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爾康的藝術計畫Life sketchy訪談

陳奕婷

辛爾康是目前就讀台大電機系三年級的學生,這學期接任系學會的行銷部部長,曾擔任美術社社長,對藝術和攝影有濃厚的興趣。於今年九月時將一個藝術計畫—Life sketchy〈註1〉正式上架,藝術和電機看似兩個完全不相關的領域,在辛爾康的身上卻能毫不衝突,這次訪問的主題為。

問題一:

對在電機系沉重的課業壓力下,你如何同時兼顧課業與實現自己的理想?電機系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辛爾康〈以下簡稱辛〉:只能犧牲一點睡眠囉。

我:這樣你不會覺得這個art project是個壓力源?

辛:其實我剛開學的作息很有規律,接了系學會加上很多外務後發現事情有點多,作息才開始亂掉。當沒有其他事要處理的時候,這個art project不會造成太大壓力,可是事情一多時,它就變成一項潛在的壓力。

我:你為什麼這麼想實行這個計畫?

辛:我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不敢為了投入自己的夢想走上一條未來沒有保障的路,所以我選擇一個比較安全的方式—進入電機系,一方面繼續自己的興趣,有機會的話也想著說不定未來有機會往其他方向發展。

我從不後悔進入電機系,因為雙主修哲學系的關係,我的生活可以分成三塊—電機、藝術、與哲學。其中藝術是非理性的,融合理性的電機和哲學,均衡我的生活,哲學的本質是追根究底,而電機的本質是務實、重現實面,正因為有這兩個系的做事態度,才能讓我將自己的art project實現。

問題二:

想請問你對以後的人生規劃中,有加入藝術相關的成分嗎?換句話說,可能從事和藝術相關的工作嗎?

辛:可以的話當然希望,不過還是要看緣份啦,如果藝術可以支撐我生活的柴米油鹽,那這當然是我的第一選擇。除了繪畫以外,攝影也是我的興趣,所以我的專題會跟陳宏銘教授,是因為他的專題題目和影像處理前期有相關〈註2〉。

我:你剛剛說的是指電機和你的興趣結合的部分,那你之後會想要將電機結合其中,還是純藝術?

辛:應該是能不要有電機系的成分就盡量不要有〈笑〉,我本來以為只要跟藝術有相關的工作我就會做得很開心,不過後來發現不是這樣。其實電機系應該有滿多人的情況跟我很像,可能是不知道路在哪,所以進來找路走;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是沒辦法贏過其他人,所以進來找一條比較安全的路。

但是以後的事情我也說不準,興趣也可能會改變,說不定專題認真做之後,就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問題三:

你的計畫是為身邊朋友做素描,再加上自己的想像,請問是什麼原因讓你想到要進行這樣的計畫?

辛:我上學期接了很多活動,像電夜大二劇的導演、美術社社長,卻沒有好好練習畫畫,這樣有點本末倒置了,因此這學期決定要認真精進自己的繪畫技巧,但又怕自己怠惰,所以找了一些朋友一起進行這個計畫。一開始我們想畫的其實是陌生人,在網路上徵召想被畫的對象,但後來自己覺得這樣太沒有意思了,我還是想畫自己的朋友,因此對象才從陌生人變成身邊的朋友。

我:那你為什麼會把不同的人畫成你現在所表達的樣子?

辛:這個活動是我發起的,我要求另外三個畫家是畫風的辨識度要高,所以我一開始希望用陰影,並在陰影裡加入和被畫者有關的物件,來作為我的特色,那時候拍照還會另外打光,不過後來事情一多,時間開始不夠用,再加上對第一張用這種方法畫出來的作品,我覺得畫面有點凌亂,所以後來將陰影轉變成不同顏色,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一個人。

問題四:

承上題,那麼在此次計畫中,你有什麼意外的收穫,或特別想分享的事嗎?

辛:我是一個很容易想很多的人,一開始覺得這個計畫其實是有利益在,是因為我自己想練畫技,可是我畫的對象又是好朋友,這樣感覺很像將他們當成工具,而且在畫第一張畫時,下筆前其實十分糾結,我希望我們的關係是怎麼樣被檢視、他在我心中的定位是什麼?等等問題。後來想著想著,覺得這樣太複雜太煩了,幫畫畫本來應該是件很開心的事,多煩只是庸人自擾,這樣畫起來就很開心。

畫技明顯有變好是一定的,如果從情感層面來看,那應該是:雖然有時候因為熬夜而睡意濃厚,但是在畫的過程中就像重新認識這個人一樣,把畫拿給當事人的時候,看到每個人都很喜歡的樣子,會覺得很溫馨,簡單來說有種「活著真好」的感覺,唉呦這樣好不像我。

問題五:

請問最後有什麼想分享的嗎?無論是這個計畫的未來走向,或任何想說的心得。

辛:Life sketchy未來可能會有成果展!目前已經在和一些咖啡廳洽談了,會是滿有趣的呈現方式,敬請期待!

Facebook 搜尋「Life sketchy」。

※註1:Life sketchy為辛爾康結合另外三位朋友發起的一項藝術計畫,以為自己身旁的人繪製畫像為主軸,繪製成的畫像會包含非現實的部分。

※註2:將影像的類比信號轉為數位信號之過程。

陳奕婷,電機系大學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