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其事 – 悼念陳俊雄恩師,却遺憾沒達成老師期望

吳瑞北(臺大電機系教授)

2024年7月20日,臺大名譽教授陳俊雄辭世,享年88歲。

拜訪陳教授(前排坐者),右為趙文瑛(所秘書),後排左起:勾淑華(院退休秘書)、鄭士康、吳瑞北、張進褔、周錫增(兼電信所所長)。攝於2023.3.13

陳教授退休後還住學校長興街宿舍,離系館不遠,所以也常探望,用台語天南地北聊。如圖是去年三月時,所辦趙小姐連繫致送電信所元宵節禮物,每一次這種場合都會找我,可能因為知道陳教授一直最關心我,很多話可聊。我找了同樣曾是陳教授學生的張進福教授及鄭士度教授一起前往。那次陳教授的氣色還很好,我們留下愉快的照片,却沒想到那是最後一次。接下來幾次連繫要再去探望,都因陳教授身體不好而無法成行。今年4月初再去看探望,他已臥床鎮日不醒人事。7月22日收到陳教授公子志方教授email通知,却也不意外,陳教授終於離苦去樂。

陳志方教授是陳教授第二個兒子,任教成功大學電機系,作的是最熱門的半導體領域,博士畢業於全球最頂尖的加州柏克萊大學。偶而也聽到師母埋怨陳教授,門生這麼多在臺大電機系擔任教授,却要自己小孩這麼遠到台南成大教書。陳教授從來沒有回答,但我却知道陳教授一生光風霽月身體力行,自我要求嚴謹甚至不近人情,留下無人可及的前輩風範。成大電機系李忠憲教授在臉書上曾寫上這一段,講了不少批評我的話,我從沒回答,但他贊揚陳教授這種氣節,我從心底是完全同意的。

陳教授是我博班指導教授,碩班我找的是黃鐘洺教授,兩位都是教育部學術獎得主。大學裡先接觸的是黃教授,我修他的電磁學,之後也參與他的計畫,順理成章地唸電波組研究所時就找黃教授指導,做的是電離層電子密度模型分析。但1980年以降因衛星通訊,電離層重要性已日降;相對地數值電磁學隨著計算機發展,逐漸顯示重要性。其時政府開始推動碩士生逕修博士,黃教授鼓勵直攻博士,我提出更換研究方向的想法,黃教授就推薦給陳教授。我完全沒有被為難,儘快把黃教授指導的成果完成論文投稿,就正式轉往陳教授門下。其時是1982年。

兩位老師這種以學生為本位,共享人才的廓然大公態度,對比現在老師為了搶優秀學生,千方百計留為自己所用,實不可以道里計。

陳教授對學生研究課題的選擇是採開放式的,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但他跟著一起討論,不時關心並提供各種支持,這對學生畢業後自己開創研究課題,是非常重要的訓練。陳教授指導下博班第一年幾乎都在讀不同領域的論文,寫透明片作簡報,雖然參與研究計畫進行相關光纖傳播模態的研究,但其實也沒要我作什麼。第二年起陳教授擔任系主任,系務繁忙,但他還是會不時到研究室看看你,不是查勤,而是聊聊家常打打氣,在研究徬徨中這種關懷無形中就會給了不少力量。我的同學鄭士康教授,博士也是陳教授指導的,他除了電磁理論與應用,畢業後先後訪問伊利諾大學及史丹佛大學,在國內先創了聲學信號處理、計算認知神經學、認知神經機器人學等新研究領域,受惠於陳教授領導風格的薫陶,良有以也。

陳教授系主任之初,台灣學術發展落後,教師薪水遠遜國外,國科會雖有客座教授制度,但留不住人才,我在一篇文章中有分析這種情形[1]。國內研究風氣不盛,系上也一樣,有時去找系上教師時,辦公室外走廊傳來的是收音機報股價的聲音。當時的校長虞兆中到國外訪問,碰到系友聽到的是對系上表現的失望。陳教授主任任內力謀改善,尤其重大的是推動論文計點制度[2],一方面鼓勵系上學生留下來攻博,系上許以助教全薪以讓其安心研究;另方面則以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作為博士生畢業條件。系內原來乒乓球風鼎盛,陳教授也是其中翹楚,他自己也以身作則放棄打球愛好,虞校長後來還在九秩壽慶時特別為此致歉[3];系上論文若有發表國際期刊,輒張貼布告欄以鼓勵效法。如此蘿蔔與棍子並行,老師積極留下優秀學生,學生發表論文則幫助老師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其他各種獎勵,產生正向循環成效斐然,終至為全國其他各校各領域各系所群起仿效,台灣研究成果大興,陳教授勵精圖治寫下歷史,可說是「狂瀾力挽於既倒,洪荒彪炳闢新朝」。

我在博班的研究後來其實是回到陳教授在變分電磁學的大框架下發展,但我比較多致力在微波電路尤其是波導結構的應用上,在陳教授的指導下發揮承先啟後的作用。學術上主要在於針對線性非自伴邊界值問題提出變分互作用理論 (VRT),首次推導出探討電磁波散射和傳播的變分公式,並利用公式的變分性質建立起穩定與準確的Maxwell方程式全波有限元素解。其後1990年代VRT還協助建立用於防空雷達的導波管邊緣開槽陣列天線強化台灣安全。相關理論由於有臺大電機系學弟李金發君至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發揚光大,成為舉世著名的HFSS軟體,是電子電機各領域發展不可不備的電磁學場域分析工具。

三年前臺大電機系學弟劉國瑞教授擔任全球最大的專業學會國際電機電子協會(IEEE)總裁,來信希望台灣也能申請IEEE Milestone Award,彰顯台灣對全球電機電子的歷史貢献。當時問了系上非電波領域的同事,可否舉出台灣學界對全球電子電機具里程碑的貢献,同事思考良久,回答的就是陳教授所推的數值電磁學系列研究。所以我請鄭士康教授主筆,以 ”Variational Reaction Theory for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1979-1991” 為題整理陳教授領導的電機系團隊在這個領域的成果,提案案號2021-12,目前已通過IEEE History Committee 專業審查,移送小組討論中,可參見網站 https://ieeemilestones.ethw.org/IEEE_Milestones_Program ,點選即可看到陳教授學術上的具體貢献。其中可以看審查意見,尤其是來自Prof. CHEW Weng Cho,他是2017年IEEE Electromagnetics Award得主,在全球電磁界有一言九鼎的地位,Prof. CHEW高度贊揚陳教授的學術成果,也特別指出台灣電子工業能成為全球Power house根基於台灣教育,而陳教授在臺大的貢献是核心[4],確實是一言中的。

博士畢業後我到美國IBM公司任職,致力構裝電子領域訊號及電源完整度的研究,從此作數值電磁學的研究就少了,跟陳教授成為學校同組的同事關係。陳教授積極爭取每個國家級重大整合計畫可說無役不與,由於其在學界的地位也都獲得通過,包括電磁成像、毫米波電路與組件等國防科技,以及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的卓越第一期第二期計畫。組上同事都會被邀請參與成為子計畫主持人,我則常常扮演執行秘書的角色,幫忙蒐集子計畫內容、安排會議進行、匯整計畫報告初稿。每月舉行報告,陳教授會親自參與討論,計畫報告也親自校對研讀並追根究底,顯示陳教授治學嚴謹的一面。

整個電波組在陳教授領導下成為國際微波研究重鎮,在微波領域的領導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中,2006-2012臺大電機系成為全球論文發表最多,總被引用數最高,以其每篇平均被引用數最高的三冠王,這些都是陳教授領導有方的結果。但特別要指出的是,陳教授雖是計畫總主持人,在這些發表論文中,但除了他自己指導的學生外,都拒絕被列為共同作者。他期望的是各子計畫主持人能早日獨立發展,各自成為雄據一方的學界領袖。電波組的老師像王暉、許博文、吳宗霖、黃天偉、周錫增、陳怡然,以及我本人都先後獲得 IEEE Fellow的國際肯定,全國IEEE Fellow不到百人,臺大電波組就佔了近十分之一,也可以看出陳教授在培育領導人才上的傑出貢献。而陳教授不在研究團隊的論文中浮濫掛名的作風,對比於現今學閥橫行,到處掛名著作等身,其學術氣節昭然日月,是我等後輩該學習與效法的典範,。

榮退典禮上由吳瑞北主任親向陳俊雄教授致榮退紀念文集。攝於2007.7.30

陳教授退休時我正好擔任電機系主任,最早是張進福校長,後來是幾個系上資深教師,如吳靜雄副校長、貝蘇章院長及王維新前主任,都不約而同地要我好好幫陳教授辦榮退典禮,他們唸臺大電機系時都是陳教授的導生。過去系上老師退休時都是辦個茶會,老師們自由出席吃個Buffet,我三年系主任任內,那是唯一一次有老師退休,而且我恰好又是他的指導學生。那時候我找江衍偉教授主編《榮退紀念文集》,請門生故舊寫下紀念的話,我寫的是以「給天下無敵的恩師」為題,說陳教授畢生與人為善循循善誘,一輩子沒有敵人。當天辦了榮退典禮,鄭士康教授還做了影片簡報,許多外賓像陳教授的同學劉兆漢院士也來致辭,特別溫馨。

辦這個典禮唯一最大的顧慮是陳教授一直沒有同意出席,所以最後是動用師母把主角”請”過來。後來我才體會為何陳教授一直不同意,因為他怕使我為難,果真有系上院長級的教授不平之鳴,理由是其他教授退休都不是這麼辦。所以當天晚上聚餐就向參加者收費,退休紀念冊也沒用到系上的公務經費,辦完典禮隔天我就卸任。其時是2007年。

陳教授退休後有幾年還會來系上,有次我到他辦公室聊天,他提到我2010年擔任學校校務基金經費稽核委員會召集人的事,當時我盡力做好監督職責,以確保學校經費用於提昇教育績效及品質,每每在校務會議報告學校經費開支應興革事項,對當時的校長形成很大壓力,因此特別跟陳教授關切,希望同是系上老師,不必如此嚴格監督不留情面。但陳教授完全不提,一直到我卸任召集人後才說出來。他選擇當時不說,也是認為說出來會使我為難,認為這是公務應該放手讓我去做。

我曾有幸為陳教授門生,親炙其教誨多年,陳教授念玆在玆的就是其學生能在學術上突破,對我尤其期望很深。可惜我資質有限又不夠專注,多次借調在外雜務繁身,而校內也常多言招忌,學校投票常被刷下來。重要學術獎項像教育部學術獎,多年沒有通過,後來勉強因借調資策會之便,得以不需經學校同意送出申請而獲得通過,之後屢屢申請國家講座,每次都在校教評會投票時被打回票,無能符合陳教授期望,思之有愧。而歲月不等人,陳教授今也已辭世,再也不能親自向其報告,甚有憾焉。

7月24日凱米颱風肆虐台灣,我親自靈堂表達哀思,並隨將陳教授辭世訊息公布,網路回應如雪,對陳教授風範贊譽之至。乃覺應該將之傳世,特囑許瑋真小姐開啟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g.ntu.edu.tw/chun-hsiung-chen/ ,敬邀門生故舊追思留言,共同為台灣學界記下足式千古的臉譜。如下是我寄出的邀請,正好可當成本文的總結。

[立雪神傷,永懷師恩]

陳教授畢生致力電磁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學術獎及國家講座、IEEE Fellow等,並曾任臺大電機系主任。

系主任任內力挽狂瀾,一手創立論文計點制度澈底改變研究風氣,並以臺大電機系的獨特地位,把台灣學術邁向全球化,寫下歷史。

他人格高尚,撫今追昔仍是學術界不朽的明燈;他教育英才萬夫莫敵,永存善念循循善誘,立下了後世難以逾越的典範。

陳教授的智慧、熱忱和對教育的無私奉獻素為眾人景仰,請與我們共同緬懷這位學界泰斗,並期許能綿延其教育理念與學術精神。

 

註解:

[1] 吳瑞北、張進福,”留美學人與台灣的學術發展”,收錄於李又甯主編之華族留美史:150年的學習與成就 –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紐約天外出版社,1999年。

[2] 吳瑞北,”落實國內學術生根與研究水準國際化 – 本系博士論文計點制的回顧與展望”,台大電機之友,第11期,第4-9頁,2004年2月。

[3] “年過九十談往事-虞兆中前校長九秩壽慶文集感謝致辭全文”,台大校訊,793期,2005年5月25日。

[4] Prof. CHEN was ahead of his time to think about a rigorous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electro-magnetics problems, which are not self-adjoint for many applications. He correctly identified that one should define an auxiliary problem for this class of problems. He was also the first one to propose an extended operator to remove the need for an essential boundary condition for solv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s. You can read more about this in the book I wrote on “Waves and Fields in Inhomogeneous Media”.

Taiwan aspired to be the electronics center of the world. …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aiwan deeply affects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Prof. CHEN was at the heart of this education system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It would be correct to say that the standard of electromagnetics education in Taiwan is high mainly due to the leadership of Prof. CHEN. And thus, they have raised a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who serve well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Taiwan, making Taiwan into indeed an electronics powerhouse in the modern era. … All in all, Prof. CHEN has influenced many researchers, including those far from the shore of Taiwan. I support strongly this milestone proposal 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Finite- Element-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s.

 

我竟然錯過老師的最後一堂課

撰文:張進福(暨南大學前校長)

瑞北2024722日深夜line我說:「陳俊雄教授前天過世. 您要不要去拈個香?」,隔天清晨看到我立即回覆說:「去,當然去,說個時間。」,於是我們在725日凱米颱風擾台下前往靈堂跟老師行禮。

電子訃聞說告別式在202489日的上午8-10時,在二殯景行樓至仁廳,我在一事忙完之後前往,約莫910分抵達二殯,心想時間應該綽綽有餘,但仍速速前往,匆匆走到廳口,遇到張時中正跟陳金蓮兩位老師昔日門生正在說話,他們說喪禮早結束了,說當場最後一位行完禮就散了撤了,隨後尚有2位跟我一樣,十分遺憾地看著列車已經駛遠了。

內心十分懊惱,我竟然錯過了老師的最後一堂課,難道家屬急著去火葬場排隊,不願稍微等我()一晌嗎?

  1. 曾經的兩篇憶文

老師2007年從臺大電機系退休時我曾經寫了篇<令人尊敬的大老>,收錄於《陳俊雄教授榮退紀念文集》,其後我2023127日於臉書貼文<皮夾交接>,透過老師給我的一個皮夾述說跟他的一些過往,頗獲得一些回響,我把這兩篇舊文一併陳現,使得我的回憶懷念勉趨完整。

  1. 老師退休之後

我在資訊工業策進會擔任董事長時,找來吳瑞北擔任執行長襄助我,期間我們不定期安排跟老師及幾位臺大電機教師(多半是電波組,其實都是老師的學生),午餐歡聚,有時也會邀請老師的大學同學劉兆漢院士(時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參加。

2013年5月9日聚會合影。

2013年5月9日聚會合影。

逢年過節有公關禮物贈他,他都會客氣地來電話跟我道謝。

老師退休之後開始出現帕金森症狀,且逐漸惡化,2021319日吳瑞北跟我去長興街八角樓教授宿舍看他,2023313日與吳瑞北、鄭士康、周錫增(時任電信所長)、以及所辦趙文瑛、院辦勾淑華一同去宿舍看他,再就是吳瑞北安排2023129日要與電機系李建模主任、鄭士康、我去探望老師,但被家屬婉拒了。

2021年3月19日與吳瑞北去長興街八角樓教授宿舍探視老師。

2023年3月13日與吳瑞北、鄭士康、周錫增(時任電信所長)、以及所辦趙文瑛、院辦勾淑華一同去宿舍探望。

2021年那次去看老師,我就發覺因為舊宿舍沒有電梯,形同囚居,於是跟吳瑞北建議向學校爭取設法加建電梯,方便老師外出就醫或讓外傭輪椅推著外出校園走走,這件事吳瑞北數度跟學校當局交涉力爭,甚至在校務會議力陳,始終不動如山,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周旋,聽說裝了,但老師其實應該不太用得到了。

有次大學同班同學林洪權美國回來,請我安排去看老師,我因此陪著林同學於202361日去了長興街一趟,那時電梯依然無著。

2023年6月1日與大學同學林洪權一同至長興街宿舍探視老師。

 725日颱風天我、吳瑞北、吳宗霖、毛紹綱去靈堂向老師行禮說話,大家在跟老師的大女兒大兒子談話時,我曾經提議老師對電機系貢獻卓著,是電機系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電機二館的前半又是在他系主任任上起造(接手的我負責遷入,以及設法弄到後半的預算),電機二館很可以用冠名方式來紀念老師,但聞者都覺得很難,難如登天,我常有脫框的想法(例如退休紀念文集、長興街宿舍電梯、製作口述歷史替描繪老師臉譜替他立傳),其實事在人為啊。

3.老師跟我說過的話

柏克萊時期他也週一到週輪煮一次晚餐給另3位室友(臺大電機學弟方敬華、中油高金生,我),以及來搭伙的統計系吳建福),他說美國超市只有洋芹,買不到切丁煮湯很美味的台灣芹。

最近有沒有好論文被IEEE接受啊?

什麼時候申請教育部學術獎啊?

4.另一種背影

朱自清192510月在北平寫的《背影》,享譽幾乎一世紀了,說的是他父親的背影,老師留給我的背影是這麼清晰,還有他拿著活頁筆記寫黑板、打乒乓球、騎孔明車的身影、講完冷笑話後的嘿嘿及捉狹的笑臉…

張進福
2024.08.10

*********************************************************************

 令人尊敬的大老

我常常公開說他是咱們電機系的「時大」(台語音是對的,文字或許有誤,經江衍偉教授指正謂應為「序大」)。

陳老師當然是臺大電機系的大老,這位令人尊敬的長老長期以來給了臺大電機系一股無形的安定力量,讓臺大電機系持續進步茁壯,而有今天當之無愧作為天下第一系的盛況。

我是他的學生、導生、教學助理、和同事,應該也可以說是朋友吧。對於陳俊雄教授我都是以陳老師相稱。

我一九六六年秋天進入臺大電機系,身份是學生,陳老師是我們這些學號較前面大部分是各高中保送生的導師。進臺大前對於大學生活多少有些憧憬,見到陳老師竟覺得怎麼這麼嚴肅?大學時候我功課平平,當然不會引起陳老師的注意。我跟陳老師比較熟識是畢業服完一年的預官役回系擔任他和黃鐘洺教授的助教,我被放在他們兩位共用的研究室(那時候台灣窮,哪來個別研究室?),因此跟陳老師變成比較熟識,後來我去柏克萊當研究生,他也去柏克萊研究訪問一年,我們當了一年同居的室友(roommate),就這樣由他的導生、助教、室友,我們多年來亦師亦友。

我當然修過陳老師教的一些課,但成績都不好,特別是高年級時關於電磁的課,我因此常跟他說,就是因為沒學好,所以不走他那條學術路,我有自知之明,要超越他是很難的。

乒乓球是陳老師極喜愛的運動,那個貧窮年代,乒乓球恐怕是經濟實惠或者說可堪負擔(affordable)的一種休閒運動,陳老師球打得極好,經常得獎,許多世界級的球員他都知之甚詳,在當他教學助理的時候,他也曾經想教我打球,其實,我的乒乓球比起電磁學可是更加的不堪。

陳老師是本土博士,那個年代叫做國家博士,是教育部給的,論文口試是教育部辦的,口試委員是教育部聘的,那個年代沒有投影機,既使是放手寫透明片的投影機都沒有,用的是掛圖(年輕人知道什麼是掛圖嗎?石器時代的啦。),陳老師口考的時候,我就是那個翻掛圖的小弟,能夠陪同陳老師跨過人生當中重要的門檻,感覺很好,因為能在口試場的沒幾個呦,我好像也參加了考試完畢後的宴席,拿到國家博士形同狀元及第。

陳老師的柏克萊經驗,是我鼓吹年輕人出國開拓視野常用的經典,陳老師在柏克萊跟隨梅冠香教授,雖然只有一年,雖然我看他每天似乎只是很悠閒地這坐那聽,比

起我這終日埋在課堆裡的可憐研究生,輕鬆非常多,老實說他的悠閒讓我好生困惑,但我深深認為這一年對於他往後的學術研究功力是個十分關鍵的一年。一年之後,他再度回到臺大,往後的學術能量真的有如猛虎出柙,銳不可擋,這些都驗證在他的學術紀錄上。

柏克萊的歲月,舊金山是偶而要去的,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去買下一位畢業學長留下的二手金龜車,有個週末我們說要去舊金山,我剛拿到車,去舊金山的路,其實是個睜眼瞎子,根本不熟,他則是個沒車的人,遑論駕照,結果是在陳老師帶路,我開車,這樣我們去了一趟舊金山,連停車的地方,都是他帶我去的,這件生活瑣事,我竟清晰地記著這麼多年。

柏克萊三年得博士後,我回系履行合約義務,因為我是拿國科會的公費去唸書的,我跟陳老師成了同事,後來他接了系主任,我成了他的主要幫手之一,他不在時主任找我代理,當時的電機系環境十分困頓,人少錢少,空間擁擠,非常辛苦,但陳老師還是堅定執著地撐著,他雖然只當了兩年的系主任,時間不長,但卻是十分關鍵的兩年,我很幸運地參與了第一年,因為第二年我去美國工作,一年過去,我回來由他手上接下系主任的工作。陳老師和我手上是辛苦年代的電機系,虞兆中校長去美國考察,遇見的系友,對於母系都是愛深責切,但環境再艱苦,非但不能放棄,還得設法向上提昇,近代史上的臺大電機系,由陳俊雄教授手上,開始由谷底往上攀爬,幸好臺大電機由於一棒一棒都是認真負責的強棒,加以外在環境的伴隨改善,終究成就了今日電資學院中電機學群的榮景。我很有幸,在這個接力大賽當中,接著他,跑第二棒,也或許如此,我往後的工作總是到比較辛苦的地方,我在中央大學的歲月如此,我接下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暨南大學更是如此。

在我年輕歲月的學術生涯成長上,陳老師總關心伴隨著無形的壓力,他常到我研究室問最近有沒有IEEE的論文上了,那是個先求有IEEE論文的年代,每當有論文正式被接受了,我總是趕快去跟他報告分享,一些學術的獎勵,他也都會在適當的時候跑來提醒施壓,比如說什麼時候申請(教育部)學術獎啊?在他心目中總是認為作為天下第一系,勳章的數量上,不能讓其他學校比下去,他的心中學術就是臺大電機的核心價值。最近十年來,我由國科會忙到暨大,忙於行政,陳老師也就比較不來提這些學術桂冠的事,我自己也有自知之明。也因為於江湖之中忙碌奔波,我與陳老師總是至多匆匆打個照面,說話談事已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每當陳老師提到要退休,我都期期以為不可,我說電機系不能沒有您這個長老,光是坐著供著就是一股超級穩定的力量。不過礙於法律的規定,陳老師形式上還是要辦理退休,我和幾位同事故舊發起送老師一些回憶,也為歷史見證,並做為陳老師退休儀式中的部份。

雖然我知道陳老師天生喜愛工作,會是退但不休,我還是要衷心祝福陳老師和師母(過去我都以陳太太稱呼,實在很不禮貌),退休後的生活悠閒自在平安喜樂。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張進福
完成於2007年端午假期

*********************************************************************

2023127日臉書貼文

皮夾交接

陳俊雄教授擔任臺大電機系主任2年,第1年(1983.8-1984.7)他出國時均將系託付於我,第2年我帶家人去美國工作生活,然後就是我從他手上接下「天下第一系」。某次他出國回來,記得是從義大利回來,送我這個皮夾,在舊夾不堪時啟用他送我的這個夾,直到2023126日(正月初五,10天連假的倒數第4天)讓它退休了,這個夾跟隨我三十多年,於今陳教授跟我都從江湖退隱多年,我雖仍偶聞潮聲,而他卻困居在長興街無電梯的教授宿舍。

我在柏克萊讀博的第一年,他在國科會資助下也到柏克萊研究進修一年,我們於是做了一年室友,賃居於 2414 Parker Street

睹物思人我清晰記得老師(他是我們這些學號在01-xx大一到大四的導師、教過我線性代數、電磁波,我總癱在及格的邊線上)時不時的提醒,例如最近有什麼好論文發表啊,是不是該試試學術獎啊….

01.27.2023

*********************************************************************

追憶陳教授 

撰文:鄭士康(臺大電機系教授)

七月底接到陳老師公子通知陳教授過世的噩耗,不禁想起與陳教授生前相處的點滴。

2007年7月27日,陳俊雄教授榮退餐會合影。(前排左起:許博文教授、陳師母、陳俊雄教授、甄進福教授、貝蘇彰教授、王維新教授。後排左起:張宏鈞教授、江衍偉教授、李學智教授、吳瑞北教授、鄭士康教授。)

幾年前小女新婚,我帶著女婿前往陳教授家拜訪,一方面致送喜餅,一方面也讓身為復健科醫師的女婿,幫老師看看怎樣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我也和老師聊了一些我正在教的《計算認知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內容,並提到神經脈衝機制的發現者 Hodgkin 與 Huxley 在二戰期間曾擔任雷達微波工程師,他們戰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神經脈衝激發數學模型,用到了離子電流的電磁理論,老師微笑聆聽我高談闊論,只點頭鼓勵我說下去。當天陳老師心情很好,還和師母一起邀請我們到明達館用餐,並與師母合點了一客牛排。餐後道別,看著老師拄著拐杖,由師母攙扶,慢慢走回長興街宿舍。

之前若干年開始,與吳瑞北教授和電信所周錫增所長,連同幾位學弟,包括毛紹綱教授,一年總會造訪陳老師幾次。看著老師身體漸漸衰弱,到今年四月,老師已經臥床,也昏睡沒法和我們聊天。

我是陳老師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老師對我提攜照顧,銘感五內。當年我拿到學位,服完兵役後,學校幫我從博士生兼任講師升等副教授(那時沒有助理教授),教育部卻有不同意見。時任系主任的陳老師據理力爭,公文來回好幾趟,終於同意聘為副教授。我退休前對此事一無所悉,直到兩年前辦理屆齡退休,才從人事室給我的聘任資料,發現我初聘台大時,竟有如此過程。到陳老師過世,老師從未提起這事,真正是為善不欲人知。

由於早期台灣的教授薪水還不如美國的研究生,大學師資相當缺乏。陳教授因此向系裏建議自行培養優秀學生擔任教授。我因此與吳瑞北丶胡振國丶林浩雄丶王勝德、馮蟻剛等人於博士班畢業後留校任教。也因此我在畢業前就先擔任助教,而且還教授所有大三學生(分兩班)的電磁波課程。我很喜歡教學工作,用傳輸線作引子的教法也很得學生歡迎。因為沒有合乎理想的教科書,所以常常熬夜幾小時手寫講義丶出習題丶改考卷。陳教授都讓我放手去做,只是偶而提醒我不要影響到博士論文的進度。對學生的關心,溢於言表。

關於做研究,老師告訴我們幾個重點。首先是研究主題的選擇。他說做研究好像建立通訊信號,可以是 narrow band,集中 power在某個主題,像已知的大部分日本學者,「一生懸命」。好處是可以深入探討,事半功倍,壞處是比較不容易應付外在研究環境趨勢的改變。也可以是 broad band,同時研究幾個題目,好處是可以彈性應付外部變化,也比較容易做跨領域研究,但因心力分散,較難產生深刻的成果。我對很多領域都有興趣,當然是比較偏 broad band 的作法。當然我也同意老師的分析,但是覺得能享受研究新東西的興趣就夠了,不在乎有沒有重大的貢獻。但是因為有陳老師的告誡,所以還是盡量減少外務,也限制同時進行的研究題目數量,自覺對所挑選的領域,雖沒有重大貢獻,但是都有深入認識,例如前述的《計算認知神經科學》。後來看物理天才 Feynman的書,提到所謂的「十二個問題」原理,也就是說腦中經常轉來轉去思考十二個左右的問題,一旦外界有某個問題需要回答,他就可以從容快速應付,「被認為是天才」。我覺得這也有點像挖井,只挖一口井,就有一直挖不到水的風險。挖太多井,每口都不夠深,也是白搭。所以限制研究問題數目,是比較是好的折衷方式。根據心理學研究,大腦的短期記憶容量,在5到9 之間(。Feynman有天分,可以處理十二個問題,一般人大概三五個主題就好。同學張時中教授曾經說,他的老師和一些美國教授,會深入研究一個主題十年左右後,轉換研究題目,可以避免研究變得公式化、枯燥乏味。當然,挑到一個好的大題目,集中心力鑽研還是必要的。

其次,陳老師曾說:「教練不應該親自上場代打。」大概就是他指導學生的方針。陳教授要學生自己訂定目標,他只導引大方向,充分讓學生發揮,也不會緊盯進度。但是他也要求學生盡量發表論文,對論文品質的要求極為嚴謹;除了論文內容的創新,格式與用字都很講究,尤其注重不能有錯字和方程式圖表的錯誤。他論文寄出前,一定反覆仔細校對,務必使錯誤減到最少。我本來個性大而化之,不重細節,在他訓練之下,居然也培養出仔細讀文稿的習慣。陳教授這種風格,使我培養出獨立研究的能力。之後我幾次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做研究,所碰到的教授,風格也都和陳教授差不多。雖然研究領域相當不同,我都能很快進入狀況,適應得很好,全拜陳教授之賜。我開始任教後,各種指導風格都嘗試過;有非常獨立的學生,也有需要時時提示的學生。因此了解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背景知識、自律程度、研究主題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研究進展,不可一概而論。所以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一點也不錯。當然,老師的幫忙有其限度,再怎樣教練還是不能為球員代打。

我承老師推薦,到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完成博士後研究,回校任職。在博士後研究期間,由老師的同學劉兆漢教授指導,發表以Feynman Path Integral 計算水下聲波傳播的 range effect 論文。當時我已經滿足可以升等教授的條件。老師一再鼓勵我以與劉教授合作的論文提出申請。我個性疏懶,喜歡做研究、跑電腦,不喜歡行政文書作業,只想有更多成果時再提。幸虧有陳老師督促以及系裡前輩幫忙,僥倖過關。今日來看,若是當時沒有申請,晚個幾年,以本系青年才俊輩出,成果斐然的情況來說,我很難脫穎而出。所以老師的督促,讓我知道,凡事有時,該做甚麼,就要做甚麼。

老師另一個有關研究的教導,就是常提醒我們這些陳派弟子,畢業後闖蕩江湖,總要想辦法自立門戶,不要侷限於自己學校所學。如果畢業多年,還在重複與博士論文差不多的研究,那就是還沒「出師」(台語唸更傳神),我深以為然。因此我拿到學位後,努力想走出自己的路,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更在從事電磁理論研究二十多年後,跨入音樂訊號處理、人工智慧、計算認知神經科學等領域。雖說不上有什麼貢獻,但與我的博士論文研究關聯不多,靠的是研究所階段培養的文獻閱讀、數學推演、物理觀念、程式撰寫、軟體工具應用等能力。沒直接問過陳教授,不知陳老師覺得弟子「出師」了沒?

我更欽佩老師的是他的為人處事;辦公室整整齊齊,各種文件以用過的牛皮紙大信封袋或檔案夾分裝,桌上永遠乾乾淨淨,只放目前處理的有關資料,處理完便隨時歸檔,井井有條。由於個性關係,這樣的整理工夫,我始終學不來。陳教授與人相處十分有君子風:我剛開始任教沒多久,年輕氣盛,常給學生難堪。陳教授私下勸我:要多給人留面子。我謹記在心,後來得以和學生及同事相處尚稱融洽,全拜陳教授指引。陳教授做事一定詢問許多人意見,再權衡輕重,做成決定,避免偏聽。因此他擔任行政職務都能秉公處理,公務蒸蒸日上。

如同我在陳老師退休紀念文集所寫的《陳教授與我》,陳教授對我的影響包括學識傳授、研究態度引導、教授生涯提攜、為人處事風格示範。雖然老師各方面都有典範在前,我很慚愧都沒有能夠做到陳老師的水準。

回想四十多年前初進研究所,入學前的暑假,第一次踏進工學院(現在的土木館)二樓陳教授和黃鐘洺教授共用的小研究室,與陳老師討論中科院相列天線的研究計畫,窗外陽光明媚,彷彿才是昨日的事。這四十多年來,陳教授對我的言教與身教,都謹記在心。願老師在天之靈安息,繼續照顧我們學生後輩。

 

陳俊雄教授悼念文

撰文:毛紹綱(臺大電機系教授)

本來,這樣沉重的心情是很難再提起筆的。但是,在紀念館拈香的時候,陳老師的家人低調婉謝了我們所提出的一切紀念方式卻在席間說到陳老師在家裡很少談及公事,生性低調的他,更不會夸言的自己的功績,故家人對於老師在學術崗位的事蹟所知甚少,僅能有賴孫子從他們同學口中才隱約知道這位阿公的偉大。所以,為了陳老師的家人,我再將回憶翻攪出來。

一直想做一個統計資料,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在2000年前後蓬勃發展,有多少門生故舊,受到陳老師的啟發:大學部的電磁學、電波組的篳路藍縷、電機二館的往來過客、甚至是全台灣受到畢業時論文記點影響的芸芸眾研究生,這些加總起來對台灣經濟G D P的貢獻想必斐然。是的,這就是陳老師播下的千萬顆種子,造就台灣科技發芽茁壯。

「袂曉剃頭,拄著鬍鬚」陳老師用台語諺語叮嚀我們,做研究要慎選方向、一步一腳印,以免誤入歧途,進退兩難。老師平常不苟言笑,但是講起這則笑話,自己總會先笑得面紅耳赤,展現學術大師藏著純真的赤子之心。

這世界變化太快,電機領域尤然。近年學術界像開party一樣,有各種浮光掠影的研究主題。腦中浮現1992年某個早上,門永遠打開的辦公室,老師在灑滿陽光的書桌前,翻開864頁的Field theory of guided waves,準備導波理論上課資料,才明白深刻雋永的待人處事,對我的影響有多大。有一個廣告說「我是有小孩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我的體會是「我當了老師之後,才知道要成為像陳教授這樣的老師,是多麼困難的事」。謝謝您。

並附上我在陳教授榮退紀念文集所寫的一篇文章,也多一點往事讓後生晚輩可以回味。

*********************************************************************

「小題大作」、「大題小作」

我在1992到1998年間,師承陳俊雄教授門下,在台大電機所攻讀碩博士。在老師的指導過程中,恰好恭逢其盛,全球的電磁領域研究課題出現轉折,老師也朝向新的研究方向前行。在1995年一個夏日早晨,正當我連日苦思摸索,不知未來研究何去何從,被morning call到辦公室時(研究生們對此應不陌生),老師有了以下教誨。

做研究要能「小題大作」,也能「大題小作」

老師在1990年代之前,都是以數值電磁學為中心研究課題,包括與他的學生江衍偉、鄭士康、吳瑞北、鍾世忠等教授,所提出的變分電磁理論、變分互作用理論、以及部分變分原理,並應用於求解各種電磁波傳播、散射、及輻射問題,深為國際矚目。我對於這些是全然的門外漢,故對老師與這些教授們的數學功力仰之彌高。而在數值電磁理論中的細微處,老師都能洞悉其重要性,利用精妙的數學工具,加以發揚光大,是謂「小題大作」。

到了90年代,有鑑於電磁模擬軟體的進展,老師開始投入共面波導與高頻電路設計,後期也做了相當多的濾波器等被動元件,這些電路結構與操作波長比起,相當龐大複雜,我就在老師極強的物理直觀帶領下,一步步化繁為簡,進而能掌握複雜電路背後的重要電磁特性,故顯現老師「大題小作」的絕佳功力。

在我博士班就讀期間,老師慨然出借辦公室對面的房間給我,使我能夠不受干擾地日夜研究,且在畢業後謀職時的諸多建議與提攜等,顯示老師對學生課業、生活等,全面的關心與照顧,在在令我感懷難忘。如今老師即將在40餘載的教學研究崗位上榮退,除欣喜可與師母雲遊四海、瀟灑自在,也企盼老師能繼續帶領台灣電磁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敬祝老師   健康如意

學生  毛紹綱敬上

*********************************************************************

 

 

 

 

臺大電機系學生團隊榮獲「2024台北春季程式設計節-城市儀表板大黑客松 第一名」

撰文:李冠儀(系學會會長)

去年九月,在台北市政府資訊局趙式隆局長(臺大電機系友)的邀請下,系學會幹部獲得參訪台北市大數據中心的寶貴機會,並有幸了解到資訊局的「台北城市儀表板開放原始碼」計畫。這個儀表板組合多種實用的組件,像是Ubike站點即時資訊和台北市捷運各車廂載客量等,透過大數據中心的工程師們將台北市的開放資料集串接到儀表板上,讓市民能輕鬆獲取各種即時資訊。能夠認識電機系優秀的畢業系友,並參觀學長的工作場域,讓我們感到非常新鮮也相當開心。

參觀台北市政府資訊局,並與局長合影。

後來資訊局也舉辦了程式設計節大黑客松,希望能讓更多民間力量參與到儀表板的開源計畫中,並讓儀表板更貼近市民需求,參賽者必須在24小時內開發出新的儀表板組件。在首屆程式設計節中,我們系上共有五個隊伍參賽,最終有兩隊榮獲佳作,讓我們相當鼓舞。

值得一提的是,競賽期間不但有「程式診療室」讓我們可以詢問程式問題,還有不間斷提供的各種零食、冰品櫃、棉花糖機、飲料櫃等,每餐伙食也都相當豐盛。讓我們在比賽時還能享受到各種福利。

當第二屆程式設計節的消息一釋出,我們毫不猶豫地再次報名參加。吸取上次經驗,我們認為自己相較於業界的參賽者在口語表達與主題性的包裝都相對不足,因此我們更加注重組件的「主題性」與「創意」。因此當我們接到緊急災害儀表板的主題後,我們決定運用WebSocket技術開發即時災害通報系統,著眼於「災前即時預警」和「災後即時通報」,設計了包括風險熱區統計圖、消防設備分佈圖、危老建築與窄巷分佈圖等一系列組件,主打讓民眾能獲得災前到災後的完整資訊,以提前預警、即時應變。

兩組參賽同學共同合影。

當宣布我們獲得第一名的那一刻,我們都感到難以置信,評審們特別讚揚了我們的解決的問題明確且有效,正是黑客松精神的最佳體現。最後我們也想特別感謝開授網路程式服務設計的黃鐘揚教授,因為修習這門課程引導我們進入前後端開發領域,也獲得多人協作軟體專案的能力,進而能在這次比賽快速上手資訊局使用的開發框架。

頒獎。

 

【獲獎團隊介紹】

獲獎名次:第一名
團隊名稱:(´ཀ`」 ∠)
獎項全名:2024台北春季程式設計節-城市儀表板大黑客松
獲獎成員:吳典叡(臺大電機系學會-資訊部長)、陳柏叡(臺大電機系學會-資訊部長)、許富盈(臺大電機系學會-行銷部長)、李冠儀(臺大電機系學會-會長)、何式斌(臺大財金畢業)
主題:EOC儀表板
成果名稱:互動式緊急應變儀表板
成果說明:(´ཀ`」 ∠) 團隊開發高互動性的災害應變儀表板,讓民眾能辨識哪些地方為風險熱區進而提前預警迴避,並透過通報推播系統讓民眾能及時且主動地通報災害與 收到即時推播、立刻了解身邊的災害狀況和身邊擁有的應變設施,最小化災害造成的損失
競賽活動網頁:https://codefest.taipei/history/111003

 

 

2024 精專獎暨馬佐平獎助金活動報導

2024臺大電機系大學部精專獎已於6月29日(星期六)圓滿順利完成。

感謝連豊力副主任(主辦教授)、林致廷教授、陳政維教授、吳沛遠教授、鄭皓中教授、江明理教授擔任實地評審委員。並感謝系學會詹翔允、鄭莆濬、俞柏安、王竣平、洪逸山等5位同學支援活動進行。

本次競賽6月29日當天共有14組參加實地評審,最後評選結果如下(首獎兩組因綜合評分相同,由評審決議並列首獎): 首獎獎金各組1萬五千元整由柯柏辰同學及謝博揚同學獲得、參獎獎金五千元整由莊政達同學獲得、現場投票之最佳人氣獎獎金三千元整由蕭銜甫同學獲得。

獎項 申請者 年級 題目 指導/實驗課教授
首獎 柯柏辰 透過密集特徵對應從無動作標註影片中學習機器人行為Learning to Act form Actionless Videos through Dense Correspondences 孫紹華教授
首獎 謝博揚

揭密梯度流生程式對抗網路以及新的混合型f散度

 

Demystif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 with gradient-flow and a new hybrid f-divergence approach

林士駿教授
參獎

莊政達

 

 

 

 

降低雙向混合升/降壓變壓器全範圍電感電流和 400% 線性暫態響應加速研究

 

Bilateral Hybrid Buck-Boost Converter with Full Range iL

Reduction and 400% Line Transient Response Acceleration

陳景然教授
最佳人氣獎

蕭銜甫

 

 

 

 

 

暫存器分群研究 —— ICCAD Contest Problem B. Power and Timing Optimization Using Multibit Flip-Flop

 

Register Clustering on ICCAD Contest Problem B. Power and Timing Optimization Using Multibit Flip-Flop

李建模教授

系學會花絮報導:

炎炎夏日,蟬聲沸騰,在學長姐們的畢業祝福中,不僅僅象徵學期的結束,更是專題生們的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在辛勤研究與探索學問過後,與教授及研究同儕們一同分享與發表一年來的研究成果,精專獎,正是大學部專題生們專屬的舞台,為學生們提供綻放學術光芒的機會。

朝陽伊始,精專獎一日的忙碌也揭開序幕,隨著學長姐們到場一一貼起研究海報,原先空曠而慵懶的博理藝廊逐漸充滿濃厚的學術氣息,一張張的圖表與段段的文字不僅僅是單純的數據與知識,更是一學期甚至一學年以上的研究果實,筆電上的簡報們更是知識的薈萃,在比賽前的順稿中一一化為言語,不僅僅為爭取榮譽,更是為自信地傳達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用過精緻且美味的午飯後,評審教授們也一一到場舉行評審會議,也揭示著評審環節的開始,首先登場的是簡報評審,在博理館演講廳內,每位參賽者各有五分鐘的發表時間,藉由簡報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吸引評審的目光,也讓同場的同學與學弟妹們得以一窺各式各樣的研究主題與新鮮內容,更是精專獎的核心發表舞台。

而在簡報評審環節後,緊接而來的便是海報評審環節,評審們在這個評審環節中,自由的參觀各個參賽者的攤位,並與參賽者們進行問答互動,補充先前簡報評審未能詳細解說的研究細節,進而更加了解各個參賽主題的內容,而參賽者們藉由精心製作的海報與較為充裕的時間,也能以更加彈性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研究,在熱鬧的評審問答環節後,精專獎的評審也逐步進入尾聲。

最後,在評審們的激烈討論後,由一組參賽者獲得三獎,以及二組參賽者並列首獎,更同時頒發了人氣獎一名與馬佐平博士獎學金,表彰這一學期以來優秀的研究組別,而精專獎也在最後的抽獎環節中熱鬧結束,感謝這一整天辛苦平的教授,以及辛苦籌辦活動的連副主任、系辦同仁與系學會同學們,讓我們期待明年的精專獎能為我們帶來甚麼更多的驚奇吧!

近期師生獲獎榮譽(113.05-113.08)

♠ 蔡志宏教授獲頒「國科會一等科技專業獎章」,特此恭賀。

♠ 陳景然教授榮獲「潘文淵文教基金會2024考察研究獎助金」,特此恭賀。

♠ 楊家驤教授榮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第十二屆年輕學者創新獎」,特此恭賀。

♠ 吳育任教授、林忠緯副教授榮獲「大專校院113年度教職員工慢速壘球錦標賽臺大教職員隊~冠軍」,特此恭賀。

♠ 吳瑞北教授榮獲校「旺宏電子講座」,特此恭賀。

♠ 孫啟光教授榮獲校「Garmin講座」,特此恭賀。

♠ 吳宗澤副教授榮獲校「Garmin學者」,特此恭賀。

♠ 吳宗霖教授榮獲院「Cadence講座」,特此恭賀。

♠ 胡璧合副教授榮獲院「林威廉傑出青年學者講座」,特此恭賀。

♠ 鄭皓中助理教授榮獲院「仁民傑出青年學者講座」,特此恭賀。

♠ 金藝璘副教授榮獲「國科會113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特此恭賀。

♠ 電子所研究團隊榮獲「美光半導體創新應用競賽獎」,特此恭賀。

得獎者

獎項

指導教授

作品名稱

吳承鴻

先進製程技術開發組
金美獎(第一名)

胡璧合

恢復操作最佳化的創新鐵電記憶體操作策略:快速單極脈衝(100 ns),近乎零記憶窗損失(0.02%),及自動追踪電路設計

黃柏崴、黃頤、
林旻寬、林定緯

先進製程技術開發組
優秀獎(第三名)

劉致為

異質垂直互補式場效電晶體之分離式閘極製程技術開發

呂育誠、吳孟霖

元件設計開發組
銀光獎(第二名)

胡璧合

整合FEOL CFET和BEOL兼容電晶體的能源和面積高效8T SRAM

邱皓祺

元件設計開發組
優秀獎(第三名)

胡璧合

嵌入式電源線與主動閘極接觸以提升Nanosheet FETs射頻電路效能

邱日照、吳宇珊、
馬榕蔚、Johannes

新世代半導體應用材料組
金美獎(第一名)

劉致為

通道堆疊之非晶相銦鎵鋅氧環繞式閘極奈米片電晶體

陳昱安、陳昱叡、
趙澤夫、徐葳騰

新世代半導體應用材料組
優秀獎(第三名)

劉致為

具有極低漏電流和低等效電容厚度之層壓氧化鋯及氧化鋁金屬-絕緣體-金屬電容

♠ 林清富教授研究團隊榮獲「SID 國際資訊顯示學會中華民國總會 I-Zone 全國創新智慧顯示競賽-群創研究獎」,特此恭賀。

♠ 電機系大學部學生團隊(吳典叡、陳柏睿、許富盈、李冠儀同學)榮獲「2024台北春季程式設計節-城市儀表板大黑客松~第一名」,特此恭賀。

♠ 江介宏教授研究團隊(與聯發科錢偉臣博士共同指導)(電子所柯昱豪、吳紹睿同學)榮獲「2024 IWLS Programming Contest 亞軍」,特此恭賀。

♠ 郭斯彥教授研究團隊(電子所陳韋廷同學)榮獲「2024 CVPR Highlight Paper」,特此恭賀。

♠ 陳士元教授研究團隊(電信所許瑞福同學)榮獲「2024鴻海科技獎」,特此恭賀。

♠ 電機學群研究團隊榮獲「2024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成果發表會~優良晶片遴選獲獎」,特此恭賀!

獎項

研究團隊

論文/專題名稱

特別設計獎

楊家驤教授

A 131mW 6.4Gbps 256×32 Multi-User MIMO OTFS Detector for Next-Gen Communication Systems

楊家驤教授

A Fully Integrated Annealing Processor for Large-Scale Autonomous Navigation Optimization

特優設計獎

 

楊家驤教授

應用於壓縮感知之高能效即時影像重建處理器

楊家驤教授

應用於 Transformer 神經網路之高能效訓練加速晶片

簡俊超教授

應用於二維相位陣列發射機之鎖相迴路

優等設計獎
數位(含AI)

楊家驤教授

應用於遠端神經介面之高能效後量子密碼處理器

劉宗德教授

低功耗身分辨識與心率預測之生物訊號處理器

優等設計獎
類比/混合訊號

林宗賢教授

應用於低頻生醫訊號感測之基於電壓控制震盪器的三角積分調變器設計

優等設計獎
射頻/微波

林坤佑教授
張譽騰教授

應用於第五代行動通訊之毫米波寬頻雙向混頻器

李俊興教授

使用40-nm CMOS製程實現之擁有最佳諧波阻抗匹配網路之235-GHz放大器倍頻器鏈

♠ 電子所研究團隊榮獲「2024第24屆旺宏金矽獎」,特此恭賀。

獎項

作品名稱

學生 / 電子所

指導教授

設計組
評審團金獎、最佳創意獎

一個只具有六個的比較器與PRTS檢查器之40-Gb/s的三階脈衝震幅調變接收機

林哲恩

劉深淵

設計組
評審團銀獎

應用於大規模自動導航最佳化之量子啟發式數位退火處理器晶片

朱怡蓁、林祐丞

楊家驤

設計組
優勝獎

適用各式人工智慧應用的高能效稀疏Transformer處理器

林明廣、王景平
羅元鈞

吳安宇

設計組
優勝獎

高能效視訊超解析成像AI加速器晶片

林瑩昇

楊家驤

設計組
優勝獎

應用於Transformer神經網路之高能效深度學習處理器晶片

吳秉陞、李其祐

楊家驤

設計組
優勝獎

完整整合端至端次世代定序基因分析加速器

陳彥龍、楊仲萱

楊家驤

設計組
優勝獎

使用對於PVT不敏感的巢狀式環形放大器應用在一個無須校準的11 位元1GS/s 管線式類比數位轉換器

許朝硯

李泰成​

♠ 電子所研究團隊榮獲「113年聯詠科技博士生獎學金」,特此恭賀。

學生

年級

指導老師

黃其澤(續領)

博三

吳安宇

蔡宇軒

博四

楊家驤

楊登燊

博二

呂良鴻

♠ 電機學群研究團隊/大學部榮獲「2024大學校院積體電路(IC)設計競賽獎_大學標準元件數位電路設計組」,特此恭賀。

獎項

得獎學生

指導教授

優等

鄭至盛、彭亞綺

吳安宇

佳作

石博允、王泓予

吳安宇

劉則暐、謝博揚

吳安宇

黃子齊、陳祈佑

闕志達

陳亮瑜、吳宜哲

楊家驤

陳定善、吳冠廷

劉宗德

設計完成獎

黃子霆、王懷逸

楊家驤

周延

劉宗德

設計完成證明

江承恩、廖苡鈞

楊家驤

♠ 電機學群研究團隊/電子所榮獲「2024大學校院積體電路(IC)設計競賽獎_研究所標準元件數位電路設計組&類比電路設計組」,特此恭賀。

研究所標準元件數位電路設計組

獎項

得獎學生

指導教授

優等

周子皓、張惇宥

楊家驤

佳作

顏柏聖、張柏彥

盧奕璋

設計完成獎

黃政勛、林家弘

盧奕璋

類比電路設計組

設計完成獎

李筠童、王哲生

李泰成

♠ 電子所研究團隊榮獲「113年度臺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博碩士論文獎」,特此恭賀。

論文

獲獎學生

指導教授

論文名稱

博士論文

陳亦達

吳安宇

心電圖身分辨識演算法與電路設計

碩士論文

李唐

楊家驤

適用於正交時頻空間調變通訊系統之高速多用戶巨量天線偵測器

♠ 王鈺強教授研究團隊(電信所劉亦傑、周子庭同學)榮獲「中華民國影像處理與圖形識別學會第十七屆博碩士論文~優等、佳作」,特此恭賀。

早期新創在台灣的困境與機會以及創業重要的事 (王易凡博士)

撰文:王易凡博士(繁晶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大家好,我是繁晶科技(Ranictek)的執行長王易凡,很高興受到臺大電機系的邀請,來分享一下創業的心路歷程。以下我將先介紹繁晶科技,並以目前正在創業的第一手經驗,來分享現況台灣創業環境下,早期新創遇到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方式,也提供一些建議給創投與政府參考,也許有助於一起共同打造更好的新創環境。接下來我也以創業者的角度分享一些創業經驗,給想創業或是正在創業的朋友,創業之路艱難,大家一起共勉與成長。最後也分享評估早期新創的一些指標給創投參考,也鼓勵台灣的創投能多投資早期新創,事實上早期新創其實是很好的投資標的,也應是投資組合中重要的一環。新創是國家經濟發展中幾乎最重要的經濟動力,因此也衷心期盼未來台灣的創業環境能夠更好,使得台灣的新創實力能大幅躍升於世界翹楚,孕育出更多世界級的傑出企業。

一. 繁晶科技簡介

繁晶科技(Ranictek)是一間無晶圓廠(Fabless) IC設計新創公司,於2022年11月成立,公司設在台灣台北。研發的產品包含5G/6G基地台晶片以及衛星通訊晶片,尤其針對大/中型開放式(O-RAN)基地台、通訊衛星、衛星地面站之基頻晶片。我們致力於提供客戶兼具節能與成本效益之晶片解決方案,並藉此期望能加速5G/6G基地台與衛星通訊之佈署與普及。

與4G發展速度相比,目前5G行動通訊的發展有點緩慢,其原因之一是由於傳統的基地台受到少數廠商如Nokia、Ericsson所壟斷,造成成本太高,使得電信商較難大量密集地佈署5G基地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世界各國的電信商包含像是美國的AT&T等,開始推動一種新型態的基地台,叫做開放式基地台(O-RAN,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這種開放式基地台會將基地台拆分成3個開放式的模組,讓更多系統廠商(或稱供應商)可以進入這個市場。因為這些系統廠商不需要做整個完整基地台,而只需要做其中的開放式模組即可,這樣就可以透過多供應商的架構,並經由市場競爭機制,來降低整體基地台的成本,回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基地台跟手機一樣,開放式基地台的系統廠商也需要適合的晶片方案來開發相關模組,但對於大型跟中型基地台的系統廠商而言,目前仍缺乏適合的基頻晶片方案,這也是目前這些系統廠商所遇到的痛點。此外,節能減碳也是5G/6G跟衛星通訊很重要的議題,5G/6G基地台與手機、衛星及衛星地面站都需要更省電才能符合ESG的目標。

因此,有鑑於上述的問題,我們繁晶科技致力於研發低成本與節能之基地台與衛星通訊晶片創新方案,希望能提供國內外相關基地台與衛星通訊系統廠商更好的晶片解決方案,降低其研發成本並加速產品上市時間;同時也希望能協助電信商降低5G基地台的佈署成本,讓更多手機用戶使用5G服務。我們的核心技術是基於Massive MIMO (中文也可稱為大型陣列天線)的基頻晶片,透過Massive MIMO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基地台與手機的傳送功率,達到節能省電的功效。相較於傳統4G大型基地台,透過我們的5G Massive MIMO基頻方案,有機會可節省約30~60%之基地台耗電;手機也可提升待機時間,最高甚至可達約2倍的待機時間。若是抓50%的基地台省電效益,大略估算一年光是在台灣就有機會節省約10億度(千瓦小時)的耗電,其中台灣三大電信商一年在台灣的基地台耗電量約為26億度電。

我也簡介一下我的背景,我是臺大電信所的博士,博士論文題目就是研究Massive MIMO技術,也在IEEE國際期刊與會議論文發表過相關技術論文與研究成果。除了相關理論的創新外,我也曾在中科院服務,研發軍用大型陣列天線雷達之相關技術,因此具有大型陣列天線相關實務經驗。此外,我也曾在IC設計公司(聯發科技集團)、電信商(中華電信)、與系統廠商等三個領域擔任過工程師與主管職務,因此,也具有相關產品研發與技術管理之實務經驗。基地台晶片跟這三個領域有很大的相關性,首先晶片技術當然會跟IC設計有關、電信商則是購買基地台與佈署基地台的營運商、而系統廠商則是開放式基地台與衛星通訊模組的製造商,也就是我們的客戶。這三個產業的經驗,讓我們對整個產業鏈與市場有深入的了解,並且能知道市場的機會在哪、客戶真正的需求、以及掌握產業的實務knowhow。

自大學起我就發現自己對無線通訊領域有很高的興趣與熱誠,之後碩士、博士還有工作經驗也都持續在無線通訊領域不斷精進,尤其我特別專注在基頻(Baseband)數位電路設計,目前台灣在基地台與衛星通訊產業鏈中也比較缺乏基頻數位電路晶片的供應商。由於在上述三個產業的特殊經驗,讓我看到目前O-RAN以及衛星通訊市場在基頻晶片上的需求,再加上我的興趣與專長(博士論文)也剛好在這題目上,形成了興趣、專長與貢獻的交集。在這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驅使下,因此就決定勇敢創業貢獻所長,成立繁晶科技,也剛好可以補齊台灣在基地台與衛星通訊產業鏈中除了天線與射頻類比電路之外的另一塊重要拼圖: 基頻數位電路。我們也期盼能協助國內的開放式基地台與衛星通訊廠商一起攜手進軍全球國際市場。

繁晶科技成立到現在還不到2年,已取得約資本額35%的營收(營收資本額比約為35%),以早期新創來說表現應該還算不錯,我們目前也正在做種子輪/Pre-A輪的募資。產品的部分我們目前已完成核心電路開發,也已開始提供Massive MIMO 射頻單元(RU)以及衛星通訊之基頻方案產品與服務,並已與一些客戶有POC專案合作,而且我們繁晶科技也是中華電信的合作夥伴。此外,我們也獲得很多國內外獎項。國際獎項的部分,今年2024年我們在法國最大的新創展VIVA Tech獲得IC設計獎項、去年2023年也獲得國際電子電機專業雜誌EE Times評選為”Most leading-edge startups”、今年也入選美國知名新創加速器Plug and Play。國內也獲得不少獎項,像是今年我們獲得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評選為2024潛力新創公司、入選新創100大、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 Demo Day第二名,也連續兩年入選InnoVEX 前10強等等。更多相關資訊,也歡迎參訪我們官網: https://www.ranictek.com.tw/

在法國巴黎VIVA Tech新創展榮獲IC設計獎項。

榮獲專業電子電機雜誌EE Times頒發 “Most Leading-Edge Startups”。

二. 高科技創業在台灣遇到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方式

(1) 新創的不同階段

新創有很多不同階段。新創一開始是草創期,這個時期只有產品概念還沒有產品,可透過天使輪募資,來開發最小可行化產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其中天使投資人很常見的是家人(Famaily)、朋友(Friend)、或是信任你的傻瓜(Fool),也是俗稱的三個F;草創期之後接下來進入下一階段,早期新創,這個階段已經有最小可行化產品MVP,可以開始募資種子輪或Pre-A輪資金,用來研發更完整的產品;當有了產品與客戶之後,新創可以進入A輪募資,用A輪募資的資源來增加產品線的完整度並擴大市場與營收;然後隨著新創的發展,可能還會有B輪募資、C輪募資等等。我們繁晶科技目前是屬於早期新創,也正在做種子輪或Pre-A輪募資。

(2) 早期新創在台灣募資的困境

由於我們繁晶科技也有在做募資,站在第一線募資會發現,台灣的創業(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機構,簡稱創投,對於投資新創階段的標的常是混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並沒有做新創階段的區分,而是會混在一起評估,且台灣創投幾乎都只投資A輪或A輪之後的新創,尤其特別喜歡投資即將上市(Pre­-IPO)的公司,因此台灣蠻缺乏投資早期新創的創投。台灣投資環境的第二個問題是,創投都喜歡跟投,而不太願意當領投,往往都是等到某間新創已經確定有領投的投資人之後才跟著投資,因此台灣的早期新創要能順利找到創投投資並且願意當領投的機率幾乎是0。

另外一個早期新創的困境是,台灣很多的投資人與創投都還是比較傳統,喜歡看股價,而且如果是面額低於10元或是無面額的公司,就不願意投資,只願意投資面額10元的公司。但事實上新創看股價跟面額是沒意義的,例如美國矽谷可說是新創最活耀的地方,而美國新創公司大部分都是採用無面額制,因此是否是10元面額,完全不應該是評估新創的指標。且事實上,因為市值(或資本額)=股數x股價(或面額),因此在相同的市值(或資本額),只要增加股數,自然就可以自由調整與降低股價(或面額),所以用是否10元面額或是股價來評估新創,是沒意義的,這後續也會再談。

(3) 設立境外公司

上述台灣早期新創所遇到的困境,會造成很多新創不得不尋找國外的投資人,但國外的投資人或創投通常都會要求在境外設立控股公司(Holding Company)或是國外公司,例如:新加坡的投資人可能會要求台灣的新創在新加坡成立控股公司、而美國的投資人會要求在美國成立控股公司等,甚至還會直接設立境外公司。但這些境外公司還是台灣公司嗎?這樣會造成一些很多本來是台灣的新創,後來卻成為外國公司,甚至有些優秀的新創在IPO的時候選擇在國外做IPO而不是台灣。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等於是台灣在幫其他國家培育新創公司,但卻沒有辦法將優秀的新創根留台灣。因此,台灣的新創困境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問題,打造好的新創環境以及法規,讓更多早期新創可以對接到台灣創投的資源,不需特別去成立境外公司,甚至讓國外投資人與創投願意直接投資到台灣的本地公司。

(4) 可能的解決方式

資金對於新創,尤其是早期新創,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首先,也許可以對創投做個分類,例如設立專投天使輪的投資機構、專投種子輪/Pre-A輪的投資機構、專投A輪的投資機構、專投B輪的投資機構等等。透過這樣的區分,可以讓每個階段的新創,都更容易對接到適合的創投機構。其實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根據定義,其投資標的就是應該以早期新創為主的投資機構,因為早期新創的特性就是高風險,所以願意投資早期新創的創投機構就是名符其實的風險投資。早期新創雖然是高風險,但若是成功,也能帶來極高報酬,符合投資的原則,也就是高風險高報酬。因此,資金方可以做投資組合(Portfolio),將資產某些部分分配給有穩定投報率的上市公司股票,並將資金某些比例分配投資給具有高風險與高報酬的早期新創。尤其對於資金較多的資金方,期待的應不是穩定的報酬,反而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標的,因此投資早期新創其實是對於高資產投資人以及新創皆雙贏的方式。也期許未來台灣的創投環境能夠改變,創投機構能成為投資早期新創為主,投資中後期新創為輔,形成投資人/創投與新創雙贏,並一起打造更好的新創環境。

台灣多數創投僅願意投資中後期新創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有期限與投報率的壓力,基金年限的回收期可能3-7年就要回收,所以投資Pre-IPO的股票會被認為是最穩健的投資方式。因此,若是創投在設立之初就以早期新創作為投資標的,能夠充分了解所投資的標的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早期新創,設立較長的回收年限,並且因為能認知到某些早期新創的投資可能會失敗,可透過分散風險投資多間早期新創,只要未來能成功命中幾間,可能就會帶來極高的投資報酬。因此,也特別鼓勵台灣的創投能多設立投資天使輪、種子輪/Pre-A輪的投資基金,讓台灣的創投機構能夠更完整,也讓台灣的投資環境更佳健全。

(5) 政府的角色

政府也可以對台灣的新創環境扮演重要的角色。上述提到的投資回收年限與投報率壓力,容易使得台灣的創投不敢投高科技(Deep Tech)的新創,而比較願意投一些像是軟體應用等輕資本且能快速回收的投資項目。這樣會造成需要較多投資資本的高科技新創很難獲得投資的資源,並阻礙高科技產業與技術創新的發展。因此,政府可以針對一些國家政策中,重點培育的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航太、綠能科技等,成立早期新創專門投資基金,並且甚至可以由政府來擔任領投的角色,如此也可以解決台灣創投多數都不願意當領投的問題,其中尤其半導體是台灣的強項,因此半導體領域應是國家政策持續強化的重點產業。

當然為了避免政府資源遭到濫用,可以設立一些投資新創的客觀標準,例如:新創需要獲得國內外新創比賽的獎項、創辦人需要有相關產業業界經驗等標準來做投資標的篩選。雖然早期新創失敗的機率蠻高的,即使可能所投資的早期新創後來沒有成功,但政府所投入給早期新創的資源,也還是會對於重點產業有所幫助,例如對於重點產業人才的培育與相關技術的發展,不論新創後續是否有成功,這部份都是必然會對產業界有很大的助益。此外,政府也可以設立一些優惠條件給投資早期新創的投資人與創投,並鼓勵這些投資人與創投投資無面額或是低於10元面額的新創,例如可以提供他們更多的節稅優惠等等。這樣可以鼓勵台灣的創投產業多設立專職於早期新創的投資機構,也會有助於打造更好的台灣新創環境。

執行長王易凡博士向賴清德總統介紹繁晶科技的產品。

執行長王易凡博士向行政院長卓榮泰介紹繁晶科技的產品,並與院長合影。

三. 創業重要的事

以下也分享創業至今個人覺得一些創業重要的事,並且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出發,包含創業家以及創投的視角,希望能與想創業的朋友或正在第一線奮鬥的創業家一起努力與成長,同時也分享一些投資早期新創的建議提供給創投參考。

(1) 對創業家重要的事

首先,創業一開始要決定找幾個共同創辦人?這個問題我覺得是要能在順利營運的前提下,例如能開發出MVP的情況下,核心團隊成員人數越少人越好。例如,如果核心創辦人有創業的點子,但沒有技術背景,那至少要找一位技術背景的共同創辦人加入。若是創辦人本身已具備相關技術能力及市場了解度,其實單一創辦人(Solo founder)也是很好的架構,根據統計,單一創辦人比起團隊創辦人的創業成功機率高出約2倍(參考資料: https://jameschurch.medium.com/solo-founder-vs-founding-team-why-going-solo-is-better-5c22212a8cd6 )。為什麼人少比較好呢?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新創通常要能夠針對外在情況快速應變,如果共同創辦人太多,容易有不同意見,要統整大家意見也比較費時,溝通成本較高,因此容易拖慢決策速度,甚至降低決策品質。第二點是資源有限,尤其是早期新創,當人越多時也代表需要花費更多的資源,因此較精簡人力比較容易在早期新創時期生存。還有一點是,核心團隊人數多,變數也多,一開始好朋友一起創業,但後來可能意見不合反目決裂,甚至想拆夥。而且如果想拆夥的是核心技術長,那更是可能危及到公司的存亡。因此,綜合上述,在能夠營運的前提下,早期新創核心創辦人團隊成員人數越少越好,可降低創業風險。

接下來討論一下適合創業的時間點。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越年輕創業越好,甚至大學就輟學創業,或是大學剛畢業就創業。但這可能只是迷思,對於想創業的朋友,我個人會建議畢業後先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後,再規劃創業會更好,因為這樣有以下幾個好處。首先,如果有工作經驗,至少會知道一間公司大致上由那些部門所組成、以及每個部門負責的事務有哪些,對一間公司的全貌會比較有了解,之後創業的時候較能清楚知道需要建立那些部門,對人力的掌握也會比較精確。第二個好處是,在某個產業的工作經驗其實有助於找到相關市場的真正痛點,發展出有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創業的題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工作經驗,天馬行空所想出來的產品,可能在創業燒了很多錢之後會發現,這個市場需求其實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沒有客戶願意買單。第三個好處是,工作之後比較容易存到第一筆創業基金。創業是很花錢的,有基本的創業基金才能開始創業的第一步。最後,如果是高科技創業,業界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業界經驗或是只有學術理論,而缺乏實際產品研發的經驗,容易使得系統、產品設計不良或造成產品性能不佳等問題。唯有理論與實務經驗兼具才能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我個人最欣賞的創業家是台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他是在職涯已經當到美國德州儀器高層主管後,才創立台積電。因此他在創立台積電時已經有非常完整的工作歷練,對於半導體產業也已經有深入的了解,這些經驗必然有助於讓他思考出台積電的獨特市場定位,並且能夠將台積電打造成世界級的公司。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創辦人對創業的市場與產品要有熱情。創業一般來說非常辛苦,也非常忙。根據統計,大約70%以上的創業家有心理問題(參考資料: Are Entrepreneurs “Touched with Fire”? ),因為創業會不斷遇到很多問題與壓力,例如家人朋友的反對、收入不穩定、每個月支付員工薪水的壓力、客戶的批評等等,因此創業家除了要有很好的抗壓性,若是沒有熱情,可能很難撐過這段難熬的創業之路,熱情是支持創業家很重要的原動力。此外,創業的題目最好是個人的專長、興趣以及所能產生的貢獻,這三個的交集。除了上述的興趣與熱情,如果創業家有相關專長比較能發揮競爭優勢、能產生貢獻則較能夠找出市場需求,也因此可以提高創業成功的機率。

最後也分享一點,創業的時候最好不要投入自己全部的資產跟借錢創業。因為如果把家當全部投入,容易迫使創業家遇到狀況不好時,做出對公司不好的事情。例如募資的時候,可能因為缺錢而不得不接受對於新創不好的投資條件等。此外,創業很難100%一定成功,但創業對於人生的經歷來說一定是加分,因為創業會迫使創業家大量的學習與高速成長,就算創業失敗,這段時間所學習到的,也會是下一段職涯的養分,甚至可能開啟下一個創業題目,成為連續創業家。因此,需要做好風險管理,就算最後創業不幸失敗,讓創業成為人生的養分,而不是終點。

執行長王易凡博士赴美國參與美國知名加速器&rdquo;Plug and Play&rdquo;的 Demo Pitch,並與Plug and Play創辦人Saeed Amidi合影。

(2) 創投評估早期新創的指標

由於早期新創大多都還沒有營收,因此較難像是中後期的新創或是上市公司可透過財務的預估來做投資評估。不過早期新創仍可以評估以下幾個重要指標:創辦人、市場潛力、技術門檻、以及一些其它相關指標。

創辦人是評估早期新創幾乎最重要的指標,因為早期新創還不一定有成熟的產品能做到產品市場契合(Product-Market-Fit),但好的創辦人可以具有創辦人市場契合(Founder-Market-Fit)。例如:張忠謀在創立台積電之前,就已經有深入的半導體相關業界經驗,因此他有能力判斷市場需求,提供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創辦人對市場需求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可能會開發出沒有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甚至可能連客戶是誰都不清楚。

在創辦人評估中,第二個很重要的是,創辦人對這個產業的熱誠、過去的背景紀錄、以及業界經歷。熱誠是很重要的,因為創業通常不會一開始就一帆風順,有時會遇到低谷期,甚至可能會遇到長時間的低谷期,因此創辦人有足夠的熱誠,比較有助於度過低谷期。創辦人過去的背景紀錄也很重要,創辦人過去的學習與職涯發展是否不斷地一直在成長?過去不論在學生時期或是工作時期是否有較多的成功經驗?是否在人生中有堅持一段較長的時間,完成一些特別的Milestone? 如果這些答案都是肯定的,這位創業家成功的機率應該會比較高。

在創辦人評估中,還有一點也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創辦人的思考能力。創辦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各式各樣的難題與決策需要被解決,例如遇到共同創辦人想拆夥怎麼辦、如何面對競爭者的競爭、錢快燒完了怎麼辦、如何選擇適合投資人等等問題。創辦人有好的思考能力,才能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並且最大化創業成功的機率。

第二個評估早期新創的指標是市場潛力。因為投資人投資早期新創的目的,就是為了高報酬,當然也會伴隨著高風險。如果新創不能拿出數據或其它證明來佐證市場潛力,又或是市場本身就太小的話,投資人承擔了投資早期新創的高風險卻沒有帶來高報酬,這樣的早期新創就不會是投資人應該投資的標的。此外,很多新創會提供未來3~5年後的財務預測報表,給投資人評估。但對於早期新創來說,這樣的財務預測報表通常誤差是非常大的,因為早期新創通常還沒開始獲利。因此,比起看不準確的財務預測報表,提供未來3~5年”最高”可能獲利之相關數據,更容易評估早期新創的未來潛力。

第三個評估早期新創的指標是技術的門檻。新創的題目如果有足夠的技術難度與門檻,可以避免被抄襲,並具有市場競爭力。例如Google在草創時期,核心技術是網路搜尋技術,因為這技術門檻高,不易受到其它公司抄襲或取代。時至今日,Google的網路搜尋技術,仍然是技術領先。在太空產業方面,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技術,也具有非常高的技術門檻,使得SpaceX可用最低的成本來重複發射火箭,因此有助於其相關企業Starlink可佈署最多的低軌衛星,來提供最好的寬頻衛星通訊服務。不同於窄頻衛星通訊服務,其傳送資料量較低(如衛星語音通話、簡訊等服務),寬頻衛星通訊需要傳送的資料量很高(如觀看YouTube、Netflix影片、視訊通話、甚至線上遊戲等服務),且對延遲的要求也高,只有透過大量的低軌衛星佈署,才能提供讓使用者滿意的寬頻服務。因此,Space X的可回收火箭技術,可讓Starlink成為寬頻衛星通訊的主要服務廠商,其它的衛星通訊服務廠商則很難提供比Starlink更好的寬頻服務。

除了以上三點,評估早期新創還有一些其他的指標可以參考。在財務方面,有些創投會評估本益比(Price-to-Earning Ratio)或股價營收比(Price-to-Sales Ratio)。早期新創若是還沒有損益兩平,基本上本益比接近無窮大,因此無法用本益比來評估早期新創。而股價營收比也不是一個好的指標,因為看股價對於早期新創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前面提到,在新創最發達的美國矽谷,他們的新創甚至多數的上市公司都是無面額的,因此在相同的市值(或資本額),只要增加股數,自然就可以降低股價(或面額),因為市值(或資本額)=股數x股價(或面額),所以評估早期新創的股價其實是沒意義的。雖然台灣的法規已經開放小於10元的股票面額以及無面額,但還是很多投資人跟創投只要知道這間新創是採用小於10元面額或無面額,就不願意投資。因此,這裡也要鼓勵台灣的投資人跟創投,不要太在意早期新創的股價,也不要在意新創是否是小於10元面額或無面額,因為事實上早期新創看股價是沒意義的,未來的成長性才是重要的。

那早期新創適合用什麼財務指標來評估?我個人提議一個可以評估早期新創的財務指標:營收資本額比(Revenue-to-Capital Ratio),意即營收除上資本額的比例。因為早期新創幾乎多數都還沒損益兩平,但可能已經有一些營收,再將資本額考慮進來,就可以粗略預估其潛在的成長性。有些新創可能募到了非常多錢,資本雄厚,但是如果營收太少,其營收資本額比就會很低,這樣的新創可能不是一間健康的公司,因為這些投入的資本資源無法有效轉為營收。當然有些高科技(Deep Tech)的早期新創,需要研發更長的時間才能有營收,也許可以除外,例如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火星移民計畫,在還沒完成可以成功在火星上居住的技術開發之前,是不會有營收的。不過比起本益比及股價營收比,營收資本額比是一個更適合評估早期新創的財務指標。

對於高科技(Deep Tech)的早期新創,創辦人的技術背景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沒有技術背景的創辦人也許可以創立不錯的企業,但若要能創立傑出的企業,技術背景就非常重要,因為對技術的了解與技術創新對於公司整體營運的方向,是會有重要影響的,甚至會起到主導性的關鍵作用。一些傑出企業的典範,像是微軟的創辦人比爾·蓋茲、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Google創辦人賴利·佩吉和謝爾蓋·布林、NVIDA創辦人黃仁勳、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是技術背景。

在技術的部分,又有分為理論知識與業界實務經驗,創辦人最好是能兩者兼具,尤其當創業題目是硬體相關產業,業界實務經驗就非常重要。以我個人所熟悉的無線通訊領域當例子,首先,理論知識的掌握非常重要,因為無線通訊有很多深入的理論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才能回到第一原理,設計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無線通訊IC設計大廠,像是美國的高通以及台灣的聯發科,在一些核心演算法開發的工作項目上都會聘請博士來做研發。然而只有理論知識也是不夠的,因為需要透過實務經驗,理論知識才能轉化成具有實際應用之價值。此外,有些學術性的論文,太過專注於理論的探討或是太理想化,會跟實際可行的產品具有落差,因此可能會造成缺乏商業化的實用價值。有實務經驗,也會比較知道實務上產品開發的流程是什麼,實際會遇到的困難又是什麼,故若是只有理論學術知識,可能會淪為紙上談兵,一樣無法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理論知識與業界實務經驗兩者兼具,才更有機會打造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執行長王易凡博士向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教授介紹繁晶科技的產品,並與陳良基教授合影,陳良基教授也是執行長之前在台大的創業啟蒙老師。

繁晶科技榮獲台灣工研新創協會(TINVA) Demo Day第二名。

結語:

以上分享給正在創業的創業家、創投、新創加速器以及政府單位,希望我們能夠一起讓台灣有更好的新創環境。回到我個人創業的初心,在創立繁晶科技之前,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 我應該要創立一間能賺最多錢的公司,還是一間我能做出最多貢獻同時也能賺錢的公司? 前者是以最大化能賺到的錢為目標來成立公司,後者則是先以能對社會產生貢獻為前提,再最大化能賺到的利潤。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選擇了後者,因為創業不保證能成功,如果是單純以賺錢為目的,那創業失敗就失敗了;但若是除了賺錢之外,還能做出貢獻,那不論創業成功與否,貢獻都會存在,與大家共勉之。

繁晶科技與中華電信聯合參展。

 

近期系友演講 (2024.06~2024.09):陳彥光、黃楚翔

 彙整:電機系辦公室

陳彥光
畢業級別:電機系1992級
任職單位:Santa Clara University
演講日期:2024.07.15
演講題目:AI輔助的圖像處理器和編解碼器
邀請單位:電子所
相關連結:https://giee.ntu.edu.tw/speech_list.php

 

黃楚翔
畢業級別:電機系2007級任職單位:臺大電信所/助理教授
演講日期:2024.09.02
演講題目:Towards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6G mobile network, and a career path with informed decisions
邀請單位:電信所
相關連結:https://comm.ntu.edu.tw/shownews.php?ID=6881

ExplorEr:探索創意的無限可能 – 2024 臺大電機創客松

撰文:蔡仁揚(2024 MakeNTU行銷宣傳組長)

夜幕低垂的的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附近的車流逐漸散去。這個安靜的城市、清閒的園區,卻有一個角落正燈火通明,有著不同於台北城市的喧囂在此展開。走進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人聲鼎沸,手持工具的碰撞聲與重加工機的運作聲穿插其中。如果我們能看見思緒,那我們應該能夠觀賞千絲萬縷的思緒所交織的風暴在會場的上空肆虐。此刻正有一群狂熱大學和大專生在程式碼、電路與工程圖之間埋首苦幹。會場最內部講台上的巨大螢幕上正投影著倒數計時:「總共24小時,還剩下12小時,我們即將進入不夜宇宙」。

進入發明的世界創客松精神

「在短短24小時不間斷的時間內,小組成員透過有限的材料與工程所學,激發創意,打造出一件作品」這些都是創客松的基本元素。由不同工程專長的人共同組隊,藉由現場所提供的各種晶片、零件材料、3D列印機與雷射切割機,在大會所設定下的時間內激發無限創意,完成一件件符合理念的設計成品。

比賽的過程就像是馬拉松,既消耗腦力,更是考驗體力。參賽者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將過去所學化為創造的力量,完成作品。參賽者可以在開放性的比賽會場中,嘗試跟其他組別交流、教學相長。無論最終有沒有獲得獎項,參與者都能滿載而歸。這就是創客松競賽的迷人之處。

台大電機創客松介紹

今年我們以「ExplorEr」作為主題,兩個大寫字母E代表著電機系。我們希望參賽者能夠效法探險家的精神,在比賽中勇於探索各種想法和嘗試各種可能的解方,製作出屬於自己的產品。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大專生前來報名,因此在會場上除了本校與本系學生之外,也可以看到其他大學學系、甚至是科大的學生前來挑戰並獲得了良好的成績。大會評審則是我們向系上尋求優秀與熱心的教授團隊,包含李琳山教授、李建模主任、莊哲明教授、吳沛遠教授、林士駿教授、陳君朋教授、鄭龍蟠教授以及顏炳郎教授。而大會總共會頒發4個獎項:Best Application, Best Creativity, Best Maker, Best Solver。根據作品的創意、技術難度與實用性等面相作為評比依據。除了大會獎項之外,我們還有許多合作企業,恩智浦、安富利、意法、慧榮、友達企業額外開設了企業獎獎項,參賽者會在比賽前一個多月的工作坊向企業工程師學習該企業所提供晶片的開發方式,並在比賽作品實際應用,就有機會額外獲得企業所提供的獎項。

比賽期間,與主辦方合作的企業提供各種材料與機台,例如三帝瑪提供了3DP印表機供參賽者使用。並且我們也準備了兩天的餐點以及無限量供應的零食飲料吧檯,為參賽者補充能量。我們打造了舒適、方便與資源豐沛的空間給參與人員,而他們則帶著熱情與技術讓這一次的活動圓滿成功。

活動成果

這一次,我們共召集了192位參賽者共襄盛舉。包含大會獎項、企業獎項與人氣獎共20個獎項。在5/4,5,5兩天如火如荼的展開創客松競賽。每位參賽者善用了在大學課堂間的基礎知識,發揮了工程設計的精神,完成許多驚人的作品。我們相信實際應用學識的特殊經歷,讓參與的人獲益良多,進而推動台灣的工程教育多邁出一小步。能讓活動達成如此規模,我們由衷感謝台大電機系學會學生的籌辦、台大電機系的協助辦理以及每個企業的贊助。今年精彩的表現,讓我們期待來年的台大電機創客松能夠更上一層樓。

 

參考連結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makentu.ntuee
ig粉專:https://www.instagram.com/makentu2024/
MakeNTU官網 :https://make.ntue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