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電機系專題演講
時 間:104年4月29日地 點:博理館101演講廳主持人:張帆人 教授主講人:建邦創業投資顧問公司 胡定華 董事長 |
前言─台灣科技產業推手─胡董事長背景
胡定華董事長,196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接著1966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隨後負笈美國繼續深造,於密蘇里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交通大學。1974年,在當年經濟部長推動研發半導體產業之政策下,胡定華董事長獲任為工業技術研究院計畫總主持人,帶領團隊自美國成功移轉半導體技術及培育產業人才,為往後臺灣半導體產業打下第一座結實的灘頭堡。由於這個計畫的成功,有了1980年的聯華電子。接著1987年台積電成功轉移技術,奠定了國內半導體的重要基礎。1988年,胡董事長進入創投領域,成立建邦創投公司,並協助旺宏、合勤、智邦、全智以及晶心等科技公司成立,創新專利技術。並設立旺宏金矽獎及旺宏科學獎,鼓勵青年於科技領域持續精進。2006年獲頒經濟部一等經濟獎章,表揚其對國家經濟的卓越貢獻。
胡董事長主張「以我為主」的概念,從自身出發,接續延伸從外界有所吸收。一面說,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身最需要的為何,從另一面來說,不管哪個產業或行業,今天都是一個競爭的環境,在競爭的狀況下有自己也有別人,因此若要成功,必須「有人有己」,才會美上加美。
陳良基副校長眼中的胡董事長
在胡董事長演講開始前,由陳良基副校長先向大家分享他所認識的董事長。在當時的背景下臺灣要做IC,全世界都並不看好。陳副校長提到,誠如胡董事長在介紹影片中所說,年輕人要當仁不讓,這對年輕人非常重要。當時胡董事長覺得這個計畫對臺灣非常重要,因此主動爭取計畫主持人的位置,接著帶著當時不到三十歲的一批人就這麼開始了。在當時艱辛的環境下,若沒有這班走在前面的舵手,台灣是沒有辦法走到今天的。因此今天的講題很適合胡董事長,他不僅是推動產業的機制後續等推手,也在工商服務上為臺大打下基礎。今天透過胡董事長的現身說法,使我們能有所學習。
胡董事長口述歷史
首先胡董事長以一段話做為演講的開始:「也許演講中提到的歷史事件、人物,對今天的各位並不熟悉,但經由事件中關鍵的事情、以及作為計畫總主持人的想法,想傳遞的是一件好的事情的成功,需要很多人,而不需要一個神,所以不要去相信神話」。演講的內容,在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出版的《矽說台灣》及在美國Santa Clara的Computer History Museum裡收錄的《Taiwan IT Pioneers: Ding Hua Hu》中皆可得到考證。
胡定華董事長講起四十多年的科技經驗,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70-1974於交大教書,1974-1988於工業技術研究院,1988年之後則是創業投資。這三個階段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科技以及科技的應用。
第一階段於學校的教育,屬於知識面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人才,也就是在座各位。第二個階段─工業技術研究院,屬於技術面,不是science而是technology,主要的產出是人才加上智慧財產。最後於1988年進入了創業投資,而投資就希望有回報,因此從人才、智才,演變到了錢財。胡董事長特別提到,在自身經驗中覺得非常重要的特質:對於接觸新事物總是充滿興趣,以及願意把自己了解的事情跟別人討論或是傳遞。胡董事長提到他在人脈方面最大的背景,是由於在交大任教四年、帶了三個班次導師的教學經驗之累積。背後有一群年輕、肯學又肯做的學生,是他認為他與別人不同之處。
胡董事長接著談到整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從1958年左右交大電子研究所設立開始,進入半導體積體電路產業的討論。接著約1970年的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中,談起了用一千萬美金來進入積體電路的行業。到2014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為兩兆兩千多億,這期間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也可以說是關鍵的四項。
首先是契機:任何事情經過一個事情的發生,使其變成後續的成果,也使接連的可能性變為可行。這裡的契機就是近代工程技術研討會之討論,及許多臺灣的教授等之參與。對於資訊電子產業的發展,大家一致認為積體電路是一關鍵,也需要政府出錢引進這個技術。
第二個關鍵是1979年十二月聯華電子的成立,怎麼說是關鍵呢?在聯華電子成立前,臺灣曾好幾次試圖進行半導體的製造、量產,但都以失敗告終。「賠錢的生意沒有人要做」,因此若有一個商業化成功賺錢的案例,絕對是產業裡一個很好的起點。
然而光是一家公司還無法發展為一個產業,因此台積電是第三個關鍵的存在。開始有晶圓代工的模式存在後,這個產業就被細分為垂直分工的一個產業。舉過去的半導體來說,從設計、製造、原料的取得、量產到最後賣出,都為同一個公司,這個模式稱為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IDM)。而切割為垂直分工後,勢必要改成另外一個型態說明。
最後一個關鍵為1980年代臺灣在新竹開始的科學園區,科學園區的環境是單一窗口作業,官方相關的事情通通可以在那裏解決,是為一方便的做法,而其存在也帶動附近學校人才之提供。1990年代股市狀況較好的狀況下,臺灣半導體產業開始有了同業的群聚。由於垂直分工的結果,專業上下游的公司開始活躍,也有了異業的群聚。以上都造成了競爭性的增加,在能夠競爭的狀況下,這個產業才會活潑的繼續向前走。
接續他論及工研院電子研究所向RCA取得CMOS的技術,他提到工研院設置的目的是希望能逐步邁向技術自主,設置一個新的機構讓年輕人工作。這也是他的想法,認為年輕人應該要出頭。當初要引進積體電路技術時,他就設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毛遂自薦爭取到這個機會。在當初的環境下,從美國要回到臺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臺灣想出資一千萬美金想發展積體電路,連買足夠的設備都不是那麼寬鬆。雖然錢少,但為什麼能做呢?並不是年輕人憑著一股勇氣闖蕩就可以去做,必須有計畫、資源和幫助。所以自從他毛遂自薦被同意後,每天都在思考這件事,應該怎麼定義、如何進行等。經過和相關等人討論後,把這個積體電路技術的引進定位成,要設置一個積體電路示範工廠,來驗證在臺灣是不是可以有競爭的量產、發展以積體電路為基礎的電子工業。
在此之後,有幾件事變為必須的:第一,若是要有競爭力的量產,就必須是「量產」。胡董事長他們當時認定只有在一個量產實戰的規模下,才能真正訓練出人才。並且不僅要做得出,還要賣得出,必須清楚的呈現其利益是大到可以吸引人的地步。當時在各種考量下,他們選擇了CMOS,這個現在大家都覺得是對的,而當初大家不完全看好的選擇。第二,為什麼選RCA呢?身為一個計畫主持人,他認為引進一個技術,並不是引進來就生產一個產品,而是其被賦予的任務,是要發展以積體電路為基礎的資訊電子產業。在這個狀況下,第一,是希望不只是學到生產技術而要包括設計的技術,有否美國的公司願意教就變成了一重要考量;第二,既然要設計,若是只在生產單一產品意義不大,設計者還是需要當時使用的製程。當時RCA在CMOS上為一先驅的角色,具有寶貴的資源:許多智慧財產、及身為CMOS的先驅具有很多的基礎和基模,都為其寶貴資產。除此之外,他也提到訂約之後接續而來種種的經歷尋求不同的資源學得需要的技術如光罩(Mask)、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行銷(Marketing)等,遭遇不同的困難如採購、募資等,再再說明這並不是簡單的一條路。
雖然自聯電之後,TSMC、華邦電子等等,每一批都是出去好幾百人,看似好像是一個政策。回到這個計畫的開始,雖然目標很廣大,但初衷是希望一旦這個示範工廠證明有獲利的可能性,就能進行移轉的部分。1979年真正要移轉時遇到的問題是國有財產不得任意移轉,因此只能另開新公司、買新設備、繼續找題目研發,因此演變為現在所見的衍生新興事業政策。
整體來說,聯電的成功,是導致有人願意繼續作的重點。另一面提到台積電,以今天台積電的實力來說,也是不容懷疑的關鍵。胡董事長提到1984年秋天時臺灣當的經濟狀況並不好,幾個公司都要擴充、建廠,於是UMC派了幾個人去美國請教Morris (張忠謀)擴充計畫之可行性。隔年五月Morris回臺灣、考察之後,Morris決定回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在當時有許多家公司,都在爭取、想得到經濟部資助擴充,但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能資助一個。於是在當年九月十號行政院開的一個會中,Morris的報告裡提出另外設立一個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Corporation (TSMC)及專業生產的經營理念,即是今天的台積電。這裡胡董事長舉了在1970年代末起開始很多人討論的Foundry為例,強調機會往往是給已經準備好的人,不要去想會有神來一筆。胡董事長說:「一百件事情發生,有九十五件應該都是problem solving,都是因應問題而解決問題。」因此當初Morris那個問題解決得很好,雖然在當初的環境下風險很大,但只能勇敢的跳進去做。
胡董事長在演講的尾聲再次強調機會是給已經準備好的人,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神話,而是自然推演的結果。以自身的經驗為例子,鼓勵青年人要當仁不讓、勇於投入,紮下厚實的根基。機會其實一直都會有,有的人看到,就將其轉變為對他最有利的結果,有的人卻不是如此。勉勵各位當仁不讓,好好地做,一定會有報酬的。
Q&A
Q:現今很多人對於臺灣電子業的發展有很多擔憂,想請以董事長的歷史觀,以及您在台灣從事的投資事業而言,在10、20年後大環境的競爭下,可不可以給我們一個評估?
A:這個問題涵蓋很廣,但也很重要。上位者往往因為他的位置,與他接受的資訊,相對可以做出高層應該的判斷。在我看來,機會永遠是存在的,首要的問題是在相同的環境下,存在不同解題的方法。若是在一個資源欠缺的地區,可能的解法多少會牽涉到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以臺灣電子工業來說,能不能利用臺灣這個本身較小的市場,支援其產業在一個目標市場裡競爭,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短期來講,我們台商在中國大陸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現在大環境上來講並不是那麼有利,但在其他新興市場我覺得是大有可為的。在規劃時可以明確的敘述邊界條件及其限制為何,基本上來說能夠明確的瞭解市場,才能深入了解市場的需要。
結語
一路推動、帶領也見證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胡定華董事長可說是功不可沒。董事長本身就是一部活歷史,此次演講有豐富的經驗傳承,與歷史回顧。期許各位也能成為像胡董事長一樣,當仁不讓、抓住機會,創造自己的價值,有朝一日都會成為臺大電機系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