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本年度2月1日,電機學群吳靜雄、陳秋麟、汪重光等三位教授,及陳秋男技士退休,電機系友們在校期間,或曾受教於這些教師,或因行政工作與行政同仁有接觸,編輯室紀錄了這些永遠的夥伴們在職期間的貢獻、歡送會報導,與大家分享。

國科會為獎勵研究成果傑出之科學技術人才長期從事學術或產學研究,設置傑出研究獎,學群共有吳忠幟等五位教師獲獎,本期介紹五位獲獎的教師研究主題及獲獎紀錄等。

本校新任校長-醫學院楊泮池院長獲邀蒞臨電機資訊學院與同仁座談,本期報導座談會實況。

由於電機之友年齡層橫跨數十年,電機系大學部入學管道已有變化,本期有目前大學部入學管道簡介,系友們或可比較其中的變化。

電機系一年一度開春-迎春揮毫送春聯活動,邀請電機系1971級系友黃友佳先生揮毫,黃先生也記錄了這次的活動實況。。

本系教師因其學術上的成就及服務熱忱,屢獲邀擔任政府機構或國家研究單位重要職務,但這些教師借調後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本期採訪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陳良基院長,陳院長與我們分享院長任務內容。

至2013年,臺大電機營已邁入第十七屆,相信很多電機系友們在大學部時也曾參與過,現在電機營跟過去有沒有不同,電機之友們一起回味吧。

臺大杜鵑花節已成為一年一度的盛事,系學會會長徐煒甯同學紀錄了籌備及活動過程,雖然這個活動主題是對高中生的科系介紹,但參與的同學在籌備及現場介紹過程中,也將自己在電機系所學再一次整理與應用。

大學部蘇誼炘同學參加服務課程,從事前的疑問-我們究竟能帶給那些小朋友什麼?到後來的心得-時間是永不停歇,汎愛眾人之心又怎能終止?他經歷了怎樣心靈的旅程?對社會的關懷,在此次服務課程已埋下了種子。

1971級系友李誌德先生(加拿大舒瑞德汽車化學公司亞洲業務發展首席代表)暨夫人蔡怡女士(美國密西根州偉恩州立大學教育博士,聯合報與人間福報專欄作家)應邀至本系專題演講,以自己的職場與人生經驗,與學生分享如何成功發展職場與人生的轉折。本校2012年傑出校友-電機系1964級系友洪敏弘博士應邀至本校演講,演講內容為個人的奮鬥史,但亦可說是臺灣產業的縮影。以上兩位系友的演講記錄與大家分享。

如何成功發展職場與人生的轉折

編輯室

  •  臺大電機系專題演講
  • 時    間:101年11月28日下午3:30-5:20
  • 地    點:博理館101演講廳
  • 主持人:李學智教授、張帆人教授
  • 主講人:李誌德先生、蔡怡女士

■ 前言

誠所謂「學海無涯」各位同學們歷經十數年來百尺竿頭的求學歷程,雖然學富五車,事實上在人生的交響樂中,仍只是步入社會的序曲。職場茫茫,所要追求的不再只是題目的標準解答,而是包含了人際關係、利益衝突、職涯發展與人生規劃錯綜複雜的困難選擇,究竟要如何乘風破浪,抵達人生的彼岸呢?

本次的講者李誌德先生是本系1971級系友,也是主持人李學智教授的大學同學;而蔡怡女士為李先生的夫人,也是本校校友,同時恰巧是主持人張帆人教授的高中同學,可說與本系淵源深厚。李先生曾任美國通用汽車AC DELCO部門亞太區總裁,名列2000年Who’s Who 世界名人錄,現為加拿大舒瑞德汽車化學公司亞洲業務發展首席代表,蔡女士是美國密西根州偉恩州立大學教育博士,現任聯合報與人間福報的專欄作家。他們特別用心準備了一個半月,將一甲子的人生經歷去蕪存菁,在一次的演講中分享給各位同學。

 

■ 尋找自己喜歡且是學校所學的工作

李先生說:「剛進入社會的時候,是人生的關鍵。」一旦進入自己所不喜歡的職場,雖非必然不好但禍福難料,會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很多不必要的變數,所以希望同學都能找到自己有興趣而且學以致用的工作。盡量選擇跨國企業、大一點的公司,即使由基層起步也無妨,一方面他們通常有較好的制度與福利,再來也易於拓展自己的眼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看得又高又遠。

在選擇了喜歡的公司之後,最好是在裡面多待幾年多多學習,不要輕易在幾年內換工作,這會影響自己的職場信譽。李先生強調:「當我在錄用人才的時候,即使學經歷再好,只要看到他兩年換一次工作,我就完全不會考慮。」公司的栽培與訓練要懂得飲水思源,否則能力再好的人才若是來去如風,對公司沒有幫助也只是枉然。

 

■ 培養優秀的工作態度

關於職場上的工作態度,李先生開門見山地說:「在公司裏面,永遠要謙虛與低調,這很重要。」不要愛現,不要取笑做錯事情的同事。但是謙虛與低調絕不等於不積極。接受任何上司指派的工作,不挑不揀,好好完成並要有好成績。一次機會的推卸或不接受,要在等到主管安排下一次的機會,通常要等很久以後,有些人沒有升遷的機會就只能往下坡走了。

但是工作上面難免會遇到難題,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李先生建議:「由自修研究或詢問朋友來解決,但是最好不要問同事。」一則他可能會向上司打小報告,二來即使你把同事當成好朋友,令人惋惜的是,面對利益衝突或者競爭升遷的時候,就沒有所謂的朋友了,到頭來反而容易讓自己感到受傷。

要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性格外向的人,並與其他部門的主管和同事建立良好關係。如此一來公司裡面若有所機會,他們就容易想到你,也就比較有所發展。身為一位坦直的工程師,處事也要靈活,有條不紊。對於每件事情要瞻前顧後,同樣的錯誤不可再犯。

關於如何做好工作?李先生說:「首先你要把工作做出適當的時間分配,要早一點把工作完成。」如果交待給你的工作只是按時完成,那你和其他人有什麼分別呢?也能給自己帶來出錯的緩衝時間與餘裕。在做時間分配時,要先決定好每一件事情的優先順序,而且養成習慣寫下重要而需要處理的項目,以免遺漏與忽略。人生在世難免忘事,不要以為自己一定會記得,尤其當職位越大管得越多,有的時候一件事情忘記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 為自己的工作加分

除了努力做好份內的工作,並有好的表現外,李先生說:「要習慣對其他人做業務介紹,就像我現在跟各位介紹我自己一樣。」除了自己的工作範圍外,也要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以及互動的客戶。在主管的面前做好報告,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也是在各位同學的職涯當中,非常重要的重點之一。

隨時要做好外調國外的準備,包括語言文化、自己心理建設還有家人、男女朋友之間都要溝通好。重要的是要入境隨俗,虛懷若谷多聽多問,莫以管理者的身分自居。有許多外國的同事調到大陸,趾高氣昂讓人難以共事,結果往往沒多久就被調回來。

充分了解公司的主要業務與營運模式之後,要能找出不足,發展出能夠增加效率並解決問題的模式。盡量提出好意見提高工作效率給主管,而不是當一名「跟隨者」,以前怎麼做就怎麼做,便無法進步與創新。身為一位管理者,良好的管理系統可以為自己與公司減輕很多負擔,減低成本其實也就帶來更多的獲利。

 

■ 心理素質的培養

首先要勇敢去處理工作,及承擔工作的壓力。李先生直白地說:「哪個工作沒有困難?哪個工作沒有壓力?就看你敢不敢去面對!」要先有這一份勇氣,然後才能突破別人解決不了的困難,承擔他人無法達成的任務。常常要問自己:「為何他人能勝任那份工作?為何我不能?」

如果因為工作表現優異,加入公司當紅的團隊,盡力當其一份子,因為這個團隊能協助你發展你的職場,互相努力、互相提攜。即使不喜歡,也要與同仁社交。與同仁們社交非常重要,不要把自己孤立,單獨行動。並學習自己為「團隊」的一員,不能在團隊中單獨愛表現自己,多建立朋友勝於敵人。

在公司內永遠要尊重同仁,尤其是上司或主管(會做事也要會做人),李先生說:「會做事不會做人是書呆子,會做人不會做事是拍馬屁。」以熱忱態度努力工作。身為主管之後,永遠要當一位好主管,但不等於是濫好人。公司裡面的法理還是在的,偏袒與護短不是真正的好,反而對大家都不好。

在公司一定要做一位誠實員工,尤其是有機會負責處理財務帳目及現金,要特別小心。永遠不要接受外面合作夥伴、代理商、經銷商、供應商以及合作對手等等的好處,這很有可能會陷害到自己公司的前途,一失足成千古恨。

 

■ 遠渡重洋 離鄉奮鬥

李先生的賢內助蔡女士,從另一個角度分享他們一路打拼的人生,以及背後的辛苦歷程。蔡女士在台大中文系念大學時認識大她一屆在台大電機系就讀的李先生,李先生畢業後選擇出國深造,也就表示兩人必須遠距離戀愛。在魚雁往返百多封情書之後,蔡女士毅然決然放棄台大中文系的碩士學位為愛走天涯,前往美國與李先生結婚。

當初兩人是在學校的小教堂裡面結婚,只舉行了簡單但莊嚴的婚禮。婚後住在學校對面的地下室,月租一百美金包水電,每天吃的是番茄炒蛋配白飯,雖暗無天日,但有愛的加持,卻仍然甘之如飴。可惜命運的考驗來臨,在念MBA的最後一學期,李先生打工的旅行社突然倒閉!一下家裡的開支沒了著落,外國留學生又不能貸款,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好不容易終於在華人餐館找到服務生的職缺,讓兩人得以繼續前進。熬過艱苦的留學生生涯,終於苦盡甘來,李先生畢業之後進入跨國大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工作,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 克服病魔 勇往直前

數年之後兩人育有一子,蔡女士也取得了美國印第安那州博德來大學教育碩士,在學校任教。但是好景不常,蔡女士因家事操勞導致椎間盤突出,一時之間癱了一手一腳,該怎麼辦呢?沮喪、流眼淚、怨天尤人,什麼都來了。經過休養恢復之後,醫生警告蔡女士未來再也不能提重物、吸塵掃地、做操勞的家事以及種花種菜,蔡女士便決定用多出來的時間攻讀博士學位。

蔡女士雖是抱病依然堅持上課,為了支撐身體,還特別請醫生訂製了鐵衣穿著上課;由於手舉不起原文書,只好把書與期刊都拆成單張,兩張一份,一份一份地躺著看。後來李先生被調回台灣,原本應該是衣錦還鄉的好日子,卻因為自己還有六個學分要修完,只得留在密西根州,沒有丈夫在身,還要負起單親的責任照顧兒子,艱苦地完成了偉恩州立大學教育博士學分。

回到台灣之後,兩人結婚已十六年,才終於手牽手走入照相館拍了兩人的婚紗照,彌補當年結婚為了省錢沒有進照相館的遺憾。蔡女士一邊撰寫博士論文,同時擔任芝麻街美語教務長,將原本只有十家的芝麻街美語拓展至全台各地,並升任副總的職務,蔡女士十分珍惜並感謝李先生一路走來的相知相惜。蔡女士祝福各位同學:「願以我的豐富人生、繽紛歲月,換你們的青春無限。」

最後,李先生用英國倫敦副校長渥爾頓的名言勉勵各位同學:「成功不是要打敗多少人,而是發揮個人的最大潛力,拓展自己的極限,而且永遠不要放棄。」

積極行動,以生命照亮黑暗

卓志霖紀錄

甫榮獲本校2012年傑出校友的1964級電機系系友洪敏弘博士,於102年3月13日於本校管理學院一號館10樓「洪建全紀念廳」,以「積極行動、以生命照亮黑暗」為演講主題,從個人事業及志業的角度,與電機學群的研究生們,分享他的創業哲學與人生心法。洪博士表示-「去年的9月15日是我父親洪建全先生(臺灣松下電器公司創辦人)的百歲冥誕,為了紀念他一生的志業,由其名下企業共同出資設置『洪建全紀念演講廳』並選擇在他百歲冥誕當天舉行啟用典禮,今天在這個演講廳演講,特別有意義」。

洪博士將人生至今分為「求學」、「事業」、「志業」三階段,並說明這三階段所發生的事如何改變他的思維。

求學階段-「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蠟燭)成為座右銘

洪博士出生於萬華,小學就讀西門國小。西門國小為全省升學率最高的小學,當時導師極為嚴厲,每次考試不到一百分者,少一分打一下。洪博士成績一直維持班上第二名,永遠第一名的那位同學家境不好,放學後需到處替人洗腳踏車賺錢,可惜國小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否則以這位同學的聰明天資,定會有所成就。升初中填志願時,因為喜歡游泳,聽說成功中學有游泳池,就將其填為第一志願,不過後來才發現建中和附中其實也都有游泳池!初中時代因為沒有老師嚴管,成績都是低空掠過,畢業後考上復興中學,開始參加軍樂隊,也愛上古典音樂,日子過得很快樂,但是為了能進理想大學,決定重考,隔年考上師大附中。因為高一課程重來一次,課業上駕輕就熟,成績名列前茅,讀了很多雜書,還學了兩年的鋼琴。

大學考上臺大電機系,他說:「臺大電機課業很重,在學時都不敢參加社團,只有依照電機系的慣例,和外文系、護理系的女同學們進行聯誼,但都沒什麼緣分,大學畢業時班上超過一半的同學都沒交過女朋友。」原先計畫大學畢業後直接進入父親的事業,但父親鼓勵他應先出國留學並早去早回,如果先留下來工作,之後要出國就更困難了。

大三開始去修道院跟修女學英文,為出國留學作準備。第一次走進教室,看到黑板上寫著:「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起蠟燭。」這句話給了洪博士很大的啟發。他領悟到:抱怨無法解決問題,與其抱怨,不如付諸行動,改變這個世界,這句話也成為他的終身座右銘。

洪博士隨後到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電機系攻讀研究所,碩士班讀的是系統控制,博士班則轉攻電磁波領域,由同為臺大電機系畢業的陳坤木博士擔任指導教授。陳教授和美國空軍有計劃合作,研究資源充足,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陳教授很照顧台灣留學生,常招待大家到家中做客,後來陳教授還曾幾次回台大電機系客座講學,有一次也就在洪博士家做客,住了三個月,也就促成贊助台大和密州大學生互訪一些合作計劃。

事業階段-跨界不同領域均透過持續觀察掌握市場契機,創造新局

1970年學成歸國時,洪博士先停留日本,到大阪參觀世界博覽會,由於是日本第一次舉辦,舉國重視,幾乎所有大企業都參加, 唯獨夏普除外,夏普表示 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在LCD上,沒有多餘的經費參加展覽。投入的研發費用大到無法參加展覽,夏普今日在全球LCD技術的領先,當時就可見端倪。回臺後參觀位在新竹的環宇電子,主要業務是積體電路封裝測試。第一次親眼見到積體電路的面貌,便覺得這個產業深具潛力,「環宇是我們電機系的邱再興學長創立的,隔年施振榮加入,因緣際會下,也認識了他。」

回臺灣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臺大電機系當客座副教授,開授天線、電磁學等課程,修課人數共有六位,其中包含現在的聯發科蔡明介董事長、Garmin公司高民環董事長、臺大前副校長吳靜雄教授、臺大資工系李學養教授等。

某日矽統科技創辦人杜俊元學長來系上找同班同學郭德盛教授,提到他想成立華泰電子但是找不到合夥人,郭教授於是詢問同辦公室的洪博士有沒有意願投資,在洪博士父親的同意及支持下,華泰電子成立了,同時擔任董事長一職。起初公司開創時向銀行申請貸款,但是遭到拒絕,理由竟是銀行對於博士經營公司沒有信心,尤其經營者兩位又都是博士,最後由洪建全先生出面擔保,銀行才同意貸款,華泰電子公司才能順利營運。這件事給了洪博士很大的啟發:原來銀行評估的是保證人,而不是公司的發展性。而銀行放款給企業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審查公司營運狀況,如果不理想就會抽銀根,對公司的發展造成影響,這是他後來會改行從事金融事業的契機。由於洪博士從來沒修過商學管理或半導體方面的課,唯一相關是台大大三孫震校長在電機系開的工業經濟課,很多學問都是在實務上遇到才學到。

雖然現今電磁波是熱門領域,但在當時卻不是主流,擔任母系客座副教授一年後,洪博士選擇不續任。離開臺大後,洪博士想要發展自己的事業,剛好位於東京的大田電機-CATV、MATV、社區公共天線相關元件製造商,因為產能不足,希望找合作對象擴大產能。在這個契機下,洪博士成立了建弘電子公司合作生產,這個產業也正是他電磁學的專長稍有相關,公司以父親和他的名字各一字為公司名,代表一個家族的企業傳承。然而二個事業的忙碌使他得了肝疾,父親要他暫時放下公司事務,為求徹底康復,兩年後決定全家移民美國靜心休養,公司則全權交由胞弟洪敏泰負責。洪敏泰想做更有挑戰性的產品,因此和美國Acoustic-research公司合作開發高級音響,洪博士就在美國創立Proton Corp這個公司以銷售產品。

在美國的這段期間,洪博士看見了美國資本市埸的優勢,美國金融市場分為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但當時臺灣只有間接金融的銀行業只能提供短期資金,如果臺灣能發展資本市場,不只是很好的商機對工商產業也會有很大助益,八○年身體康復後回臺隨即著手籌設證券公司,十年間先後成立證券投顧、投信和綜合證券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個全方位的證券集團。當時的財政部為幫助中小企業取得資金,積極開啟臺灣店頭市場,建弘投信於是在1989年成為第一家上櫃也是唯一的投信公司,2001年更與一家銀行合併,成立了建華金融控股公司。

1996年起洪博士接任台灣松下董事長,該公司曾兩度獲得象徵企業服務品質最高殊榮的中華民國國家品質獎。2005年洪博士從金融業退休後,即專注領導台灣松下集團,有鑒於21世紀環保意識抬頭,節能減碳漸獲重視,松下開始推出ECO NAVI標章的產品,結合Ecology和Navigation兩字,代表產品導入智慧節能科技,達到環保目的。去年在桃園大園設立台灣松下第二廠區,用來研發和生產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多層印刷電路板(ALIVH® , Any Layer Interstitial Via Hole),洪博士說:「這是台灣松下50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金額甚至超過公司資本額!」他鼓勵在場有志從事研究工作同學到台灣松下,他表示:「台灣松下目前在多層印刷電路板的技術領先全球,節能科技也是我們的強項,非常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加入!」

志業-開國內企業贊助成立基金會風氣之先,國內關懷與贊助藝術,人文,與教育之先行者

洪博士在密西根求學時,曾和同學到底特律近郊的福特汽車博物館參觀,原本以為展覽內容只有硬梆梆的汽車,後來發現博物館還展出美國早期的生活文化,並且也觀察到美國企業成立基金會的公益模式,令他大感興趣。例如鋼鐵大王卡內基,金融大王洛克菲勒成立的企業基金會,造福了許多落後地區國家。洪博士認同這種企業回饋社會的作法在台灣也一定可行,回國後隨即建議父親效法西方之基金會模式,經營公益事業,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遂於 1971 年成立,開國內企業贊助成立基金會風氣之先。

隨著時代的演變,洪建全基金會贊助的面向也與時俱進。洪博士提到,早期校園民歌剛興起,洪建全基金會曾贊助唱片出版,結果唱片大賣,唱片公司紛紛到各大學發掘校園歌手發行專輯,帶動起了台灣的民歌風潮及唱片業發展。此外洪建全基金會也是最早期贊助雲門舞集的基金會,洪博士本人也擔任雲門基金會董事,持續參與至今。他提到一個小故事:雲門創辦人林懷民先生60歲時曾說想要退休,沒想到不久之後發生火災,燒毀了雲門排練場,所有道具設備付之一炬,但在企業界號召之下,很快便募足款項,目前積極重建中。洪博士笑著表示:「現在有這麼多人捐錢,林老師再也不敢說要退休,我們又可以期待他的新作品了。」洪建全基金會除早期的急難救助之外,一直持續對台灣藝文界的支持,提昇了大眾的藝術涵養,對文化、教育、藝術事業的發展,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

今日洪博士的演講,不只是他個人的奮鬥史,亦可說是臺灣產業的發展縮影,透過洪博士的娓娓道來,聽講者真是獲益良多。希望今天的演講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台下的聽講者未來均茁壯成為胸懷社會的「臺大創業家」。

卓志霖,本校生醫電資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

洪敏弘博士演講實況

電機系顏嗣鈞主任(左)致贈紀念品

心靈的旅程

本服務二課程榮獲「臺大服務學習SUPER課程獎第三名」。
黃鐘揚教授帶領其大三導生班學生於2012年7月16-20日,在嘉義阿里山鄉達邦國小舉辦「暑期數學探索營」。跳脫課堂書本的制式教學,以益智遊戲、分組競賽等方式讓原住民小朋友不再對數學感到陌生或恐懼,大學生們以其過往對數學的體會,共同分享並啟發孩子們探索數學的奧妙與樂趣。

數學營為初次舉辦,成果非常成功,共有近30位達邦國小一年級到四年級小朋友,5位電機系同學,另有1位宜蘭高中學生參與。營期結束後,導生合力將成果與學生回饋匯整,以照片、文字製成課程精彩報導,黃鐘揚教授也在營期間全程錄影並剪輯成片。整體成果獲得100學年服務學習SUPER課程全校第三名的肯定。紀錄片也已上傳至網路:http://www.youtube.com/watch?v=9wUvTGwiDas&feature=youtu.be
行李運上凌晨開往嘉義的自強號,睡意混雜著忐忑與興奮,恰如火車在平滑的鐵軌上,卻被不斷濺起的石子敲擊著,穩定地搖晃著鏗鏘前行。
因為一切都是第一次。

活動最初之動機在於師母認識的朋友在達邦國小教書-那所被阿里山碧釅釅林木簇擁著,卻以組合屋方式臨時搭建的山中小學,架高的底盤透露了它曾被風雨摧殘的過往-計畫是為小學生們辦暑期營隊。

從研擬企劃書、設計報名表、辦理保險一直到教案及教具的準備,這群缺乏經驗的大學生們心頭不只一次浮出如是的疑問:我們究竟能帶給那些小朋友什麼?

雖說數學一向是理工科學生極為擅長的科目,然而對於尚在揮灑童年、矇矇懂懂的天真腦袋,不忍填鴨式教育的荼毒繼續遺留蔓延,勢必要我們發揮創意,設法抓住那些孩子的心。聽著其他服務隊出隊的經驗,孩子們「難以控制」的抱怨始終是缺乏人手我們揮之不去的隱憂。面對全然陌生的領域,因為一切都是第一次,出隊前一晚我難以成眠。
不過,事後證明了我的憂懼都是多餘的。小朋友衝擊我們心靈的力量遠遠超過種種的辛勞付出;其實辛勞好像也比不上那些孩子在我們設計的課程之中,樂在其中玩得盡興的一種充實的疲憊,也或許他們從不厭倦,因為用不完的精力與過分的好奇心令人羨慕。這讓我們感到欣慰,並更熱衷於課程的規劃以及-最重要的-與小朋友們的相處與互動之中。

也許這才是我們最能給予的,擁有更高價值的東西。學科上的知識畢竟能在一般制式的課程安排中學得,並且有一定的效率。然而藉由短暫的相處時光,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及關照的關係,享受那偶爾心靈相通時互放的光亮,訝異於年齡的差距不足以建立起之間的隔閡,我們很自然的在這群阿里山上的小精靈面前抖去都市在心田蒙蔽的塵土,共同寫下一幕幕難忘的人生腳本。「難忘」-我想我們打從心底希望-但不乞求-這短短五天的數學營能成為他們放在心底的回憶,原來,單單純純的學習-甚至是學習數學這樣的科目-可以是這樣盈滿趣味與歡笑的事!

在回程的火車上,除了些許無法避免的不捨之外,我不禁沈浸在另外一種思緒之中,翻開我自己的小學時光,似乎遍尋不著如此輕快的足跡。是否,屬於都市的壓抑,升學主義掛帥的褊狹,極端諷刺的讓我們考取全台灣第一志願的學系,童年卻不如任何一位達邦國小的孩子值得回憶。

無法挽回的事情著實多說無益,然而這樣的反思給了我一個新的可能性,是否有機會能再次貢獻我們微薄的心力,不為大學必修的服務學習,為其他有緣相聚的小朋友們舉辦類似活動,或許對象遞換成城市的小孩子們,那些父母們暑假依舊工作,被囚禁或迷失在電腦與電視裡的可憐心靈,在精神層次上反而相較於山上的小天使是弱勢的,更需要我們的關心與幫助。

多麼令人難以忘懷的旅程!從不停湧現的靈感短暫抽離,在迷濛的車廂燈光下,望向累得在座位上熟睡的夥伴們,這五天要不是有彼此的陪伴,這一首詩-溢滿著青春爛漫、夏日奔放與童稚情懷的詩怎能完成,並永恆地鐫刻在我們的心中?
曜宏、聖亭、聖文、昕穎、偵亦,謝謝你們。

而更要感謝的是黃鐘揚教授。若無他的熱誠篤定、指導提攜,以及營期全程參與給予我們的安定感,數學營不會辦得那麼圓滿順利。

阿里山上活潑朝氣的孩子啊!希望你們繼續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將把你們源源不絕的笑容帶下山來,播送給所有需要的人們。就如時間是永不停歇,
汎愛眾人之心又怎能終止?
火車靠站了,等待著邁向下一趟旅程的乘客。
蘇誼炘,電機系大學部學生

小朋友受傷了,聖亭姊姊細心照顧

看誰能造出最堅固的橋,把最多的糖果帶回家!

數學益智遊戲-河內塔

我們一起度過充實的五天營期

指導老師黃鐘揚教授代表接受感謝狀

2013臺大杜鵑花節後記

  徐煒甯

又到了三月,溫煦的陽光捎來春意,輕輕喚醒沉寂一整個冬天的大地。漫步椰林大道,兩旁夾道的杜鵑花放肆地綻放,有誰能不被那美艷動人的校花吸引住目光?三年前,初次踏進校門時,椰林大道也是這番景色。但當時的我,對未來是一無所知的;盲目照著分數填寫志願順序,卻根本不了解那些科系的概況,相信許多人也是和我一樣。因此,才希望能夠藉由參加杜鵑花節來讓自己做出更正確的選擇。走出新體育館時,雖然不敢誇張地說對各科系都有透徹的瞭解,但是對於自己的未來,至少已經能夠描繪出概略的輪廓了。如今,身為電機系系學會會長,我想,我有義務、也有責任將這份杜鵑花節的精神傳承下去。

從十二月中召開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而後還有兩次籌備會議及無數次的小組會議。長達三個半月的籌備期,首要感謝呂良鴻副主任和系上許多教授如此熱心地協助系學會,提供我們相當珍貴的建議及經驗分享。經過數次的討論之後,今年採用的主題是「Experience EE for Yourself」:在日常生活中,電機領域涵蓋了的哪些部分?身為一個臺大電機系的學生,你會擁有怎麼樣的大學生活?甚至是在畢業之後的將來,有什麼樣的發展是可以期待的?我們希望讓來參加杜鵑花節的高中生,能從各種角度親身體驗電機系,並在心中描繪出一張屬於電機系的藍圖。而今年的主題場佈更是精心設計,以方舟為主體,寬廣的甲板上乘載的是科技發展的足跡;高聳的桅桿矗立,象徵電機系將不畏任何困阻,引領人類突破歷史洪流、創造新時代。此外,打破以往靜態場佈的框架,今年更結合電子電路實驗所學的bi-stable電路,在方舟上放置了交替明滅的NTUEE LED logo。

動態展覽品的部分,今年共有三組,分別是由陳良基教授提供的裸視3D螢幕、由陳中平教授提供的立體照相機、以及網路多媒體實驗室的作品Mimic。和一般電影院的3D電影不同,裸視3D螢幕能夠直接以肉眼觀賞而不需配戴偏振片眼鏡;立體照相機則是一台具有雙鏡頭的相機,藉此模擬人類的左右眼。將拍攝完的照片經過軟體處理,合成單一照片。再經由普通的印表機列印後,透過偏振片即可觀察到具有景深的圖片;最後,則是在當天廣受好評的Mimic。這是一款由大學部同學夏定遠、楊定及楊植翔,應用XBOX的kinect sensor所設計出來的體感遊戲,玩家必須藉由模仿螢幕中圖片或是另外一個玩家的動作以獲取分數。看著高中生和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極盡扭曲身體,想要出題目難倒對手,畫面十分溫馨有趣。

為期兩天的杜鵑花節活動,總共動用了近一百名的工作人員。雖然有如此多的同學幫忙,但攤位上仍然是一刻也閒不下來。偌大的會場擠滿了求知若渴的高中生,電機系的攤位前更是水洩不通。現場解說組的同學拿著簡介,駕輕就熟地解答同學的問題,也熱情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Demo示範組前總是有無數雙好奇的眼睛,看著這些新奇的展覽品,也讚嘆電機系竟然是如此無所不能。在美宣組的巧手之下,攤位上更設置了一根精美的許願柱,一旁活動組的同學招呼著高中生,讓他們在柱子上寫下對未來的期許。和往年相同,今年我們也邀請到了幾位非常熱心的教授,於各時段提供演講。每當舉行演講時,角落總是坐滿了同學,聆聽教授從更高的視野分享關於電機系的資訊,提供學生不一樣的觀點思考。

在眾多教授、助教、及同學的協助之下,杜鵑花節圓滿落幕了。身為電機系的一份子,我感到非常驕傲,也很高興今年能負責杜鵑花節這個活動。看到許願柱上密密麻麻的留言,許多同學都期許自己能夠考上臺大電機。相信這次的活動已經成功讓更多的高中生更深入瞭解電機系,激起了對電機系的興趣和熱情。也希望他們在將來都能努力實踐此時許下的心願,期許某一天能再次在電機系和他們相見!

 

徐煒甯,電機系大學部三年級學生,現任電機系系學會會長。

簡韶逸教授的演講吸引了許多學生

同學熱心地進行解說

呂良鴻副主任當天也到場協助解說

許願牆上滿滿的留言

今年的主題場佈-方舟

當天最受歡迎的遊戲-Mimic

臺大電機營系列報導

謝伊妍

一、活動起源與目的:
自民國八十四年起,臺大電機系已舉辦過十六屆的電機營,以全國高中生為對象,希望能透過本系學生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對於電機領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提供高中生提早認識電機系的管道,讓學子們能藉此活動探就自己的性向,培養對電機領域的基本知識。臺大電機營於今年將堂堂邁入第十七屆(2013),臺大電機系系學會希望能承續此意義重大的活動,全力以赴,讓有志青年對於電子領域有較深入的了解,藉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電子產業的行列。

● 活動目的:
一、提供高中生提早認識電機領域以及臺大電機系的管道
二、提供高中生優良的暑期活動
三、促進電機系內高低年級之間的縱向溝通,活絡不同年級間的交流
四、擴大系上同學系上活動的範圍,培養人際/領導能力

第一天開心迎接小隊員的到來

 

最後一天於博理館施放氣球,活動正式結束

 

二、活動內容:
在教學方面,為了提供高中生早一步接觸電機領域的實務,我們提供了基礎教學課程,像是讓高中生動手接電路(硬體教學規畫),和操作軟體撰寫小型的HTML、CSS、JavaScript程式等(軟體教學規劃),並實際走訪系上實驗室與各大企業,與電機領域相關的學界/業界直接接觸,並透過演講與學長姐的Demo展演,進一步了解電機系的內涵。
● 電機基礎教學、進階實驗課程教學:
讓學員們透過親手做實驗的過程,能夠學習、了解到電機領域的基本相關應用。由電機系大二、大三的學生現場指導學員,讓實驗不再只是枯燥乏味的課程。共分為『軟體教學 - 簡易程式寫作』與『硬體教學 - 電子電路實驗』兩部分。
● 電機系實驗室參訪:
讓學員們接觸到『研究』的領域,並介紹台大電機系的努力成果。分組帶領學員參觀電機系研究所的各實驗室,並邀請學長姐替學員們做該實驗室的研究內容、成果、應用與心得的介紹。
● 企業與科學園區的參訪:
讓學員們能有參觀園區的機會,並接觸到電機領域在業界中的發展與應用。透過和園區中的企業公司合作,帶領學員們實地至園區參訪公司,並聽取公司的介紹,讓學員們能夠了解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現況、技術應用與未來展望。
● 演講-電機系所簡介和未來展望:
讓學員們對電機系有更深入且正確的了解與認識。由系主任及教授簡介電機系概況。
● DEMO課程:
由系上修過『數位電路實驗』、『網路多媒體實驗』兩實驗課的同學,提供其修課後所製作出的成品讓學員們操作,並由大三的同學負責做講解與介紹。藉此讓學員們看到比實驗教學課程中還要更複雜、困難的電機相關課程的實做應用。

小隊員們接電路的實況

2012電機營紀念拼圖

實際上課情形

實際上課情形

參訪實驗室

 

此外還有能讓高中生留下難忘回憶的迎新晚會、大地遊戲(有各種小遊戲關)、野蠻遊戲(類似闖關活動)、RPG(角色扮演解決任務)、營火晚會、烤肉等休閒性的活動,讓同學們在學習之餘,能欣賞優秀學長姐們精心準備的舞蹈/戲劇等才藝表演,並且透過各式各樣的遊戲,與同儕和學長姐們交流,建立起友誼的基礎並放鬆心情。
● 認識臺大校園、參觀台大電機系館:
讓學員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臺大的環境,利用大地遊戲及其他各項活動,讓學員認識台大的環境與台大電機系館。
● 團康活動和晚會:
讓學員們能夠享受營隊樂趣,並學習在團隊中的互助合作。一方面讓學員有參與感,另一方面更期待能提高學員們的學習效率,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

謝伊妍,電機系大學部學生。

學長姐們精彩的舞蹈演出

學長姐們精彩的戲劇演出

學員們跳早操的情形

小隊員們自己動手DIY食物

充滿活力的舞池

小隊員們於活動進行間的笑容

三、活動紀錄:

精美的宣傳海報,張貼在各高中校園,吸引莘莘學子加入電機營的行列

活動期間小隊員會一人一本營手冊(左圖)和教學手冊(右圖),協助小隊員們完成教學實作的內容和提供遊戲引導、活動行程表、營歌等詳細資訊

 

營期期間會製作並發送刊物給小隊員(高中生)們,並有專屬紀念影片讓小隊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也會將演講過程記錄下來,並放在電機營紀念光碟中給小隊員們帶回家做紀念


人物專訪-國家實驗研究院陳良基院長

卓志霖 採訪紀錄

目前擔任「國家實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研院)院長的陳良基教授,跟我們分享了他帶領國研院這半年多的心得,並說明國研院對於臺灣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善加利用此資源。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科學家們實現創新研發構想的科技平台

首先談到國研院成立之四大任務分別是「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和「培育科技人才」。以建構研發平台來說,整個國研院底下共11個實驗研究中心,每個中心都有相關的研發平台和設備,提供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使用。

舉例說明「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Chip Implementation Center , CIC),就是建置一個供IC設計使用的服務平台,教授和學生們可以藉由此平台,幫助他們把IC設計完成,最後交由合作的晶圓廠生產。製作完成的晶片,CIC也提供量測的儀器,來驗證成品是否有達到預期的功能。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要是建構高速運算電腦、高品質學術網路、資料儲存設備、應用軟體及資料庫提供國內學術研究使用。因研究上有時需要使用到很複雜的計算。國網中心擁有全球排名第42的超級電腦「御風者」,提供了超高運算量和超高容量記憶體。

「國家太空中心」主要是執行太空計畫,包括研發新的人造衛星,負責監控台灣所擁有的人造衛星,衛星接收到的訊號可以轉換成大氣相關數值供國內研究人員使用。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擁有目前最新的2700噸級「海研五號」研究船,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研究船,完全由臺灣設計和製造,此艘研究船可以連續航行50多天不靠岸,因此可以行駛更遠,執行更複雜的任務。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提供耐震研究相關平台,由於台灣經常發生地震,建築物結構的耐震測試更顯現出其重要性。而地震模擬振動台造價數億元,一般學校可能不太容易建造,因此國研院建構此平台能使無此設備的學校得以完成研究。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也提供高品質、無污染的實驗用動物。國研院建構大型的實驗研究平台使全國研究人員都能使用,如此可以提升使用率和減低開發成本,透過研發平台的資源共享,使其它資源較不足之學校的學生能縮短學用落差,間接培育出前瞻科技人才,陳教授指出「國研院一年服務全國多達5千位各個領域的教授,若每位教授指導10名以上的研究生,就有超過5萬個學生使用此資源,影響力不容小覷」。國研院也提供暑期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在暑假有機會累積實力。

國研院共有11個研究單位,每個單位將近有一兩百人,找出合適的人來幫忙管理各單位,才能使行政體系運作有效率,一年有將近60億的經費,這麼龐大的人力和經費要如何運用和分配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也考驗著院長的智慧。

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如果我只是把計畫run完,也發表了paper,但卻不能應用到產業上,我覺得這好像不符合我的期望」

每當陳教授受託接任新職務前,都會先仔細考慮是否真的能有所貢獻,才會接下這個任務,他說:「若國家真的需要我,而我的能力所及,我當然很樂意為國家盡點心力」。

然而要把一件大事做好通常需很多人的幫忙,因為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很重視團隊合作,在接下新職務後會想辦法加強團隊的向心力,使大家都能盡心盡力來完成一件事,這樣才會有效率。而借調的時間通常也很短,所以要跟時間賽跑,在有限時間發揮自己最大的貢獻。

陳教授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家庭,當時的生活環境條件很差,大家都過的很辛苦,一片豆腐乳配一碗飯,沒米飯就吃地瓜,每天都要幫忙種田以維持家裡的生計,就算高中離開家鄉到台北就讀,到了週末也要經常回家幫忙。陳教授也將以前種田的哲學用在學生身上,他說:「帶學生做研究好比種稻米,提供良好的實驗室環境就像給稻子好的田地,適當的陽光和雨水則是老師給學生的鼓勵和督促,耐心等待稻子成熟,讓學生有時間思考和摸索,不能揠苗助長」

以前的人對於物質的需求都很低,對他來說,種稻時天空能有一片雲飄過來遮陽就覺得這是天大的享受了。因此,每當做研究遇到困難時,想起了以前種田的辛苦,就覺得做研究還是輕鬆太多了,於是便打起精神繼續努力。正因為他經歷過早期台灣農村辛苦的生活,所以他一直不斷的思考如何利用所學來改善台灣的社會環境,不用再靠辛苦的種田或是其它高勞力、低產值的工作來過活,這也是為何陳教授要積極推動產學合作的原因,他說:「如果我只是把計畫run完,也發表了paper,但卻不能應用到產業上,我覺得這好像不符合我的期望」。

陳教授認為做出來的研究成果,要能應用到產業上才能創造它的價值,如果發展出來的技術能讓國內產業應用,開發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便能使錢流回台灣改善我們的經濟。因此陳教授在當初接任院長時,對國研院的發展提出了這樣的願景「Global Excellence、Local Impact」,意思是「追求全球頂尖、開創在地價值」。透過國研院的研發平台開發全球尖端技術,再將技術導入國內產業,使國內產業具國際競爭力,提昇在地產業的價值。

教學研究之餘,不忘社會服務,期許臺灣社會更進步

同時也鼓勵臺大的教授和學生們,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能夠撥出一點時間,做一些服務社會的事。而不要只專注在自己的研究上,「畢竟臺灣還是需要我們這群社會上的菁英才能更加進步。」

最後也提到,臺大電資學院每年都會舉辦的「科技達人3Q體驗營」(Adversity Quotient、Emotional Quotient、Moral Quotient)是幾年前陳教授到外面募款了一筆經費而開始辦的。他教了這麼多年的書,發現臺大電機的學生雖然很優秀,從小就是一路平順,沒遇過什麼大的挫折,所以畢業後進入職場可能會無法適應。於是請了顧問公司設計一些課程幫學生上課,學習人際關係、社會關懷、面對逆境……等。幫助學生更快適應職場生活,也培養出回饋社會的心。

 

陳良基,1986年成功大學電機博士,本校電機系特聘教授。現借調擔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

卓志霖,本校生醫電資所碩士班一年級學生。

臺大電機系癸巳迎春揮毫暨騷心書畫奇石聯展開幕紀盛

黃友佳

「回顧歷史,科技一直扮演著驅動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不可缺之工具與程序,提供人類取得知識與文化最快速之平臺。工程師身為平臺的研發者,兼具科技人與社會人的角色,應多吸收人文藝術最後才能成為具有完整修養的文化科技人。博理藝廊希望本系師生們在追求科技的教學求學研究創新的長廊裡,提供小小的一個展場,讓每一位孜孜不倦的科技人有一個近距離直接面對藝術家寬廣創作心靈的機會。更希望藉著片刻駐足省思,能使科技人領悟到永恆的人文心」這是博理藝廊開幕典禮時本系系友林百里董事長致詞的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因此,秉承博理藝廊成立的宗旨,電機系在博理藝廊除了長期展覽本系系友即本文筆者的書畫作品外,陸續不斷的舉行了多次其他藝術家或師生們的書畫攝影等藝術展覽,並且每逢在為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自吳瑞北主任開始接著是胡振國主任、顏嗣鈞主任每屆春節前必定舉辦迎春揮毫送春聯的文化活動,使身為科技人的我們也不忘能接受到人文藝術傳統文化的薰陶。

今年為迎接癸巳年—小龍年的來臨,電機系一年一度的傳統文化盛事—迎春揮毫送春聯活動,乃在一零二年二月一日下午於博理館博理藝廊展開,這個活動,筆者很榮幸的再次被顏嗣鈞系主任邀請擔任主要的揮毫執筆人。為使此活動更具藝術多樣性和可看性,筆者建議並申辦配合此活動的「騷心標準草書學會書畫暨奇雅石聯展」,也獲得電機系核可。展期自2月1日至28日。是次參展的書畫家全部係筆者所創騷心書會的會員和師生:黃友佳、戢桂貞、林繡靜、陳健榮、曾鳳蘭、翁瑞娥、賴燕芳、劉淑芬、羅佩珍、韓英臺、蘇昭安、鄭碧芳、陳素德、袁興緯、楊精傑、三古默農、張光文、王賢智、周臻臻、邱玉蓉、翁素蓉、王悅如、陳竹林、楊玉如、黃于峻、郭牧萱、蔡翔安、陳勇任、侯友生等二十九人,書法包括標準草書,篆、楷、隸、行、創意(書畫合體)、七書等書體、國畫有山水、鳥、貓、熊、企鵝、人物等作品合共八十餘件,作品的多樣性和水平,令人激賞。奇雅石展出共六十餘件,參展收藏家為:張宗海(高齡92歲)、廖啟迪(高齡91歲)、陳竹林、黃友佳等四位。奇雅石的參與聯展應係藝壇初見,天然石紋和石型出現:髯翁與美女、波斯貓與鮪魚、狗、行草書字形、三老與青驄馬、尼克森像、哺乳、偷情與偷窺、取暖猴群、兔子、舞女、日本兵、天池、金華火腿、龍鳳和鳴、擁吻等等令人嘆為觀止。而且筆者還為髯翁美女石、波斯貓與鮪魚石、三老與青驄石分別作了五言絕句詩籤配合說明,造物者的神工和筆者的五言詩,相得益彰。

<髯翁美女石詩>:「草聖于髯翁,沉思韻句中,晨昏孫定省,探首怕驚公!」

<波斯貓與鮪魚詩>:「我家小貓叫毛球,愛往藏魚冰庫遛,不為生鮮鮪魚味,只因好奇喜探幽。」

<三老與青驄石詩>:「三老將分袂,依依惜別離,青驄猶足健,再會可相期。」

為使活動更加熱鬧,筆者更準備了自作的十二道燈謎謎題:

1.「十一口又十一口,再加十口又十口,若問總共有幾口,實際只有四個口。」…………射一字

2.「嗣鈞主任,公務頻繁,上週出國,今日返還。」…………….射一春秋時代古人姓名(二字)

3.「銀幣堆成堆,不用便生鏽,他也想發光,擦拭無汙垢。」……………….射臺大已故知名首長姓名(三字)

4.「新栽楊柳十萬尺」………射一知名電機系友姓名(三字)

5.「老子聰慧,年高德劭,雖為聖人,猶好問道。」…………..射電機系教授姓名(三字)

6.「蒙滿入主,中原擴土,遠播聲威,族融邦固。」……….射電機系教授姓名(三字)

7.「天口發出祥光,發自東南西方,只照單一方向,孫權南面稱王。」………….射電機系教授姓名(三字)

8.「老子富而有道」………射一電機系知名系友姓名(三字)  (提示現任某國立大學校長)

9.「姓是皮膚色,名反字出頭,字係人土土,意為做伴優」…………………….射電機系一系友姓名(三字)

10.「凱旋南歸」…射本市一交通系統名稱簡稱(二字)

11.「蔣母受孕」…射成語四字,捲簾格(謎底四字順序 倒唸,其義方合謎面)

12.「人之初,性相遠,學鈞衡,距方短」…………………..射一大陸領導姓名(三字)

揮毫活動於2/1日當天下午2:30正式開始,首先由顏嗣鈞主任致歡迎詞,略述本系歷年舉辦迎春邀請筆者揮毫送春聯活動的意義和宗旨、歡迎騷心書會在此展出優美的書畫作品和奇石,使大家大開眼界,並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筆者也代表騷心書會致答詞,感謝電機系顏主任每年都邀請筆者回系揮毫和提供這麼美好的博理藝廊讓騷心書會會員展覽書畫作品和奇雅石,希望來賓們不要客氣盡量索寫春聯,觀賞作品和奇石有問題時盡量請現場作者和奇石收藏家解說。致詞後在觀眾來賓熱烈的掌聲中顏主任和展出者及來賓合照團體照留念。

揮毫活動隨後開始,此時整個博理藝廊鬧熱滾滾,途為之塞,排隊索取即席揮毫春聯之人龍直排至梯口,原定揮毫時間至4:30結束,結果欲罷不能,到了5:30休館時間到了,人群才依依不捨的離去,還好當天央請得到另一書會會員參展者戢桂貞女史和臨場來賓于右任書法研究院陸炳文院長的幫忙揮毫,才得稍稍滿足來賓的春聯索取,估計當天現場來賓至少百餘人次,來賓中除了參展者、本校本系的師生教職員外也不乏校外人士如:師大國文系董俊彥教授、哲學藝術郭文夫教授、客家教師協會劉鴻水理事長、作家協會李文慶理事長、亞太協會理事凌建中等等師大教授和藝文教育界人士,送出之春聯數至少三四百對,向隅者自然不少,排不上索聯者只有觀賞展出的書畫和奇雅石,也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穫。

揮毫中,筆者趁短暫休息主持貼在場內公告欄上的猜射燈謎遊戲,筆者用社會、臺大和電機系知名人物的姓名、成語、北市交通名詞等作謎底擬出12道謎題,讓來賓去猜,果然電機系都是學問豐富的有識之士,在李學智教授的助陣下一一猜中,猜謎活動在筆者聲聲BINGO和猜謎者歡聲中也圓滿告一段落。

一場豐盛的藝術文化開幕盛宴在近下午六時才圓滿劃下句點。另外筆者在此敬向主辦和協辦這次活動的顏嗣鈞主任、博理館吳健年先生、電機系祕書處和值班同學們申致十二萬分謝意;對致送花籃的越柬寮歸僑協會理監事:王進宏、周修儀、容士毅、陳樹華、李金源、林凡、吳鴻發諸位老友和騷心書會同學陳明玉女史以及致送嵌名賀聯的張宗海老師、于右任書法收藏研究院陸炳文院長、陳七春先生和對提供作品和奇雅石的展出者敬致最高謝意。

張宗海老師撰送的賀聯:

「友德輔書家桃李春風呈碩果;佳篇承雅頌溫柔敦厚振詩魂」。

陸炳文院長即席撰寫的賀聯:

「如椽大筆道結友;意態儒風墨緣佳」。

陳七春先生撰的賀聯:


「友書友畫友藝苑;佳師佳生佳薪傳」

 

(燈謎謎底:1.囍 2.顏回 3.錢思亮 4.林百里 5.李學智 6.胡振國 7.吳瑞北 8. 李德財 9.黃友佳 10.北捷 11.正中下懷 12.習近平)

黃友佳,電機系1971年畢業。

 

參與活動人員合影

黃友佳先生揮毫

展覽作品

臺大電機系大學部入學管道簡介

電機系辦公室

 臺大電機系大學部成立於1945年,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則於1947年與1968年分別設立。目前本系包括自動控制、電力系統與電力電子、計算機科學、光電、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奈米電子、積體電路與系統、電子設計自動化及醫學工程等10個教學與研究分組,為全國電機系中,涵蓋電機領域最廣的一個系。

在學士班部分,96-101學年度本系大學部學生人數的統計資料如下:

 

學年度

電機系大學部註冊學生人數

全部

大學生人數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01

183

204

206

236

829

100

187

210

214

267

878

99

188

219

234

263

904

98

199

239

221

284

943

97

204

226

241

237

908

96

199

247

217

232

895

 

在大學入學多元化的今天,本系大學部入學管道包括考試分發、個人申請、繁星推薦、保送、…等等。甄選入學制在 1~4 月辦理,考生須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科能力測驗。學測成績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學生,得參與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第二階段經由書面資料審查(45%)、數學筆試(15%)及物理筆試(15%),與學科能力測驗成績(25%)計算後,錄取新生入學。 102 學年本系個人申請錄取人數為 93名。在考試分發方面,學生參加七月舉辦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指定科目考試,應考國文、英文 、數學甲、物理、化學等五科目,均以未加重計分之總成績錄取新生。在教育部「高中均質、區域均衡」的政策下,本系在102學年度亦提供18名繁星推薦招生名額,以高中在校成績及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比序後依序錄取。 另外,參加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及國際科學展覽成績優良學生,亦可申請保送本系。過去三年透過各種入學管道所錄取本系的學生統計資料如下:

 

學年度

99年

100年

101年

考試分發

81

70

46

個人申請

62

83

89

學校推薦

15

繁星推薦

8

11

23

僑生

14

12

10

得獎保送推薦

4

4

13

外籍生

1

2

0

身心障礙

1

2

2

小計

186

184

183

轉系

20

20

20

轉學

3

3

3

 

臺大電機系從 1970 年來就一直是理工類組高中學子心目中的首選。台大電機系暨電機學群各研究所在師生們共同努力下,已然茁壯成為具有一百二十一位專任教師,八百多名大學部學生,一千八百多名碩、博士班研究生,每年約新台幣六億餘之研究計畫經費,及在國內外產學研界不容忽視的龐大系友,堪稱是全國規模最為龐大的科系。身為台大電機系的一份子,我們自當繼續戮力以赴,向世界一流的目標邁進,並期對國家社會有更多的回饋及貢獻。

臺大新任校長醫學院楊泮池院長蒞院座談會報導

編輯室

 

本校新任校長-醫學院楊泮池院長,獲邀於102年4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時至12時於博理館201室與電機資訊學院同仁座談,本座談會開放同仁提問,與會同仁發言踴躍,提出關於未來治理臺大的願景?政府五年五百億經費挹助是否會停止?產學合作?人才培育? on-line course?行政管理?等問題,或表達對臺大的期許。

對於眾人的提問,楊院長表示,關於未來治理臺大的願景,臺大有最好的學生、優秀的教師、自由的學風、持續追求卓越。臺大追求國際排名很重要,但絕不是唯一目標,他更重視能培育出胸懷社會責任的臺大人,這樣臺灣才能永續發展。對於五年五百億經費(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用以補助重點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學府、研究中心)停止的聲音,他認為政府停止高教投資是危險的,未來仍將繼續爭取此項經費的挹助。而對於臺大在持續追求卓越過程中所需持續成長的發展經費,未來將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整合運用本校研發資源,結合企業需求,讓本校人才、學生能與業界接軌。

關於持續爭取優秀高中生入學,由於目前來自香港、新加坡或其他國家的大學均以各項獎勵,積極爭取臺灣優秀高中畢業生入學。臺大將主動宣傳臺大的優勢為何?優秀高中生選擇就讀臺大絕對是最佳選擇。

另有教師以Coursera為例,詢問楊院長對於臺大未來持續推動Online course的看法,他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線上課程,但On-line course並非僅是將課程放在網路上,臺大未來應該要成為華語課程、教材設計的領導者。國際化並非僅是英語化授課,我們要培育世界一流人才,也要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楊院長也提出一個構想,未來將鼓勵學生修讀世界一流大學的線上課程,並以課堂討論方式,認定修課學分,取代目前單向式的教學。關於教師反映行政單位的問題,楊院長表示,未來希望將行政單位定位為服務、輔導的角色,而非管制、限縮。

整個座談會歷時兩小時,由於提問踴躍,至中午12時尚未能結束,楊院長也表示,這個座談會只是開始,未來同仁任何建議,均歡迎直赴他的辦公室反映或e-mail給他。電機資訊學院全體同仁也期望未來在新任校長的帶領下,本校持續邁向「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之願景。

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教授(左)座談會中問答實況,電資學院郭斯彥教授(右)

座談會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