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第八屆海峽兩岸光電科技博士生論壇】
(時間:104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地點:南京大學)
蘇佳瑩
2015年,海峽兩岸光電科技博士生論壇已經邁入第八個年頭,是臺灣大學光電所與南京大學物理學院間長期友好、共同努力的成果;形式上採兩校輪流主辦此以學生為主的交流活動,透過研究討論、文化交流,激盪出更多更廣的研究靈感與合作契機。而今年所上的10位與會博士班學生,其中5位是去年也有參加第七屆活動的學生,我相當榮幸能再次代表實驗室來參加此意義非凡的活動,承先啟後地將活動延續下去。本次會議中,南京大學推派物理學院的優秀學生外,更邀請省內鄰近學校包括南京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蘇州大學等校的學生參加,共計21位大陸學生參與此次交流活動。
圖一、論壇合影
初冬的11月中旬,所長、多位師長及博士生們一行人前往位於江蘇省的南京大學展開為期六天的交流活動。抵達南京的祿口機場已是週日午後,一進到入境大廳,映入眼簾的即是南大學生熱情接機的笑臉,多數是去年造訪臺灣的同學,問候聲與笑聲瞬間充滿整個大廳,看到一年不見的朋友們,大家熱絡交流的氣氛,存在著時間沖不淡的情誼,此時此刻彷彿時光回到一年前的台北,那般熟悉。
圖二、南京大學的學生們熱情接機
學術討論日程為兩個整天,會議議程緊湊,內容豐富精實,毫不遜於國際型會議。包含兩校師長們的學術研究演講,及六大主題的學生研究成果報告,分別為 “Solid State Lighting and Display”, “Nonlinear Optics”,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Physics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Plasmonics and Metamaterials”, “Photo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Solar Cell and Battery”。
圖三、開幕式的師長致詞
師長們的學術研究演講共有六個。黃建璋老師分享Enhancement-mode GaN on Si HEMTs的研究結果,於gate electrode下插入一層pGaN,可製作是高崩潰電壓的元件;南京大學吳興龍老師則分別討論製備core/shell ZnO mesocrystal於terahertz頻段具有radiative emission、cubic In2O3 microparticles的製氧與facet-cutting特性,及β-FeSi2 nanocubes於室溫環境下即有很強的鐵磁性;林晃巖老師提出一個3D影像顯示的視域計算模型;南京大學王曉勇老師則是分享一系列鈣鈦礦新興材料的研究成果;吳肇欣老師探討透過調控base-collector電壓,Light-emitting transistor達到Giga-Hz spontaneous optical bandwidth;南京大學朱嘉老師展示以金屬奈米小球增加吸收與場強,進而可提升太陽能轉換效率超過90%。
圖四、師長們的學術研究演講剪影
學生研究成果報告則由每位學生於15分鐘內發表研究成果及答覆提問,除了席間學生提出問題,更有南京大學的于濤老師與朱嘉老師針對報告內容點評;學生間的報告活動中,從學術研究角度切入,一則可接觸不同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增長知識,而於相近研究領域上,更是吸收許多珍貴的資訊,做為往後研究的利基。特別的是,雙方學生的報告形式有明顯的不同,大陸學生講話速度普遍較快、語調流暢、自信十足,我需要非常專注聆聽,才能跟得上講者的報告內容,而且講者給的資訊量也特別大;而臺灣學生則特別注意與聽眾間的互動,眼神會不時停留在聽眾上,透過聽眾的即時回應進而修正演講速度,讓整場報告不會有壓迫感而且十分舒服。
圖五、臺灣大學學生報告剪影
會議期間的午休空檔,南大學生們犧牲休息時間,領著我們一行人於偌大的校園中導覽。由於南京的緯度較高,此刻的初冬是最美的時節;整排黃澄澄的銀杏樹佇立在兩側,飄落的金黃葉片有如美麗的地毯;有些葉片顏色正值由綠轉褐的階段,整個校園色彩豐富、美不勝收。同時我們亦造訪校園中的古蹟建築,建於1919年的標誌性建築「北大樓」、小禮堂、圖書館,更於南園校門口合影留念。
圖六、南京大學校園景色
在會議接近尾聲時,雙方學生互贈禮品,並各別票選出兩地學生中「論文獎」及「人緣獎」各兩名。於大陸學生中,「論文獎」分別由孫曉晨同學與孫亮亮同學獲獎,恭喜曉晨同學今年再度蟬聯論文獎,報告時清楚的口條與穩健的台風讓我印象十分深刻,而亮亮同學於台上落落大方的態度及有條不紊的報告方式,更是我們學習的目標。「人緣獎」是最為熟悉的隊長盛沖同學與陳錦輝同學獲獎,盛沖同學亦是第二次參加活動,除了去年培養起的好情誼,今年更是扛起重責大任擔任最辛苦的隊長一職,錦輝同學將臺灣學生照顧得十分周全,領著我們校園導覽與往返會場,確保每晚我們都能順利返抵飯店。臺灣學生中,報告內容相當完整的程琮欽學長獲得「論文獎」,而「人緣獎」則是細心負責的隊長蕭立人同學,身負重任、實至名歸;而要於此再次感謝大陸學生的肯定與愛護,讓我同時得到「論文獎」及「人緣獎」兩個獎項,是多麼珍貴無比的殊榮;作為本次會議第一個上台報告的學生,是壓力也是感謝,壓力激發出自我潛能,更感謝指導教授於過程中的大力協助與訓練,才能獲得「論文獎」;而身為同行學生間唯一的女生,於活動當中相對醒目,個人猜想或許是榮幸獲得「人緣獎」的原因吧!
圖七、雙方學生互贈禮品
圖八、南京大學學生頒獎剪影 (左) 論文獎─孫曉晨、孫亮亮 (右) 人緣獎─盛沖、陳錦輝
圖八、臺灣大學學生頒獎剪影─蘇佳瑩、蕭立人、程琮欽
最後,由衷感謝所上提供這個難能可貴的交流機會,讓雙方學生可以真正深入地學術交流、文化認識、友誼建立,雖然交流時間僅有六天,但所創造的美好回憶與日後的學術價值,相信是遠大於此的。建議學弟妹未來可以多多爭取此種機會,提升自我、增廣見聞、拓展人脈。
蘇佳瑩,光電所博士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