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系準新鮮人先修營活動學員心得

李崇維、徐瑞陽、張桓

電機系顏嗣鈞主任與學員合影

本系對於推甄、繁星、保送錄取臺大電機系之新生, 本年度自5月20日至6月11日舉辦一系列的基礎先修課程與師長座談餐會,邀請本系陳和麟、黃鐘揚、毛紹綱、簡韶逸等教師分別擔任數學類、程式類、物理類、系統類的授課教師。期使準新鮮人把握放榜後至入學前的期間,提早認識臺大電機系課程內容,並對自身求學生涯規劃有所助益。以下為參加先修營學員心得分享。

 

李崇維

很感謝系上在這段申請到暑假前的空窗期,幫我們這些新生安排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不但免費的提供包括我在內的中南部學生舒適的住宿,課程、演講的規劃也都用心安排,不會給人枯燥難以接近的感覺,又聽到授課老師都是義務幫忙時,更讓我格外珍惜、感激能參與這次活動。

物理課程方面,雖然我對Maxwell’s equations中那些叉叉點點三角形的算符感到一知半解,但老師加入了我們生活中的路由器、手機的天線、各式傳輸線等,使課程變得格外生動,以前我從未感覺到電磁波是那麼有趣的事情。

程式課程我原本以為是很制式的c語言先修,簡單介紹變數、輸入輸出、迴圈的那種,結果沒想到老師是提供一些「有用的」程式如記事本、乒乓球遊戲等要我們去完成,讓我們去體會寫程式的感覺,進一步發現寫程式是很實用的。

數學課程其實有部分先前就有聽過,少了一些新鮮感,但我也訝異原來數學這麼多東西是很電機領域相關的,再次應證了「各種興趣的人都可以在電機系找到喜歡的領域」這句話。

系統課程是電機系的核心,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布林代數)背後,實作(接麵包板)也是很重要的,這方面是我以前鮮少接觸、且還要再加強的部分,而電機系的老師也不約而同的鼓勵我們去「嘗試」,像是拆解電子產品、微波爐,體驗被電的感覺等,我想這種實驗精神在電機系是很重要的吧。當電路大功告成後,雖然它不是那麼「美觀」,但我還是相當開心,彷彿離設計出一台電腦又更進一步了,當然這會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

而就這幾天接觸的同學、學長、教授看來,如果要說最大的共通點想必是都散發出一種以身為台大電機人為榮的自信吧!而我想台大電機人除了能力都很強以外,毅力和對事物的執著才是更可貴的,有人會寫出三千多行的遊戲程式,有人會一再嘗試只為接出不交叉的電路,希望我也能在未來找到這般的對值得投入的事的熱忱。

至於教授口中「讀電機系不用認真」,就真的只是網路謠言,我想像助教學長在沙發上看書看到累倒睡著,大一學長們來宿舍玩也不忘帶一本本千頁微積分趁空檔研讀討論,才是電機人的真實生活寫照吧!這幾天也觀察到同學們玩也可以玩得很瘋,認真起來寫程式也可以熬夜到三更半夜。以上種種都讓原本高中作息尚稱正常的我,有了未來可能必須調整的準備了。

電機系在高中並未有相應的課程,這次的先修營讓我眼界始開,對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提前認識了很多同學。雖然我不確定未來在電機系四年會是怎麼樣,但我想它是豐富且令人期待的。

電機系顏嗣鈞主任與學員合影

徐瑞陽

這次參加先修營,提前認識了很多朋友,及接觸了電機系未來的課程感覺很棒,也對未來自己要學些什麼,該具備什麼能力,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數學課程中,我學到了去打破原先高中數學的思考邏輯,用不同的思維去解決問題;在程式課程中,我學到了比語法跟解題更為重要的一種對程式的「感覺」;在系統課程中,我學到了如何利用簡單的邏輯運算,告訴電路我們希望它做什麼事,並構思如何以最精簡的線路設計,去達成目標;在Benson教授中午的分享中,我深深體會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專業能力,並了解未來可以從那些管道去加強。這些能力的培養,我不敢說現在自己具備了多少,但至少,我知道這是往後所需培養的部分重要能力。

另外,就是心境的轉變了吧,先修營的第二週(第一週因為萬惡的期末考缺席…),上完數學和程式的課程後,其實我還蠻挫折的,感覺自己的思考速度慢了鄰座同學好多,有點不禁懷疑起自己當初的選擇,但這樣三週上下來,感覺不但漸入佳境,我還體會到了很重要的事:隔壁的神手不是拿來比較,而是拿來學習的,而且若我還是把高中那種聽課就可以懂,不用自習的習慣拿來大學,我一定會過得非常非常辛苦,以往聽學長講講,感覺並不那麼強烈,自己體會過之後才知道這話真是語重心長,我想這也是我比那些指考生們更鮮體悟的重要道理吧!未來4年在電機系,相信一定會非常地充實和精彩,就像物理課程中毛教授所說的: Be Luffy, not loser!!

活動實況

張桓誠

加入電機系,像是嫁了人人稱羨的好丈夫,但這男人總蒙著面。知道他的好,卻對他的人不甚了解。先修營,讓我們得以探其俊容,逐步了解他的神秘風采。

物理課由電磁波講起。毛教授帶著我們走過馬克士威、傳輸線與天線,雖然似懂非懂,卻激起好奇心與求知慾,也慢慢認知未來所學之龐博繁大。我準備回到高中向物理老師求援。

數學是全新而未知的課程,星期一早上的疲倦加上在黑板亂舞的符號,讓我一頭霧水,但跟著老師起伏的板書,以及課後搜尋的相關資料,數學漫長的路,在我眼前開展。沉睡書堆底部的微積分,該甦醒了。

程式課可謂充滿艱辛與苦澀。我喜歡與C++相近的Python,期望的功能實現時,成就與欣喜盈心。查找和學習指令的過程中,我習得許多奇妙的功能,也十分感謝黃鐘揚老師、Sillyduck與Mark學長的幫助。高手也在項此現其鋒芒,如寶刀出鞘,不由心生感佩。JS則令我百思不解,無法掌握。對語法不甚了解,又與僅學過的C++不同,無論課堂上或回家操作,皆花費許多心力而難見其效,讓我較難適應。老師希望先以直覺寫程式,但若無略知語法,即便有直覺亦無法得成果,這是我認為不足之處。不過,我依舊很喜歡這門課。

系統課多為概念入門,較為枯燥,但我可聚精會神的認真聽講呢!當然,最有趣的部分是加法器實驗。接線不難,利用有限的線接出最佳組合才是學問所在。裝了又拆,拆了又裝,絞盡腦汁安排線路。看見顯示器成功顯現時,成就感油然而生!簡教授是我最喜歡的老師,帥而帶書生逸氣,又常有莫名笑點。

住宿是最有趣的部分了。原先稍微擔心無法融入,撲克牌、桌遊現身後,陌生感便消失無蹤。偶爾有學長姐加入,帶來許多歡笑以及經驗。除了玩樂,大夥一起用力寫程式和討論時,連教授都感動不已。此外,享受臺大的早晨與夜晚,對難以申請宿舍的我,更顯珍貴。十分感謝冠(穴)宇學長和品萱學姐的照顧,尤其是學長,支援程式、電路及其他問題,獲益良多。

當然,有些人把握此良機發展特殊關係,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先修營,不只讓我擁有充實的四星期,也認識來自各方的高手,留下美好回憶。走在校園內,臺大新生不再只是空泛的稱號。我,是貨真價實的新鮮人。電機零,參上!

活動實況

活動實況

活動實況

李崇維、徐瑞陽、張桓誠為電機系大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