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福
感謝張帆人教授邀我來給電機系同學演講,聽說這個給大學部同學安排的專題演講是多元的,我自己在1966到1970在系上的學生時代,倒是沒有這種學習的機會。於是我決定講我在行政院四年工作上的一些體會,也讓同學知道政府這個大機器的一些面向,我定了個題目就叫做:「大院子裡的事:忠孝東路歲月的腳印」,大院子是來自行政院的院,它在忠孝東路、中山南路、北平東路、天津街的圍牆內,確實是個院子,當太陽花學運它被攻占的時候,雖然我已經離開了,但我的內心是震撼的,我在這裡上了四年的班,這是官署重地耶,警政署就在旁邊,行政院太大意了,一旦被占,要淨空肯定是是非非,果真弄得江宜樺於今客寓香江。
無菜單食堂
這個演講沒有大綱,就像沒菜單的食店,有甚麼就煮甚麼。
一些時點
先交代一些時間點。
2008年5月20日我加入劉兆玄內閣,擔任政務委員,兼科技顧問組副召集人(召集人是院長),科技顧問組是當年李國鼎前輩擔任政務委員時創建的,換言之我是所謂主管科技的政務委員。2008年10月-2010年2月兼工研院董事長,這是劉兆玄院長派給我的美好意外。2009年9月10日因為莫拉克風災劉走吳來,我留任,且多了個頭銜台灣省政府主席,約六個月,另一個美好的意外,知道省主席為何物,代表你的年紀大約多大。2011年 3月1日被調離科技顧問組專職政務委員,但是吳敦義院長仍將所有資通訊業務留在我手上,此外我還多了能源的業務,因為這樣所以當大家在談再生能源,在罵台電,在談核電,我是有感覺的。2012年2月6日陳冲任閣揆,我待到2012年5月19日馬總統的第一任結束內閣總辭,借調四年期滿歸建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政委是啥
跟各位同學說明一下,政務委員是啥?他是沒有廟的住持,是所謂的不管部部長,a 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教育部長、經濟部長、交通部長就是有廟的住持,而我手上的科技顧問組則是一間小廟,配置有約五十位同事,以及從國科會(現在叫科技部)分到約十八億的預算,因為有錢所以更能做些事情。
政委跟部長、主委都是內閣大臣。
如果你問我政委重不重要,我當然說重要,只要有心,肯定能成就事情。
我讓各位同學看一下我的任命令,他是總統任命,行政院長副署的特任官,院長如果卸任了,我們這些政治指派的所謂政務官就會跟著請辭,一夕之間就無官銜了。所以甚麼叫做政務官,那就是一種最無保障的職業,如果無其他後路你會一夕之間失業的一種職業。但為何政務官還是許多人前仆後繼?原因很簡單,不是你想就會有,要被看上,要忽然之間接到徵詢的電話,而且這個位子確實可以做事,做不太小的事,當然壓力也大,因為政務官會受到許多來自不同角落的監督,這樣的新聞天天有,比如說連假國道該不該收費,就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指東道西。
劉去吳來
這張照片非常經典,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颱風,繼921大地震後重創台灣,造成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全毀,四百多人被活埋,折損了一位很好的院長,他離開的時候許多還有許多未竟之事,可惜了。
劉走吳來,其實既然總辭了,就是要打包走人,我是在9月9日下午在行政院禮堂送別劉院長有點鬧哄哄的場合,接到吳敦義院長的電話,留我下來繼續幫忙。第二天各報公布吳內閣名單,我才知道我多了個頭銜,台灣省政府主席,這個純粹是美麗的意外,自從精省以後,省府主席就由某位政務委員兼,這下輪到我了,稍後再來細說省府。
略說科技顧問組-科技小廚好菜上桌
我先略說一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前面已經說過科顧組是前輩李國鼎政委建議孫運璿院長設置的,我在科技顧問組兩年九個月,開過三次科技顧問會議,也辦過科技顧問組30周年慶,早年台灣百廢待舉,科技顧問會議透過外籍顧問的嘴確實發生了重大的作用,後來台灣也進步了,科技顧問會議的功能就式微了。我在的時候行政院就已經啟動組改,在這之前甚囂塵上的聲音是要將科技顧問組併入國科會,因為長年以來國科會及科顧組被批判為科技的雙頭馬車,由於行政院改組,國科會朝科技部方向邁進,我順勢將科顧組留在行政院平台,籌備成立科技會報,以便縱橫經緯,後來科技顧問組就正式轉型成科技會報。我在的時候科顧組分成政策、資通訊、生技、人才四組,借調來自工研院跟資策會的人員協助,科技顧問組其實就是科技政委的小廚房,大大有別於其他的陽春政委,行政院一共有九位政務委員,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的時候喊出大政委小部長,天底下哪有這樣喊就會出現大政委,要做大政委要看你過去有啥麼歷練,除了位子之外你還要有威,這威來自哪,來自你過去是否上過戰場是否有戰功,沒有人會懷疑當年的李國鼎是個大政委,政委能否成就但看個人用心與否。由於科顧組好像是頂樓加蓋,平時我都很低調,我常常勉勵同事們,在別人不太注意的安靜的地方做大事,現在的台灣花太多時間在吵吵鬧鬧上頭。2009年5月21日我在科顧組滿一年之際,我曾經盤點了一下過去一年做了啥,我這科技小廚端出一桌好菜如下:
我的開胃小菜是帶進科顧組的信念,也就是我稍早說的“在安靜的地方做偉大的事情”,我的第一道菜是「六大新興產業」,這六大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觀光旅遊、文化創意,說一下為什麼會有這道菜,馬政府上台劉兆玄組閣碰到第一場風暴就是2008年年底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爆的全球金融風暴,那時候劉內閣力戰的這場風暴端出包括三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刺激景氣的消費券及四年五千億的公共建設,這件事我相對沒事,但是後來馬聽從建議除了救急之外也要想長遠,也就是國家產業的轉型,要投資未來,台灣已經有很好的資通訊產業,所以在改變體質上頭就端出了這六大產業,比照蔡總統在競選時提出的五大產業(生技、綠能、智機、國防、亞矽),後來又加了兩項(新農業、循環經濟),形成所謂的“五加二”,相似度是不是很高呢?馬政府在毛治國院長時候推出生產力4.0,其實跟智機很有關係,我想說的是凡對於國家有利的產業發產,不論誰執政都會受到重視。
重要產業政策會延續,雖然執政易手,但有些時候為了怕人家說誰規誰隨(拿香跟著拜),所以計畫會換個名稱,內容要調一調,但掀開一看不就是那回事嗎?那為何六大新興產業的推動會跟我有關係?
政府高官哪有周休二日?2009年2月21日(Saturday)上午8:30馬總統召開「當前總體經濟情勢及因應對策會議」,我不在場。那些人在場?馬總統、蕭副總統、劉院長、邱副院長、朱雲鵬政委、陳經建主委、尹經濟部長、李財政部長、彭央行總裁、陳金管主委…,會議結論之一是要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劉兆玄院長回來後將這件事情的統籌交給我,我猜這六大多有科技含量,投資未來適合科顧組吧。
今天沒有時間細講這六大,反正我領得指令後,很把這當回事,我督導各個部會將構想及時端出到行政院會報告,然後把細部規劃做出來,我也協調預算的配置等等,除此之外我還擔綱負責生物科技的規劃及推動。
換言之,我在行政院歲月的前兩年六大及生技是我非常重點的工作。
我的第二道菜就是「台灣生技起飛」,稍後再來多說一些,然後就是Intelligent Taiwan,ICT加值傳統產業,科技人才,資通安全。
我在2009年3月12日邀宴科技顧問組的幾位前輩,這裡有國民黨執政時期的郭南宏、夏漢民、楊世緘,民進黨執政時期的蔡清彥及林逢慶,創辦人已經作古,如果他還在一定也會來參加,這是張彌足珍貴的歷史鏡頭,是空前,我猜也是絕後,我之後的人大概也無心,即便有也不見得會到齊。
驚鴻一瞥台灣省主席
我在台灣省政府的時間很短,從2009年9月10日吳敦義擔任閣揆開始到隔年的2月26日,因為新竹市長任滿卸任的林政則入閣,聽說他希望也做省主席,所以吳就把這個位子要回去,我記得很清楚,那天在立法院總質詢場合,中間休息時吳叫我過去,跟我說省主席的位子他想拿回去,我當然不會說ㄟ這樣不好吧,其實這之前蔡勳雄政委兼經建會主委的政委已經先交回去了。這是2009年9月10日省府大樓門口的公告,我公告我從今天開始是主席了。所以現在省府的省政資料館裡頭有我的一張大頭照、活動照片及事蹟看板。年紀大的人,當過一年以上兵的人,對於台灣省主席是有感覺的,因為當年台灣省就幾乎等於中華民國,省主席是很有實權的,後來精省之後,省政府跟省主席都只是聊備一格,就像沒落的皇族或員外一樣。
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
現在來說說生物科技產業的推動。
這個計劃的名稱叫做「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
我前面說過科技顧問組內有個生技小組,是我推這個計畫的幕僚,我到科技顧問組的時候也認定這是國家未來需要的新產業,事實上我在暨大擔任校長的時候也在暨大成立生醫研究所。透過當時中研院翁啟惠院長、中經院朱敬一董事長、國科會張文昌副主委、經濟部施顏祥次長等人的協助,我們在很短時間端出一個涵蓋製藥、醫材、創投以及Taiwan FDA(也就是現在衛福部的食藥署)四大支柱的方案,因為像鑽石的四角,所以才有了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的名稱,鑽石是很貴重的,隱含生技該是台灣下一波帶來財富的產業,這個規劃我們去跟劉兆玄院長簡報了幾次。
記得有天的星期六,忽然手機響,劉親自打電話來說我的生技起飛可否首先到院會簡報,我說沒問題,準備好了,於是我在2009年的3月6日親自在院會初試啼聲提報這個方案,正式啟動。
這段時間我把自己當作推動台灣生技產業的旗手,一直到2011年2月28日。
因為推生技產業我宛如修了一門通識課,對於資通訊專業的我。
我因此知道一顆新藥的開發要歷經藥物探索,臨床前及一期到四期的臨床試驗,英文叫做Phase 1 to Phase 4,非常費時非常花錢。我因此知道一顆新藥的開發或煉一顆仙丹要歷經十年花費百億美元,但只有百分之一會成功,但成功後獲利豐厚,換言之高獲利的背後是高風險。
我被專家們教會知道台灣過去在大學及中研院經由政府(主要是國科會)及大學自己的預算,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案源,不好只是發表論文或專利獲證了事,應該繼續開採,成立選題委員會來慎選,即使不全程走完也可以適時將成果出售給例如大藥廠繼續後面的流程。
因為推動這個產業,當一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也對於新聞內容比較有感覺,因為這些生技公司即使還沒有銷售實績,股票都已經紅通通,也就是有很高的本夢比,因為他們在賣一個獲利豐厚的夢想,但夢碎時也是許多人心碎的時刻。
這裡還有許多可以講,但時間關係,只好不講了。
前面說過我扮演了這個產業推動的旗手,用另外一個方式說我的角色像極了美式足球那個負責給球的四分衛(Quarterback)。
我在強調一次產業推動不分黨派必須一棒接一棒才能竟功。
牛氣沖天扭轉乾坤
不過這裡還是要岔題說件事,其實科技顧問組最大宗的業務還是資通訊,這也是那個年代台灣產業的主力及亮點,我在推生技產業時倒是引來資通訊大老的嘀咕,應該有透過關係去埋怨,劉兆玄院長提出這麼一個觀點,他說我們是要在台灣厚實的資通訊基礎上頭來推六大新興產業,例如醫療器材應該是台灣很好的機會,有如文創可以跟資通訊結合,綠能本來就有豐厚的資通訊含金量,他先草擬一個很基本的關係圖,我跟我的同事再逐漸將關係圖轉換成這張圖,他看了以後說實在像條牛,正好牛年要到,正好國內經濟很悶,所以這張用牛來表達的六大新興產業就應運而生,象徵牛氣沖天,象徵扭轉乾坤。
防制電話及網路詐騙
您對於電話詐騙一定不陌生,許多人都接到第一時間內心恐慌的詐騙電話,劉兆玄院長的第一次治安會報我沒被通知參加,當天的會報中有談到電話及網路詐騙的猖獗,民怨之首,這件事情跟內政部警政署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都有關係,應該是警政署希望NCC多幫點忙,例如電話來時能夠顯示是境外打來的讓接電話的人提高警覺之類,劉院長會中裁示我協調,所以我就花了些時間處理這件事,例如請通傳會要求電信業者來自境外的電話開頭顯示+來示警,又如萬一被詐成功,錢匯到某個戶頭,然後會轉到境外,一度警政署希望金管會協助錢到了香港後可以hold住一下,萬一有詐騙還來的及攔截,當時的金管會在協調的時候說很有困難。
我還從跨部會署的科發基金勻了些錢幫忙警政署更新設備提升效率。
雖然這件事情只是我諸多工作的其中一小件,可說的故事倒是很多。
這些年來台灣人多半已經對於電話詐騙有警覺,可是電話詐騙大大降低還是歸因兩岸共同打擊犯罪。
數位匯流
這是我在行政院後三分之一時間的力作。
2011年3月1日我被擠出科技顧問組,我從很有錢變成一無所有。
數位匯流這件事我已經花了好一陣子力氣,也跟吳敦義院長在政務會談簡報過,甚得他的心,他還交代在院會正式提報的時候讓我給他準備鏗鏘有力的裁示稿,他要好好念一念。
我在2010年7月8日第3203次院會提報「數位匯流發展方案」,他也宣讀了我準備的長達一頁的裁示,其中第三點說請我召集成立「數位匯流專案小組」,由科技顧問組負責幕僚作業,協助各部會規劃推動我國數位匯流的工作。
把我調離科顧組,吳要我繼續推數匯,還陸陸續續把原先我在科顧組的資通訊及資安業務堆回給我,可是我資源上一無所有啊。
我求助於當時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工業局杜紫軍局長,及施顏祥部長,給我一些經費,讓我可以召募一支小小部隊來推數位匯流,鐘嘉德教授原先是我在科技顧問組的副執行秘書,我離開科顧組他也離開,我請他繼續協助我推數匯,承他成全以志工方式給我許多協助。
甚麼叫做匯流(Convergence),我常說是匯集合流,過去電話有電話網路,數據有網際網路,電視有電視網路,不管是有線或無線電視,但是數位科技發展到今,你已經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看到同樣的內容,在辦公室的時候你在桌機上看到,離開辦公室回家途中你在平板或手機上繼續看,回到家你客廳或臥室的電視或筆電看。
過去我們用四個法律來規管,有線廣播電視法、無線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電信法,這些法都得修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整個經營環境從過去的垂直切割要邁入水平分割,分成傳輸、平台、內容,我在的時候完成上述四法的小修送進立法院,躺了很久,因為這裡涉及各方利益,是件十分複雜的事情,我離開行政院好久後修法通過,但是許多地方還是沒改,時代變了,可是我們還是穿著破舊的衣服。
2016年剛卸任的通傳會主委很有企圖心,完成了萬流歸宗的數位匯流大法,也經行政院審議後送進立法院,2016政黨輪替後被新政府撤回,所以我們還是用舊的法制規管這個新的OTT(Over theTop)媒體環境。
到底應該用萬流歸宗的數匯大法還是各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定論。
我在離開科顧組後,透過專案小組在2011年12月23日召開「行政院數位匯流產業策略論壇」,然後根據結論完成方案的2.0版。
我在離開行政院前把我推動數位匯流的心路歷程完成一本書,書名是「一枝一葉總關情」,副標題是「行在數位處卻看匯流時」,書名取自鄭板橋的詩:「衙齋臥聽蕭瀟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吳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意在期勉官署中人應時時刻刻體會民瘼。
今周刊事件
甚麼叫做民瘼,這裡講個事件,我稱之為今周刊事件,當數位匯流推動一陣子之後,某期的今周刊以聳動的標題“電視亡國-電視生態沉淪下的文化大危機”作為封面,花了好多頁批判台灣的電視產業,說「我們數位電視普及率低,節目品質不佳,且系統商和頻道商壟斷市場,並且質疑政府扮演的角色」(引自馬總統致吳敦義院長信),我在看今周刊的報導時候也心中有數知道合該有事,也請辦公室的幕僚研議如果長官或外界來問該如何回應,果真這集驚動了總統大人,他寫信給吳敦義院長,不打電話而用信件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吳立即交給我跟通傳會蘇蘅主委因應,隨即召開政務會談聽我跟蘇主委辦告,然後去總統府跟馬總統,蕭副總統、吳院長、國安會胡秘書長…報告,然後馬請蕭副總統盯這個案子,蕭副總統隨即召開他的財經諮詢小組(以經濟學者為成員)聽我跟各部會的報告,為了處理這個事件我前前後後在總統府報告過五次,上頭重視的力道可見一班。
- 10.28.2010第13次財經月報
- 01.13.2011第31次財經諮詢小組會議
- 01.19.2011向蕭副總統報告
- 01.27.2011第16次財經月報
- 06.23.2011第21次財經月報
這個事件的背後還有一個人物,他是資深媒體人陳浩先生,我也單獨跟他見面請教,他提出一件應該近程完成的事情,讓台灣人2012年倫敦奧運在不同的平台(無線電視、有線電視、MOD)可以看到高畫質的即時轉播,大家知道嗎,前一次2008年奧運的時候已經有高畫質節目,可是我們台灣人還在看標準畫質的節目,人家送來高畫質的信號,我們得先轉成普通畫質,多麼丟人的事情。
可是要看高畫質節目,首先收看的電視先得數位化,電視台先得播數位信號,無線電視我們鎖定公視,可是公視還沒有許可,更沒有預算,這是個非常複雜的工程,可是,可是,我讓台灣人在2012年看到了奧運的高畫質即時轉播,許多細節限於時間我就不說了。
工作大家都討厭有壓力,可是這次的壓力最後的成績我視為是甜美的,這樣的壓力事後我甘之如飴。
無線電視數位化
我還是得說一下這件事,前面說要在無線電視看到高畫質的畫面,除了電視台要播出數位信號之外,接收的電視也要是數位電視,如果是傳統電視就得裝個機上盒。有線電視也是一樣,系統台的頭端要播出數位信號,端末的電視需要能夠接收數位信號,如果是數位電視那沒問題,如果是老電視要裝機上盒,我還在行政院的時候系統台已經可以發數位信號,但家庭電視的數位化極低,好像只約百分之十左右,主要是沒有競爭,利益已經豐厚,不思進步,我在數位匯流方案2.0版設定了一個很積極的目標,通傳會當初極為抗拒,因為做不到是要問責於他們,聽說最近已經快達到了,整個大環境的變動,引來競爭,你這裡不給看,我就轉到別的平台,客戶的流失才是系統業者最大的壓力。
無線電視數位化也是另外一個工程,其實我在行政院的時候日本也才完成數位化不久,台灣並沒有太落後,可是這件事卻也談了多年,進度緩慢,我決定跟通傳會把這件事情完成。
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戶約五百多萬,無線電視台的節目因為是必載,所以絕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透過有線電視收看無線電視的節目。
交通部早就指派數位無線電視的頻率,所以那個時候無線電視台既發射類比信號也發射數位信號,數位的好處是原來的一個通道的頻寬,數位化後可以容納四個通道,無線電視數位化牽涉到收視戶必須要買新電視或裝機上盒,低收入戶通常沒裝有線電視,機上盒就由通傳會編預算補助,數位化的過程中還牽涉到轉播站或補隙站的建設,因為電波傳播有死角,必須要透過補隙站照到每個角落。
我們先從中部地區開始,在2012年5月7日,所謂數位化就是要把原來類比的信號關閉,收視戶再也看不到,只好去看數位的,要看數位必須要有數位電視,說了簡單,做起來有許多細節,系上張時中教授那個時候在通傳會親自參與這件事情,可以去問他。
2012.6.30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經過一區一區關閉信號,終於在2012年6月30日台灣完成了無線電視數位化,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很高興我扮演了協調督導促成的角色,6 月30日這天我已經離開行政院一個多月,但他們邀請我參加在通傳會歷史的這一刻。
雲端運算
雲端運算曾經是一時的顯學,我們用電腦歷經運算跟儲存都放在一起的主機年代,然後筆電出現,網路出現,一切走向分散,接著就是端末變薄,家當全部拿去雲端寄存的雲端時代。
這件事於今我還記得甚麼呢?我記得幾個關鍵人物,超級運算前輩陳世卿博士(台大電機的老學長)、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行政院吳敦義院長。
剛開始的時候是這樣的,應該是陳經由行政院找到科技顧問組的我,但因為陳同時在中國有事業,而且是跟雲端有關,於是我很小心,怕踩到了地雷。
我的行程有這些登載:(1)2009年 5月15日吳明機處長帶著資策會王瑋副執行長來報告雲端運算;(2)6月28日廣達張家淵副總來簡報雲端運算;(3)7月2日我在科技顧問組見了陳世卿。
吳明機處長跟我建議,先辦個論壇吧,所以我們就朝這方向前進。
後來莫拉克颱風帶來八八風災,劉兆玄院長離開,論壇的事情沒受到影響,仍在9 月15日上場。
吳敦義院長在一些場合,例如院會也談起雲端運算,當然他是在外面的場合,別人跟他提的,他也想拿來當作推動產業的政績,於是提出了包括雲端運算的四智慧型產業,其他三個還有綠能及電動車、智慧建築、智財。
我上了簽陳讓吳知道我早就悄悄準備這件事。
2010年4月7 日民間企業包括中華電信、 英業達等發起成立「雲端運算產業聯盟」,吳敦義笑嘻嘻地去參加,我也在場。
吳明機處長代表經濟部在2010年4月29日在第3193次院會提報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吳敦義裁示成立跨部會指導小組,由我召集。
2010年9月我帶延攬人才訪問團赴美的同時,也帶了雲端產業訪問團去矽谷、西雅圖、芝加哥等地考察,參團的有技術處吳明機處長、中華電信呂學錦董事長及英業達李詩欽董事長、凌群電腦劉瑞隆總經理。
iTaiwan免費無線上網
2011年6月23日我在總統府第21次財經月報報告「數位電視及寬頻建設」,馬總統裁示事項之一「為平衡其其他縣市與台北市的數位落差,應由中央政府規劃,在機場、車站、醫院及博物館等中央機關管理之大型公共場所,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服務,請張政務委員協調推動。
這是一項額外的裁示,是國安會王郁琦諮詢委員提議的,他事前有跟我打過招呼。
我是個行動者,會後立即開工。
這件事在行政院主辦是研考會(那時候研考會還沒有跟經建會合併成國家發展委員會),所以就由我召集,朱景鵬主委共同召集,宋餘俠副主委、資訊處何全德處長及簡宏偉副處長跟他們的同事是主要的幕僚。
財經月報隔天,也就是6月24日我隨即主持由六組安排的會商會議。
而稍早國安會已經行文給行政院,我在公文的流程上頭也表達了意見。
其實,我們的構想就是中央機關轄下的設施,例如車站、郵局、醫院…在公共區域架設WiFi讓民眾免費上網,所費其實不多,可以達到便民,這條通路跟機關所屬的網路切開來,也應該沒有安全的疑慮,登錄註冊只需用手機號碼,每次上網驗證帳號(手機號碼)及密碼,通關後就可以免費上網,而驗證的後台反正就是委請中華電信辦理。對於到台灣的國際人士,不論商務或旅遊也都提供同樣等級的服務。
其實,在這之前台北市早有Taipei Free的免費無線上網,因此造成所謂的城鄉差距,所以才有這個計畫。但事實上台北市的無線上網服務品質一直不是穩定,常受批評,而行政院的這套則是因為利用室內WiFi,相對是穩定多了。
台北的系統跟台北之外的系統,當然需要乎互通,也就是一個帳號登入後台北市可用,台北之外可用,這樣才叫便民,兩個後台系統間的互通介面,技術上不是問題,行政院的這套系統開始營運後用戶數快速成長,到最後台北市就跟行政院這套系統同一後台。
至於行政院這套系統要如何命名,幾經討論後就叫做I-Taiwan或者是「愛台灣(愛呆丸)」。
這項便民服務不是開個一兩次會議就搞定,我前前後後開了多次會議,2012年3月26日我召開的是第7次會議,討論這套系統的永續經營以及如何也把地方政府納進來,要地方政府納進來,最簡單的做法就是中央買單。
由這張會議通知單很清楚看出中央機關幾乎每個部會都參加了,會議的時候多半是資訊處或電算中心的主任來參加,因為他們是實際執行者。
我在2011年9月還給各個部會首長一信,告訴他們這件層峰極其重視的服務以及重要的時間點,部長們也客氣地回信給我。
因為馬英九總統十分重視,我們在2011年9月19日進府跟他報告進度,然後在9月27日總統府為這件事情召開記者會,馬英九總統主持,我親自簡報,i-Taiwan的logo首次亮相,隔天媒體多有報導。9月29 日我在行政院會提報。
計畫啟動當天,我們在研考會設置了任務指揮中心,我跟朱景鵬主委親自坐鎮,事實上我自己也曾經在周末揹著筆電到郵局,到台北車站去體驗。
這個計畫啟動以後,深獲好評,業務逐漸成長,系統逐漸擴大,有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位陸生寫的這篇文章,他說他「用軟體記錄著每一天,如果沒有遍布各地的i-Taiwan Wifi,那些令我驕傲的足跡點,如今不可能覆蓋了全島」,看到這些敘述,讓我全身暖暖。事實上這項建設,也得到CNN的報導和肯定,CNN在2014年1 月18日以「台灣比其他國家厲害的10件事」,其中一件就是i-Taiwan。
讓我這個台灣人,這個主推者,很覺得驕傲。
Beyond 4G規劃
台灣有通信產業,也有許多網通業者,生產行銷全球的產品。
政府透過執行電信國家型科技計畫來提倡推動發展電信產業,我在主持第二期電信國家計畫時,局勢已經發展到話題都在無線通訊。
台灣在無線通訊也希望在世界舞台上面可以有重要的地位,台灣的重要可以從在標準制定上面有沒有台灣的,尤其是關鍵智財(Essential IP),我在主持電信國家計劃時,電信服務已經進入3G,也就是CDMA技術,那時候我們推出T4G,希望可以在標準戰場上可以有表現,但未盡人意。
不過我對於台灣在無線通訊技術的戰役始終有使命感,我透過吳靜雄教授的網通計劃與工研院,主要是工研院資通所的協助,歷經近一年完成了B4G的規劃,他們當然寄望我在這件事情可以發揮些影響力,讓國家投資更多,但在台灣小政府大有為,資源有限樣樣要做的文化下,這是奢望,不過我仍然勉力而為。
規劃完成後,離開行政院前,我上書馬英九總統,對自己的使命感給了交代。
還有呢
那時我手上還有國家資通安全會報、NICI(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數位內容、數位落差、Etag、4G釋照、取締偽劣假藥及地下電台……………,但是沒有時間說了。
結論
住過美國的人多少熟悉美式足球,四分衛通常喜歡長傳,但也常被攔截,組織的進步卻是需要inch-by-inch,逮到機會當然要長傳,否則就是一步一步來,只是我們的社會已經變成既挑剔又不耐煩。
我們這些工程背景的人入朝為官,會有甚麼不同,甚麼叫做工程師性格,也就是務實,practical or pragmatic,與其說得天花亂墜,不如力行,把成果做出來。
我經常說給我一點時間,感覺有了我就會出手。
機會的出現的一種方法是憑藉過去的努力、紀錄、口碑;當然也有非典型不正道的方式,但我從不這樣。感恩上天給我這一個接一個的機會。
張進福,本系1970年畢業,曾任本系系主任、元智大學校長、資策會董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