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玉
緣由
我的兒子Tony 及媳婦Catherine 早有意願當志工,希望經由基督教團體貢獻他們的專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但是要實現此目標,有很多現實問題要考慮。幾年前,Tony 從AIM (African Inland Mission) 找到肯亞 Kijabe Hospital 當志工的可能性。他們當時認為Catherine 可以經過DWB (Doctors without Borders) 申請,她的專長是婦產科,特別是剖腹生產,這在肯亞可以用得上。但工作上要離開一年,必須取得她們clinic 其他7位partners 的同意,尤其是女醫生必須願意配合(穆士林病人會指定要女醫生),幸好大家最後都願支持。Tony 方面,他自創的公司己趨穩定,他覺得可以遙控,只要偶爾回美國即可。所以剩下唯一的考慮就是小孩教育問題,小孩一個7歲,一個10歲。當初考慮Kijabe這小村時己知當地有個學校RVA (Rift Valley Academy,是大羅斯福總統創立的。Tony兩年多前曾親自前往考查一趟,發現 一切很好。此機會不可失,立即著手申請,通過之後、去年七月成行。
他們去肯亞之前,先在Atlanta 集訓一週。到肯亞之後,全家又集訓兩週。然後才分發至Kijabe 醫院。Catherine再經一個月intensive language training ( local language is Swahiti, 但大部分人英語都通),之後才開始正式上班。DWB 有個慣例,他們discourage 家屬在前半年來訪,其實這很有道理,新人須要專注。所以我們等到今年七月底往訪,順便也配合動物大遷移之季節,作一次safari 之旅。
Kijabe 生活情況
生活方面有諸多不便,此村據說有一萬伍千人口,但可能住的太散,而且很多是農民,所以所謂的downtown沒幾家店,就是grocery、伍金行、理髮店及摩托車店。但外國人不少,都是專業人員, 除了醫院醫生之外,就是RVA的老師,以及一個Bible college 及一小規模的孤兒院人員。他們大部份都住同一社區,總共大約稍微超過一百個家庭。醫院約有350張床,RVA 共有學生超過500人,包括小學、中學、高中,是一boarding school。這是Africa最大的missionary children的學校。 平時過日子買點靑菜水果沒問題,但肉店則要到一小時外Nairobi一家比較可靠的店。平常有人去大買、回來大家分,倒也省事。一隻羊大約美金80元,一頭牛400元左右。一般外國家庭都請傭人及園丁,一人工資大約一天10元美金,到處花園整修得不錯(鄰居照片)。DWB 是志工工作,沒有薪水,但每個月有兩仟元stipend,金源來自申請人募款,他們對申請人的專長及募款把關嚴格,捐款沒到位之前,DWB不會批準申請,捐款若超過,餘欵充公。這stipend 足夠維持一般日子開銷。住屋由醫院提供free,但要自行maintain。他們剛到時住公寓,後來有空缺才搬到美式single house。搬入後自己加蓋porch 及一個房間,還整修花園。因為當地木材便宜,工人效益也高,只花了1萬多美金。Kijabe 雖在赤道附近,但天氣很好,我們離開台灣時台北35度,到Kajibe 時15度,聽說整年難得超過28 度,而且濕度低。天氣為什麼這麽好,除了它在海拔2100 公尺山上,必有其他原因,可能與Kijabe 在非洲Rift Valley 山邊上有關。
肯亞一般情況
至於為什麼President Theo Roosevelt 選當地建RVA則不清楚,但肯亞向來是西方世界在非洲的前哨,這與肯亞曾是英國殖民地有關。大部份人都會說英文(有點像Nelson Mandela 的腔調,不知為什麼?),而且信基督教。它經濟發展不錯,除了南非,他們算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幾十年來,英美一直想以肯亞作為其他非洲國家的Role model,但近來中國在當地影響力大增。當地住有至少二十萬大陸人,大都是建公、鐵路國家企業的員工或是投資原物料的企業員工及家屬。首都Nairobi到處可看到大興土木。據很多當地人說,中國人蓋的工程又快又好又便宜,全球沒有其他國家有中國的兢爭力。我看,西方勢力遲早會被driven “out of Africa” 。 由於經濟不錯,鄰國穆士林激進派一方面看順眼,一方面也想報復肯亞加入非洲聯軍打擊他們,所以曾發生恐攻,襲擊Narobi附近高級shopping mall 及邊境一個大學。我們去Nairobi 之shopping Mall時,進入parking lot車子都要檢查,入mall 之前要先搜身,在內不能拍照。學校也是well fenced, well guarded 。聽起來可怕,其實反而安全。
一般來說,肯亞人溫和、有禮貌。Tony家的女慵人及園丁都是如此,跟他們談天很舒服自在,讓我感到有點像在colonial time。本以為這是我遇到的人特殊,但Tony 及Catherine 都有同感。尤其比起一般非裔美國人,肯亞人怒氣少、較為contended、比較graceful。肯亞國家教育政策是十二年國教全免費,不過鄉下及有些族群普及率可能不高。Catherine 說, 她的有些病人都不太會講英文,而且都是病到嚴重了才來就醫。一般說來,以游牧為生的族群教育程度低,比如馬賽族。幸好他們是少數。Kijabe 雖是鄉下,但看不到hungry kid,每日放學時間,常看到成群學生穿整齊制服。星期天中午,路上滿是從教堂走出的人群,大都衣著整潔甚至華麗。不管如何,他們國家有此雄心不簡單。God bless Kenya!
Kijabe 的HOD
Tony 在當地雖然是輔助的角色,但有一群跟他一樣的HOD (Husbands of Doctors ),都是professional,平常除了幹自己事外,或幫醫院寫proposals募款,或在RVA 開特別課程,或organize Community events,一起爬山或出遊,日子過得快樂充實。蜀中無大將,Univ of Nairobi 的Biz. School 最近邀請他去講一系列六個小時的課 “Young Entrepreneurship”。這些HOD及家人大都積極及熱情,我們此次去訪也碰上好幾位,甚至受邀去他們家共進晚餐。其中有一位是第二度來Kijabe,醫院也歡迎這種短期半年或一年的醫生,一來馬上可以上任,可以彌補人力缺乏的情形。有一位Vanderbilt Univ. 醫學院醫生教授來此地sabbatical。另一位澳洲家庭己來三年,他的父母每年都來此長居,以肯亞為base,去非洲其他地方或歐洲旅遊。另有一位是National Geographic 的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他們這些家庭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溫馨、健談、虔誠。我們感覺好像又回到了美東,想起了那種剛洗過澡、馬上就要到某家晚餐的喜悅感覺。這也使我想起以前在Duke的指導教授。當年畢業時、到他家作客,發現有兩個大約七八歲的東方小孩,後來才知道是他們剛領養的越南孤兒兄弟。教授夫婦當時早己超過五十,好不容易才把自己的小孩養大成人,他們這種精神及愛心令我們夫婦非常感動。教授平常並不特別religious,但若沒有宗教情懷,應該是很難做得到。
結尾
Tony他們本來計劃是住此一年,但服務半年之後,全家感到都可適應,生活雖然有許多不便之處,但過得happy。Catherine 希望一勞永逸,幫助他們建立制度,並訓練當地年輕醫生C-section(剖腹產)手術(這個醫院雖然不大,但是因為AIM的關係,外國醫生多,所以也是個教學醫院),所以想再延一年。Tony 非常贊成,而且也覺得他事業方面一樣進展,甚至有些小好處,因為肯亞與歐洲同一個time zone,對他們拓展歐洲業務較方便,所以決定延到明年七月。對有些人來說這可能是巧合,對他們來說,這是主的calling、主的安排。說實話,我當初聽到他們計劃時,曾擔心安全問題。現在親訪之後,安心不少,也為他們能找到自己的passion、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感到欣慰。
The Great Rif Valley
Masaimara Game drive (first day of retirement 2016.8.1)
Rift Valley Academy
A Neighbor’s Garden
Local Vegetable Market
Cultivating a new bed for herb plant
Public school pupils
On the new porch
A common scene in Mara
A View of the Academy
Lioness in the sunset
River Crossing
Masai’s kids
Monkeys in the back yard
陳德玉,本系專任教授2003-2016,現為本校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