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毅教授獲Beartice Winner Award最佳論文獎

李致毅教授獲Beartice Winner Award最佳論文獎

記者張瑋欣/臺大報導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暨電子所教授李致毅的論文 A 75GHz PLL in 90nm CMOS Technology”2007年獲得ISSCC Beatrice Winner Award的最佳論文獎。在國內,李致毅是臺灣第一位獲獎人,國際上,本獎項也首度由非美、日、歐等先進國家獲獎。

The Beatrice Winner Award為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表彰錄取論文中之傑出作品,每年由技術委員與資深編輯選取一至三篇,評選的標準為技術上之創新與實用性,量測之精確性, 及編輯上文字簡潔度、理論清晰度、結構完整性、圖表效能、參考文獻之適切性等,為ISSCC六大論文獎之一。歷屆獲獎者包括柏克萊加大副校長Paul Gray,史丹福大學電機系資深教授Bruce Wooley等人。

李致毅的A 75GHz PLL in 90nm CMOS Technology”為首度獲獎之臺灣論文。此論文以90奈米CMOS製程所設計,操作頻率為75GHz的鎖相迴路 (Phase-Locked Loop, PLL) 電路,為現代通訊產業的核心元件。值得一提的是,這顆電路是目前世界上所發表過最高速的單晶片鎖相迴路。透過特殊電路技巧,其速度甚至超越了以特殊高速製程 (SiGe, GaAs, InP) 所製作的晶片,對日後將成熟普及的超高速應用 (60-GHz Indoor RF 77-GHz 車用雷達等),提供重要指標性意義。特別是其獨特創新的電路設計,使該晶片在相位雜訊(Phase Noise),參考頻雜訊(Reference Spurs),及功率消耗(Power Consumption) 等方面的表現,都大幅超越傳統電路,這些因素可能是該篇論文受青睞的主因。

李致毅指出,在電路設計與製作的過程中,的確也遭遇到不小的困難。首先是在這麼高的頻率下,壓控震盪器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與除頻器 (Frequency Dividers) 的操作頻率校準變得非常困難.。李致毅表示,研究團隊中劉明忠等幾位同學在電路佈局 (Layout)上,對繞線及寄生電容做了精準的估計與調整,使該電路得以順利運作。另外,由臺大電機系暨電子所教授汪重光主持的台大聯發無線研究實驗室,更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資源及先進的量測設備。李致毅強調,特別該感謝的還有台積電提供的先進奈米製程。這些支援都是極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最後,李致毅提到,除了個人在學術上將更加積極進取、力求表現外,也希望學界和業界的先進和同好,能不吝賜教、共襄盛舉。他期待未來台灣的優秀論文或產品,能在國際上得到更多肯定,為臺灣的科技發展奠定穩固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