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電資所的未來與展望

莊曜宇

本人於8月1日起,接任生醫電資所第三任所長,有幸成為第一位生醫背景的老師在台大電機資訊學院擔任所長,這應該是全國的創舉。首先感謝所內的老師們對於我的支持及鼓勵,讓我有這個機會在未來三年能替大家服務,本所是電機資訊學院最年輕的研究所。過去六年在兩位前所長李百祺教授及賴飛羆教授的努力下,已為本所打下扎實的基礎,如同蓋房子一般,要有好的地基才能蓋出堅固的房子,本所的設立是電機資訊學院的一個創新,我們的教師是由電機學群及資訊學群的老師們結合而組成,並且本所是一個強調結合生醫、電機及資訊跨領域研究的所。 所以未來三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打造一個具有本所特色的跨領域研究及學習的環境,希望成為本校及全國培養跨領域人才的重鎮。

本所在創立的第一年從只有八位專任教師及招收二位博士班學生,經過六年的發展,本所目前的教師群包括專任、合聘及兼任教師多達38位,學生也由最初的二位,快速增加到76位博士生及74位碩士生。由於本所過去幾年迅速擴張,所以不論在教學、研究及所務行政都需要有新的思維及作法,在此我願意跟大家分享個人對於未來教學、研究及所務行政等各方面的發展之期許及應該努力的方向。

教學 
本所成立已邁入第六年,有必要對於目前學生課程的安排及整體規畫進行討論及修訂。尤其在本所二組間的課程做更進一步的整合,建立具有本所跨領域特色的學習環境。希望由所內教師先成立課程改善工作小組對未來做課程的整體規劃及討論,並朝如下幾點做為改善的努力目標。首先,持續推動跨領域學習,以合聘或增聘兼任師資來開設生醫相關課程。改變專題討論的授課型式,如多班授課,由多位老師共同負責及規劃。加強本所學生英文書寫及講演能力。推動更改博士班論文研究的指導方式。博士班學生在完成資格考後,考慮應由指導教授出面組成thesis committee,幫助博士生進行其論文研究。此外,希望增加學生與醫院臨床單位的互動,或提供實習的訓練課程。開創學生到業界實習的機會,了解生醫工程及資訊產業的就業狀況及未來發展。

研究 
本所的老師們在各個領域都是國內頂尖,而且在跨領域的研究上都有不錯的成果,但所內教師們的合作,特別是生醫電子組及生醫資訊組跨組間的合作不足,如何建立具有本所特色的研究主題及未來roadmaps是我們需要共同討論及相互努力的目標。在這樣的期許下,希望能夠積極整合所內教師們的研究,共同對外爭取跨領域生醫工程及資訊整合型計畫,尤其是強化兩組間教師們的合作。推動建立生醫核心實驗室,以加強本所教師們在生醫實驗的自主性。增加本所教師與校內其他生醫相關學院及台大醫院和未來新的癌症中心醫院之交流及合作。推動本所與國外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國際合作,共同爭取研究經費,以提升研究的質量。另外,過去幾年本所與醫工學會的互動不多,所以希望未來能夠積極參與醫工學會。

所務行政
由於本所的學生及教師人數在過去幾年一直有所增長,如何改進所內行政效率及提升對老師及學生們的服務品質是值得思考的,所以我們將朝下面所列的事務,做為未來工作的重點。推動所務行政的電子化,以增加服務的效率,並落實符合環保的原則。積極向院方爭取增加本所正式行政人員職缺,減低人員的流動性以利所務推動。加強本所畢業生的就業及出國輔導。增加與相關產業的溝通,掌握人力需求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加強本所與國外(內)大學及研究機構之學術交流。
加強與本所畢業校友的聯繫,並推動向校友募款活動。消弭一所兩制的問題,如前所述,本所是由資訊及電機兩個學群的教師們組合而成,所以在制度上多所沿用兩個學群的規定,因而產生一所兩制的差異情形,如何消弭制度上的差異,整合成本所自己統一的規定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希望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所內各項事務。首先,要強化所學會的功能,擴大學生們參與的意願。我希望所學會未來在專題演講課程對於講者的規劃及邀請能扮演一定的角色。另外,暑期生醫電資營的活動也能夠由所學會來主導舉辦的方式及內容。我也會鼓勵學生們舉辦各項康樂及社會服務活動,除了增進本所師生間的交流外,並且希望培養本所學生服務社會的觀念,而不是只埋首於書本及研究之中。

最後,期許生醫電資所在本所師生及行政人員共同的努力下,未來能夠成為台大推動跨領域學習的搖籃,進而達成整合生醫/工程/資訊跨領域研究的典範。

莊曜宇,東海大學1986年畢,
哈佛大學1997年博士,現任臺大生醫電資所所長 ,
電機工程學系、生命科學系、流行病學所及動物所教授。

(左至右)賴飛羆前所長、郭斯彥院長、莊曜宇所長

臺大電信所的願景

吳宗霖

台大電信所自1997年成立以來,在教授們及歷任所長的努力下,電信所在毫米波/微波電路,天線,系統封裝及電磁相容,信號處理,無線通信,網路系統各領域的研究成果,不但已在台灣居於領導地位,在國際間的學術聲望及影響力也達世界一流的水準。在電信所44位教授中,有5位獲教育部國家講座,9位獲國科會特約研究人員獎,19位曾獲國科會傑出獎,14位IEEE Fellow(約占電信所教授三成)。近五年內,本所榮獲5篇IEEE傑出期刊最佳論文獎,3篇IEEE大型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如此優異的研究表現,盱衡國內外頂尖研究機構,實屬少見。
台大電信所多年來一直是電機資訊頂尖學生嚮往的研究所,研究生在傑出的教授群指導及一流的研究環境孕育下,在各項國際論文或比賽獎項屢獲殊榮,電信所培育之優秀人才,也成為台灣電信產業高度發展之先驅。能有今日的成果,優秀的研究生,頂尖的教授群,及國際一流的企業及大學的交流為三個不可或缺的元素。惟環顧世界趨勢,亞洲及歐美各頂尖大學無不在電信研究及教學投入龐大資源,近年來電信科技及產業變化又日趨快速,以人性為中心的科技進化及跨領域整合的創新技術已益形重要,台大電信所如何承先啟後,豐厚此三元素的資源並強化其互動及融合,將是電信所在未來進一步提升國際學術影響力,成為尖端電信科技及人才的搖籃的重要關鍵。

(左至右) 陳光禎前所長、郭斯彥院長、吳宗霖所長

台大電信所對引領台灣的高等電信教育與尖端研究責無旁貸,更以成為國際電信研究創新先驅者自詡,我們將以培養有創意,有自信,有國際視野及格局的頂尖電信人才為本,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的軟硬體研究環境及提供前瞻與基礎並俱的專業課程,以成為台灣及世界電信產業技術研發的領航者,殷切企盼有志在電信領域一展長才的菁英夥伴,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創未來。

吳宗霖,電機系1991年畢業,現任電信所所長及電機系教授。

傳承與創新‧邁向頂尖電機資訊學院

郭斯彥


2012年6月14日收到通知得知我將擔任下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心裡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當然是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服務大家,貢獻母校。憂的是在前三任院長許博文教授、貝蘇章教授與李琳山教授的努力下,電機資訊學院已擠身國際一流研究重鎮,在此基礎上如何更上一層樓,成為國際頂尖電機資訊學院,將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成立於1997年,至今已有15年歷史。電資學院目前分為電機與資訊兩個學群。電機學群含電機系大學部、電機研究所、光電研究所、電信研究所及電子研究所,資訊學群含資訊系大學部、資訊研究所、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另有電信中心與跨二學群之生醫電子與資訊研究所。目前全院有181位教授(92位教授、34位副教授、36位助理教授)、1374位大學部學生和2567位研究生(1534位碩士生、1033位博士生),如此的規模已可說是相當大了。

本院教師的學術成就多年來亦不斷獲得國內外諸多獎項的肯定。截至2012年7月底止,國內方面包括有中研院院士2位、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5位、教育部學術獎10位、教育部產學合作獎7位、國科會特約研究員獎16位、國科會傑出研究獎53位、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15位、中研院年輕學者著作獎9位、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11位、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傑出研究獎5位、十大傑出青年7位、十大傑出女青年2位。在國際方面有國際重要學會(IEEE、OSA、ACM、SPIE)會士(Fellow)共計42人次,其中IEEE Fellow 31位。

本院雖然已有完備的規模及豐碩的成果,目前也面對嚴峻的挑戰,包括國內外的各種激烈競爭在內。本院最大的實力是有一大群最優秀的教授及最優秀的學生,而歷年畢業學生在全球各地的卓越成就及地位以及他們的向心力,也是支持本院發展的重要動力。同時,電機資訊多年來一直是我國最重要的科技產業,產業界及政府單位的大力支持也構成本院向上提昇的關鍵力量。 以下提出在院長遴選時,我所提出的一些想法給大家參考。

理念與願景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領域完整,有優良的傳統,教師的質與量俱佳,表現傑出,學生素質優異,畢業校友成就非凡,深獲肯定。在此深厚基礎下,底下提出我對於電機資訊學院的服務理念與願景,並願全力以赴貢獻心力使本院能更上一層樓,不僅達到世界一流,且居於領先地位。
● Expand research programs
在現有的二系五所的架構下,參考國內外著名大學,加強各系所間之橫向整合。電資學院目前的研究績效相當好,各系所學生素質向居全國理工類科之冠,與其他學校比較起來也具有獨特的特色,我的初步構想可以分成三部分:(1)整合各系所的人力與專長,規劃成立跨院系所的相關研究中心或重點研究群,發展重點特色,爭取大型的研究計畫。(2)積極與產業界交流,爭取產學合作研究計畫,展現本院之特色。(3)規劃具前瞻性的研究計畫來推動國際學術合作,進一步提升學術研究的國際化水準。
● Enrich diversity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目前本院之外國學生數仍有成長之空間,可積極至國外大學宣導,以本院之研究水準及國際知名度,相信可以招收到很優秀之外籍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對研究人力及國際化將有很大助益。另外並加強與國外著名大學或研究機構交換學生與教師互訪。
●      Support continued strength in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programs
積極爭取經費,強化各系所專業領域基礎學科教學品質和軟硬體設施。更新教學設備及環境,鼓勵系所及教師重新規劃課程及授課內容,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同時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堅強的意志。
● Support and develop current faculty
與各系所共同努力,發展研究群或研究中心及研究中心新的機制及策略,鼓勵教授群體研究,協助研究群與研究中心進行有效研究管理,以提昇論文的  citation、impact factor等品質指標及論文數量,專案補助新進及尚未升等同仁。

● Broadly in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the College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為企業及社會大眾最為認可之電資專業人才培養學府,且在研究上已具國際一流之水準,但在媒體上之曝光仍有加強之空間。當然,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做法是盡量把握各種的管道與機會來做電資學院的介紹與宣傳,例如:網頁、博覽會、說明會、研討會、Open-Day。另外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到學校來演講與交流、爭取舉辦國內外學術研討會都是可行的辦法。我希望盡量做到讓社會大眾隨時獲知電資學院的即時資訊,也就是最新的狀況與消息。
● Secure resources from the NTU administr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除了在校內積極爭取各項資源,在政府及產業界方面:(1)積極爭取政府競爭性經費(在台灣科技大學電資學院院長任內,爭取到超過6仟萬的計畫經費);(2)企業募款;(3)加強產學合作;(4)積極推動研發成果技術轉移。
● Foster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鼓勵跨領域教學與研究,建立不同領域教授互動的機制,使管理、醫學、人文社會、基礎科學、生命科學與工程應用等領域形成跨領域研究群或研究中心,並發展跨領域學程,成為本院特色。電資學院目前已經有很好的教學成效,我的初步構想是在於全院課程的有效再整合。電資學院的各系所有部分的同質性,包括基礎課程以及專業選修課程,所以在課程資源以及師資資源兩方面,值得進一步再作有效率的整合,這樣可以讓電資學院各系所的課程安排、以及教學活動的整體效率再提升,並且希望進一步能規劃出多樣化的跨系所特色學程,讓學生的專長培養能更有彈性、更有競爭力。
●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health of the country
高科技產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中所占的地位相當重要,而本學院之師生在過去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領先國內其他大學。未來將在此基礎上,繼續鼓勵教學與研究,以對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Manage with a broad, inclusive perspective
尊重、傾聽及珍惜多元意見的校園環境。鼓勵電資學院大家庭所有成員都能夠彼此互相尊重及珍惜不同的意見,雖然少數意見在結論後會服從多數,可是少數意見為創新前瞻者,仍然會得到試辦或試驗的機會。
● Shape and implement vision for the College
近年來世界產業的走向趨於多元化,而最大市場的美國則將電機資訊產業技術研發移植到國外。為因應此一產業趨勢,強化我國在電機資訊領域之研究及產業提昇,將以充沛且優秀的師資與設備,來積極推動各項目標。我們將創造出輝煌的教學研究成果,邁向國際一流學院,成為國際電機資訊教學研究中心,並延續及提升台灣電機資訊產業的榮景。

以上僅為想到的若干方向舉例。重要的未必是這些例子,因為這些都還要經過檢討分析、凝聚共識的程序,有可能後來發現其他更好更重要的方向及作法。重要的是希望建立一個有效率的行政系統,開放性的思考空間。我們歡迎所有同仁在不同環境中產生的各種好的構想,變成方案,付諸執行。讓我們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義、凝聚共識、群策群力、人盡其才;把全院變成一個團隊,大家一同來創造願景、齊心協力、面對挑戰、迎向未來。

郭斯彥,電機系1979年畢業,
現任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電機工程學系暨電子工程研究所教授。