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臺大電機師生共同創作:【葉丙成的機率驚艷】序文,已於2014年3月出版)

葉丙成

記得三年前某日,我在臺大電機系必修課「機率與統計」班上跟大家說:「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出版一本書,讓這個世界看到你們超級精采的創作才華!」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做到了!

這一切,源自於四年前我所開始的一場教學創新實驗。

我的教學生涯始於二○○一年。那一年,我開始在密西根大學當助教教課。從二○○一到二○一○的這十年中,我一直認為,教書就是要教得清楚、教得有趣。因此,我的教學理念就是追求「Be clear, Be fun」。直到二○一○年,我僥倖得到臺大的教學傑出獎。歷年獲獎的都是臺大在教學上素負盛名的前輩們。能與這些前輩齊名,對我是很大的鼓勵!

那時開始,我似乎有了一種錯覺:就像武俠小說一樣,覺得自己的教學似乎……已臻化境?頒完獎後的隔兩天,我在教室上課。當天我依然使出渾身解數,盡可能把課上得清楚、上得有趣。可是,我不由得注意到,在後排有三四位同學,一直在度估打瞌睡。等等,不是教學已臻化境?怎麼還會有人度估?以前上課的時候,即使學生度估也不以為意,但現在看到那些度估的人,卻很像一旦不小心看到液晶螢幕的亮點,就會忍不住老是往那裡看一樣。那一天,那些上課度估的人一直進入我的眼簾。我心裡不斷在想:「怎麼會有人度估?已經教的很清楚、很有趣,怎麼還會有人度估?」

直到當天晚上入睡時,這樣的疑惑依舊占據我腦海,甚至因此輾轉難眠。苦思到半夜,才突然想到:「原來他們就是沒有學習動機啊!」對於沒有學習動機的學生而言,老師教得再清楚、再有趣,他也不會想聽。以前我以為只要教得清楚有趣,學生自然就會有動機聽課。其實不是這樣的啊!

該怎麼做,才能燃起學生的動機?該怎麼做,才能讓他的動機熱烈持續一整個學期?這些才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在那當下,我才驚覺自己在教學上的道行實在太淺。想到自己竟曾生起「已臻化境」的念頭,不禁冒了一身冷汗!感謝四年前在我課堂度估的同學們,是他們點醒了我,讓我的教學理念從此改變!從那一夜起,我在教學上開始追求「如何讓學生維持學習動機」。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呢?這個問題一直苦惱著我。恰好在同一個時間,我也被另一個問題苦惱著:「如何解決常見的作業抄襲問題?」

根據我去臺灣各地演講訪查的結果,發現臺灣大學生的作業抄襲問題非常嚴重。學生抄作業固然不對,但也有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大學生修習的學分太多了,一學期修二十幾個學分,八、九門課,遠比美國大學生只有四、五門課多很多。一學期修八、九門課,讓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好好思考,更別說把作業好好磨出來。如果一個題目花了兩三分鐘還做不出來,很多人就會去看習題解答。因為有那麼多科目都要顧,沒辦法單單只在某科的某題作業冒險花那麼多時間,所以學生或是抄襲直屬學長學姐過去留下來的作業答案(學生稱之為「家產」),或是抄襲班上同學的答案,或是抄襲學校旁影印店所賣的各科教科書習題解答……作業的抄襲,是臺灣非常嚴重的問題。

那麼,該如何解決呢?我想到了一石二鳥的方法!我決定把作業變成一種多人線上遊戲。每教完一個章節,我就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題目,然後互相攻破別人的題目。攻破越多題目的人,在地圖上就越領先其他人。由於題目都是每組學生自己設計的,同學就想抄答案也沒得抄,只能被迫好好去思考如何按部就班解出別人的題目!非常感謝我的研究生姜哲雄和唐偉軒,他們以優異的程式設計能力,將這個多人線上遊戲平臺建構出來。在二○一一年下學期,我們的系統正式上線,名字就叫做「BJT-Online」!(細節詳見:pcyeh.blog.ntu.edu.tw/archives/135)

「BJT-Online」這個出題互解的線上遊戲,一方面因為有遊戲元素,使得學生非常投入,另外一方面也因為是靠學生自己出題,所以學生花了更多時間研讀課本內容,期能找出好的材料來設計好的題目。另外,我也發現,透過自己設計題目的經驗,學生們對於題目隱藏架構的洞察力和解題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此外,對於數學教育,我一直有自己的堅持:「學生學會以後要會用!」我發現很多學生看到變成數學式子的問題後,都很會解題。但若是在生活或是研究中碰到實際問題,卻有很多人不會利用數學來解。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在於:學生看得懂數學式子與數學語言,但日常生活所碰到的問題,卻往往是以「人」的語言來描述的。很多學生欠缺將「人的語言」轉譯成「數學語言」的能力,以至於碰到實際問題時,無法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我出的機率考試題目,每年都是很變態的(笑)、滿滿三大頁全是字的應用題,鮮少出現數學式子。學生往往戲稱寫我的題目,簡直就像是在考閱讀測驗一樣!每年考題都是以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為主題,設計出揉合故事與數學的題目。我的目的就是要從中磨練學生應用數學於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由於題目都相當有故事性、趣味性,常常在考場中看到學生一邊解題,一邊莞爾偷笑的景象。我的理念就是「讓學生考不好也會笑!」我希望讓學生即使考不好,也還是對這門科目留下好印象。他日若因其他原因必須重拾這方面的學問時,相信這些學生也比較能再燃起對這一科的學習熱情。

由於我都是出這類型的題目,因此同學們出的作業題也有著類似的風格。這些年來,臺大電機同學們的創作能力,每每讓我驚嘆!大家設計的機率題目揉合了數學與各式各樣的故事:有以《悲慘世界》入題的,也有以葉問入題的;有以村上春樹入題的,也有拿《哈利波特》同人誌入題的。臺大電機同學們驚人的創意作品,往往讓我拍案叫絕!由於學生出題的繳交期限多是半夜三點(ㄟ……不是我變態,是配合學生們的作息啦 @@)。我常常在半夜三點窩在床上,用平板上網看學生出的題目,每次都忍俊不住,邊看邊哈哈大笑。在旁早已入眠的內人,常常被我的笑聲吵醒,實在過意不去!(老婆!真的都是我的學生害的啦!)

這種讓學生出作業的教學方法,後來收到很大的成效。學習效果較我以往的傳統式教學進步很多,學習動機也有顯著提升。自從採用這種教學方法之後,我又衍生出許多新方法:讓學生評分、讓學生設計課程、讓學生決定學習步調等。這一系列教學方法中,都有我的新教學理念貫穿其中:「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現今很多老師的教學理念都是「For the student, By the teacher, Of the student (?).」往往是老師為了學生,辛辛苦苦地把一切東西都準備得好好的,替學生設計各式各樣的教材、作業、題目。一切的工作都是老師獨力在做,但為學生做了這麼多,卻常常得不到學生的肯定與回應,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如老師預期的好。為什麼呢?

箇中原因就在於:老師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以至於學生失去了學習樂趣,也失去了學習動機。試想:若一個人每天都被別人硬塞大魚大肉,他對於吃還會有什麼欲望嗎?我們該做的,是讓學生餓!讓學生重拾學習的主動權!只要將老師平常握在手中的教學權力(出題、評分、授課),下放一部分給學生,學生就會覺得自己對學習有更多的主導權,他們對於學習也將更有動機、更有興趣!

老師,我們不需要再把自己搞得這麼累了!辛苦半天,卻像個不被感激的老媽子一樣,何必呢?不如給一點空間,放手讓學生胡搞瞎搞一陣!

For the student, By the student, Of the student!

葉丙成,臺大數學系1996年畢業,2005年密西根大學博士。現任臺大電機系副教授暨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教師發展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