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職場素養」演講記實

編輯室

前言

 

主持人張時中老師一開場即表示,在很難得的機緣之下,這次才能有機會邀請到陳嫦芬老師來為我們同學演講。陳老師目前在臺大財金系任教,並且積極推動「萌拓學堂」,透過十二位具有豐富國際金融市場經驗的校友協助,讓學生有機會藉由成功典範的身教中,學習寶貴的經驗、智慧以及職場素養。這是陳老師第一次在電機資訊學院演講,由於時間的關係,必須將平時三小時的課程濃縮在一個半小時內,所以今天演講內容將以較多問答形式,藉由「認識職場素養」這樣的題目,認識電機資訊學院的學生,並且也讓學生們對於財金系的課程有一個概括了解。

豐富的閱歷

要談『職場素養』,就必須從陳老師自身的經歷開始說起。1980年在臺大法律系畢業後,做了七年的法律工作;前後曾經待過兩個律師事務所。與大部分的人一樣,以第一志願進入臺大,畢業之後就依照學校所學的專長投入職場。在七年的律師生涯中,除了將學校所學學以致用,同時也努力地學習職場的人情世故。常常在錯誤之中學習如何與同事及客戶相處溝通。如此跌跌撞撞的過了兩年之後,換了第二份工作,進入理律法律事務所成為金融律師 (banking lawyer)。當時所有的銀行都與理律合作,否則無法得到完整的意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理律法律事務所幾乎服務了在台灣金融界有活動的國內外銀行。也因為工作的接觸面廣,開啟她認識金融產業的契機。

29歲那年,陳老師雖然在法律界經驗已小有進展,但卻領悟到,律師的工作除了辛苦之外,每天在字裡行間計較,讓她覺得很難喜歡這樣的自己。於是毅然決然投入一個新的行業: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當時全球有五間大投資銀行想要進入台灣的市場,這五間銀行都是理律的客戶。這些人每天光鮮亮麗,頭腦絕頂聰明,而且待遇優渥。30歲的時候,她加入當時歐洲最大的銀行James Capel(後併入匯豐金融集團),成為台灣投資銀行界的先鋒 (investment banker)。在國際投行職業生涯中,很多時候她都是該機構第一位女性。包括最近的元大金控,也是台灣金控界第一位女性CEO。

「如果沒有眼力看到誰是你的師父,你就沒有機會一年得十年的功力。」

由於當時進入這個行業時,台灣缺乏這方面的人才。於是國際機構願意投資很多資源送她到許多大師面前學習。陳老師坦言,學生時期的自己只是一位來自台南女中的普通學生,台大歲月裡是運動選手,加入過如體操隊、法律學院排球隊等。每天打球、辦活動,還成立了法律服務社。能有今日的自己,其實是經過很多『大師』調教後的面貌。而除了第一份工作,之後的工作都是陳老師自己選擇每一個行業裡的高手,自己挑選師父,跪求師父收入門下。很幸運的,每個工作上的主管都毫無保留的教導她。

35歲的時候,陳老師成為匯豐集團投資銀行台灣區的總經理。她40歲時第一次退休,卸下美商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亞太區副總裁的職務回到台灣。希望能夠在還年輕力壯的時候投入社會公益回饋社會。這段期間,一半的時間幫助雲門舞集與誠品書店,成為義工;另一半的時間則是諮商顧問 (consulting) ,同時也擔任行政院政務顧問(前後服務過五位行政院長)。兩年後,受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院 (GSB, Stanford University) 邀請,破格成為訪問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去傳授亞洲經驗,也完成出國進修的夢想。返台後,擔任行政院國發基金的CEO;也在同時,陳老師觀察到台灣銀行業人才似乎漸漸式微,於是卸任後就加入瑞士銀行 (UBS) 投資銀行集團,成為亞洲第一位女性董事總經理,也是第一位女性出任亞洲區副董事長。

2006年,由於先生健康因素與先生同時離開職場,在家裡照護。2009年復出後,希望能夠教育兩岸第一流的人才,分享自己職場上的所學所知。第一份教職申請送到臺大,因為沒有博士學歷被拒絕;而北京清華大學排除萬難,讓陳老師去MBA課程講課。目前臺大的聘任,也是藉北京清華教師的資歷聘用。目前在臺大財金系任教進入第二年。

職場素養與領導力

當初朱鎔基創立北京清華管理學院的時候,曾經訂下了一個期許:中國未來的領導人最好是工科出身,而且修過MBA,對社會與經濟活動有理解。因此,清大MBA的學生百分之七十有工程背景,具備了邏輯清晰的腦袋,教導起來非常的愉快,一點就通。臺大管理學院學生通常沒有受過系統性邏輯訓練,教起來會比較有挑戰。

台灣的教育制度,學校所學非常專精,卻也十分狹窄。因此,在國際職場裡,台灣學生會遇到很多東西都不懂的窘境。陳老師在國際職場體驗到,最基本的底線就是必須要有一個領域十分專精。如果自己本科的領域都不懂,那就更不可能學習更多的事情。在臺大管理學院裡,觀察到學生兩樣都沒有的狀況(專精與跨領域學習),她認為開設【職場素養與領導力】課程,有其價值。

職場=+

陳老師從30多年的工作經驗裡整理出來的心得是:任何工作者必須認識職場是什麼。只要有人與事的地方,都是職場,就連校園裡也不例外。只要把『人』與『事』這兩件事的內涵與相互關係看清楚,職場較能勝出,生活也能過得比較順利。

先從「事」開始說起;從臺大電機系畢業之後,就業第一份工作通常與學歷有關。因為別人會對這個學歷有幻想,認為臺大電機系應該聰明絕頂,懂電機相關的知識。大家可能同意,踏入職場的第一步,其實是因為 ”幻想” 被錄取。

陳老師分享當初也是因為雇主對她有 ”幻想” 而被錄取進律師事務所;連她自己也以為臺大法律系就會懂法律。沒想到,上班第一天,就是要擬一封cover letter給客戶,意思是「謹附上法律意見書一份,請酌參。」光是這幾個字翻譯成英文就搞了一天,然後躲在辦公室裡掉下眼淚。想起來很好笑,但真的是這樣!若是在臺大,學生能將知識與未來職場所需要的基礎技能先鍛鍊,同學就會縮短就業後的困擾。

nicenice去,反而效率更差。」

至於「人」是這樣的,在工作上、與同學的相處中,我們通常都不會怕累,而是怕煩。 ”煩” 通常來自於人的因素,而不是來自於事的難度。在職場上的成就,決定於一個人的群體技能。陳老師強調學習做人的重要,但並不是對彼此都很nice的這種,其中主要的差別需要仔細思考,並願意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也願意聽取他人不同的意見。在臺大管理學院的經驗看到,學生通常都對彼此很nice,不擅長表達真實(反對)意見,很多討論無法深入,也很難從互動中學習。相對地,在北京清華的同學們就較會直接表達意見,爭取表現也聽取他人的點評。台灣人的個性注重和氣,不會當面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常常變成在會議中不說真話,如果在國際機構裡,我們就會變成在會議上沒有貢獻的人。

「我一生在職場上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能夠被肯定為一個highly professional的人。」

 

工作者必須把『人』與『事』看清楚。在【職場素養與領導力】的課程上,第一堂課就是把專家 (expertise) 與專業 (professional) 分清楚。簡言之,成為professional之前,你必須是專家 (expert)。例如,你變成一個電機博士,那你應該就一定是個『專家』(expert) ;但是,你還需要培育其他許多素養與技能,才有機會邁向專業 (being professional)。學校學的知識,在陳老師的觀點都屬於專家知識,是各位學習的基礎,必須好好學。而,『專業』是指一個人的整體表現,符合職場的最高標準。因此,一位具『專業力』的人,不僅有『專家』水準的知識技能,同時具備高水平的各項素養,不會有亂發脾氣、遲到早退或誠信不良的表現。

所謂的職場素養並不只適用於上班時間,而是一個人這一生所展現的所有的素養,陳老師稱為專業力 (professionalism)。如果能夠把人與事處理得很好,工作會處理得很好,生活也不會過得太差,因為同樣的原理適用在處理家庭的問題,情感的問題也許稍微複雜,但是原理是接近的。她認為,這就是人生的面貌。

全相的職場素養

如果說一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得很好,通常是說這個人很能幹。也就是說,成為自己主要的知識領域 (domain knowledge) 的專家,並且很能幹的知道它的知識與技能,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今天有兩位同學,都是臺大電機書卷獎畢業,同時進入台積電跟在張忠謀先生身邊學習。五年之後,其中一人表現十分傑出,另一位表現一般,其中主要的差別可能在哪裡呢?陳老師請現場大家思考一下,現場踴躍的提出各種想法:例如信任、全面性、企圖心、熱忱、態度、挑戰權威、團隊合作…等等。她也藉機指導同學使用更精確的用字來進行有效率的溝通。

陳老師認為,首先的差異可能在於溝通能力。所謂的溝通能力並不是會講話,而是能有效率的對話。包括運用精準的文字,讓對方聽得懂;或以直白的方式解釋很複雜的東西,讓對方在最短的時間理解對話的目的。溝通必須經過嚴格而有系統的訓練,不是僅靠天分可得。在北京清華的學生,大部分都能問很好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他們想過的、並且知道是必須要問的critical questions。這樣的技巧是需要學習的。我認為『提問』是兩岸學生較清楚的差異。

「好的答案都藏在好的問題裡面。」

台灣的學生會舉手發問,但是他們的提問通常精準度不足。在投資銀行這個行業裡,每一年從全球十大頂尖學校錄取的新人,會先有一段魔鬼訓練;訓練的內容主要便是教這些新鮮人問問題。舉例,假設兩個銀行同時競爭台積電的案子,能夠詢問更好的問題的團隊,在與台積電主管對話中,就能夠得到更多有用的資訊。得到的資訊比較多,就有更多的機會整理出好的建議案,進而贏得這個案子。見客戶的時間通常都很短,因此 ”How to raise proper question” 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個主要可能的差別是『心緒智能』的強弱。在工作上,讓你煩的通常都來自於人。在工作上遇到挫折、衝突與不同的意見該怎麼處理?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而我們的大學裡面通常都不教這些。陳老師說,在她的工作裡,作為一個CEO,會來到面前的問題都是“災難片”;面對這些問題的心緒智能是很關鍵的能力;想成就事業,必須鍛鍊心力的強大。台灣的年輕人嚴重地缺乏心緒智能的力度,普遍害怕衝突,遇到挫折也會憂鬱很久。

在職場競爭勝出者,都有強大的心力;沒有這個能力,是沒有辦法競爭的。她強調,自己今天的面貌也是經由重重訓練而來的。所謂全相的職場素養,就是在「專家知識」的核心枝幹上,建構「溝通能力」、「心緒智能」以及「其他全面的素養」。

握手的學問

陳老師在臺大的課程教大量的溝通,包括書寫、對話、以及大量的肢體語言的溝通。她認為全部的臺大學生都應該學握手,這是與陌生人見面的第一印象,決定這個人對自己刻板印象的70%。握手是一個人培育信心,及人際連結的重要練習。舉例,有些同學可能會批評馬英九,但是在近期我們的國家元首裡,他的握手還是很好看的,那是練過幾萬次後的樣子;特別是行進間握手,真得很不容易好看。陳老師說在國際投資銀行裡,每天早上還是與同事握手問安,像和尚撞鐘一樣的練習自己的肢體語言。哈佛大學的MBA畢業前兩個禮拜教的就是握手,確認學生步入職場能更具信心。如果你不會握手,身體語言不漂亮,看起來彆扭、畏畏縮縮,你有時就得不到機會發揮自己豐厚的學問,因為你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正向的。

另外,陳老師有一堂課講人文素養。這並不是指人文知識,而是教導學生能不能在食衣住行育樂都有一定的認識與實踐經驗,像一位才華歷練的知識份子。她再次強調,自己能夠有今天的面貌,是經過許多學習、經過許多大師的調教而來的,我們必須要不停地學習、犯錯,才能鍛鍊成功。在這個課程的最後則花很多時間教導以下的主題:請問各位在國際場合,你要跟大家談論甚麼?這個問題是要告訴大家必須至少要在這三個題目:多元文化 (diversity)、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與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大學時間,要關注世界正在發生的趨勢,沒有很懂也至少要聽過。在國際場合,這是大家的共同議題 (common subject)。那些全球性議題 (global issues) 是我們現在要關注的?環境保護問題、藥物問題…等等,希望大家要開始涉獵。

面試官的角度

陳老師是經驗豐富的面試官,常常幫許多大公司面試 CEO 或者 CFO。所以今天她希望分享一些面試常見的問題與這些問題的背後意義,來引導大家思考將來工作面對面試( interview)時,從 面試官的角度看到自己的表現。

Q:「說說你自己(或某事物)。」

請自我介紹一分鐘。這是非常困難的。請不要說「我是臺大電機系的學生」,這樣並不會留給別人任何深刻印象。或是,請介紹一下臺大你會怎麼說? 有人知道傅鐘上面刻了那些字嗎?身在臺大不可以不知道臺大的環境。

這類的題目可以看出一個年輕人許多的面相。包含自我認識的能力:你對於你的生活、所處的環境、學校、師長與同學,你知道多少?如果你都不知道,那就代表你的五官都沒有打開。還有常識的寬廣度:如果兩位電機系的同學,其中一位表現得比較好,常常是因為除了專家知識以外,表現好的同學常識庫更為豐富。此外還能看出高效率的溝通力:讓人在一分鐘內認識自己。還有自我價值觀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一分鐘自我介紹非常困難,大家應該多練習,陳老師鼓勵大家能常常對著鏡子自己練習,聽聽自己的聲音語調。

Q:「請描述剛才的空間,或是指路。」

通常來到陳老師面前的應徵者,都是經過冗長的面試一路過關斬將,應徵者一定會很緊張。陳老師的interview有一個出名的橋段:她的辦公室在銀行的最深處,若是秘書與面試者約兩點鐘,秘書會請面試者在會議室稍候,五分鐘之後陳老師才出現請面試者進辦公室。此時,第一個問題就是請面試者描述剛才所在的空間。這是國際一流機構的面試題之一,看看面試者能否在這樣的壓力下,回答問題,而且回答得很好。此題可以看出面試者在高壓之下的表現。

陳老師請現場的同學試著描述現在所處的環境,一位同學自告奮勇的回答,描述了演講空間的形狀、氛圍等等。語畢,陳老師接著詢問「這個場地能容納多少人?」她表示透過這個問題,可以知道一個善於觀察的人,能掌握更多的細節與資訊。溝通的時候首先應該說明自己站在甚麼位置,如果沒有一個立場,描述的內容就會不一樣。這個題目能夠表現出在壓力下心智的表現是否平穩,還有表達能力與切入點是否能夠跳脫框架思考 (think out-of-box)。陳老師私下在臺大常常隨機向學生問路,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遇到讓人滿意的答案。學生必須知道我們的環境,這是基本的要求。許多優秀臺大的學生都能做到這一點,像是這棟大樓裡有幾間女生廁所?目前的會議室是怎樣的辦公室,基本的設計為何,估計有幾個位置等等。如果你不知道,那請你打開你的視覺,打開你的sensor開始練習。

Q:「年輕人都很宅,請問你獨處的時候做甚麼?」

這個問題可以知道你能不能在獨處時還能把自己處理得很好。所有的大人都要具備處理心緒的能力。此外,獨處能夠看出你能不能發呆、能不能發想、能不能面對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君子慎獨』的內涵相對於你的意義。獨處能看出你是否知道休息的重要,這一點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是很大的問題。最後還能知道獨處的時候,你是否用來清晰的思辨,如果不能思,不能辨,那你就不會有洞見。

Interview的時候問的問題好像都很無害的,很輕鬆;但是大人肚子裡想的事情可多了。學生在學校裡面可以先了解這些提問背後的思想,這樣在準備interview時就會非常優秀,顯得很有深度。這是需要練習的。

Q:「如果有一個價值觀對你影響最大,那會是甚麼?」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面試題目。你能夠在一分鐘內說明自己的價值觀嗎?陳老師在臺大的時候,除了參與法律服務社的創立,也做了很多創新的事情。她曾經以一個題目,訪問臺大法學院一百大傑出校友,問他們「如果你的成功只有一個因素,那是甚麼?」這個習慣在工作時也一直保持,30年來已經累積幾千位名人的成功原因。這些東西整理起來,就成為「價值觀」這堂課。這堂課告訴同學,會成功的人都不是很早就知道自己會成功;大部分的人都沒想過最後自己真的會成功,而是非常非常的努力準備自己應有的素養與能力,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叫做『成功』的好事就跑到自己身上。所以,我們必須要非常確定自己的價值觀。

Q:「頂尖學校的學生通常都不擅長與別人合作,對於此刻板印象你有甚麼看法?」

陳老師曾經問一個臺大醫科的學生,你如何跟別人合作?他回答smart people一個人搞定。這個其實展現了一部分臺大人的思維 – 不習慣與他人協同合作;但這樣是行不通的。職場上,我們都必須要與別人合作;不能與別人協同合作,你就沒有機會做更大的事。與他人合作,可以鍛鍊不同意見表達的技巧與能力,而練習表達不同的意見,是非常關鍵,對個人成熟度的推進,非常重要。,例如,未來你與另一半也會常遇到不同意見的時候,而你能不能、會不會處理衝突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無法有處理衝突的能力,也會降低你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在課堂上,陳老師有時製造衝突議題,讓學生學習如何處理衝突。當你與別人意見不同時,你還是能忠實最高目標嗎?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你要如何表達意見呢?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練習。

Q:「舉一個事與願違的例子,說明你如何應對與學習。」

我們一輩子80%到90%每天遇到的事情常是『事與願違』,life is tough,充滿希望但是同時充滿跟你想像不一樣的結果。當碰到事與願違的狀況,你會怎麼處理?能不能舉出一個例子?陳老師認為臺大學生普遍心智能力柔弱,不夠tough,而這是需要鍛鍊的。遇到挫折時,我們能不能夠自我驅動,不輕易放棄;與夥伴意見不合時,要如何處理衝突,並且恢復原有人際關係以及共同的合作關係? 這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經過學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Q:「可否分享你的人生希望包含哪些精采?如何開啟這些里程碑?」

最後丟一個比較正面的問題讓大家思考。這個問題可以知道 ”Do you know what you really want?”。陳老師教導學生,每一年都必須重新去定義自己想達到的『成功』,這非常重要的功課。定期重新檢驗或是定義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可以檢視:你還有沒有夢?你能不能勇敢看待過去的幻想? 能不能找出讓自己滿意的方案?這些都是要練習的。

總結

職場上的人跟事之中,事的部分,也就是知識技能,通常都不是太困難;主要的重點是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是需要開發學習的。在臺大,很多人都很難與別人合作,應該多鍛鍊臺大人的群體技能。

職場素養就等於專業力。成為專家並不困難,但是要成為professional就不容易。其中很重要的幾件事情是:必須被公開確認具備可信賴、有良心、誠實運用專家知識服務別人;其中的重點是必須要能夠自我約束 (self-discipline)。在【職場素養與領導力】的課程中,領導力是教導如何在自律,以達到更精準的發展,例如職業操守 (ethic)。陳老師坦言自己也還在追求這個境界的路上,即使已經受到不少肯定,但是自己仍然追求卓越。

Q&A

最後陳老師針對聽眾的提問,又補充說明了幾點。她提到,好的溝通能力不是聽到對方想聽的問題;溝通本身是像跳探戈一樣的關係,問好的問題是為了要尋求更多的資訊。在臺大的學生常常會問大哉問 (open question)。她認為,成熟的提問不可以只是為了單純的挑戰而去問;必須思考過這個問題,而且真的有疑惑,這樣叫做close question。對於主講者而言,這樣的問題會鼓勵主講者分享更多的insight;如果是大哉問,主講者隨便挑一個角度回答,也不能再追問下去。比較厲害的是能問一個精準的問題而挖到寶,這是一個素養。

針對自己生涯之中跨領域換跑道的過程,陳老師舉例:在臺大財金系的「萌拓學堂」裡12位傑出的banker導師師父中,有11位不是財務背景。這現象表示,在高等教育所學習的專家知識,並不必然是你未來職場的發展路徑。這個世界有一個假設,除了從事需要高度天分的行業(例如藝術家,唱歌、繪畫等等)外,多數專家知識及技能,都可以通過學習而獲得。國際級的機構,招聘人才最重視邏輯思辨力、學習能力、人格特質與是否具備開發潛力。國際第一流機構在挑人的時候,主要是利用你的學位來證明你的職場學習能力,而不是因為你的學位所學的東西對他來說有立即的用處。

最後的提問,陳老師分享自己成功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是努力。陳老師身處的行業可以說是男人的天下,非常的困難。她自認比同樣聰明的男生至少三倍的努力。第二個原因是樂觀的心性。這個與家教有一點關係,她具有非常樂觀的心性;就算今天極其挫敗,明天仍然能像一隻美麗的鳳凰飛去上班。第三個原因是老天爺給了她很多位偉大的師父,每一位師父都給了她十年的功力。陳老師勉勵在座各位,各位現在的樣貌,絕對大於她當年在臺大的樣貌,並且期許大家未來能把握機會不停地學習。

 

◎ 2020年未來職場技能 ◎ 

陳老師與我們分享由未來研究所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 提出的一篇報告。在不到六年的未來裡,如果想在職場裡立於不敗之地,從現在就必須要開始建構以下十種能力。

■ 意義分析 (Sense-making):在解讀一個現象或是一個詞句的時候,需要用寬廣的態度去面對;不要拘泥於咬文爵字,必須經常能從更宏觀的觀點來解讀。

■社會智能 (Social intelligence):具備social skills,與他人互動連結,從而得到期待的互動。

■獨創與應變思考 (Novel and adaptive thinking):具備insight;精於思考並且能獲得不死板的答案。

■跨文化的能力 (Cross-cultural competency):具有diversity;與不同的文化背景、經濟社會政治主張的人,都能和平共處。

■運算思考的能力 (Computational thinking):必須有邏輯清晰的腦袋;能夠統整大量的資料並根據資料獲得所需的資訊以及背後的涵義。

■新媒體的素養 (New-media literacy):必須了解什麼是新媒體;現在是新媒體的世代,能夠了解新媒體並且作為一種有效的溝通手段。

■跨領域的能力 (Transdisplinarity):臺大等等優秀學校學生在創業時遇到的困難,常常是不知道如何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練習與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是非常需要的能力。

■設計的思維 (Design mind-set):設計其實涵蓋了innovation;能夠表達或創造出新的概念並且得到預期的結果。

■認知負荷的管理能力 (Cognitive load management):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能過濾出重要的資訊,並且瞭解如何能最有效的運用各種管道得到重要資訊。

■虛擬合作與協調的能力 (Virtual collaboration):能夠有生產力的工作,與人接觸與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像是一個虛擬團隊中的一份子。

這些就是未來在職場上無論是工作或創業都必須要努力培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