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 新聞檔案 — 台大師生研究成果獲國際論文獎肯定 躋身全球百大名校之流更進一步
陳良基
ICASSP(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國際聲語學暨訊號處理會議)為聲音、語音及影像多媒體訊號處理相關領域的指標型國際會議之一,2006 年的ICASSP 會議, 於5 月14 到19 號在世界航空工業重鎮— 法國托洛斯舉行。由台大電機系/ 電子所陳良基教授所率領的積體電路團隊— 陳東杰、陳昱翰及蔡松芳等同學, 以「低功率之整數移動估計器硬體架構設計」於論文競賽中脫穎而出。
2006 年的ICASSP 其主題較著重在「信號及影像處理」, 由於革命性多媒體形式的電子化產品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備, 手機除了要能通話、發送簡訊,還要能照相、看電影, 數位相機的畫素不斷提升甚至要能錄影。這一切的實現都需要仰賴信號及影像處理技術的資源, 期望透過這些技術的進步, 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由台大陳良基教授所指導的研究成果是以低功率演算法及創新架構取勝, 低功率是未來硬體設計的趨勢, 此篇論文提出的可重組式硬體, 能有效結合快速演算法, 如此一來便可大幅降低多媒體系統的功率消耗, 此項技術與目前趨勢是十分接近的。
向來以嚴格審查與高品質論文著稱的ICASSP, 每年均吸引來自全世界一流大學及研究機構約兩千篇論文投稿, 今年也不例外,諸如 MI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IBM 等均在競逐之列, 其中獲獎數最多的是美國 ,亞洲國家則相對較少,台大團隊則成為台灣唯一一篇獲獎作品。今年不僅與會人數為歷年之最,投稿論文數更高達3040篇, 大幅超越以往紀錄, 足證該會議論文品質之嚴謹、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及其競爭激烈之程度!
該會今年係第一次主辦國際學生研究論文競賽, 僅有最具創意題材的優秀研究論文才能獲得表揚。其審查方式共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書面審查,論文的創新性、完整性、實作、數據展現以及寫作技巧均在評分項目之列,第二階段則是口頭報告,除了內容、成果要做得夠吸引人, 審查委員亦會在這個階段視演講者的臨場表現及問答應對的台風予以評分。以今年投稿的三千多篇作品為例, 最後只有42 篇能通過兩階段的考驗, 獲得最高的肯定。陳良基教授表示: 第一階段入圍的論文, 在大會手冊及開幕典禮上被一一唱名, 當台大的名稱多次被宣讀時,很令人振奮!
陳教授更進一步表示。台大團隊能在ICASSP 這樣強敵環伺的國際會議中擊敗各路菁英, 不單只是該團隊本身的驕傲,更指標性地象徵台大的研究實力, 已能在嚴苛的國際舞台中站穩腳步, 研究成果與全球頂尖名校相較,毫不遜色!
陳良基, 成大電機系1979 年畢業,現任臺大電機系及電子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