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帆遠影碧空盡-憶孔金甌教授

Иконописиконографияikoni

孤帆遠影碧空盡-憶孔金甌教授

陳敏 教授 杜杜

2008 120 日,我為〈語文報〉以「落葉歸根」為題,寫了一篇文章, 以秋天的落葉,在嚴冬保護了樹根,又化做春泥滋養了樹木為喻,介紹我的同事孔金甌,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書以及主持重要研究計劃之餘,更極盡所能擠出時間回國,到浙江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等地服務。他是電磁波領域的專家,教學著書之外,主持研究計畫,有極卓越的成就。很多人認為理論與實驗應該並進,但很少有人真正領軍主持兩者,他開先河,堪稱這一領域的典範。

金甌不只專精科學,對文學也頗有研究 。有一次共進晚餐, 他突然考我:「是誰最先生動地描述地球是圓的證據呢? 」他後來告訴我,是著名的詩人李白,一千三百年前, 他的詩裡描繪揚子江的風景「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金甌讀文學哲學常常有諸如此類深刻獨特的體會和看法,並經常以此激發朋友學生的思考和想像力。

四十年來在麻省理工學院,金甌和我上課教室緊鄰。我的許多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學生, 後來都加入他的研究小組。我們合作研究背向 Cherenkov 輻射,應用左手光學材料。後來金甌開始在中國杭州的浙江大學做實驗,要我過去檢查一下實驗的儀器。去年我在他家享用傳統的感恩節大餐, 他介紹我認識幾位浙江大學的訪問學者,並安排我在2008 1月訪問他們。年初,我到杭州,金甌已經教完他在浙大的課程,到北京交通大學授課去了。我最近才知道,金甌為搶時間,在浙大或交大上課,學校通常安排三個星期講完一個學期的課,並給學分,學生只選這門課。他的教材深深地吸引學生,他獨到的講課方式彷彿柔和的春風和春雨般滲透學生的心靈。

幾年前, 金甌告訴我:「我們可不能無聲無息地老去。我們必須繼續盡心盡力貢獻社會。」他的話語提醒了我二千年前馬援將軍的故事,馬援曾經說過:「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戰士不能無聲無息地老去,應該死在邊野。同樣的,學者應當在講台或研究實驗室,直到吐完最後一口氣。

一月下旬到二月初,百年罕見的強烈暴風雪襲擊中國,我們失去聯繫。最後一次見到金甌是24,也是這學期麻省理工學院開學日,我們各自進入教室前,交換了一些剛剛去中國的經驗與看法,他仍然跟往常一樣談笑風生,一樣聰敏機智。過幾天, 他的學生告訴我,金甌感冒在家休息。當孔夫人打電話告知我金甌於312 日過世時,我簡直不能相信我的耳朵。312 日是中國植樹節,即中國的國父孫逸仙先生的逝世紀念日,他們倆位都是從底部深層紮根,利益社會和貢獻人類的人。

這幾天我一直問自己:「為何比我年輕、 比我有用、 更活躍且更有創意的金甌竟比我早走呢? 噢! 我只能引用敘述三位英國名詩人拜倫、濟慈和雪萊的名言:「上帝最寵愛的人總是先走一步」來安慰自己

倫敦西敏寺裡,詩人拜倫在自己的墓碑上寫著:

我的生命即將消失

隨著我垂死的身軀

我的心憤憤不平

為何讓我的塵世之旅徒然?

唯有我的詩歌終將不朽…….

金甌將不朽,不僅僅因為他在科學上的巨大貢獻,他在文學哲理上獨特的想法,還有他對教育執著的虔敬態度。金甌沒有離開我們,他永遠活在他的家人、朋友和學生的腦海心中。

我想以懸掛在靈堂右側的這幅山水畫,作為金甌一生卓然有成的總結:

神如奇峰俊秀

才似飛瀑流長

金甌國士千古

繪畫中,一群人,仰望著壯麗擎天的高山和穿雲飛下、淵源流長、滋潤世人的瀑布。山嵐上升,瀑布下飛,陰陽遞嬗,一如生命週期完美的輪轉。它象徵我們和世人對金甌仰之彌高,瞻之彌遠的無限崇敬和追思!

譯者後記:

孔金甌教授312 日肺炎去世,享年65 歲。1942 online casino net1227 日出生中國江蘇,為孔夫子第七十四後代。臺灣大學電機學士,交通大學碩士, 1965 Syracuse大學攻讀博士, 1969 年任教麻省理工學院電機系凡四十年。孔教授為電磁波泰斗,教育英才無數,以生動精采,充滿活力,獨樹一幟的教學授課方式聞名MIT以及中國諸所大學。曾出版30 本電磁學著作和700 篇研究論文。

孔教授是我丈夫莊順連在 MIT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終生的恩師。我們在劍橋結婚生子,孔教授與師母全家關心照顧,三十年來是我們的精神導師。去年九月,回到波士頓曾與孔教授與師母歡聚,他對我寫作極大鼓勵。我提及,要寫一篇他的文章,未料他遽然辭世,悲慟哀傷難抑, 322我們冒著大風雪從伊大前往波士頓參加追悼會,聆聽MIT物理系陳敏教授感人的追憶詞,經他同意將之譯成中文。陳教授為蜚聲國際的科學家,謙謙君子型的中國學者。 翻譯期間,曾予莫大協助,並捎來一段令人泫淚的話語:

孔教授與我同時拿到博士學位,同年任教麻省理工學院。我倆都熱愛文學、哲學和詩歌。我們比鄰而居,上課教室又是緊隔壁…。1974年,我首次發現J粒子,繼而евтини мебели1979年發現膠子、核物理作用力媒介粒子時,他都是最早知道即刻向我道賀的一位 。我們的研究領域雖然不同,爾後卻能應用物理和電磁波的理論,合作研究背向 Cherenkov 輻射。我們的情誼如同鍾子期與伯牙,而今,絃不見了,何能鼓琴?

(本文原載於2008429聯合報副刊)

(孔金甌教授曾於20065120071231擔任電機系特聘研究講座)

陳敏為MIT物理系教授;杜杜為莊順連夫人;莊順連,1976年電機系畢業,現為UIUC電機系教授。

raman amplifier

Jin Au Kong, long-serving EECS professor, dies aged 65

Jin Au Kong, long-serving EECS professor, dies aged 65

David Chandler and Greg Frost, MIT News Office

March 13, 2008, updated March 15, 2008

Professor Jin Au Kong, an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expert on electromagnetic waves who served on the faculty of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for nearly 40 years, died unexpectedly this week of complications from pneumonia. He was 65.

Kong, who joined the MIT faculty in 1969, was chairman of Area IV on Energy and Electromagnetic Systems i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leader of the Research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s (RLE) Center for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Kong earn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for his work in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radiation, scattering, inverse scatter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and coupling in microelectr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Recent research also included groundbreaking work on metamaterials, a new class of composites that exhibit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not readily observed in nature, and which show promise for a variety of novel optical and microwave applications.

Kong was unusually devoted to the generations of MIT students who learned and conducted research in his laboratories. In 1993, in a faculty profile interview in “RLE Currents,” Kong was asked what advice he had for MIT students interested in electromagnetism. “You must be able to think on your feet. No one knows better than you about the problem you’re working on,” he answered. “Most important of all, do not restrict yourself to a narrow topic. Be prepared and open-minded in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seemingly unrelated topics. Cross-fertilization is an intellectually rewarding exercise.”

He was awarded honorary doctorates by the University of Nantes and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X-Nanterre, France, in 2006. At that time, RLE Director Jeffrey H. Shapiro, Julius A. Stratton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aid, “Professor Kong has been one of the world leaders in his field for decades, and continues to mak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and advances in electromagnet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In addition, he has a remarkable degree of commitment to the enterprise of scholarship worldwide, and to promoting excellence at MIT and beyond.”

Kong was also president of The Electromagnetics Academy and dean of the Electromagnetics Academy at Zhejiang University. Over the years, he also served as a consultant to the New York Port Authority, Raytheon, Hughes Aircraft, Lockheed Missiles and Space, MIT’s Lincoln Lab, and 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 He served as a visiting scientist at the Lunar Science Institute in Houston,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and a high-level consultant to the United Nations. Kong was the primary organizer of the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PIERS), a key discussion forum for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He was also editor-in-chief for the Wiley series on remote sensing, the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Applications (JEWA). Among his numerous awards are the S.T. Li Prize and the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s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2000) and the IEEE Electromagnetics Award (2004). A Fellow of IEEE and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he published more than 30 books on electromagnetic and more than 700 research papers and book chapters.

Born in Kiangsu, China, Dec. 27, 1942, Kong was a seventy-fourth generation descendant of Chinese philosopher K’ung-Futzu, or Confucius. He received a BS in 1962 from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Taipei, Taiwan, and an MS in 1962 from th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Hsinchu, Taiwan. He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65 and obtained a PhD from Syracuse University, where he continued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 engineer until 1969.

Kong passed away early Wednesday morning, March 12. He was in the hospital fighting a severe case of pneumonia before his health suddenly declined due to complications from his illness. He passed away peacefully, surrounded by his family. Kong leaves a wife, Wen Yuan Kong,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 and their two children, Shing SB ’94 and David SB ’01, SM ’04. David will also be receiving a PhD in Media, Arts and Sciences this year from MIT.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on the MIT News Office website)

電資學院暨工學院與美國南加州大學Viterbi工學院合作協議書簽署

電資學院暨工學院與美國南加州大學Viterbi工學院合作協議書簽署

電機系辦公室

在本系69級系友,目前任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簡稱USCViterbi工學院的郭宗杰教授與本院貝院長蘇章大力促成下,本院與工學院於本(97)年317進行合作協議書簽署儀式,協議內容包含未來擬定雙邊交換學生、交換教師及未來研究合作計畫的母約條款,為雙方奠定未來長久友好合作的基礎。

USC此行參訪人員包含Viterbi工學院院長Yannis Yortsos教授、郭宗杰教授、工學院公關Katherine Aschieris小姐、USC國際事務長Adam Clayton Powell III及南加州大學在台辦事處朱佩瑄小姐。317當天行程早上安排至校長室與李校長嗣涔會晤,在國際事務處梁副處長欣榮陪同下,談論兩校友好合作事宜,隨後由國際事務處接待USC國際事務長及台北辦事處人員,而Viterbi工學院方面之參訪人員則到本院博理館進行簽約儀式。儀式由貝院長蘇章主持,貝院長首先以簡報介紹臺灣大學及電資學院研究概況,爾後由工學院葛院長煥彰介紹工學院,最後由Yortsos院長介紹USC工學院現況。現場觀禮嘉賓包括許前院長博文、電機系胡主任振國、資訊系李明穗助理教授、工學院化工系彭慶安教授,上述許前院長及資訊系李教授皆為USC傑出校友,共同為隆重的簽約儀式見證。

台大SoC中心教授九月份歐洲參訪紀實

台大SoC中心教授九月份歐洲參訪紀實

黃鐘揚

第一次來德國。

不知道是怎麼來的刻版印象,來德國之前覺得德國應該是一個重紀律,人們做事一板一眼,說難聽一點,就是有點無趣的地方,所以事先並沒有抱著太大的期待,就想說是跟著電子所呂學士所長、資工系郭大維系主任、以及工研院系統晶片科技中心吳安宇副主任,一起出來做些國民外交,宣揚我們系統晶片中心(SoC Center)教授們的研究成果,看看可不可以促進一些國際合作。

結果很多事都出乎意料之外。

首先,從法蘭克福機場出來到目的地Aachen (音「阿亨」) 沿路的風景,就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翠綠遼闊的平原與丘陵上,點綴著整潔卻又溫馨的小洋房,再加上間或出現的歐式城堡,其浪漫悠閒的程度,實在不會輸給普羅旺斯的山居生活!

其次是關於我們拜訪的Aachen University。德國不愧是個工業先進國家,大至建築物外觀,小至樓梯的扶手、廁所的洗手台等等,都展現了簡單卻又美觀、堅固、耐用的現代感。在與大名鼎鼎的Heinrich Meyr教授、Gerd Ascheid教授、以及Tobias Noll教授等交換名片之後,首先,就由我們介紹台大、電子所、資工所、SoC中心、以及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組的研究方向與成果。德國的教授們對於台大在推動矽導計畫所展現的成果,尤其是在ISSCCDACICCAD等頂尖Conferences的傑出表現,都讚嘆不已。不過,接下來好戲才上場。當我們還在得意成功的向德國教授們展現了我們的「國力」的時候,聽到了他們的報告,以及看到他們現場實際的demo,其研究的深度以及完整度,只能用令人瞠目結舌來形容。

比方說,他們開發了一套自動化合成ASIP(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Processor)的工具,叫LISATek,使用者可以利用它們內建的語言訂定Instruction Set,並且在設定一些參數之後,LISATek就會自動合成一個ASIP,並且將相關的tool chain,如CompilerAssembler、以及Simulator等等自動產生出來。雖然以前我就有聽過這套tool,不過這次他們展示了一個針對影像處理中的「Retinex」演算法所訂定的指令集(不外乎只是movecompare、以及簡單的算術運算),而產生的處理器,將它燒錄到FPGA後,現場用照相機照了一張我們幾位臉部幾乎全黑的照片,然後將它輸入到他們的處理器之後,立即修正成為一張清晰可見的照片,印出來送給我們做紀念。

我們都很好奇為什麼他們可以在兼顧研究的情況下產生出具有業界水準的產品呢(LISATek是在學校開發完成,再成立公司銷售)?在與他們請教過之後,大致上有以下三點結論:第一,他們給博士生以及post-doc的薪水,幾乎是比照業界的水準,因此他們可以吸引優秀的研究生留下來,而無後顧之憂的為他們工作;其次,他們對於大學生的淘汰率非常之高,在過去高達70% 以上,而現在至少也有50%,至於研究所也是非常的嚴格,因此,能夠從Aachen University (尤其是電資學院) 畢業出去的,都非常的優秀,而學生也會感到非常的驕傲;最後,他們對於教授的評鑑,不會單一只看論文的數量,對於產業的貢獻,甚至成立公司,都非常的鼓勵,也因此Heinrich Meyr教授在過去幾年成立了幾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如CADIS GmbH (acquired by Synopsys in 1993),與LISATek (acquired by CoWare in 2003) 等,而他本人,也在研究上獲得IEEE Fellow的殊榮。以上三點,都可以做為我們台大對未來教育水準提升的典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achen也是當年查理曼大帝 (Karl der Große) 的宮廷所在地。建築於十四世紀的Aachen大教堂,以其無與倫比的歷史地位、建築風格,以及收藏於其內的曠世藝術品,使它成為德國第一座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瑰寶。

在德國短暫的停留了三天之後,我們就搭機前往北愛爾蘭的Queens University,拜訪其中的ECI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這個研究機構。

Queens University位於北愛的首府Belfast,而ECIT的所在地,就是當年鐵達尼號建造的地點,雖然鐵達尼號對大家說來是個悲劇,但是Belfast的人還是對它引以為榮,至少象徵了他們的工業在一百年前就相當的發達。

走進擁有一百六十餘年歷史的Queens University,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她充滿貴族氣息的皇宮式建築,讓即使走在校門口穿著制服來參加體驗營的高中生,都顯得格外的嬌貴。而另一方面,ECIT則是充滿了現代的美感,透明的落地玻璃,讓會議室裡面變得非常的明亮,而透過窗戶看到的,就是當年鐵達尼號建造時的船塢。

ECIT的研究設備也是非常的先進,在John McCanny教授、Sakir Sezer教授、以及Colin Cowan教授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他們在SoC ArchitectureDigital Communications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

以及Multimedia System等方面的實驗室。其中例如天線感測實驗室,在如中型會議室大小空間的牆壁上,佈滿了椎狀的吸音海綿,人站在裡面講話的聲音都變得非常的不真實,十分有趣。另外他們投下鉅資的「Sonic Arts Research Center (SARC)」,有一個像體育館那麼大的現場錄音空間,從天花板到鏤空的地板,都裝置了許多高級的音響設備,據說電影「鐵達尼號」裡的許多音效(如:沉船的那一刻),就是在這裡錄製的,而平常也有許多的電影、舞台劇等等,都會預約等著進錄音室,這為SARC帶來了不少的收入,也證明了當初投下的鉅資是相當值得的。

另外,我們在參觀他們實驗室的時候,發現他們除了一般的faculty以及研究生之外,也雇用了許多的Scientific Engineers以及Principal Engineers。這些engineers的薪水與外面業界差不多,在實驗室的地位也幾乎是教授的左右手,他們不用負責生產論文,但是他們要幫忙爭取經費,以及一些implement的工作。因此,許多ECIT教授的研究,後來都得以由這些engineers加以實作而商品化。我想,這也是我們中心的教授若有想要將自己的研究與產業作更密切的結合,一個很好的借鏡。

這次很感謝中心主任陳良基教授的安排,讓我們有機會拜訪歐洲兩大SoC design的重鎮:德國的Aachen University以及北愛爾蘭的ECIT/Queens University。行程中除了感受到外國友人十分熱情的招待之外,也見識到他們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制度。當然我們也很高興知道他們十分尊敬台灣這些年來在IC產業的進步與貢獻,並且非常羨慕我們在台大有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可以共同做研究。在會議中,他們也多次提到共同提出跨國合作計畫的可能性,以及交換學生的機制等等。因此,我們應該要時常提醒自己把握現有的優勢,並且放眼天下,學習他人的長處,這樣子,才能在全球化的高科技競爭當中,繼續保有領先的優勢。

黃鐘揚,電機系1992年畢業,現任電機系暨電子所教授。

新進教師介紹

新進教師介紹

電機系辦公室

羅仁權教授於20082月起至本系任教,羅教授為德國柏林工業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國家工程師,曾任國立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工學院院長、校長(2001-2007)。現除擔任本系專任教授外,另擔任台灣機器人學會理事長、社團法人台灣客家論壇協會理事長、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羅教授的學術與研究專長在於「智慧型感測控制機器人理論及應用」、「光機電整合系統」、「微奈米技術」、「電腦視覺」、「快速原型系統及先進製造自動化」,其學術研究成果曾榮獲國內外多項榮譽獎項。羅教授在國內外學術研究及工業界均有豐富的成果,對國內學術、政府相關部門有卓著的服務貢獻。

科技人才豐盛的心靈饗宴 – 賀博理藝廊落成

科技人才豐盛的心靈饗宴賀博理藝廊落成

電機系辦公室

「廣達公司捐贈國立臺灣大學博理藝廊開幕暨黃友佳先生書畫展」於961115本校創校79年暨改制62週年校慶日,下午130分舉行,與會貴賓與本系生師約一百人參加。

典禮首先由李嗣涔校長致詞,博理藝廊如今得以順利完成,李校長對廣達公司林百里董事表達深切的謝意,這是台大校園中最值得驕傲的藝文展場,展現出台大在追求專業知識卓越表現的同時,也發展對學生藝術欣賞的教育。其次,電資學院貝蘇章院長說明本院向來對學生品格教育的重視,現在有了博理藝廊優雅美好的空間,相信對於未來學生人文藝術涵養的提升,有莫大的助益。

在眾人的熱切期待下,林百里董事長在致詞中表示,當初本系提出博理藝廊規劃案時,他心中最感懷追思的,是曾經引領他在書畫藝術中悠遊賞析的前故宮秦孝儀院長,以及兩人忘年之交相知相惜的歷歷過往。為次,林董事長特別提出秦孝公曾贈與他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理」八字,此文源自論語,以「理」代「禮」,既有諧音之妙,又具有時代意義,也就是說「以人文教育來擴大我的胸襟,以理智來約束我的行為」,原是孔子大弟子顏回轉述孔子對他的訓勉,也是孝公的教誨與期勉,將它銘刻在博理藝廊的大理石壁上,做為藝廊的精神象徵。

本系邀請的貴賓嶺南派國畫大師歐豪年先生也蒞臨現場,細數與黃友佳先生的師生情緣,以及與林百里董事長在藝術上交流的情誼。接下來致詞的是系友黃友佳先生,他為博理藝廊的落成與他個人書畫展的開幕,向所有的人致謝,並表達出他與林董事長一樣,當年為隻身飄零來台的僑生,在電機系師長的教導與愛護下成長,如今以充滿感恩的心情,回饋母系。

接著致詞的是電資學院前院長許博文教授,許教授指出「博我以文,約我以理」出自論語子罕篇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點出了孔子善巧的教育方式,猶如秦孝公對後生晚輩與本院莘莘學子的殷切叮嚀。

最後,典禮在李嗣涔校長、林百里董事長、貝蘇章院長、歐豪年大師、黃友佳系友、吳瑞北前主任、李學智教授、胡振國主任等師長貴賓共同揭牌後,圓滿結束。典禮過後,黃友佳先生親自導覽解說作品,讓所有與會嘉賓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博理藝廊的緣起,始於93年廣達公司捐贈本系博理館後,本系即開始構想將博理館地下室公共間規劃作院史或藝文展覽空間,經當時吳瑞北主任的積極爭取、李學智老師的促成,9510月系友黃友佳先生提出「博理館藝廊籌設計畫 (芻稿)」後,廣達公司於961月初步同意。後續本系提出進一步的藝廊規劃案與設計案、與相關管理辦法等細節後,965月廣達公司林百里董事長正式同意本案,由廣達公司負責興建並捐贈本校營運管理。經過本系與廣達公司多次的開會討論,藝廊硬體工程於暑假期間完工,並由黃友佳先生慷慨允諾借展書畫,終於成就了博理藝廊的誕生。

黃友佳系友民國六十年本系畢業,自青年時期,即開始研習書法,展露頭角,後從蔡其男老師、歐豪年教授習嶺南國畫。民國九十年在其工程生涯退休後,從事書法國畫創作多年,獲獎無數。此次借展作品,包涵了篆隸真行草各體書法、山水花鳥魚獸人物、嶺南暨新意水墨彩墨國畫等近一百二十幅,展現其自電機工程到書畫藝程的精采過程,以「毛筆激電、水墨渦流」為展出主題,取自懷素自敘帖中「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對狂草生動的描述,結合電機系友在科學與藝術間追求的平衡之美,開幕展中首先呈現半數作品,陸續將分期佈展。

開幕展會場的佈置,在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的三位資深教授,黃昭美老師、江惠珍老師與劉美娟老師的全力支援下,以豐富多樣花材,將藝廊開幕展覽會場分別以「迎賓」 (南非帝王花、蔓梅擬、羅漢松、靈芝、電信蘭葉、柏)、「蘭質蕙心」(蝴蝶蘭、梨枝、寶石蘭、柏)、「薰風」(蒲葉、鹿角草、電信蘭葉、香水百合、雙色小菊、藤)、「吉祥如意」(葉牡丹、吉梗、楠柏、百合、小白菊、星點木、黃楊)等作品,傳遞出博理藝廊美的薰息、真摯的歡迎與祝福之意,更襯托出本藝廊深色石壁上書刻的「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對聯,一起完成了這場科技人才豐盛的心靈饗宴。

博理藝廊能夠邁開第一步,源於各方因緣俱足,水到渠成,感謝其中參與的每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在環境的趨勢下,大家共同體認到,雖然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美的欣賞與分享,才是創新的泉源,生命永恆的價值。誠如林董事長在開幕書畫展畫冊序中所言:「博理藝廊希望在追求科技創新的長廊裡,提供小小的一片窗;讓每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人員有一個近距離直接面對藝術家寬廣創作心靈的機會。更希望藉著片刻駐足省思,能使科技人領悟到永恆的人文心。」這一段話,表達了我們對博理藝廊的深自期許,願本系全體同仁及系友共勉之。

電機系辦公室 向新楷小姐 紀錄

一篇不及發表的謝詞

一篇不及發表的謝詞

台大電機系博理藝廊落成及系友黃友佳書畫展開幕側記

吳瑞北

2007年台大校慶,電機系系友林百里先生獲得榮譽博士,這也是台大從2000年開始頒發榮譽博士以來,第一次頒給在台灣企業發展有傑出表現的人士。當時行政會議開會討論此案時,本人奉院長之命代表出席,即特別指出林先生1970年本系畢業,旋即進入研究所攻讀,1972年獲碩士並繼續攻讀博士。其時因有感於國內計算機產業的機會稍蹤即逝,因此博四時即輟學進入產業,終於肇建台灣為筆記電腦王國,對國家社會有非常大的貢獻。可惜的是,在台大的紀錄上,林先生仍是”台大博士班肄業”,本系實覺若有憾焉。很高興獲得學校各主管全力支持,在睽違了30年後,林先生終於畢業了,領到代表本校最高成就的名譽博士證書。在求學歷程上,林先生走了一條非常不一樣的路,最終能畫上圓滿句點,我們恭喜他。

就在同一天的下午,本系邀請林先生來到他一手捐贈的博理館的地下室,為台大電機系博理藝廊落成及系友黃友佳書畫展開幕剪綵。除了校院長、多位學校主管及教師同人外,更難得的是能在校園內看到多位藝文界貴賓,包含久聞其名的歐豪年大師,教我大一國文的陳修武老師,還有許多位我不認識的藝文界先進,可謂嘉賓雲集。此次系上能自行規劃藝廊,由系友捐助完工,並展出系友作品,堪稱學界創舉。本人擔任系主任構思此一計畫,蒙許多人共同努力,於卸任後看到果實,心內可說無窮感恩。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要台大進入世界百大,是否已達成可能見仁見智;但經由此一系級藝廊的規畫及建置,放眼全世界,對於學生藝文視野的培養與重視,本系進入世界百大應絕對沒有疑義。更重要的是它沒有用到學校一分一毫的預算就能完成,所以今天本人可親自見證它順利邁出這一步,更覺得無限滿足。

藝廊的成立,就好像一個小孩的誕生,其中有非常多人的心血與祝福。典禮前系上特別聯繫我準備上台致辭,這尤其使我倍感溫馨,因此也特別準備了一份講稿,把當時規劃的背景,許多要感謝的人,以及對它的期許,拉雜地寫下來。可惜當日由於時程緊湊,未及公開發表,乃借助此一刊物刊出,並作為推動此一計畫的留念。

李校長、林董事長、貝院長、黃學長、胡主任、各位藝文界貴賓、校內師長、電機系教職員工同人、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午安。

今天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親自見證並祝福這個世界級藝廊的誕生。一個學系可以在空間這麼拮据的情形下,建設出一個這麼高水準的藝廊,恐怕也是世界大學少見的創舉。

回首博理藝廊的產生,從2006116本系把規劃書草案請廣達張嘉淵先生轉達,再經2007425修改第二版規劃書正式送交林董事長,到今天總共一年多,整個歷程就好像一個嬰孩,經過辛苦懷胎十月才誕生。我們也期望這一個藝廊就像嬰孩一樣,不只今天受到大家祝福,後續大家也能全力呵護它,讓它成長、讓它茁壯。

此藝廊的完成,是許多師長朋友共同孕育而成,但我希望能借助此一場合,特別要對幾位特別協助的人表達感謝,同時也要對未來藝廊能扮演的功能,說出個人的期許。

首先我要感謝胡主任,能夠讓此一活動呈現盡善盡美;自我七月底卸任後,這三個多月藝廊特展籌備工作,以及以後的順利運作,沒有胡主任的睿智領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我也要感謝貝院長,他從頭一開始就非常支持這一個構想,而且也一直放手讓本系去推動。

至於校長,雖然公務繁忙,但也是一直非常關心系上的發展。三年多前我剛接系主任的時候,很快就了解系上硬軟體建設狀況,由於矽導計畫的師生倍增,全學群最缺的是空間,即使博理館及明達館相繼完工後,空間還是會嚴重不足,到矽導結束後,也就是今年,整個學院的空間夠用程度,以教育部標準,將是全校倒數第一名。因此我也曾積極找系友尋求募款可能性,當然相當辛苦,校長知道後就說,募款學校會來辦理,系主任不必擔心這種事情。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可以把硬體建設擺在一邊,傾全力來思考軟實力的提昇。其中學生藝文與氣質的培育是重要的一環,因此也才有這個藝廊的誕生,所以就這一點,今天也要感謝校長當初對系主任辦學方向的指示。

在許多提昇軟實力的作為上,都要感謝林董事長的全力支持。為了增進同人間情感的聯誼,我們建設了博理館302聯誼室;為了提昇同學讀書風氣,我們把博理館地下室全部改裝,加設冷氣,完成了今天大學部閱覽室;以及為了陶冶學生的藝文素養,我們建設了今天的博理藝廊。這幾件事,其實都是靠林董事長支持經費,才能夠完成。可能有的老師會覺得系友捐贈母系十分自然,但我要特別藉這個機會說明,坐在辦公室裡,禮物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台灣企業家態度都是實事求是,林董事長事業能成功,自然也是如此。事實上這三件案子,系上都是先徵詢構想可行,接著提出完整企劃書,才能獲得林董事長通過。這其中也不免要感謝系上相關承辦同人幫了許多忙。

再其次我要感謝的是本系前期系友,也是今天特展的畫家黃友佳先生,以及他們同屆的李學智教授。三年前我上任之初,即想把博理館地下室做成比較”人文”的場地,但如何作,實在沒有太清楚的輪廓。其實一開始我們規劃的是呈現系史走廊的面貌,但總是覺得好像缺少點什麼。直到一年前,李學智教授班上開同學會,黃學長送給每位同學一幅書法,尤其經由李教授引介,黃學長又願意把畫作送給系方,終於給我們比較清楚的方向。如果能在系友捐贈的場地內,展覽系友的作品,培育年輕電機系學子對藝文的喜好,那將成為學界佳話。此後,黃學長協助我們完成一版再一版的規劃書,參與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並親自主持今天第一場展出,可以說此一藝廊的誕生,黃學長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

最後一位我要特別感謝的,是本系的承辦同人向新楷小姐,我想她值得我們的掌聲。向小姐家學淵源,本身也是藝文界人士,本系非常幸運能網羅她來系上辦理學務事宜。這一個藝廊的案子,向小姐從行政聯繫、展場設計、訂立管理要點及使用細則、以迄於此次特展的畫冊製作及廣告文宣,主要都是由她來張羅,甚至到展出的前一天晚上,還請動了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的三位資深教授們,來幫我們插花到晚上十點多,今天我們才有這麼高雅的場地佈置。

接著,我要談談個人的一些期許。台大電機系三十六年來高踞第一志願,擁有台灣最好的理工人才;尤其經過矽導計畫以來,研究生倍增,我們甚至成為掌握台灣所有未來重要科技人才的養成地。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其實負有非常大的責任,台灣未來的發展,就要看台大電機辦學是否成功。可是要如何做,才能盡到培育國家未來科技領導人的歷史使命?

三年多前,蒙系上同人支持擔任系主任以來,我就一直思考這一個問題。到底要如何辦教育,才能無愧於這一歷史任務。專業教育、品格教育都很重要,但我覺得最核心的就是藝文教育了。因為科技的熱門研究領域,隨時間變得很快;但有一點是不變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而藝術與人文的表現最能直探人心,透過對於藝文的喜好,才能孕育科技人的創造力,並確保科技成果為人類造福。像林董事長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今天我們慶祝博理藝廊的成立,我希望它也是一個新觀念的啟動,一個科技與藝文並重的行動開始。我相信,美的觀察鑑賞能力,是品味與創意的泉源。透過此一藝廊,藉由藝術作品的展覽與欣賞,增進本系學生之人文素養,拓展視野與心胸,才能達成本系在追求學術與科技卓越之外,也能致力人本教育,創新立足國際的遠景。

具體的機制,可以由以下三個主軸著手。第一是廣邀系友與藝文界人士積極展出優秀作品。我們系友很多人在藝文界著力很深,例如洪敏弘系友、邱再興系友等,建議系主任主動拜會他們,一定可以爭取到他們支持,共同陶冶台大電機人之人文藝術涵養,畢竟這些學生就是未來的科技新秀,也是藝文市場的主要客戶。第二是積極安排師生舉辦書畫觀摩競賽及展出,倡導教育的多元發展,並鼓勵同學發展其藝文才能。本系許多同學在國中高中時,是美術班或藝能班的高材生,我們要持續他們這方面的藝術天分,不能讓他們因為讀台大電機系,就把這些荒廢了。第三是建立數位藝術的特色。本學院內許多研究領域,專注於計算機、訊號處理、及多媒體等數位科技,藉這一個場地可以把他們凝聚起來,把數位這個素材加上藝術中,長期經營下不難創造出新的數位藝術型態,將來這甚至可以成為本藝廊的特色。

最後,雖然已卸下系主任職務,我還是希望能借助校長、院長、主任、以及林董事長都在的這個場合,為電機系的未來講幾句話。過去三年來,在同人的協助下,我們非常努力提昇本系形象,持續維持本系在理工類組的第一志願;我們也很努力在跨領域教學、品格教育、藝文培養等軟實力上作了很多加強,但仍無法改變電機學群人均空間嚴重不足,甚至如今已成為全校倒數第一二名的事實!

兩年前本系系友華碩施董事長捐贈人文大樓,在捐贈典禮上就親口說這筆金額本來是要捐給電機系的。就在昨天(1114)報紙的教育版頭條新聞,廣達梁副董事長捐贈二億五百萬元給台大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研究中心,看著友系物理系,不論是台大出錢出地全力興建的凝態館,或是中研院出錢台大出地即將完工的天文數學館中紛紛攻城略地,享受著充裕空間;如今再加上這筆研究經費,不啻如虎添翼,相較之下,令人不禁對電機系的未來發展深以為憂。

兩年前李校長期勉電機系主任專心辦理教學事務,不必向系友募款,但相信樂於見到院長募款有成。所以我要呼籲貝院長如果有心注重學院發展,那應該就要注意空間不足,未來一定會限制長程的發展。台大今年內募款已超過150億,這些都不會用在電機系身上,李校長的成績已經是世界前十名了,因此協助院長向電機系系友募款,拿來為人均空間最拮据的電機學群建造館舍,是天經地義的。何況空間不足,本來就是學校應優先補足的,因此希望李校長能達成全系師生的這個願望。而胡主任,建議您善於利用全學群師生已接近全校10%的優勢,把握任一個場合,清楚、大聲、且勇敢地向學校主管及系友賢達說出來,電機系已準備好了要展翅高飛,但請給我們充足的發展空間。

如果大家都能這樣,那電機系就能發展,國家也就有希望了。胡主任、貝院長、李校長,加油。

再一次謝謝大家的光臨,期望您喜歡今天”筆下激電水墨激流”的展出,並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吳瑞北,電機系1979年畢業,現任電機系教授。

台大電機系博理藝廊籌建大事紀

93.06

廣達公司捐贈博理館落成,

93-95

本系規劃將博理館B1公共空間做為藝文展覽場地

95.10.29

經李學智教授促成,系友黃友佳先生提出「博理館藝廊籌設計畫 (芻稿)

95.11.06

吳瑞北主任向廣達公司提出「博理藝廊畫案綱要」

96.01.10

廣達公司回覆本案董事長初步同意本案

96.04.02

本系召開博理藝廊計案第一次會議

96.04.12

本系召開博理藝廊計案第二次會議

96.04.17

博理藝廊管理要點與相關細則,送本系諮議會審查通過

96.04.19

本系召開博理藝廊計案第三次會議,設計師作品簡報

96.04.24

吳瑞北主任將博理藝廊規劃與設計案提交廣達公司

96.05.04

林董事長正式同意本案,由廣達公司負責興建並捐贈本校營運管理

96.05.11

本系與廣達公司博理藝廊第一次會議現場會勘

96.06.08

本系與廣達公司博理藝廊第二次會議提出施工設計案

96.06.14

本系與廣達公司博理藝廊第三次會議施工設計案修正

96.07.16

本系與廣達公司博理藝廊第四次會議施工會前會

96.07.23

博理藝廊開始施工

96.07.26

本系與廣達公司博理藝廊第五次會議確認施工細節

96.08.02

本系與學生系學會開會討論博理藝廊與公共空間動線規劃

96.08.29

系友黃友佳先生借展作品第一批點收

96.08.31

博理藝廊硬體完工

96.09.05

博理藝廊管理管理要點與相關細則修正,送本系諮議會審查通過

96.09.07

系友黃友佳先生借展作品第二批點收

96.09.12

博理藝廊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博理藝廊工作進度報告

96.09.17

系友黃友佳先生借展作品第三批點收

96.10.03

本系胡振國主任代表與系友黃友佳簽訂借展協議書

96.10.23

博理藝廊管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確認開幕展工作進度

96.11.15

廣達公司捐贈國立臺灣大學博理藝廊暨開幕展覽茶會

電機系職員 向新楷 整理

奠定產學合作典範臺大團隊獲產業貢獻獎殊榮

奠定產學合作典範臺大團隊獲產業貢獻獎殊榮

電機系辦公室

經濟部日前頒發首屆之「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由台大電機系教授群獲頒殊榮。台大電機系陳良基教授,以其在IC產業創新研發的貢獻,榮獲產業貢獻獎之個人獎。而由台大電機系汪重光教授主持、共11位教授領軍的「台大聯發科技無線整合系統實驗室」團隊,則獲頒產業貢獻獎之團隊獎獎項。台大電機系教授在創新技術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努力與貢獻受到肯定。

台大電機系陳良基教授,在數位視訊編解碼器IC設計的卓越學術研究成果,獲得晶睿通訊()公司的推薦。陳良基教授專長在於數位視訊處理、視訊IC,與開發各種高效能影像與視訊編解碼器。他成立國內第一個DSP IC設計之實驗室,開發出之300萬畫素相機技術,成為全球同畫素相機市占率20%的技術,並且締造出7億元的年營業額。目前,該實驗室所研發的DSP IC已經技轉給十多家影像視訊產品廠商,使廠商不須受制於日商的核心技術,可獨立發展,協助台灣業者開發具高競爭力的多媒體產品,使視訊產業更加成熟,其每年超過千萬的技轉金,更是學界中的佼佼者。陳良基教授對於產學合作的推動不遺餘力,其具前瞻性的學術研究成果大幅提升了我國IC產品的競爭力與全球市占率,對於台灣IC產業之貢獻功不可沒。

由台大電機系汪重光教授、曹恆偉教授、闕志達教授、吳安宇教授、劉深淵教授、李泰成教授、呂良鴻教授、蘇炫榮教授、李致毅教授、陳怡然教授、林宗賢教授等11位教授領軍之「台大聯發科技無線整合系統實驗室」,以其優異的研究成果與學術論文發表,獲得聯發科技()公司的推薦。此實驗室在2001年由聯發科技捐助51億元成立。目前集合了11位台大教授與28位研究生,致力於射頻與基頻無線通訊系統之研究,提升國內IC設計產業水準。此實驗室不僅經由台積電公司的五校國際學術合作計畫,與國外一流大學合作,使實驗室擁有一流的IC電路設計,在今年更有高達10篇論文入選全球IC設計界最高學術指標之ISSCC(國際固態電路會議),顯見實驗室優異的研發能力。目前該實驗室已創下多項研究殊榮,包括開發出首顆超寬頻(Ultra Wideband)基頻處理晶片,首顆感知無線電(Cognitive Radio)基頻處理晶片,以及開發出目前最快CMOS鎖相迴路電路,並且成功移轉了19件基頻處理及類比射頻技術,與獲得國內外高達90篇專利,其研發成效顯著不在話下。

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亦親臨頒獎典禮為同仁傑出表現祝賀,李校長表示:台大電機系陳良基教授與汪重光教授團隊,分別獲得產業貢獻個人獎與產業貢獻團體獎如此殊榮,不僅為台大增添無限光環,也立下產學合作的新典範。

本年度首辦之「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是經濟部為表彰研究人員與團隊對於協助國內產業發展之傑出表現,由產、研各界推薦候選人與團隊,給予全方位的獎勵,並提供實質誘因,鼓勵學界投入可以促進產業發展的研發領域,達到產業升級之目的。本次經濟部共頒發產業經濟貢獻獎個人獎三名、團隊獎兩名,皆為對產業研發創新之典範貢獻者。其學術研究發展成果,不但協助了國內產業解決重大問題,提升台灣學術界與產業界之國際影響力,其學術研究發展成果更提升了國內產業技術層次、促進產業升級,衍生出重大技術移轉效益,引發國內外投資之成效,對於產業具有具體且重大的貢獻。

長路迢迢─一群臺大電機人五十年回顧

長路迢迢

一群臺大電機人五十年回顧

沈良璣

引言

有十二位同班同學,同時在一九五七年考上或保送進入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我們來自各地四方,四年後同時畢業,又各奔前程,分散於各地四方。雖然同是一個班上出來的,每個人走得路可是條條不同,有的平坦、有的崎嶇。我們初進台大校門時,距今正好五十年,現在同學們大都從第一線撤了下來,如今在享受退休生活,逍遙之餘,回首迢迢長路,覺得該把自己奮鬥的經驗和心路歷程,向後生做一番交待。如此至少可以為社會留下一些雪泥鴻爪,才不負「六一台大電機人」的稱號,這是我們的寫書的原動力。

我們同班同學雖然唸的都是電機,然而脫行轉業也比比皆是,有人做過台灣的大學校長、跨國公司總工程師、令人驚嘆的創業者、前端的科學家、成功地產商、風險投資高手、手機通訊研發先鋒、以及美國大學教授,五花八門,各領風騷。讀者會看到本書中,有些報導,首先介紹家庭,再說自己建樹;有些人單刀直入,專講事業、研究、和科學發展,每個人各有千秋。讀後會讓人覺得,事業上的圓滿,不是依賴有相同的背景;成功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書中沒有媒體追捧的人物,也沒有主角登上什麼名人榜,假如你以比爾蓋茲或者愛因斯坦作為人生的追逐目標,老實說,成功的機率很渺小,不如讓我們腳踏實地,拒絕好高騖遠,好好從這本書中,得一些靈感,學幾項高招,在你選擇的事業領域中,出人頭地,那才是我們寫這本傳記的期望。

要我們學電機的寫回顧,就得追溯半世紀前那段難忘的往事。1957831,在台灣正是炎熱潮濕的天氣,在室外稍事活動就揮汗如雨,在室內靜坐也覺得悶熱難當。但是最覺得坐立不安的,是一萬八千多個高中剛畢業,報考大學聯合招生的青年。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一考定終身,以後的日子,是好是壞,立刻就要揭曉了,他們的父母,心中也是極為子女擔憂。

在當晚十點三十分,中國廣播電臺終於開始廣播甲組錄取名單,正式榜示則於次日貼出,也在各大報上刊登。與往年一樣,甲組最熱門的是台大醫學院,不錯,在那日子,醫科歸在甲組,其次是台大電機工程系,錄取了30名。這批學生加上保送電機系的14人(圖一),算是一時之選了。這批菁英學子,經過了近五十年的奮鬥,他們的成就是什麼?有沒有符合當初人們對他們的期望?他們能像當年聯考一樣,交出亮麗的事業成績單嗎?我想這些問題的答案,應是現代青年所感興趣的:

汲取上一代的經驗,後浪才能推得動前浪。這也應是教育學家們所關注的事情:

聯考及保送制度,有無達到預期的結果?在這本書裏,應該會找到答案。

《回顧》的編排,是依照收到稿件的先後為次序,因為彼此並沒有密切的關連,而是各自表述,所以可以不按順序來讀。

200712月電機系1961級十二位同學聯合出版「長路迢迢~一群臺大電機人五十年回顧」一書,記錄其奮鬥經驗和心路歷程,本刊特轉載此書引言以嚮讀者。)

沈良璣,電機系1961年畢業,University of Houston, Texas退休。

目錄

007 沈良璣

013 超‧走進美國國防工業

071 縉‧如是我行從貴州到加州從IBMPKU

147 侯善麟‧玫瑰人生– I Did It My Way

171 郭其忠‧非主流的一生

187 余嘉培‧正業之外

217 葉玉鉉‧從「為伊消得人憔悴」走進了「欲說還羞」

251 虎‧家庭運動生涯

301 何筑笙‧往事堪憶

327 許健健‧我的光電研究與工作

377 孫善齊‧西屋生涯

429 何崇文‧超越式工程研發的過程經驗和感想

471 沈良璣‧三十七年教授生涯

519 編後語‧沈良璣

書訊

出版年月:200712

次:初版

價:新臺幣500元整

處: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話:(02)3366-3993‧傳 真:(02)2363-6905

http://www.press.ntu.edu.twE-mail:ntuprs@ntu.edu.tw

GPN1009604321ISBN978-986-01-2526-9

從半導體談起

從半導體談起

者:胡振國 教授

演講時間:961015 5:30 pm

演講地點:142教室

演講摘要:

本學期第一次學術漫談很榮幸邀請到胡振國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與大家分享他的經驗。活動中教授細數求學至今走入半導體領域的歷程。在求學路上教授和多數人一樣,一開始也都是矇矇懂懂。在大學時代,受到授課教授的啟發,才決定一頭栽進半導體的領域。在台大念碩班,則發現有很多未來很傑出的人,竟然就在自己的身旁,這樣的環境也自然而然形成一股風氣;原先看似遙不可及的事物,在這樣的氛圍下一切也只是水到渠成。另外,教授很推崇台大自由的精神,認為每個人應該在自由風氣之下思考自己的定位。

教授也提出一個重點,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也絕對會有機會等著你。教授以自身博士研究為例,在台大缺乏完善設備的環境中,教授自己找到了研究的方向,一路堅持至今。只要你能在絕處中活下來,如此你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存活下來。

最後教授勉勵同學,無論未來遭遇到的世界壓力有多大,一定會有可以找到樂趣的地方,也非找到不可,如此未來才有更多吸引點值得開發。當然這個東西必須自己去尋找,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口中可以告訴你答案。

問答集:

Q1:為何教授決定留在台大攻讀博士學位?

A1:每個男生當完兵之後都會面對何去何從的問題。那時我已經考取高考,國家會分配工作的單位,當時有中油、台電以及大同的三個不同的工作機會,機會很多。但那時另外的聲音來自家裡,父母表示如果能念就繼續念,因此也就決定繼續念下去。但出國家裡經濟無法負擔,只能選擇國內的博士班就讀。當時環境下,非常缺乏讀博士班的學生,學校必須自己培養。我當時同時考取交大和台大的博士班,但交大當時不允許博士班學生同時擔任助教,台大則允許。在經濟考量下也就選擇在台大就讀博士班。

Q2:教授是如何和當時的女朋友,也就是現在的師母認識的?

A2:上來台北念碩班時,其實我並沒有說非常用功,晚上都是自己活動的時間。所以現在當教授也不太干涉學生晚上活動,可是常常學生到最後也沒有帶個人來看,可能是把時間都花到上網上了吧。

Q3:跟教授同輩的人當中許多頭髮都已經蒼白了,教授您是因為體質關係或是如何保養的?

A3:這個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老婆每天早上灌我五六顆維他命有關吧。其實人生活到我這個年紀,是有許多故事要說的。人自然的命運是躲不掉的,你們現在不會覺得,血氣方剛,身體充滿著能量,每天跑跑跳跳的。其實體力、視力身體都是會變的,像是我五十歲前都不用戴眼鏡,但上天是很公平的,現在就得要戴著眼鏡。基因體質方面我是不清楚,或許保持心情愉快會有點效用吧。

活動花絮:

這次活動非常難得能夠邀請到系主任與同學們座談,而胡教授也在百忙中硬是找出時間熱心參與。受到教授平易近人的作風感染,整個活動氣氛相當地輕鬆,問答間互動相當熱烈。

電子所碩二陳昶亙同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