樂、藝術,後來居禮夫人的第一本傳記即是由二女兒撰寫。大女兒 (Iréne Joliot-Curie),是從小跟著居禮夫人在實驗室裏面長大的,後來的先生則是居禮夫人的助理。她受老居禮─也就是居禮先生之父親很大的影響。當時法國的教育跟台灣有點像,管得很嚴,並且教材也都有國定的版本。老居里和居禮夫人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僵化填鴨教育,大女兒小時候是在家教育,沒有去學校,由幾個科學家輪流來教他們自己的孩子,安排實驗室參觀和戶外教學。此外老居禮不信神、也不信教,一生沒有進教堂。老居禮非常注重生活教育,所以給她們很多的空間,Irene在當時的滑雪、游泳都可算是一流好手,當時二十世紀上半葉女性仍然非常保守,可說沒幾個女性這樣熱中戶外活動,這都是老居禮的影響,他非常具有左派平民的思想。後來除了科學上的成就,Irene和她先生1935年因發現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也在法國擔任類似今天婦女部的部長,推動婦女解放平權運動。在那個年代,受到當時法國所謂婦女運動先驅–西蒙波娃的影響,思想已經相對地開放。

‧1870’s─米列娃‧梅麗奇 (Mileva Maric)

米列娃‧梅麗奇是鮮為人知的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當初她和愛因斯坦同時就讀於瑞士理工大學,是物理系五位學生之二,在當時她是唯一的女生,他們兩位又一起選讀理論物理、跟同一位教授做理論物理的論文,可以想像他們日久生情。Mileva一進小學,就被老師看出她的不凡,她的傑出不僅表現在各種語言、數學物理亦然,當時的老師就鼓勵她爸爸要培養這個女兒。米列娃出生在匈牙利南部,當時為奧匈帝國的一部分,同樣是被政治壓抑的。就算是這樣,爸爸還是給了她最好的教育,在當時女生不能讀高中的環境下,特別送她去兩百里外另一個皇家男子高中,讓她在那裏旁聽。當時男女不能同班,她無法和男生們一起上課,而是另外請一個老師教她。後來因為教她的老師也深覺沒有東西再能教她了,只好讓她回到班上和男生們一起上課。由於當時在匈牙利女生也沒辦法上大學,於是她爸爸送她到瑞士理工大學。

再來說到Mileva的不幸,她出生於1875年,愛因斯坦則出生於1878年。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他媽媽非常強勢且傳統,當年他媽媽知道他喜歡這樣一個聰明的女孩時,高度質疑一起討論研究的女生能照顧愛因斯坦的起居嗎?而且由於年齡之差距,信仰的不同,非常不喜歡這樣一個不傳統的女生。更不幸的是Mileva未婚懷孕懷了第一個女兒,在當時那個社會女性未婚懷孕仍然背負了非常大的壓力,後來她回到匈牙利把孩子生下來,後代的文獻再也沒有提過這個女兒。在愛因斯坦斯坦的父親過世前終於同意他們的婚姻,因此愛因斯坦與Mileva於1903年結婚,婚後那幾年是他們感情最好的一段時間。後來他們陸續有了兩個兒子。

西元1905年,愛因斯坦最有名的三篇論文:《光電效應》、《相對論》與《布朗運動》連續發表,震驚當時歐洲學術界,這三篇論文就發表在他們去匈牙利度假回來之後。愛因斯坦於1955年過世,過世時所有的書信封存交給他的秘書,而後秘書於1981年過世,在1985、1986年間所有的資料曝光。所有原配Mileva的資料都是從過去的書信中得到。他們的感情到1909年,在愛因斯坦漸漸出名後出現問題,他們1914年分居,愛因斯坦的風流故事不斷,之後跟他堂姊結婚。在愛因斯坦和Mileva1919年的離婚協議上,有提到若得了諾貝爾獎,其獎金都歸她,1921年果真被提名諾貝爾獎,聽說獎金之後也輾轉寄給了Mileva。後來愛因斯坦的大兒子回想,爸媽常在燈下做計算到很晚;從愛因斯坦和Mileva寫給友人的信件中,常常提到「我們在相對論的研究或工作….」等等,後人推測Mileva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構思有一定的貢獻,諸多事例可見Mileva是非常聰明的一位女科學人,雖然無從得知她在愛因斯坦的成就裡有多少貢獻,但自從和愛因斯坦離婚後的命運卻是非常悲慘的。

‧1890’s─楊步偉

先來說趙元任,他是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哲學家、作曲家,他原本讀數學,後來念物理,之後又拿了哈佛大學的語言博士。而後回到清華大學任教,有一年印度泰戈爾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受邀到到中國各地講學,請趙元任擔任翻譯,在各地他都可以用道地的方言翻譯,而且講的是講道地的家鄉話。楊步偉是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原名楊韻卿,出生於西元1889年,那是法國艾菲爾鐵塔落成那年,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法國舉辦。她的父親待過英國、法國,所以她出生的家庭背景是非常開放的,當時她沒有裹小腳,也跟家裡的男生一起在私塾念書。她的祖母在當年還訂了家規,「我們家不准有任何男性娶小的,如果沒有生孩子,就由兄弟姐妹互相領養」,所以她後來是給她親生父親的弟弟領養。十九歲時,她養父送她到日本讀書,原本她對生理醫學解剖非常有興趣,但當時女生也只能唸婦產科和小兒科。六、七年後,回到當年的北平,開了森仁醫院,是第一位女子開婦產科醫院的,引來大家爭相觀看,當時她年二十九歲且還沒有結婚。也就是在她開醫院的時候,趙元任剛好回到清華任教,經由朋友的介紹,常常到她的醫院聊天而認識,1921年和趙元任結婚。說到她的不幸,應該是後來趙元任決定到美國繼續轉讀語言時,楊步偉跟趙元任去了美國,從此未再行醫。所以她後來不建議她的女兒學醫,因為換了一個地方就很難再考執照重新開始。

‧1910’s─吳健雄

當年這些東西方能夠讀書或學習科學的女性,大都是得到家人、父親的支持,同樣吳健雄的爸爸是學工程的,非常開放。所以從小非常鼓勵吳健雄讀書,她爸爸用「英、雄、豪、傑」不分男女一視同仁來幫孩子命名。吳健雄在女子師範學校讀書,雖然當時吳健雄樣樣第一,當時女子師範學校的教學內容,跟一般的學校比起來還是較淺顯。吳健雄畢業時保送中央大學數學系,但是她對自己的程度並不那麼有信心,他父親暑假中買了好幾本數學書送她,鼓勵她自修即可。

雖然出身在開放的家庭,但由於生長在傳統的民國年代,一生深受影響,吃中國食物,穿中國旗袍,甚至是穿著旗袍做實驗,可說是非常的優雅。當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物理系,她是風雲人物,很多追求者,後來在胡適的建議下,選擇了和中國人袁家騮結婚,袁家騮是袁世凱庶出的孫子。即使在今天這個年代,很多父親對女兒也是非常拘謹的,但從傳記的照片和資料中,可看出吳健雄的家族非常西式、開放,她父親擁抱著她一起拍照,她也雙手摟著父母一起入照。

西元1944年,吳健雄參與當年原子彈的研發,研發結束後哥倫比亞大學就留下了這一批科學家。但是作為一位女性研究員,一直到1952年她才被聘為正式的副教授,開始有薪水。她做研究、實驗的精準,在當時就已非常有名。當時針對楊振寧、李政道提出的「在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在短短幾個月內,吳健雄就設計了實驗,並成功證實了理論,楊振寧、李政道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吳健雄卻未得獎。雖然她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她的成就卻是被科學界公認的。1958年她升任教授,同年被提名成為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之後擔任美國第一位物理學會的女性會長,也是到目前為止,美國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華裔女性。

在她那樣一個時代,除了她的天分、努力,還有支持她的父親、叔叔和另一半。在當時那個年代,吳健雄曾這麼說:「身為一位女科學家,一定要找一個支持妳的先生,要住在一個離實驗室很近的地方,也一定要找一個非常信任的保母。」同樣,即使在美國一向婚後隨夫姓,吳健雄都保有她的姓氏「吳」,她堅持用她自己的姓氏而不隨夫姓。吳健雄認為只有少數女性進入科學領域的原因,不是因為基因才智,不是由於社會經濟地位,乃因深層的傳統刻板觀念,以及幼年時期的教養方式。

‧1940’s─吳嘉麗教授之背景

吳教授介紹到自己的成長與家庭影響,她在在當時1976年是全班同學中去美國讀完書第一位回來台灣的。回到台灣以後,滿腔熱血,對台灣社會充滿著期待,積極參加很多社會活動、婦女團體。一群人覺得台灣的科學書籍太少,所以藉出版社的資助,籌辦了《少年科學》、《大眾科學》給國小,國中以上年齡層得者閱讀。並且參加婦女團體,呼籲婦女覺醒,爭取女性應有的權益。1987年解嚴後,九零年代開始,有別於過去的共同科目,各校推動所謂的通識科目。吳教授也熱心的投入了通識化學的教學與編書,前後出版了二本生活化學的教科書。

2002由婦女團體推薦,獲得總統提名,進入考試院擔任第十屆的考試委員。吳教授身為科技女性,注意到不只西方國家,連日本、韓國都有女科技人組織,只有台灣沒有,於是在2011年成立台灣女科技人學會(Society of Taiwan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WiST))。

‧現狀探討與未來期待

吳教授接著說到二個國外的近代案例,一位年輕主修科技的女學生提到她的困擾:「難道我要一直這樣子嗎,總未受到別人重視,必須要具用有侵略性的語言或態度去引起別人注意,表示我的抱怨和不滿嗎,難道我一生都要如此嗎?」另一則是一個女孩和她姊姊一起吃飯時發生的,當女孩的姊姊向男生介紹她是主修物理時,女孩在桌子下踢她姊姊的腳,因為當男孩子們一知道她是學物理的,就不敢跟她約會了。這和台灣今天的情況是不是有一點點類似?在座的電機女生也有類似的經驗嗎?

聽到這些百年前後中外科技女性的故事後,各位有些甚麼想法或甚麼期待呢?百年前後到底有哪些不同?

最後提到推動性別科技時,常常會問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電機系女生這麼少,雖然從當年李教授班上的個位數到今天女生約佔百分之七,可說是略有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是horizontally different,明明大學入學時男女比接近一比一,但選擇科系時男女比例還存在著顯著的區隔。第二個層次是vertically different,今天在大學廣義的科技領域女生約佔三分之ㄧ,但是女教授的比例只有十分之ㄧ,離開學術界到了產業界,高階主管的女性比例更少。探討此現象的原因何在?為何到了高層就看不到這些傑出的女性?台灣社會跟國外比較,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諸多差異,是由於文化、制度、還是種族的差異?目前大家討論科技領域的性別問題,亦即討論理工領域女生比例這麼少有三個層次的作法(Three fixes):(1) fix the numbers (of women),以各種方式鼓勵女性進入這些領域;(2) fix the institutions,也就是組織改造,在這些機構裏面,女性太少或留不下來或者不容易晉升,實應做組織制度的檢討;(3) fix the knowledge,也是這次國際研討會之主題討論,為什麼要鼓勵女性進入科技領域?可以說科技領域多元化不夠,太單一了,必須擴大參與,帶入不同的思維,讓各種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加入,多元思考才可能有所創新。

最後吳嘉麗教授針對聽眾提出的問題,討論到離開學術界,為什麼產業界之女性更少,目前女性可能碰到的困擾大略有: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工作環境不友善、隱性的歧視與性騷擾、同工不同酬等等。Stanford 大學的性別研究中心網站中可以看到,目前正在推動的「融入性別考量的科技研究(Gendered Innovations)」,納入性別分析以建構新的知識與技術,吳教授鼓勵在座各位,科技研究也要納入性別思維,必然可以突破傳統、創新發想。

讀書當思辨! 聽台大歷史系呂世浩教授講述史記有感

葉丙成

今天聽呂世浩老師講史記。我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說台大畢業前沒修到這個課會很遺憾,也能充分理解為什麼會有人說每週最期待的就是呂老師的課。

振聾發聵,說的就是像呂老師這樣的夫子。

君子之交固然不宜溢美,但我真的要說:這是一個可以改變你的人生格局的課。台大電機的同學畢業前一定要去修呂老師的課。就算修不到,你也該去旁聽一學期。真正的好課,本該如此,修不到也該去聽!(若非跟通訊組專題討論衝到,我這學期就去旁聽了!)

我因為擔任教師發展的工作,邀請過很多傑出的老師來演講。例如孫維新老師,他的儒雅丰采、引經據典,是讓我很仰慕的。而呂老師是很讓我折服的,他講的每一句話,都在挑戰著我們,都在催促著我們去思辨。他是一個能真的改變學生思維跟格局的老師。

我自己在課堂上做過類似呂老師的事情,比如說challenge同學對傅立葉轉換的本質是否瞭解、challenge同學什麼是傅立葉轉換後頻率的單位?這些都是在挑戰同學,希望讓同學思考道自己學習的盲點。試問,當大家傅立葉轉換到處用、解題都很行,可是卻都回答不出橫軸頻率的單位,I think something is wrong, terribly wrong. 就像呂老師讓我們知道的,以往沒經過思辨而死背唸的經典,全都是虛功。死背而只會用來解題的傅立葉轉換,又何嘗不是虛功呢?

今天的演講,從一開始的「學生」論,便讓我瞠目。何謂學生?學生應該要學的是甚麼?呂老師告訴我們「學生」就是要學如何生活、生活的道理。接著講到史記張良跟黃石公的故事。從張良為何在橋上從容的走,這代表何意,又講到張良跟黃石公的高手過招,乃至於黃石公如何藉由三次相約清晨見面裝傲嬌的過程,便教會了張良兵法奧義(小時候唸這課時祇覺得黃石公要教張良尊敬老人,老先生睡很淺要早點出門…Orz)。

到後來呂老師講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實是孔子對於自己一生的自況。孔子學通了道理後,很想實際驗證經世濟民。雖然時常不受君王賞識,孔子還是覺得這是很快樂的事情。孔子有三千弟子無怨無悔的自天下各地來跟隨著他,能有這麼多人願意追隨他的理想,這讓孔子覺得比當王侯還咁心啊!最後雖然孔子懷才不遇,他也不會因此而生氣,以君子自居。這,其實就是孔子一生的自傳。呂老師說這也是為何學而篇是在論語的很前面,全因夫子自況極為重要之故!

再看看我們小時候怎麼唸的?孔子說:「若能時時反覆溫習已求得的學問,不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欣喜的嗎?即使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因此感到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這看了能不汗顏嗎?

我今天終於看到什麼才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我問呂老師,這些經典,他是何時開始自己思辨、反覆解讀?他說是從學生的時候就開始了,至今也十幾二十年了。我服了,真真正正的服了。各位,這才是讀書的真功夫啊。唸歷史經典,字字都要推敲、句句都要思辨。唸歷史如此,唸工程理論又何嘗不是呢?思辨、推敲的工夫是不因學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希望同學們都能體認到這點!

台大電機的同學們,誠心推薦你們畢業前都去修呂世浩老師的課,沒修到也該旁聽。這可能是我給過學生最好的建議之一。

葉丙成,臺大數學系1996年畢業,現任臺大電機系副教授暨臺大教學發展中心

電機音樂會系列報導

撰稿/整理資料:謝伊妍

照片攝影:朱希平

〈知音〉 電機三 朱柏憲

1 Ravel: La Valse

就要感覺不到彼此了,城市裡

各種說法堵住了

路口、高樓、左心室

喧囂的時代裡推擠著前進

聽不見心跳

就要被寂寞吞噬了

光煙霧升起,時區鼓譟

整個城市即將墜落的瞬間

是你憑藉著一顆休止符

大霧中,把我認了出來

 

2 Strauss: “Die Fledermaus” Overture

於是相認的我們

安全島上演奏了起來

車流為我們靜默,隱居的

音樂家們下車出門並加入交響

路人停下腳步 歌頌起日常

街弄與公寓相擁的廝磨

是一首詠嘆調,雄偉的把霧吹散

病痛消失了,誤會都將解開

在這恆常寂寞的市中心人們

有那麼一瞬間

看見了彼此

 

【表演曲目總表】

王巧懿/Chopin – Prelude Op.28 No.15 (蕭邦 <雨滴>前奏曲)

薛世卿/蕭邦 – 華麗大波蘭舞曲

劉彥成、張凱崴、林茂然/西班牙小夜曲、G弦之歌

毛學涵、王崇勳/Moonlight Duet Fernando Sor Etude Op.35-22

鄧郁璇、林子翔、楊靖平、楊惟喻/梁祝

陳心如、吳宜凡/W. A.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Four-Hands in C Major, KV. 521, Mov. 1 & 2

高紹芳/Schubert — Impromptu Op. 90 (D899) No. 2

王鵬瑞/Koyunbaba, Suite for Guitar, op.19

鄭子宇、彭俊人/RACHMANINOFF: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mvt.III – Andante

陳盈皓/蕭邦練習曲 op.10 no.3

電機合唱/變身怪醫組曲 Jekyll & Hyde medley, arranged by Ed Lojeski

1. Facade

2. Someone Like You

3. Murder

4. Once Upon a Dream

5. A New Life

6. Alive!

7. This is the Moment

吳名弘、洪銘駿/For my father – Andy Mckee

Don’t You Think It Was a Good Day – DEPAPEPE

朱聖瀚/空想少女への戀手紙

鄭子宇、溫美倫/IBERT: Jeux – Sonatine pour flûte et Piano

許遠哲/風霜中的火光

楊靖平、侯信宇/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5, Op.24 mvt.I

朱柏憲/Chopin: Scherzo No.2 op.31

劉亦凡、楊佳樺、張宜蓁/Bruch Double Concerto in E minor, Op.88, Allegro moderato

林賢進、陳柔安/John Rutter Suite Antique 1. Prelude 4. Waltz

張杰方、張惠平/Sonata for Piano and Cello in E minor, op.38, 1st Movement, Johannes Brahms

電機交響/1. Johann Sebastian Bach: Air on G string

2. Johannes 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5

3. Faur : Pavane

4. Pietro Mascagni: Cavalleria rusticana –

Intermezzo

 

【關於電機音樂會——知音】

一年一度的電機音樂會舉辦在2013年12月11日,本次的主題為【知音】,取自總召們希望寄予這次音樂會的厚望:希望能藉由籌辦此次音樂會與練習曲目的過程,讓電機系的同學們能在音樂/生活上都能找到各自的【知音】之意。

此次表演場地選在音響效果較為優良的視聽小劇場舉辦,目的在於希望讓電機系的學生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之餘,於演奏台上一展音樂長才、光彩奪目的時刻。無論是從大家最熟悉的鋼琴、管弦樂、甚或古典吉他、手風琴、口琴、口技與人聲、國樂樂器(本次演出有琵琶的參與)……等。這次音樂會揉雜了中西合璧的音樂技法與樂器,並由此交織出更為豐富多元的樂聲,同時兼備傳統與現代的音樂調性,也令觀眾/聽眾能夠一次饜足不同種類的飽滿音色與聲音表現,實為一次華美的聽覺饗宴。

同時今年與往年表演最不同的特點在於,本次音樂會加入了【電機合唱】的項目,運用人體身上的自然樂器——「人聲」作為最主要的表演手法,使即使以前未曾有過專業音樂訓練的同學們,在密集的練唱後仍有上台演出的機會。今年的這項新嘗試,除了讓音樂會囊括的音樂面相突破以往外,更難能可貴的是吸引了更多不同年級的同學一同參與,並在籌備音樂會的過程中,的確讓許多同學們找到了彼此的【知音】,既輝映主題也增進了同儕間的情感交流,這次的精彩表演也吸引了非常多觀眾共同參與,展現電機學子們除學識領域外的卓越才藝表現。

【電機音樂會總召 電機三張杰方的話】

這次的主題「知音」應該就是我們對這次音樂會的期許吧,希望大家能透過對音樂的詮釋,把自己跟其他表演者連在一起,一起對話,也藉由音樂的表現,把這個對話帶給觀眾們。我們也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音樂認識朋友,找到知其音者。為了它,我們前前後後準備了三個月,就是希望能帶給大家一個美好的夜晚。

這次能夠有這麼多樣化的表演節目與美妙的音樂呈現,都是歸功於辛苦的表演者們。能夠透過一驗二驗和彩排一直看你們進步和成長,真的是很難得的經驗。前一陣子每次經過二活,就會去偷看是不是有人在練習,沒想到還真的滿常遇到的,然後我就會在門外偷聽一小段,也發現你們一天比一天進步,覺得真的很感動。正式表演那晚,在台上可能有因為緊張出錯,但我們都確實從你們的音樂中感受到你們所做的努力,真的超級棒的!希望今年的音樂會也有帶給你們一些不一樣的感受,讓你們留下難忘的回憶:) 。

從暑假決定接音樂會總召開始,就一直擔心自己到底能不能好好地辦好這個活動。畢竟前兩年看到的總召們都很厲害,每天東奔西跑就為了給表演者一個完美的舞台可以表演,每件事情都處理的盡善盡美,所有細節都有顧慮到。光是想到這個就開始擔心,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能力達到這樣的水準呢?更何況,這次的兩位總召,都不像前幾屆那樣都是音樂班出身的底子,沒辦法給表演者更專業的意見,我自己更是無助,連鋼琴都不會彈的我,到底要怎麼樣幫助其他表演者呢? 唯一想到的方法就只有一遍一遍地聽每位表演者的曲目,聽到熟到都可以背了,就是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回饋,只可惜這樣能給你們的幫助還是有限,真的很抱歉。

辦了這一次活動,最大的收穫大概就是發現自己也成長了許多吧! 現在的我才真的知道感謝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打從心底感謝別人到底又是什麼感覺。從十月底開始就到處請別人幫忙,一直忙到音樂會當天晚上,我幾乎都把「謝謝」、「感謝」和「感激」這幾個詞掛在嘴邊。這大概是我這幾個月中講最頻繁的幾個字了吧,但我真的由衷感謝你們能夠幫忙。也感謝所有願意聽我抱怨的人們,

這幾個月雖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實、很滿足,希望可以永遠記得這段美好的回憶。

 

【電機音樂會總召 電機三張惠平的話】

關於電機合唱:組合唱團是從去年音樂會結束後的一個小小心願,非常謝謝周昀願意接指揮,學妹很強超會帶,就像音樂老師一樣專業,也幫我拉了很多團員進來,最後竟然有20幾人陪我一起唱我很愛的Jekyll & Hyde,真的非常感動。也謝謝每個團員、伴奏,從大四到大一都是,願意早上12節爬起來練唱。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基礎,但練習非常勤奮,最後演出時雖有小小走音,整體的氣氛卻非常開心。真的很高興,能在電機系認識這一群喜歡唱歌的同伴,希望你們enjoy其中,明年想的話再繼續參與這樣的演出。

關於電機交響:謝謝負責人蘇子睿、曾于瑄與指揮蔡育宸,雖然我是個不會交響樂器的總召 幫不上你們什麼忙,但電機交響是音樂會當天,我唯一坐在會場裡能完整聽完的一個節目,每一首都讓我非常感動與音樂的能量,覺得交響樂實在太偉大了,能團結這麼多樂器組成美妙的樂章,謝謝你們讓音樂會有個完美的結尾。

關於表演者們:最感謝的就是你們了,今年有那麼豐富多元優質的節目都是你們的功勞。也覺得自己很幸福,能以總召的身分,看見各位寫報名表,並從一驗到二驗的審核再到正式上台,一路以來的努力和成長。即便有些人在音樂會之後跑來跟我說還是有彈錯音、剛剛沒有表演好之類的,但我覺得那些都不足以抹滅你們的表演帶給人的喜悅。記得我曾經在回報名信時寫過一段話:「只要用心準備的表演,不論是簡單是難的曲子都是好表演」從一驗二驗一路下來看到你們的努力與進步,我能肯定地說,今年的音樂會每個節目都是很棒的表演,真的很謝謝你們,盼望今年的音樂會也是你們一生中美好的回憶。

其實自己就是真的很喜歡音樂,講仔細一點,我很喜歡藉由彈琴,讓聽眾與自己都一同被音樂感動,就像自己在節目本寫的一樣,讓音樂成為一種祝福,懷著這樣的心志,暑假時便毛遂自薦地接下了音樂會總召。至於主題《知音》,也是自己對整個音樂會的期許,能與台下的觀眾一同分享音樂的喜樂,因著參與這樣的活動,使大家彼此熟識並培育出共同美好的回憶,成為要好的同伴,在往後電機系的日子一起扶持成長,總之,是真心地希望音樂會不只是音樂會,而是一個凝聚眾人情感的開端。

現在回頭看來,我應該能微笑著說這樣的心願算是達成了吧!雖然過程實在是意想不到的忙碌疲累,不過也累得很開心。套一句我很喜歡的歌詞:「十年之後要是回望,但願回憶乾淨而明亮」這三四個月籌備電機音樂會的種種都將深印腦海中,成為每每回想起時的會心一笑。

 

-謝伊妍、朱希平,現為電機系大三學生。

 

與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博士生交流活動 2013 系列報導

【全文轉載自台大光電所所訊2013年11月刊】

(時間:102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地點:南京大學、揚州大學)

吳仲倫、程志賢、蘇亮宇

【之一】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吳仲倫(代表團學生隊長)

第六屆兩岸博士生論壇由南京大學主辦、揚州大學協辦,於2013年10月8日在揚州召開。在這次兩岸會議中台大光電所共推派了十一位優秀的博士生與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參與,隨行老師包含了台大光電所林恭如所長、黃建璋副所長、林晃巖老師、吳育任老師。這也是我第二次參加兩岸博士生論壇,並且有幸被推選為台大光電所的學生代表,負責與南京大學學生代表万明杰同學處理會議流程安排。在兩岸博士生論壇開辦前台大光電所總共舉辦了四次行前會議,非常感謝林筱文小姐負責聯繫相關事宜和安排開會流程,由於林小姐的辛苦付出和細心規劃才能讓行前會議順利完成,並為我們順利與會提供保障。由於我們這次是做客至揚州大學參加會 議,幾乎所有的事宜都是由南京大學、揚州大學規劃,其中包含會議流程安排、場地規劃、飯店住宿以及文化參訪,因此,我們只需好好準備研究報告即可。我們特別感謝南京大學王振林副院長、揚州大學胡經國副院長,以及南京大學金曉霞老師給我們創造了一個舒適輕鬆的與會環境。

會議期間,總共包含了兩場邀請報告以及二十七位博士生研究報告,其中,祝世寧院士的演講非常精采,利用光學折射率的變化,以實驗方式模擬出重力場對光束的扭曲,該演講讓學生們頗為震撼並且獲得了很大的啟發,真是極具創意的研究工作。林恭如所長的演講則是針對了碳系材料的鎖模雷射工作給出了精闢的解析,對於鎖模理論給出了淺顯易懂的介紹,同樣也是獲得了學生們熱烈的提問。接下來的博士生交流環節,大家各自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總體來說,大陸同儕們在基礎理論上的研究,比台灣學生接觸的多,提的問題也較多從理論出發,台灣同學的報告偏向與科技運用端的表現、光電元件的開發,關注的問題也較多是應用端的層面。 兩方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非常值得我們互相學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平時大家可能忙於專注自己的研究工作,與不同實驗室的博士生相處的機會也不多,因此大家可能彼此並不是很瞭解。然而透過這次的交流活動不僅提供了我們與大陸的研究同儕交換學術知識的機會,並且也讓我們瞭解台大光電所各實驗室的研究內容,實在是獲益良多。兩天會期結束後,南京大學為我們安排了一系列的文化以及企業參訪,我們參觀了揚州星浪光電公司,這是一間專門從事光學鍍膜的公司,也讓我們看到了平時所學的光子晶體理論運用到產業界上。隨後我們參訪了揚州、蘇州以及杭州許多名勝景點,包含許多坐船遊湖的行程以及參觀古代庭院,非常愜意。交流活動的最後一天,南京大學更為我們準備了實驗室參訪的行程,讓我們接觸到大陸同儕們的實驗環境,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果然是大陸地區一等一的名校指標,實驗區規劃完整,設備優良,讓我們大開眼界。返台前,許多南大的同學們紛紛來送行,大家非常珍惜這段短暫的相處時光,同時也收穫許多,希望未來該兩岸博士生交流活 動能一直延續下去,我相信這麼有學術意義的交流活動會越辦越好,越辦越盛大。

【之二】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程志賢

又到一年一度臺灣大學光電所和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輪流主辦的海峽兩岸博士生論壇的時間,今年為第六屆,在10月9日至10日於揚州大學如火如荼展開。不過今年和以往不同,今年會議地點移至美麗的揚州大學。我在2011年也參加過第四屆兩岸博士生論壇,當時則是在南京大學開會,所以這次參加感覺不一樣。10月9 日早上一開始的開幕式,由雙方的師長作簡短的祝福,期許我們這次會議能夠成功以外,更希望我們能有進一步學術合作的機會。在簡短的開幕式之後,就是由雙方的師長給予一場精采的演講。首先臺灣大學的林恭如教授利用碳系的材料,例如:石墨烯、石墨奈米粒子等等,當作飽和吸收體應用到被動鎖模光纖雷射(圖一)。而南京大學的祝世寧教授,談論他們最近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中,利用寬波段變換光學的微共振腔且模擬出天體引力透鏡效應可捕獲可見光及紅外光區的光子(如圖二)。此兩位教授的邀請報告讓參加此論壇的博士生獲益良多,透過他們自身在學術研究的經驗,給予我們這些學術界的後輩一些啟發。

在這兩位教授精闢的演講之後,就由我們上場來大展身手,除了表現自身的研究,也與其他博士生交換想法。對方參與的同學除了有南京大學的同學以外,也有蘇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校的學生,還有來自當地揚州大學的同學。此海峽兩岸博士生論壇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所有的事務都由雙方的博士生一手包辦,包含主持人的部分,我覺得這可以讓我們學習到組織規劃的能力以及增進彼此交流的機會。

而一開始的報告主題則是Laser optics and optical devices,是由南京大學的劉雲龍同學作為主持人。此主題主要是針對光學元件應用在一般光學或非線性光學。整場下來,我們發現在大陸學生所報告的題目當中,已逐漸從理論模擬結合實作,由理論驗證實驗的正確性。而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因為台大的學生主要是電資學院的同學,所以相對比較偏重於實作應用的部分,因此彼此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可交換。

當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台大的吳仲倫同學(圖三)及南京大學的魏冰妍同學(圖四)所做的報告。其中吳仲倫同學報告利用奈米矽埋藏在氧化矽並利用自由載子吸收特性做出光調變器,此領域跟我所做的研究有相關,所以在會後有深入的討論。而魏冰妍同學則是分享他們在液晶於數位微型反射鏡元件上的研究,而且應用在微影技術上,相當的有趣,並且理論和實作並用,讓我覺得大陸的學生在研究上不再以理論為主,而是逐漸以理論與實作並重。由於這兩個同學精彩的報告,經由同學間彼此互相推選,一個為最佳學生論文獎,另一位為最佳人氣獎,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

【之三】

撰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蘇亮宇(代表團學生副隊長)

下午的場次原訂在一點半展開,但由於老師與學生們都醉心於品嘗南大精心準備的午宴,尤其是道地的揚州炒飯,因此稍有延遲到兩點才開始。前兩個議程的主持人為魏冰妍,在之後的文化參訪中她也有隨行,第一個議程項目為固態照明的部分,筆者雖然從來沒有做過會發光的元件,但還是擔任了此一場次的第一位講者。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午所有的演講當中,林所長都聚精會神地傾聽並提出疑問與建議,誠如他所說,希望能夠在明年的會議中,可以出現南大與台大共同合作的研究報告。之後的兩位講者都是台大的學生張晏碩與劉家偉,分別是報告雷射投影技術在光斑上的抑制以及探討不同有機發光二極體結構在特性衰退上的研究。其實歷年來 都可以注意到通常在議程的安排上,台大和南大的學生都比較少被安排在相同的議程,這其實是因為台大光電的研究通常比較偏重於各式元件製程,而南大物理比較偏重於各式模擬與光學量測,我們在最後一天的實驗室參訪中也有注意到南大對光學量測的重視與實力;由於兩間學校長處不同,學生熟悉的部分也不盡相同,倘若能像林所長所言一樣相互合作,必能激勵出更多創新的火花。第二場次的主題為積體光學元件,如光柵和一些應用表面電漿等技術的實驗。表面電漿等技術在近年來也是光電領域上一個致力研究的課題,利用其耦合或侷限能力,能有效地增進發光二極體的出光效率或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在此一場次中台大的講者為蕭惠 心,她利用一個表面金屬為光柵結構的金屬—介電質—金屬結構作為一個紅外光發光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數值模擬的數據之外,她也提供了完整的實驗對照,且兩者數據也相當吻合。再下一個議程主要較偏材料方面,許多電子元件的進步都需要仰賴材料層面的突破,因此所上也有不少老師致力於開發新穎材料與其應用,如楊 伯康所報告的利用氧化鋅材料製備電阻式記憶體,而其中這幾年最受矚目的大概就是與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有關的材料—石墨烯;由於其優異的傳導特性,石墨烯在高速電晶體或透明導電層等皆有很多相關研究,但除了這些傳統應用之外,由於人們對其特性越來越能掌握,也因此出現了其他的應用,如涂定勳所報告的將石墨烯作為硒化與硫化的阻擋層,另外在早上林所長也報告了各型態石墨材料作為飽和吸收體以壓縮雷射脈衝的研究。今天的最後一個場次是有關於非線性光學的,包括相位匹配或光孤子等研究,雖然這個領域筆者較不熟悉,但在最後一天參觀實驗室的行程中,也不難感受到南大在這個領域的重視與實力。在第一天的報告結束後,相信所有與會的同學與老師們都收穫不少。

-吳仲倫、程志賢、蘇亮宇,光電所博士班學生。

2013兩岸光電科技博士生論壇與會者合影。

光電所參與歐盟 European Master of Science in Photonics (EMSP) 碩士雙學位計畫報導

【全文轉載自台大光電所所訊2013年9~11月刊】

呂韋辰

【前言】

伊拉斯莫斯世界(Erasmus Mundus; EM)計畫,是歐盟所推動的高等教育標準統合及品質提昇計畫,在此計畫下有超過100個不同領域的歐盟碩士學位課程,此計畫除了促進歐盟會員國高等教育品質的提昇,亦積極促進與非會員國頂尖大學的合作,第一期計畫由2006年至2010年,第二期計畫由2011年至2015年。在第二期,歐盟亦首度開放非會員國大學加入成為正式夥伴學校,聯合授予學位,本所在第二期加入了European Master of Science in Photonics (EMSP)(即第一期原Erasmus Mundus MSc in Photonics (EMMP)),與比利時Ghent University、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和英國St Andrews University等校共同推動碩士雙學位計畫。

2012年9月,第二屆參與本計畫的光電所碩士班學生呂韋辰,前往英國St Andrews University和比利時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VUB),展開在EMSP課程中為期一年的修業生活。為了讓對本計畫有興趣的同學能更深切瞭解出國進修的學業與生活點滴,本次報導特別邀請呂同學撰文,將他這一年來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大家。

 

在2012年9月有幸能參與光電所和歐盟EMSP (European Master of Science in Photonics)所舉辦碩士雙學位研讀計畫,我是第二屆參與計畫的學生呂韋辰。與第一屆舉辦模式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在國外一年的期間會分別到不同的兩間學校修課以及做論文研究。在上學期時(9月~12月)是到英國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而下學期(1月~6月)則是到其他EMSP合作學校,例如比利時的根特大學 (Ghent University)、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瑞典的皇家理工學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進行論文研究以及完成論文。

論文題目以及論文研究的學校落點,在出國前就會由這計畫的助理Bert Coryn整理好後寄給參與計畫的學生選擇。我選擇到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自由大學(VUB)做論文研究。雖然因此必須要從英國帶著笨重的行李遷移到比利時,但也因而讓我有機會到不同國家不同學校去體驗他們的特色以及生活模式。

St Andrews University在台灣的名聲並不響亮,大多數人知道的莫過於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然而St Andrews大學在英國的歷史卻僅次於牛津以及劍橋大學,而且是蘇格蘭最古老的大學。建於西元1413年的St Andrews大學在今年(2013年)恰好度過建校600周年生日,當然學校也舉辦盛大校慶活動來慶祝這劃時代的一年。

這所學校的名氣之所以響亮不僅於此,讓它能在廣大英國人民印象中留下深刻印記的原因在於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就是在St Andrews大學讀書時認識進而交往的。另外,大學所在的St Andrews小鎮更是高爾夫球運動的發源地。古老的Old Course球場除了是公開賽的比賽場地,也大概是許多高爾夫球迷夢寐以求想拜訪的地方。這一年中,在奧運游泳競賽中多次奪得金牌的泳將菲爾普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都曾到這個球場打球,想要跟電視上才看得到的名人見面,來此處讀書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由於悠久的歷史,St Andrews大學也保留不少傳統,像是最有特色的學生紅袍;除此之外,每年進來的大一新生會尋找大三以上的學長姊作為自己的父母,學長姊除了可以帶領大 一新生更熟悉學校環境外,也能讓新生有機會拓展社交圈。在這邊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月,卻也讓我感受到英國人做事情嚴謹、有條不紊的態度。記得在入學前的新生註冊跟學校事務的辦理方面,St Andrews大學都會提供完善的資訊和詳細的步驟,讓第一次出國讀書的我們能有效率地完成該做的事。此外,學校的硬體設施跟休閒空間也規劃得很好,像是圖書館除了提供個人看書區域外,也有一層樓的空間是開放可以講話討論的,另外也提供許多公用電腦給學生使用。整體來說,這間學校除了地點較偏遠之外,其他方面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結束在St Andrews修課的一學期後,隔年一月我來到位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先來介紹一下比利時。因為與鄰近國家接壤的關係,比利時的官方語言有三種,分別是荷蘭語、法語和較少人講的德語。也因此比利時的學校分成荷語學校和法語學校,而VUB就是荷語的自由大學(法語的自由大學ULB就座落在 VUB旁邊,以前兩間是同所學校)。荷語學校顧名思義就是學校內以荷語為主,當然法語學校就是法文。但相對於法語學校,荷語學校裡面不管是行政人員、教職 員或是學生,英語都說得非常好,所以溝通絕不會有問題。VUB成立的時間相當短,1970年時才從ULB分出來,不過學校內光電領域的團隊B-Phot在歐洲已小有名氣。整個團隊包含教授學生約50個人,每個教授之間的合作很頻繁,一個學生有不同教授共同指導也是常見的事。VUB校園不大,不同棟建築是以英文大寫字母來作區隔,例如A棟、E棟等。建築物外觀以水泥外牆為主,並沒有多餘的修飾,冬天的時候由於樹木乾枯加上地上的積雪,會顯得校園有些冷清淒涼。但校園在大城市布魯塞爾,且學校旁邊就有公車、電車甚至火車站,要去其他地方還是很方便的。

在St Andrews學校待的時間其實不長只有三個月,如果扣除最後三週考試和復習的時間,實際上課天數大概只剩兩個月。在這段期間內,總共有兩門必修和其他四門選修課要上。必修課包括研究技巧(Research Skill)還有光電實驗課(Photonics Laboratory)。「研究技巧」課會讓我們上台練習口頭報告、撰寫跟光電科技相關的文章,以及期末要交一篇介紹之後論文研究主題的大報告(大概3000字)。這些安排目的是要讓我們先對論文有初步的研究,並且能夠練習整理收集到的資料,進而歸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至於「光電實驗」課則有點類似台灣的實驗課。每一到兩週每個人要完成一項實驗,每項實驗可能佔1到2分不等,整個學期總共要完成8分的實驗(另有2分報告分)。這門課特別的地方在於有非常多不同種類的實驗可以選擇,像是Solar cell、LED、SHG、Optical tweezer等,甚至還可以選去無塵室作實驗。此外,每當完成一個實驗後,都必須要帶著實驗記錄本跟實驗的數據、筆記去找老師評分。老師會根據記錄本上寫的資訊和實驗的數據來問問題,最後再給一個分數。除必修課外,還要上四門選修課,所以一周並沒有太多空堂時間。

歐洲上課的方式跟台灣不盡相同,學生通常跟老師互動頻繁。老師可能會拋磚引玉地丟出一個問題希望學生思考,學生也會很樂意且主動地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不一定正確。在St Andrews,一堂課可能會由兩個老師針對不同主題來上課,所以作業考試也會由不同老師各自出題。這邊沒有期中考,作業又只佔一小部份,所以期末考會佔總成績大約85%,等於是一試定江山,因此最後期末考周學生都會非常認真來準備,圖書館一定是呈現爆滿的狀態。

考試的話,學校網頁都可以找得到考古題。但是有考古題也沒有用,因為考古題是用來給學生參考考試題型的,考試不會出重複的題目。題型也很特別,考卷會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分的題目必須要全部作答,而第二部分的題目就可以選其中幾題來作答(5選3或4選2),學生可以選自己比較有把握的題目。但是考試時間通常很短,大概一到兩小時,所以一旦選定作答題目最好不要輕易更改。歐洲學校評分的量尺標準跟台灣也不一樣。那邊滿分是20分,10分及格,通常拿個14、 15分老師就覺得給很高了(不過St Andrews以13.5分為及格標準)。在國外不管是上課、考試、評分方式都跟台灣不太一樣,所以我們過去是需要適應一下。但如果學習遇到問題的話,我覺得多去請教老師或同學能夠得到很大的幫助收穫,當然他們也非常樂意幫助我們。

前面有提到論文題目的選擇和做研究的學校在出國前就會選好。因為EMSP計畫希望學生能在兩間以上不同學校待過,所以台大過去的學生不能選在St Andrews留下來做研究,也代表著上學期過後又必須帶著行李往新的環境移動。大部份的學生會選擇在比利時的根特大學或自由大學作研究,其他地方像是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或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協辦學校則是不一定有開出名額。有興趣去其他學校的同學如果可以聯絡到該學校的教授願意提供機會,主辦學校根特大學也同意的話,還是可以去候選名單以外的學校做研究。

我下學期選擇在比利時自由大學。會選這邊主要是對題目內容有興趣,也想體驗在歐洲大城市生活的感覺。在研究期間,會有一位promoter(也就是指導老師)和一位supervisor(博士學生)來帶你。老師通常很忙沒有太多時間能跟學生見面,如果做實驗遇到了問題,找博士生討論是最快速直接的方式。 Meeting的方式跟台灣也不太一樣。台灣大概是每週有一天固定的時間會跟老師進行group meeting,報告前一周的進度。在VUB的話自由度就大得多。我的指導老師會看她何時有空來安排會議,而且會議都是只有老師、博士生和我三個人私底下進行。開完會時再看狀況來安排下一次的會議(不一定每週都有)。此外,在VUB進實驗室的時間很自由,老師希望的是學生自主地研究,遇到任何困難可以隨時寄信請教老師或博士生。所以meeting時更希望聽到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見來討論,並不一定要有成果。

國外的研究生如同上班族,努力工作但也注重生活品質。他們通常早上八、九點就到辦公室,傍晚五、六點回家休息,大概六點半後就看不到人了,老師也不例外。 不過每學期期中期末都必須向學校報告研究進度,也因此養成平常高效率的工作態度,不然到報告時沒進度就糗了。我覺得在歐洲可以很放鬆很自在地作實驗,你可以天馬行空地提出任何想法,老師也會給予意見加以支持,這是我覺得非常難得而且重要的。

 

-呂韋辰,光電所碩士班學生。

當地學生慶祝600週年校慶。

在St Andrews有多年歷史的Foam fight。

2013年亞洲創新設計大賽 電機系學生組隊贏得年度總冠軍

張宜蓁

2013年第十屆亞洲創新設計大賽已於11月1-3日在中國南京進行決賽,由美國可程式化邏輯晶片領導廠商ALTERA和友晶科技terasIC主辦,中國的東南大學協辦,並邀請各地專家學者進行評分與學術交流。兩岸共有472隊伍報名,今年更有幸邀請到劍橋大學的隊伍來參與。亞洲創新設計大賽是以FPGA板為開發平台,此次的參賽題目包羅萬象,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微創手術訓練系統、國立臺灣清華大學的可攜式居家照護系統、中國清華大學的3D路徑測量機器人、中國北京大學負載均衡型多路徑自路由交換系統……等優秀的作品。

往年台灣大學電機系的學長姐參加比賽都有很好的成績,而去年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大四學生也不負眾望,由張宜蓁、林世傑、伍庭曄同學設計的SpeakING贏得年度總冠軍,賴昕妤、趙冠琳、鍾孟庭同學設計的iCoach贏得一等獎,還有諸多同學參賽作品贏得二等獎。這些參賽作品都是他們在大三下修習簡韶逸教授的數位電路實驗的期末專題,他們的期末專題不因課程的結束而停止改進,經過暑假兩個月的蛻變,使之效能更好、功能更完整、使用更方便,以挑戰亞洲創新設計大賽。

參加決賽的五位同學表示,在決賽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學生們的作品實力都很堅強,技術不比台灣隊伍遜色,但這個比賽不只評比作品,還需要用英語在台上報告作品的技術,展示作品時也需要用英語表達,更講求作品的創意跟創新,在這些方面,他們都展現了流利的英語口說和高度的創新創意,所以才能從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他們也感謝系上給予很多幫助,並期許學弟妹們可以在這麼多的資源下,多多參加比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跟各地專家學者和優秀的學生交流,增廣見聞,並將台灣的創新創意,登上國際的舞台。系上現在也借此積極地鼓勵學弟妹們將實驗課的期末專題拿去參賽,在比賽過程中,培養技術、創新、實用、表達四大能力。

-張宜蓁,現為電機系大四學生。

 

台大生合照 - 左起趙冠琳、張宜蓁、林世傑、鍾孟庭、賴昕妤,得獎後全體台大學生合影留念。

伍庭曄張宜蓁音樂會照 左伍庭曄、右張宜蓁。 伍庭曄同學這學期去美國康乃爾大學當訪問學生,無法參與決賽。 2012年電機音樂會張宜蓁與伍庭曄同學在台上的合照。設計SpeakING的三位同學都是音樂愛好者,所以才會選擇和音樂相關的SpeakING作為數電實驗的期末專題

SpeakINGdemo - 林世傑與張宜蓁於會場對專家學者展示SpeakING。

 

iCoach溫馨照 - 左起賴昕妤、趙冠琳、Stephen Brown、鍾孟庭,親切的多倫多大學終身教授Stephen Brown與台大學生合影。

SpeakING頒獎 - 左起Stephen Brown、林世傑、張宜蓁、牛津大學博士生,恭喜SpeakING榮獲年度總冠軍暨特等獎。

iCoach頒獎 - 左起Stephen Brown、鍾孟庭、趙冠琳、賴昕妤教授,恭喜iCoach榮獲一等獎。

Presentation - 在iCoach與SpeakING的報告中,台大生以風格鮮明的投影片與流利的英文表達,征服台下專家學者的目光與耳朵!

電機系系友e-mail聯絡網介紹

編輯室

電機系系友e-mail聯絡網至少已有二十年以上的歷史,除提供橫向(同屆)的聯繫外,亦提供綜向(跨屆)的聯繫。自102年11月4日起,原 @cc.ee內系友帳號轉由本校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 @alumni.ntu.edu.tw 郵件主機服務。目前電機系友e-mail聯絡網架構圖如下:

使用方式可參照http://www.ee.ntu.edu.tw/emailx.php,要點大略為:

一、目前使用系友e-mail聯絡網(群組帳號)的屆次為1976年至2004年畢業系友,各屆次系友群組帳號為 ntueexxxx@alumni.ntu.edu.tw,亦即如果畢業於大學部1983年,1983級的系友群組帳號即為 ntuee1983@alumni.ntu.edu.tw。如欲寄給 1983級系友,收件人帳號即為前述。

二、而如欲寄信系友聯絡網內全體系友,收件者為 ntuee@alumni.ntu.edu.tw ,

三、另外,為防止知道系友帳號者,以機器人程式濫發垃圾信,寄信及回信的郵件主旨須符合以下格式:

subject:[NTUEE]-{type}- {subject} (為符合ASCII Code,主旨內容請用英文),
{type}是定義這封信的目的,例如:Job, Politics, Social, Economics, Announcement,Visiting, Academic, Technology, Miscellaneous, …
回信格式為Re:NTUEE-{type}-{subject}

近年由於社群網站及免費e-mail帳號盛行,在進行系友返校暨相關服務時,得知各屆系友因不同需求,同屆間的聯繫多採用FACEBOOK社團或gmail等免費帳號建立群組。由母校郵件主機提供的電機系系友e-mail聯絡網提供另一項聯繫選擇。目前電機系系友e-mail聯絡網僅建立1976至2004年止,尚未建立使用的系友屆次如欲使用母系帳號服務者,可由聯絡人與 eefamily@ntu.edu.tw 聯絡。

 

 

電子所未來三年展望

劉深淵

電子所歷經陳良基副校長、闕志達教授、呂學士教授、張耀文副院長及林浩雄教授等前輩卓越領導,十二年間,績效亮麗,斐譽揚馳於國內產業與國內外學術界之間,此非全體師生同仁齊心無私辛勞奉獻,無以成就。

現今學術與產業變遷迅速,競爭與挑戰不斷,僕承眾所寄,初任所長一職,深勉自勵,然經驗不足,祈請同仁不吝雅言賜教。但求本所成績長紅不墜,蕭規曹隨之餘,冀望繼續突破成長;已辦之事,務求落實,未能推動之事,令其成辦,進而加深加廣。願所內同事師生,不忘初衷,熱誠而住,堅守崗位,持續進步。

對於電子所未來三年展望,茲略述願景於下﹕

一、追求學術卓越領航

1. 於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與自動化設計等相關領域,繼續培育高級研發人才和致力學術研究,鼓勵全體師生進行開創性、前瞻性之研究。

2. 在已簽訂學術交流協定之基礎上,加強與國際著名大學與研究單位在學生交換、教師互訪、以及雙邊共同研究上的實質合作。

3. 適度宣傳以廣招優秀學子,透過產學合作及參與研發計畫,配合業界發展趨勢,積極推動產學雙方的互動,進而提升國家系統積體電路設計的整體競爭力。

二、推動人文關懷,善盡社會責任

1. 利用專題演講加強人文教育與跨領域之認識與瞭解,積極培育學生以自我學術卓越目標成為社會頂尖人才,進而成為國家未來之領袖人才。

2. 增進學生的自信與尊重他人的意識,進而提升關懷他人與社會,成為服務社會之優秀人才。

3. 從事對社會有益之創新研發,將科技知識轉變為服務人群與貢獻社會的力量。

三、營造積極、正向、互助、自在的工作與學習環境

1. 藉由舉辦各項交流活動,凝聚成員向心力,營造積極、正向、互助、自在的工作與學習環境,建立互相扶持與共同成長關係。

2. 加強工作與學習環境安全,責成各個實驗室、教室及辦公室,檢查、條列各項設備於裝卸或使用上可能發生重大危險之設備者,製作圖示及說明緊急處理辦法,務必明顯標示於設備及相關場所,定期舉辦緊急事件發生處理模擬活動及相關講座,務使每位師生具備臨危不亂,有效處理緊急事件之能力。

3. 為使全體師生同仁重視健康及體能活動,舉行相關活動,促進師生運動健身習慣,達成身心靈平衡,促進健康。

-劉深淵,1991年台大電機博士,現任電子所所長暨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