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簡富
今年六月間,王維新主任向我提及:擬定期出版刊物及設立網站以聯絡系友。這是王主任和許多同仁的宿願,但一直苦無機會實現。我很贊同這個構想,因此開始構思發刊宗旨及執行方式,很自然地成了創刊號的總編輯,而王主任則成為發行人。發刊宗旨經數次編輯會議討論後,修訂為:加強電機系系友的理念交流、增進系友對母系現況及未來發展的瞭解、促進系友與母系間的相互協助、做為電機系邁向世界一流過程中的論壇。
為使刊物的發行能配合電機系的發展,因此邀請顏嗣鈞副系主任、曹恆偉所長、林茂昭所長及陳良基所長擔任編輯委員;並邀請雷欽隆主任擔任網路技術指導,後來雷主任又推薦彭隆瀚教授和李宇旼教授協助。王主任、林所長和雷主任並另外支援執行編輯及網頁編輯人手。目前在國內的歷任系主任則受邀擔任顧問。八月一日郭斯彥教授、林浩雄教授和楊志忠教授分別接任系主任、副系主任和光電所長。他們很贊同刊物的編輯及發行方式,並將積極參與;因此分別擔任共同發行人和編輯委員。
為使系友們容易獲得母系現況的全貌,創刊號特別對電機系、各研究所、系學會及與本刊互相配合的『台大電機之友』網站做整體簡介。王主任與林所長負責規劃並邀請系友及同仁們發表與發刊賀辭相關的稿件及科技報導。為感謝系友林百里先生及李森田先生慷慨捐資為母系興建新館,全體編輯委員認為應在創刊號中專訪兩位系友。他們曾獲母系『創業講座』邀請演講,演講錄影帶在數月前因編撰系史的因緣,由我整理成簡傳。遂經兩位系友同意並確認內容後刊登。
創刊號的編輯過程中,全體編輯花費很多時間討論本刊的發行理念及規劃編輯流程;並發揮分工合作的精神,期使本刊能產生預期的效果。目前預定每三個月出刊一期,再根據系友們的反應調整出刊頻率。歡迎大家提供自己或是其他系友關於同學會活動、喜慶、升遷、研討會、得獎等訊息,格式請參考本期的「動態報導」專欄。也歡迎大家參考本期「科技報導」專欄的撰寫方式,提供您目前從事相關技術的報導,筆調以簡潔且深入淺出為原則。創刊號難免會有些缺點,我們將在後續出刊的編輯作業中,力求完善。
Tag Archives: 1期
系學會簡介
郭翰
在第一期『台大電機之友』的專欄裡,我們擬告訴各位目前系學會的功能與組成。系學會成立的主要的功能在於以熱忱的心,為大學部的學生提供服務,諸如設計各種活動、安排各項雜務等。每個部門所負責的事務雖各有不同,但是每個伙伴的熱心是絕對相同的。
會長為系學會的對外代表與總負責人,校外人士電話一來,一般就是要找會長的。會長通常負責分配所有的大事小事給各個部門,並主動予以協調與監督,本身也負責其部份工作。
副會長分擔會長工作,並可提供各個部門人手與支援。
秘書部擔任會長的秘書,平常負責撰寫公文,和系上接洽申請協助。系學會開會時,擔任會議記錄等。工作繁雜頊碎,是個重要的角色。
同時系學會內部財務、庶務的管理等總務工作,也交由秘書部來負責。而現在二館系康樂室(146室)的置物櫃,所有密碼的保管也是秘書部的工作;同學遺忘密碼時,就必須向秘書部查詢。
活動部主要負責設計各項活動,以增進系上同學的感情。諸如:迎新宿營、舞會、水餃大會、卡拉OK大賽、機電大賽等。稍後將特別提到的電機週活動,也與活動部相關。
體育部:舉凡台大校內的各項體育比賽,包括台大盃、校運會等,體育部管理的系隊都會出賽。而目前台大電機系內部的系隊很多,有籃球、排球、棒球、桌球、網球、羽球、撞球、保齡球、游泳及橋牌等等。
另外,體育部也會在課餘的時間,不定期舉辦各種體育活動,如三對三籃球賽、男女混壘等。
美宣部負責各項美宣的工作,如海報設計、文案、道具、系館佈置等,也是個重要的部門。
學術部包含過去網路部的工作。主要負責工作有:系上必修科目、電工實驗以及八選三實驗的預選、為同學們代訂系上開課的教科書,並以優惠的價格回饋給同學。
此外舉辦升學資訊座談、專題說明會(使同學們了解各教授的專題研究內容)、維持系學會網頁、杜鵑花節攤位的籌劃、考古題的搜集等等,都是學術部目前負責的範圍。此外,邀請學長姐回來與學弟妹們分享經驗,也是學術部的工作。
編輯部負責刊物的編輯。包括給新鮮人的電機生活導論、每年重編的通訊錄、系上選修課程簡介、電機週專刊等,都是編輯部所負責的工作,為系上生活資訊的提供者。
公關部主要負責對外的聯繫工作,包括系上各項活動經費的籌措、聯絡校園徵才、建教合作事宜、接待來賓等,為系學會對外聯繫的橋樑。
以上就是系學會各部門的簡介。而系學會每學期大大小小的活動很多,有些可能與系友們相關,主要有以下三大盛事:
(一)電機週
在每年的這個星期,是系上最為忙碌而熱鬧的一週。無論是邀請系友回校演講、校園徵才、快樂的園遊會、啤酒大賽,以及眾電機人大展才華的電機之夜,保證天天都有好節目。
(二)系友講座
為了讓學弟妹們更能瞭解系友們在校外的發展狀況,並可汲取學長姐的成功經驗,以做為自我勉勵與立志努力的參考,系學會常常和系辦公室一起邀請系友們回來分享奮鬥的歷程與心得。演講當天總是座無虛席。
(三)電機營
電機營除了讓參與的高中生玩得高興,也會安排教學課程。若有幸邀請到系友們回來演講,則使營隊更為生色。將來也可能安排系友保障名額,經由系友的推薦,成為電機營的學員。
郭翰,電機系第102級系學會編輯部長,現為電機系大四學生。
『台大電機之友』網站簡介
雷欽隆、黃信貿
http://alumni.ee.ntu.edu.tw
自台大電機系創立以來,歷經五十餘年,培育出無數傑出的畢業系友,投身國內外各相關行業,並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系友們的成就是母系最寶貴的資產與榮耀。然而,系友們平時散居各地,如果只靠傳統的書信來聯絡消息,有互動不易且費時的缺點。因此,建立系上與系友間的快速互動之聯絡管道,使得系上與系友們瞭解彼此間的發展方向,進而促成彼此間相互合作,在產業及學術界產生最大的效益,是刻不容緩的。
這幾年來,由於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網際網路的使用人口迅速成長。而網際網路的便利性與即時性,也使得它成為主要的聯絡與資訊交流的管道。因此,在多位系友的建議之下,我們已著手建構一個『台大電機之友』網站。提供在世界各地的系友們,透過網際網路與母系師生和系友們一個情感與資訊交流的天地。『台大電機之友』網站的網址是:http://alumni.ee.ntu.edu.tw,預定在二○○一年八月一日正式啟用。
為提供本系和已畢業系友的聯繫管道及系友間的資訊交流、報導系上的近況、協助提供系友求才或求職資訊,我們將安排專人負責『台大電機之友』網站的維護以及帳號的申請、即時更新網頁內容並提供最新資訊。目前大略規劃以下的功能:
(一)電機之友
存放當期與各期的『台大電機之友』電子檔,系友可透過本站閱讀或下載。
(二)系友活動公告
本項目以各年班為區分單位,提供各年班的系友活動公告,增進系友間的凝聚力。
(三)系上近況及發展
本項目提供系上最新消息以及各項新的發展,使系友能夠隨時瞭解系上的發展動態。
(四)系友通訊錄
本項目提供系友的通訊錄,以年班區分。為了保護系友的隱私,只有本系系友才能取得資料;因此必須申請帳號後才能使用此項目。
(五)系友帳號申請
本項目將安排專人負責。系友需填入詳細資料以及畢業年班,經確認後方能取得帳號。
(六)尋人啟事
本項目提供外界尋人服務,輸入姓名或學號即可使用。為了保護系友隱私,我們並不提供任何資料,只提供訊息傳遞的服務。您的任何訊息,可透過本系統轉送到您所查詢的系友信箱;由系友自行與您聯絡。
(七)活動花絮
系友可提供自己或是其他系友的任何訊息,如同學會活動、喜慶、升遷、得獎等等。
(八)職場專區
本項目提供系友各項求才及求職資訊,並擬開放廠商或個人來此公布求職資訊。不符相關規範的信件將遭刪除。本項目只提供公告空間,並不負責查證的工作。
(九)系上研究合作計畫
電機系所有許多實驗室,每個實驗室均有其研究方向,而且有不少的研究計畫。本項目將提供各實驗室的發展主軸與目前研究計畫之摘要,使系友能夠掌握系所研究方向,進而促成產學合作。
(十)系友網頁
本項目將提供磁碟空間,供系友存放個人網頁。但僅限於非商業用途。
(十一)討論區
提供系友相互討論的園地。
以上是目前規劃項目的簡介,往後將依照實際需求修正。也請各位系友不吝指正,並提供寶貴的建議。
「台大電機之友」網站期望透過網際網路的優點,建立完整的系友聯絡管道。並且以母系為中心,建立系友訊息的交流網絡。透過我們的努力,將在各界系友的力量結合,為產業及學術界開創出更大的貢獻。
雷欽隆,電機系19 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兼電機系計中主任。
黃信貿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回顧與前瞻
張宏鈞、曹恆偉、楊志忠
沿革
我國於一九八三年全國第二次科技會議時將光電科技列為重點科技發展項目。歷年之國建會與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均設置光電工程組,專門討論光電科技的最新發展趨勢及未來方向。並於一九八四年元月在國科會成立光電科技執行小組,以加速推動我國光電科技與工業的發展。鑑於光電工業已列為我國之策略性及明星工業,經濟部特於一九八七年在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光電與週邊設備發展中心,並於一九九○年改制為光電工業研究所。在大學教育方面,國立交通大學早於一九八○年成立光電工程研究所,隨後國立中央大學亦於一九八二年設立光電科學研究所。電機所一向注重光電之教學與研究,於一九八七年起並將光電領域由電波光電組分出,獨立為光電組,並積極規劃光電工程學研究所。
一九九二年八月本所終奉准成立,設置碩士班,隸屬於工學院,由張宏鈞教授擔任第一任所長。一九九三年電機二館二期工程完工使用,所辦公室正式設於二館四樓四○一及四○二室。其鄰近六間實驗室則做為研究實驗室,至一九九七年分別設立了光電實驗室(一)、(二) 、(三) 、 (四) 、(五) 、(六),另外在電機一館一樓設立深紫外光雷射實驗室。本所成立後,原電機所光電組碩士班研究生轉由本所招生。一九九五年八月本所增設博士班,光電組博士班研究生亦轉由本所招生。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本校成立電機學院,本所改隸電機學院。一九九八年八月一日起由曹恆偉教授擔任第二任所長。二○○○年八月一日電機學院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本所為其電機學群單位之一。
本所成立之初,師資成員包括與電機系合聘的陳俊雄、王維新、吳靜雄、李嗣涔、詹國禎、許博文、張宏鈞、曹恆偉等八位教授,與醫學系合聘的高明見教授,與中研院原分所合聘的汪治平副教授,以及新聘的王倫副教授。王副教授回國前任職於貝爾通訊公司,專長為光纖通訊與光電元件。第二年新聘楊志忠教授與林清富副教授。楊教授已在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電機系任教九年,專長為非線性光學。林副教授則甫於康乃爾大學電機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專長為鎖模半導體雷射。第四年新聘彭隆瀚副教授。彭副教授為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博士,在橡脊國家實驗室研究一年,專長為半導體光電元件。第五年新聘孫啟光副教授。孫副教授亦為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博士,在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研究兩年,專長為超快光學。第七年新聘吳忠幟助理教授。吳助理教授為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在新竹工研院電子所任職近一年,專長為有機光電半導體材料及元件。第八年合聘中研院應用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備處蔡振水主任為本所教授。蔡教授的專長為磁光及聲光元件。第九年新聘毛明華助理教授。毛助理教授甫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長為半導體奈米光電元件。至此,本所共有專任教師十八位。
教學及研究目標
在教學方面,本所以培養我國工業升級、科技發展及學術研究所需之光電工程高級人才為主要目標。課程訓練上,基礎學理與最新科技發展兩方面的學習並重。本所有充份的師資人力,得以提供四十門以上的課程供碩、博士研究生選修,涵蓋「電磁光學類」、「固態光電類」、「雷射類」、「光通訊類」、「光資訊類」等光電科技重要領域。本所並配合教務處實施教學評鑑,積極提昇教學品質。
本所碩士班學生需在校就讀至少兩年(最多四年),修滿二十四學分(其中不含專題討論、專題研究、論文及外國語文,而本所科目至少十二學分,外系所科目至少六學分),並需提出論文,通過論文口試,才能獲得碩士學位。博士班學生,則應在進入博士班後至少修滿二十八學分(不含專題討論、專題研究、論文及外國語文,而本所科目至少九學分,外所科目至少三學分。碩士班學生獲准逕行修讀博士學位者的學分規定為碩士班、博士班學分規定的總合),並需通過資格考核、提出論文、通過論文口試,才能獲得博士學位。
在研究方面,兼顧我國國情需求與最新光電科技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推動國際水準的研究活動,建立本所的學術地位,同時亦對提昇我國光電科技的學術水準有實質的貢獻。
發展特色
本所經由增聘優良師資以強化研究陣容,研究領域從成立之時以傳統光電材料、線性光電元件、光纖通訊應用為主的課題,拓展至藍綠光材料、有機光電材料、飛秒光學與超快元件、各種非線性光電元件及應用、生物醫療應用、積體電路工業應用、光子晶體前瞻研究等。目前進行研究發展的領域包括光資訊及光通信、雷射光學及光子技術、光電量測、感測及控制、光纖光學、積體光學及元件、半導體雷射及光電子元件、非線性光學及其應用、光學微影在積體電路工業之應用、光電藍綠光材料及元件、有機發光元件等。研究設備積極增強,目前擁有的主要研究設備有積體光學元件製造設備及量測系統、固態源分子束磊晶系統、氣態源分子束磊晶系統、有機薄膜真空沈積系統、雙晶X光繞射儀、電子束真空蒸鍍系統、光激放光系統、光譜量測系統、電調制反射光譜系統、橢偏分析儀系統、高頻訊號產生器、脈衝產生器、廂形積分平均器、光信號頻域分析儀、多頻道光學頻譜分析儀、精密波長儀、全像技術實驗設備、氬離子雷射、鈦藍寶石雷射、Nd:YAG雷射、二倍頻Nd:YVO4雷射、準分子雷射、各式半導體雷射、氦氖雷射、鉻貴橄欖石雷射、釹釔氧化釩雷射、單色光儀、強光顯微鏡、高速光電取樣系統、工作站網路、光學桌等。
本所教師均積極參與我國光電科技及工業發展相關計畫,與電信、國防及工業界相關研發單位有密切的建教合作,目前年平均研究經費達新台幣三千萬元以上。
本所一向注重跨學院之合作,與校內工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凝態科學研究中心一直有合作研究,並積極與國內外學術單位進行學術合作與交流,以提昇學術研究水準,並邁向國際化。本所國內外學者來訪頻繁,自二○○○年起,每學期舉辦一至二場「光電卓越講座」,邀請國內外傑出學者蒞校演講光電最新課題,並對本所的發展提出建議。至今已有四位學者受邀演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厲鼎毅院士演講「光纖通信–資訊社會的骨幹」,二○○○年七月十日湯仲良院士演講「超快光源及其應用」,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林耕華院士演講「光電科技發展」,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李天培博士演講「photonic technology in optical network system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單位組織及師生結構
本所依本校及電機資訊學院相關規定,設置所務會議、學術委員會、課程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及研教委員、獎學金委員、安全衛生委員、圖書委員等,處理相關所務。所辦公室於一九九三年四月聘施惠子小姐擔任組員,辦理所行政業務,施小姐於一九九九年九月升任專員。
在教師結構方面,目前十八位專任教師中,有十四位教授、兩位副教授、兩位助理教授。本所成立之初,每年招收碩士生十五名,民國八十四年增設博士班時,每年招收博士生五名(另有碩一生逕行修讀博士一至二名)。目前每年招收碩士生二十五名,博士生最多八名。本所碩士班之招生,除了每年四月間的入學考試,以筆試方式招收新生外,國內大學光電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符合本校及本所所訂條件者,亦可於校方規定期間內報名參加本所甄試入學;甄試入學名額不超過當年預定錄取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博士班之招生,則在每年六月間舉行。統計自本所成立以來,畢業之碩士生迄今已有一○八人,博士生九人。
貢獻
在教學方面,光電所教師開授四十門以上的光電領域選修課程,提供全校大學部及研究所同學修習。在研究生的指導上,本所的表現深獲肯定,每年均有學生獲得各種論文獎項。
在研究方面,本所同仁表現突出,目前每年在國際重要光電期刊平均發表三十篇以上的論文,對於提昇我國的光電學術水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所教師除擔任顧問及諮詢工作,協助相關機構及廠商的研發工作外,對於國內各項光電學術活動,更積極參與推動,扮演領導的角色。一九九八年國際光電研討會,在楊志忠教授精心籌畫及本所各教師貢獻心力下,有六百人與會,相當成功。另外,由王倫教授聯合工業界籌劃的台灣193nm光學微影術研討會,亦於一九九八至二○○○年間共舉行三次。
未來展望
光電科技為當今已開發工業國家極力發展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其研究領域及應用範圍甚廣,從通訊、資訊、光電子、村料加工、量測、自動化、醫療乃至國防工業等,均與光電科技息息相關,因此美日歐等國家咸認二十一世紀乃是光電的世紀。我國過去近二十年在政府極力推動之下,光電工業的成長在近幾年已獲得耀眼的成果,也因此需要更多更高水準的人才投入參與。目前國內公私立院校已設置光電研究所者已近十所,本所在已有的教學研究基礎上,當更著重培育能進一步提昇我國產業科技水準的一流人才。而在教師本身的研究工作上能更為國際化,研究成果能受到國際學術界的肯定,並和各國學術界廣泛交流,將是我們更進一步的目標。
張宏鈞,電機系1976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及光電研究所教授。
曹恆偉,電機系1975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及光電研究所教授。
楊志忠,電機系1976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兼光電研究所所長。
賀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成立及未來展望
陳良基
經過了兩年多的籌備,台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即將於今年八月一日正式掛牌成立,開始運作。正值此電子工業急需技術昇級之際,台灣大學成立電子所,無異為培育電子高科技人才、帶動臺灣的高科技電子產業發展增添一股助力,確實是件令系友振奮的喜事。
這一、二十年來,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已帶動甚多相關產業的興起。包括半導體工業、製程設備工業、積體電路設計工業、及與電子系統相關之設計工業等,均不斷地快速成長。除了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指標外,更成了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石和高科技的火車頭,直接或間接地支援了資訊、光電、通訊多媒體、及未來的生物電子科技等工業的發展。毫無疑問地,高科技電子產業已是臺灣經濟發展的主軸。然而由於產業迅速的進展,加上全球性競爭的效應,人才荒以及技術昇級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挑戰。值此人才需求殷切之際,台大自然義不容辭肩負起培育電子高科技人才及提昇研發技術的責任,以帶動國內產業技術,引領世界前瞻研究為己任。
本校原有與電子產業相關之系所為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在電機所中的電子電路、固態電子及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VLSI/CAD)三組即為通稱的電子工程領域。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電子系統、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等相關領域的人才培育和學術研究。目前有教授二十餘位,為公認規模最大、陣容最堅強與整齊、成效最卓著的研究團隊之一。近年來,這三組師生的研究成果在SCI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質量俱佳,深受國際好評,有多項研究皆為全世界最早完成或最早提出者。同時,產學合作研究成果亦極為豐碩,研究成果技術移轉廠商的數目正逐年增加,參與廠商均甚感滿意。因此將此三組合併提昇為「電子工程學研究所」,並分成「積體電路與系統」及「固態電子」二組。一方面增聘教師,一方面增加招收博士班和碩士班學生,以加速培養電子工業所需的高級研發人才,厚植國內電子科技發展的基礎。並加強電子工程方面具長期性、基礎性、前瞻性、及整合性的學術研究,以進一步提昇我國電子科技的研究水準和國際地位。
電子所初期以每年培育一百五十名IC電子產業相關博、碩士人才為目標。所有電子所同仁皆與電機系合聘,以共同教育大學部學生,在課程及教學維持培訓的一貫性。同時,亦將與光電所、電信所、及資訊所等以各項整合研究計劃方式進行合作,擴展學生的系統整合觀念及團隊合作精神。深信電子所的畢業生將來亦將承襲電機系向來重視廣度與深度的學風。
展望未來,為配合我國電子產業發展所需,並斟酌本所現有相關人力及規模,未來本所的發展方向及研究重點將以積體電路系統晶片設計及固態電子元件設計與製造等兩方面為主。在積體電路與系統方面,首要之務在於系統晶片(SOC)的設計、測試等相關技術,以及通訊IC(含類比、數位及混合式積體電路)與系統之設計與整合。此外,設計自動化的電腦輔助設計工具,與電力電子系統的研發,也都將是重點目標。目前本所同仁在無線、多媒體、通訊系統晶片、RF/IF IC、PDP驅動電路等已有相當成果,未來會持續發展此一領先領域。在固態電子方面,舉凡各種應用的半導體、微電子、與光電元件的模型建立、模擬,和不同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研發,乃至於奈米元件微系統的建構,都有專精的師資與堅強的研發團隊。目前在12吋晶圓技術、光電產業相關之元件設計的研發能量皆極可觀,未來將會結合竹北校區的地緣優勢,提供產業更好的研發支援。除此之外,本所更將致力於教學研究的提昇,加強建教、校際及國際合作,以培育有創意的設計人才,以及更具宏觀的科技領導人才。
依據上述的發展方向,電子所未來需努力的地方相當多,目前擬定的具體推動作法大略為:
(一)延聘產、學界先進,組成諮詢委員會
積極聯繫電子科技界先進,期能結合先進們客觀的看法及經驗,使新成立的電子所,無論在研發方向、或是人才培育等都能更加具體。目前已獲胡定華董事長應允大力支持,並擔任召集人,且已獲多位產、學、研先進答應幫忙。
(二)積極推動研究中心之運作
本所初期目標為培育每年一百五十名高科技人才。如何能在培育初期適當與產業發展的脈動結合,是一重要的課題。希望能整合各有關實驗室,成立研究中心,積極參與整合計劃及產學合作,並以研究中心名義多多舉辦學術活動,以其研究成果領導台灣及全世界之電子科技發展。目前已獲同仁支持推動SOC研發中心之成立事宜。
(三)鼓勵學生社團舉辦學術性及聯誼性活動
以往電機系學生、學生社團和老師們之間的交流並不密切,未來希望能鼓勵學生多舉辦活動以促進交流。研究生間亦可籌辦各類型論文研討或聯誼活動。
(四)教學一貫性及畢業流程之整合
目前多數大學部學生在大四即參與教授實驗室的專題研究,四下修習的課程亦往往與研究息息相關。以台大學生的高素質,應在制度上作些調整,鼓勵學生在研究所一年即完成碩士學位,結合教學課程之一貫性,增強學習效果,縮短學習時程。
(五)積極籌劃竹北校區之教學研究環境
由於空間及地理環境的限制,電子所與科學園區各廠商之聯繫較為困難。而竹北校區將可提供一良好機會,在硬體架構規劃之初,將同時思考如何架構良好的教育研究機制,使竹北校區的實驗室能充分發揮功能。
然而無論目前規劃的推動作法如何,電機系友、先進前輩及所裏全體師生同仁的戮力協助,才是未來電子所是否能順利發展的主要力量,期盼大家能熱心襄助。為慶賀電子所的成立,籌備會在二○○一年八月一日成立當天上午十一時,假台大電機二館舉辦開幕茶會,並邀請陳維昭校長蒞臨致賀辭。並於當天上午十時先為電子所第一屆學生舉辦『灌頂演講』,邀請國立清華大學劉烱朗校長做專題演講,引領學生踏入前瞻研究之殿堂。所有活動都非常歡迎所有的電機系系友一同參加
陳良基,成大電機系1979級,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兼電子研究所所長。
電機系簡介
顏嗣鈞
電機工程學系之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成立時間為一九四三年五月。台灣光復後,於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改制為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歷經十四位系主任前後五十六年間篳路藍縷的默默耕耘與領導,始得到今日二十一世紀的規模。如今,台大電機系共有約七十位專任教師,大學部畢業生每年約一百八十位左右,在學學生含碩博士班總計達一千六百餘人,為全國規模最為龐大的科系。每年投入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大量傑出畢業生,更對社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正面影響。有鑒於電機資訊領域的進展,已快速發展成為台灣最主要的經濟命脈,其規模與重要性也寖寖有凌駕工學院之趨勢。本系於一九九一年規畫推動結合電機相關單位改制為學院,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在一九九七年成立電機學院。電機學院正式成立三年後,資訊工程學系在二○○○年正式加入。電機學院也因此改名為電機資訊學院,首任院長為許博文教授。
一九九八年,王維新教授接任第十四任電機系系主任。為了因應工業界對於電子電機資訊領域人才的強烈需求,電機系於此時開始評估並規劃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並且在翌年八月與學士班申請入學同時開辦。在此時,電子電機資訊領域不僅成為產業的主流,同時具有主導國內經濟的決定性影響力。基於龐大的市場開發需求,人才的培育愈趨重要,因此產業界與學校開始彼此尋求較以往更為密切的互動與合作。一九九九年四月與九月,電機學院先後開辦「創業講座」與「學術講座」,由電機系設立「傑出系友」獎項,並在首次創業講座中由陳維昭校長頒贈獎牌予洪敏弘、曹興誠、與林百里等三位在工業界成績斐然的畢業系友;中央研究院院士施敏教授則於首次學術講座獲頒傑出系友獎牌。此舉吸引大批媒體記者抵達現場採訪與大幅報導,見證了台大電機系系友的卓越表現。
電機系目前擁有電機一館及電機二館兩棟大樓。電機一館於民國五十八年啟用,電機二館分兩期施工,分別於民國七十四年及八十二年落成啟用,兩館合計可使用空間達五四五○坪。電機一館面積約六百坪,現主要做為大學部教學及研究所固態組、光電組﹐和醫工組部份研究實驗室之用。院、系、所辦公室、教師研究室、以及大部份研究實驗室則均位於電機二館。電機二館現有面積約四千八百多坪,其中設有視聽教室、大型教室,大型會議室,及討論室數間,以做為演講、授課及專題討論之用。目前電機系大學部每年招生三班,共有學生六百八十六人。各研究所合計有碩士班研究生五百五十二位,博士班研究生三百三十九位。在師資方面,計有專任教授五十二位、專任副教授十一位、專任助理教授四位﹐合計六十七位,其中具博士學位者有六十六位,另有助教十三位及兼任教師二十七位。教授平均年齡在三十五至四十歲左右,在各個專業領域均有相當傑出的研究成果及深厚的學術造詣。每年均有六十位以上教授榮獲國科會的研究獎勵,其中並有二十六位曾獲傑出研究獎,研究獲獎情況高居全國各系所之首。電機系教授每年在國際權威期刊(SCI)發表之學術論文超過一七○篇,研究成就直追美國前十大電機系,而每年從國科會及其它公民營事業、研究單位所獲建教合作研究計畫案高達一百三十餘件,研究計畫經費平均每年超過一億元。
顏嗣鈞,電機系1980年畢業,現任台大電機系教授。
新任主任未來展望
郭斯彥
七月中旬,剛自歐洲參加IEEE國際學術會議回來,即得到通知已獲校長聘為下屆電機系主任,任期自二○○一年八月一日起至二○○四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我於一九七九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一九九一年返國回到母系任教,時至今日已逾十年了,對母系有一份非常深厚的感情,也常希望能對母系有更多的回饋。
確定接任系主任後,內心雖然感到十分的徨恐,但是也非常的高興,因為可以實現我貢獻母系的願望,也體會到這是一份榮譽與深厚的責任。電機系長久以來,一直是大學聯招理工類組的第一志願,集全國菁英而教之,雖是人生一大樂趣,其責任亦相對的非常大。電機系已成立逾五十年了,系友遍布全世界,不論是在學術上或企業界皆有世界一流的成就,身為系主任,真是與有榮焉。這些都是系上各位師長及系友前輩努力耕耘的成果,如何承先啟後,將是我任內三年最重要的工作。
目前系上的研究水準已達世界一流的水準,學生素質更是不在話下。然而面對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其他學校的強烈競爭,如何維持我們的領先地位並進一步達到追求卓越的目標,將是未來數年系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個人仔細的思考並諮詢系上同仁的意見,提出以下幾項目標共同努力:
(一)在穩定中發展
在此我要特別強調『穩定』,一個和諧安定的環境,對老師及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老師與老師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或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理性的面對面溝通是最基本的解決問題方法。另外,必須加強群體合作,使得整體的力量得以發揮的更大。
(二)大學部課程的改進
面對電機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我們必須教育學生讓他們能夠了解及融入世界潮流與趨勢。由於電機系包含相當多的領域,我們可以檢討目前的必修課程是否符合科技之高速發展,應否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配合他們自己的興趣,修習相關的課程。我預定成立一個課程改進委員會來推動這件事情。
(三)爭取資源,加強研究
目前研究上最大的競爭來自交大,而問題之根本在於人力資源上的差距。全系現約有七十位教師,涵蓋十個領域,因此每個領域最多只有十位教師,比起交大每個領域皆有單一系所之規模,我們在競爭上自然比較辛苦了。然而我們每位
教師皆是各個領域之頂尖學者,因此在平均SCI期刊論文發表數,國科會獎勵之獲獎比率,國科會傑出獎之獲獎人次,皆超越國內其他大學電機資訊相關系所,而在國際上,我們在國內榮獲的IEEE Fellow人數亦是全國第一。展望未來,我們必須更積極爭取外面資源,包括企業界、教育部、國科會及各相關單位,以便經費及員額能更加成長。
(四)加強系友聯絡
廣佈全世界的系友是我們最大的資產,許多的系友在學術界及企業界已有很大的成就,如我們能積極聯繫,使系友們了解母系之近況,相信能喚起他們對母系的情感,對母系有更深的認同感,並進而以實際行動支持母系之發展。在王主任的推動下,這項目標已有一個很好的開始,隨著『台大電機之友』之創刊,相信系友們對母系之近況將有更深的了解並進而回饋母系。
我的任期才即將開始,感覺上真是所謂的任重道遠,希望在未來的三年內,在校內能與各位同仁一起打拼,維護我們的光榮傳統,並進而發揚光大。在校外能獲得各位電機系友的支持與鼓勵,讓『台大電機』這塊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郭斯彥,電機系1979年畢業,現任電機系主任。
第1期動態報導
同仁動態
2001年8月
- 郭斯彥教授接任電機工程學系第十五任系主任(第十四任系主任為王維新教授)
- 楊志忠教授接任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第三任所長(第二任所長為曹恆偉教授)
- 陳良基教授新任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 王勝德教授借調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擔任系主任
- 電機系新聘林宗男助理教授 (二○○二年二月到任)
- 電子所新聘張耀文副教授、黃俊郎助理教授
研究成果動態
國科會的「研究補助費」制度,以及於一九八六年起增設的「傑出研究獎」制,就每年全國教師及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視優良程度給予不同的名譽與實質鼓勵,為全國最大規模、最具公信力的成果評估之一。尤其是其中的傑出獎,只有在該領域的前百分之五以內才可能受到考慮,更是國科會的最高研究獎勵。二○○一年電機系計有五位同仁榮獲「傑出研究獎」(傑出獎每次給予兩年獎勵),為全國電機、資訊相關系所得獎人數最多者,去年則有六位同仁榮獲出研究獎。另有八位同仁為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榮獲三次以上傑出獎方有資格申請),四十一位獲甲種研究獎。自「傑出研究獎」設立以來,全系有二十七位同仁曾獲得傑出獎,人次為全國第一。
電機系的研究不只重視學術的鑽研,也致力於產業的發展。截至二○○○年十二月底為止,電機系的同仁歷年獲得的專利共有中華民國專利63件、美國專利31件、日本專利2件,總計96件。其中電機系佔國科會專利件數的7%,專利及技術移轉等智財權成果勇冠全國。
研討會訊息
2001年消息理論及通訊秋季講習會
2001 Fal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Theory & Communications
暨國科會電信學門成果發表會
由國科會電信學門委辦,台大電信所與中央大學通訊所共同主辦之「2001年消息理論及通訊秋季講習會」,於8月23、24日在台北縣烏來雲仙樂園舉辦。邀集國內傑出計畫主持人與業界研究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同時舉辦電信學門成果展示,呈現最新研究現況,有效擴大產學交流之層面。
協辦單位:國科會工程科技推展中心、教育部、IEEE Com-Soc/Taipei Chapter、IEEE IT-Soc/Taipei Chapter、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前瞻性電信科技發展計畫(B)第二分項。
2001亞太微波會議
2001 Asia-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此一會議為亞太地區微波領域最重要的研討會,從一九八九年起,每年由亞太地區國家輪流主辦,目前已排程到二○一一年。今年大會由台大及IEEE MTT-S台北分會主辦,交大、IEEE EMC台北分會及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協辦,將於十二月三日至六日在台大第二學生活動中心舉行。詳細資訊請查詢大會網站http://www.ee.ntu.edu.tw/apmc2001。
台大電機大事紀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大事紀(90/5/21)
1943年5月 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成立,設有電氣工學科。
1945年11月 光復後,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改名為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電機工程學系。
1946年8月 第一任系主任:曾啟新教授。
第一屆大學部學生招收30名,入學後分電訊及電力兩個教學組。電訊組5名,電力組25名。
1947年8月 研究所碩士班成立。
1949年8月 第二任系主任:李舉賢教授。
1954年8月 第三任系主任:盛慶教授。
1955年8月 大學部招生增為兩班,本地生及僑生各一班。
1963年8月 第四任系主任:許照教授。
大學部分科學組和工程組兩個教學分組。
1964年8月 研究所碩士班開始招生。
電子計算機訓練班成立招生,為國內第一個推廣教育班次。
1968年1月 電機一館動土興建,部份經費由許照主任募款籌建,為本校第一棟具有中央空調的大樓。
1968年8月 研究所博士班成立並招生。
1969年6月 電機一館落成啟用。
1969年8月 大學部招生增為三班,分科學、工程、計算機三組教學。
1972年8月 第五任系主任:馬志欽教授。
1973年5月 馬志欽主任商請郭德盛教授及李學養教授規劃設立資訊工程學系。
1973年8月 大學部取消科學組,改分工程及計算機兩組教學,招生名額仍為三班。
1975年8月 第六任系主任:郭德盛教授
馬志欽教授出任第一任慶齡工業中心主任,該中心由馬教授推動成立,經費來源為慶齡工業基金會。
1976年5月 電機二館規劃提出
1976年8月 研究所七個教學分組,對外以甲、乙、丙、丁四組招生。甲組:電子電路、固態電子; 乙組:電波、通訊與信號處理;丙組:自動控制、電力工程;丁組:計算機科學。
1977年8月 大學部取消教學分組,招生名額仍為三班。
資訊工程學系成立,李學養教授出任第一任系主任。
1981年8月 電機二館一期建築費列入台大71學年度概算
第七任系主任:于惠中教授
1982年8月 研究所增設電腦輔助設計(CAD)組,對外仍以甲、乙、丙、丁四組招生。
1983年8月 第八任系主任:陳俊雄教授。
電機二館一期工程動土興建。
1985年8月 第九任系主任:張進福教授。
1985年3月 電機二館東半部完工。建築費約三千七百萬元。
1986年1月 電機二館東半部正式啟用。
1986年8月 郭德盛教授出任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1987年8月 第十任系主任:吳靜雄教授。
研究所增設光電組,分九組招生。
1987年12月 電機二館二期提出規劃。
1989年7月 電機二館二期建築費列入台大79年度預算。
1989年8月 第十一任系主任:李嗣涔教授。
第一任副主任:張宏鈞教授。
研究所增設醫工組,分十組招生。
1990年9月 電機二館二期工程動土興建。
1991年8月 第二任副主任:許博文教授。
1992年3月 工學院電信研究中心成立,吳靜雄教授出任第一任主任。
1992年4月 系務會議通過結合工學院相關系所設立「電機學院」。
1992年6月 工學院院務會議通過設立「電機學院」。
1992年8月 第十二任系主任:許博文教授。
第三任副主任:許源浴教授。
陳俊雄教授出任本校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成立並招生,本所光電組碩士班轉由光電所招生。
首任光電所所長:張宏鈞教授。
1993年6月 電機二館西半部完工。建築費約一億元。
1993年8月 電機二館西半部落成啟用。
郭德盛教授出任台大教務長。
1994年2月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獲教育部同意設立。
1994年8月 第四任副主任:李學智教授。
1995年8月 第十三任系主任:貝蘇章教授。
第五任副主任:吳瑞北教授。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班成立並招生,本所光電組博士班轉由光電所招生。
大學部開辦大學部推薦甄選入學招生。
1996年6月 校務會議通過設立「電機學院」。
1996年8月 李嗣涔教授出任本校教務長。
1997年2月 第六任副主任:胡振國教授。
1997年8月 電機學院成立,許博文教授擔任第一任院長,電機工程學系由工學院改隸電機學院。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碩、博士班成立,分電波、通訊、及信號處理三組開始招生。本所電波組及通訊與信號處理組兩組碩、博士班轉由電信所招生。
首任電信所所長:李學智教授。
1998年1月 電腦輔助設計(CAD)組改名為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VLSI/CAD)組。
1998年8月 第十四任系主任:王維新教授。
第七任副主任:陳良基教授。
規劃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1999年4月 電機學院訂定教師評估辦法,本系教師首次接受評估。
電機學院開辦「創業講座」,本系設立「傑出系友」獎牌,由校長頒贈給洪敏弘、曹興誠、林百里三位系友,並由林百里系友演講。
接受Intel捐贈,設立「網路多媒體實驗室」。
1999年5月 首次接受本校教學研究單位評鑑。
1999年8月 吳靜雄教授出任本校研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學士班申請入學招生。
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招生。
首次辦理電工實驗暑修班。
1999年9月 電機學院開辦「學術講座」,本系請校長頒發「傑出系友」獎牌予施敏院士。
2000年3月 開辦「系友徵才」說明會。
2000年4月 與光電所合辦「光電卓越講座」。
2000年5月 工學院圖書分館於87年11月遷入新總圖書館,所遺空間改建完成,至此電機二館由電機學院各單位使用,由本系管理。
2000年8月 「電機學院」更名為「電機資訊學院」,原「電機學院」各系所合組「電機學群」
第八任副主任:顏嗣鈞教授。
電子電路組和VLSI/CAD組合併成積體電路與系統組(ICS)。
2001年4月 接受蔡明介系友及聯發科技捐贈,設立
2001年5月 配合院校全面編撰系史。
2001年8月 第十五任系主任:郭斯彥教授。
第九任副主任:林浩雄教授。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碩、博士班成立,分固態電子、積體電路與系統兩組開始招生。本所固態電子組,積體電路與系統兩組碩、博士班轉由電子所招生。
首任電子所所長:陳良基教授。
記「台大電機之友」發刊緣起
吳瑞北、林茂昭
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忽逢門前客,道發故鄉來,
斂眉俱握手,破涕共銜杯,殷勤訪朋舊,屈曲問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個賞池台,舊園今在否,新樹也應栽,
柳行疏密布,茅齋寬窄裁,經移何處竹,別種幾株梅,
渠當無絕水,石計總生苔,院果誰先熟,林花那后開,
羈心只欲問,為報不須猜,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萊。
這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離家在京遇到鄉人所寫,關心故園近況的心情躍然紙上。系友對母系的感情也是這樣的,每次同學會相聚,聊起過去的點點滴滴,關切母系的發展近況,常不知東方之既白。這種關心,這種渴望獲得母系資訊的感覺,並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反而像陳年高梁一樣,愈酒(久)愈醇,愈酒(久)愈香。
台大電機系最早為「台北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一九四三年五月成立,於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改為現名,至今建系已五十餘年。自一九七一年起本系每年皆為理工第一志願,連續卅年,可謂全台菁英薈萃之地。目前約有七十位專任教師,在學學生含碩博士班總計達一千六百餘人,為全國第一大科系。大學部畢業生每年約一百八十位左右,碩博士班畢業生(含電機所、光電所、電信所、電子所)每年合計約三百三十位,投入服務於社會,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正面影響。
台大電機系友遍佈產官學研各界,台灣今日得以建設成電子資訊王國,貢獻實多。如曾先後出任交通大學校長的郭南宏、鄧啟福、中央大學校長劉兆漢院士、暨南大學先後任校長李家同、張進褔、國家毫微米元件實驗室主任施敏院士、前行政院楊世緘政務委員、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聯華電子曹興誠、廣達電腦林百里、華碩電腦施崇棠、矽統科技杜俊元、台灣松下洪敏弘、旺宏電子胡定華、明碁電腦李焜耀、鈺創科技盧超群、威盛電子陳文琦、林子牧、英業達溫世仁、宏碁科技王振堂、華邦電子楊丁元、章青駒、智原科技蔡明介、台灣微軟范成炬、系通科技錢元中、台揚科技謝其嘉、力捷電腦許詮裕、倫飛電腦李英珍、飛利浦陳義誠、鴻友科技陳文聰、奇詣科技林坤銘等等,不勝枚舉。系友們平日散居社會各階層,若能利用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建立綿密有效、不絕如縷的人脈網路,聯絡感情、交換資訊、效法先賢、獎掖後進,必能更進一步發揮承先啟後的功效,引領台灣於廿一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再放異釆。
適於民國九十年春,有系友馬奇宏先生向系主任王維新建議,於系友網頁上增列“系友天地”一欄,臚列系上研究合作、近況及建設、培訓班課程、系友通訊錄等,凡系友徵才、求事、尋人、交流、活動、捐款、聯絡均可於此,亦可為系友與母系及學生溝通的橋樑。王主任透露此一訊息後,得到電信所長林茂昭、光電所長曹恆偉、電子所籌備主任陳良基、及許多系上同仁的熱烈響應,乃召集相關人員舉行多次籌備會議,決定所服務系友的範圍應擴及所有台大電機學群(含電機系所、光電所、電信所、和新成立的電子所等)之教職員工及畢業同學,並於今年七月底建立初步的系友聯絡管道。
網頁部份,以馬系友所建議者為藍本,內容分為系友活動公告、系上近況及建設、系上研究合作計畫、系友通訊錄、系友帳號申請、尋人啟事、職場專區、系友網頁及討論區等,成為系友間及系友及母系間的有效聯絡管道。一方面能減少系友與母系間的隔閡,增加對母系的向心力,另方面也可增加系友間的凝聚力。網頁以外,為期更主動積極提供系友最新資訊,亦籌劃發行季刊。其宗旨為:加強電機系系友的理念交流、增進系友對母系現況及未來發展的瞭解、促進系友與母系間的相互協助、並做為電機系邁向世界一流過程中的論壇。內容初步規畫含:電機系近況、同仁動態、系友動態、同仁獲獎、系友獲獎、學生獲獎、科技報導(專業論述、科技新知、專利介紹)等專欄報導、同仁、系友及學生投書園地、同學會記實、系學會報導等,粲然俱備。幸逢編輯同仁們的熱心奔走,邀得師長、系友及各方賢達賜稿,如今第一期已順利出刊。持之以往,此一季刊必能搭起系友、母系與同學間心手相連的重要橋樑。
論者常以師資、學生、設備評論一系之優劣,吾人以為系友在社會之貢獻尤應為系所欲成其偉大的最重要資產。師資有其名額限制,難以大幅擴充;學生來去匆匆,短者四年、長者亦不過十年;設備則隨科技而快速更新,更不足論矣。唯有系友,如日夜不息之潮汐,前推後擁,世代交替無盡。台大電機,五十餘年致力教學,作育英才無數;二十年前更力挽狂瀾,以「學術本土化,成果國際化」為目標積極推動研究,各公私立大學風起雲湧全面推進,終能奠立台灣在電子資訊領域發展的基礎。於今,加強投入於系友之聯繫服務,期能進一步整合系友的力量,再肇台灣電子資訊發展新契機,為社會善盡教育工作者之責,此其時也。凡我系友亦望皆能踴躍響應,呼朋引伴,共同促進通訊錄之更新;賜稿尤其歡迎,無稿捐輸亦可,你我一同灌溉此一園地,使其日益發展茁壯。更希望系友們「行當驅下澤,去剪故園萊」,不論有事無事,有空無空,多回母系走走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